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半導體 >

電路教學設計(集錦15篇)

電路教學設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電路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電路教學設計(集錦15篇)

電路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學生們認識了電、電流、電路之後,漸漸地他們就不滿足於只點亮一個小燈泡,於是在"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的活動過程中,由於用幾根電線連接好幾個燈泡和燈座,一個地方的連接或一個器材出了問題,燈泡就不會亮了。本課的教學內容分2個部分:1.什麼地方出故障:教師為學生創設一些電路出故障的情境,讓學生學會查明電路出故障的原因,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2.做個電路檢測器:指導學生對電路進行檢測,學生將學習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經歷思考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的分析活動過程。

〔2〕經歷用電器檢測器檢測故障電路的活動過程。

2.能力目標

〔1〕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3.情感目標

〔1〕願意自主、合作研究。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教學難點:分析、思考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

四、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1〕信封1:小燈泡2-3個、電線若干、燈座一個、電池一節、電池盒一個;壞的燈泡3組、沒有剝皮的電線2組、廢電池3組、形成斷路的電池盒2組,共12組。

〔2〕信封2:每個小組一套做電路檢測器的材料。(教師事先測試會亮。小燈泡、電池、電池盒、燈座各一,電線三根)

2.教師準備:課件;科學文件夾;電路故障分析表和檢測電路故障方案設計表;一組會亮的電路。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瞭解電路

1.展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光的串聯電路。

2.課件展示電流在電路的流動情況。

1.説出電流在這個電路是怎樣流動的。

要求學生能簡單地口述電流從電池的正極流出,通過電線、電燈,又回到電池的負極。

二、探究活動:什麼地方會出故障。

1.為每組的提供了一個有故障的電路。

2.引導

〔1〕分組試一試本組的燈泡能不能亮?

電路中,連接一個燈泡也不會亮。

電路中,連接兩個燈泡就不會亮;

電路中,連接兩個燈泡會亮,但是連接三個燈泡就不亮了;

〔2〕展示台出示燈泡不會亮的電路,:燈泡為什麼不亮了?

3.投影出示故障的六種可能:1、電池2、電線3、電燈4、燈座5、電池盒6、電路連接

1.學生自己找出來故障。

2.分析故障原因。

3.分析猜想:電路中那些地方出故障了?

4.整理記錄:在科學文件夾裏記錄分析和猜想。

問題的出現引發了學生的思考、討論。

三、探究活動:做個電路檢測器

1.討論:有什麼辦法知道電路中哪裏出了故障?

板書:檢測法替換法

2.引導:如何檢測電路連接是否有問題呢?

3.提示:檢測器必須保證有用,即小燈泡會亮。

4.深入各組指導

5.課件提示: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裏檢測簡單電路;不能用來檢測220V的電路。

1.思考討論

2.根據信封中所提供的材料設計一個電路檢測器。

3.全班交流製作方法

4.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5.小組討論檢測的方法及步驟。

6.用電路檢測器查找故障產生的原因。

7.排除故障,使小燈泡亮起來。

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方法由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後形成。

安全用電教育。

總結

1.電路可能會出現哪些故障?

2.怎樣檢測電路中的故障?

思考討論。

鞏固運用

電路教學設計2

(一)實驗目的

通過實驗讓學生進一步熟悉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特點,會區分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會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會畫簡單的串、並聯電路圖。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實驗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實驗的良好習慣。

(二)實驗器材

電池兩節,小燈泡兩個,開關三個,導線若干

(三)實驗過程

1.課前複習

首先帶領學生對電路的知識進行復習,回顧什麼是串聯電路?什麼的並聯電路?讓學生回憶上節課老師通過演示進行的串並聯電路的實驗。

2.進行實驗

實驗電路圖

串聯電路實驗電路圖

並聯電路實驗電路圖

實驗步驟:

(1)、檢查器材

(2)、按照合理的位置擺放器材

(3)、根據電路圖按照順序連接電路

(4)、檢查所連接的電路

(5)、閉合開關,觀察燈泡明亮情況

(6)、記錄實驗情況

(7)、整理試驗枱,把實驗器材迴歸原位

實驗注意事項:

(1)、連接電路時一定要按照電路圖給的順序連接

(2)、為避免連接錯誤,連接電路時最好從電源正極開始連接

(3)、並聯電路連接時最好先連好一個完整的支路,再把另一個支路並聯到第一個支路上

(4)、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斷開

(5)、實驗結束時一定不要忘了整理器材

4.實驗小結

各個小組進行交流,討論一下本節課的收穫

5.佈置作業

(1)、填寫實驗手冊

(2)、會畫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圖

反思:略

電路教學設計3

《簡單電路》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教學內容。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達到以下幾點:

1、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迴路;

2、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

3、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電池。

根據以上要求我是這樣設計《簡單電路》一課的: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一個簡單的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電池。

2、電從電池的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式。

過程與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2、觀察描述記錄有關數據。

3、用簡單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對電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

2、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教學難點: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教學準備(實驗器材):

每個小組小燈座2個、電池盒一個、一號電池一節、導線4根、小燈泡2個,記錄紙若干,記號筆1支。

教學流程:

一、導入

給學生一節電池和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 要求點兩小燈泡。 由不方便從而引入解決的辦法,導入到電池盒和燈座的使用。

二、講解小燈座和電池盒的構造與用途。

我們知道了小燈座和電池盒的用途,現在就請各小組利用小燈座和電池盒來點亮你們的小燈泡,同學們邊做試驗邊聽老師的提示。

學生操作 教師巡視

好,非常的棒,大家真了不起,各小組都把自己組的小燈泡點亮了,同時我們的手也解放出來了,請大家安靜下來,做好位置。

對試驗結果的記錄是我們學習科學的一種很好的方法,現在請同學們拿出科學本把我們剛才的電路用實物圖畫出來。

同學們在畫電路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啊,是不是實物圖不容易畫啊?

為了解決實物圖難畫的問題,科學家們有一個辦法能讓它變的更簡單,看起來更清楚,同學們想知道是什麼辦法嗎?那就是畫簡單的電路圖(板書課題:3.簡單電路),請大家翻開課本的第7頁。

指導學生認識一些簡單的符號,(燈泡,電源)並説明它們分別表示電路中的哪一部分,再告訴他們用線段連接的方法,同時要求同學們指出電流是怎麼樣流動的。

同學們,大家看,我們用一節電池、一兩根導線就能點亮一個小燈泡了。如果老師再給大家提供一個小燈泡和幾根導線,那麼你們能不能使2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呢?

三、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

相信大家都能夠讓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在這裏老師要提醒大家,試驗做的好不好,聽老師的要求很重要。在這裏試驗中老師有幾個小小的願望:

1、希望大家合作,小聲交流。

2、希望大家“先畫電路圖再動手操作”,完成一個“從想到做”的過程。

3、希望大家把自己試驗過程中看到的,想到的問題記錄在科學文件夾上。

現在各小組組長再來老師這裏領取一個小燈泡,一個小燈座和幾根導線,請大家根據本組的方案動手做試驗。老師也請同學們在試驗的過程中交流以下幾個問題。(板書問題)

1、小燈泡亮了嗎?

2、用了幾種連接方法,那種方法更好,為什麼?

3、為什麼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燈泡同時發光?

4、畫出電路圖,指出電路中的電流是怎麼流動的。

學生試驗,教師板書要求,巡視。

同學們真的很聰明,我們不但點亮了一個小燈泡,我們還使兩個小燈泡同時亮了起來。那麼我們有沒有辦法讓更多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呢?生活中你有見過很多燈同時亮起來的情景嗎?

四、讓跟多的小燈泡亮起來(本環節主要給同學們課後交流)

五、小結

六、評價檢測

關注學生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時的操作情況。

收集學生的電路圖

電路教學設計4

一、新課引入

(播放自制課件,展示節日裏的彩燈,馬路上的路燈等。)

教師提問:通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大家瞭解了簡單電路的組成,串聯和並聯,以及如何用電流表測電流。那麼同學們對電流和電路還想了解些什麼呢?

生1:我想知道節日裏的彩燈是怎樣連接的?馬路上的路燈又是怎樣連接的?

生2:我知道,馬路上的路燈是並聯的,因為這樣,如果一個壞了不影響其它燈的工作。

生3:那麼節日裏的彩燈呢?它們是怎樣連接的?為什麼有的彩燈亮,有的彩燈暗?

