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15篇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15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親子閲讀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15篇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1

古人云:好讀書,不求甚解。閲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並且越早越好。幼兒成長離不不開童話故事,為幼兒大聲朗讀,和幼兒一起讀書,讓小小的生命感受到故事的樂趣,感受到被關愛的温馨,是早期閲讀的出發點,也是早期教育的一個關鍵環節。於是在朗朗很小的時候我就特意擠出時間和他一起讀書,在充滿親情的歡樂氛圍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以下是我對親子閲讀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為孩子選擇恰當的圖書

現在的圖書市場又很多精美的圖書,作為家長要知道何選擇好的故事或選擇好的時機。書籍要根據孩子的興趣來選擇,保護孩子的閲讀興趣。有些家長根據成人的眼光來選擇書籍,這樣的學習是被動的,不利於孩子成長。要選擇故事淺顯而我是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書籍的,我兒子比較喜歡一些科學類的書籍,如十萬個為什麼,太空館,兵器知識,恐龍等等,我就多給他買這樣一些書籍。同時,也鼓勵他閲讀一些其他類的書,讓他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有了興趣孩子就會把閲讀當成一種樂趣而非負擔了。買各種圖圖書,包括認識水果動物交通工具等等,有空的時候我就陪着他一起閲讀,一直堅持到現在。孩子的爺爺奶奶已經退休,所以有較多的時間陪他看書,給他講故事,在家人的引導下,兒子的閲讀習慣也漸漸養成了。

二、親子閲讀首要的是持之以恆

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下班回家還要忙家務等等,但無論多忙每天抽出15至30分鐘的時間還是有的。每天只要陪着他閲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讓着十五分中成為孩子的期待,成為親子的一個渠道。家長可以利用中午、晚上睡覺前和週末和孩子一起閲讀,讓孩子通過書中的故事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學會成長。

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閲讀環境,讓讓孩子愛上閲讀。。

讓孩子儘可能多接觸書籍,營造讀書的家庭氛圍,家人在家也經常看書,並把看書當作一種樂趣,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孩子。在和孩子親子閲讀時,儘量要用兒童化的語言。有時書上的語言比較深奧,對兒子來説還不能很好的理解,我就儘量用通俗的語言來講給他聽。晚上睡覺的時候,我會給他講一個故事;等到孩子大了一些我就嘗試讓他續編故事。在講故事的這個過程中既發展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也增強了親子關係同時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這樣做,孩子的閲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閲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四、多給孩子讀故事,引起孩子看書的願望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家長在晚上睡覺前可以給孩子讀故事,同時告訴孩子,故事都在書裏面,如果你會自己看書的話就可以知道很多的故事,而且每次讀故事的時候都這樣講,引起孩子看書的願望。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多數寶寶對同一個故事或同一本書“百聽不厭”,反覆要求再講一遍,對此爸爸媽媽一定要給予滿足,此時是她記住故事情節、加深人物印象、理解詞句意思的過程。我兒子就是這樣喜歡上了看書。晚上從幼兒園回家後經常是自己拿着一本故事書來看,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問家長。

五、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閲讀機會和形式。

孩子的閲讀不要限於家裏和學校裏,帶孩子逛書店、逛圖書館也是培養孩子閲讀的重要環節,書店裏有各種各樣的書,在這孩子可以隨意的找自己喜歡的,從沒看過的書,圖書館中手不釋卷的閲讀氛圍也能感染孩子這樣會在不知不覺間增加孩子的知識。

親子閲讀給了我驚喜:我發現孩子的語言上有了很快的提高,上幼兒園時老師們都説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並且認識的字非常多,生活中這樣的點點滴滴很多,我們為此感到欣慰,這可是在平日的閲讀中慢慢積累起來的呀,然後再在生活中自然地運用。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閲讀,和孩子一起成長吧!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2

最近家裏閲讀的讀本是《法布爾昆蟲記》,這套書籍融合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關照蟲性,又用蟲性反觀社會人生,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本書以忠實於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世界讀者首次領略昆蟲們的日常生活習性以及特徵的描述等.《昆蟲記》是法布爾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通過仔細地觀察後,深刻地描繪了多種昆蟲的生活:“歌唱家”蟬、“音樂家”蟋蟀、勤勞的舍腰蜂、美麗的大孔雀蛾……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姻、繁衍和死亡.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繪本令人入目難忘。所以賀陽非常喜歡這套繪本,我們也經常和他一起閲讀,在這過程中其實我們大人也很有收穫。

賀陽小朋友很小就喜歡聽故事,他媽媽一般在睡前會給他講,有時一個故事可以聽很多遍,主要是一些認知方面和文明禮貌方面的故事及繪本等,慢慢發現我們講的滿足不了他,而且講的比較累,後來我們就下載一些聽讀方面的APP,比如“喜馬拉雅聽書”。因為還不會認字,聽故事是他每天睡覺前的必修課,聽有時比看效果更好,它可以引發孩子的想象力,可以想象場景,形象事物等。後來慢慢大點了,我們也開始引導他不能只是聽,要自己去讀,所以要認字,這樣他對認字也很感興趣了,最近這一兩年認識了很多字,有些難的偏僻的字都是因為閲讀和聽讀而學習到的。

