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新材料 >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事蹟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袁隆平的個人事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1

現在,他的辦公室裏面已經擺滿了各種獎牌和證書。但老頭子還是堅持在第一線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亞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邊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擋開了,"你以為我老了啊,我躥田埂比你年輕人還快當!"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歡自在隨意的生活。

他偶爾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試一下,然後又在助手身上比試一下,買上一大堆,回來就人人都發一件。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學去作報告,他就紮了條剛在街邊用10元錢買的領帶。

1998年,湖南一個事務所評定"袁隆平品牌"價值一千億元,楊瀾到海南去採訪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談論這件事的時候,她有什麼看法?"

結果,他的回答是,"從來沒有談。"他後來跟助手説,"我就是個過路財神。"還在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給他1。5萬美元獎金,他全部拿出來,設立了一個雜交水稻基金,專門獎勵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經常跟人説起他曾經做過兩次的夢:田裏的水稻長得像高梁一樣高,稻穗像掃帚一樣長,顆粒像玉米一樣大,他和助手們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涼。

剛開始,周圍人呵呵的笑,時間長了,才發現他滿腦殼就惦記這個事情。他把身邊英語好的年輕助手都儘量送出國去深造,為的是他的第二個理想:要讓雜交水稻推廣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説,"袁老師又有追求又能自在,是個幸福的人。"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2

20xx年12月初的一天,袁隆平剛結束對委內瑞拉的應邀考察,就乘飛機直抵香港,出席被香港中文大學授予榮譽理學博士的儀式。平時穿着極隨便的他根本沒帶領帶,為了出席正規場合穿西裝配領帶,他就和同行的人上街買領帶,同伴都勸他買條金利來領帶,他嫌貴,不肯買,拉着同伴到地攤上去,買了一條花100元港幣能買到6條的領帶。他拿過領帶,在胸口上比試着,笑笑説:“蠻漂亮嘛,怎麼樣,精神吧,這叫價廉物美,比名牌差不到哪裏去,來來,你們都來買……”“不買,不買,袁老師,你當然囉,身份不一樣,再差的東西穿到你身上,都成了名牌,我們不行啦,要靠名牌撐門面。”

見同伴都不願買,他只好自己買了幾條,調侃道:“哦,我曉得了,你們不買是捨不得掏錢,我老袁大方得很,見人白送一條,怎樣?”

當時,袁隆平的三兒子和三媳婦正在香港中文大學讀書,聽説此事後特意上街買了條金利來領帶,晚上到老爸下榻的賓館給他繫上,囑咐老爸明天出席儀式時,系他們買的這條,但第二天,他還是繫上了自己在地攤上買的那條,到香港中文大學去了。事後,他將兒媳買的那條領帶留給了兒子。

或許有人會説,花自己的錢,當然心痛啦,花公家的錢,就不一樣。此言差矣!應該説,他花公家的錢,比花自己的錢更“摳門”。他是全國委員,20xx年2月25日,他乘飛機到北京去開3月3日召開的每年一度的“兩會”,出發前,他就“沉下”臉交代買機票的人:“別買頭等艙,就買經濟艙,就是買了頭等艙,你也得去退掉。”

原來,有一次買機票的同志考慮他工作連軸轉了幾天,為了讓他在飛機上休息得舒適一點,就買了頭等艙。登機前,他才發現是頭等艙,硬逼着送行的祕書退掉頭等艙,換了經濟艙。上機後,頭等艙裏空着位置,加上空姐熟悉他,尊敬他,請了他幾次去頭等艙,既然不花錢,他就去了頭等艙。事後,身邊的同事笑他專坐不花錢的頭等艙,他説,空着也是空着,浪費資源可惜。

袁隆平這位“中心”主任坐飛機花錢“摳門”,審批費用更“摳門”。當初,“中心”建好分子實驗樓裝修鋪地磚時,經辦人遞交給他一份購物清單,他一看,一塊600 x 600的地磚單價50元,嫌太貴,便仔細詢問怎麼回事,經辦人回答説,分子實驗樓搞實驗時經常用化學溶液,而這種地磚防酸、鹼,防腐蝕,防滑,材料不一樣,所以價錢就貴。袁隆平這才同意購買。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3

