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研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1

這次培訓分兩次階段,第一階段以專家和老師的專題報告為主,明確教研組長的職責和如何去做好教研組的建設,第二階段年級集體備課活動展示體會如何開展年級集體備課,提高集體備課效率。

第一階段,理論性較強,雖有三位一線的主任或組長介紹他們好的做法,但是還不夠具體,或是覺得創新性不夠,較常規,各年級的集體備課落實問題一直是我作為組長所困惑的'問題。在第二階段,南昌二中七年級集體備課活動的參加給人一種新意。下面以南昌二中七年級集體備課活動為主,談談自己的體會。

南昌二中七年級數學集體備課活動,在組長曾華的主持下,他們以教師研修本為藍本進行集體備課反思,大部分老師很年輕,不斷在反思中成長,集體研修活動的流程分為上週授課情況的反思和總結,以及下週內容安排。下週內容安排的初步制定由一位老師主講進行同課同構,下週教學內容及安排的討論修訂。

(一)課堂教學反思和總結對於上週的四到五節課,每節課在成功點、失敗點、補救點、遺漏點、改進點、創新點六個方面進行反思,老師不一定在所有方面都需填寫。

(二)校本作業本對於題目的錯誤,合適、合理性,如時間等方面進行修訂。

(三)下週課初步制定重點難點、考點疑點、盲點易錯點以及引入、過程與方法、活動安排、作業。

(四)就這位老師的構想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修改,最後得出最終的修改方案。

我們應從三方面改變教學理念:(1)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提高對學生素質培養的要求;(2)注意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3)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做好集體備課、資源共享,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課後輔導,課堂教學案例研究。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2

校本教研工作是學校當前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教研方法,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工作。在新課程改革與實驗過程中,做好校本教研工作更顯的尤為重要。為此,我校適時調整了工作方法,制定了“科研促教、科研強校”的工作思路,為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搭建平台。學校強調教研工作要突出“以校為本”,注重“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教研指導思想,完善“團隊互助,協調發展”的教研方式,形成“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教研工作模式,制定相關校本教研製度,完善教師激勵機制。

一年來,隨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開展,學校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理論研究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大大得到改善。為了着眼於學校可持續發展,我們堅持立足於課堂教學,依託校本教研製度,紮實推進課程改革實驗,發揮“求真、務實、團結、奮進”的團隊精神,開拓進取,在校本教研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健全制度,加強管理,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

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課程實驗與實踐的制度保障。完善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自我學習、自我發展、自我創新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此,我校健全了機構,成立了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承擔校本教研的組織,領導之責;以年組為基本研究單位;教務主任、科研室主任、教務副主任、年級組長為骨幹力量;全體教師為參與者、行動者、研究者的教研組織制度體系,擬定了相關管理規則,加強了組織管理。

為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保障校本教研的全面順利進行,我校堅持改革創新,突破了傳統的單一教學研究方式,堅持做到“六個一”的學習教研製度:每週一次校本培訓;每週一次年組教研;每月召開一次教學月例會;每學期撰寫一篇教學論文;每學期每人上一節合格的教學研討課;每學期完成一本繼續教育學習筆記。為調動廣大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熱情,發揮教師的自主探究能力,學校還將教師參與校本培訓和繼續教育學習情況同評職晉級、評先選優掛鈎,並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使每位教師以參與者姿態參與到校本教研中來,切切實實為教育教學服務。為此,我校被評為校本教研先進集體,校本教材開發先進集體,成為調兵山市20xx年度的文明單位。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教學論文及相關作品近50篇,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素質及學校品味。學校的研究文化、校園文化突顯,它將逐步形成我校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我校開始走入可持續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二、依據實際,以校為本,明確教研內容和方式

我校現有教師66名,學生1015人,辦學規模較大,根據教研實際情況和發展的需要,我們樹立了“學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師是研究者”的全新教研理念。以校為本,從實踐中不斷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學校開展校本教研工作要特別注重教研的內容和方式。

首先,要明確教研的內容。我校校本教研內容從組織形式上有:①學校集體教研(學校每週星期三下午放學後組織全體教師集會,校長負責,開展教學教研,解決學校一些重大教學問題);②年組教研(學校每週組織一次年組教研,年組長負責,解決年組中教師提出的重點問題);③年部教研(學校每週組織一次低年部或中年部或高年部教研,年部組長負責,解決年部重點教學問題);④個體教研(不定時間地點,自主探究、學習、反思)。從內容方法上有:①備課教研、上課教研、聽課教研、評課教研,即“校本課堂教學教研”;②學科課題研究教研;③教師學習教研。在每一個教研環節裏,我們堅持做到有負責人,有目標,有內容,見成效,使每個教師在教研活動中有自主權和主動權,形成互動交流,團結協作,文化氛圍濃厚的和諧教研團體。

幾年來,我們在教研中不斷探索與研究,從實踐中出發,開展了《潛能生的潛能開發研究》、《以問題為中心的語文教學研究》、《備課與教案關係的研究》等課題研究,教師參與率達94%,在教育教學中起到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其次,要把握教研的方式。教研有目標,有內容是關鍵,教研方式是教研活動見成效的有利保障。教研方式全面性、靈活性、適用性直接體現校本教研的實效。我校非常重視校本教研的組織,採用教師自學、第二國小教學博客論壇、專題學習研討、課題實驗研究、觀摩課彙報、探索課研討、研討課交流、課程資源開發、考察學習活動等組織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以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反饋、自主檢查、自主評價、自主調控、自主體驗、自主完善的辦法提升自我,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能力提高。通過各種教研方式的開展,使廣大教師形成一個和諧的團隊,形成一種互相切磋、研討、協商的合作交流風氣,相互學習,分享經驗,彼此支持,共同成長,使教學教研多元化發展,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能力。