生2:我雖然不知道,但我有辦法證明他們是串聯還是並聯的。

師(微笑):什麼辦法?

生2:只要擰下其中的任意一個燈泡,看其它燈是不是依然亮着。如果依然亮着,那麼是並聯,如果不亮,那麼就是串聯。

師:大家説,她的辦法好不好?

生(齊答):好!

生4:老師,老師,我想知道彩燈為什麼一閃一閃的?馬路上的路燈就不閃。

生5:我知道,彩燈的亮暗與通過它的電流有關。通過它的電流越大,它就越亮。

師:同學們是否有興趣揭開彩燈的亮暗之謎呢?彩燈的亮暗與通過彩燈的電流大小是否真的有關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生(齊答):有興趣,好!

師:本節課,我們先來探究一下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投影打出課題: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二、新課教學

小實驗:請同學們利用身邊現有的器材,連接成一個串聯電路。觀察燈泡的亮暗,並猜想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怎樣。

(各小組實驗)

師:問題提出來了,同學們都有些什麼樣的猜想呢?小組討論一下?請寫下你們的猜想。各小組彙報一下,並説説你們猜想的依據。(把各小組的猜想寫下來,並標上組別。)

小組1:我們猜想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因為我們的串聯電路中燈泡一樣亮。

小組2:我們猜想串聯電路中電流從正極出發越來越小。因為我們的燈泡靠近正極的比較亮。

小組3:我們猜想串聯電路電流從負極往正極越來越小。因為我們的燈泡靠近負極的比較亮。

小組4:我們猜想串聯電路電流靠近電源兩極比較大,中間比較小。因為我們的兩隻燈泡一開始靠近負極的比較亮,把它們互換位置後,靠近正極的又比較亮。

師:同學們的猜想似乎都有道理,那麼我們能不能想辦法來驗證一下呢?通過什麼方法呢?生(齊答):做實驗。

師:好,做實驗。那麼實驗前我們必須先設計一下這個實驗怎麼做。

(放幻燈,指導學生設計實驗。)

(小組討論完成。設計完後,請一組同學上台與大家交流一下實驗方案:請學生派出代表到投影儀前,將他們小組的實驗電路圖展示給大家。)

小組1代表:我們小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一個電源,兩個燈泡,開關一個,導線若干,還有電流表一個。我們的實驗方案是:按電路圖連接電路,分別測量A、B、C三點電流,然後比較它們的大小。如果A、B、C三點電流相等,那麼猜想1正確;如果C點電流大於B點電流,B點電流又大於A點電流,那麼猜想2正確;如果反過來,A點電流大於B點電流,B點電流又大於C點電流,那麼猜想3正確;如果A點電流和C點電流都比B點電流大,那麼猜想4正確。

師:他們的設計方案是否可行?

生:可行。

師:其它小組的同學是否還有補充?

小組2代表:我們認為他們還應變換兩個燈泡的位置,因為萬一A點電流大於B點電流,B點電流又大於C點電流,他們就認為猜想3正確;可是如果變換兩個燈泡的位置後,情況改變了呢?那麼結論就不可靠了。

師(肯定地):也就是説,你們認為這個實驗不但應該多做幾次,還應該變換兩個燈泡的位置後,重複實驗。這樣才能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大家認為呢?

生:齊點頭。

小組3代表:我認為還應換兩個燈泡重複他們剛才的實驗,這樣更準確。

師:那麼這樣好不好?馬上大家分別用自己身邊的器材做實驗,然後我們把實驗結果分享一下。這樣,不但燈泡換了,連電源也換了,實驗的準確性提高了吧?

生:好。

小組4代表:老師,我還有建議。我們認為他們應該用三個電流表一起測量,這樣實驗只要做一次。因為如果做三次,電池的電量就改變了,最後一次的電肯定比第一次的少,這樣實驗就不準確了。

師(肯定地):非常好!也就是説,你認為他們沒有很好的控制變量。大家説,這樣的改進好不好?

生:好!

師:還有沒有其它補充?

生(摩拳擦掌):沒有了。

師:同學們,大家的實驗是否有數據要記錄?你打算把它們記在那裏呢?我們是否應該設計一個數據表格?

生:好。

(小組討論設計數據表格)

師:把設計較好的數據表格拿到投影儀下展示,統一數據表格後宣佈開始實驗。

(生進行實驗,並把數據記錄在表格裏;教師巡視指導)

師(學生實驗結束後):我們請各組派代表彙報一下實驗結果。(教師把各小組收集到的實驗數據寫在投影紙上)

師:請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我們的實驗數據,然後作出結論。

生(齊答):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師:通過實驗,我們發現某某組的同學猜得最準,讓我們用掌聲向他們表示祝賀!其他組的同學敢於猜想,敢於發表意見,同樣值得大家學習。

師:同學們,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此實驗的可信度如何?有哪些值得總結的

經驗或要吸取的教訓,好不好?

(幻燈顯示以下問題供討論)

①實驗設計有不合理、不充分及不完善之處嗎?(僅測二三次電流,是否能歸納出普遍適用的結論)

②操作中出現過什麼失誤或故障嗎?你是怎麼解決的?有哪些值得總結的經驗?(小燈是否都發光?電流表是否正確接入?讀數是否與所需量程對應?)

③測量結果是否可靠?有什麼因素可能會影響測量結果嗎?測量的數據中有沒有不符合規律的數據?

三、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本節課收穫)

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一個重要的規律──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我還複習瞭如何用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另外我還知道,猜想並不可靠,必須通過實驗來證實。但是,我對小燈泡為什麼一閃一閃的,還是沒弄明白。

四、應用與拓展

師:你通過本節課學習,還發現或產生了哪些值得研究的問題嗎?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那為什麼會在串聯電路中還是有一盞燈亮而另一盞燈暗的現象呢?

五、課後作業

1、你認為對於這節課還學到了什麼?在我們的探究過程中還存在哪些缺陷?

2、關於電流和電路你還想了解些什麼?能提出問題嗎?可否試着進行探究?

電路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知道電路有兩種基本的連接方式。通過探究實驗的觀察、 比較,探究出串聯、並聯電路的基本特點。在探究中,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在交流與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成功的喜悦。

2、能利用串聯、並聯電路的特點,分析判斷生活中電路的連接方式,讓學生從物理走向生活,激發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

串聯、並聯電路的特點、按要求畫電路圖及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

教學難點:

串聯、並聯電路的識別

教學方法:

學生分組科學探究、討論和交流、講解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活動:

怎樣使兩個小電燈亮起來?

二、探究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特點

1、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使一個小燈泡亮起來的連接方法,那麼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要使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應當怎樣連接電路?

2、探究電路連接的兩種基本方式

請同學們利用桌上的器材:電源、兩隻小燈泡、開關和導線。嘗試着連接一下。

3、將學生連接好的一個串聯的電路和一個並聯電路進行演示,講解。再將學生連接時的一些典型的錯誤進行演示、分析。然後請學生總結出什麼是串聯和並聯。

4、總結:

把用電器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串聯電路。

把用電器並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並聯電路。

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是電路連接的兩種基本方式,請同學們再分別用這兩種方式連接電路,並畫出相應的電路圖。

(1)、在串聯電路中把其中一個小燈泡擰下來再裝上觀察小燈泡的亮滅情況

(2)、在並聯電路中把其中一個小燈泡擰下來再裝上觀察小燈泡的亮滅情況

(3)、在串聯電路中再串聯一個小燈泡,觀察小燈泡的亮滅情況

(4)、在並聯電路中再並聯一個小燈泡,觀察小燈泡的亮滅情況

(5)、總結:

在串聯電路中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各用電器的工作狀態相同。

在並聯電路中電流只有多條路徑,各用電器彼此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6)、交流和討論:

小明房間內的吊燈和壁燈如何連接?開關應該如何連接?

畫出吊燈、壁燈、開關連接的電路圖。

(7)、學生閲讀 生活物理社會,

瞭解彩燈和冰箱燈的工作原理

思考討論

進行實驗操作

學生思考、總結

進行實驗操作,並畫出電路圖

學生進行實驗

思考和總結

學生完成電路圖並交流

電路教學設計6

1、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電流、電路及電路圖。

知道電源和用電器。

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連接電路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於動腦筋找出新的連接電路的方法。

説明與建議

想想做做

本節可以直接通過想想做做引入新課。

課本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小燈泡和玩具電風扇等,是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電動玩具中都有。對於國中階段的學生來説,"怎樣連接,可以控制小燈泡、小電動機、音樂門鈴……"這樣的問題提出以後,學生想動手試一試的慾望會很強烈。

這節課應該在實驗室上,兩人一套實驗器材。

學生開始實驗前,務必閲讀課本中的實驗警鐘!

