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新材料 >

醫生個人事蹟1500字

醫生個人事蹟1500字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事蹟的經歷,對事蹟很是熟悉吧,藉助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徵。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醫生個人事蹟15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醫生個人事蹟1500字

醫生個人事蹟1

李廣歆,男,漢族,民權縣人,1963年10月生,中專文化,全科醫師合格證,1983年至今擔任伯黨鄉鄉雙樓村衞生員,30年來,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衞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傾注和奉獻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護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憑着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為病人除疾祛病,排憂解難,從未出現醫療事故,贏得了廣大羣眾的信賴和讚譽,多次受到鄉主管部門的表彰。其主要事蹟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義無反顧,立志農村衞生事業。

1983年剛畢業,李廣歆就在雙樓村衞生室工作,由於工作認真出色,不計個人得失,任勞任怨,深得同事和羣眾好評。當時經濟較為落後,農村缺醫少藥現象十分嚴重。雙樓村人口一千餘人,雙樓村地廣人稀,卻沒有一名鄉村醫生,羣眾就醫十分不便,李廣歆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於是他就報名到商丘衞校學習,畢業後他回家幹起了鄉村醫生工作,這一干就是30年。

在平凡而艱鉅的工作崗位上,李廣歆日診臨牀夜讀書,刻苦學習,勤奮鑽研,儘可能多地學習和掌握醫學知識,在專業上力求精益求精,對一知半解的經常到衞生院、縣醫院虛心請教。

二、顧全大局,完成公共衞生任務。

2003年正當“非典”無情的肆虐祖國大地,外出返鄉人員如潮水般湧回,李廣歆作為一名村級衞生工作人員,義無反顧,不計個人安危,每日要給五十多名返鄉人員上門監測體温,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衞生院,並自費數百元打印“非典”預防宣傳手冊和黑板報,發送到家家户户。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裏,累計行程數千公里,不計個人得失,鄉黨委和衞生院領導給予高度讚揚。

三、情繫農村,關心廣大羣眾疾苦。

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以來,不但每天上門就診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診現象也很普遍。還記得在1997年9月的一個夜晚,時間已是十二點多,勞累了一天的李廣歆剛剛睡覺。突然間,鄰村的兩個村民在門外大聲敲門,説他們村有人服了農藥,李廣歆急忙起牀,向他們簡單瞭解一下情況後,背起藥箱,不顧一天的疲倦,立刻趕到現場,對病人進行搶救,終於,病人得以脱險了。像這樣半夜出診的事對於李廣歆來説真的是太多了。三十年來,李廣歆共接診病人四餘萬人次,出診近萬人次,卻從沒有收取羣眾的一分出診費,給當地村民直接減少診療費用數十萬元。這三十年來,李廣歆跑遍本村和周邊幾個村每一條小道,熟悉了每一户村民身體健康狀況,誰患過哪些慢性病,誰對哪些藥物過敏,誰家有幾個小孩,在他心裏一清二楚。由於工作繁忙,他從沒睡一個安穩覺,從沒過一個輕鬆愉快的節日。由於技術過硬,口碑極好,周邊村甚至外鄉村的病人都慕名而來。得到過他精心醫治的人,都誇他是個“學歷不高水平高,年齡不大學問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

四、與時俱進,積極支持醫改工作

2010年,鄉村衞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在我縣進行試點,在標準化村衞生室建設的基礎上,超標準完成了規範化村衞生室建設,實現四室分開,寬敞明亮,佈局合理,制度齊全。,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報銷,使村民在衞生室門診看病就能報銷藥費。把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得到廣大羣眾支持擁護和交口稱讚。在我縣實行醫改以來,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解除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對於鄉村醫生來講,這是個全新的挑戰,壓力重,任務多,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他沒絲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樣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積極正確宣傳醫改政策,言傳身教給其他鄉村醫生做思想動員工作。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廉潔自律,嚴格要求自己。相信黨和政府,困難是暫時的,也會得到妥善解決的。嚴格執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從不多收病人一分錢。認真開展公共衞生項目工作,免費為村民進行健康體檢,規範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醫生個人事蹟2