他喜歡生物自然、昆蟲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沒有刻意去讓他讀一些故事類的書,而是讓他自己選擇購買他喜歡的書,比如買了《神奇校車》《海底小縱隊》《不一樣的卡梅拉》《昆蟲百科》等,他可以邊聽故事,邊閲讀,樂在其中,有時是不厭其煩的去聽、讀。最近他又開始迷上聽《西遊記》了,單田芳老人家講的繪聲繪色。在他的故事裏,我們放佛看到了聰穎的齊天大聖、貪吃怕死的八戒、老實本分的沙僧、妖媚可惡的妖怪和滑稽笨拙的小妖……在這樣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影響下,我們也告訴他這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引導他也慢慢喜歡其他名著,這也算是“親子閲讀”的一種變相閲讀吧!只要他喜歡,我們是支持保護他的興趣,這也是最好的吧!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3

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每天陪她一起閲讀,當然大多數是我讀給她聽。女兒剛剛會説話,就會用成語。記得她還不到三歲時,我帶她去一道壩玩,剛剛下完雨,一道壩的水比較大。女兒對我説:“媽媽,你看河水波濤洶湧。”那是她用的第一個成語,我非常驚喜,看來我平時給她讀的書沒有白讀,更堅定了我給女兒讀書,陪女兒閲讀的決心。

女兒長大後,我一有時間,就帶她到各個書店轉一轉,還給她在縣圖書館辦了借書證。幾天前,路過縣新華書店,正趕上書店在搞活動,女兒挑了兩本書,《寶葫蘆的祕密》和《楊紅纓童話故事-寄來寄去的螞蟻》,都是注音版的。回家後,我們先讀了《寶葫蘆的祕密》這本書,有時間我和女兒一起讀,沒時間的時候,女兒就自己讀。故事讀完了,我和女兒收益匪淺,懂得了許多道理。

《寶葫蘆的祕密》是著名作家張天翼的作品,書中説的是一個叫王葆的孩子,他本身並不是壞孩子,他想學習好,肯做好事,關心集體,熱愛同學。但就是有點懶惰,不愛動腦筋,什麼都想要現成的。遇到麻煩的事,就幻想有那麼一種寶貝,可以幫他辦好多事情,使他不費什麼勁,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但世界上沒有一項事情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都是人們用勞動換來的。自從王葆有了寶葫蘆,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來得很容易。但這一切並沒有給他帶來幸福和快樂,反而使他感到無聊和苦惱。因為這樣一來,什麼事都用不着他去做,也不用他去費腦筋去想,整天沒有任何事可幹。不但如此,因為有寶葫蘆替他偷東西,這事他不敢告訴別人,弄得他失去了好朋友,不能和集體在一起,只有一個寶葫蘆,還有一個搞小偷小摸、手腳不乾淨的壞朋友楊拴兒,甚至對他最親愛的爸爸也得撒謊。但當他知道寶葫蘆給他的東西是怎麼來的,他就氣得拼命要把寶葫蘆砸碎、燒掉,再也不要它了。王葆最後靠自己的努力,奮發圖強,得到了好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認可。

故事裏的主人公王葆明白了不能不勞而獲的道理,女兒更是明白了做人要誠實,凡事要靠勞動獲得的道理。我也認識到寶葫蘆是溺愛的象徵,替孩子包辦太多,會妨礙孩子的成長。這本書由簡單的故事深入淺出的引出了大道理:小朋友要從小培養自己不怕困難,什麼事情主要要靠自己,自己動腦,自己動手,這樣才有幸福感和快樂感。

以後我會和女兒一起讀更多的書,教會她懂更多的道理,讓書籍成為孩子的另一個夥伴,讓讀書成為她的一種生活方式。也希望女兒像書中所説的那樣,誠實做人,勇於克服困難,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4

給孩子讀了繪本以後,你會和他一起討論嗎?簡單説説最主要的感想?其實,如果這個繪本體現了一些孩子生活中的問題,我們就應該把繪本閲讀和孩子的經歷聯繫起來,通過把問題問得十分細節來和孩子一起探討和發現對相關問題的解決辦法。

這裏我想用個典型的例子展示具體做法。這個故事的主人公Regina在上畫畫課,老師讓畫叢林,她腦中構思了一幅精巧的畫面,但是它太美了,她遲遲沒有動筆,她的同學們都畫出了一些,而她卻還在構思,老師説時間不多了,她只好開始,但是一落筆就覺得離腦中的畫面太遠,把紙揉成了一團,又去找老師,但是老師説,不能浪費紙張,要是下次畫錯了就要在錯誤的基礎上修改。別的同學這時候都已經完成了,就看着她畫。她先畫出一棵樹,被左邊的同學笑話了,因為和他的一樣,説你怎麼抄襲我的,Regina反駁説沒有,然後繼續花了一頭獅子,又被右邊的同學笑話説抄襲了他的畫,這時候Regina已經沒時間反駁,自顧自畫下去,到最後,她想畫個太陽,可是,卻沒畫圓,同學又開始嘲笑她了,她開始思考,如何在錯誤的基礎上變通,她突然想,可以改成月亮,不好的地方還可以用眼睛和嘴巴修飾。結果這個成了神來之筆,她又想到,叢林可以整個是月光下的,又做了點相應的修改,就完成了。這時,另外兩個同學,都讚歎不已,還一直後悔,他們怎麼沒有想出這樣好的主意。

