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行業 >

行業調研報告(彙編15篇)

行業調研報告(彙編15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行業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行業調研報告(彙編15篇)

行業調研報告1

一般來説,建設工程都具有周期長、生產要素價格變化頻繁、產品單件性、固定性等特徵,使得建設工程的造價複雜多變,因此,業主方對其管理應貫穿於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包括建設工程的立項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階段和施工階段。下面我僅根據我的工作經驗及一些設想,針對以上四個方面分別談談業主方在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的作用和應注意的問題。

一、立項決策階段

在這一階段,業主對工程造價的管理重點是積極參與項目決策前的準備工作,切實做好可行性研究,根據市場需要及發展前景,合理確定建設規模。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在對建設產品的技術來源、市場容量、市場前景以及經濟效益分析等各方面作出深入的調研和正確的評價,編制的投資估算儘可能全面,充分考慮建設期間可能出現的各種因素(如材料價格上漲係數)對工程造價的影響,使投資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項目投資的作用。在這一方面,我公司的投入是非常大的。現建有經浙江省科技廳認定的“浙江省江山有機胺及c?1化學研究開發中心”及中試實驗車間,由該中心編制的現已成功實施的“3.2萬t/a有機胺技術項目”,“9mw熱電聯產項目”,“1萬t/a精甲醇項目”的投資估算,均起到了有效控制工程實際投資的作用。

二、設計階段

擬建項目經過決策立項後,設計就成為工程建設的關鍵。在這一階段工程造價的管理主要體現在“技術與經濟”的相結合上。據經驗分析,設計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佔75%以上,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建設費用的多少和建設工期的長短,直接決定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多少。據統計,技術經濟合理的設計,可以降低工程造價5%10%,甚至可達10%~20%。在市場經濟下,要做到設計經濟合理,除了業主方的積極配合,及時向設計單位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礎資料;設計院從內部着手提高設計人員的整體素質、經濟觀念外,作為業主方,我認為非常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以求改變現普遍存在的設計粗糙的局面。

積極推行設計招投標(包括設計方案競標)。目前,設計單位憑關係、靠情面承攬設計任務的情況還不少,由此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方面設計深度不夠,不能適應工程施工招投標的需要,尤其不能滿足現在建設工程無標底施工招投標的要求;另一方面設計個性及變更頻繁,給工程造價控制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施工階段

施工階段造價控制的重要一環就是要科學地組織建設,正確地處理造價和工期、質量的辯證關係,以提高工程建設的綜合經濟效益。由於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目標就是承包合同價,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嚴格控制支出,並將實際支出值與造價控制目標值進行比較,而後作出分析及預測,對各種干擾因素加強控制,及時採取措施,以確保造價控制目標的實現。此外,根據實際情況,允許對造價控制目標進行必要的調整,使之始終處於最佳狀態並切合實際。例如,在某變電站工程的施工中發現,若按設計進行外引接地施工,將要花費50幾萬元,且還不能保證接地電阻達到要求;後來,技經人員與設計人員協商並重新收集資料,認為利用周圍的民房接地配合站內接地網即可達到要求,且造價只需7萬多元。

行業調研報告2

一、報告介紹

市場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地位體現在與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緊密結合,而企業的戰略發展隨其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在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的時代,人力資源管理者必須對外部行業環境人才動態有着靈敏的嗅覺和認知,才能在戰略高度上把握全局,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行業人才博弈中脱穎而出。

作為具有十多年各行業人力資源服務經驗的國內領先機構,與客户共同成長一直是智聯招聘不懈追求的目標。截止到20xx年7月,智聯招聘各行業客户數達199萬家,每天有220萬個熱門職位更新,每日平均瀏覽量達485萬人次,簡歷庫有效簡歷2680萬份,為行業報告提供了龐大的數據分析基礎。

本報告結合外部行業調研、企業招聘需求和簡歷庫數據集合分析而成,主要分析了行業從業人員現狀、企業招聘需求、求職羣體分佈以及薪酬數據。廣泛的數據積累和成熟的統計方法最終形成了科學的行業人才報告,為行業內企業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招聘實施、人才激勵等方面提供了科學、全面、專業的數據依據。

二、行業概況

1、20xx-2009年上半年IT行業企業狀況

截止20xx年6月,IT行業全國企業總數量達到226171個,該行業的企業數量呈現增長趨勢,但增速慢於20xx年,預計20xx年全年增速超過7%。

IT行業可粗分為硬件企業和軟件企業,20xx年硬件企業數量為199596個,從業人數為萬人;軟件企業數量為26575個,從人人數為萬人。軟件企業數量及從業人數增長率高於硬件企業。以下是分類結構: 20xx年上半年IT行業企業數量城市分佈

截止20xx年6月,IT行業的企業數量區域分佈中明顯高於其它城市的是北京、上海;其次,廣州、成都、天津排名靠前。

20xx年上半年IT行業企業性質分佈

截止20xx年6月,IT行業的企業中,國有企業佔%,集體企業佔%,股份制企業佔%,私營獨資企業佔%,外資及港澳台佔%。

2、20xx-2009年上半年IT行業從業人數

截止20xx年6月,IT行業全國從業人數總數量達到萬人,IT業從業人數呈現增長趨勢,但增速慢於20xx年,預計20xx年全年增速超過10%,IT行業就業形勢相對較好。

三、行業內企業招聘需求概況

1、行業內企業招聘趨勢

IT行業無疑是金融危機的“池魚”。由於全球20%以上的IT技術開支來自於金融業。各大銀行和保險公司每年都會投入鉅額資金用於維護和升級IT系統及其網絡,是IT產業最大的推手。從過去一年IT行業的在線招聘需求看,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其在線職位數量在20xx年保持一個平緩的態勢,接近20xx年底的時候達到了低谷。但是20xx年以來,由於人們心理預期逐漸樂觀,對於IT系統的投資恢復,IT行業的招聘基本保持了一個良好的向上趨勢,總體的招聘需求呈增長勢態。

2、行業招聘主要職位分佈

從IT行業在線的職位數量看,主要的招聘需求分佈在項目管理類、軟件開發類和技術支持類,日在線職位大約在15%-30%左右,其中對項目管理人員的需求是最多的。 對於IT項目管理人員的要求是既要技術專家,也是所開發項目的業務高手。這些人既熟悉企業管理現狀,又瞭解信息系統技術,不僅要掌握先進IT技術知識,還要懂管理之道,在溝通、談判、項目實施等方面的素質也不一般,因此需求和缺口都比較大。

四、行業人才儲備分析

1、行業人才地域分佈

北京、上海、廣東等一線省市是IT行業求職人羣最為集中的地方,佔到全國求職人羣比例的50%以上,其中以北京為最,佔到29%以上。20xx年,作為中國軟件之都的北京軟件產業銷售收入達到了1537億元,同比增長%;其中軟件出口實現億美元,同比增長%,是20xx年的12倍,年均增長率達%,以上的數據也説明IT人才在北京的凝聚作用越來越明顯。

2、行業人才學歷分佈

從IT行業的學歷分佈看,本科學歷的比例達到了55%,本科以下的學歷達到了23%,碩士以上的學歷有14% 左右。和金融等高學歷行業比較,IT行業的學歷分佈並不高端化。根據國際經驗,軟件人才高、中、初之比為1:4:7。據統計,中國當前軟件從業人員3/4以上來自於全國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計算機與軟件相關專業,來自職業技術學校及各社會培訓機構的軟件從業人員尚不足總數的1/4,這也是應用型人才匱乏的主要原因。由於IT行業技術更新很快, 高校教育的穩定性與軟件產業的急速發展不能相互適應,社會缺乏的是有實際能力,能實際動手操作型的軟件人才,學歷不高,但具有掌握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仍然是需求的趨勢,企業在招聘的時候也是相當的務實。

3、行業人才工作經驗概況

從數據可以看出,工作經驗1-3年和3-5年的比例最多,佔到了半數以上。但是,我們業看到IT行業人才中,工作經驗在5-8年和8年以上的比例分別是13%和21%, 所謂的35歲現象並沒有明顯出現。現在來看,IT行業內,從個人職業發展和企業合理用人的角度看,作一個資深的IT技術專家,走技術路線,都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五、行業薪酬現狀

1、從業人員薪酬現狀

注:此工資包含個人基本工資、各項補貼收入、變動性收入(績效獎金、業績提成、年終獎、企業分紅)各項相加再平均到每月的税前收入。

IT行業從業人員的月工資主要集中於1000—3000和3000—5000兩檔,所佔比例達到58%。10000以上的比例只佔8%,高端比例較小。整個行業月工資比例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正態分佈狀況。

2、從業人員按職能月工資分析

圖5.2 20xx年IT行業從業人員按職能月工資分析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務政源術發關售務量財行IT技資開公銷服質人力研究市場客户生產產品規劃4974366136613217388137563940311828964097

比如研究開發類為4947、產品策劃類為4097。而行政類月工資卻低於平均值,説明IT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工資結構偏向於技術類職位,技術含量越高的職位,收入就越高。