第一次知道王忠誠院士還是我大學三年級在醫院神經外科實習的時候,那時帶教老師經常給我們講述一些神經外科界醫學前輩的事蹟,其中最常提起的就是王忠誠院士,在那個時候我就經常被王忠誠院士的大醫品德、精湛醫術、不畏艱難和堅持創新精神所打動,由此他成了我心中的偶像、努力奮鬥的目標,與此同時我也喜歡上了神經外科這個“萬丈深淵走鋼絲”的專業。

“要多為病人着想,像愛護親人一樣愛護病人。”這是王忠誠院士常掛在嘴邊的話。每次手術後,他總是不放心,總想去看看,或者打電話詢問病人的康復情況。從事神經外科50多年來,他救回了不計其數的原本已奄奄一息、半身不遂的病人,但他常淡淡地説:“沒什麼,救死扶傷就是醫生的天職。”他還強調,對於醫生而言,一重技術,二重品質,“沒有好的醫德,再好的醫術也發揮不出來。”

雖然王忠誠院士已經84歲高齡,但只要需要,他仍然堅持為重症疑難病人會診,堅持在手術枱前督陣,在天壇醫院神經外科的病房樓層,人們幾乎天天能看到這位滿頭銀髮老人穿着白大褂的身影。這份堅持來自於王忠誠院士一直以來的夢想“讓中國的神經外科躋身於世界之林”。2001年,王忠誠院士獲得了世界神經外科“最高榮譽獎章”,他使中國的神經外科在世界醫學之林挺起了脊樑。目前,王忠誠院士是世界上唯一完成開顱手術上萬例的人,至今仍是世界神經外科手術歷史上5項世界紀錄的保持者。王忠誠院士説:“如果我算是站在神經外科金字塔塔尖的話,真希望有人能超越我,而且最好是中國人!”深刻藴藏着他對我們神經外科後輩人的期望。

王忠誠院士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無怨無悔,不顧個人安危,只求搶救生命,不僅成為人所景仰的名醫大家,也培養了一大批德藝雙馨的醫學人才,將我國神經外科帶上了國際醫學的最高殿堂。在他的帶領下,以神經外科為重點的北京天壇醫院目前已發展為世界三大神經外科研究中心之一和亞洲最大的神經外科臨牀、科研和教學基地,先後為全國培養了2500多名神經外科醫生,許多人如今已是當地的學科帶頭人。王忠誠院士總是對他的學生説:“拿起手術刀,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千萬不要去割斷與人民的感情。”

病人來到醫院就醫,説明病人對這個醫院這個醫生的信任,才會把生命託付給我們,這是一種讓人感動的信任,我們作為醫生一定要用自己所學讓這種信任得到最好的回報。他的諄諄教導與他的學生們產生共鳴,培養了大批推動我國神經外科發展的專家學者。 王忠誠院士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他兢兢業業和忘我的醫德精神讓我得到了深刻的教育,領會到醫患關係中,貢獻精神是不可少的,唯有將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把專業技術的作用發揮出來,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提高。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努力地通過學習,提高技術,在崇高的醫德精神的指引下,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為患者解除病痛。王忠誠院士是我奮鬥的目標,向王忠誠院士學習,學習他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高貴品質;學習他敢為人先,勇於攀登醫學高峯的創新精神;學習他恪盡職守,視病人為親人,維護醫學聖潔的大醫品德;學習他甘為人梯,不遺餘力培育人才的高尚風範。通過學習王忠誠院士的先進事蹟,弘揚王忠誠院士的崇高精神,使我自身經歷了一次高尚醫德的洗禮。“牢固掌握專業相關知識,努力探索勇於創新”成了我學習的目標,“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儘自己所能解除每一個患者的病痛”是我工作的追求。作為一個即將步入神經外科臨牀工作的學生來説,瞭解王忠誠院士的先進事蹟對我以後的學習工作至關重要,他不僅為我指明瞭在以後學習工作中前進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塑造了我的醫德觀念,在內心深處推動了我從事神經外科臨牀工作的積極性。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我會謹記王忠誠院士對我們後輩人的教誨,為不斷提高人民羣眾的健康水平,推動我國神經外科事業的全面發展儘自己的全部力量。