20xx年12月初的一天,袁隆平剛結束對委內瑞拉的應邀考察,就乘飛機直抵香港,出席被香港中文大學授予榮譽理學博士的儀式。平時穿着極隨便的他根本沒帶領帶,為了出席正規場合穿西裝配領帶,他就和同行的人上街買領帶,同伴都勸他買條金利來領帶,他嫌貴,不肯買,拉着同伴到地攤上去,買了一條花100元港幣能買到6條的領帶。他拿過領帶,在胸口上比試着,笑笑説:

“蠻漂亮嘛,怎樣樣,精神吧,這叫價廉物美,比名牌差不到哪裏去,來來,你們都來買……”

“不買,不買,袁教師,你當然囉,身份不一樣,再差的東西穿到你身上,都成了名牌,我們不行啦,要靠名牌撐門面。”

見同伴都不願買,他只好自我買了幾條,調侃道:“哦,我曉得了,你們不買是捨不得掏錢,我老袁大方得很,見人白送一條,怎樣”

當時,袁隆平的三兒子和三媳婦正在香港中文大學讀書,聽説此事後特意上街買了條金利來領帶,晚上到老爸下榻的賓館給他繫上,囑咐老爸明天出席儀式時,系他們買的這條,但第二天,他還是繫上了自我在地攤上買的那條,到香港中文大學去了。事後,他將兒媳買的那條領帶留給了兒子。

或許有人會説,花自我的錢,當然心痛啦,花公家的錢,就不一樣。此言差矣!應當説,他花公家的錢,比花自我的錢更“摳門”。他是全國政協,20xx年2月25日,他乘飛機到北京去開3月3日召開的每年一度的“兩會”,出發前,他就“沉下”臉交代買機票的人:

“別買頭等艙,就買經濟艙,就是買了頭等艙,你也得去退掉。”

原先,有一次買機票的同志研究他工作連軸轉了幾天,為了讓他在飛機上休息得舒適一點,就買了頭等艙。登機前,他才發現是頭等艙,硬逼着送行的祕書退掉頭等艙,換了經濟艙。上機後,頭等艙裏空着位置,加上空姐熟悉他,尊敬他,請了他幾次去頭等艙,既然不花錢,他就去了頭等艙。事後,身邊的同事笑他專坐不花錢的頭等艙,他説,空着也是空着,浪費資源可惜。

袁隆平這位“中心”主任坐飛機花錢“摳門”,審批費用更“摳門”。當初,“中心”建好分子實驗樓裝修鋪地磚時,經辦人遞交給他一份購物清單,他一看,一塊600x600的地磚單價50元,嫌太貴,便仔細詢問怎樣回事,經辦人回答説,分子實驗樓搞實驗時經常用化學溶液,而這種地磚防酸、鹼,防腐蝕,防滑,材料不一樣,所以價錢就貴。袁隆平這才同意購買。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4

袁隆平是我國當代傑出的農業科學家,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他參加工作50多年來,不畏艱辛、執着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峯,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及應用領先世界,推廣應用後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我國及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學習袁隆平,就要學習他熱愛祖國、一心為民的堅定信念。袁隆平對祖國和人民始終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説,“科學研究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不愛國,就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準則,就不能成為科學家。”自年輕時他就立志獻身雜交水稻事業,併為之不懈拼搏、頑強奮鬥,始終把為國家解決好“民以食為天”問題當作自己的重大責任和崇高使命,50多年如一日,意志堅定、鍥而不捨。

學習袁隆平,就要學習他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研作風。“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這充分體現了他潛心實幹的本色和求真務實的作風。“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交優勢”,這曾經是世界經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袁隆平不迷信權威和書本,20世紀60年代初,他從對“鶴立雞羣”稻株的觀察中悟出天然雜交水稻的道理,從而勇敢承擔起雜交水稻研究的課題,不畏艱難,反覆試驗,終於研究成功三系雜交水稻。袁隆平不滿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斷創新,帶領我國雜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兩系法雜交水稻,使我國的雜交水稻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領先水平。學習袁隆平,就要學習他淡泊名利、樂於奉獻的崇高品德。

上世紀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組發現的相關材料毫無保留地分送給全國18個研究單位,從而加快了協作攻關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實現。上世紀80年代,他帶領“863”項目組開展攻關,提倡團結協作,很快獲得了成果。他沒有把政府撥給的數千萬元作為自己的研究專款,而是組織起全國的協作單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他還將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科學獎和世界糧食獎等獎金全部捐獻出來,設立獎勵基金,獎給為科研做出貢獻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們。袁隆平不僅傾心解決中國糧食問題,而且長期關注世界糧食安全。在他眼中,雜交水稻研究成果既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世界。他把“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為畢生的追求,併為之做出了極大努力。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5