3、從業人員按級別月工資分析

上圖是IT行業各層級薪酬水平迴歸值,其中在市場50%分位值顯示,經理級員工是一般員工薪酬的3倍左右,總監級以上的員工是經理級員工的倍,説明企業對於中高級員工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強,薪酬給付水平趨於合理。

4、求職人羣期望薪酬

從上圖可以看出大多數的求職者的期望薪金為1000—20xx元佔%;20xx—4000元佔%兩項合計57%,充分説明該行業競爭壓力非常大,求職者對入門職位的薪金期望普遍較低,但是1000以下的比例又很少,可見在求職壓力中,滿足求職者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必要的條件。

行業調研報告3

作為一個產業,傳媒既有與其他產業相近或相同的共性,也有區別於其他產業的特殊性和內在的規定性。

(1)傳媒產業是注意力產業。

傳媒產業與其他產業的一個重大區別是,傳媒機構並不依賴出售自身產品獲得全部回報。傳媒機構一個重要經濟回報來自於“第二次售賣”——將凝聚在版面或時段上的受眾“出售”給廣告商或一切對於這些受眾感興趣的宣傳者。也就是説,媒體所吸引的受眾的注意力也是傳媒經濟價值所在。作為一種“注意力產業”,傳媒產業的市場價值與它是否有效吸引受眾的眼球密切相關,其實質是強調“受眾本位”。傳媒產業的市場價值與以下3個因素息息相關:受眾關注程度、受眾注意力保持、有效人羣選擇。

(2)傳媒產業以信息服務為主體。

同其他產業一樣,傳媒產業是由若干個子系統構成的龐大產業體系,包括傳媒信息服務、傳媒製造、相關信息資源服務和多種經營等,各系統互為條件、相互補充和支持。傳媒產業中,信息服務是主導。

(3)傳媒產業經營主體是傳媒企業或企業型組織。

在傳媒產業內大量存在的傳媒企業,無疑是傳媒活動中最為活躍的經濟細胞,是傳媒產業生產經營的主體。它們擁有完整法人財產權,以營利為基本目標,追求經濟效益。同時,傳媒產業內另一類主體是企業型傳媒組織。它們承擔着提供公共傳媒產品和行業所需公共服務等特殊使命。儘管營利不是其主要目標,但其組織、營運仍具有一般傳媒企業的共同特徵。它們與傳媒企業一起總稱傳媒機構。

(4)傳媒產業資源配置主要手段是市場。

在健全的傳媒市場中,傳媒產業發展不僅需要政府宏觀引導,更依賴於完善的市場機制。傳媒生產力要素依賴市場途徑進行組織。除公共傳媒產品外,一般傳媒產品消費完全商品化。通過價格引導傳媒資源向效率高、效益好的部門或傳媒機構集中,從而有效提高傳媒資源的利用價值,促進傳媒產業結構優化,更好地滿足受眾對傳媒產品的需要。

(5)傳媒產業生產方式具有工業化的典型特徵。

在傳媒產業發展過程中,一便士和一美分的報紙功不可沒(如美國本傑明·戴伊創辦的《紐約太陽報》)。它使價格昂貴的傳媒產品由奢侈品轉變為普通消費品,成功地融入百姓生活,由此開創了傳媒普及化與大眾化時代。而這一切得益於由科技革命形成的傳媒工業化生產體系。

傳媒工業化生產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傳媒製作,標準化、程序化、格式化、系列化、規模化是其基本特徵,它使傳媒再生產活動(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改變了手工型、作坊式的傳媒生產方式下傳媒產品複製規模受限、效率低下的狀況。

更重要的是,工業化生產方式改變了傳媒產品成本構成,工廠製作成本讓位於信息採集成本,物質成本讓位於智力成本,信息內容和經營創意成為傳媒的核心生產力,它們為傳媒開闢了前所未有的獲利空間。受此鼓舞,更多產業資本加盟傳媒,使傳媒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形成良性的傳媒投入產出機制。需要指出的是,此處所稱工業標準化是指工業生產中的專業化、程序化、系列化、規範化等一般內容,側重於生產過程中的物化勞動,而非精神勞動與智力創新活動部分的模式化與標準化。

傳媒產業的特性[1]

因生產經營的傳媒產品的性質,傳媒產業相應的具有以下特性:

(1)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兼顧。

現代傳媒處在國家安全核心領域,傳媒實力成為國家綜合實力和戰略威懾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強大的傳媒系統在維護國家統一、傳播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尤其是在傳遞國家意志、反映國家主張、影響國際輿論等方面發揮着重大作用。

在現代經濟體系中,傳媒不僅僅具有社會價值的特殊性,還具備一般產業的共性,即經濟屬性。

傳媒產業兩種價值具有對立統一性。它們的對立性,反映在傳媒產品中是一些具有較高社會價值的產品在一定時期卻很少甚至沒有經濟價值;一些具有經濟價值的產品卻無法取得社會價值,如傳播暴力、色情、淫穢和極端政治傾向的傳媒產品,雖然可以創造經濟價值,但它們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有悖社會主流價值觀。它們的一致性也是通過其產品實現的。優秀傳媒產品能實現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有機統一。

(2)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生產一體化。

有別於其他物質生產部門,傳媒產業所經營或提供的產品具有二重性,即同時兼有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屬性。

作為精神產品,傳媒經營必須充分考慮精神產品生產和消費的特殊性,如,受眾的多層次性、消費的不確定性等。

作為物質產品,它必須遵循物質產品生產、交換、消費的一般規律,即價值規律。傳媒生產活動受市場調節,供求機制、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影響傳媒生產方向和生產效率,特別是傳媒生產者的行為選擇。

(3)傳媒產業是交叉型產業。

交叉型產業是指生產過程同時具備其他相關產業門類特徵,體現相關產業共同需求,並與之具有高度同質性和兼容性的產業。它和相關產業呈現出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相互依賴、合為一體的關係。

作為交叉型產業,傳媒產業同時具備第三產業、信息產業和知識產業的共同特徵。

(4)壟斷性與競爭性兼備。

傳媒壟斷包括3個方面:

第一,政策性壟斷。由於擔心“外溢效應”可能給他人或社會造成損害,從而需要支付較高的社會成本,傳媒業長期以來是大多數國家政府管制下的“特權行業”,經營傳媒的權利被賦予少數組織或個人,他們依靠特許權實施壟斷專營,獲取壟斷利潤,這在傳統的社會裏尤為突出。

第二,經濟性壟斷。現代傳媒從技術設備使用到傳輸網絡建設都需要巨大的固定投入,客觀上限制了小規模媒體的生存空間與競爭地位,為具有強大實力的媒體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這種壟斷無疑與設備設施專用性和規模化呈正相關關係。

第三,資源性壟斷。少數傳媒機構依靠自身擁有的資本實力和信息優勢將大多數媒體排斥在主流媒體之外,從而達到壟斷傳媒市場的目的。

然而,傳媒產業大量經濟活動更多是依靠市場而非政府力量配置,反映着競爭性行業的一般特徵。

傳媒產業歸類[1]

對產業的認識,關鍵在於進行分類。產業分類是指根據研究產業經濟的目的和現實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對人類經濟活動進行分解和組合並形成多層的集合類別。

由於分類者所面臨的條件以及研究目的不同,對產業的分類不可避免地有不同的角度,從而使產業類別也有多種分法,這也使傳媒產業在產業隸屬範疇上呈現多樣性。

(1)按三次產業分類,傳媒產業屬於第三產業。

三次產業分類法的思想最早由澳大利亞經濟學家費希爾提出。他將國民經濟分為三大產業,其中,商業、貿易、運輸、文化藝術、科研、教育等以提供無形財富為主的經濟活動,被歸為第三次產業。後來,英國經濟學家克拉克將該分類方法用於對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變化之間的關係的實證研究,於是,該分類方法被作為對國民經濟進行統計分析的分類方法,流行於西方國家。

按照這種分類方法,傳媒產業位列第三次產業之中。20xx年,中國出台《三次產業劃分規定》。傳媒產業的運作方式,基本包含在第三產業的G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R組“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內。

(2)按加工對象來分,傳媒產業屬於信息產業。

信息產業是直接進行信息及相關設備、技術的生產、加工與分配,並以信息產品或服務等作為其產出的產業。

人們對信息產業內部進行具體劃分時,通常運用1977年馬克·尤里·波拉特所著《信息經濟:定義與測量》中的框架。這一框架將向信息市提供信息產品這一信息經濟職能由知識生產與開發產業、信息流動傳播產業分擔。很明顯,傳媒產業是屬於信息流動與傳播產業。

馬克·尤里·波拉特還將信息工作者分為三類五種,其中,第一類信息生產的第二個類別“知識分配者”就包括新聞工作者。

1997年,美國沿用多年的“產業分類SIC”被新的“北美產業分類NAICS”所代替。新分類系統設立了一個全新的二級產業——信息產業。這個產業包含了出版業、電影業、錄音業、廣播電視和傳播業、信息服務和數據處理服務業等。這些都是傳媒產業的亞類。