實驗警鐘!

"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

目前不必深入説明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的原因,只需簡要説明其危害,並要嚴格遵守。

電流和電路

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教師觀察、指導,並給予適當的評價。同時,在學生完成三次閉合電路的連接後,啟發學生思考三次電路的共同特徵。

學生會發現,導線將電池、開關、燈泡(或電動機、音樂門鈴)逐次連接成一個閉合迴路後,閉合開關,小燈泡就會亮。他會説這是由於電池中的"電"有了可以流淌的路徑。教師在這裏要強調電路的閉合性。

國小階段的電路學習,僅僅限於實物的連接;國中階段的學習,要讓學生知道,在研究一些具體問題時,為了方便,往往是要把具體問題抽象、概括,使其簡潔明瞭,電路圖便是其中的一例。也可以説這是研究問題的一種思想方法。

課本中的幾個常用元件及其符號不必在此讓學生多練,認識就行,可在後面的學習過程中通過不斷使用來逐漸掌握。

想想議議

作為電路知識的鞏固,教材設置了欄目中的問題。讓學生檢查有錯誤的電路,使學生再次感受到只有電路閉合時,電路中才有電流,電路不閉合就不會有電流。課本圖5。1—4的錯誤在於電池沒有接在閉合的電路中,被"甩"在了外面。

電源和用電器關於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按《標準》的要求是從能量的角度講的,即"電源是在電路中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這裏,深層次的含義是引導學生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如,燈泡是將電能轉化成了光能;小電動機是將電能轉化成了動能;音樂門鈴是將電能轉化成了聲能……只是由於學生關於能量轉化的認識還很粗淺,這裏沒有強調"轉化",但教學中可以講"轉化"。

可以在課堂上演示"電池消耗"的實驗,讓學生從電池的消耗來體會能量的相互轉化。

由一節電池、小電動機、開關組成電路,觀察小電動機的轉速隨着時間逐漸變慢。這可以説明電池中的電能減少了,而這部分電能正是提供給了小電動機,維持了它的轉動。

需要説明的是,實驗中電動機轉速的變化主要是因為電極的極化使得電池內阻增加,從而輸出電壓降低,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後輸出電壓還能有所提高。不過,從根本上講,這也確實可以看做電池容量減小的表現,所以以上的解釋也不錯。不過教師應該注意,這裏不要説得過多,否則可能出現科學性錯誤。

導體和絕緣體

在國小階段的學習中,將各種物體(硬幣、金屬的剪子、塑料尺、橡皮……)連接到小燈泡的電路中,通過觀察小燈泡的亮與不亮來判斷物體是容易導電還是不容易導電。根據物體導電性能的這種差別,知道物體分為導體和絕緣體。國中階段,學生在瞭解這一特性之後,必然會產生了解其原因的願望。課本只是直接説出"金屬中有自由電子,所以能夠導電;食鹽水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動的帶電粒子,所以也是導體。

實際教學中,可以將這段內容具體化,用較形象的板畫(如圖5—1)或動畫類的計算機課件進行演示,這樣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問題。

電流的方向

教材中沒有以"把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這種方式給出電流方向的定義,而是迴避了實際規定的電流方向與金屬中自由電子的移動方向相反的教學難點。這樣處理的目的是讓國中學生在"電流和電路"的學習中側重其應用,而不拘泥於那些難於理解的物理學概念。這樣處理,一方面是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自由電子的實際運動方式跟我們頭腦中"定向運動"這種經典模式其實也是相差很遠的。這裏只要求學生知道電流是有方向的,其方向就是沿着"正極→用電器→負極"的方向。這裏特別應該強調的是,最好不要簡單地説電流沿着"正極到負極"的方向,因為在電源內部電流是從負極到正極的。也不必讓學生區分電源"內部"和"外部",在談到方向時只要不把"用電器"一詞忘掉就不會錯了。

教材中提到發光二極管,目的是讓學生知道這種既有單向導電性,又有發光功能的電子元件。生活中利用發光二極管的實例很多,電視機和收錄機上的指示燈、城市街道上的紅綠燈、火車站上的布告牌、廣場上的大屏幕電視,都有用到發光二極管的。教師在這裏結合當地的實際多做些介紹可以擴大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動手、動腦設計小玩具、小儀器的興趣。

動手動腦學物理

1、此題的目的是進行"根據電路圖連電路"和"根據電路畫電路圖"的訓練。這種訓練對於學好電學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該增加一些這樣的練習,要不怕簡單、不怕重複、不厭其煩。

不僅要在紙面上"根據電路圖連電路"和"根據電路畫電路圖",還一定要在實驗室進行多次這樣的練習。要多練。在成年人看來,連小燈泡跟連小電機、連音樂門鈴好像是一回事,但對國中學生來説,換一個新的用電器就是一次新的練習。對於知識,一般説來知道了就會了,但是對於技能,"知"和"行"之間往往還有一段距離。所以,電路圖和電路的對應關係,只作課本上的練習遠遠不夠,要在實驗室裏多動手練。

2、這是一個設計題,比較簡單,連成一個閉合電路就行了。可以和第1題結合,在實驗室裏進行訓練。

3、這是一個設計製作型練習。首先要能夠區分二極管的正極和負極。不過,不要把二極管的正極、負極這兩個名詞告訴學生,學生會把它們和電源的正負極混淆。只説讓學生判斷,他們手中的二極管允許電流從哪條接線流入,不允許從哪條接線流入,就行了。

有的發光二極管需兩節電池串聯起來才能發光,使用時要注意給學生配備合適的電池組。

電路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知道安全電壓

知道測電筆的構造,學習使用測電筆辨別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

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

(2) 技能目標

通過學習用測電筆辨別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

通過學習安全用電常識,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3)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物理與生活密切相關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能自覺地執行和宣傳安全用電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安全用電的原則是學生今後生產、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準則之一,因此是本節內容的重點。

難點:對於觸電事故的發生,無論是高壓觸電還是低壓觸電都具有不可實驗與體驗性,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對於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是本節的難點。

三、教法和學法

教法:依據本節教材的內容,採用師生互動啟發式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實例、圖片,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動態教學手段,通過討論、問答、練習等一系列的師生活動展開教學。 學法:引導學生採用討論法、問答法、練習法、記憶法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三、教學過程

(一)事例引課(2')

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人體觸電事故發生的視頻,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目的: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具體事例引課比語言引課更具有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以真實的事例教育學生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導出課題。

(二)師生互動——知識的學習

1、安全電壓(5')

人體也是導體,對於人體的觸電現象學生較易理解。基於這一點對本知識我設計下面的師生互動過程:

(1)教師提供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對人體的影響(危害)和通常情況下人體電阻值的大小兩方面數據材料,引導學生運用公式U=IR推導出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既應用鞏固了舊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師向學生介紹不是每個人的電阻都一樣大,而且同一個人的電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從而着重指出:一般情況下,36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培養學生嚴謹的求知態度,感受科學的辨證關係。

2、用測電筆辨別火線(5')

出示教材中的圖13—17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它的各部分名稱,接着教師用測電筆演示教材圖13—18的測電筆的正確和錯誤的使用方法。

教師要告訴學生:在使用測電筆時,應先在有電的地方試一下,檢查測電筆是否正常,防止造成誤判,發生觸電事故;在正確使用測電筆下,若測電筆的金屬筆尖接觸火線,則氖管發光;若金屬筆尖接觸零線,則則氖管不發光。

測電筆只能在對地電壓250V以下使用。不可用它碰高壓帶電設備。

3、安全用電常識(10')

觸電事故的發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採取下面的具體做法:

(1)學生閲讀課文,對觸電事故有一個初步認識。

(2)通過媒體展示觸電的類別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觀察、分析,然後進行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羣體的思維討論得出觸電類別及其觸電原因,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採取討論這種學習方式也符合國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使學生有張有弛。

教師可以出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

①圖中哪些是低壓觸電?哪些是高壓觸電?理由是什麼?(引導學生從架線杆、標誌等方面分析)

②由圖中看出低壓觸電是接觸零線還是火線造成的?