醫生個人事蹟3

1996年7月,從內蒙古醫學院畢業後,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她放棄了在大醫院工作的機會,帶着內蒙古人的熱情、直爽、善良,不遠千里隨着丈夫來到淮陰這片熱土上,並很快克服因異地生活而語言不通的不便,投入到一個極其偏僻的鄉鎮衞生院婦產科工作中去。工作的十幾年來,曾多次獲得過先進工作者、區衞生系統先進個人、區衞生系統醫德醫風標兵等榮譽。她用平凡的事蹟詮釋了一名白衣天使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全部;她就是南陳集中心衞生院婦產科醫生——潘秀枝

因為熱愛所以無比執着

現今社會生活和工作壓力大,尤其是從事繁重且高風險工作的醫務人員,當別人發牢騷或吐苦水的時候,同樣身處“高壓鍋”的潘醫生卻依然淡定從容。在潘醫生看來,工作中總會免不了有些辛苦、委屈,但歡樂和笑聲卻是她看重的,尤其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她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最感神聖和喜悦的事情。潘秀枝清楚的記得,那是一個難忘的夜晚,正在晚查房的她,突然聽見走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憑着職業的敏感,她奪門而出,迅速跑到跟前,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被家屬抬着的滿臉、滿身血污的孕婦,就聽家屬大聲哭喊:“醫生,救命啊,我家兒媳婦羊角風發了啊!”。她不顧污血染到身上,跪伏在孕婦身旁,經過詢問和詳細檢查,有着多年工作經驗的她,迅速判斷出孕婦是“子癇合併胎盤早剝”。生命危急,時間緊迫,她立即向產婦家屬交待了病情的嚴重性,同時用電話緊急“拽”醒備班的手術護士、麻醉師……,一個科室迅速被調動了起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戰役”就此打響,經過爭分奪秒的搶救,最終母子平安。“熱愛這份工作是我堅持下去的理由,雖然忙碌、雖然辛苦,但當看到產婦生產後舒展的眉頭、一個個呱呱落地的小生命和病人家屬微笑的臉龐,心裏就特別甜,特別有成就感,所有的辛苦好像瞬間被抽走了。”潘秀枝常常笑着與人説。

醫德高尚治病順帶濟貧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潘秀枝便以此作為道德上的追求。時至今日,她也記不得有多少質樸的患者或家屬拿着“紅包”或農產品感謝她,而她總是婉言謝絕。不僅如此,還會自掏腰包,幫助一時拿不出醫藥費的患者先墊付上醫藥費。2012年3月份的一天,一位產婦需要住院分娩;由於家屬來得匆忙沒有帶夠醫藥費,正好被潘醫生撞見,她二話沒説,當即掏出400元幫其墊付了住院費,解了家屬的燃眉之急。這樣的事情很多,她自己都不記得給病人墊過多少次醫藥費了,有的人忍不住會問:

“你不怕他們借錢不還或忘記還嗎?”而她總是大方的説:“那就當是濟貧吧。”這就是潘秀枝,樂觀而快樂,大方而坦然。

內外兼修工作家庭不誤

“一個醫師何時能休息是由病人的病情決定的,”潘秀枝説。工作繁忙的她常常處於24小時待命狀態,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通宵達旦也是常有的事。對於一個女人來説,似乎家庭和事業就像“魚”和“熊掌”一樣不可兼得。但是,雖然工作異常繁忙,潘秀枝還是盡心盡力兼顧好家庭。潘秀枝的婆婆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她就每天早上做好一天的飯菜,留着丈夫下班回來熱着一起吃。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到婆婆身邊問長問短、擦洗身體,不怕髒、不怕累。潘秀枝的兒子今年正逢高三,關鍵時刻,怕兒子在學校營養跟不上,影響學習,她就湊空做些營養餐遞給兒子補充營養。懂事的兒子十分理解母親的工作,優異的成績也讓潘秀枝心裏感到莫大的安慰。在別人眼中,在醫院,潘秀枝是個好醫生;在家裏,潘秀枝更是一個好兒媳、好妻子、好媽媽。她崇尚一種海一樣深的情感、天一樣闊的人生態度,因此她自然取得了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和諧。