(3)傳媒產業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

提供精神產品的產業在當前被統一劃歸到文化產業範疇內。傳媒產業的內容產品是精神產品,所以它屬於文化產業。

(4)按生產要素集約程度分,傳媒產業屬於技術集約型產業。

產業活動都要投入各種生產要素。根據不同產業在生產過程中對生產要素的需求依賴度不同,一般可將產業劃分為勞動集約型產業、資本集約型產業和技術集約型產業。技術集約型產業也稱為知識集約型產業,是指在生產過程所要消耗的各種生產要素中,對技術、知識的依賴度最大。生產精神產品的傳媒產業屬於這類產業。

(5)從產業地位來看,傳媒產業屬於支柱產業。

從傳媒產業的經濟總量來説,它在發達國家內已是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從傳媒產業的發展趨勢看,傳媒產業由於技術創新導致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出現:數字技術的引進使廣播電視頻道擴容,使內容產品提供商獲得了巨大的獲利空間;移動數字接收技術出現後,交通工具成為新的傳媒與廣告載體,創造了新的市場需求;手機電視出現,也有一個被業界看好的發展前景。所有這些都意味着傳媒產業能引入創新並創造新的市場需求。

從人們消費需求發展的一般規律來説,隨着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產品的需求數量與質量都將提高。就發展速度及前景而言,傳媒產業也是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或主導產業。

傳媒產業體系[1]

產業體系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中產業因各種相互關係而構成的整體。

傳媒產業體系則是傳媒產業中因各種相互關係而構成的整體,它包含豐富的內容:傳媒產業羣,即使用價值相近的傳媒產品生產、加工、製作、服務的部門;傳媒產業鏈,即有縱向關聯關係的傳媒產品生產、流通、服務部門的有機組合;傳媒產業運行網絡,即若干傳媒產業鏈的前向延伸、後向延伸與縱向延伸、橫向延伸所構建的網絡。因此,傳媒產業系統形成了一個基本構架。

從大生產過程來分類,傳媒產業可劃分為傳媒製造業、傳媒流通業和傳媒服務業。其中,傳媒製造業還可細分為傳媒工具(材料)製造業、傳播設施製造業和傳媒產品製造業;傳媒流通業可細分為傳媒批發業、傳媒零售業和傳媒物流業;傳媒服務業還可細分為傳媒諮詢業、傳媒廣告業、傳媒策劃業、傳媒投資業、傳媒教育業、傳媒代理(經紀)業和傳媒會展(旅遊)業等。

一、我國傳媒產業資本運營存在的問題

與海外傳媒產業資本運營起步早、效果顯著、經驗豐富相比,我國傳媒產業的資本運營起步晚、無經驗可循,應該説處於初始階段,加上我國的特殊國情,傳媒產業發展與海外傳媒產業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資本運營中存在着一些問題。

1、傳媒產業政治(社會)屬性一直被放在首位,產業性質長期得不到認可。在中國,傳媒長期是“事業單位,企業化經營”,是由政府撥款維持,由黨和政府確定組織及負責人,為黨、政府和人民而設的服務性而非營利性單位。與之對應的是企業單位,是以生產經營為手段、以盈利為目標、必須向政府交納税收的單位。從其性質和社會功能上説,事業單位是一種非營利機構。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非營利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組織。它是介於政府組織、營利機構之間的一切社會組織,專門提供那些不能由企業及政府充分提供的產品或社會服務。作為黨和國家的重要喉舌。傳媒業政治(社會)屬性一直被放在首位。其產業性質長期得不到認可,行業政策性壁壘嚴密。與此相應,我國傳媒業的特殊性還表現在傳媒核心領導不是由發自經濟基礎的資本權力。而是由來自上層建築的行政權力來決定的。資本對於核心領導的影響是相當有限的。影響傳媒運作的是權力的力量,越是接近於傳媒運作的核心部分,其構造的市場化因素就越稀少。從經濟角度看,資本運營客觀要求傳媒業必須嚴格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完全遵循公司法要求規範運作。按照國家法律規定,我國報紙、廣播電視等傳媒產權都由國家代表全體人民所有。但各傳媒的實際創辦者、投資者卻是黨政部門、羣眾團體、國有企業等,傳媒的主管主辦也是這些創辦機構。而擁有傳媒資產的全體人民。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政府部門來監管全國數千億元的傳媒資產。也沒有對傳媒資產的處置權。同時,政府各部門、羣眾團體、國有企業雖然以投資者主體的身份介入傳媒,也只是在政治方向上加強領導和監督,在創辦初期給予一定的資金、人員編制等支持,但對傳媒資產並沒有合法的所有權、支配權和使用權。

2、傳媒多頭管理、條塊分割,產權不清,無法與資本市場平衡對接。我國法律規定,我國的傳媒產權都是由國家代表人民所有。但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權利執行者,多年來實行的是多頭管理、條塊分割的管理模式。從國家行政管理看,中宣部負責宣傳內容和輿論導向;新聞出版署負責報刊和音像圖書的出版管理;廣電總局負責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的管理;教育部負責教育電視管理;外宣辦負責對外宣傳和互聯網宣傳管理。另外傳媒還以區域、以行業為界都有各自的主管部門。這種多層格局的管理模式,讓傳媒的歸屬問題非常複雜。在這樣的管理格局領導下。新聞傳媒保持着絕對的事業單位框架,很多機制層面的東西根本無法與市場對接。比如傳媒的級別、用人制度等,並且在理論上並不具備市場主體資格。傳媒所控制的資產是國有性質,未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授權,各傳媒單位不具有處置權,不能進行買賣、抵押、置換等。而進行資本運營,首要條件就是產權明晰,主體明確。自負責任。在實踐中許多單位採取“金蟬脱殼”的方式解決,即在事業性質的母體之外註冊成立企業性質的全資子公司,雖為子公司,實際上卻擁有母體的絕大部分優質資產。對外經營以子公司為依託。這種為了規避政策風險的作法有其不規範、盲目的一面,它直接導致了一些傳媒為了保證不違規而縮手縮腳,錯失良機;一些傳媒為了追逐利潤而變相違規。這己經導致了一些傳媒資本運營難以深入展開。

3、在傳媒的資本運營中,本運營主體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根據目前的政策規定,行業外資本投資傳媒只能獲得一定期限的經營權與收益權。不能獲得相應的實際控制權和國家認可的傳媒產權。不能擁有傳媒的品牌。一旦雙方的合作出現問題。投資方就很可能最終一無所獲。例如,中信國安公司先後投資了河北省網及武漢、荊州、長沙、岳陽、湘潭、瀏陽、合肥、秦皇島、唐山、滄州、承德、周口、威海、常州、武進、金壇等18個有線電視網項目。為近500萬有線電視用户提供服務。但是,“中信國安”作為廣電系統外企業。其投資有線網絡的合法性存在疑問。這也使得此後“中信國安”在湖南四市的網絡收購行動流產。由於得不到政策和地方廣電局的許可和支持。非廣電系統控股上市公司投資有線電視網絡實際上孕育着較大風險。受這種政策的限制,許多投資傳媒的社會資本都不敢大筆投入,而採取一種觀望的態度,影響了傳媒投資的力度。目前的狀況是,一方面,苦於資金缺乏的傳媒急需資本投入來加快發展;易一方面大量的業外資本雖然看好傳媒。但由於傳媒政策的限制。不敢輕易進來。

4、資本方不瞭解傳媒運作規律,對資本的期望值過高。首先,對投入資金額度規模之大沒有足夠的準備。傳媒產業是一個資金密集行業。能產生暴利,同時也是一個“燒錢機器”。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是取得成功的先擇條件。有些資本方認為傳媒行業是高產出行業,千方百計地尋找切入口,但進人之後又不堪重負。比如由中國新聞社和一家公司合作出版的《中國新聞週刊》,因資金準備不充分,對發展中的困難估計不足,在只獲得不足500萬元資金的前提下,草草啟動,但因為資金量太小,而廣告經營又遲遲不見起色,導致現金流斷裂,最後不得不中間停刊更換合作伙伴。給雜誌帶來較壞的影響。其次,受短期投機心理影響,對投資期及資本增值速度估計不準。資本有急功近利的本性,並且,越小的投資者這種傾向越明顯。但短期行為與傳媒行業的發展規律是格格不入的。與其他行業相比,傳媒是一個見利快的行業,但還是有自己的運作規律的,不能指望短期內就收回資金。例如《CHIP新電腦》依靠足夠的資金支持,20xx年虧損1200萬。當年就打算準備未來2年繼續虧損1000萬元。從某種意義上講傳媒前期的一些虧損是將來贏利的基礎。所以投資方必須要有長期投資的心理準備。

5、傳媒業的價值評估不夠。市場化傳媒與資本結合時有形資產的核算與其他行業無異,但傳媒擁有一個龐大的受眾網絡。由此衍生的無形資產往往比有形資產要值錢得多。當然,無形資產大多時候又必須適時轉化為有形資產才能起到作用。資本市場無疑是個好的轉化場所。但這並不是説其中沒有風險。

目前對傳媒無形資產用嚴密的財務方式核算出來的少,多半都是人為估算出來的。這使得本應非常規範化的市場運作加進了許多含混的因素。導致的結果是要麼資本方認為無形資產估價過高。要麼是傳媒認為自己的無形資產被賤賣了。