③由圖看出高壓觸電是接觸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還是靠近高壓帶電體造成的?

(3)引導學生小結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發生的情況及發生的原因。

(4)練習:

①出示:跨步電壓“圖片,人遇到“跨步電壓”時該怎麼做?(討論回答後,出示一個人單腳跳着通過跨步電壓圈的圖片)

②出示圖片,讓學生判斷是否觸電?

通過以上習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源於實踐而又作用於實踐的辨證關係。

(三)總結歸納——得出安全用電原則(3')

通過學習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安全用電的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弄濕用電器,不損壞絕緣層。從而完成本節教材的重點。

(四)發生觸電時的措施

(1)應立即斷開電源開關,切斷電路或用絕緣體將電線挑開,並現場搶救

(練習)你會處理嗎?

①如果有人觸電,應該怎麼辦?

②當家庭失電着火時,應該怎麼辦?

四、作業佈置(1')

針對九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水平,結合本節教材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特點,我給學生布置以下研究性作業,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1、自己家裏的用電器怎樣防止觸電?

2、鉗子、螺絲刀等工具採取怎樣防止觸電得措施?

3、電工防止觸電是如何工作的

4、工業上、生活中有哪些防止觸電的用具。

五、板書設計

六、安全用電

1、安全電壓

低於36V的電壓

2、用測電筆辨別火線

構造、使用方法

3、安全用電常識:“四不”

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弄濕用電器,不損壞絕緣層。

4、發生觸電時的措施

應立即斷開電源開關,切斷電路或用絕緣體將電線挑開,並現場搶救

電路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一電池。

2、電從電池的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2、觀察、描述和記錄有關的實驗現象。

3、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對電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

2、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教學難點】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

【教學準備】

每小組小燈座2個、電池盒1個、1號電池1節、導線4根、小燈泡2個、記錄紙若干,記號筆1支。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連接比賽:每組一節乾電池、一根導線和一個小燈泡,把小燈泡點亮。

2、討論:我們這樣用手按着來點亮小燈泡,一鬆手小燈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點不太方便啊?

3、引導學生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提醒學生觀察或回憶學校和家裏的電燈是怎樣安裝的)

二、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學會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

1、教師逐個出示小燈座、電池盒,讓學生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

2、討論:這兩個工具是幹什麼用的?怎麼使用?

3、請一生演示電池盒和小燈座的安裝,教師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裝電池的時候有什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燈泡是怎麼裝到小燈座上的?

(3)導線怎麼連?(指出彈簧接線頭的最佳連接方法)

(説明:電池盒和小燈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由教師直接按照教科書上提供的步驟告訴學生,不必對使用方法進行討論。教師邊講解,學生邊操作,保證每個學生都會使用。)

4、學生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

5、請一組學生展示他們的連接實物圖,教師介紹用簡單的符號畫電路圖的方法。

三、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

1、再提供1個小燈泡、1個小燈座、3根導線,讓學生嘗試怎樣使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

2、學生使用教師提供的材料來進行各種嘗試,當嘗試成功後,再去嘗試其他的連接方法。

3、教師提醒學生將各種方法的電路圖畫出來,以便交流。

4、根據各小組電路的連接情況,再發給每個小組一節電池和一個電池盒,探究兩節電池在電路中的連接方法,並畫出電路圖。

5、實驗結束,小組彙報,互動交流。

(交流要點:小燈泡亮了嗎?用了幾種連接方法?哪種方法更好?為什麼?為什麼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燈泡同時發光?指出電在電路中是怎樣流動的。)

四、活動延伸:

1、挑戰:我們能連接更多的小燈泡和電池,讓它們同時亮起來嗎?

2、討論他們的想法,使學生對電路的認識得到進一步發展。

作業設計:

板書設計:

電池 導線 用電器(電池盒和小燈座)

連接方法

點亮小燈泡

教學反思:

本課是我上的一節常規課,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這節課動手操作性強,在我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的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了對知識綜合應用。在本課設計中我始終圍繞科學課的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點來展開探究活動。

首先,讓學生了解有關電的知識,回顧舊知和生活實際,並不是枯燥空洞的去説,而是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去做,親身去感受,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點亮一個小燈泡。在課堂上充分鼓勵敢於嘗試的同學,對於學生在點亮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讓其他的孩子去發現,去指正。由此導入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我們先來認識一些電器元件,這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只是我們還不知道它們的科學名字。你能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再一次使小燈泡亮起來嗎?這個問題一拋出,很多同學躍躍欲試,而對這樣的組裝,他們可能很早就已經玩過類似的遊戲。所以,他們非常感興趣、。因此,小燈泡很快被學生點亮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接着,我又會提出一個問題。“分析我們的連接,你能説説乾電池的電流是怎麼走動的嗎?”這下可難住了一部學生。她們可能根本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一少部分對電學感興趣的學生可能知道其中的奧祕。但説不完整。在他們的思考問答下,更多的學生會加入思考的行列。此時,我將孩子們零散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全盤托出。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有開關來控制燈泡。而這個連接卻沒有開關。我們能不能加一個小開關來控制小燈泡的亮與熄呢?加入開關,重新點亮小燈泡!孩子們又很快的完成了組裝。現在,請你把我們的連接用實物圖畫下來,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電路。學生們花了幾分鐘才畫好實物電路圖。要畫得像容易嗎?感覺怎麼樣?要是簡化一下就好了!你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呢?此時,可以充分讓學生們想想簡便的方法,她們給了我很多好的意見。我也給同學們一種方法,學習畫簡單的電器元件符號,用符號再一次畫簡單電路圖。

在教學過程中,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教學後,我立即發現大多學生不能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學生對燈泡內部的結構不瞭解,對看不見的電流就更不清楚了,而認識了電流實驗盒中的電池盒、小燈座後再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學生很快就能連接一個正確的、完整的電路。電池盒、小燈座都有現成的導線連接點,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將導線插到各個連接點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很難開啟學生智慧的思維。因此,我這課的設計,先點亮小燈泡,認識電流的存在,小燈泡只有在迴路電路中才能亮,一旦斷開就會熄滅。然後,逐漸的增加電器元件,我們不可能始終用手握著讓小燈泡亮,電器元件就可以讓我們的手解放出來。這就構成了一個電路連接。學習畫簡單電路圖,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感知電路連接給我們帶來的方便,電路的佈置對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電路教學設計9

一、教材分析

《電路圖》是浙教版科學第三冊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是整章《電路探祕》知識的基礎。學生只有完成對基本電路的構建,才能從電流,電阻,電壓這三個物理量進一步研究電路。並找出這三個物理量之間的相互關係——歐姆定律。本節主要是讓學生對電路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內容主要分為電路和電路圖兩部分。重在突出實踐性和應用性,體現科學研究的過程與方法。如簡單電路的構建,開關的作用,電路的連接,電池的短路,畫電路圖,電筒的電路圖等都充分體現的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多感受,多體驗是教學的關鍵。

二、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是整章《電路探祕》的開始,電路對八年級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相對比較陌生。但是生活生產科技中到處都與電有關,學生還是有一定的生活積累,所以在教學中力圖從生活出發,儘量做到生活化和實踐性,讓學生從實驗室最簡單的電路元件開始體會電路。國中學生的求知慾強又好表現,根據這一特點,教學中設計了較多的探究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科學學科教學目的,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了解生產、生活中的電;讓學生從實驗中理解電路的概念和開關在電路中的作用;知道電路元件的符號;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2、過程與方法

經歷簡單電路的連接,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嘗試用符號表示電路中的元件,設計並繪製簡單的電路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生活、生產、科技中電的瞭解,讓學生認識到電的廣泛性。體會物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通過探究式的教學活動設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中體味成功的快樂,培養學生終身探索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認識電路,理解各電路元件的作用

2、會畫電路圖

難點:在沒有老師指引的情況下,學生嘗試連接電路,自行分析電路故障並解決問題;會畫簡單的串、並聯電路圖。

五、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我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是以實驗探究為主,啟發誘導相結合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注重聯繫實際,激發學生興趣,並結合多媒體,讓學生在更感性的基礎上獲得知識。

六、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並聯電路示教板

2、學生分組實驗(2人一組):電路板、燈(2個)、開關、導線、乾電池(2節)、手電筒

七、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引入】

用多媒體展示秦淮河的夜景圖。提問:你覺得夜景怎樣?美在哪裏?【用美麗的夜景導入新課,能讓學生深刻體會電路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並能積極激發學生學習電學的興趣】師生討論後小結: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新課教學】