身體的勞累還在其次,學術界權威的質疑與反對,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輿論壓力。當時學術界流行的經典遺傳學觀點認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許多不良的因子已經被淘汰,積累下來的多是優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會退化,雜交也不會產生優勢,從而斷言搞雜交水稻沒有前途,甚至説研究雜交水稻是“對遺傳學的無知”。然而無論是科學道路上的挫折、失敗,還是人為的干擾、破壞,所有的磨難都無法動搖袁隆平執着的夢想。他堅信實踐才是真正的權威,火熱的生命加上知識的力量能夠改變一切。

1966年,經過兩個春秋的艱苦試驗,對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較多的感性認識後,袁隆平把獲得的科學數據進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寫出首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國科學院出版的權威雜誌《科學通訊》第4期發表。這篇論文的發表,標誌着在國內開了雜交水稻研究的先河,這不僅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水稻育種課題的啟動,而且開創了一個劃時代的嶄新的研究領域。在隨後的30多年間,他在雜交水稻這個領域始終保持着世界領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個接一個,他創造的雜交水稻神話一個接一個。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畝,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相當於解決了3500萬人口的吃飯問題,確保了我國以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識在中國古老的土地上,圓了華廈民族幾千年都在渴盼的夢想,寫下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神話。

1999年6月,“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與資本的緊密結合,將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對於科技與知識的力量,怕是鮮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認識了。

假設我們的超級稻大面積推廣時“1畝平均增產400斤,推廣1億畝每年就可以增產糧食400億斤,相當於目前國內一箇中等省份一年的糧食總產量。而我搞超級稻研究,只需要國家1000萬元的投資。所以科技進步產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麼,水稻畝產提高的潛力到底還有多大呢?我跟你講,潛力非常大。在理論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對地表太陽能的利用率可以達到5%。目前全國水稻的平均畝產為800斤左右,只相當於利用光能的12%,通過科技進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論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畝產翻番。我們的超級稻成功並推廣後,預計可使全國水稻平均畝產增至1200~1300斤。現在我的學生們,年輕的一代的科研人員技術手段更先進了,開展分子水平的育種,效率更高。展望一下,達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時16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就解決了。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6

作為大科學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許多來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雙目失明的小朋友的來信,信中除了表達對他的崇敬以外,還道出了這位小朋友對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讀着小朋友真摯的來信,袁隆平深受感動,立即鋪開紙,拿起筆,動情地題寫道:

“……生活是完美的,我們這個世界是完美的,並且會越來越完美。你雖然看不見,但你的心能感受到,周圍的爺爺、伯伯、叔叔們都在關心你,幫忙你。你是一個有志氣有夢想的孩子,好好用功讀書,將來長大了,必須會有比別人更加光明的前途。不知你聽過大音樂家貝多芬的故事沒有,這位大作曲家雖然雙目失明,卻從小發奮圖強,在鋼琴的鍵盤裏創作了美妙的樂章,讓音樂伴隨着人類走向史詩般如痴如醉的境界,努力吧,孩子,你雖為盲童,但前途光明……”

看得出來,袁隆平回這封信是充滿着真切的情感的,對於一個素昧平生而來自遠方的信,袁隆平尚且能夠認真對待,並動之以情,情真意切地親筆回信,從中,我們不難讀懂這位科學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社會職責感是何等的強烈,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美麗。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7

袁隆平,平頭小臉,其貌不揚。你想不到他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而正是這個顯得有些平凡的老頭,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華,在古老的土地上創造了非凡的奇蹟——目前在我國,有一半的稻田裏播種着他培育的雜交水稻,每年收穫的稻穀60%源自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子。

是怎樣的力量把一個人的命運緊緊聯繫並且積極影響着16億人的命運呢?又是一種怎樣的力量促使着袁隆平年輕時違背母親的意願作出自己的人生選擇?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促使他執着於雜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終走向成功的呢?