二、解決我國傳媒產業資本運營問題的對策

1、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正確認識傳媒產業的資本運營。傳媒產業是特殊的產業,傳媒的運作既要堅持新聞規律。又要尊重市場經濟規律。這要求我們從觀念上、思想上給予其正確的認識和評價。首先,我國傳媒業講政治也要講運營。講政治和講運營分別是傳媒政治屬性和經濟屬性的體現,在講政治和講運營之間存在着一種辯證關係,即講政治和講運營不是絕對矛盾的,甚至是相輔相成的。講政治是我國傳媒的傳統優勢,在講運營的背景下。這個傳統能更好地發揮,而不是丟掉。因為產業化運作,資本運營本身就是一種手段,是為了更好的辦好傳媒的一種手段,這種運作增進的不只是經濟效益,還有社會效益。

而且在操作上,也是可行可控的。資本運營,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這是新聞傳媒生存的基礎。而在宣傳報道方面堅持提供合格的新聞產品,是傳媒贏得良好社會信譽度、保持社會公信力、獲得良好商譽的必要條件。這既是新聞宣傳政策與傳媒社會公益性的要求,也是傳媒吸納社會資金,從資本市場上融資,以誠信的形象參與市場競爭並發展的前提。第二,要給傳媒業個體正確定位。目前,我國傳媒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不是企業,並不具有企業那樣的經濟上的獨立地位。《出版管理條例》規定出版單位取得法人資格後,“以其全部法人財產,獨立承擔法律責任”,而不提“獨立行使法定權利”。事實是,有關部門規章規定主辦、主管部門同傳媒單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而不提出資者與經營者的關係。上級主辦、主管部門有權決定傳媒的設立、撤銷、合併、重組以及改變宗旨等重大事項,只要認為需要,干預傳媒的經營,包括決定傳媒自有資本的投向,也是常有的事情。現在傳媒進入資本市場。成為投資者。而它自己卻沒有完整意義上的法人財產權。這是説不通的。傳媒開展投融資活動合法性的堅實基礎,在於明晰產權,取得法人財產權。傳媒應儘快獲得作為獨立經濟實體的法律地位。第三。應該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傳媒業公有制的實現形式。目前在傳媒領域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的推廣仍有相當大的阻力。有必要進行觀念更新的努力:即破除純而又純的公有制的舊觀念。全面認識公有制經濟的含義,樹立只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在國家調控有度、整體競爭實力大為增強的前提下。國有經濟成分比重或許少一些。不會影響到我們國家。當然也包括傳媒業在內的社會主義性質的新觀念。

股份制在我國已被公認為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公有制實現形式之一。它最終能否在中國傳媒領域中廣泛推行。關鍵要看控股權掌握在誰的手中。很明顯,中國傳媒產業集團化的歷史進程中會有國有控股公司制的傳媒有序地不斷出現。也將會突破傳媒產業集團現行“國有獨資”的封閉運行規限。因為它不僅能幫助傳媒迅速積聚社會資金,優化資源配置。擴大對外開放,更有利於傳媒轉換經營機制,真正實現政事(企)之分。從政府監督行為來看,它也提供了從產權約束角度對傳媒業監控的新手段,從而一改過去行政約束的單一手段。至於誰控股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法律、法規及有關文件來解決。

2、改善現有管理體制,拓寬政策瓶頸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規建設。目前我國傳媒業的管理依據主要是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由國家的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的部門規章和規範。等級較低。而且立法和執法合為一體,不符合現代法治原則。隨着傳媒步入市場。與傳媒經濟或傳媒市場運作配套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就逐步顯現出滯後性和缺陷性。中國加入WTO之後。市場經濟領域中己經有大批法規清除更新,在傳媒領域,完善配套的法制建設已成為指導和規範實踐發展的迫切需要。二是儘快建立成熟的運行體系。實際上,中國傳媒業所遇到的產權問題是國企改革中遇到的共同問題。即沒有實現資本屬性的人格化和權力的具體化。一個理論上可行。操作起來相對簡單的好的辦法是將目前分散在委、辦、局裏的產權歸併由國有資產管理局管理。這樣,傳媒個體就要對國有資產管理局負責,負責資產的保值增值。在兼併、重組、租賃、承包經營等一系列資本運營中,產權的主體清晰了。產權界定清晰了,還要建立一個成熟完善的傳媒業資本運營評估及考核體系和相配套的支持服務體系。對於傳媒業資本運營行為。除了要有相應完善的資本金市場。還要有相應的生產要素市場、傳媒人才市場等支持服務體系。

3、建立、健全傳媒自身資本經營機制。首先,傳媒要具有資本經營的決策自主權。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必須根據市場條件的變化及時的調整企業自身的經營戰略。優化配置企業的資本資產。為此。企業就必須擁有自主決策權,主要包括四項權利:企業全部法人的財產處置權、資本籌集的自主權、資本收益分配的自主權、剩餘支配權。值得注意的是,企業資本經營的自主決策權不僅僅是經營者的自主權,而是企業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營者這三者的權利共同構成的。由這三者根據企業內部章程所規定的職責範圍和程序來行使。正是從這層意義上來説。由企業法人行使由股東出資所形成的法人財產權。也即是資本經營的自主決策權。當現有的管理體制轉變以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與傳媒是出資者與經營者之間的關係。

新的文化信息產業部門只實行行業管理。改變了原來既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又是出資者和經營者的關係的模糊概念。為適應資本運營的需要,傳媒還需要幾項自主權來配合資本經營決策自主權的行使,比如新刊號和新頻道的申辦權、價格核定權、機構設置權、人員調配權、職稱評聘權等。其次,要形成追求資本價值最大化的內在動力。企業從事資本運營。就要追求資本價值的最大化和增值的最大化,提高資本運營效率和效益。企業化運作的傳媒要建立充分保障包括投資者、經營者和勞動者在內各方面利益的分配機制。在收入分配上,要敢於拉開差距,調動積極性。制定分配及激勵政策,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形成有利於促進和有效利用人力資本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允許一些擁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人才佔有股份並參與利潤分配。分配領域內首先表現為分配主體的多元化,國家、法人和個人都可以成為出資主體。也都是利潤分配的主體。在傳媒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建立一套統一、規範的利益分配製度,其目的在於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和利益驅動機制,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同時擴大傳媒的自主權,從而促進傳媒的發展,最終實現資本價值最大化和增值最大化的目標。

4、傳媒要建立自身內在的風險規避機制。首先,要建立起具有傳媒產業特色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運作的管理決策機構。管理體制上,普遍建立起以類似董事會的社(台)委會,在社長(台長)統轄下。以受眾市場為中心,總編輯與總經理雙軌齊驅、協同發展的新的經營管理運作模式。類似於董事會的社(台)委會制定一級決策,總編輯主持採編委員會。總經理主持經營管理委員會,分別制定各自領域的二級決策。而由社長(台長)將採編與經營統轄為一體,其統轄的基點便是傳媒的受眾市場。總編輯與總經理在社長(台長)的統轄下,共同着力於傳媒受眾市場的培育、開發和產業化轉換與利用,從管理制度上使得采編和經營相分離。從決策機構上把採編和經營分離開,就是保證傳媒的宣傳報道業務不受經營的影響。保證輿論導向的正確性和社會資訊的公正性以規避政治風險。同時,這種決策管理機制符合現代企業法人的治理機構:董事會(社委會/台委會)制定一級決策,採編委員會和經營管理委員會負責操作執行。向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等出資者負責資產保值增值,接受黨的宣傳部門的輿論導向監督和行業管理部門的行業管理。分工專業、合理。體制順暢適應資本運營,能夠起到對經營風險的管理和防範作用。其次,在融資操作上,對於傳媒個體來説,要妥善處理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關係,不斷擴大自身的資本積累:只有在考慮自己的償債能力和資本效益的前提下,才能藉助他人資本來提高經營能力,而不能盲目依靠借債來擴大資本經營規模:不可輕率增資擴股、合資嫁接,要儘可能的利用現有資本。同時。在投資操作上,要實行多元化立體經營,優化資本結構,分散經營風險;建立以資金管理為中心的財務中心模式,加強財務決策的功能,實行嚴格的財務管理體制和財務審計體制;完善監督制約的機制。對風險實行系統的防範與管理;重視學習和借鑑經濟發達國家傳媒產業資本運作的先進經驗,不隨意兼併、收購,應圍繞資本效益目標,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行業調研報告4

一、調研背景

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已經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要想在未來經濟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要想使綜合國力增強,一方面需要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另一方面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識、能夠將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高級人才。重視和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實現現代化的`迫切要求。

我校平面設計專業自20xx年開辦以來已有9年辦學歷史,目前14級學生在校外實習,15級學生有5個班,面對日益劇烈的人才競爭及平面設計人才高素質、現代化的要求,提高平面設計人才的職業化教育綜合水平至關重要。

