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通用15篇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通用15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聽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通用15篇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

最近,我有幸參加了在舉行的課堂觀摩課活動,這次活動的主題是聚焦數學核心素養,他們的課堂教學風格各有千秋,都浸潤着濃濃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實、樸實、紮實、生活化的數學課堂都是各位執教教師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現。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

一、關注問題情境的創設

上課的教師都能根據大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限度地利用大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趣味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

二、課堂教學體現數學味道

這次的課堂體現了數學應有的味道,培養學生數感,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每節課都力求體現自主的核心理念,並且教師在教學設計上也獨具匠心。

三、注重學生的自主體驗

新課標強調: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變為“會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幫忙者、合作者、引導者。這幾節課,做的都異常號,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只作恰如其分的點撥,創設了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

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運用轉化的數學方法進行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教師指導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進取思考,大膽嘗試,在主動探索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本事,掌握學習的方法,獲取成功並體驗成功的喜悦。

四、對自主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

就像專家們在講座中説的那樣,要讓學生自主首先教師要設計好學習的問題,然後是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學生的自主學習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行動上的參與,思想上的參與和情感上的參與。我們在向情感的參與上努力

這次外出學習收穫頗豐,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把學習所得的經驗和體會消化吸收,轉化為自我的東西,並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融化為自我的特色成分,不斷提升自我。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2

參加了__國小英語優質課評選活動使我感受頗深。本次講課5位執教教師注意創設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以英語歌曲、歌謠、TPR活動或日常生活對話引入新課,運用“任務型”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教師和學生親切交流,多媒體課件直觀、實用性強,活動設計環環相扣,水到渠成。雖然各個老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下面談一談感受:

一、教師良好的語音、語調。

讓我感受最深的要數各位教師教學語言的運用。教師語言對於一堂課來説無異於生命的源泉,口語教學是國小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英語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語音語調要準確,並且優美、自然,課堂用語要既簡練、準確又易懂,為學生創設很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這次展示課上我們看到教師們語言能力優異,發音準確,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良好的示範。在學習課文過程中,把所學課文自編成chant,chant編的非常好,押韻,教師自己打着節奏,及鞏固了知識,又活躍了氣氛。教師教態大方、自然,讓人羨慕。

二、教學設計靈活、新穎,別具一格。

本次每個人都能從一個主題出發,創設各種情境,以活動為載體,在活動中將學習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小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英語並學會用英語,許多老師的教學思路設計的都很好。首先,上課前就讓孩子們做熱身活動活躍課堂氣氛,然後從單詞的講解,到聽力練習,再到對話討論,最後拓展,一環扣一環可以説銜接得非常自然,孩子們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進,思維沒有斷點。孩子們很自然地完成了接觸、理解、使用等一系列過程。老師們通過各種操練給了孩子們很大的空間,緊緊抓住國小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特點,注重學生聽説讀寫能力的發展,使得學生在課堂中成為主角,而教師也不是單純的旁觀者,既是傾聽者更是出色的指揮者,整個課堂中師生關係融洽有序。其中第一個老師的課堂設計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讓我耳目一新。利用課件製作的“拍手遊戲”、“自編chant”等創設情景,採用聽、説、讀、寫、做、玩、演等多種手段或形式,使學生準確地理解和掌握語言。她的課堂流程動靜結合,張弛有度。教師引導得法,在學生進行各項活動之前教師都先做個示範,學生雖然不一定聽懂老師的指令,但就因為有她的示範表演,所以,學生總能很快領會老師的意圖,積極地開始課堂活動,體現了教學的有效性。

三、科學、合理的評價。

此次優質課評選,多數上課老師課堂評價的活動設計與本堂課的中心話題相結合,能做到個人評價與集體評價相結合,多角度,準確地給予評價,獎品形象、生動、有趣、直觀、充滿色彩,充滿人性化;在英語課堂上能緊緊揪住國小生的心,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各個英語教學活動中,達到以評激趣的效果。

四、課件製作精美、實用。

此次活動,所有老師都運用了多媒體這一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以鮮豔的色彩、活動的圖像和有聲的對話,給人一種賞心悦目的感覺,創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本次講課教師的課件設計的都很精美、實用。教師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很好的操練了這些重難點。如利用課件設計的猜單詞、自編的chant等。