讀完這個故事之後,我覺得有兩點主要的問題和我的孩子非常相關,一個是Regina拿到任務以後,沒有立刻動筆,構思好了後,又會遲遲不動筆。再一個就是如何對待錯誤。我先問孩子,為什麼Regina半天不畫呢?孩子説她在想怎麼畫。我又問那她想好了,怎麼還沒畫呢?孩子又翻翻書,説是她覺得自己腦子裏面的太好了擔心自己畫不出來那麼好。我又問,那她為什麼花了一點點就立刻揉了扔掉呢?孩子想想後説,還是因為腦中的構思太美妙。我這時候問她,你寫作文,寫作業是否也有類似的情況呢,拖着不寫,是因為覺得腦中的構思太好,所以就不敢落筆嗎?孩子説是啊,還有有的時候是覺得太多了,就拖着不寫。我説那你覺得呢拖着是好辦法嗎?是否越拖越覺得難寫出來,難寫好?孩子説是啊。我對她説,那以後我們要拖着不寫的時候就想想Regina好嗎?構思好了,一定要大膽落筆,拖延只會讓任務顯得更加可怕,再讓他成為變成可怕的攔路虎之前一定要行動,行動打敗拖延。

之後,我又問孩子,第一次錯誤的時候,Regina怎麼辦的?第二次又是怎麼辦的?而第二次錯誤結果怎麼樣?孩子説在錯誤的基礎上的修改,讓她的畫變得特別美。我就説,所以只要我們想做好一件事,我們很可能就會犯錯誤,但是犯錯誤很糟糕嗎?孩子説不一定啊,Regina的錯誤導致了新奇的創造。我拍手道:是啊,下次犯錯誤的時候我們要提醒自己Regina的故事,錯誤也許會給我們帶來新奇的點子,沒必要生氣後悔!

其實,這個故事還可以跟孩子談談當遇到同學、朋友的嘲諷時候,可以如何應對,同樣通過問孩子那兩個同學的反應(注意前後的變化),Regina的迴應,可以引導孩子注意,自己的感受更重要,多數時候別人的嘲諷根本不值得理會。

優秀的繪本,往往和孩子的生活聯繫緊密,所以我們很容易從其中發現(如果多和孩子討論,即使我們沒發現在探討中也會從孩子的反應注意到了),另外,優秀的繪本也總是會提供一兩個辦法,或者引發我們思考,所以本身就是很好的討論素材。記住哦,要討論的越細節越好,家長主要是提問和點撥,一定要讓孩子思考啊!孩子的經歷和思考我們是不能替代的,他沒有體驗就永遠不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5

親子閲讀在大多數家庭裏都有,起源卻是各有不同:有些來自孩子對畫面的迫切解讀,有些來自父母的殷切期望,我家開始親子閲讀的起因是孕前育兒。

當計劃有一個寶寶之前,我和爸爸除了做好當父母的心理準備,還到處學習如何可以孕育一個身心的寶寶。刀刀馬上七週歲了,但是親子閲讀的時間已經快8年了,這是因為當他還在肚皮裏東敲西打時,卻能在每晚的九點安靜下來聽,爸爸最初對着大肚皮講還覺得很尷尬,但隨着刀刀一天天長大,閲讀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催促着我們不斷給他選擇更好的書籍,逐步提高孩子的閲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下面具體談一下我的感受,也算是給大家個參考吧。

一、精神專注地與孩子共讀:

有時候懶了或者身體不舒服,大人總想着快點照本宣科地讀完,像完成任務一樣,這樣孩子沒領略內容的精彩,反倒學會了大人的敷衍了事。有次在和刀刀讀《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中《幸福的新年晚餐》,我很想睡覺,迷糊地快速讀,不可避免地讀錯了人物,刀刀卻是聽的很認真,馬上就糾正我,倒是讓我難為情起來,馬上坐好認真地講,並且隨時提問他故事情節,刀刀都能一一回答出來,可見故事內容真的深入他心了,他也能從故事中明白朋友該如何相處。

二、選擇適應階段書籍:

如果説閲讀對寶寶有作用,我想可能讓孩子養成了習慣,並非學到了具體知識,那麼隨着年齡增長後,需要根據孩子掌握知識程度選擇進一步學習書籍,比如2歲前以鮮豔圖畫書為主,卡片書、繪本書為佳。3—4歲以啟發語言、理解感情關係為主,童話、兒歌、貼紙書尚好。

三、在固定時間精讀一本書:

孩子們和大人一樣,書籍多的時候都不會一一認真閲讀,走馬觀花翻翻,也起不到讀書的作用。對於比較好的書籍可以購買一套書籍,但是一週拿出來一本或者3天拿出來一本,孩子會十分珍惜書籍的來之不易,也會認真讀每一個故事。《可愛的鼠小弟》系列繪本,我每三天拿出來一本,讀到最後都會故意引導刀刀下個故事的發展趨勢,讓他對下一個故事展開自己的想象。

四、提供良好的閲讀環境,父母要有更大的耐心:

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們普遍的心理特點,年齡小的孩子更加明顯,通常都不能一本書從頭講到尾,一會翻到這頁説,一會翻到那頁問,有時候甚至顧左右而言他。實質上他還是對書有興趣的,只是還沒有養成傾聽和閲讀的習慣。這就一方面需要我們父母有耐心,隨時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故事中來,另一方面需要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減少外界的干擾。

五、最後就是需要持之以恆:

當你用心堅持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孩子每天會主動要求讀書講故事,同時自己的講故事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親子閲讀讓刀刀在語言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感情,耐心聽故事,可以給爺爺奶奶複述某一個故事,讓爸爸媽媽下班到家彎腰等待他的親吻,表達他的愛意。每天讓我們多一點時間與孩子共同閲讀,多一點陪伴,拉近親子關係,培育身心健康的寶貝!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6