二、調研目的及意義

本次調研的目的是瞭解我國計算機平面設計相關產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 趨勢,明確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更好地把握辦學方向,找準人才培養定位,瞭解職業能力,獲取崗位工作任務,合理開發課程與教學內容,落實實踐教學條件和教師培養方向,為探索適合本專業高職層次專業教學課程體系奠定基礎。通過調研,為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指導方案的編寫工作提供基礎資料和依據,使本專業能更好地為區域經濟服務。

三、調研對象

調研對象主要有計算機平面設計相關企業、開設同類專業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 企業方面:對北京、天津、上海、山東、山西、浙江等多家用人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參觀考察和走訪座談,接受調研的企業涉及廣告公司、室內裝飾公司、網絡推廣和運營公司、攝影機構、印刷公司、報社等,這些公司經營內容不盡相同,但是都與計算機平面設計息息相關。

勤 學 知 禮 負 責 守 紀

構進行了問卷調研或參觀考察,接受調研的學校主要涉及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平面廣告設計與製作。

四、調研方法

參與本次調研的共有8名老師,這些老師均為本專業的授課教師,項目組成員分別採用了文獻查詢、問卷調查、專題會議、走訪座談、參觀考察等方法,進行紮實有效、切合實際的調研工作。

為了方便調研工作的開展,將項目組成員劃分為8個課題小組,每個課題小組選定一位老師作為課題負責人。項目總負責人根據調研的任務和內容,起草擬定了調查問卷的相關問題,分別涉及企業人才需求調查、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畢業生情況調查、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在校生情況調查等,經專家審核修改後發放給調研人員,開展調研工作。

五、調研內容

首先感謝您能花時間和精力來認真填寫這份問卷,該問卷調查意在獲取當代平面設計人才需求情況和工作崗位具備的能力素質需求情況,調查結果為長清區職業中專平面設計專業課程設置的改進提供價值依據,希望您提供寶貴的信息和意見。

行業調研報告5

道路運輸行業的發展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運輸業水平的高低,某種意義上講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如何使運輸行業快速發展?一方面靠提高運輸水平;另一方面靠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這裏我要重點提到的是安全問題,因為安全是運輸行業發展的“瓶頸”。

近年來,雖然道路運輸行業一直把安全生產列入行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像“一道高壓線”,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交通部提出“三關一監督”,“三不進站五不出站”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工作任務。並逐步完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安全生產基礎保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及安全生產監督機制。在抓安全管理上,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而且從上到下花了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加大監管力度,通過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管理的可喜成績。但是,交通事故仍然不斷髮生,給人們生命和財產帶來了嚴重的損害和後果。就拿我市方城縣第二運輸公司20xx年“3.1”交通事故來説,縣內短途客車嚴重超員,造成翻車事故死亡8人,傷20人的嚴重後果,這起重大事故是值得我們反思的,教訓也是深刻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具體到道路運輸行業在哪些環節容易出現不安全因素和管理問題,又如何來提升道路運輸運輸行業安全管理水平,應採取哪些行之有效的對策與措施,這是本文試圖探尋的主要內容。

一、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環節和主要問題

1、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實不到位。安全是運輸業發展的命脈,必須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近年來,一些企業和個人雖然也狠重視做好安全工作,制定一系列安全制度和措施,但我認為仍然只是流於形式,尤其是制度落實不夠到位,具體表現在:一是對司乘人員教育管理不到位,一些司乘人員不能嚴格遵守行業的安全管理規定,不準超員超載,可你上有政策,他下有對策,例如:一些司乘人員,他在站內不超員,在站外超員;二是制訂建立了各種安全制度,層層簽訂責任狀,發放懸掛安全明示卡和制訂各種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宣傳貫徹落實上不夠到位;三是企業客運站更換司乘人員不能嚴格履行資格審查手續,嚴把資格審查關,在我們進行安全檢查中,多次發現個別司乘人員不能隨身攜帶從業資格證和上崗證,甚至個別臨時更換的司乘人員根本就沒有從業資格證,特別是縣內的短途客車不能做到100%持證上崗等不安全因素。

2、受利益的驅動,唯利是圖。由於一些企業或司乘人員存在唯利試圖的思想,在站內管理中,能嚴格遵守站內不超員超載的管理規定,但在行駛途中,承包車主和司乘人員,為了個人的經濟利益,只管讓旅客上。就拿“3.1”事故暴露的情況來説,該車起始點上只有3名旅客、但路途中不斷上人,最終超載一倍,造成嚴重超員而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嚴重後果。

3、人的因素也是造成不安全隱患的主要原因。發生交通事故,人是主要因素,因此,我們以五種人,六種行為來歸納這些不安全的因素和主要隱患。一是五種人:①安全意識不強,事故苗頭或違章現象較多的人員;②性格急躁,愛開賭氣的人員;③愛開超速車和搶超搶會車的人員;④夜生活活躍的人;⑤家庭矛盾突出或有嚴重後顧之憂造成精力分散,情緒不穩的人員。二是六種行為:超速、超載、搶超、槍會、疲勞駕駛、酒後駕駛、車輛帶病行駛等這些都是造成不安全隱患的主要因素。

4、車輛技術狀況好壞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車輛技術性能的好壞,是直接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現在:①車輛技術性能達不到規定的要求和標準,未能及時進行二級維護和檢修。②未能及時按要求對車輛的制動系統、電器等主要部件進行檢修,造成失靈。③車輛超載、超高、超寬、改型、貨物裝載不牢固。④維修企業對車輛進行維修時不能嚴格按照維修項目進行作業,該維修的不維修。在手續不齊全、維修不到位的情況下籤發竣工出廠合格證,更有甚者使用假冒偽劣配件對車輛進行維修。⑤對道路環境不適應。表現在對道路不熟悉,突遇窄橋、險橋。加之公路沿途兩邊羣眾的交通意識差,堆放障礙物給車輛正常運行帶來不安全隱患或交通道路複雜、交通信息的影響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影響等所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二、提升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管理水平的對策和措施

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管理,關係到公眾的安危,影響到行業形象,波及到企業生存,如何創新安全管理理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已成為我們行業管理部門推進傳統道路運輸業向現代道路運輸業發展進程中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因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拿出對策和措施,來提升道路運輸行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把“三關一監督”落到實處

1、嚴把經營單位市場準入關。道路運輸管理部門是道路運輸市場準入制度落實的關鍵,關鍵嚴把市場準入關。在經營資格的審定過程中,加強對客、貨、維、駕培四大市場的管理,要把運輸經營者的安全生產條件作為市場準入和確定經營範圍的重要依據。確保所承包轄區內運輸經營者經營資格全部達到規定條件,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和制度,並按規定安裝gps和配備滅火器。簽訂安全合同,核發經營許可證和營運手續。

2、嚴把營運車輛技術狀況標準關。嚴格落實執行車輛技術等級評定製度和營運車輛定期維護綜合性能檢測制度,強化二級維護,並要求維修企業對維修車輛按合同要求建立單車維護檔案,特別是客運車輛,做到一車一檔案,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減少車輛因技術故障原因而造成的事故。

3、嚴把從業人員資格審查關。嚴格落實營運駕駛員從業資格制度,運管部門要不斷的督促檢查運輸企業,落實營運駕駛員和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確保營運駕駛員100%持證上崗。同時對臨時更換司乘人員要嚴把資格審查關,決不能留死角,確保安全駕駛。

4、搞好道路運輸經營單位的安全監督檢查。首先嚴格監督運輸企業、汽車客運站安全,從源頭抓安全,認真落實客運駐站管理規定,履行駐站的管理職責,把“三關一監督”落到實處。其次,認真督查運輸企業、汽車客運站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交通部提出的“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範”的通知要求,把“三不進站,五不出站”管理落到實處。同時要大力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立法治本、源頭治本、政策治本力度,着力推進道路運輸安全生產規範化、制度化建設。

5、嚴格落實事故責任追究和事故報告制度。對於承包轄區發生的事故,要按照落實“四不放過”的原則,對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和交通事故認真調查並形成處理意見,並總結出發生事故的原因、經驗和教訓。

(二)加強全員業務學習,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道路運輸行業的運管部門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主要的主要職責是做好行業的監督檢查和管理工作。因此,我們首先加強對安全管理人員和企業從業人員的安全技能和崗位業務培訓,要想把此項工作做好,就必須每年要進行一次系統的業務學習,在學習中要把行業管理部門對安全管理工作的有關法律,法規、《條例》等有關安全管理規定進行系統的學習,並熟練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知識和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和預防措施。通過培訓合格人員頒發從業人員上崗證。對持證人員每年也要進行一次業務培訓,培訓合格後加蓋年審合格章,這項工作可結合一年一度的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同步進行。其次,要求各運輸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員和從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三是加強對行業安全管理和從業人員安全宣傳教育。認真組織學習。行業安全管理的方針政策,學習安全管理知識,對企業每季度實行安全例會制度,把在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進行座談分析,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整改和消除方法。通過不斷的學習使人人提高業務水平,人人講安全,處處想安全的安全氛圍。