這次聽課,讓我開闊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同時,在看別人上課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有些問題也同樣存在於我的課堂上,但以前沒意識到。通過學習,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而在今後的教學中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努力讓自己的課堂做到更好。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3

20xx年5月10日,有幸聽了前輩大師張志遠教師的講課,受益匪淺。談一點體會記錄下來,以作紀念,也願和大家分享。

張教師是山東中醫藥大學著名教授,今年已93歲高齡。但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清晰,豐富的人生閲歷和淵博的知識為大家所公認。他博覽羣書,通古知今,大家都叫他活辭典。我上學期間他就是我的授課教師,記得他對傷寒等古籍都背誦如流。他也沒有什麼高學歷,完全是靠不斷自我學習而到達今日的境界。

張教師今日講的主要資料是怎樣學習中醫。在傳授方法的同時,也令你感悟到了對人生、對生活的些許真諦。

張老講,學習分兩種方法,學和問。要多讀書、多實踐。他説,學點東西不容易,要虛心、要低頭,不能昂首挺胸。中醫的學習分三種情景,一是院校學習(科班),二是家傳師授,三是自學成才。這三種方法各有利弊,互為補充,無所謂貴賤,應當互相學習。

他説,科班出身,優點是基礎理論知識可能比較系統紮實,但如果不會變通,不多加實踐,也不必須成才。他舉例説,清代260多年中,出了100多個狀元,但真正出彩的、為後人津津樂道的、能治國安邦的卻不是這些狀元,而是紀曉嵐和和|。紀曉嵐學歷並不高,和|甚至連學歷都沒有。蒲松齡是個醫學家、大文學家,是個奇才,他好幾次考舉人都名落孫山,卻寫出了歷代傳誦的《聊齋志異》,張老評價説,《聊齋志異》,“奪其一字都不能”,意思是説精練到一個字都不能少,其詩詞功底超過李清照。也許如果蒲松齡考上了狀元,後世也就看不到《聊齋志異》了。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4

20xx年11月8日,縣實驗國小舉行國小英語優質課講課活動。我有幸聆聽了三節英語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位老師的課真所謂是各有千秋。講課時思路清晰、井井有條,可見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體會。

一、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幾位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主體參與。這節課互動模式多樣,激起了同學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營造了寬鬆,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師講的My Home這一課,課堂一始,王老師帶動學生們一起做了“switch ”遊戲,剛開始學生們和老師配合的不是很融洽,可能是彼此之間不熟悉,或者是學生對老師的課堂用語不習慣,感覺學生參與得不是很積極。還好,老師非常地有激情,很快就與學生融為一塊,課堂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逐漸提高,讓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效果非常好。所以教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中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確,難易適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時,才有可能幹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孩子會無從下手,太容易又沒意義,這都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二、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

三位老師的課都充分表現了這點,無論是從上課技巧還是老師的自身素質來講,都體現了幾位老師的專業素質。比如説,王老師這節課的構思,她就很好地把Let’s talk 中的難點很容易的展現並讓學生輕鬆學會運用。並讓學生在非常輕鬆愉快的情景中學習語言,並且設計了多種任務來完成句子到對話的學習。王老師把先把對話中的重點句子挑出來,以簡單的問答會話方式教學,這樣就不會讓學生學得那麼累,而且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

聽課中我發現幾位老師基本有以下幾個共同特點:1、口語流利,發音準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從而學到正確的知識,地道的語言;2、善於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學生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3、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充滿激情。在課堂上能輕鬆,活潑,瀟灑地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4、有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為後盾,詞彙豐富,課堂充實。

通過這次聽課,讓我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怎樣讓孩子們喜歡上英語課?怎樣培養孩子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5

這一次學校組織我們新老師聽了學校骨幹教師xx的一節公開課,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同時也覺得自己跟好教師的差距還是非常的大的。雖然這裏也有經驗和教學年齡的因素在影響着,但還是教師的教學水平跟個人能力還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我覺得多聽優秀的老師講課是比自己去鑽研要好得多的,所以我覺得自己之後應該要多聽一些課,快速的去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讓自己能夠更好的讓我的學生在課堂上收穫知識。

這次上課的xx老師從事教師這個行業已經有20年的時間了,可以説是把自己的青春時光都貢獻給了教育事業。但並不是每一個20年教齡的老師都能夠成為骨幹教師的,是需要看自己對待教學的態度的。我想xx老師就是我之後學習的榜樣的,我也想成為像她那樣的老師,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我知道自己現在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但是現在我才剛剛踏入教師這一個行業,未來是充滿着可能性的,我想只要我肯為了自己的事業而奮鬥,是一定能夠取得一些成果的。