常有人把閲讀寫作“悦讀”,這是在閲讀基礎上更好的詮釋了閲讀所帶來的身心的愉悦。我理解的親子繪本閲讀就是寶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共同閲讀美好的故事,看美好的圖畫。要説心得,我覺得我們收穫的就是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和良好的親子關係。俗話説:“給孩子十本書,不如給孩子一本好書;給孩子十本好書,不如教孩子一個好的閲讀方法;給孩子十個好的閲讀方法,不如給孩子一個能陪他一起閲讀的爸爸媽媽”。因為不管書在好,方法再怎麼巧妙,都比不上和爸爸媽媽一起閲讀所帶來的樂趣,而陪同孩子閲讀也是一種幸福。在和孩子一起坐在沙發上、睡在牀上,一起細細瀏覽繪本故事,或者一起討論故事中的情節,那一幕是多麼的温馨,多麼幸福。

孩子很小就開始培養閲讀的習慣,從最初的看圖識圖、詩歌、睡前半小時,到現在正式的繪本閲讀,《三隻小豬》、《龜兔賽跑》、《小馬過河》、《一切因為有你》、《小熊不刷牙》……每次和孩子在一起閲讀繪本的時候,孩子都樂此不彼,專心的聽着,而此時也是孩子一天中最安靜的時刻。常常讀到一本好聽的繪本,他都會和我説“媽媽,我要再聽一遍;媽媽,我還要聽一遍;媽媽,我還想聽一遍。”而“再聽一遍,己成為孩子在閲讀過程中,最大的渴望,讓我非常欣慰的是,孩子正因此不斷的在成長。

非常感謝學校舉辦的繪本閲讀活動,也非常有幸能去幼兒園為孩子們説故事,和孩子們一起分享、一起互動,看到孩子們津津有味開心的聽着,作為家長的我們,何嘗不欣慰,而最終我會發現,原來我和孩子們在一起成長。

閲讀,培養了孩子良好的看書習慣;閲讀,讓孩子的開闊眼界,豐富知識;閲讀,更能豐富孩子心靈,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幼兒早期閲讀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不管多忙,我們都要一如既往,堅持做到每天為孩子講故事,哪怕只有半小時,也要和孩子共同進入閲讀時光。別小看這每天半個小時的親子閲讀,它能讓你在無限的想象空間中獲得巨大的樂趣,它能給孩子的一生留下幸福美好的回憶,它將成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7

我意識到與孩子用心共度時光的重要性始於20xx年,之前因忙於自己的工作對孩子只有外在的形式照顧,而很少有內在的精神溝通,這讓我錯失了很多教育的關鍵期。好在我於20xx年5月參加了家庭幸福研修班後,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着深遠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我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工作安排,努力學習好的家庭教育理念,把學來的東西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實踐,這讓我收穫了許多家庭教育的智慧,面對問題也能想出更好的方法作妥善處理。家庭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因為家庭的氛圍、家庭人員之間的相處及的自己做事方式等等都會影響到孩子,如果我們就教育孩子而只談孩子的問題那只是局部,是不完善的。如果真的想讓孩子全面良好的發展,家庭人員自身的行為、態度非常重要,尤其是做爸爸媽媽的,要與時俱進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做好孩子的守護者和引領者。

與孩子共成長的方式很多,跟孩子共讀書是其中的一種,那麼我就“與孩子共讀書”這個陪伴成長的方式來談談我的體會:

一、共讀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情感,對書的內容進行交流其實也是彼此間情感的交流,這在共讀中起碼要做到的事,之所以稱“共讀”除了共同讀一本書之外,其中還意味着需要有共鳴存在,共鳴是在交流中產生的。如果父母只管自己讀,孩子也只管自己理解,彼此間不進行任何的交流,那麼孩子與父母的情感是無法交融在一起的,更稱不上情感的遞增了。假設你的生活沒有交流,那麼你的世界就會缺少愛和歡樂。現在的孩子大多數缺少熱情和動力,這跟他們從小缺少交流是有關係的,沒有愛的源泉何以有持續的動力!

二、“共讀”讓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了交流的機會,在交流中可以及時瞭解孩子的內在想法或思考方式,從而做到有效的引導。記得有一次我和兒子共讀一則故事,大概的意思是幾位學生競選學生會主席,其中有一位學生突破以往的競選演講方式,適時的增加幽默,最後以遙遙領先的票數當選了學生會主席。兒子聽完這個故事説:“媽媽,假如學校校長或老師有規定必須按照他們的要求來講,那這個學生還能當選成功嗎?”聽到兒子的問話我感到他可能被某些規定束縛住了思維,我微笑着對兒子説:“很多時候人都會關注結果且忘記了過程,其實過程才是決定結果的因素,而過程是可以多樣化的,只要這個過程帶給別人的是快樂、積極、陽光、自信和愛,他最終定會成功!”兒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後來在他競選校大隊委的演講稿中我看到了跟以往略有不同的地方,特別是在氣勢上增加了不少的自信。國小階段的孩子是創造力、想象力培養的好時機,儘量創造機會讓孩子多體驗,唯有體驗,生命才會走向成熟。乖乖的孩子容易循規蹈矩,長此以往容易失去創造力和想象力;調皮的孩子容易觸犯原則底線,沒有邊界。這就需要父母在平常生活中用心觀察和引導,藉着一本書或一個故事結合孩子的特質給以啟發和引導,既可以保留孩子的面子維護他的自尊,也可以讓他明白如何才能走向正確的方位。