1、電路的組成

首先教師將讓學生作一個“使一盞小燈泡亮起來”的探究活動,要求學生利用桌上的器材合理選擇使一盞燈亮起來(其中幾組桌上少給了開關,少給了電池,少給了導線)一邊讓學生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發現並提出問題,一邊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講述開關,導線和電池的作用。然後教師將挑選用到開關盒不用開關都能讓燈成功亮起的小組上台演示。教師問:這兩種連接方式哪種更合理,為什麼?教師將對開關進行“打開”和“合上”的操作,讓學生觀察電燈的“暗”與“亮”,感受開關的必要性。再進行提問:仔細觀察,要使燈泡發光並可以控制,哪些元件是必不可少的?學生通過討論、回答,最後總結引出電源,用電器並最終引出電路的概念。

板書: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路徑稱為電路。

2、電路的狀態

用多媒體展示通路和開路的動態圖,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兩種狀態下,電路有什麼特點。通過教師的引路,學生討論歸納得出:

通路:處處連通的電路,有電流通過用電器,用電器能正常工作。

開路:斷開的電路,沒有電流通過用電器,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

接着,讓學生討論一個問題:什麼情況下會出現開路?學生討論歸納得到的原因有:開關打開,接頭鬆脱,接觸不良,用電器壞了,導線斷了等等。[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

教師問:我們能否將電源兩極直接用導線連接起來呢?

探究活動:用導線將一節乾電池正負極連接起來,請學生用手觸摸導線。

教師問:導線是否有發熱現象?學生在觸摸過程中能感受到導線發熱,温度不斷上升。學生通過回答“如果時間再長一點會如何呢”這一個問題,能很好的理解短路的概念,並明確短路的危害,同時,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圖片,加深學生的理解,牢記短路的危害。

3、畫電路圖

教師要求學生把自己設計的電路畫出來,展示給大家看,比一比,看誰畫的又快又好又易懂。學生成果展示,並互相評論。然後教師歸納:實物圖比較直觀,但畫起來太複雜,有些複雜的電路圖根本無法表示。所以有必要來學習一下電路圖:用元件符號代替實物表示電路的圖稱電路圖。讓學生閲讀課本中列舉的電路元件符號。接着讓學生對照桌子上的實物畫出自己設計的電路的電路圖。教師展示學生的電路圖並進行評價。針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釋並歸納畫電路圖的注意點:元件分佈均勻,位置合理,導線橫平豎直呈矩形,使圖形美觀。

4、串、並聯電路

在瞭解了電路和電路圖的基礎上,教師將引導學生對電路進行深一步的探究。提供給學生一下電路元件:2個小燈泡、1個開關、1個電池組、若干根導線。讓學生設法把兩盞燈同時亮起來。學生完成後,請兩組有代表性的上台演示。學生觀察討論來比較兩組的異同。接着,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串、並聯的電路實物圖。並歸納出

串聯電路: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電流流過的路徑只有一條。

並聯電路:用電器並列連接起來的電路,電流流過的路徑有多條。(幹路,支路)

通過串並聯的實物圖連接方式,要求學生畫出串並聯的電路圖。然後與多媒體展示的串並聯電路圖進行比較,讓學生自我評價,相互交流,反思並改進自己的不足處。做的好的教師給予肯定與表揚。

【增加課堂的活躍氣氛,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5、手電筒電路圖

前面所學的電路圖都是實驗室中比較簡單的電路,在生活中的電路往往會比較複雜,但也存在比較簡單的。下面就來探究一下手電筒的電路圖。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畫出手電筒的電路圖。把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提高學生興趣並能鞏固知識。

【複習小結】

今天你收穫了多少?

學生小結。[學生各抒己見,總結有針對性。並能引導學生提出新的觀點和問題,為後續學習做好準備]

【鞏固練習】

電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將探究引向課外,保持探究的連續性。

【佈置作業】

課後要求學生尋找生活中的電路元件,自己設計一些小電路,畫出電路圖。

【板書設計】

電路的概念: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路徑稱為電路。

通路:處處連通的電路,有電流通過用電器,用電器能正常工作。

電路的狀態開路:斷開的電路,沒有電流通過用電器,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

短路:電源兩極直接用導線連接起來。

電路圖:用元件符號代替實物表示電路的圖稱電路圖。

串聯電路: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電流流過的路徑只有一條。

並聯電路:用電器並列連接起來的電路,電流流過的路徑有多條。(幹路,支路)

電路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進一步深化連接電路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項。

2、通過實驗,認識電路,知道電路的通路、開路和短路狀態,瞭解電源短路的危害。

3、熟悉常用的電路元件及其符號,會用這些符號畫出簡單的電路圖,瞭解畫電路圖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師演示實驗,會初步識別通路、開路和短路等電路狀態。

2、會利用元件符號按規範畫出電路圖,瞭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作圖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願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帶領學生體會物理現象和知識本身具有深刻的美學特徵——簡潔、美觀。

3、通過認識家用電器和閲讀“生活、物理、社會”,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二、教學重點:

1、電路的組成及電路中各元件的作用,電路的三種狀態:通路、開路和短路的特點。

2、通過畫出電路圖,培養學生良好的作圖習慣。

三、教學難點:

1、電源短路的危害。

2、按要求畫出電路圖。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複習演示:怎樣使一個小燈泡亮起來?

引導學生回答在實驗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①開關在連接時必須斷開。

②導線連接電路元件時,將導線的兩端連接在接線柱上,並順時針旋緊,不允許用導線把電

池的兩端直接連接起來。

2、複習提問:①什麼叫電路?

②電路的基本組成有哪些部分?

③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二、電路的三種狀態。

1、教師重複演示上述實驗:觀察當開關閉合,打開或直接把電源的正負極用導線連接起來所發

生的現象。

2、學生觀察並思考有關問題後歸納:

①通路——電路中處處連同的、有電流流過的電路。

②開路——因某一處斷開而使電路中沒有電流的電路。

③直接用導線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路。短路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把電源燒壞。

三、電路圖

1、在設計、安裝、修理各種實際電路的時候,常常畫出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出示電路中常

見元件示教板),而畫實物圖是

很麻煩的。為了簡便,用國家統一規定的符號來代表電路中

的各元件。

2、請同學們查看課本P61頁幾種常用的電路元件及其符號。

3、老師在同學們看後,對元件符號的畫法做一一説明。

4、電路圖:這種用規定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元件實物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

5、示範:畫出手電筒的電路圖。

6、同學們討論出電路圖的優點。

7、指出畫電路圖的要求:①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佈要均勻。

②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

③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稜有角,導線要橫平豎直。

8、學生練習:①練習畫出對應的電路元件的符號。

②參考圖13—7,在虛線框中畫出“活動13。2”的電路圖。

四、閲讀課本第62頁“生活、物理、社會”

介紹:集成電路及其在現代生活中的大量應用。

讓學生了解目前電學的發展的應用。

五、交流與小結。

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經行總結。

學生自由發言。

六、課堂鞏固練習。

以小黑板的形式呈現練習題。

七、作業

1、複習課本,熟練畫出課本圖表中的各電路元件符號。

2、完成課本第62頁練習1、2兩題。

反思:本節學習內容是繼上課時的學習,主要學習目標有兩個:知道電路的三種狀態和會畫電

路圖,這兩個都是教學難點,故我在教學中降低了難度,放慢了腳步,給學生留下思考

的空間和時間,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的學習興趣較濃厚,但由於演示實驗的侷限性,部

分同學對於電路的三種狀態還不是特別清楚,如果能換成多媒體進行教學,也許效果會

更好一點。

電路教學設計11

一、教學任務分析

拓展型課程中的“電源”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是基礎型課程中部分電路的延伸,是“電路”一章中的核心知識。內容不僅涉及到電流、電阻、電壓及電動勢等物理量,還通過對電池供電原理以及非靜電力做功等內容的詳細介紹,突出閉合電路中能量轉化和能量守恆的規律。

“電源”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涉及到的新概念較多並且抽象,如電動勢、外電壓、內電壓、外電阻、內電阻等等,學生掌握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難度。建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探究過程,不僅要有較強的動手實驗獲取數據的能力,還要學生具有較高的處理數據的理性分析能力。