“知識+汗水+機遇+靈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縮寫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從一棵天然雜交稻開始,袁隆平開創了水稻育種的新歷史。作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國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貢獻的傑出科學家,他獲得的一系列國際獎勵可資證明。若回答“下個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沒有哪位科學家比袁隆平更有資格回答了。

關於超級雜交水稻,不善言辭的袁隆平有着講不完的故事。當別人問他成功的祕訣時,他以“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作了精闢的回答,並且還講了一個故事。

從“1953年到1966年,我在農校一邊教課,一邊做育種研究,每年都去農田選種。從野外選出表現優異的植株,找回種子播種,看它第二年的表現,這樣來篩選具有穩定遺傳優異性狀的品種,這稱為系統選育法,是常用的一種方法。1962年,我在一塊田裏發現一株稻鶴立雞羣,穗特別大,而且結實飽滿、整齊一致,我是有心人,沒有放過它。第二年我把它種下去,辛苦培育,滿懷希望有好的收穫,不料大失所望,再長出來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這時候一般人感到失敗就放棄了,我坐在田埂上想為什麼失敗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選出的是一棵天然雜交種,不是純種,因此第二年遺傳性狀出現分離,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雜交種的產量來計算,畝產能達到1200斤,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發靈感,既然水稻有雜交優勢,我為什麼非要選育純種呢?從此我致力於雜交水稻育種。”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8

温馨的餐桌上,我們吃着香噴噴的大米飯;廣闊的稻田裏,一位耄耋老人辛勤工作。在陽光下,他顯得很年輕,只是背有點彎,臉上有幾道皺紋而已,沒錯,他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袁隆平爺爺。

他作為雜交水稻之父,一輩子有兩個理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二是讓全世界人民都吃飽飯,可這又是何其的困難,但是袁隆平爺爺他真的做到了。八年時間,只為調配雜交種;炎炎夏日,14天的奔波,只求一株雄性不育種;身患胃病,他一隻手捧着肚子,另一支手扶着稻穗。沒錯,這就是我們所崇敬的袁隆平爺爺!終於,新一代雜交水稻橫空出世,平均每年解決3500萬人温飽問題,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多畝,而且雜交水稻還有着巨大的潛力,還可以繼續研究,這極大解決了一個有14億人口大國的糧食問題。

飽飯人應當憶袁公。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分別於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實現了大面積示範,每公傾10.5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而最新育成的第三代雜交稻叁優一號。在20xx年作雙季晚稻種植,平均畝產911公斤,加上第二代雜交旱稻畝產619公斤,真正實現了每年畝產稻穀3000斤的公關目標。

他勤於科研,身材瘦小,風吹日曬皮膚黑,像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獎項很多,卻為人低調,可他從不在意,攻艱克難,一絲不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給母親寫的那封信,他為了人民不再捱餓,卻給自己留下了永遠的遺憾,母親即將過世,自己卻因開會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多少的悔與盼都成了老人的惦念。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希望每位坐在餐桌前的同學都能憶起那位國士無雙——袁隆平。從此碗中有米飯,心中有袁老!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9

1931年~1936年,僅僅5年之間,袁隆平隨父母輾轉北平、天津、江西贛州、德安、漢口等地。2歲到6歲,人生最稚嫩美好的階段都是在動盪遷徙中度過,不能不説是個悲劇,可是堅強樂觀的袁母,並沒有因此而忽略了對孩子們的教育。讓人驚訝的是,當袁隆平蹣跚學步的時候,母親就已經開始給他讀尼采的書了。

“孩子的智商如同一座寶庫,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開這座寶庫的鑰匙。”這是袁母常説的一句話。教師出身的母親,在辭去工作後,就把她平生所學得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完全放在了教育5個孩子身上。她非常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因材施教以開發孩子的智商。

袁隆平喜歡説的一句話就是:“失敗了不氣餒,找到原因從頭再來就是啦!”樂觀開朗的性格,對事物不服輸的精神,對於生命如火般不滅的激情和熱愛,正是袁隆平小時候母親給他的最好禮物。

後來,孩子們長大一些能聽得懂故事的時候,袁母就開始給孩子們講故事聽。袁隆平在5個兄弟中是愛動腦筋愛提問的一個。母親看在眼裏,喜在心上,常常有針對性地對他進行適時的教育。