三、共讀的過程是激發孩子智慧、提升其深入思考能力的過程,共讀時看似孩子有些不經心的語言表達且是父母教育引導孩子的最佳機會,我和兒子一起看完《寬容的力量》後,兒子對其中的一段話作了添加,書中的原話是:當一隻腳踩到了紫羅蘭的花瓣上,我們的鞋底卻留有花的香味,這是花瓣對我們的寬容。兒子説:“媽媽,有些花,你踩它,它的臭味就會粘到你的腳上。”本來只是一句無心的實在話,這個世界本來就有香的花和臭的花,而我感到這當中還可以有另一番的含義去激發孩子的生活智慧,我先就兒子的話向他請教花的種類,在誇他的同時又用很驚喜的口氣跟兒子説:“媽媽發現你這句話添加得太好了,你無意中説出了與人相處中的一個現象。”兒子眨着眼睛看着我,很明顯他想聽聽這是個什麼現象?我説:“社會上有些人也跟花一樣,別人冒犯了他,有些採取的是寬容,就像紫羅蘭把香味留給的別人,別人對他會產生歡喜心,從而親近他。而有些採取的恰是報復,如同花把臭味給了別人,別人因此對他產生厭惡心,從而避開他,這種現象確實客觀存在。站在他們的立場不能説絕對的好與壞,也不能絕對的分誰對誰錯,兒子假如你遇到了不知會怎麼處理?”兒子笑眯眯地説:“我當然想把香味留給別人。”寬容別人,善待自己是幸福一生的好途徑,我希望我的兒子一生幸福快樂,所以我會在一點一滴中去播下幸福快樂的種子。

生活中像這樣的小插曲有很多,今天我列舉這幾點感受與大家共享,希望能帶給大家歡喜心,還附帶一個小建議給父母們,平常生活中定要抽時間多傾聽孩子談話,孩子閲讀了書是很希望有人來聽他講的,父母的傾聽可以提升孩子閲讀的興趣。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8

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和孩子共讀一本書,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由於聚焦了一個共同的內容和話題,陪着孩子暢遊在一個個全新的世界裏,所引發出的一種極大的情感共鳴,你會覺得他和你貼得很近很近,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我想這種友誼的加深,情感的增進,是我們每個做家長都渴望得到的,也是我們最大收穫。

讀書、讀好書、會讀書非常重要,共讀使我們多了一份責任。通常我們對孩子的學習不夠盡責,會有很多個理由。但是在這裏我要提醒家長朋友們,一旦你安排了共讀時間,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切記你不是主角,你要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並遵循他的思維模式稍加解釋與引導就夠了。但你必須是認真的,必須進入到故事的意境裏,因為孩子的思維是純真的、豐富的,它很容易被故事的情節打動。如果你在那裏麻木不仁,不知所云,敢問情感從何而來,友誼如何加深!

共讀是通往孩子心靈的橋樑,通過這座橋樑,我們學習了知識,更收穫了真情和愛心!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9

1、親子閲讀的氛圍正好

首先真的得感謝這個時代,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了更多的可能,單就書籍這塊,他們可以接觸到比上世紀出生的我們更豐富的資源,比如現在的童書除了繪本以外,還有翻翻書、立體書、AR互動書等諸多品種。

在如此豐沛的資源下,只要作為家長的我們稍加引導,其實很少有孩子會不喜歡書,而今天23萬的直播觀看人數,就足以證明,新一代的爸爸媽媽對親子閲讀的重視!

2、親子閲讀非功利化

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繪本閲讀過程中是否需要認字?

其實,這不是矛盾的事,如果我們的孩子剛好處於識字敏感期,那麼閲讀過程中進行指讀並無不可。不過,也有部分孩子,對於識字並不敏感,那麼這時我們作為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帶着孩子好好享受親子閲讀的美好時光。

雖然不識字,但是孩子們可以發現繪本畫面中的細節,從而讀到繪本作家的創作意圖,這些往往是我們在讀文字的過程中遺漏掉的細節。也就是説,孩子讀繪本是,用耳朵聽故事,用想象力來看圖。

或許,我們的孩子並沒在閲讀的過程中,認識很多字懂得很多道理,由此出類拔萃,可那又怎樣?好的書籍正在他們心裏播下一顆顆種子,讓他們認知到這個世界的美,可以如此包羅萬象如此與眾不同!

3、尊重孩子閲讀的選擇

大家應該也曾遇到過和我一樣的情境,花心思研究書單為孩子選的書,卻得不到他們的一絲青睞!例如我給小麥買了一套神話書籍,至今依然被束之高閣……

why?為什麼被很多人推崇的書自己的孩子不喜歡?

其實,這真的與每個孩子的個性有關,我們需要做的是尊重他們的閲讀偏好,而不是一味地照搬書單!

那麼如何判斷一本繪本是否是好書呢?我們或許可以參考下繪本界的“奧斯卡”凱迪克大獎的頒發標準:

是否使用優秀的藝術技巧?

圖畫是否能巧妙完整呈現出此書的故事、主題或概念?

圖畫的風格是否非常適合此書的故事、主題或概念?

透過圖畫,是否能完整傳遞出書中的故事情節、角色、氣氛與訊息?

由此可見,一本好的繪本,無論是從圖畫、選題以及講述故事的方法,都是藝術家精心而成的,所以説,童書界有句話是,繪本適合0-99歲的人閲讀!

