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面對大學生就業困難羣體職業指導和探討

面對大學生就業困難羣體職業指導和探討

隨着高校的擴招,近年來,大學畢業生的數量一直呈現出逐漸遞增的狀態。根據教育部統計,2013年畢業生人數699萬人;2014年畢業生727萬人,2015屆畢業生749萬人,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70萬以上,再加上出國留學回來的約30萬海歸,以及之前沒有找到工作的往屆畢業生,預計2016年全國將有1000萬大學生同時競爭就業。這是繼2013年、2014年、2015年三個難就業年之後的一個更加難的就業年,堪稱“史上更難就業季”。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高校畢業生中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就是就業困難羣體。

面對大學生就業困難羣體職業指導和探討

1大學生就業困難羣體的界定

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有多方面的綜合性因素。通常認為,“大學生就業困難羣體”主要是指由於社會關係、經濟條件、生活經歷、個體生理缺陷、專業限制、學習成績較差、專業技能不紮實、人際關係協調能力較弱、心理存在障礙等等原因導致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處於不利地位,不被用人單位接納、認可,沒有實現正常就業的大學畢業生。

2職業指導的含義

職業指導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職業指導之父帕森斯在1908年提出來的,這一概念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也在不斷的演變,融入了更多更具生命力的元素。從本質來看,職業指導就是個體將自我與職業進行結合與綜合考慮,得出自我發展的途徑與方向,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過程。

3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

3.1部分高校專業設置不合理在高校不斷擴招的前提下,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學改革上出現一些短視的行為,在專業的設置上只求數量,不求質量。部分高校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有較大盲目性,院校之間、專業之間趨同現象十分突出,缺乏各自的特色,造成某些專業人才的供給嚴重大於需求。比如文科院校設置理工類專業,理工院校設置文科類專業,而院校並沒有對應的較為紮實的辦學基礎,有些專業甚至沒有相應的師資,導致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專業素質不強,得不到用人單位的肯定,難以就業。

3.2職業指導工作體制不完善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大學生職業指導體制,為大學生提供必要的職業指導。但從現實來看,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職業指導缺乏個性化。目前我國高校的職業指導工作大多還處於粗放型階段,針對羣體進行的普遍性指導較多,針對個體進行的個性化指導較少,職業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較差。第二,職業指導內容較窄。目前大多高校也把職業指導課程納入了各專業教學計劃中,分階段的進行全程化的指導。但是從具體指導的內容來看還是比較有侷限性,大多還是對就業政策宣傳、簡歷製作、面試技巧、就業信息收集等進行解讀和指導,而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職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內容則較少涉及或不夠深入。第三,職業指導隊伍專業性不強。目前大多高校設立了獨立的就業部門,但是沒有專門的職業指導機構。在職業指導隊伍建設上也存在人員配備不足、隊伍綜合素質不高及後續專業培訓滯後等問題。第四,職業指導手段缺乏創新。當前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形式手段都比較單一,主要還是通過傳統的就業指導課、講座等方式來進行,缺乏創新,缺乏職業指導的專業技術方法,實踐檢驗的手段則更為欠缺。

3.3大學生綜合素質、專業能力不足。隨着社會就業競爭的越發激烈,就業的“門檻”越來越高,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大學生要找到理想的就業崗位,關鍵還是要其綜合素質、專業能力與就業崗位的需求相適應,現代社會更需要一專多能的人才,需要畢業生具有紮實的專業功底,並具備較寬的知識面,能勝任多方面的.工作。但部分大學生不能理性的評價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只是一昧地抱怨用人單位要求過高,條件過於苛刻,自身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多而不精,缺乏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其素質和期望與社會需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因而導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更難以實現充分就業。

3.4大學生就業期望值過高目前,很多大學生在就業擇業時對自身定位和職業選擇不清晰,就業期望值偏高。在尋求就業崗位時盲目地追求在經濟發達地區、經濟收入較高、社會聲望較高的職業。部分學生不願到私營企業、偏遠地區就業,有些學生對一些職位低、工資低的崗位不願嘗試,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寧可不就業。另外,部分大學生在面對就業壓力和激烈的競爭時,過於依賴家庭、學校和老師,過多的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從而失去了職業選擇的機會。