(三)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和警示教育

安全管理重在於教育,特別是企業要經常性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要充分利用牆報、板報標語和各個時期出現的各類重特大交通事故,進行宣傳和警示教育,企業每月最少要召開一次由司機,承包車主(包括家屬)參加的安全例會制度,學習中要理論聯繫實際開展安全警示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同時要把國家制定的安全方針、政策、交通法規、安全常識,規章制度等貫穿於教育之中,也可以由行業管理部門每季度到企業進行季度性的安全管理和學習,使之強化全員的安全意識。

(四)強化監督管理

要抓好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須強化行業監管和加大對企業的監督檢查。首先要遵循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圍繞“三關一監督”,實行企業責任主體,政府監管主體的管理體制,建立制度明確、制度完善、考核嚴謹的安全生產管理責任機制,強化監管力度,明確企業法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其他領導和工作人員實行“一崗雙責”制度(既對分管的業務工作負責,又對分管業務範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把目標管理納入制度化,做到企業法人每年向屬地行業管理部門簽訂年度安全責任書(狀),自上而下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強化安全目標管理,依法明確雙方的安全責任,使安全管理安全責任明細化。也可以按照省廳提出安全“四項機制”分片、分包、分口的管理模式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使其層層分解,責任到人,形成上下結合,左右配合,齊抓共管的安全氛圍和安全體系。其次,開展經常性的執法督查檢查,形成嚴密的監管網絡,對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及時限期整改,落實責任,明確人員督辦一抓到底。其三,要加強對道路運輸企業的安全監督檢查,行業管理部門要做到每年不少於四次的安全檢查,重大活動、春運、“五一”、“十一”要加大檢查督查力度,做到安全生產着重一個“防”、落實一個“督”,強化一個“嚴”。

(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根據企業性質合理設置安全管理崗位制訂安全管理制度,這項工作牽扯到行業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須建立客、貨、維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項管理檔案,如:

1、安全生產責任制;

2、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3、車輛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4、從業人員(客運)管理制度;

5、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制度;

6、道路運輸安全應急預案;

7、車輛安檢人員管理制度;

8、駕駛員行車安全管理制度;

9、安全例會學習制度;

10、車輛外聘駕駛員管理制度;

11、查堵“三品”工作制度;

12、考核評比制度、獎懲制度等。這些都需要根據單位的實際,建立一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防範體系。

(六)建立車輛安全例行檢查制度

按照《汽車客運站營運客車安全例行檢查項目及要求,對營運車輛進行安全例行檢查,並採取以下措施防止不檢查或漏檢的車輛出站運行,主要應從如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指定專門的安全例檢人員,制定檢驗方法和相關技術標準,並經汽車客運站考核合格;二是設置專門的檢查場地,配備汽車安全檢驗台及必要的儀器、設備;三是嚴格填寫車輛安全例行檢查表,對符合要求的客車,安全例檢人員應當填寫車輛安全例行檢查表,經安檢人員簽字,加蓋汽車客運站安全例行檢查印章後,出具“安全例檢合格通知單”,“通知單”24小時有效,汽車客運站調度部門在調度客車發班時,應當對其“通知單”進行檢查,確認完備有效後才能准予報班。同時應當建立出站檢查制度,對出站客車和駕駛員的相關情況進行檢查,嚴禁不符合條件的客車和駕駛員出站營運。設立出站口,對出站口要檢查“安全例檢合格通知單”行駛證、運輸證、從業資格證、駕駛證、客運標誌牌和實載人數。檢查合格後應當在出站登記表上進行登記並經受檢客車駕駛員簽字確認。

(七)落實“四項機制”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和道路運輸經營單位,應按照道路運輸安全的“四項機制”要求,認真做好道路運輸安全的承包、督察、日報、獎懲機制。把薄弱環節抓實抓好,從現在的運行中,承包機制基本到位,日報機制逐步完善,要落實關鍵在督察和獎懲方面。因為,通過督察能讓大家明白安全工作這根弦要繃緊,時刻不能放鬆。在獎懲方面,要建安全生產保障金,用足上級安全生產經費投入不低於上年度本站客運代理費總額的0.5%,加強獎懲的投入,特別要在安全生產設施購置和維護、檢查、評價、教育培訓、應急救援演練、事故的搶險救災和善後處理工作等方面加大資金的投入,把獎懲機制落到實處。

因此,筆者認為,要切實搞好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工作,提升行業安全管理水平,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因為道路交通運輸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道路運輸是一個動態管理,在運行中,保證不發生安全交通事故是不現實的,只有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有效的減少重大特大交通事故。只有把安全工作列入到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領導的議事日程,常抓不懈,做到人人講安全、天天講安全,月月講安全,使每個駕駛人員,從業人員對安全管理工作做到警鐘長鳴,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使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工作向有序化方向發展,才能確保體現安全和諧社會的發展。

行業調研報告6

1、死板的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入口則為高附加值產品,出入口價差300美元/噸擺佈。

全年累計入口鐵礦石27526萬噸,同比增加6718萬噸,增加32.3%。

 (一)鋼材代價急劇下挫。**年鋼材市場代價大起大落。年初因為海內鋼材新增資本增幅較低,以及受鐵礦石代價高漲的預期感化,鋼材代價在一季度攀上歷史最高位。以後跟着國度宏觀調控力度加大,鋼材需求增幅放緩,加上行業內部產能集結釋放,海內新增資本大幅度增加,代價入手下手下滑,並於四季度大幅度下挫。年底的鋼材代價綜合指數收於94.18點,比年初下降了31.03點,下降24.78%,鋼材綜合指數相稱於20xx年下半年鋼材代價方才規復高漲時的程度。

此中平凡鋼材代價下滑幅度比特鋼大,板材比長材大。年底的構築用線材、羅紋鋼等鋼材代價與最高價位相差810-870元/噸擺佈,跌幅在20%以上,板材的價位相差1700-3400元/噸擺佈,跌幅在40%擺佈。

 (二)利潤增幅放緩,投資增幅回落。全年全行業產品銷售收益23691億元,同比增加30.09%;兑現利潤1274億元,增加0.96%,增幅比上年回落78個百分點。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產品銷售收益11753億元,增加16.42%,兑現利潤769億元,下降10.62%。

全年結束投資2281億元,同比增加27.5%,增幅與客歲同期大抵雷同。

年底冶金行業鋼材產銷率98.39%,比客歲同期下降0.98個百分點;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年底庫存鋼材498萬噸,什物產銷率98.9%,保存着較高的程度。

 (三)行業產品佈局、企業構造佈局連續優化。鋼材品種中,板材產量14314萬噸,同比增產3476萬噸,佔鋼材增量的48.2%,增加32.1%,高於鋼材均勻增幅8個百分點,板管比45.6%,進步2.2個百分點;鋼筋、盤條等構築鋼材產量12828萬噸,增產20xx萬噸,佔鋼材增量的28.2%,增加18.9%,低於鋼材均勻增加幅度4.2個百分點。

**年企業聯合重組獲得新進展。鞍鋼、本鋼的聯合重組,武鋼與鄂鋼、柳鋼的跨地區聯合,首鋼入股水鋼,河北六家鋼鐵企業整合為南北兩大鋼鐵集體等等。鋼鐵行業企業構造佈局進一程序整,行業集結度有所進步。

2、存在的緊張題目

近幾年投資過快增加帶來的風險漸漸呈現,導致鋼鐵供需局勢產生了變化。

(一)產能集結釋放,供求干係逆轉。**年鋼鐵月均日產程度整體呈逐月上升。儘管在鋼材代價大跌環境下,日產程度上升之勢不減。1月份均勻日產鋼80.95萬噸,逐月爬升,12月份到達103.4萬噸;1月份日產生鐵75.59萬噸,12月97.8萬噸;1月日產鋼材84.23萬噸,11月110.19萬噸。

在產能加快釋放的同時,針對高耗能、高混濁和資本性產品出口限制的政策也入手下手履行,鋼鐵行業新增資本大量轉向海內市場。中斷**年底,新增鋼的資本流向國際市場的比例連續裁減到20.3%,也就意味着全年增鋼6888萬噸中有5500萬噸擺佈的新增資本投向海內市場,比上年增加了近一倍。海內鋼材需求增加相對遲鈍,使供大於求的狀況加重。

 (二)利潤空間縮小,吃虧企業增加。**年因為鐵礦石大幅度漲價以及煤電油運代價的高漲增加了鋼鐵企業的出產本錢。同時二季度以來鋼材代價的深度下跌,一些品種跌進本錢區,很多企業當期的出產策劃呈現吃虧。鋼鐵行業和重點企業兑現利潤呈逐月下降趨勢,3月份當月全行業兑現利潤151億元,重點企業93億元,從9月份入手下手,全行業利潤負增加,吃虧企業隨之增加。全行業吃虧企業個數增加34.58%,吃虧額增加1.54倍。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吃虧額增加1.85倍。

(三)板材代價跌幅高於長材,加重佈局調整堅苦。近幾年鋼鐵行業佈局調整有了長足進步,板材的出產本領大幅度增加,增加幅度一貫大於長材,板管比連續進步,特別是宏觀調控以來,企業新增本領多為板帶材,而長材的出產本領的增加則低於板帶材。從成長角度看,因為產業化進程的促成,人民餬口生涯程度的進步,板材的消耗程度必定將要進步。但如今我國所處的階段,對板材的消耗需求也呈階段性特點,本年海內鋼材市場板材的跌幅大大高於長材也是這類消耗需求的反應。相對付市場調理本領較強的長材,板材市場的競爭將更加猛烈,這也為下一步佈局調整增加了難度。