凱迪克大獎的評判標準對於我們普通讀者而言,或許過於專業,那麼還有一種最簡單的方法可以評判繪本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一本書,倘若孩子能從中得到愉悦並願意重複閲讀,那麼這就是一本好繪本。

至於今天講座提及的漫畫書等快餐讀物,因為在同齡孩子裏流行,作為家長是無法杜絕的,畢竟集體意識真的無法避免,為了融入集體,這種書家裏有點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把它當作主要的精神食糧給孩子,可以給孩子多備點更好的書,讓他們有更多選擇,同時也可以分享給他的朋友們,慢慢地讓他們有更多的話題探討,而不只是口水書!

4、珍惜親子閲讀的時光

今天聽完講座,大家都在感歎,要好好珍惜現在孩子還願意聽自己講故事的日子,以後他們長大了,連交流都會沒有!看到這,我莫名覺得很傷感,更加決定要好好利用當下的時光增進和孩子的感情!

那麼,到底怎樣的親子閲讀才是有效的呢?

現在信息如此發達,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碌的原因,會藉助各種音頻資源讓孩子聽故事,這在大家無暇分身之時,是可以採用的,但不能過分依賴!

日本繪本專家鬆居直認為,繪本閲讀是連接父母和孩子的精神紐帶,其他的價值,都建立在這個之上。

所以,父母在温馨的氛圍中帶着孩子有感情地閲讀繪本,與孩子一起互動去探索繪本里的圖畫世界,這樣的過程是任何專業播音老師都無法替代的。親子閲讀重要的是陪伴的過程,等孩子長大了,除了養成閲讀習慣,還會讓他們擁有美好的童年回憶,父母的聲音、書的畫面以及感情的交流,都是美好的片段!

另外,今天伍教授提及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alwaysaskwhy?如果一個孩子連為什麼都不問,將是非常可怕的!在親子閲讀的過程中,良好的互動和有技巧的提問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有利於幫助孩子拓展思維,而面對孩子的提問,我們作為家長也需要正面積極的應對,這種應對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帶着他們一起探索謎底!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10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性格安靜喜好讀書。仍記得十歲生日那年,媽媽遞於我一套沉甸甸的《十萬個為什麼》時歡呼雀躍的場景。“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這話是張元濟先生説的。是的,國小、中學、大學直至工作至今,對於閲讀我從未間斷。

只是,當我也有了孩子,看着他一日日長大,會説話會識字會思考了,開始意識到:該讓孩子讀讀書了。閲讀是一項複雜的活兒,因對書籍的選擇是根據自身的知識結構和喜好而來,為此也煞費了一番心思。前幾年,考慮到孩子還小,識字量又不大,於是,《小黃和小蘭》、《毛毛蟲的故事》、《小狗便便》……一本接着一本的繪本讀物塞滿了書櫃。

兒子,今天我們一起讀這本《再見,小兔子》。

好的,媽媽。

兒子個性平和温順,我説什麼總是好的。

開始朗讀。讀到那隻獵狗想捉住從“兔子工廠”出逃的兔子時,兒子神情凝重似為主人公捏了把汗;讀到大灰兔為了掩飾自己啥都不懂對小棕兔犟嘴時,兒子開心得捧腹大笑。

一個個夜晚就這樣悄悄流逝。親子共讀,邊讀邊感受,淨化了成人心靈;邊讀邊感受,又帶給孩子無邊的想象。

等兒子再大了些,他有了自己的選擇。近來喜歡讀那些風靡校園的小説。而對兒童文學,我個人一向比較頭疼。倒不是刻意想讓人覺得自己高深才不屑碰它們,而是不習慣也不喜歡看這類清淺的如同一覽無遺的溪流般的書籍。有時會跳出這樣的念頭:那些所謂兒童文學作家,那也算作家嗎?情節簡單,文字平凡,和拉家常無異,稍微來點兒超出想象的事件就成了那個噱頭。自然,這類書還是吸引了太多太多的孩子。

吃罷晚飯,小傢伙兒很諂媚地説:媽媽,今天給我讀這本吧?説着一揚手中的書:《皮卡——仰望天空的貓》。

給兒子讀了段“皮卡全家和鴿子的故事”,好安靜,好認真。

雖説手中的書並不十分合我的意,但面對着可愛的孩子,逐字逐句地緩緩地讀,這種帶有角色表演的過程,我還是蠻享受的。至少,那一刻人的心靈變得沉靜又柔軟,這可是兒童文學的魅力?

兒子,下週咱們共同閲讀《小王子》。這本風靡全球的童話書。

《小王子》固然是深刻了點兒,比《皮卡》來的難消化,不過多多少少總會受到些啟發。不管是孩子還是我,或是和孩子一起閲讀的家長。

我們可以初步感受下外國人的表達方式和中國作家的不同,大量的倒裝句,還有句式強烈的跳躍性。聖·埃克蘇佩裏是法國人,他有兩個身份,其一是飛行員(好浪漫的工作),再就是作家。這本譯成中文的《小王子》才不過3、4萬字,銷量卻僅次於《聖經》,得有多少人受其影響呢?