“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有個夢想,二是實現自己的夢想”。在潘秀枝的心中,從事婦產科行業就是她的夢想。從一個對社會充滿憧憬的少女到自己的子女即將長大成人,面對彈指已逝的青春年華,她始終選擇默默地奉獻着。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她所做的是那樣樸實無華,但點點滴滴卻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醫生個人事蹟4

有一種追求,看似平凡無奇,它卻成就着不凡的業績;有一種追求,看似樸實無華,它卻輝煌着一個人的一生,那就是:熱愛中醫,甘於奉獻。作為一名40歲左右中醫門診醫生,他看上去還那麼年輕,但是他的中藥卻是遠近聞名,他就是中醫院醫生周道春。

説到中醫中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們印象中中醫中藥在養生保健方面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治病救人方面似乎西醫要來得快些。但是前不久因為一些事,讓人着實領教到中醫中藥的神奇,也讓筆者真正近距離認識了周醫生。一位朋友長期從事伏案工作,因為頸椎病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她原本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長期吃激素類藥物,西藥這方面是不能考慮了,很多理療項目也不能做,除了鍼灸。無奈神經壓迫症狀太嚴重了,而且朋友也不能耐受針炙,治療效果自然不明顯,症狀越發嚴重。她讓筆者帶她找周道春醫生看看,據説這位醫生素有“周半仙”之稱。筆者以前只是聽説,從沒接觸過周醫生,礙於朋友請求,抱着試試看的態度找到了周醫生。雖然中藥沒有副作用適合養生保健,但是在治病除痛方面筆者還是側重於西醫。看了檢查單,周醫生詳細四診之後開了五副中藥,筆者看了下也就幾味中藥,也沒開西藥。他只是將中藥煎服法詳細告知患者,先吃吃看吧,不行再想其它辦法吧!這是周醫生的原話。老實説,當時也就是抱着將信將疑的態度。所謂病急亂投醫,筆者只是希望能幫朋友做些事,至於效果自然要看吃藥後才能確定。在陪朋友就診全過程裏,至始至終周醫生都是面帶微笑心平氣和,這樣的醫生有時本身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朋友回家就開始煎中藥喝,第一天沒有什麼變化,到第三天早晨打電話給筆者,電話那頭她興奮告訴筆者,感覺疼痛好些了,上肢能抬高而且好像也沒有之前那樣僵硬了。筆者聽了之後心裏還是有點犯嘀咕,就幾味中藥,有那麼神奇嘛?朋友吃了五副中藥之後,迫不及待的讓筆者帶她再去找周醫生,去時病人很多,就陪朋友在一邊等,一邊看他給病人看病。周醫生看病那才叫四平八穩,無論病人如何多,始終堅持認真耐心,有時候遇到老人家,看上去狀態不好的,都是親自攙扶病人就座。後來聽朋友説她又去複診幾次,最後一次去時,周醫生説不用吃藥了,只要按照他教的方法堅持頸部活動就可以了。至今朋友頸椎病沒再復發過。

也許是説者無心,聽者有意,一次筆者先生同事到他辦公室玩,談及臉上患有激素性皮炎痛苦不堪,西藥是不敢吃也不能塗,但是臉部癢痛症狀卻很明顯。曾經如花似玉容顏現在變得紅一塊白一塊的,到了夏季更是痛苦不堪。之前看了不少地方始終不見效果,先生就建議她試試吃中藥調理,反正中藥也沒多少副作用,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實。如果説上次筆者是半信半疑,這次找周醫生則有點想挑戰的意思。周醫生在詳細四診之後還是隻開五副中藥,依然謙遜地説回家吃吃看吧,如果感覺皮膚不痛不癢症狀好些就再來。幾天過去沒有接到電話複診,想必這中藥也沒有那麼神奇,也就沒再多問。沒想到後來筆者先生告訴她説同事吃了中藥效果很好,臉部感覺舒服多了,因為不好意思麻煩筆者,她自己找周醫生又開了中藥,還一直在吃呢。為了美她打算堅持吃一段時間中藥,最重要的是她從周醫生那裏懂得一個道理,像她這樣的皮膚毛病更多的需要內調而非外治。這以後遇到難纏的問題都喜歡讓病人找周醫生,他都是隻開五劑中藥先吃吃看,這句話已成了他謙虛待人的口頭禪。