我想一名好的老師應該就是讓學生能夠沉浸在課堂中吧,在上課的時候自己不知不覺就跟着老師的思路去思考,這樣的老師才是讓學生學習的效率最大化的老師,才是能夠帶給學生更多的幫助的老師。這樣的老師的課堂是很有吸引力的,而想要學生聽課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有吸引力,所以這位老師的教學成績才會那麼的好。我覺得老師也是要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方法的,但不管什麼樣的風格和方法都是需要吸引到學生的,這樣才能夠上好課。

從這短短的45分鐘的公開課中我領悟到了很多,雖然是感覺到了自己的差距的,但我想我努力的話在很多年以後也能夠成為這樣的老師。從我站上講台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要為我的學生更好的學習而工作,讓他們能夠在學校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更輕鬆簡單的學到知識,擁有一個好的成績。之後在空閒時間,我一定要多看一些教育方面的書籍,學習其他人的一些教學經驗,讓自己成長為一名好的老師。

自己在教師這條路上的學習才剛剛開始,之後我是一定會努力的,為了自己能夠有更好的教學能力而努力,也為了相信我的學校和學生們而努力。我相信我是一定能夠做到的。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6

今天,聽了四位優秀老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對教師角色的思考

教師應該是課程改革的推動者、課程的實施者,通過教師的推動和實施,課程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

二、對課堂教學的思考

在本次聽課活動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在本次聽課活動中,我認真聆聽了四位老師的示範課例,四位老師都能從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出發,明確把“加強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放在首位,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展現。

三、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着四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帶領學生進入切實的情景,,四位老師的設計都不一樣,但都能圍繞課文內容突出主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老師們聲情並茂的語言把學生的思緒拉到了課堂中。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着學生深刻感悟課文內容,理解所要表達的感情。

總之, 通過學習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化素養很重要,需多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吧.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7

9月12號有幸參加了市教研室在實驗高中學術報告廳組織的青島版版國小科學教材培訓,聆聽了專家講座、編者教材分析和一二年級上冊各課教學建議,獲益匪淺: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昇華,課堂教學藝術研究獲得了新感悟,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許多教學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啟發解決……

通過此次科學教材培訓,使我對如何進行科學教學有了較深刻的認識。特別是省教研員盧巍主任的專題報告《國小科學核心素養框架探微》,新的科學課程改革使課堂充滿了活力,充分調動了各個層面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教師層面上看,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這就對任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特別是科學教師,更應當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如多元智能理論、網絡互動學習方式等),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

從學生層面看,國小生對科學充滿好奇,是學生喜歡的學科之一。因為各種各樣的活動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學生,他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必然要開口説,動手做,產生參與活動的衝動,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課堂出現難控制的局面。但仔細分析這很正常,那怎樣把握好課堂的調空藝術,讓學生既動起來,又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就顯的很重要。

怎樣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呢?首先是想方法,做計劃,即通過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的計劃,包括制定的步驟,選擇方法和可能出現的問題並提出應付的措施,然後開展探究活動。大致的思路是這樣的: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定方案——實施探究——展開交流——拓展創新。其次要着眼“三探”——探究活動的引入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探究活動的過程要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探究的結論要能促進兒童原有認知向科學方向發展。

隨着國小科學課堂改革的推進,科學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諸如:問題的提出牽強附會、科學猜想太過隨意、科學探究過度自主、彙報交流雜亂無章、多媒體運用越俎代庖等等。通過培訓我感覺實施科學的教學策略有以下幾點:

1。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求職有望,教育學生“從科學的角度提出問題”。

2。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在猜想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思維訓練。

3。探究學習應重視教師的指導,把握好探究的時間和材料。

4。培養學生大膽發言和善於傾聽的良好習慣。

5。多媒體的運用要恰到好處、雪中送炭、畫龍點睛。

理想的科學課堂教學應達到以下境界:

1。從教學層來看,體現“四個超越”:超越模式,擺脱束縛;超越教材,整合資源;超越課堂,關注生成;超越教師,尊重主體。

2。從課堂形態看,體現“三氣”:大氣,立體鮮活;人氣,情感共鳴;靈氣,放飛想象。

3。從教學特點看,體現“四有”:問題有懸念,思維有碰撞,感悟有挑戰,探究有喜悦。

4。從教學風格看,體現“四味”:充滿趣味,飽含情味,具有韻味,令人回味。

科學課堂神祕重重,困難也重重。總之,只有作好科學教學的充分準備,進行精心的預設,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才會使學生的能力與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使我們的科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8

海口市第十三國小陳帥老師執教的《守株待兔》。之後,又聆聽了許慧老師、鄧文珍老師兩位專家的點評,聽後收穫頗多。下面本人就談一下聽課後的感受:

一、對新課程的思考

在本次聽課活動中,與會的兩位專家根據不同類型的課例展示,為我們做了精彩的點評,使我對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詮釋,對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反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健康持久發展的空間。

二、對教師角色的思考

教師應該是課程改革的推動者、課程的實施者,通過教師的推動和實施,課程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教師在推進新課程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現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思考和改進,提出看法,提煉方法,不斷地拓展和完善我們的教學資源。

三、對課堂教學的思考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力爭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在本次聽課活動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在本次聽課活動中,我認真聆聽了八位老師的示範課例,八位老師都能從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出發,明確把"加強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放在首位,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展現。另外,課堂上充滿着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精英不愧為精英,聽他們的課就是一種享受。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八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僅讓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課堂上老師們先進的教學風格、變化多端的多媒體課件,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啟迪。讚歎之餘,更多的是深深地沉思,名師為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為什麼學生樂此不疲?思來想去,不外乎以下幾點: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這些老師的語文功底非常紮實,語文素養很高, 深入研讀教材,瞭解詩詞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2、駕馭課堂教學能力很高。獨具匠心,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備課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都根據自身特點,根據教材設計教法,學法,形成自已穩定的教學風格。

3、活潑的課堂氣氛。傳統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説",這樣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師的課上,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的內容。

4、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着教師們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帶領學生重温校園生活片段,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有的老師在教學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老師的介紹,聲情並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思緒。

教學是一門藝術,特別是教師的導語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老師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課堂語言簡潔,準確,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我要感謝教研室領導和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吃準目標,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9

時光匆匆,轉眼間實習生活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現在已經是頂崗實習的第六週。中期的錄課和巡迴指導工作也要開始了。回想自己這一個多月來聽指導老師的課和其他英語教師的課以及參加特聘名師組聽評課學習活動的經歷,也真的是收穫滿滿,在對教學的認識,教學設計教學組織和課堂管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現在對前期收穫總結如下,歡迎大家多多批評指正和交流。

1. 備課一定要認真仔細,認真做好教學設計,寫好教案詳案,最好也準備説課稿,對於我來説,我的説課技能也有待提升。備課過程中一定要對課程有整體的規劃,有整體的課程計劃和安排。

2. 教學目標一定要明確具體,不可太過寬泛,確定的教學重難點一定要精準。

3. 課堂導入很重要,要精細設計。

4. 上課過程中可以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採用學案教學法。教學過程中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課堂還給學生,可以嘗試建立獎勵積分機制,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展示,其他小組進行補充,最後教師進行補充並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學生能做的老師不包辦。

5. 要充分考慮學情,給學生的思考和討論時間一定要夠,課堂討論和生本教育與不要流於形式,通過給學生分配小任務,通過問題進行引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6. 上課多給學生表達和展示的機會,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看法,給學生質疑的機會,培養學生的批判性的思維能力,根據具體情況多進行鼓勵性評價,做到評價具體細緻,有針對性。

7. 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根據不同學科特點給學生傳授一些學習技巧和方法。

8. 課堂節奏和時間要控制好,不要壓堂。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要具備,最後最好有本節課的總結提升和拓展。

9. 上課多關注學生反應,多多與學生進行眼神等非語言的交流,多多注意細節,多對學生進行無形的鼓勵。

10.上課多關注底下學生的反應。教師要注意到走神或睡覺或者略有睏意的學生。不要一個人在講台上講的很投入卻顧及不到下面學生的反應,可以在上課過程中多走下來關注學生的反應。如果有學生走神或者有睏意可以提問身邊的同學或同桌以示提醒。

11.授課過程中設計的問題一定要結合學情,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狀況分層次設計問題,給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穫。教師提出的問題數量不必過多,但一定要精準。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具體明確,不要太泛泛。提出的問題一定要抓住學生的心。教師提出的問題一定要解釋清楚,切不可一帶而過。