三、反思教學,強化意識,形成和諧的互動交流

反思的目的在於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反思能養成教師對自己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性見解,真正成為教學和教研的主人。在教學教研活動中,要強化教師反思習慣,要學會反思,要經常對教學行為作自我分析,自我矯正,從自身教育教學中不斷髮現問題,從問題中瞭解自我,提升自我。我校開展校本教研工作以來,一直把反思教學作為一個重要教研內容來抓,在教研活動中經常組織教師如何進行反思進行專題研討,樹立教師反思意識,增強教研工作能力。

如今,教師通過教學實踐的反思活動,可以檢驗自己的教學行為,拷問自己的教學思想,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教師對教學問題的反思,有效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教師的教學調控能力、應變能力、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大大得到提高,使教學經驗逐步形成理論化,在教學中起到強有力的指導作用。

為了促進互動與交流,學校規定每學期每位教師聽課不少於15節,教學領導不少於120節,要求教師互聽互評,聽課教師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講課教師交流,取長補短,達到互相學習,相互促進的目的。同時,學校年組、年部之間廣泛開展課改實驗的行動研究,讓教師們就一節課中的某一個環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某一個問題,探究活動中的某一個細節提出質疑,由教育局領導、我校教學領導、我校骨幹教師、外校優秀教師等,作出教學操作優化的建議和方案,因事因人及時地解決問題。這一舉措在教學中切實解決了不少問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能,使我校形成和諧的教研學習交流氛圍。

“會課”制是我校教務處提出並操作實施的。在具體操作上,第一步確定講授內容,第二步由各年組班主任教師備課、上課,各年組班主任教師聽課;第三步由各年組班主任教師根據上課的情況,交流意見。實行了教學資源共享,保證了集體備課的實效性,形成了積極熱烈的校本教研氛圍,讓教師能夠在反思中交流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20xx年上半年我們進行了數學學科一個輪迴的“會課”;20xx年下半年我們進行了語文學科一個輪迴的“會課”;接下來的一個學期的時間我們將計劃完成所有小科課程的“會課”。我校的“會課”將以半年一個小輪迴、一年半一個大輪迴的步伐堅持輪迴下去。

四、專業指導,名師引領,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

在教學調研中,我們發現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還很難真正把握新課程教育理念,許多教師的課堂上似乎有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學生的合作學習、也有學生的探究學習等,但是有些只是停留於表面上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課堂教學只重表面,講究形式,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華而不實,大部分教師在集中培訓後仍很難把培訓到的理論真正運用到日常教學之中。我們反思這一現象原因,覺得理論轉化為實踐還缺少“名師引領”。

我校歷來就有幾位像孫麗潔、王秀豔這樣的優秀班主任教師。她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埋頭苦幹、不辭辛勞,對領導分派的工作大力支持,默默地在本職上發揮作用。這些教師工作的勤奮、業務水平的高超、榮譽的取得,也是我們許多一線教師所不能及的。

這些教師,教學領導對她們的指導不是很多,自身發展的空間跨度萎縮,又自身的優勢在周圍沒有蔓延。對於這種情況,20xx年3月剛開學,我校決定並推出了“導師”制,並開始試行。也為使青年教師儘快適應教學需要並能脱穎而出。我校鼓勵四位教學領導和孫麗潔、王秀豔兩位“導師”與另六位青年教師協作,做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導師”們從教學常規、教案備寫、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運用等方面進行指導。我們的“導師”熱情教授、無私奉獻,青年教師積極上進、勤學主動。在“導師”們的熱心幫助下,青年教師很快適應了教學,並通過一年的學習成長過程。同時,六位青年教師學科教學成績有了大幅度提升。

“名師引領、同伴對話、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則,其中“名師引領”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眾多優秀教師的成長無一例外地離不開名師的引領。每個學校都有一部分優秀的教師,他們都是學校的骨幹力量,更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要充分利用這一部分優秀的資源為學校的發展服務、為整體教師隊伍的成長服務,要儘可能發揮學校內部優秀教師的帶動作用,給他們提供廣闊的舞台,通過一定的形式、活動,引領全校教師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這些優秀的教師就在學校老師們的身邊,隨時都可以與他們進行交流、探討,不受其他條件的限制,將會大大提高學校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速度,也會讓校內的優秀教師成長為真正高水平的行家裏手。

五、團結協作,開拓進取,開創二小教研新局面

教師之間的合作精神是教師團隊工作的核心。學校應用團結協作的文化氛圍來激發教師的緊迫感,並對此加以贊同、支持和通力協助,逐步形成改革的力量,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中的專業對話、溝通、協調和合作,是校本教學研究的重要方式。它有利於教師間的相互學習,彼此協作;有利於解決學科的教學難題;有利於教師的迅速成長和發展。通過合作共同分享經驗,彼此互動支持,克服了教師之間孤立的自發行為,為學校校本教研帶來全新的活力。