讓學生感受電池,製作水果電池,體會物理與生活的聯繫,打破對電池認識的神祕感,甚至給學生一個發明創造的慾望,從而感受成功的喜悦或失敗的經歷。

本節課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合理整合,探究活動的科學設計,較好地達成了學習目標。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源電動勢及內阻概念,知道化學電池的工作原理。

(2)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3)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動手實驗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實驗觀察、猜想、驗證等過程,感受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歸納,經歷物理規律的發現過程。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嚴謹求真的科學態度。

(2)通過對化學電池結構的認識,增強環保意識。

(3)觀看“神六”、“核電站”等圖片,領略我國電能領域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激發愛國主義的熱情。

三、教學重點

電動勢概念的建立,探究電源內阻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四、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數據分析,得出電源有內阻以及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五、教學資源

1.實驗器材:電壓、電流傳感器、DIS數據採集器等,水果及銅絲、鋅絲等。

2.信息技術:自制FLASH課件。

3.使用教材:上海市現行高級中學課本《物理》拓展型課程I第二冊(試用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六、設計思路

在“電源電動勢”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兩節電學內容的教學中,通常我們的教學設計是根據高中物理教材中提供內容按次序而進行的。在教學內容上,從非靜電力做功引入電動勢的概念,強調電動勢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在實驗得到電源的內外電壓之和為電源電動勢的基礎上,藉助歐姆定律,推導出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在教學次序上,先電源電動勢,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由於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不同的階段有着不一樣的認知水平,學生對電動勢概念的理解也不會是一步到位的,需要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所以,我們在對“電動勢”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兩節內容研究後,將教材內容進行了有機的整合,設計出兩個雙循環的教學過程。

第一個雙循環針對電動勢而言。電動勢的概念是掌握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關鍵和基礎,考慮到電動勢概念比較抽象,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它是有困難的。在電動勢教學的第一循環中,僅僅指出電源電動勢是由電源本身的特性決定的,它在數值上等於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它可以用電壓表直接測量出來。在第二循環中,指出它是表徵電源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本領的物理量,電源電動勢和電路斷開時電源兩極間的電壓有相同的大小和單位,但他們的物理含義不同。

第二個雙循環針對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而言。在第一循環中,通過多組電流、電阻的實驗數據,讓學生通過探究得到電源有內阻,並進一步得到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先將電源的表徵量都研究好,待所有概念都解決後,再去研究電路中電流所遵循的規律,即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第二循環中,先以作業形式給學生一系列問題,然後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形式完成從能量角度對電源的研究。

考慮到本節課的探究方法與課本中的不同,我們在作業中編排了題目“簡述課本中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建立過程”,引導學生通過閲讀教材,學習到另一種經典的研究方法,即通過探究電動勢與電源內、外電壓的關係而得出閉合定律歐姆定律。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針對“電源”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第一循環的學習,課題名稱定為“電源及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教學時間為1課時。

七、教學流程

八、教學過程

(一)情景──回顧歷史、引入課題

視頻:神舟6號遨遊太空。讓學生思考電池翼板的作用。

圖片:科學家伽伐尼。介紹伽法尼發現電的過程。

圖片:科學家伏打照片。介紹伏打及伏打電池,讓學生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釋伏打電池的工作原理。

實物:不同類型化學電池。解剖化學電池內部結構,指出廢舊電池給人體和環境帶來的危害。

製作:自制水果電池。在不同水果中插入鋅絲和銅絲,並測量其兩絲間的電壓。

圖片:核電站、三峽。簡要介紹我國電力發展情況。

(二)探究──建構概念、建立規律

探究一:影響端電壓的因素

師:下面我們以乾電池為例來研究電源。如圖1是由乾電池、電阻箱組成一個電路。為了我們有共同的語言,先介紹兩個概念。我們把電源兩端的電壓稱為“端電壓”;電源外部所接的電阻稱為“外電阻”。圖1電路中電源的端電壓也就是外電阻上的電壓。

師:請大家按圖1連接電路,測量電源的端電壓,完成下表,並講一講你的發現。

電阻箱電阻R

斷路

電源端電壓U

生:我們發現外電阻R越大,電源端電壓U越大,説明端電壓與外電阻有關。

生:不同的電源在外電阻相同的情況下U是不同的,説明端電壓還與電源有關。

生:電路斷開時的端電壓僅由電源本身決定。

師:電路斷開時,電源兩極間的電壓是由電源本身決定的,即:不同的電池,在電路斷開時,維持兩節間電壓的本領是不同的。為了描述電源的這種特性,在物理學中,引入了電動勢的概念。電源電動勢等於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電動勢用符號是E表示,它的單位是伏特。

師:請大家測量課桌上乾電池的電動勢。

探究二:閉合電路的電流

師:在圖1所示的電路中,如果電源的電動勢和電阻是已知的,那麼,電路中的電流是多少呢?憑你的知識、經驗、智慧或靈感,猜測一下。

生:我的猜測是:I=E/R

師:這樣的猜測對不對呢?電池的電動勢剛才大家已經測量過,下面請大家再測量一下,不同外電阻時電路中的電流,完成下表,最後看看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

電阻箱電阻R

電路中電流I

生: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電流I

師:那麼,電流與電動勢和外電阻之間關係存在怎樣的關係呢?請大家再猜測一下。

生:分母再大一點就行了,我的猜測是,可能是電源內部有電阻。

師:假設你的猜測是正確的,我們不妨將電源內部的電阻叫內阻,用r表示。這時電路中的電流可寫成:I=E/(R+r)。現在請大家利用實驗數據,根據你們學到的數學知識,一起來找一找r的大小,然後看一看在誤差範圍內,上述關係是否成立。

生:我將每一組數據代入I=E/(R+r),通過計算的發現,每一次求出的r都在2.3歐姆左右,説明電源存在內阻的假設是成立的,並且電路中的電流應該滿足I=E/(R+r)。

生:我是用圖像法處理實驗數據的。先畫出I-R圖像,發現圖線是曲線,後來將I=E/(R+r)寫成R=E/I-r形式,看出電阻R與電流倒數1/I成線性關係。如果I=E/(R+r)成立,那麼,通過實驗數據畫出的R-1/I圖像應該是直線,結果利用實驗數據作出的圖線如圖2所示,這就説明了關係式I=E/(R+r)是正確的,而圖線的截距為-2.344,説明電源的內阻為2.334歐姆。

師: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得出I=E/(R+r)是成立的結論,而且利用圖像還得到了電源的內阻。

師:I=E/(R+r)這個規律最早是由歐姆發現的,為了區別在國中所學的歐姆定律,我們將它叫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之所以稱為“閉合電路”,是因為I=E/(R+r)涉及到由電源、電阻等整個閉合的電路。而國中學習歐姆定律I=U/R只涉及到整個電路中的一個部分,所以,我們將I=U/R又叫做部分電路歐姆定律。

(三)應用──聯繫實際、解釋實驗

題目:探究實驗表明,閉合電路中的外電阻越大,電路中的電流越小,電源的端電壓越大。請解釋之。

解答: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可知,當外電阻R變大時,電路中的電流I必將變小;將I=E/(R+r)代入到U=IR得,U=E/(1+r/R),所以,當外電阻R變大時,電源的端電壓U變大。

九、作業設計

本節課在作業設計上,力求使作業能夠聯繫社會,聯繫生活、聯繫環境,甚至跳出物理學科本位,同時通過問題設計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電子為什麼能在電源的內部從正極運動到負極?