12.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多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統整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習世界。

13.教師的問題提示語很關鍵,要恰當的對同學們進行啟發和引導,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問題啟發思考貫穿課堂始終。

14.講課的語速要適中,語調要有變化,上課要有激情和活力。

15.板書設計很重要,板書設計不僅要漂亮美觀,還要精心設計,體現知識的關聯性和結構性。

16.教態力求穩定自然大方得體,在講台上的動作和走動不要過多。

總之,作為一個實習老師,要學習的還有很多,真的是任重道遠,雖然一路上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我會一路下去,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最後,用張校長曾經説過的一句話和大家共勉:教師講再多也是教師的,學生學再少也是學生自己的。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0

這次學校組織聽課,我踴躍的參與了。作為國小四年級的一名語文老師,我自知自己的能力,也很清楚自己應該去改進的地方。所以每當遇到一些可以學習的活動時,我都會爭取,我也會積極參與。這次很榮幸可以去聽x老師的新課,x老師在我們學校語文教師中,是一個非常有能力,有涵養的老師,我很崇拜他,也很羨慕他對語文這門課程的熱愛。所以這次聽課環節中,我也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也明白了教師對於孩子們的重要性,更是明白了這份事業身上原本佩戴的光輝。

在這次聽課過程中,有幾個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首先是x老師對學生是非常温柔的,但是卻不乏一種嚴肅。他給人的感覺非常温暖,如果我以學生的角度來看的話,他大概就是像一名身為教師的父親,温柔且嚴格。這讓我明白教師不僅要注重自己的教學,首先應該從自己的言語中、形象中直接傳遞給學生們一種可靠且安全的感覺。我知道這種感覺一時之間是無法搭建起來的,只有憑着時間的慢慢積累,才有可能去實現。所以我今後每天的工作中都會好好的去為這一個目標做鋪墊,爭取能夠在個人形象喪直接給予孩子們一種安全感和值得信任感。

其次x老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思維邏輯非常清晰,這可以看出來x老師語文教學的長期積累,也可以看出x老師本身的業務能力,我作為一名教師,當時都聽得非常認真,很有投入感。這讓我有些自愧不如,回想我平時教學中,總有孩子課上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這樣一對比,我也就更加清楚了自己要改正的方向了。教學中邏輯很重要,孩子們也是跟隨我們的引導而前進的,我應當爭取讓孩子們在學習之中也培養出自己獨立的邏輯能力來,在引導的過程中也要學會放手,讓他們獨立行走,擁有自己的獨立思維,這才會讓他們逐步走向一個更好的未來,擁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

第三,x老師在和學生們互動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緊張感。我聽過很多人的課,大多老師在和學生們互動的時候,很多學生會比較的侷促不安,一是害怕面對老師發言,其次是害怕自己發言錯誤丟臉。這些心理我也不是不知道,但是x老師卻用一種非常那個巧妙的方法解決了這個難題,他用學生之間合作的方式,彼此交流,互問互答。而教師也就是一個輔助作用,這樣的話對孩子們的心理壓力也會有所減少。所以從這些角度上來看,x老師的教學是值得學習的,同時我也要更加註重對教學的研究,多花一些精力,多花一些時間,或許就能夠抵達想去的地方。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1

聽了幾位老師的課,讓我有了學習的機會,受益匪淺,感觸很深。我覺得兩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有這麼幾個亮點:

一、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教學就應是源於教材但又要高於教材,尤其在當今社會顯得更重要。教材只但是是一個例子,老師在教學時要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並且到達終身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逐步領會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竅門。幾位老師都能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劉玲玲老師主要是教給學生抓住關鍵詞來理解句子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讀句子找出關鍵詞,由理解關鍵詞的含義進而來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幾位老師都能讓學生抓重點句來理解課文,通過反覆讀,邊讀邊做批註的方法來學習課文。

二、讓學生質疑問難,解決問題。

“質疑問難”是學生學習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學生有疑問,才有思考。兩位老師都能讓學生通過讀句子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思考,進而解決提出的問題。

三、尊重學生的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這種新理念,已成為閲讀教學改革的重要話題,為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可。兩位老師在這兩節課中也能注重學生的閲讀體驗。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閲讀、思考、體會,創設寬鬆和諧的氛圍讓學生交流各自的體驗,來領悟文章的資料與中心思想。