“團結協作,開拓進取”以逐步成為我校教研工作作風。我們依託團結協作的力量,開拓進取的精神,在二小教壇辛勤耕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紮實的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活動也使我校取得屢屢殊榮:在第一次的“鐵嶺市教育年教師崗位大練兵”業務考試中,我校取得了全局數學教師平均成績第一名的成績。全局政教領導考試個人成績第一名。全局“普九”知識考試集體第一名。高效地完成了繼《獨輪車》校本教材之後的又一本校本教材《每日一題》的編寫工作,它已經成為我校每天利用20分鐘學生學習奧數的參考用書。圓滿地完成了由延邊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教輔用書——數學《神童課堂》第十一冊和第十二冊的編寫工作。我校先後還獲得了“校本教研先進集體”和“校本教材開發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成功和喜悦屬於過去,挑戰和曙光還在未來。今後,我們學校將乘着校本教研的東風,在課改的浪潮中努力拼搏,用開闊的視野、理性的思維、開拓的精神、實幹的態度、實事求是的作風,努力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貫穿於學校的全部活動之中。致力於即課程開發校本化,課程管理制度化,課程實施規範化,課程內容層次化的“四化”建設,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以科學的態度研究問題,以人文的精神解決問題,那麼,我們相信在不斷創新與實踐當中,我校的校本教研必將開拓出更廣闊的天地,必將取得豐碩的成果。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3

此次培訓的話題是圍繞教學論文的寫作、教研活動的組織兩個話題進行的。兩位專家老師用講故事的方法告訴我們怎樣寫好一篇論文,怎樣組織好一次教研活動,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是一次更接地氣的實實在在的引領和指導,有更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參加工作十餘載,參加的教研活動也有大幾百次,很多時候教研活動成了張志偉老師口中所説的“叫”研組長叫人來,大家坐在一起東拉西扯,拍個照片,做個記錄就OK。學科中心成立以後,跨校的教研活動多起來,教研活動的時效性有了明顯的改善,大家帶着主題去研討,也獲得了不少對教學有用的乾貨,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自己積累的乾貨用盡,出現了驅動力嚴重不足的現象。

聽完專家的講座,結合自己的教學教研實際,我深切的感受到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師更要會講故事、寫故事、積累故事,寓教於言,寓教於行,真正達到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最高境界。然此境界絕非易事,每個教師的專業成長既需要專家的引領、個人的努力、更需要教研活動的有效支撐,大家抱團成長,互相督促,互相取暖,互相激勵方能效果顯著。這些想法更加堅定了我要組織好學科教研活動的`信心。

首先,個人努力是基礎,作為教師我們要立足教學,立足課堂,立足實際,養成記錄教育教學故事的習慣。無疑,散漫的教研教學活動會增加教師的惰性,教育教學故事每天都在發生,但不是每個故事都留下痕跡,因此才有了寫論文時的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收集學科中心成員的教學故事可以成為教研的重要內容,教師個人做好積累,學科團體做好收集整理,學科教研時交流分享,在思維碰撞中讓自己的教學故事得到昇華,讓其他老師受到啟發,更重要的是積累了豐富的成體系的寫作素材,為自己成為專家型教師奠定良好的基礎。在以後的教研活動中應更加註重引導每位成員做一名會講故事,能夠積累故事的老師。

其次,教研活動支撐是關鍵,教研活動要了解需求,帶着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張老師的講座讓我認識到,教研組織者的重要性,教研活動的每個流程每個環節都飽含了組織者的用心和水準。開展教研活動前要充分了解需求,找準問題所在,針對問題設計教研活動的流程,每個流程的任務應具體,任務設計的理念支持是:經驗在教學故事裏。課堂裏有很多故事,故事裏有深刻道理,把道理相通,想通了道理就是進步。基於需求的任務設計旨在激發教師的思考,讓教師結合自己教學實際有話説,讓教師看到自己的思考過程,以任務促進教師的深度思考。教研活動的有效性更體現在教研活動的連續性、漸進性、生成性和指導性上。作為活動組織者要不斷跟進,不斷敦促參與者完成教研的閉環。

再者,調整心態很重要。有時候我們遇到的難題,不在於問題本身的難題,而在於有沒有積極的心態去應對問題。遇到問題肯想辦法,用行動代替怨聲載道,用行動落實可行想法。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踏實去記錄,講好自己的教學故事,上一堂好課,寫一篇教育論文,組織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動都不是難事。

最後,引用張志偉老師的一段話和大家共勉“教研活動,從講故事開始,故事,天天在發生:一道題、一堂課、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生動的故事,講出自己的故事,可以改變很多,很多┄┄”!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4

隨着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工作都發生了變化。聽了許校長的網絡教研培訓,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教師在發生着變化,學生也在發生着變化,一種新的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正在形成和發展。教師已不再是傳遞信息的工具,教師更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的。

網絡對教育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基於互聯網絡的學習可以達到許多的目標,起到傳統的教學模式和使用傳統教學媒體所不能實現的作用,利用網絡有助於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真正對教育教學起到全方位的變革作用。 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建構主義強調創設真實情景,把創設情境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而互聯網絡則淡化了課堂與“真實世界”之間的距離,擴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學生與真實世界的接觸與聯繫。學生在互聯網絡上,可以獲得到大量的資料,可以自主地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資料和第一手的信息。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去探求知識,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慾望,有利於學生的知識與意義的主動建構,同時對於原始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為學生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搭建平台,所以基於網絡的學習活動有利於建構新型的教學模式,有利於建構全方位的學習情境。 自主學習是學生自主進行知識建構、意義建構的學習模式,其核心是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地位和作用。學生由被動接受信息刺激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基於網絡的'學習能夠給予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這是傳統課堂教學所不能辦到的。