自主學習:電動勢與電壓的區別和聯繫有哪些?用能量的觀點解釋電動勢的物理意義。

開闊視野:簡述課本中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建立過程。

拓展研究:課堂實驗數據的再研究。

(1)畫出U-R、I-R、U-I圖像,並用相關理論對圖像進行分析。

(2)假設E、r未知,利用實驗數據如何計算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等。

關注生活:查看手機電池上的説明,指出個參數的意義及提出注意事項的理由。

聯繫實際:為什麼日常生活中不用水果電池?並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想法。

十、教學反思

建構主義告訴我們,知識的獲取過程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的過程,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於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能力,而不取決於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得到電源電動勢、電流以及外電阻的實驗數據後,讓學生猜測它們之間的關係,有一位已自學過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同學説,電流等於電動勢與外電阻的比值。課後我和該同學交談後發現,學生並不是為了配合我的教學設計而故意講錯的,而是他將以前自學過的知識忘了。通過這次交談,我對意義建構的理解更深刻了,同時也更堅定了我們的理念,即物理課堂應該是學生通過探究學習而掌握知識的場所。

目前,大家對課程與課堂的教學改革較為重視,改革的力度也較大,但在作業方面改革步伐卻是緩慢的。對作業功能的定位很少研究;在教學五環節中佈置作業所用的時間是最短的;作業的來源單一,很多時候就是課本或練習冊中的幾道練習題;題目通常也側重於理論研究,通過演繹、推理來完成。本節課試圖在作業的佈置上做一些改革的嘗試。努力使作業聯繫社會,聯繫生活、聯繫環境,甚至跳出物理學科本位。作業的主要功能不僅僅是鞏固知識、查漏補缺,而且具有承上啟下、新舊聯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等功能。如作業中要求學生對實驗數據進行再處理,不僅將課堂的研究引向深入,還為以後“內電阻與電動勢的測定”的實驗教學打下了伏筆;再如通過作業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保證了學生用1課時的時間就完成了“電源及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第二個循環的學習。另外,自主學習有時是需要引導的,由於我們在課堂上讓學生觀看了有關電源內部電荷運動的FLASH動畫,所以學生課後的自學就變得有趣、輕鬆和高效,對“電源內部電荷運動原因是由於電荷受到了非靜電力的作用”的理解也較為深刻。

電路教學設計12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在複習本章的過程中,要注意強調定義式與決定式的區分;對基本概念及基本規律的理解和應用,如正確區分各種功率(電功率、熱功率、機械功率等)之間的相互關係、計算公式,純電阻電路與非純電阻電路的區別;對本章的考查,多以選擇題和實驗題的形式出現,特別是實驗的考查靈活多變,包括儀器的選取、讀數,器材的連接,數據處理,誤差分析等,因此,對電學中實驗的複習,要抓住伏安法測電阻的兩種接法的選擇、滑動變阻器的分壓接法與限流接法的選取以及電路故障分析等重點,還要加深和鞏固對基本知識的理解,要注意培養學生解決總是的方法和思路,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新課的學習,已經對本章內容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對基本概念及基本規律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還比較弱,對實驗題中器材以及滑動變阻器兩種接法的選取、電路故障的分析等都比較薄弱。因此在複習時,要加強對基本規律的理解及運用能力,並特別加強對實驗部分的複習。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熟悉並會運用電阻定律及串、並聯電路的規律

2、知道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理解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3、掌握電功率、熱功率及機械功率的區別與計算;焦耳定律及其運用

4、本章四個實驗的原理、操作步驟、器材選擇、接法選取等;電路故障的分析

(電學實驗另設專題複習)

(二)過程與方法

1、列表疏理重要的知識點

2、利用學案導學,講解與練習相結合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講解各實驗的操作規程、注意事項及數據分析等,讓學生體會實驗的嚴謹性,培養認真探究、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2、通過電路故障的分析、電路典型計算題及相應實驗的計算與分析,讓學生體會電路規律的實用性與利用學到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成就感,從而加深對學科的興趣

四、教學重、難點:

1、理解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2、電功率、熱功率及機械功率的區別與計算

3、本章四個實驗的原理、操作步驟、器材選擇、接法選取等;電路故障的分析

五、教學策略:

對重要知識點建立框圖,力求簡明扼要;對電學中實驗的複習,要抓住伏安法測電阻的兩種接法的選擇、滑動變阻器的分壓接法與限流接法的選取以及電路故障分析等重點;利用學案導學,在複習中注意講練結合。

六、教具:

多媒體課件,學案,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目的

(一)構建知識

網絡

PPT演示本章的知識網絡圖,讓學生加深對基本規律的認識。對其中的重難點如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係圖的理解及多用電錶的原理及使用着重講解。(注意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邊聽邊想)專心聽講、認真思考、注意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對主要知識點進行梳理,建立知識結構

(二)重難點辨析

(三)整合拓展

(四)小結、作業佈置一、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係圖線

讓學生思考:

1、當電流I為零,U=?圖象縱軸的截距有什麼意義?

2、當外電路短路時,R趨近於零,此時路端電壓等於多少?電路中的電流又等於多少?圖象橫軸上截距的值有什麼意義?

3、圖象的斜率有何意義?

用PPT演示詳細的解答,並作解析

教師用PPT演示多用電錶的原理及使用,對其中的要點進行解析。

師:我們把本章的熱點題型分類進行分析講解與強化練習:

板書:類型一動態電路的有關問題:

PPT演示:處理這類問題的步驟是:首先對電路進行分析,然後從阻值變化的部分入手,由串、並聯規律判斷電路總電阻變化情況(若只有一個電阻的阻值變化,則不管它處於哪一支路,電路的總電阻一定跟隨該電阻變化規律而變),再由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判斷電路的總電流、路端電壓的變化情況,最後再根據電路特點和電路中電壓、電流的分配原則判斷各部分電流、電壓、電功率的變化情況、

歸納:電路的動態變化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從要變化的部分找突破口。

師:典型例題分析,再讓學生完成學案中相應類型的變式練習

師:巡堂檢查學生對練習的解答情況,找出學生犯的普遍錯誤,再進行鍼對性講解。

板書:類型二電源功率的有關問題

師:大家要區分好閉合電路中的以下幾個功率

板書:

1、電源的總功率P總=____________、

2、電源的內部損耗功率P內=______________、

3、電源的輸出功率P出=P總—P內=______________

師:對學生回答作出分析,指出:電源消耗的功率與輸出功率的是兩個概念,電源消耗的功率是電源的熱功率、當內電阻等於外電阻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但效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可見效率高時輸出功率不一定大、

師:典型例題分析,再讓學生完成學案中相應類型的變式練習

生:

師:巡堂檢查學生對練習的解答情況,找出學生犯的普遍錯誤,再進行鍼對性講解。

板書:類型三含容電路的有關問題

師:含電容電路的分析要抓住這樣幾個關鍵(PPT演示)

師:典型例題分析,再讓學生完成學案中相應類型的變式練習

師:巡堂檢查學生對練習的解答情況,找出學生犯的普遍錯誤,再進行鍼對性講解。

板書:類型四電路故障的有關問題

師:PPT演示電路的斷路及短路故障的表現及判別方法,並作出解析

師:典型例題分析,再讓學生完成學案中相應類型的變式練習

師:巡堂檢查學生對練習的解答情況,找出學生犯的普遍錯誤,再進行鍼對性講解。

板書:類型五非線性電路的求解問題

師:PPT演示非線性電路的特點及常用的分析方法。

師:典型例題分析

師:巡堂檢查學生對練習的解答情況,找出學生犯的普遍錯誤,再進行鍼對性講解。

小結及作業佈置

教師小結:直流電路的動態分析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牽一髮而動全身”,分析時要把電阻變化的部分作為突破口,按“局部→整體→局部”的思路去分析。本章有四個實驗,均為出題熱點,我們將會就實驗為專題,展開專門的複習。請大家先預習輔助教材中的相關內容

作業佈置:

1、完成導學案中未完成的練習,把不懂的搞懂再多做一次

2、預習輔助教材中實驗專題思考並討論、回答相關問題,有必要時要做筆記並填在導學案上

邊聽邊看邊思考,並作必要筆記

先想再做再聽教師講解再做學案中的相同類型的變式練習。

思考後回答

先想再做再聽教師講解再做學案中的相同類型的變式練習

聽講、思考並作必要筆記

電路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常見的電路符號,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2)能連接簡單的串、並聯電路。

(3)初步培養學生的電學實驗操作技能。

(4)初步瞭解開關在電路中不同位置時的控制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用實驗的方法探究串、並聯電路的區別,並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2)讓學生經歷從簡單的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科學規律、並能口頭或書面表達自己的觀點的過程,體會到分析、歸納、論證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對科學的求知慾,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悦。

(2)通過例舉生活、生產中的簡單串、並聯電路的實際應用,讓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於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

(3)使學生得到安全用電的初步教育。

【教具及實驗器材】

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台,國中物理電學磁性元件一套,1、5V乾電池60節,2、5V的小燈泡(燈座)60個,開關60個,導線若干。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

激趣引入

1、複習常見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出示一長串小彩燈,並接通電源使它發光。

3、多媒體放映家庭照明電路中用電器工作情況。

4、激趣引入新課。

1、練習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觀察小彩燈的發光情況。

3、思考小彩燈及家用電路元件的連接。

4、討論提問。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通過觀察小彩燈的發光現象及家庭電路中用電器的工作情況,激發學生學習強烈的求知慾。

組成串聯和並聯電路

1、強調電學安全操作要領,防止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

2、介紹常見實驗器材。

3、問題:你能否選用一些器材使一盞燈亮?

