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職業的作文【推薦】

職業的作文【推薦】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職業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職業的作文【推薦】

職業的作文 篇1

我的媽媽是一名醫生,她專門管理她科的人員工作情況。

她不但在醫院工作認真,而且在家也一樣。有一次,我生病了,媽媽叫我躺在牀上不許動。可我有點渴了,於是我拖着沉重的`身體走到飲水機旁,有氣無力地拿着杯子裝了半杯涼水,準備喝。這時,媽媽大驚失色地向我跑來,好像出了什麼大事似的。她用手指着杯子,生氣地問道:“這是冷水還是熱水?”我緊張地説:“我喝的是冷水,難道不行嗎?”我的心像一隻兔子在跳。媽媽生氣的説:“當然不行,拿着,這是剛煮好的熱水,你先喝點,我給你拿藥。”我喝着水,等了一會,大喊:“媽媽,你怎麼還不行?”這時,媽媽拿着藥走了過來,説:“我在找最適合你的藥。”我嘟着嘴,露出不滿又無奈的表情,但無論如何,我為有這樣的媽媽感到無比幸福。

還有一次,我生病了,幾天都沒好,於是每天早上我都要喝完水吃完藥才開始做作業。那天一大早,老媽像魔鬼似得把我從被窩拉出來。今天我不想吃藥那麼快,於是做起了作業。這時,媽媽衝了進來,大喊:“你吃了什麼藥!喝的是冷水還是熱水!”媽媽看了看,似乎明白了,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

雖然媽媽經常犯職業病,可正是因為有她,我們的病才能最快速度地好起來,也正因為有了她,我們才更愛惜自己的身體。

職業的作文 篇2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歷來中國古代就有許多吟詠歌頌奉獻的詩句。奉獻是一種精神,奉獻是一種品質,奉獻也是一種追求。

教師職業就是一個奉獻的職業。無形中,人們賦予教師職業這樣一種內在的精神涵義。我也認為:奉獻是教師的職責所在。我想當我站在幾尺講台上,當我面對渴求知識的眼睛,當我滔滔不決講解的時候,我心中有一份責任,我感到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都落在了我的身上,責任重大或任重而道遠。奉獻也是一份責任,正因為奉獻,教師的職業才顯得光輝榮耀,顯得高尚偉大。

即使我會寂寞,我會貧苦,我會辛勞。我無怨無悔,我毅然決然。都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辛勤的園丁,是默默無聞的奉獻着。可是,在這辛苦奉獻的背後,在努力的付出之後,教師也很快樂,他們換來的是學生的明天。“桃李滿天下”“桃李不言,下自成溪”當默默奉獻換來累累碩果時,老師們笑了,笑得最燦爛最動人。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教師不應該放棄自己的追求,教師應該堅守心中的那一份信念。

我向往教師的職業,我向往被別人尊重,我向往與學生們一起生活的快樂》

我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嚮往

我最嚮往的職業就是老師。這緣於我喜歡孩子,喜歡跟孩子們在一起心不設防的那份單純與率真。我有幾朋友都是大學或中學的老師,他們都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快樂的工作着。生活中有很多一面之交的人一眼鎖定我是一名老師,有的人甚至要與我打賭。我想這其中的理由多半是因為我樸素無修飾的裝扮亦或是我寡言少語的處事應對才讓許多人咬定我象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老師。老師、校園、孩子構成了我的天堂。天堂無路!越是無路越是嚮往。

我認為身為老師首先要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書齋裏寂寞但乾淨,官場裏熱鬧但骯髒。很多寂寞久了的人渴望熱鬧就好象愛吃蘋果的人渴望香焦一樣,更有一些人走下三尺講台,抖落滿身的灰塵投身到那種喧鬧之中忘乎所以。我認為能塑造人類靈魂的人一生都應該有一顆聖潔的心,當過老師的人一生都不應該摒棄老師的氣質與莊重。