在網絡的教學中,教師不必再給出每個問題的答案,而由學生自主進行查找,從而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建構、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網絡上非線性方式,不同於傳統課堂上的線性方式,更適合學生按需所取,按需所學,為學生主動去搜集並分析相關資料與信息提供了條件,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地絡知識,應用到教育教學當中,爭取取得更大的成績。 現在可以説全社會都參與到了教育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接受繼續教育。回顧五小教育發展的道路,能讓我們感到一種希望和信心。 網絡學習首先是一種團體學習。大家知道,我們的學校是一個龐大的集體。集體教研的時間有限的,我們可以實現同時共同學習,只有網絡大家可以隨時學習,將學習變得非常有效率;同時參與學習的時候,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5

20xx年8月2日至4日,我縣組織了國小語文骨幹教師暑期培訓,我幸運地參加了這次培訓活動。培訓內容全面而細緻,深刻而生動。從縣教研室xx老師的《如何搞好網絡大集體備課》到xx老師的《依託集體備課》;從xx老師的《國小語文課標的目的和認識》到xx老師的外出學習彙報《關於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優質課堂觀摩《給予樹》到《揠苗助長》、《“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通過這次培訓讓我瞭解了很多,學到了很多,不但開闊了眼界,真是受益匪淺。雖然學習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在朱建淑老師的合理安排和精心指導下,我們每位教師都感覺收穫不少,下面將我這幾天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系統學習網絡大集體備課,促進教研網絡化、現代代。

縣教研室朱老師教我們如何加入網絡教研平台,協作組等,讓我們學到了一手好活,並對集體備課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我認為網絡教研是新時期教育發展的趨勢,教師要想跟上時代的潮流與時俱進,必然要與網絡進行親密接觸。而教師要想在專業方面有所提高,必然要參加教研活動。網絡教研是一種以網絡為手段開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網絡能給予我們無窮的信息和資源,網絡能使我們的教育資源得到共享。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保障是課堂教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備課是否充分,是否有效。網絡大集體備課是把備課的方式由機械重複備課向積累優化式備課轉變,個人封閉式備課向合作開放式備課轉變,文本式向電子式備課轉變,為教師減負增效。

二、學會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成長進步。

在培訓期間,我們觀摩了優質課堂《給予樹》、《揠苗助長》和蔣軍晶老師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使我們能夠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特別是蔣老師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到現在還記憶猶新,蔣老師對於《紅樓夢》的深刻解讀,對人物王熙鳳的性格把握是那樣準確。教學中,他耐心引導學生通過鳳辣子的衣着、言行來理解人物的內心,他適時點撥,語言風趣,課堂上不時發出陣陣笑聲。在愉快的學習中,學生最終明白了鳳辣子的真正目的不是關心林黛玉,而是討好賈母、炫耀自己的地位。從中可見蔣老師的教學功底之深厚,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通過本次培訓,豐富了我的教育思想,開闊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發了我教好語文的熱情和信心,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一路前行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6

暑期,我們進行了理論學習,還聆聽了十幾位教育專家、名校長的報告。這段時間裏,我的心始終是充實的,因為這裏有熱情的夥伴和老師,有先進的理念和知識。專家們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都使我這次暑期培訓之行受益匪淺。

一、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靜下心來好好思考,發現自己教學上有缺點有待改進。回顧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做得多思考得少。幾個星期的培訓,我的體會之一就是要與自己的昨天告別,要多反思,做一個反思型的老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將從以下方面做起:

1、隨着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於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於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於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2、加強文化業務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如果一個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缺乏理論的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低下,談得上反思教學嗎?一個課上得好的教師,缺乏理論的指導,不善於總結,更談不上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這就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好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電,才能掌握紮實的理論知識,用理論來指導教學行為,才能成為反思型教師。

3、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隨着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一支粉筆教下去,一本教案講過來”的人生惰性,自覺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以便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知識的更新換代讓我們的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廣闊的課內課外學習資源為他們知識的積累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麼可以,怎麼能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生活是一個廣闊的學習的課堂,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瞭解的,為了使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只有加緊學習的步伐!一個優秀教師應該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

4、豐富反思內容,提高反思能力。教師應根據實踐情況及時地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反思,可以是一堂課,一個教學環節,一個教學內容的反思,可以是對成功的教學;也可以是對“失敗”的反思。今後,我將盡可能地使自己的反思落到實處。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新課程改革以來,好多教師包括我,換湯不換藥的把自己的教學方法變為啟發式教學,整個課堂完全在老師的思維指引下一問一答,表面看好像將課堂還給了學生,其實學生很少有自己思維的空間。我們教師教的很累,學生學得更累。那麼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專家們的講座大多圍繞一個主線:那就是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1、做好教學設計。作為老師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與教材有關的知識。積極源於興趣,教學設計的過程是把教材轉變成學生易懂易學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使學生能夠逐步自主發展,自主探究知識。這樣才有利於提高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的程度。

2、讓學生積極討論。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習者佔有別人的知識,而是要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形成自己的見解。討論是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一種有效方法。在討論過程中,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幫助、互相學習,讓不同的學生各抒己見,集思廣益,解決疑難問題。討論過程中要避免“優生唱主角、中等生是配角、差生當聽眾”的現象。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7

我有幸參加由湛江市教育局組織的“湛江市中學體育科組長培訓”,這次培訓雖然時間不長,但留給我的收穫與思考頗豐。這次培訓通過專家講座、典型案例分析、主題研討、實地考察、體驗學習等方式進行。

教育專家們的講座精心、課件精美、發言精彩。他們身上、言語中透露出來的精神光芒,給我們每一位學習者以智慧的啟迪,開拓了我們的視野,改變了我們的工作觀念和態度。

通過學習也使我意識到了作為教研組長身肩的使命和責任,同時也使我有了方向,學會了如何有效地開展好本科組教研工作。使我充分地認識到,團結才能有力量,教研組作為一個整體,必須共同協作,共同進步,必須要採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來促進教學,管理教學,促進教研組的進步。為加強教研組的建設,對此有幾點感受:

一、提高自身修養,提升團隊能力。

有這麼一句話——工作需要助跑器。是的,教研組長就是教研組的助跑器。我們要擁有一支具有凝聚力、團結、和諧的團隊;我們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需要有良好的協調能力;要在教學中有一塊自由支配的“自留地”,在快樂中收穫總結經驗;要把組內的每一位老師當成自己的老師,互相學習。讓組內的第一位老師都不斷成長,使教研組真正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共同體。

二、轉變教研觀念,推動組內發展。

新課程改革對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研工作、教研經驗、教研方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教研組長應以新課程目標為導向,用新的教研觀念和教育理念圍繞新課程的實施,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研究,在研究過程中要有新的創意,要採用新的教研方式和方法,為教學研究的發展探索新路。

三、加強校本教研,促進教師發展。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進新課程實驗的實施及提高教師素質,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提高了校本研究的水平。校本研究以學校為主體,教師是否轉變成為一個研究者,直接關係到校本研究能否得到落實。所以我認為校本教研要以科學的態度、科研的方法進行,每位老師只能不斷深入地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

通過次培訓我真正感受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教研組長賦有的責任。我知道培訓只是一個引領,一個導航,主要是靠我們自己去感悟,去體驗,去總結,去反思。科組長培訓給了我成長的挑戰,同樣也給我一個磨礪的平台。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為做一名稱職的科組長而努力。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8

我是一名剛剛踏上教研崗位的鄉鎮語文教研員,能夠參加此次山東省教研員遠程研修,和各專家、教授在線交流,內心無比激動。20xx年2月10日至15日,在縣教研室的統一組織下,我們放下其他一切事情,集中在龍城中學專心學習、研討,為自己充電,回家後還要進行在線學習,每天學習時間均超過了8小時。短短几天的培訓學習,通過《教研員職業操守與技能》、《教研工作經驗介紹》、《課程開發技術:如何編制課程綱要》、《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和《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六個專題的學習,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可以説是我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最為難忘的一次學習交流。期間認真傾聽了張廳長、徐主任、崔教授、朱教授、夏教授幾位專家的講座。專家的觀點為我們教研員指名了努力的方向,使我們明確了教研員工作的.重心。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作為教研員,不應僅僅是一個學者,更應該是一個研究者,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的指導者,更重要的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我堅定了學校教育要狠抓教研的工作,完善自己。要堅定不移地熱愛自己的教學事業,認真鑽研地方課程資源,指導教師理解課程資源。我深感自己肩負的是重擔,只能不斷地深入學習與實踐,經常進行教研反思,總結教研經驗,摸索出適合我鎮的教研規律,在反思中促進成長,在學習中促進成長。我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知道一位優秀的教師成長是離不開反思,反思讓我們認識了自身在教育教學上的不足,反思讓我們認識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強學習,才能有資格做好教研員。作為教研員,不能只懂得一些知識就行了,要有堅實的理論“底色”。

通過培訓,我感覺自身的差距很大。培訓只是一個手段,培訓只是一個開端,離專家教授的要求還差的遠,今後只有快馬加鞭,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研修能力才能不虛此次的培訓。

總之通過這幾天培訓學習,確實學到了許多新鮮的知識,時間雖然感覺時間少了點,但我覺得這次的收穫不菲。正所謂“有限的時間,學到無窮的智慧”。我又一次找到了自己作為一名教研員新的發展方向,我會在今後的教研工作中,協調開展相關學科的教研工作,總結推廣課改和教研成果,和學科教師共同開發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好課堂觀察工具,組織好聽評課教研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選擇教研職業實現自己的價值,是我新的選擇!對於培訓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我明白,“教研員”這一稱謂不會帶給人太多的榮譽,卻有無盡的責任,那該是何等沉重。我深信,我將因此而振作精神,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寬、更遠。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9

xx—xx年3月12日——13日,我有幸在xx—xx國小參加市中區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教研組長培訓,收穫很大,現將心得小結如下:

一、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

我作為一名教師,在多年的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在老師多次講解後,仍不能掌握知識,或作為班主任,對於調皮的學生,會向學生髮脾氣。在我聆聽到李雪梅老師説的.:學校是學生犯錯誤的地方;教育是一羣不完美的人,帶領着一羣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以及《南風與北風》的故事,深深地打動着我,讓我豁然開朗,讓我明白,在對待問題學生時,只有發自心底的,才能打動心底,讓我們懷着感恩的情結,擁有陽光心態,博大胸懷,當好一名教師。

二、做一個合格的教研組長

在以前,我們教研活動走形式的較多,學校希望教研組長們能帶動每個組能真正開展有效的活動,但我覺得實際操作起來較難。後來,近兩學期中,學校教科室擬訂了一系列措施,確保教研活動的有效性。雙週二下午作為活動時間,學校會為每次活動定好主題,並提前通知做好準備。這樣活動時每人都有準備,氣氛濃厚,效果比較好。

但當我聽了李雪梅老師的講座後,我才發現,自己作為教研組長做得遠遠不夠,如:終身學習的楷模,敏與思考的先鋒,研究反思的能手,活動策劃的主角,這些都是我需要努力的。

兩天的學習讓我體會還很多,如:李鎮西老師的“五個一”,羅淑清老師他們縣小如何打造好一節課,團體精神。我希望以後能多有這樣的學習機會,促進自己反思,促進自己學習,促進自己勤於筆耕,讓自己更快地成長起來。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10