作為一名醫生,他總是從病人的角度出發,理解病人的困難,設身處地為病人着想,盡力讓病人少花錢看好病,能用中藥解決的儘量不開西藥,能不用檢查的就不檢查。在病人當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病人之間口口相傳,慕名前來的病人越來越多,以至於他每天都不能按時下班,有時候病人實在太多了,就讓家人將飯送到單位,簡單吃點再接着看病人。因為有很多病人很多來自農村,難得上來看病,不忍心讓病人等太久。即使節假日休息,只要有病人打電話,他就到醫院來上班。他經常説的一句話:“生病也不能分節假日,人家也是沒辦法。”樸實的話語裏透露出周醫生滿滿的責任心和愛心。

醫生個人事蹟5

由於組織的信任和關心,我被調到剛剛成立的維揚區疾控中心工作。7年多來,我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實際行動忠實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工作,兢兢業業奮鬥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一線。以保護廣大羣眾身體健康為己任,以較強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事業心和求實創新精神,忠實履行一名疾控人員的工作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績,在默默無私的奉獻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20XX年,我被單位評為優秀醫生光榮稱號。

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始終保持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

一直以來,我始終堅持政治理論的學習,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實際工作忠實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我始終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格要求自己,保持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忠實履行工作職責,並得到了服務對象的稱讚。作為傳防科副科長,我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在科內起到網模範帶頭作用,盡心竭力帶領和團結同事做好各項工作。

二、勤奮好學精益求精始終保持不斷進取的學風

多年來,我始終堅持把業務學習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實踐所學的知識。利用業餘時間,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獲得了江蘇職工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大專學歷,並取得了疾病控制中級職稱。作為一名疾控技術人員,我利用培訓、自學等多種形式和途徑不斷豐富、更新自身的業務知識,來應對日新月異的疾控工作。通過自學、摸索,我掌握了網絡的一些基本知識,在領導的信任下,我兼任單位的`網絡管理員。單位的電腦、網絡出了故障,我總是隨叫隨到,不辭辛苦,盡力幫助解決。

三、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始終奮鬥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一線

作為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工作的業務骨幹,我始終戰鬥在疾控工作的第一線。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疾控中心任務重,人員少,我所分管的工作項目多,要求高。把領導分配的所有工作當作對自己的信任,考驗和鍛鍊,盡職盡責,加班加點,努力使各項工作爭先創優。遇到各種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和暴發疫情時,我總是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及時調查事件的原因,採取有效措施,把疫情撲滅在萌芽狀態。在那場抗擊“非典”鬥爭中,我舍小家顧大家,把不滿4歲的兒子送回了老家,以解決我工作的後顧之憂。作為疫情現場處置人員,我總是不顧個人安危,主動要求深入現場,參與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處置,為我區抗擊“非典”鬥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始終把關心艾滋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放在首位,以疾控工作者崇高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主動去貼近他們。面對患者的心理問題,及時與他們溝通,使他們進一步瞭解自己的病情,消除對疾病的擔憂與懼怕,使患者從痛苦和沮喪中擺脱出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給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温暖和關愛,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我主動承擔責任,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經驗,指導基層單位開展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被揚州市衞生局授予結核病防治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今年4月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肆虐全球,我認真做好應對疫情的準備工作,參加多次的業務培訓和演練。每當接到疫情命令時,我作為一線應急隊員,首當其衝趕到現場開展工作。我想,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總之,在組織的關懷下,在領導的幫助下和同事的支持下,我在我熱愛的疾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成績面前,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和壓力,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紮紮實實,無怨無悔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崇高而平凡的疾控事業中,做一個守護人們健康的忠實衞士。

醫生個人事蹟6

她,穿街走巷,樓上樓下,門裏門外,不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風寒料峭的冬季,從2007年起至今不曾停過,心繫百姓健康這個社區夢。