當然,主要還是感受小王子的童真,用孩子的思維去關注世界。有人説閲讀此書,就像給心靈去了一層角質,這比喻不可謂不妙。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善良,什麼是美好,從中受到薰陶是最最重要的。

讀書,是心靈的旅行。

孩子,讓我們每天都在路上。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11

一位家長與老師交流的時候説:這次的親子閲讀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共同學習有了很大幫助。“親子閲讀”這個名詞我也是最近一兩年才知道的,我認為這是一種父母與孩子互動的好方式,這種讀書的方式不是一種機械的行為,它應該是一種愛的表現,是一種情感紐帶。我認為親子閲讀開始的越早越好,並且堅持下去,直到把孩子領上路,父母讀書也是成長。

通過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書成長,使家長與學生溝通起來更順暢了,家長順應學生的心理特點,選好“愛看”的書使孩子對書產生好感;不易對孩子的閲讀過程管得太死;把閲讀選着權利交給孩子,盡

可能為了孩子提供輕鬆自由的閲讀環境。學生從被動讀書轉變為主動讀書,親子閲讀正在成為新時代家庭的一個良好習慣,通過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們讀書、求索和創造的熱情,使孩子們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12

關於閲讀習慣,我自己是有的,前幾年參加過一個關於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培訓,其他的內容大約已經記不清楚了,只是有一點印象深刻,就是培訓開頭的視頻。視頻中的主人公每天工作也很繁忙,但是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按照時間表來的,很有規律。比如每天早晨幾點起牀,用半個小時跑步,半個小時讀書,半個小時吃飯,半個小時聽音樂等等。生活也很多姿多彩,而且與工作分得很開。這對我觸動很大,那時我狀態並不好,正想改變自己,就給自己定了個小規矩,每天就讀半個小時的書,多一分鐘也不看。後來的培訓上又有個小的分享,説是一個習慣的養成大概需要21天,所以我就堅持了21天,21天之後奇蹟就發生了,我居然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幼兒園開展的21天讀書打卡活動,我覺得正好符合了21天養成一個習慣的規律。先開始拿起書本與孩子一起共讀的時候,孩子的心態是要完成作業的,每天都要求爸爸配合拍照,生怕完不成任務。但是時間一長之後就不一樣了,她開始主動要求看書,不僅要看新的,還要求把之前看過的書再看一遍,有的時候還會歪着腦袋問為什麼,看着她可愛的表情,也激發了我們做家長的去探尋書中的奧祕,我認為時間長了之後一定回達成家長與孩子共成長的目的。

關於讀書的內容,我覺得是沒有必要苛求的,畢竟孩子的年齡在這裏,多讀讀故事書和童話書是很正常的。我看到有些家長很焦慮,覺得應該多看看科學小百科啊或是能夠增長知識類的書,不是説這類書不好,而是這類書會引發孩子大量的提問,不僅影響了讀書的`樂趣,也給家長帶來了一些煩惱,畢竟家長也不是全能的,不能解答書中所有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覺得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和培養讀書的樂趣是第一步的。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我相信讀書的內容會涉及的更多。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13

xx月xx號至xx月xx號,是xx幼兒園首次舉辦以”書香潤童心,好書伴成長”為主題的讀書月。作為家長的我,雖然平時忙於工作,但是有時候也會買點書籍或者繪本給孩子看,只是陪伴她閲讀的次數或者時間並不是很多。這次就剛好藉着這個機會,週末帶孩子逛逛書店,晚上在睡覺前給孩子説説故事。在陪伴孩子閲讀的過程中,我覺得:

第一,我們儘量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並以此為出發點,找一些相關的書籍,和孩子一起閲讀,慢慢地使孩子的知識面變得開闊起來,在閲讀的過程中,聽到最多的就是那句“為什麼”,那麼就更能激發孩子將來閲讀的慾望。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多抽點時間和孩子共同閲讀,這樣才能真地去了解孩子們的興趣和想法,從而才能在閲讀的過程中共同成長。

第二,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們來講故事。一般來説,在閲讀的過程中,家長們都是給孩子講故事的。但是我們可以互換一下,鼓勵孩子去講故事,家長在旁邊聽。一開始,小孩不願意去説,因為她覺得她不會講,事實上她也不認識字,確實不會説。但是在我的鼓勵之下,她開始慢慢地學着根據圖畫上的信息去説,而且還越説越起勁了。雖然會説的不多,有時候説得跟書本上的文字不一致,但是這也可以鍛鍊她的膽子和想象力,故事並不是唯一的,不是嗎?

通過親子閲讀,孩子的閲讀興趣變得濃厚了,讓我與孩子之間有了更深的溝通和交流,也對孩子的成長有了更深的發展,這次還要感謝學校和老師們,用心良苦地開展這次“親子閲讀”活動,你們不僅給予了孩子們的關愛,也使到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成長了不少。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14

現在的家庭中,孩子就是全家的希望,作為家長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學中文出身的我深知閲讀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閲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有了閲讀才能去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判斷,這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

現在的家庭中,孩子就是全家的希望,作為家長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學中文出身的我深知閲讀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閲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有了閲讀才能去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判斷,這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生存在終身學習的時代,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信息和價值多元的觀念,需要通過閲讀與書不斷對話,逐漸學習獨立思考,因此閲讀是學習的基礎!