夏日的夜晚,母親帶着孩子們在院子中乘涼,這時是母親固定的講故事時間,兄弟們搬個小凳子圍繞到母親身邊。袁隆平是一個淘氣的孩子,他不會像其他的兄弟那樣老實地坐在那裏聽故事,看見身邊螢火蟲飛舞,美麗異常,他就找來玻璃瓶,把螢火蟲抓來放進去玩。玻璃瓶被螢火蟲映照得通體明亮,煞是好看。

小隆平樂在其中,母親看在眼裏,便不失時機地叫過他來,給他講了一個“京娘千里報恩”的故事。

“少年趙匡胤(宋朝的開國皇帝)從盜窟中救出少女京娘,結成兄妹並護送她回家。千里路上,趙匡胤扶京娘坐在他的馬上,而他自己卻牽馬步行。

“然而就在這次送別之後,京娘在戰亂中死去了。後來,趙匡胤在一次夜戰中迷了路。忽然,飛來一隻螢火蟲為他引路,一直把他引出了險境。傳説這是京娘死後為報答趙匡胤相送之恩,化為螢火蟲,在他有難時,特地趕來相救。”

袁隆平靜靜地聽着,他被這個故事感動了。知恩圖報的`螢火蟲原來是美麗善良的京孃的化身!善良、懂事的二毛聽了這則傳説以後,再也不忍心捕捉那可愛的螢火蟲了。

袁母就是這樣,總是善於發現孩子的優缺點,並適時地給予教育。袁隆平印象最深的一則故事是母親講的一則哲理故事:

一天,一隻胖胖的狐狸正在覓食,聽見一羣雛雞在圍欄裏唧唧喳喳地叫着,饞涎欲滴,便四處尋找進口。終於,在圍欄一角它發現了一個小洞。可是洞口太小了,它那肥胖的身軀進不去。於是,這隻狐狸便絕食5天,餓瘦了自己,終於穿過了那個小洞,貪婪地吃光了小院的雛雞。可是,這時它發現自己那吃得鼓鼓囊囊的大肚皮卻出不去那個小洞了。無奈,它又絕食5天,再次餓瘦了身軀。結果,回到院牆外的狐狸,依舊是原來那隻狐狸。

袁母講這則故事時,袁隆平還小,不理解母親的用意。長大成人以後,經歷了一些功名利祿的引誘後,才漸漸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聰慧的母親是在用這則故事告訴他,要學會節制自己的慾望。他也漸漸地體味到了古人説過的“無欲則剛”的道理。母親講過的這個故事,年幼的袁隆平一直都牢牢地記在心裏,母親從小給他的那些潛移默化的教育,也一直影響着他以後的發展。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10

如果説母親帶領他祭拜“神農洞”只是為袁隆平的學農之門開了一條縫,那麼那次初秋的遊園之行則徹底為袁隆平打開了立志學農的大門。

袁隆平6歲那一年的初秋季節,他隨母親到漢口郊區一家果園去遊玩。對於在城市裏住慣了、從沒見識過農村果園的袁隆平來講,那簡直是一次神奇美妙的大自然之旅。母親牽着他的手,蹦跳着走在繁茂稠密的果林裏。紅紅的桃子燦爛地掛在樹梢、綠綠的葡萄像一串串碧玉,果樹之間的空地上,間種着在那個年代還稀有的西紅柿。毛茸茸的枝杈上,結着紅、白、黃、綠幾種顏色的果實,真是美極了。還有那綠葱葱的片片竹林……

幼年的袁隆平愛上了這美麗的果園,愛上了這綠色的世界,他實在不願離開這裏。正如袁隆平後來所説:“從此,每到桃子成熟的季節,我記憶中那個美麗的果園便飄進我的心靈,滿園裏鬱鬱葱葱,到處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鮮豔的果實。我覺得那一切實在是太美麗了!美得我當時就想,將來我一定要去學農。”

沒有指點江山的豪情壯志,沒有功成名就的意氣風發,有的只是質樸的表白,有的只是對美麗的特別感悟與無悔執着。可見當年,這片美麗的中科院院士、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記憶,成了袁隆平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情結與夢幻。

巨人的誕生總是需要機緣巧合的。正如牛頓童年那個砸在頭上的蘋果引領他發現了萬有引力,愛因斯坦5歲時遇到了他鐘愛的羅盤,最終成為物理學界世界級的泰斗一樣,這次美麗的遊園驚夢,正是帶領袁隆平一步步走向農業科學巨人之路的那隻閃亮的螢火蟲。