身為老師一定要傳道、授業、解惑。這話説起來簡單,做好很難。三者之間最數授業容易。我認為傳道並不是單純的'把規定俗成的或經別人歸納總結的道理機械的講給孩子,而是把對生活對人生的領悟一事一議的發表自己的觀點、見解和感受,要有自己的獨道之處。以一雙無形的手帶領孩子到生活中尋找快樂發現美、懂得感恩懂得愛。想解惑就必須在學生中樹立自己的威望和信任度,如果學生不信任你,心裏話就不對你講,不知道他們疑惑什麼何談解惑?如今的孩子很好籠絡,愛他們的人很多,理解他們的人很少,他們對愛的感知最敏鋭,一個眼神、一個手語、一個暗示他們都心神俱會。他們欣賞積極進取又個性率真的老師,他們喜歡既個性而又不脱離羣體的老師。

身為老師也要有深度和寬度。唯有深度方顯厚重,是一本讓學生永遠讀不完的書。唯有寬度方顯涵養,能包容孩子們的過錯。身為老師應該認可老師這一職業的人生高度,追求更加寬泛的人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塑造更多的人生智慧。如此既豐富了自己,也成就了學生,更發展了教育。

職業的作文 篇3

在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下,相當一部分教師“以本(教材)為本”的意識十分頑固。正如材料中的私塾先生,把教材當“聖經”來使用,認為“書上有什麼,我就講什麼;書上怎麼寫,我就怎麼講;寫進書本的都是正確的。”不會把書本的知識,經過自己的處理,合理運用到生活中,以致於在殯葬的時候出現這場鬧劇。我們現在有些教師把自己束縛在教材中,對教材中每一個知識點都掰開揉碎,繁講細講,生怕有半點遺漏,認為只要把教材內容灌輸給學生即可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氣氛單調、沉悶。

現代課程論強調課程是“教科書與其他教學材料、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與教學環境”構成的複雜、開放系統,因此教材是實施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材只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材料而不是全部材料。新課改的精神告訴我們:教材應具有開放性和彈性,應有利於學生改變呆板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實踐、收集資料、合作、探究、交流以及體驗、感悟、反思等,從而實現其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這些新的課程理念使我們重新認識教材的“法定”性質,只強調“教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葉聖陶先生曾經指出“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必須突破教材的禁錮,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僅僅是教教材,應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淪落為教材的奴隸,既要運用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既要憑藉教材又不依賴教材。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聽到朋友的夫人責罵拆表的孩子之後,連連搖頭説:“你打掉了一個

‘愛迪生’。”他親自到朋友家裏把小孩領出來,帶到修錶店看師傅修表。陶行知對那位夫人説:“鐘錶店是學校,修表師傅是老師,一元六角錢是學費,在鐘錶店看一個多小時是上課,自己拆了裝,裝了拆是實踐。做父母的與其讓孩子捱打,還不如付出一點學費,花一點功夫,培養孩子好問、好動的興趣。這樣,‘愛迪生’才不會被打跑、趕走。”由此看出,只有將“生活”這本教材靈活的運用好,並將書本知識融匯其中,才能更形象直觀的完成教學任務。

教師要敏鋭地觀察生活,善於用生活的內容、時代的“活水”來充實、豐富教材。教材只是課程資源的一部分,教師要擺脱教材的束縛,就應具備課程改革的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的能力。其實課程資源豐富多彩,包括學生的經驗、生活的環境、教學設備設施、自然和社會資源、網絡資源等等。只要我們留意生活、敏鋭觀察,豐富的生活積累將成為我們教學信手拈來的生動課程資源。作為教師,只要我們摒棄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觀念,增強課程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能力,就一定能“化平庸為神奇”,使教材這一課程資源的價值得到“超水平”發揮。

職業的作文 篇4

我喜愛的職業就是我現在做的這一行,幼兒教師。雖然這個職業很平凡,甚至有人會説:每天和一些小孩子在一起,多沒意思呀!可是我不這樣認為,天天喝孩子們在一起,心態都會年輕一些,而且,這個工作比較穩定,還受人尊敬,很適合我。