4、學生在黑板上連通電路使燈泡發光後,要求全體學生畫出電路圖。

5、提問:如果給你兩盞燈和一個電源,你能同時使兩燈都發光嗎?有幾種接法?

6、利用多媒體進行分析、歸納。

1、牢記電學安全操作要領。

2、認識各種器材。

3、學生上台利用磁性元件在黑板上連接電路,使燈泡發光。

4、畫電路圖。

5、學生動手、動腦,相互討論,然後畫出電路圖,再連接實物圖。

6、設計由3盞燈組成的電路圖。

1、樹立安全用電意識。

2、能認識常見的元件。

3、培養學生初步的電學實驗的操作技能。

4、初步練習根據實物圖畫簡單的電路圖。

5、初步練習簡單的電路設計實驗方案,培養相互協作的情感態度,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悦。

6、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探究串並電路的特點

1、在學會連接串、並聯電路後,引導學生對照實際電路,觀察比較在不同電路中,各元件的連接方式、電流路徑、開關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

2、師生共同對各組彙報的問題進行初步的評價和篩選,確定部分合理的問題進行探究。

3、要求各組學生將設計好的實驗方案畫好電路圖。

4、學生連接電路,教師巡迴指導。強調學生注意觀察開關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

5、教師準備視頻展示台。

6、師生共同分析歸納串、並聯電路的特點,並板書結論。

1、學生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彙報討論結果。

2、在教師的指導下,各小組學生自行確定探究的方向。

3、學生分組討論後畫出電路圖。

4、按照電路圖沿着一定的順序連接好電路,並進行實驗。

5、學生到視頻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實驗成果,同時也分享其他同學的成果,彌補自己的不足。

6、學生對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實驗驗證。

1、培養學生善於在觀察物理現象或物理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有初步提出問題的能力和膽量。

2、學習制定簡單的實驗方案,體驗對所探究問題的合理性進行篩選的過程。並培養學生在相互交流過程中,敢於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勇於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3、鞏固電路圖的畫法。

4、再次練習實際電路的接法,培養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5、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獨立嘗試,體驗成功的樂趣,並使他們的綜合技能得到提高。

6、讓學生經歷從簡單的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科學規律,並能口頭或書面表達自己的觀點的過程,使他們體會到分析、歸納、論證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

課堂鞏固

1、多媒體播放:夜晚的路燈,滿天星彩燈串,高大建築物上的裝飾彩燈。

2、多媒體投影電路圖:ABCD這四個電路哪個是串聯電路,哪是並聯電路?為什麼?

3、問題:比較串、並聯電路有哪些不同?

1、相互討論交流,闡述自己的觀點,對不同的看法可進行辯論。

2、學生獨立分析並回答。

3、個別回答,相互補充。

通過觀察五彩繽紛的燈的世界,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應用於現實生活能產生美的感覺,從而樂於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慾。

2、再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討論,加強對所學知識鞏固。

小結和練習

1、讓學生談談對本節課的收穫。

2、思考題

1、學生自我總結。

2、完成思考題。

電路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開關可以用來連接或斷開電路,控制電路中電器元件的工作狀態。

2.開關有的地方需要用導體來做,而有的地方必須用絕緣體來做。

科學探究目標

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並製作一個簡單的開關,並用它來控制電路。

科學態度目標

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瞭解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設計並製作一個簡單的開關,並用它來控制電路。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回形針開關

2.簡單電路

學生準備:科學活動手冊

【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

教師指導與評價

學生學習活動

評價要點

一、聚焦

(5分鐘)

談話:生活中,我們能安全、方便的使用各種電器,是因為有一個重要的元件控制着電流的通和斷,這個元件就是開關。

提問:電路中的開關是怎樣控制電流的通和斷的?

傾聽、思考

將話題聚焦到:電路種的開關是怎樣控制電流的通和斷的

二、探索

(25分鐘)

1.觀察小開關

這個開關的製作使用了哪些材料,這些材料有什麼作用?

2.觀察生活中常見的開關。

想一想,這些開關是怎樣控制電路中的電流的通和斷的?

3.做個回形針開關

像圖中那樣,用小木板、回形針和圖釘做一個簡易開關。

(1)把回形針伸開放在木板上,用筆在伸開的回形針兩端各描一個點作為標記。

(2)先把一個圖釘固定在木板的一個描點上,再用圖釘把回形針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另外一個描點上。

(3)把回形針開關連接到電路中,看看它能不能控制小燈泡的亮與不亮。

觀察開關,並把這個小開關連接到電路里,觀察開關是怎樣控制電流的通和斷的。

思考

按照操作説明製作回形針開關,通過觀察和製作發現開關的特點,蒐集更多的現象和證據發現開關是如何控制電流的通和斷的。

三、研討

(10分鐘)

1.回形針開關是怎樣控制電流的通和斷的?

2.你還能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做一個小開關嗎?你是怎樣製作的,你的小開關有什麼特點?

根據研討的問題進行班級討論交流

根據探索結果,通過交流最終發先電路種電流是可以被控制的。

四、拓展

將紅色、綠色玻璃紙分別包在小燈泡外面,並將它們與電池、導線、回形針開關連接起來,做成紅綠燈。試着用我們製作的回形針開關控制這組紅綠燈。

如果想在紅燈變綠,綠燈變紅燈的中間再亮起一盞黃燈,應該怎麼辦?

電路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知道電路有兩種基本的連接方式。通過探究實驗的觀察、比較,探究出串聯、並聯電路的基本特點。在探究中,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在交流與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成功的喜悦。

2.能利用串聯、並聯電路的特點,分析判斷生活中電路的連接方式,讓學生從物理走向生活,激發學習熱情。

主要教學內容

1.電路有兩種基本連接方式:串聯、並聯。

2.串聯、並聯電路的基本特點。

3.家庭電路等常見電路的連接方式。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課題

針對兩個暗箱進行演示實驗。

2、探究電路連接的兩種基本方式

請學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設計出一隻開關同時控制兩盞燈的電路。

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學生觀察並描述實驗現象。對兩個暗箱的連接情況作出猜想。

學生互相討論並試着連接。將成功的電路連接在導引卡上用電路實物圖表示出來。

用實物投影交流探究結果。

對照電路圖教師介紹串聯、並聯電路的概念,和並聯電路中幹路、支路的區別。

提問:通過探究,你現在是否能分析判斷出暗箱電路的連接方式?

教師指出:無論是串聯還是並聯電路,都可以實現一隻開關同時控制兩盞燈,因此要區分兩個暗箱的連接方式,還必須對兩個電路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反思:利用暗箱引入課題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對原因的合理猜想會使接下來的探究事半功倍。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悦。用電路圖直觀地表示電路的連接情況,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藉助電路圖介紹概念,直觀形象。通過學生的思考,對探究結果是否能解決“暗箱問題”做出評價。

介紹兩種連接方法的電路圖。

3、比較串並聯電路的特點

教師指導學生分組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探究活動:

(1)去掉一隻燈泡是否會影響其它燈的工作?

提問:教室裏的日光燈是如何連接的?為什麼?

(2)開關位置的改變能否改變對電路的控制作用?

對探究過程作出簡單評價。

提問:通過比較,請歸納出造成串聯、並聯電路的基本特點的原因是什麼?。

判斷:

a)教室中的日光燈是如何連接的?理由是什麼?

路燈是怎樣連接的?理由是什麼?

b)節日小彩燈是怎樣連接的?

c)冰箱的壓縮機和燈泡之間是怎樣連接的?

反思: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目的的進行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比較。學生通過親手實驗,再現課的開始教師的實驗過程,判斷出暗箱的內部連接方式,又一次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利用剛分析出的兩種電路的特點,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能使學到的知識立即得到反饋。

利用教師提供的表格將實驗現象有序地記錄下來,有助於比較得出結論,同時也讓學生得到方法的引導和借鑑。比較歸納串聯、並聯電路的特點和區別。

標籤: 集錦 電路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bandaoti/klm2n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