時隔60多年的漫長歲月,袁隆平憶及當年的感受,仍不免雙眼灼灼,神采煥發。那片花果鮮豔的園藝場,在風雨飄搖、國事艱難的年代,曾是那麼深刻地打動了一個孩子純真的心。

就是這次郊遊,奠定了袁隆平一生理想的基礎,使他從此與“農”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正是這片美麗的果園,最終改變了袁隆平一生的命運,進而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13億中國人的命運。

從1953年到1966年,我在農校一邊教課,一邊做育種研究,每年都去農田選種。從野外選出表現優異的植株,找回種子播種,看它第二年的表現,這樣來篩選具有穩定遺傳優異性狀的品種,這稱為系統選育法,是常用的一種方法。1962年,我在一塊田裏發現一株稻鶴立雞羣,穗特別大,而且結實飽滿、整齊一致,我是有心人,沒有放過它。第二年我把它種下去,辛苦培育,滿懷希望有好的收穫,不料大失所望,再長出來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這時候一般人感到失敗就放棄了,我坐在田埂上想為什麼失敗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選出的是一棵天然雜交種,不是純種,因此第二年遺傳性狀出現分離,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雜交種的產量來計算,畝產能達到1200斤,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發靈感,既然水稻有雜交優勢,我為什麼非要選育純種呢?從此我致力於雜交水稻育種。”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人。從一棵天然雜交稻開始,袁隆平開創了水稻育種的新歷史。作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國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貢獻的傑出科學家,他獲得的一系列國際獎勵可資證明。若回答“下個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沒有哪位科學家比袁隆平更有資格回答了。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11

袁隆平的形象可謂“幾十年如一日”的“農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駝,小平頭,一身過時衣,兩腿爛泥巴。但也就是他,獲得了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證書和500萬元的高額獎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獲獎,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他不僅僅攪動了人們對科學家的好奇,更引起人們對大獎的產生以及我國科技獎勵制度的關注。

1976年,袁隆平和助手培育的三系雜交水稻“南優2號”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比常規水稻平均增產20%,到20xx年全國累計推廣38億畝,增產稻穀3600億公斤。

1995年,袁隆平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兩系法雜交水稻生產應用,到20xx年全國累計推廣面積達5000萬畝,平均產量比三系增長5%—10%,續寫“東方魔稻”的新篇章。

20xx年,“超級雜交稻”達到農業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標,突破日本專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論極限產量,被全國400位院士評選為“20xx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的第一項成果。

20xx年12月12日,“隆平高科”上市,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隻以科學家名字命名的股票。袁老説,他此刻最大的心願是利用基因技術育出畝產800公斤的超級雜交水稻,目標是20xx年實現大面積推廣。

他先後獲得了聯合國知識產權組織“傑出發明家”金質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英國讓克基金會“讓克獎”、美國費因斯特基金會“拯救世界飢餓獎”、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障獎”等八項國際獎。

他的成果不僅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並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飢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袁隆平的個人事蹟12

袁隆平院士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50多年來,他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峯,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30多年來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推廣應用後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傑出貢獻。袁隆平院士不僅是中國的袁隆平,也是世界的袁隆平。

陳至立説,袁隆平院士為科學界作出了表率,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他的先進事蹟在全國產生了強烈反響,得到人民羣眾的廣泛讚譽。他是我國當代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是一位德學雙馨的科學家,他的永不滿足的科學創新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令人感動,催人奮進。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知識分子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操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集中體現了我國人民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體現了我國科技工作者敢於創新、頑強拼搏、為中華民族爭氣的宏大抱負,集中體現了嚴謹治學、為人師表、平易近人、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他來自於人民,為人民而研究,“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

陳至立強調,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更多的像袁隆平這樣的專家。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學習袁隆平院士不畏艱難、勇於奉獻的獻身精神;追求真理、不斷探索的創新精神;理論聯繫實際、勤奮進取的務實精神;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的協作精神;着眼長遠、獎掖後學、匯聚人才的團隊精神。

劉延東在座談時説,袁隆平院士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他對國家和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他還是傑出的無黨派代表人士,在參政議政方面也作出了突出成績。我們要在廣大無黨派人士和黨外知識分子中開展向袁隆平院士學習的活動,使新一代無黨派人士繼承優良傳統,搞好政治交接,更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標籤: 袁隆平 事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cailiao/n5ml1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