為了實現這個夢,她心繫着這片土地,細緻入微地在這片土地上撒播健康的種子。時常,你可以看到她時而俯身傾聽着老年人喃喃道來娓娓自語、娓娓道來,然後感同身受地為她們擦去淚滴;時而嚴肅慎微,心細得跟針式地為社區居民患者望聞問切、排疾解痛。

為了實現這個夢,她向社區居民公示了自己的聯繫電話,方便社區居民的健康諮詢和問診,成為轄區居民名副其實的家庭醫生。這不,恰巧一次團隊業餘拓展訓練活動期間,她的電話如同往常一樣又一次響起,家住排尾新村的一名70多歲、行動不便的依姆頭痛又患了,家屬希望能上門幫忙看看。她不假思索地答應了,放下手頭業餘拓展活動課程便匆忙趕往依姆家。而這,對她來説這已是一個尋常得再平凡不過的例子,但是對居民來説這也許是一道生命線。這恰恰體現了她非常人地堅守着居民這一道生命線,時刻守護在居民身邊。

為了實現這個夢,她守護這這片土地快接近10年了,這麼多年來她沒有一句怨言,反倒更學會了堅守、更懂得了呵護。記得有一次,跟她走在去入户隨訪的小巷,我説:社區衞生服務工作這麼累,枯燥無味的健康檔案,你是靠什麼堅持下來的?。她笑了笑,指着旁邊一位正在跟她打招呼的大媽説:你看,我們雖累,但能看到他們健康快樂,能看到他們如同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式在跟我們打招呼,再累再苦也值、也得堅持,這就是我們不同於其他崗位的驕傲和自豪。所以,這裏的社區居民都很喜歡找她,我們常常能從社區居民中聽到讚美她的話,“責任心強”、“把我們都當親人了”、“貼心呵護着我們”、“細緻”等等。

為了實現這個夢,她,精於勤,成於思。於勤,她勤於學習,學習專業技能,通過了全科醫師崗位及骨幹崗位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知識和提升技能操作水平,成為一名全科主治醫師。于思,她專於在實踐過程中,善於發現,發現社區居民的服務需求,新需求;善於尋找,尋找服務羣眾的新方式;善於思考,思考如何更好地擔當居民健康守護人,成為一名羣眾滿意和信得過的好醫生。

為了實現這個夢,她以身作則,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嚴格恪守醫德醫風,乾乾淨淨地服務百姓健康;勤於助人,積極“社區居民微心願服務”活動,不論是大事還是小事,總能在點滴中找到她的影子;勤於愛護自己的同事,成為一名居民羣眾喜愛的家庭醫生。她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榜樣,樹立了作為一個社區居民健康守護人的榜樣,凝聚了一顆追夢的心。

她就是我們中心職工陳銘同志,一名全科業務骨幹,一名默默甘當社區健康守護人的白衣天使,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

醫生個人事蹟7

我叫xx,女,28歲,畢業於xx學校護理專業,大學本科學歷。xx年到我市x縣人民醫院普外科工作,從事普外臨牀護理5年。在工作中,我能始終牢記醫院正己正物,仁心仁術的宗旨,始終以一名醫護職業者的身份從嚴要求自己,力求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做出不平方的工作成績。具體情況向組織彙報如下。

一、鋭意進取、業務紮實,做一個有真才實學的醫護工作者

xx年,我進入xx醫學院護理專業學習。xx年,我以優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獲得醫學學士和學歷證書。同年9月,我成功考入x縣人民醫院普外科工作。在校期間,我堅持把學好學精理論知識作為一名白衣天使的神聖責任、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的立足之本,一絲不苟、鈍學累功,多次獲得優秀學業獎學金。工作後,我依舊保持學習這個好習慣,主動將理論知識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善於思考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始終以飽滿的熱情、認真的態度、紮實的作風,學好醫務護理的各項理論知識,練就過硬的工作本領。我深知,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工作和學習更是不可分割的,紮實的業務能力,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才是對醫護工作者神聖職責的最好詮釋。