4做好大學生就業困難羣體職業指導的措施

4.1調整就業期望值,樹立科學就業觀。高校的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必須以指導大學生以最佳匹配的理念確立職業定位作為核心。引導就業困難學生客觀、理性的評估自身價值,正確的分析自身的能力、條件、素質等綜合因素,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儘量縮短自身與求職理想之間的差距,把自己對職業的期望與社會的需要統一起來,從而把維持生活、發展個性和承擔社會義務三個要素統一起來,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增強自身的就業能力,為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4.2建立就業困難學生信息庫,實現個性化的職業指導。要提供有效的職業指導,首先必須瞭解被指導對象。高校要通過職業指導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等多種渠道詳細瞭解就業困難學生的具體情況,建立就業困難學生的信息庫。並依據造成就業困難的不同原因對就業困難的學生進行分類,為他們制定個性化的指導方案,增強職業指導的實際效果。比如對於專業素質較差的學生,輔導員、課任教師應該積極關注他們的學業情況,加強與他們的溝通交流,督促他們加強專業學習,並組織他們進行專門的技能培訓,增強就業競爭力;對於貧困的學生,高校可以為他們提供一定的經濟幫扶,並在就業時優先向校企合作的單位推薦;對生理上有缺陷的學生,高校要幫助他們樹立樂觀開朗的心態、摒除自卑心理,並能夠積極主動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技能,不斷適應各種職場競爭環境;對於那些心理健康有障礙的學生,高校應把心理輔導和職業指導有機的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提高自我調節能力。

4.3完善職業指導工作隊伍,實現職業指導專業化。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高校要建立一支結構合理、訓練有素、專業性強的職業指導隊伍,實現職業指導工作的專業化。職業指導的隊伍應該由分管的學校領導、輔導員、班主任、職業指導教師、課任老師、企業的專家等共同組成。隊伍中的成員各有專長,專業教師對專業相關領域的職業有較深入的認識,可以通過日常的教學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輔導員、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比較多,溝通交流比較多,對學生的個體情況比較瞭解,便於把一些就業政策與求職信息及時傳遞給學生;企業專家對現實就業崗位的需求把握得更加到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瞭解職場、適應職場。

4.4制定職業指導總體規劃,實現職業指導全程化。高校對大學生的職業指導應做好總體的規劃,分階段進行,不同階段各有側重點。大學生的職業指導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新生入學時的職業指導、日常教學過程中的職業指導、畢業季的職業指導。通過分階段進行的方式,把職業指導工作貫穿於學生的整個大學時期,實現職業指導的全程化。如把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納入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在新生入學時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就業、創業的教育,在畢業季時有針對性的進行就業政策、就業技能的專項輔導和教育,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

4.5加強校企合作,建立內外聯動的職業指導機制。高校要加強和企業之間的聯繫和溝通,建立與企業長期的交流互動機制。首先,通過校企合作,高校可以更為具體的瞭解企業實際就業崗位的需求,並根據企業需求對所設專業進行調整,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實現理實一體化,改革教育教學模式,增強職業指導的效果,培養社會需求的實用型人才。其次,高校可以邀請企業的專家、就業指導中心的導師進入校園,為學生提供職業生涯指導,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給學生傳授更多職場經驗。第三,高校可以有計劃的組織學生走進企業,參加企業實踐活動,感受真實的職業崗位環境,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蓉.職業指導在促進高校就業困難羣體就業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科技視界,2012(14):82-83.

[2]王再軍.職業指導視角下高校就業困難羣體就業能力的提升[J].教育與職業,2013(09):96-97.

[3]劉國鋒.試論如何做好就業困難羣體的職業指導[J].中國校外教育,2015.

[4]侯瑞剛.試論職業指導在促進就業困難羣體工作中的作用[J].中國西部科技,2014(12):117-118+121.

[5]杜文倩.試論如何做好就業困難羣體的職業指導—以高校就業困難大學生職業指導為例[J].亞太教育,2016(02):48-49.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kkd5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