算來,從事國中語文教學工作已有22年;算上求學時光,自己有36年的學校生涯。可以説親身見證了我國當代教育發展的全過程。

記得上國小的時候,學校特別注重雙基訓練,強調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訓練。國小低學段,每年級有厚厚的一本《每日一題》《每日一句》;後來,有一段時間,還推行過“標準化測試”,各科試題,全部都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答案絕對客觀統一。結果呢?記憶力較強的學生往往會脱穎而出,對知識記得特別牢固,卻不會靈活運用,更別提掌握學科技能了。比如我,九九乘法表背的滾瓜爛熟,可母親問我一包火柴5毛錢,買一包半要多少錢?我算了三天,都沒算明白。集市上的菜販子,一斤白菜3毛7,買12斤半白菜要多少錢張口就來。母親嘲笑我念書白花錢。後來上了國中,接觸了物理化學。還是死記硬背,只會學不會用。至今記得,有一次爸爸用扳手卸螺絲,用一個扳手就是卸不下來,只見他又在扳手頭上接上了一個,結果很輕鬆的就卸了下來。當時就是弄不明白,為什麼同一個螺絲,同一個人,扳手長了就那麼容易卸下來了?考試的時候,僅憑記憶,卻也能考出高分。上高中的時候,三年中最刻骨銘心的記憶就是大摞大摞的試卷,做不完的題,考不完的試。但是,死記硬背似乎也不是那麼好用了,所以大學聯考失利,只上了個專科學校。

21世紀初,我走上了教育崗位。如果沒記錯的話,到今天我至少經歷了三次教材的改變。上班後教的第一套教材,叫“義務教育教材(實驗版)”,很快就改為了“義務教育教材(修訂版)”直到20xx年的“部編版”。教學要求也經歷了“三維目標”到素質教育,再到現在的“核心素養”的變化。

初期的語文課,要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角度確立目標,而且要逐一落實。雖然明顯的“模式化”,但是學生的活動明顯增多,開始注重學生的切身感受,聯繫生活實際,特別是強調了學生的.思想教育。再後來,素質教育大行其道,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退居幕後,充當導演,放手發動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知識也和生活越來越密切,實用性越來越強。但是,仍然感覺學生們學用兩層皮。

隨着高中新課標的修訂完成,“學科素養”開始進入我們的視野。情境化教學,項目式學習,正讓我們的教學日益發生深刻的變化。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掌握學科思維方式,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創造性地解決現實問題,這才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換言之,我們學知識的目的是為了用,是為了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這是一種適應現代生活的基本素養,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建設創新型社會的需要。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純記憶性的知識將越來越貶值;而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必須要注重學生學科素養的養成。

所以,在今後的教學和評價中,我們要轉變觀念,不斷探索,用全新的眼光開展教學工作。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11

春節剛剛結束年味還沒散去,2月12--2月17日,我和__、__兩名教研員一起參加了師市教育局教研室舉辦的首期教學教研培訓班。

五天來的培訓緊張而充實,每天坐在師高級中學的教室裏身體感到特別辛苦,腰痠背痛,思想卻讓我們如沐春風,因為這期培訓班上培訓內容非常豐富,我們學習了張副師長的在第四屆塔里木論壇上的講話,聆聽了陳書記的開班講話、張局長的結業講話,學習了魏局的《把握政策不斷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鳳主任《師市20xx年教研工作的總結和20xx年的工作計劃》,明白了師局領導對一師各學校教學教研所負的厚望。同時我們還聆聽學習了師四中姚朝慶校長所做的彙報《良好習慣締造健康人生---用讀書滋養師生心靈》、塔高程曉龍作的報告《教研工作精細化管理》、師二中趙新亮所作的彙報《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與思考》、師中學田武斌所作的《以研促教提升辦學品質》,五團姜海龍、四中付曉紅為我們做《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模塊推行工作經驗介紹》,師市教研室張春林作《師市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工作安排》師市教研室程建江《課堂合作學習的思考與探索經》,五團民中王勇所作的《雙語教學工作的實踐與思考》,師二中教研室主任高燕《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我也有幸給大家介紹了《十二團中學課題研究的實踐與思考》。會議結束前組織全體與會人員進行了現場考試。並對20xx年工作突出的兵團優秀教研員、師市先進教研室、師市優秀教研員進行了表彰。

這次培訓我感到非常及時,來自全師26個單位的教研室主任、部分學校領導、骨幹教研員參加了會議。內容十分豐富,學習培訓之後我覺得過去有的模糊的內容變得清晰,有的內容聽過之後覺得很有指導意義、有的單位的經驗介紹可以借鑑使用,有的觀念改變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各項工作的開展很有幫助。

滿載着沉甸甸的收穫,還有一項感悟,那就是難忘的2月16日,這一天的培訓,教育局陳書記、教研室鳳主任從早上9點50到下午8點30分,一直和學員們在一起聆聽單位經驗介紹、聆聽各單位下學期的計劃打算,7點左右陳書記健步走到台上為我們做了一個令人難忘的講座,他用心的為我們介紹了一種非常好的量化工具表《教師教學行為自我檢查單》,這個工具非常適合我校《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課題研究的使用。

另外針對各校教研室提出的工作中的困難,陳書記教育大家説要用“有難不言難、有難不畏難、有難永克難”的精神去克服,用一種快樂的心態做困難的事,做一個快樂的教育工作者。這對我啟發較大,有時真的覺得學校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需要面對,要將教研室林林總總的`大小事情處理好、做好並經得起上級檢查,經得起同事監督,經得起自己良心的掂量,真要有一番力量和決心,還要有一種強烈的責任心和一份為教研工作的執著。