當然,幾位老師還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到位的,如在指導學生朗讀等方面還有待大家共同討論,研究,因為這也是我自我做不好,也不知該如何去做好的問題,請多多指導。

步入教師崗位的時間已年多,在過去的工作中,通過培訓和教學獲得了一些教學經驗,但是對於要成為一位成熟的教師來説還是遠遠不夠的。眾所周知,學習才能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而一種快速的獲得教學經驗的方法就是聽課。每個學期學校都要展開聽課活動,在這近半個學期的聽課學習中,我受益匪淺。以下就是我對這次聽課活動後總結的一點心得體會:

首先,務必要有對教材的充分理解。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把教學任務解決好,教材的理解是對教學做充分的準備,教師只有明白上什麼,怎樣上,什麼是重點、難點才能上好課。要作好足夠的課前準備。課前準備包括備課、備學生、備教材。作好充分、足夠的準備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揮灑自如。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三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李勇師在處理課文時分別採用了“説”、“採訪”、“畫”“遊戲”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最精彩的是學生把自制的禮物獻給自我的老師,表達了學生對老師的愛。一句教育名言説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我: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潛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

其次,務必要改變舊的教學模式,音樂課不一樣於其他科目,更需要學生與教師的自主互動,使課堂活躍起來。

總得來説,通過聽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忙。聽課是教師的必修課,以人為鏡,才能夠體察自我的優點和缺點。通過聽課學習別人的長處,通過聽課,反思自我,才能不斷進步,這也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今後我將通過這條捷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來幫忙我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2

聽課,是教師進步的基石,是教師成長的階梯,是教師自我檢驗的法寶。通過聽課,對於瞭解課堂教學情況、掌握教學動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作用。作為一名年輕老師,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積極參加學校的聽課活動。下面是我聽課的一些心得體會:

注意新課的導入。教學目標在何時採用何種方式呈現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何通過課堂提問使學生有意識地從認知結構中提取相關的舊知識,並激活新知識;怎樣創設教學情境,導入新課的教學;怎樣通過簡明、準確、生動的語言系統呈現新內容。除了注意每個環節的實現方式,還要注意時間安排,否則就會出現一節課“前緊後鬆”或“前鬆後緊”的不合理狀況,使課堂結構顯得不夠嚴謹。這點在聽文化基礎課的時候深有體會。

理解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一節課的重點難點能否突破,標誌着這節課的成功與否。重點內容通常是指在教材中或因講述詳細所佔篇幅大;或是歸納的結論、規律所佔地位突出。難點是指大部分學生難於理解、掌握、運用的部分,有來自教材的難點,也有來自學生的難點。聽課時就要聽教師是怎樣縱橫聯繫學生已有知識舉例説明,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這些在老教師的身上體現尤為突出,想必是積累多年教學經驗的所得。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恰當運用多媒體,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課堂教學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在聽課中我發現上課的老師都對教學的內容進行了充分準備,製作了精美的教學課件,起到不錯的教學效果。很多老師製作出來的課件交互性都非常強,圖形並茂,這就使得課堂內容更加容易讓學生接受。

注意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是瀰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景氛圍。這種氛圍如果是和諧融洽、平等民主的,就能激發學生的潛能,樹立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調動自身激情對教學進行促進及創設相關情境也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這點我在聽z老師的一堂英語課中體會比較深。她的課題是“Do you like pears?”,她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大聲的説英語。剛開始的時候,學生都不敢開聲讀,但是在老師的激情帶動下,全班同學都大聲的説了出來,而且變得又快又準又大聲。

聽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聽課是教師的必修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今後我將通過這條捷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來幫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3

10月27——29日三天時間,我在禹城觀摩了市教研室組織的“國中語文教學能手評馴。

活動。每一堂課都是具有學習意義,但都各有特色。對於正在語文教學的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説,這次觀摩學習使我產生很大的思想震動,當然收穫也很多。我謹將自己的所得所獲所悟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