雖然我深知培養孩子閲讀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由於平時工作等原因,我真正用於培養孩子閲讀習慣和閲讀能力的時間確是很少,而且我希望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時光,也不想過早地在孩子不情不願的情況下加給她壓力,因此就家庭實際而言,並沒有刻意去培養孩子,只是平時希望孩子少看電視,就想着通過閲讀能轉移她專注的事物,同時越是很少有時間陪孩子,也更希望通過閲讀和孩子之間增添交流感情的機會,最終實現一舉多得的效果:孩子知識的攝入量有所增加,家長與孩子的感情更加融洽,也可以因少看電視而減少對孩子眼睛的傷害。

親子閲讀的回報和好處是立竿見影的,通過親子閲讀,我已經發現孩子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她願意表達的東西漸漸多起來了,回家能把學來的兒歌念念,也能描述和小朋友之間的故事了。最近,老師反饋在幼兒園裏能夠上台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語言表達的條理性、流暢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家裏,她也會根據平時閲讀的內容,自己編一些小故事,自言自語或是講給我們聽,感覺很有進步。自身體會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最為關鍵是親子,父母參與其中,增加與孩子的互動與交流,或是輔之以遊戲,既增加了孩子閲讀的興趣,又可以增添情感,特別是在親子閲讀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性格等效果可以事半功倍,至少比簡單的説教,甚至是大聲的批評、呵斥要強勝百倍。

多多未滿一週歲時,我給他買過一些認知啟蒙書、卡片,比如水果、蔬菜、動物等的認識,這些東西,準確説都不能算是親子閲讀,最後搞得家裏到處都是撕掉的卡片、破損的書頁,也不清楚效果好不好。後來稍微大一點了,她會自己來回翻書,翻到哪我跟着讀到哪,基本都是一些兒歌之類的,語言很簡短,我感覺到孩子很喜歡聽,有時候我在講的時候加一些動作,或是聲情並茂一些等,她也記得快。真正愛上閲讀,是幫孩子買了《巧虎》後,配合DVD和玩具,效果很好,但是逐漸就傾向於看DVD了。後來我就換成故事書給她讀,發現同樣感興趣,每天要講兩三個故事才會睡覺,往往她數天不會換書,每天都要求我講同樣的故事,甚至一個故事重複閲讀無數遍,我都滿足她的要求,我個人以為一切以孩子享受樂趣為主。書也是孩子的玩具,捨得讓他“蹂躪“,我給多多講完故事,她會自己把書收拾好放在枕頭邊,就像旁邊放着他最愛的巧虎和小花一樣,陪着她進入夢鄉,早上起牀第一時間也會看書還在不在。

我上學的時候喜歡去書店和圖書館看書,於是我嘗試着帶孩子去新華書店,希望能為她營造一個良好的閲讀氛圍,事實上假日書店裏很是嘈雜,多多不願意呆,看到中意的書後就要帶着離開那裏,最後發現還是晚上或是假日在家裏,只有家長、孩子和書在的時候效果最佳。同時言傳不如身教,要讓孩子有良好的閲讀興趣和習慣,家長首先喜歡讀書看書,我家裏的電視有時會一連多天不會打開,找一些書本來閲讀,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而然也喜愛閲讀了。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在閲讀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會漸漸多起來,自己得到的信息、體會也會增加,可喜得是,會和大人交流一些感受和對故事裏主人翁的評價,至少我覺得閲讀的目的達到了。

同時,我個人覺得親子閲讀中還要注意一些細節。

1、要和孩子互動,跟着孩子興趣走。如果孩子喜歡提問題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對於他的問題不能應付,反而要激發他繼續提問。

2、重複講述對於一個幼兒來説至關重要。孩子通過不斷重複聽故事,不斷產生新的認識和更深入的理解,我們要不厭其煩。

3、要真正樂意陪孩子閲讀,不是應付式,要始終保持一個樂於閲讀的心情。

親子閲讀心得體會15

暑假裏,去陪伴着孩子一起閲讀,一起來看書,在這次親子的閲讀的過程之中,其實自己也是有了很多的收穫,雖然那些童話故事自己也是很熟悉了,但是再次的和孩子看,也是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和收穫,讓我對於故事更加的理解,也是有了新的感悟。同時也是看到孩子,瞭解更多了孩子喜歡什麼,清楚他的想法,去讓孩子更喜歡閲讀,願意學習。

參與閲讀,其實也是自己每天下班休息之後和孩子一起度過的美好時間,讓自己也是多了一些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大家有了共同的事情去做,其實也是可以讓自己更瞭解孩子一些,以前的時候雖然也是有參與一些和孩子共同去做的事情,但是沒有像這次那麼的久,那麼的固定,通過閲讀,也是讓我感受到孩子的理解能力,他的思維是怎麼樣的,清楚他的一個狀況,以前雖然有一些瞭解,也是老師講過,但是忙於工作也是對於孩子的關心少了很多的。但此次的閲讀,我也是更清楚孩子的想法,並且更知道他喜歡閲讀哪些類型的書籍,讓我也是明白,其實重要的並不是做什麼事情,而是和孩子一起去做,去多一些的溝通,也是讓我們的關係更加的親密。

在閲讀之中,不但是孩子收穫了知識,其實自己也是,很多的童話故事,自己雖然之前也是去看過,但那也是小時候的事情,再重複的看也是有不一樣的感觸,同時也是讓自己有了更多的思索,的確學習不但是孩子們的事情,而我們大人其實也是要繼續的去學習,去感受生活,而不能被忙碌的工作勞累而麻木了,工作是必要的,但是也是需要自己去多學習和生活,這樣也是可以更好地狀態去面對工作裏頭的問題,此次的閲讀體驗也是讓我難得的放鬆了,並且也是感觸到以前自己還有很多方面是做得不夠的,並且今後也是要繼續的努力去讓自己有更多的學習才行,多去陪伴孩子,瞭解孩子,一起去成長進步。

而老師提出的這個任務要求,也是讓我更是對於自己的教導孩子方面要去多學習,家庭的教育是非常的重要,只有自己去做好了,同時更加的懂得方法和孩子去相處,那麼才能更好的去把孩子給教好,讓他變得更加的優秀,以後也是要多去學習,讓自己和孩子都是有更多的收穫才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on00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