在回家的路上,與下面團場的教研室主任坐一輛車,小張不解地問我都快退休了,做事還那麼拼,值得嗎?學校教研工作需要執著去拼,不為自己而是為了許許多多的孩子。因為每一個現在都是我們以後的記憶,我們説過的每一句話,做過的每一件事,走過的路,遇過的人都是我們以後的回憶,我們無須緬懷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認真地過好每一個現在,説你能説的話,做你應該做的事。

因此,我想回到學校以後,一定認真傳達學習師市教育局20xx年教學教研培訓班的會議精神,認真學習張副師長的講話,認真學習師市教研工作計劃、認真領會講話精神,以指導今後的工作和學習。工作中努力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抱怨,努力多一些溝通少一些命令,努力多一些集體益智健體的活動少一些枯燥難受的理論學習,通過努力不斷深入探索出一條適合學校實際的教研之路。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12

校本教研作為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是“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教研,對學校和教師的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可是什麼校本教研?要如何開展教研工作?作為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我們,長期以來卻一直對校本教研的概念模糊不清,存在着很多困惑。

長期以來,很多老師以為校本教研無非就是聽課、評課,或者是由學校制訂好課題,教師在進行課題實驗……有時候,會抱怨校本教研的繁多,感覺筋疲力盡,無從下手。最後,校本教研活動就變成一種任務,為了完成任務,為了應付學校及上級的檢查,校本教研沒有真正達到校本教研的目的,最後難免影響了校本教研的質量和水平。

4月18日,晉江市進修學校姚永寧副校長為我們進行專題講座,題目為《加強改進日常教研 建設校本教研製度》。這次講座猶如一場及時雨,姚副校長為我們精心地解答了這些困惑,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們對校本教研的困惑,聽完講座後,感覺受益匪淺。姚副校長告訴我們,校本教研就是教師為了改進自己的教學,在自己的教室裏發現了某個教學問題,並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以追蹤或汲取他人的經驗解決問題。也有人把這稱之為“為了教學”、“在教學中”、“通過教學”。由此可見,校本教研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師的素質。那麼,如何讓校本教研活動做到實用、有效,而且不會造成教師平常的教學負擔呢?原來,校本教研的真諦就是以教師為主體、以教育教學問題為出發點、以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校本教研和日常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進行自我反思。葉瀾教授也曾説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 由此看來,教師專業的成長要把反思和校本教研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所以,我們要經常反思,如果遇到無法解決或有意義的教學問題,就可以在教研研討會上與其他教師進行教學切磋、協調與合作,通過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經驗信息,在碰撞中產生火花。產生火花就是校本教研的一個突破口,完全有可能是校本教研一個好的課題研究。然後,按照“問題——課題——研究——解決問題——實踐”的教研流程,想方設法在教學過程中解決問題,並且不斷地反思解決問題的效果,這樣的校本教研就能收到“教研相長”的.效果。

另外,姚副校長也提出了校本教研已經不是侷限於面對面地進行教研交流了,渠道出現了有各式各樣:個人博客、qq羣、視頻會議等等現代化的網絡交流工具正日益成為我們校本教研的一個載體。如果我們能結合這些方式,校本教研就更有助於把我們從研究的“配角”或“執行者”的地位解放出來,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提升我們的專業素養,使我們的教學水平在課堂中淋漓盡致地發揮。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13

我有幸於3月12日和13日參加了進修校組織的“數學教研組長培訓”活動。此次活動的目的是:規範數學教研活動,探究有效的教研方法,着力提高教學質量。其內容豐富,有集體備課活動,有名師講座還有優秀教師的示範課;形式也多樣化,有分散有集中更有互動研討,教研氛圍濃厚將活動開展地轟轟烈烈,也讓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有效”的數學教研,現將我的一些感悟與各位同仁一同分享。

一、要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和教研組長

學習是教師的生命,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但是我們可以用知識來拓寬生命的寬度和高度,可以讓有限的生命走向無限。在當今科技化信息化的時代,教師更應該是一個學習型的智者,讓學生為你淵博的知識而折服。我作為一名教師既要向有經驗的名師學習更要向書本學習,還要向不如你的老師學習,因為他們的遺憾將會是我通向成功的奠基之石,只有這樣不斷學習的我才能教出學科的味道,教出學科的品味,教出學科的境界;作為同時教研組長的我還要帶領全校老師共同學習,讓年青教師向老教師學習,讓他們稚嫩的羽翼豐滿起來;同時發揮老教師的傳代作用,讓他們體現自身的價值同時幫他們消除職業的倦怠;有機會還可以組織大家去名校向名師學習,讓大家都成為業務精湛的專家。

二、要做敏於思考的先鋒

思考可以讓我們不斷成長,讓我們進步,因此我們要在思考的狀態下工作。教學中要思考教什麼,該怎樣教,為什麼要這樣教,這些在我平時的工作中都做到了,但這次活動讓我明白我們要思考的遠遠不止這些,我們除了要思考上述的內容外,還要思考編者的目的以及這些內容還可以怎樣變化。

三、要做善於寫反思集的能手

這點是我的軟弱之處,其實在教學中我也經常反思,也有很多靈感和想法,但遺憾的是我竟讓這些寶貴的東西轉眼即逝,沒有留住他們思維的痕跡,這也是我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吧。李雪梅老師説的好“寫一輩子的.教案不如寫三年的反思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不但要要求自己勤寫反思集,我還要帶領全校老師一起寫反思集。