一、注重指導學生朗讀,恰當點評學生的發言。

還給學生大量的讀書時間,在語文課堂中應讓學生多讀,讓學生在閲讀的過程中進入境界,並且還要生髮聯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讀,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要達到這一步,學生應建立在充分閲讀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老師講解分析的基礎上,學生靠閲讀讀懂、品析文章,可以形成自己的能力,如果靠老師講解分析那永遠是接受現成的分析成品,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課堂上,要讓學生自己閲讀。在這次語文課堂上,都將閲讀貫穿始終,對學生的讀書通常做了如下安排:1、觀其大意,謂之粗讀,只要求將課文讀通,瞭解其大意,2、參照有關注釋和有關資料,細嚼慢嚥,謂之細讀,可提出疑難,請求解決。3、在已然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品析美句美詞,4、細賞其文理構思,享受美文,謂之美讀(或範讀),通過這四步既發揮了學生的客觀主動性,又在學生自己閲讀的過程中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習習慣培養。

很多老師會在課件上給學生出示“學習方法”,名字多樣“温馨提示”,如王曉林老師在執教《五柳先生》品讀課文環節是這樣設計的: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五柳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括號中是這樣提示的:(提示:如性格、愛好、生活狀況、人生追求??)。讓學生收穫一種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個別老師很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三、設置簡單有效的課堂情境,創設自然和諧的課堂氛圍。

托爾斯泰説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是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捷徑。因此,很多老師在新課的導入中會有意地設疑,激疑或精心設計,或課前播放歌曲,或課前進行語言互動,去激發學生的興趣,緊緊地吸引住學生,使學生很快地進入新課意境。

我對張士誠老師印象深刻,在他的課堂上,我發現他非常擅長並注重語言的運用,極其幽默。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活潑的授課方式,整個課堂歡樂愉悦,讓我們聽課老師也深深陶醉其中、樂在其中,很輕鬆。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4

今天上午我們在縣進修學校聽了兩節數學課,又聽了城西國小的程向琴主任講的“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研討教學。聽完這麼好的數學課,讓我真的收穫多多,感受頗深。

第一節是一年級的數學課,講的是《找規律》。王老師那種教學設計方法,以及那別具風格的課堂教學過程,真是讓在座的同行們大開眼界。讓我也親身享受了她們課堂教學的風采。王老師不但課設計得好,課上和學生們交流互動的也非常多,並且恰到好處。最值得學習的是王老師講的課,從開始就和生活聯繫在一起,自始至終都把數學和生活聯繫起來,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規律,以及在自己身邊尋找規律。這樣的安排不恰恰是我們新課標中所規定的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尋找數學嗎?

第二節是四年級的數學課《圍棋中的數學》。這節課也非常的出色。魏老師竟然把一節大多數老師經常忽略的一節”探索數學課”上的如此的生動有效,這是我們每個老師都應該學習的。首先,魏老師設計的這節課,也和生活有聯繫,他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們在平時的圍棋盤中學習數學,並且把圍棋教學和植樹教學聯繫起來,讓學生學到了好多解決植樹問題的方法。也體現了數學和生活得密切聯繫,課堂教學有效性很高,學生們都能在課堂中把知識學的紮實有效。這也是我們老師應該學習的。

最後,我們聽了程主任的研討課,讓我們學習了“怎樣提高國小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程主任即把前兩位教師講的課進行了一番總結,也藉此來分析了國小數學課堂的現狀以及應該注意些什麼。讓我們在座的老師學到了很多的教學策略和一些合適的教學方法。

總之,這次聽課,讓我受益匪淺,更加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從他們幾位教師的精彩講演上,我更加看到了自己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也更加了解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怎樣做到紮實有效。我將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努力學習,再學習。以此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更加珍惜每次的學習機會,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上好每一節課!

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5

11月19日,我參加辦事處教委組織的國小語文教師技能大賽活動,聆聽了來自各校的7位語文老師的課,收穫良多。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着這幾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創設文本中的情境,帶領學生走進文本世界,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郭豔豔老師在教學口語交際《學會感謝,學會安慰》這一課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視頻資料,一邊聽老師的介紹,並伴以深具感染力的音樂,聲情並茂的語言激起了學生感謝、安慰的情緒。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再者九小的張倩老師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烘托了小錢患病時急需骨髓移植緊張的氣氛,把學生帶進了醫院,帶進了病房,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兩岸同胞,血肉相連的深入體會,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八小薛巖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她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着學生欣賞作者故鄉的搭石,感受家鄉人的情感之美,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激起了學生內心深處的善良。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説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閲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練後訓、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張倩老師所執教的《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本課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1、初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2、局部分析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3、深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如在第一階段自讀感悟時,張倩老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想象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第二個階段的自讀感悟,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師生一起半數,總結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為深入品讀文章打下基礎。第三個階段的自讀感悟,王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想,同一個時間的兩個不同場景,那些句子是做讓你感動的,為什麼?而在開放引導這一環節,張倩老師採用了“聯想想象”的辦法:一年以後,康復的小錢與捐獻骨髓的青年相遇了,他們會説什麼?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讀、練”環節中,培養創新精神。“讀、練”的本身就是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教師善於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對問題敢於求異創新,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學生“讀、練”的過程中,教師不光要求學生了解課文內容,還要求學生注意課題與課文內容的關係,鼓勵學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問,發表自己的意見,對於發表自己意見的學生,教師給予表揚,並抓住帶有普遍意義的見解、疑問引導全班學生思考,給予正確解答。