3、**年鋼鐵行業趨勢展望

**年作為"**"開局之年,估計鋼材需求將鞏固增加。如今,我國正處在產業化、信息化和都會化進程加快的階段,也是居民消耗佈局進級並策動財產佈局調整步調加快的階段,根本辦法構築和都會化構築大範圍的展開,投資需求將連續擴大,跟着城鄉居民消耗收益的連續增加,將鞭策室第、汽車等消耗的連續擴大。可以料想海內對鋼材需求另有很大的拓展空間,鋼材需求將保存鞏固增加的態勢。同時跟着科學成長觀的進一步落實,增加方法的變化以及能源、資本、環境的束厄狹隘,以往粗放型的增加方法不大略長期。履行宏觀調控的環境下,海內對鋼材的需求將由前兩年的高速增加轉為安穩較快增加。

同時,歷經幾年高速成長,鋼鐵產能急劇膨脹,供需局勢產生變化,產能的增加快於需求的增加,供大於求的壓力連續加大,本年鋼鐵行業將面對更加嚴峻的考驗。

一是產能多餘矛盾將更加凸起。據初步查看統計**年我國已構成4.7億噸鍊鋼本領,另有在建本領0.7億噸,本年的鍊鋼本領將進一步擴大。儘管思慮需求增加,產能釋放也將對鋼材市場構成巨大的壓力。

二是本錢上升的壓力仍然存在。**年入口鐵礦石高漲71.5%,本年將連續在高位徘徊,且進一步高漲的壓力仍然存在;煤電油運等原燃料代價也呈上升之勢,鋼鐵企業出產本錢將進一步加大。

是以**年的鋼材代價將面對兩端的擠壓,鋼鐵企業兑現利潤的空間會進一步縮小,鋼鐵產業集體將走向微利乃至吃虧的場面。

行業調研報告7

汽車及零部件行業是產業關聯度高、規模效益明顯、資金和技術密集的重要產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製造業水平的主要標誌之一。無論是從汽車工業的發展前景看,還是從我市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的產業基礎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市都應把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放在工業強市戰略的重要位置,舉全市之力加以培植,努力使其成為帶動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力量。

一、產業現狀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市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目前已經初具規模,擁有了一批以金麒麟集團、水興集團、中南集團等為代表的骨幹企業和以剎車片、輪轂、密封條、銷聲器等為代表的主導產品,武城縣被命名為“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羣縣”,金麒剎車片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稱號。20*年,全市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已達750多家,銷售收入140億元。

但也應看到,當前我市汽車及零部件行業還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一是企業規模偏小、生產集中度不高。目前全市750餘家零部件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只有60多家,無一家擠入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綜合實力百強行列,規模最大的金麒麟集團銷售收入僅為浙江萬向集團的1/30(後者連續多年穩居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綜合實力百強之首)。寧津縣共有銷聲器企業35家,其中絕大多數規模小、實力弱,仍處於家庭作坊式的起步階段。二是研發能力弱、市場競爭力不強。我市大多數汽車零部件企業由於規模小,實力不強等原因,幾乎沒有什麼技術儲備,研究開發還處於跟蹤、模仿階段,產品只能靠價格優勢參與市場競爭。三是零部件產品檔次不高、配套能力差。汽車零部件企業總體水平不高,產品技術含量低,主要部件優質品牌不多,難以滿足整車配套標準要求,大多數產品只能流向修配市場。

二、發展思路和發展重點

今後一個時期,我市汽車及零部件行業應按照產業集羣化、生產規模化、品牌多元化、銷售網絡化的原則,堅持整車發展與零部件升級並舉,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速規模膨脹,逐步形成佈局合理、結構優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發展新格局。

(一)大力推進技術創新,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堅持自主開發、引進消化吸收、合資合作及產學研結合等方式,積極推進技術創新,儘快使我市汽車及零部件行業走出“低技術含量—低利潤率—低研發費用—低技術含量”的惡性循環。圍繞我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重點,實施一批重大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項目,加快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創新:促進汽車零部件向節能、環保、安全、輕量化等高技術方向發展;掌握系統集成與匹配技術;發展關鍵零部件系統化設計、模塊化集成技術;提高零部件製造、檢測和電子化技術水平;積極開發零部件可回收、可利用的新材料應用技術。

(二)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條。緊跟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積極推動有條件、有實力的企業發展高端產品,引導實力較弱的企業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自己競爭力最強或附加值最高的核心業務或價值鏈核心的環節上。遵循專業分工和規模經濟原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積極推動生產要素和各類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適應汽車零部件行業系統化、模塊化供貨的新要求,着力提高產業關聯度,加快延伸產業鏈條,努力打造產業羣優勢和產業鏈優勢。重點做好兩個結合的文章:一方面,把延伸產業鏈條與骨幹企業培植結合起來,構建以優勢骨幹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集羣;另一方面,把延伸產業鏈條與招商引資有機結合起來,按照“龍頭企業拉動、配套企業跟進、產業集羣發展”的產業鏈招商引思路,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國內外知名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招商引資活動,加快引進一批有利於促進我市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結構升級的大項目、好項目,着力抓好東風輕卡等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實。

行業調研報告8

一、調查背景

21世紀企業的競爭逐漸轉向物流服務的競爭,物流也從不被人重視的角落提升到關乎企業生存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高度上來。我國現階段的物流究竟發展到何種水平是各個企業非常重視的問題,據有關研究表明:

一方面宏觀狀況社會物流總值大幅增長,但相對於發達國家的物流產業而言,中國的物流產業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主要特點是:

(1)企業物流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已初見端倪近年來,隨着買方市場的形成,企業對物流領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潤源”開始有了深刻的認識。

(2)專業化物流企業開始湧現,多樣化物流服務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經濟中出現的許多物流企業,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一是國際物流企業、

二是由傳統運輸、儲運及批發貿易企業轉變形成的物流企業、

三是新興的專業化物流企業。

另一方面我國第三方物流市場潛力大、發展迅速,處於發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佈。我國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功能單一,增值服務薄弱、整個第三方物流市場還相當分散,第三方物流企業規模小,沒有一家的物流服務供應商擁有超過2%的市場份額、物流服務商認為阻礙其發展的一個最大障礙是很難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員來推動業務的發展。

在這樣大的物流環境下,作為內陸地區的代表城市xx的情況又是何種態勢呢?未來的發展趨勢又如何呢?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對此有所瞭解!

二、調查目的

通過走訪詢問與觀察,瞭解xx物流市場的現狀:從事以傳統物流還是現代物流、物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三、調查對象

xx市最大的物流市場內所有的物流企業

四、調查項目

物流企業的所有制形式、經營的業務範圍、經營的對象、主要從事業務的具體內容(如運輸的工具、距離、價格等)、與客户的關係等。

五、調查地點

xx市南內環附近的物流企業

行業調研報告9

一、種業政策導向

(一)種業產業政策研究

1、種業發展過程

種業包括科研育種、種子繁殖、種子處理、市場營銷、公共管理與社會支撐等五個方面。種業是當前農業技術集成最重要的載體之一,種業的發展對農業發展有着決定性的作用。我國種業發展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階段時間主要標誌計劃性階段建國後1980年創建縣鄉兩級良種場,品種選育、種子生產、供應實現專業化雙軌制階段1980年-xx年非主要農作物種子的計劃管制取消,實行市場調節,主要農作物種子仍然計劃供應,由國有種子公司壟斷經營市場化階段xx年至今《種子法》和《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頒佈、實施從三個階段看,我國種業經過了由低技術粗放型向技術研發型過渡,而《種子法》的實施,使品種權益得到保護,科研機構及企業對新品種培育更加重視,新品種的推廣也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單產穩步提升,國家糧食安全持續得到保障。

2、種子現行法規

《種子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的頒佈實施,確定了品種選育、審定、生產、經營及應用的法律框架,使品種權獲得了保護。種子法規明確指出,主要農作物品種在推廣應用前應當通過國家級或省級審定,應當審定的農作物品種未經審定通過的,不得發佈廣告,不得經營、推廣;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場所的外國組織在中國申請品種審定的,應當委託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國種子科研、生產、經營機構代理;允許中外合資、合作開發生產經營農作物種子,暫不允許設立外商投資經營銷售型農作物種子企業和外商獨資農作物種子企業。

3、種業政策趨向

自國家開始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以來,種子生產經營單位與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政企分開的工作逐步落實,這使得原先帶有政府背景的種子企業,也開始真正融入市場化的競爭環境。

在政企分開的同時,國家還不斷加強種子市場監管,啟動品種退出機制,使得品種多、雜、亂現象得到明顯改善,種子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二)重點扶持方向

1、重點培育一些規模較大的種子公司

國家將通過各種方式,淘汰一批中小種子公司,鼓勵有實力的國內龍頭種業公司實施擴張或併購。未來種業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大企業集中,行業內的企業兼併重組將不斷出現。