四、談談我自己在教研活動中的一些困惑

我們學校的所有數學老師工作都很認真,教學也很努力,間週一次的集體備課和説課活動都開展的有聲有色,確實將教研活動落到了實處,但是我覺得最難的就是我們的理論知識太貧乏了,我時常覺得連自己很多理論方面的知識都不成熟,所以我非常希望進修校多組織一些教研活動,讓我們能有更多的機會向城裏面的優秀教師和名師學習,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非常感謝進修校組織了這樣一次活動,讓我學習了不少的知識和教研經驗以及教學方法,我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再接再厲讓自己做得越來越好。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14

這個學期,我有機會參加了這次省教育學院組織的高中英語教研組長培訓班,為期十天的學習,想起來還是有一定收穫的。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餘,讓自己有時間坐下來聽幾場有水平的講座,也是一種很不錯的學習機會。儘管培訓安排的滿滿的,大部分老師都感到很累很累,但是回過頭看看,這樣的累,換來的是一次次認識的提高,一次次地促使自己也更多地對教育教學進行審視和思考,應該説,還是值得的。

應該説,這次能聽到來自福建教育學院,師大,廈門教師進修學院的專家,同安一中,廈門一中的教研組長和一些基層教研員的高水平的講座。他們有着多年的研究,總結出來的思想,既精闢又簡潔,有不少思想讓我們感到耳目一新。想起來還是有一定收穫的。也是一種很不錯的學習機會。另外,李健專家做的關於聽評課的講座,實用性很強,讓我意識到以後再聽課的過程中可以從哪些方面聽,哪些方面評,讓老師從哪些方面來改進自己的教學,最終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受益。

我們還聽了關於教師技能大賽的情況,通過看一些比賽片段,教案設計,深感哪些獲獎教師的素質相當高,我們和他們的差距不只一點點。

尤為難得的是,這次一共聽了六位教師高水平的課。師大附中的高三老師上的語法與寫作課,令人感覺清新,漂亮的,和時事緊扣的ppt,精煉的講解,讓人覺得這一堂課輕鬆而且易懂,並且能把所學的語法知識和作文結合起來,使寫作能力得到提高,這一點非常難得。很值得借鑑。高二老師上了一堂絕對是頗具創意的閲讀課,雖然最後有點匆忙結尾,但是他的大膽嘗試,讓人欽佩,也令人耳目一新。同安一中兩位老師的同課異構,廈門一中高一高二兩位教授的聽説課和閲讀寫作課,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的老師素質高,口語棒,他們的學生素質也非常高,和老師的配合非常默契。一堂課下來,學生會有很多收穫,老師也很有成就感,幸福感。這些公開課給我很多啟發,也帶給我思考。

一、勤於學習,緊跟教科研脈搏隨着輕負高質思想、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們迫切需要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為了緊跟課程改革的步伐,他們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認真開展相關理論學習,組織多個一的學習活動常規化,如開展讀一本好書、一篇文章,觀摩評論一個課例,研究一個問題……,通過一次次的學習、研討活動,不僅開闊了老師們的眼界,更為重要的是讓廣大教師親身經歷了從新理念到新課堂的演釋過程。

二、善於教學反思,促教師新成長驕人的榮譽獲得,靠得就是學校全員不斷的反思、總結、提升,促進新成長。為引導教師自覺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學校定期組織教師層面的教育敍事、案例反思、讀書論壇等教學反思活動,促進教師的成長,同時讓學生成為教學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總之,十天的培訓收穫頗多,不僅在教研組建設方面有了些啟示,在教學上也學到了很多,希望這樣的培訓今後還有,也讓更多的老師受到培訓。

教研培訓心得體會15

着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工作都發生了變化。聽了許校長的網絡教研培訓,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教師在發生着變化,學生也在發生着變化,一種新的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正在形成和發展。教師已不再是傳遞信息的工具,教師更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的。網絡對教育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基於互聯網絡的學習可以達到許多的目標,起到傳統的教學模式和使用傳統教學媒體所不能實現的作用,利用網絡有助於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真正對教育教學起到全方位的'變革作用。

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建構主義強調創設真實情景,把創設情境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而互聯網絡則淡化了課堂與“真實世界”之間的距離,擴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學生與真實世界的接觸與聯繫。學生在互聯網絡上,可以獲得到大量的資料(包括文本、圖片與視音頻等),可以自主地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資料和第一手的信息。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去探求知識,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慾望,有利於學生的知識與意義的主動建構,同時對於原始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為學生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搭建平台,所以基於網絡的學習活動有利於建構新型的教學模式,有利於建構全方位的學習情境。

自主學習是學生自主進行知識建構、意義建構的學習模式,其核心是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地位和作用。學生由被動接受信息刺激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基於網絡的學習能夠給予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這是傳統課堂教學所不能辦到的。在網絡的教學中,教師不必再給出每個問題的答案,而由學生自主進行查找,從而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建構、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網絡上非線性方式,不同於傳統課堂上的線性方式,更適合學生按需所取,按需所學,為學生主動去搜集並分析相關資料與信息提供了條件,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網絡知識,應用到教育教學當中,爭取取得更大的成績。

現在可以説全社會都參與到了教育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接受繼續教育。回顧五小教育發展的道路,能讓我們感到一種希望和信心。

網絡學習首先是一種團體學習。大家知道,我們的學校是一個龐大的集體。集體教研的時間有限的,我們可以實現同時共同學習,只有網絡大家可以隨時學習,將學習變得非常有效率;同時參與學習的時候,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n5nm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