三、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7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十小王迎春老師在處理課文中的四個主要景點時分別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彙報。最精彩的是學生上講台提問大家反而被抬下的同學“反將一軍”的環節,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討論,甚至是爭論明白了景物的特點,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頤和園可以探索的地方遠不至於課文的描寫。

劉秀雲老師則找準了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為什麼給予是快樂的?”從而也給了學生個性化閲讀的極大空間,學生的討論有理有據、精彩紛呈;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對“不是獲得而是給予,不是炫耀而是關愛”感受得很深。

當然,在聽課的過程中我也產生了不斷的疑問與思考,不吐不快,還是寫了出來:我們的教師怎麼了,上課的語言怎麼會如此驚人地相似,總算是開了眼界。“你覺得他(她)讀得怎麼樣”、“你讀得真棒”、“你讀得最棒”、“照(學)他(她)的樣子讀一讀” 、“誰願意向他挑戰(超過他)”等等。這此言語在每一節課裏都有出現,頻率之高,雖不是百分之百,但至少可以説是百分之八十。我不知道教師們是否瞭解這些話在表揚一人時,卻打擊了其他的人,“你是最棒的”,那其他的人都不如你嗎,教師是否在批評其他同學呢?最近,我在網上看到會上奉化教師進修學校的語文特級教師張晨瑛老師説,如果在美國,老師在班級裏説“你是最棒的”或“我們學着他的樣子讀一讀”,這老師將會被學生家長告上法庭。

“你自己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你愛怎麼讀就怎麼讀”、“你愛怎麼學就怎麼學”,這是不是廢話,哪有學生按不喜歡讀的方式來讀,什麼是自己喜歡的,什麼是自己不喜歡的,學生喜歡的就是好的嗎?如果是這樣的,那“你讀真棒”、“你讀得不好”、 “你讀得……”表揚與批評有什麼意義?“你愛怎麼學就怎麼學”、“你喜歡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美名曰:“自主學習”,體現平等意識和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試問,自主學習是這樣理解的嗎?這樣説就能體現平等和尊重嗎?如果這樣,那你教師在幹什麼,你教師有什麼作用,家長能放心嗎?再説,這樣能符合教育心理學的規律嗎?就閲讀來説,有朗讀和默讀之分,《語文課程標準》對不同年級學生的朗讀與默讀有不同的要求,朱作仁先生在《語文教學心理學》一書講得很清楚,對朗讀與默讀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標,如時間,速度,數量等,既然對閲讀有不同的要求,怎麼能愛怎麼讀就怎麼讀呢。同樣,學習當然有不同的層次和目標,怎麼能愛怎麼學就怎麼學呢。當然,閲讀確實是個性化的,每個人根據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來閲讀,通過閲讀也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但個性化的閲讀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愛怎麼讀就怎麼讀。

新課程改革中,學習方式不是強調合作學習嗎,於是上課也來合作學習,殊不知為什麼要合作,合作學習的前提是為了解決問題,討論問題,各人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不同看法,達到個人獨自學習難以達到的,從別人的看法中得到啟發,從而解決問題,同時理解在合作基礎上,建立友誼,互相尊重、信任等。我們的合作是怎麼的合作呢,大家合作讀,四人合作,選擇你所喜歡的一段或一處説給大家聽,這也叫合作,合作讀有必要嗎?選擇一段説給大家聽有必要嗎,説什麼?沒有問題的合作,流於形式。

語文教師在語言方面是很有個性的,很有魅力的,很有文采的,……,然而,在課堂教學中卻是……

一句教育名言説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

一日聽課所得又豈止以上幾點,但我想,光是這幾點,是我要用很多的時間才能深刻領悟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vjde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