二、熱忱服務、細緻入微,做一個樂於奉獻的醫護工作者

本科畢業時,我本有機會到襄陽或者武漢工作。但一直以來,我對家鄉的衞生事業發展都有一種由衷的熱愛,我願意將自己的青春和所學,奉獻給自己的家鄉。也正是由於這種熱愛,化為我竭誠服務的動力。我時常告誡自己,如果我們工作中能再細緻一點、考慮問題再全面一點,病人的痛苦就會再輕一點、病人家屬的憂慮就會再少一點,我們多一個微笑、多一個問候,都可能化作病患心中最好的慰藉。工作中,我經常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把每一位病人當熟人、當親人,堅持主動服務、微笑服務,用真情温暖每一位患者。

三、勤勉努力、一絲不苟,做一個有責任意識的醫護工作者

五年的護理工作經歷,練就了我思維敏捷、行動利落的工作作風和一絲不苟、愛崗敬業的精神品質。作為普外科的護士,常常擔負着外傷急危重病人的搶救任務,當面對着一個個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生命時,“大醫精誠、大醫至仁”這八個字都緊緊掛在我的心頭。醫者的天職是救死扶傷。我明白,選擇了醫護這一職業,就選擇了默默奉獻,就承擔起了救死扶傷這一重擔。我始終告誡自己,紮紮實實工作,熱情服務好每一位患者,這就是我應盡的責任。

當然,人無完人,我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工作中創新意識不夠等。工作五年來,在領導和同事們的指導、關心和幫助下,我成長了很多、進步了很多。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揚長補短,熱忱服務,練好本領,使工作水平再上一個台階,為醫院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醫生個人事蹟8

他出生在醫學世家,耳濡目染,從小就希望長大成為一名醫生,為病人解除痛苦。見到了各種病人的疾苦,大學聯考後如願以償成為一名醫學院學生,在五年的醫學生涯中,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實習的時候,多次受帶教老師表揚。2002年7月他來到了天長市中醫院開啟人生的新篇,跨入了職場生涯。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再到副主任醫師,14年的醫生生涯,他勤奮工作,始終以科學的態度信服別人,以崇高的醫德塑造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熱心服務病人。

工作以來,沒有完整的節假日,只要醫院需要,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風雨無阻。把苦、累、髒留給自己,將樂、安、康送給病人。他曾經持續給一位沒有心跳呼吸的病人按壓一個多小時,只是源於對職業的執着和對生命的敬畏,不想如此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結束。有時遇危重病人,他以院為家,一夜一夜的守護,直到病人轉危為安。曾經有一次千辛萬苦把病人搶救成功準備出院,病人卻因其他疾病突然死亡,但是患者家屬還是非常感謝他,因為家屬能感覺到他的堅持不放棄,這是對生命最高的尊重。“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親人。”簡單的話語卻是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職業操守的人才能做到。

2012年,他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進修呼吸內科,1年的進修時間中他刻苦學習、虛心請教,深受黃茂主任的讚賞。回到醫院後參加了數十次呼吸危重病人的搶救及會診,把一個個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與同事們一起開啟了醫院呼吸危重病人搶救的新紀元。與張曉東醫生一起開展了氣管鏡的檢查與治療,提高了醫院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水平。在內二科工作,雖然他的專業是呼吸內科,但他們科是綜合內科,什麼樣的內科病人都有,本着對病人負責的態度,他一直堅持不斷學習,主動請教。14年的堅持,不為什麼,只因為病人以命相托,他要以心相對。在本科室同級別的醫生中,他始終病人最多,服務最好。病人多,事情就多,除了外出學習,長年累月堅持早晚查房,瞭解病人病情,以便拿出最好的治療方案。對病區急危重病人的診治能做到隨叫隨到,對院內急危重病人的會診也同樣如此。一週工作時間70小時以上成為常態化。工作過程中經常遇到病人送紅包的情況,他一概婉言謝絕,實在推不掉的就悄悄的給病人存在賬户上。

作為一名醫生,他深深懂得敬業精神至關重要。敬業就是要忠於職守、熱愛本職工作;就是要以病人為中心,全力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對工作精益求精,對患者極端負責;就是要關愛病人,甘於奉獻。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就選擇了神聖,選擇了偉大,選擇了高尚,選擇了奉獻。

標籤: 事蹟 醫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cailiao/02l2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