其實,我幹上這行是很偶然的,所以,一開始有人叫我教師的時候,還不太習慣。記得又一次,我正和家人逛街,好像聽到有小孩子説:哎,那是我們的教師。緊跟着有人在身後喊:教師好!我一愣,喊我嗎?女兒拉拉我説:媽媽,有人喊你。哎喲,真是叫我的,我心裏可高興了,趕快回過身和他打招呼。

但是,這個工作也不是件很輕鬆的事,有事還會發生一些意外。那是08年的.時候,我們班上有一個小孩突然發病,倒在地上,口裏吐着沫,全身抽搐,我嚇壞了,趕緊拖起他,又是喊又是掐的,其他教師也一起過來幫忙,孩子稍微有點意識後,我們把他送進了醫院。當時我想,我不幹了,這是要出人命的呀!可是後來,孩子的父母一再的來感謝我,同事們也來寬慰我,在大家的幫助下,我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錯,孩子們的歡笑,家長一句簡單的“謝謝”,都是我工作的動力。我也知道,要做一個好教師不容易,天天喝孩子們在一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習慣,所以,我要繼續努力,讓自己每天都進步一點,因為我愛這些孩子,我愛這個職業!

職業的作文 篇5

年輕漂亮的上海交大女碩士,畢業後進入一家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看似走進了一條前途光明的金光大道,堪稱年輕人讀書就業的典範,不知要羨煞多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家長。

可惜,上班才半年,女孩竟然累死了。

曾經,“四大”、投行成為名校畢業生眼中的就業天堂。我曾親耳聽到某投行老總的××萬年薪的美麗預期,也聽到他介紹的“每週8天、每天25小時”的恐怖工作制度;另一家著名投行則在京城某五星級大酒店舉辦招聘見面會,除了聆聽台上高管講解“我們有多牛”之外,奢華的自助餐更令當年那些“土包子”大學生印象深刻。

十幾年過去了,金融危機到來,雷曼兄弟破產,投行沒那麼牛了。相應地,在這樣的名外企打工也不似當初那麼光鮮。

在這樣的企業工作,累,是肯定的,雖然不像“每週8天、每天25小時”那樣恐怖,也足以把身體不好的年輕人累出急性腦膜炎;收入呢,有報道稱“剛入職碩士起薪可以達到每月五六千元,工作幾年後月薪過萬的不在少數”,這個價位,在物價飛漲的今天,似乎也不那麼令人稱羨了。

這倒讓我想起另一種職業——出租車司機。20世紀80年代,市場經濟剛剛起步,出租車行業得風氣之先,在“研究導彈不如賣茶葉蛋”的時代,他們就可月人數千,絕對是“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

無須十年寒窗,不用複雜培訓,會開車就能賺這麼多,清貧半生的老爸差點兒讓我選擇了的哥之路。我那時雖然年輕,卻也不甘心地反駁:“開出租車,不就跟書上講的駱駝祥子差不多……”20多年過去了,的哥的收入仍是當初的兩三千,世界卻已天翻地覆。

我那時能預見的哥行業的沒落,並非我天生英明,而是略略懂得一些常識:市場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在充分競爭的情況下,利潤會越來越平均化。勞動力作為商品,同樣具有這一特性,在某一行業剛剛興起的時候,從業人員的.短缺會造成壟斷利潤,但充分競爭之後,昔日高居雲端的職業,就會迴歸正常價值。

在這個意義上,的哥早晚會變成祥子,“四大”的審計師,也終歸是會計。二者一度成為年輕人的職業首選,沾的還是轉型期市場競爭不充分的光。

新西蘭大地震,幾位中國護士魂斷異鄉,同時讓我們瞭解到,原來那裏護士的收入竟超過部分醫生。這同樣符合市場原則,在市場經濟已經爛熟的西方,大多數職業都已競爭到社會平均水平,收入高的行業,要麼是需要特殊才能、准入門檻高,要麼就是危險、苦累的工種。那裏的護士收入高,不是因為從事這個職業有多難,而是因為髒、累,少有人願意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0e1r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