2、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能力

國家將通過增加財政投入,鼓勵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參與良種培育工作,保護具有合法品種經營權的企業的知識產權,重建市場公平競爭秩序。通過健全種子執法各項配套規章制度,維護種子知識產權,淨化種業市場環境。

3、支持轉基因作物開發應用

由於當前我國農業存在耕地鋭減、資源短缺等諸多問題,以轉基因技術為核心的生物技術可以加快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率,從而為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提供重要的、難得的發展機遇。

4、支持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體系建設

國家將建立和發展現代農資流通體系,鼓勵各類投資主體進入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領域,通過新建、兼併、聯合等方式參與農資經營,加快農資流通現代化步伐。國家將建立和完善農業生產資料服務體系,鼓勵農資流通企業將農資銷售與服務緊密結合起來,開展配送、加工、採購服務和技術服務及農機具租賃等多樣化服務,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技術服務。

二、全國房地產市場形勢分析與展望

1、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及增速情況

統計局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全國房地產開發本年完成投資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全國房地產住宅商品房開發本年完成投資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統計數據表明20,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萬平方米;銷售面積增速為%。

2、習水縣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及增速情況

統計局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表明:習水縣房地產開發本年完成投資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全國房地產住宅商品房開發本年完成投資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統計數據表明:習水縣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萬平方米),銷售面積增速為53.7%。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從有關數據來看,房地產在經過了前一段時期調整後,已經率先進入到了回升的階段。從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來看,已經份開始環比上升。全國房價已連續五個月上升,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也逐月上升,説明我行信貸投資的信心正在增強。商品房銷售的火爆,使得房地產開發的國內貸款和個人按揭貸款大幅增長。

三、習水縣房地產開發投資情況

從去年1月份開始,習水縣房地產市場就已走進了回暖的軌道,新房銷量逐月攀升。五月份新政出台又助推了房市的反彈,據統計,1至4月份習水縣城區銷售數據分別為、、、套,接連刷新了單月銷量紀錄。5月份,習水縣城區銷售量達到了套,到6月份時,這個數據是套,其中120-144平方米的户型佔了三分之一,100-120平方米的户型佔了近四分之一。除網上籤約銷量猛增之外,各樓盤銷售點的看房客户大量增加,市民對房地產市場的關注度大為上升。

隨着房市的火爆,各品牌開發商現有樓盤基本銷售完畢。多家開發商表示,將加快現有項目的開發力度,新盤開發將盡快上馬。業內人士認為,隨着市場銷售的回暖,特別是優質樓盤的住房銷量穩步上升,同時,政府給予開發商的一系列優惠政策,減小了後續項目開發的壓力。20xx年下半年,新開發投資項目面積約平米,有實力的開發商都會加快施工進度,儘快啟動後續項目開發。在20xx年12月以前,將有約80萬平米的銷售面積。

四、20住房市場價格形勢分析

1、政府關於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意見

14年,市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實行購房優惠政策

(一)對個人購房實施補貼。

(二)實行住房轉讓契税、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減免。

(三)實行房地產交易相關費用優惠。

(四)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

(五)實行銀行貸款利率優惠。

(六)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費。因地震災害住房損毀而重新購房的,可視為首次購房。

(七)實行購房入户鼓勵。凡在習水縣城區購買商品住宅的,購房人及其直系親屬可按有關規定申請遷入辦理習水縣城區户籍,相應可辦理子女入學等手續。

2、支持房地產企業發展

(八)減少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九)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一費制”。

(十)降低水電氣有線數字電視安裝費。

(十一)盤活存量建設用地。

(十二)鼓勵房地產信貸投入。鼓勵商業銀行在國家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指導下增加有效信貸投入,支持符合條件的房地產企業的正常合理信貸需求,對資信好但短期資金週轉出現困難的企業和項目貸款給予重點傾斜

(十三)加大税收支持力度。

3、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十四)提高服務效能。為開發企業和購房者提供優質服務。

(十五)強化市場監管。

(十六)加強宣傳營銷。緊緊圍繞“東坡老家,快樂習水”形象主題詞和“生態習水”、“宜居習水”、“安全習水”等優勢特徵,優化市場交易環境。

(十七)加大督查力度。加強房地產政策執行情況的督查督辦。

這個被稱為“習水縣房市新政”的《意見》從一出台便受到了世人的關注,大家對這個房市的“起動機”給予了厚望。購房者希望“新政”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購房實惠;開發商希望“新政”能啟動樓市,銷售出現有房源,減輕自己的資金壓力;政府希望“新政”啟動樓市,讓樓市帶動整個地域經濟的發展。

目前,我國“大城市化”仍在進行,大城市服務業定位和城市吸引力使其每年常住人口增長仍較快,從而帶來新增住房需求。從短期看,地產專家認為,累計需求使得今年的潛在需求量巨大。而近期市場成交回落,除了漲價因素以外,開發商新增供應和庫存減少也是重要原因。但房價上漲過高導致購買力透支,可能造成交量大大低於均衡狀態;同時投資性需求興起將明顯抑制住房消費,這依然值得警惕。

行業調研報告10

調研時間:20xx年x月x日

一、調研單位背景介紹

1、公司簡介

xx材料有限公司是1998年6月獨資註冊成立的一家民營企業,法人代表周廬。企業總資產2400餘萬元,年生產各種xx產品5000餘噸,產值超過6000萬元。企業員工800餘人。企業專業生產xx紗、布和玻璃鋼板製品。透過科技攻關,先後開發並生產出市場需求的45號以下無鹼細紗和電子細布及80支以上高支無鹼系列產品。產品在國內外暢銷,並具有80%的出口外銷實力。

2、規模瞭解

xxxx材料有限公司立於1998年6月,現有職工1000餘人,中高級技術人員58人,20xx年7月成立了xxxx材料有限公司科技協會,立足於企業內部產品開發和創新,生產工藝革新等,有較雄厚技術力量,企業主要產品有無鹼環保型玻璃纖維紗,布、環氧絕緣板、超高分子聚乙烯生產等四大類,近二百餘種產品,其中無鹼環保型,硅烷紗,布和超高分子聚乙烯填補省內空白,主要用於電子,化工,電工絕緣等行業。

3、榮譽資質

xxxx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已構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具有明確的企業宗旨、精神、經營和管理理念、用人原則、公司目標、質量目標和方針。企業先後獲得多項殊榮,其中:獲省"就業和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先進私營企業",獲市“百強民營企業"、"誠信企業"、"再就業先進企業"、"再就業基地"、"優秀企業"、"企業文化建設先進企業",獲區"十強民營企業"、"管理創新獎",獲銀行信用評級"AAA級企業"和市場客户“優秀供應商”、歷年都評為廬山區“納税大户”等榮譽稱號。

4、企業宗旨

xxxx材料有限公司服務宗旨為,提升自我,回報社會。法人經營理念:財富與員工同享,企業與社會雙贏。企業實行人性化的管理,吸收了國內外先進管理方法和營銷謀略,始終視質量為生命,以誠信作保證,在國內外贏得了良好口碑。企業商標經國家商標局註冊,企業質量管理已獲得ISO9001:20xx《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並先後兩次透過複審。

5、領導核心

xxxx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廬個人獲得市級“優秀青年企業家”、"優秀領導"、"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建立信用縣(市、區)先進工作者”和省級“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再就業基地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車間副主任楊秀芬獲省、市級“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總經理周廬不僅僅在創辦企業上卓有成效,他還努力刻苦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獲得“經濟管理師”證書。他用心參加社會活動,發揮自己參政議政潛力、專長。他先後就任全國xx協會會員和網會會員、九江市企業聯合會理事、九江市民營經濟協會副會長、九江市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廬山區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他先後當選為市、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

6、發展需求

xxxx材料有限公司為適應市場發展需求,到達市委、市政府倡導“做強做大”的企業發展目標,從戰略高度出發,高屋見瓴,在前進東路蓮花鎮東城村新徵用地108畝。總投資1、2億元人民幣,新建年產玻璃纖維20,000噸、絕緣材料板3400噸、覆銅板80萬張的生產線項目。該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創年產值5、1億元人民幣,新廠區規劃原則是面向未來,高起點,動態發展,注重生態環境,持續可持發展態勢,是一座功能分區、配套設施齊全、道路交通便利、居住質量高尚、生態環境優美的花園式廠區。新廠區已從20xx年9月破土動工。此刻企業正呈現出一派大幹快上的強勁勢頭,老廠區超多招收一線擋車工,聘用能人志士、科技人才,為將來的新廠儲備人力資源。新廠區正加緊施工,爭取在“新階段、新發展”有利時機早日運行投產。

二、調研目的

本次調研的目的主要是透過了解鑫星xx材料有限公司的組織機構、崗位設置及職責、會計科目、會計核算方法、會計信息化、賬簿、報表等會計制度以及現金管理、收入管理、費用管理、業務控制管理、税務籌劃管理、存貨管理等財務制度,來探究鑫星xx材料有限公司的會計制度和財務制度設計方面的優點和缺點。

三、組織機構和崗位設置

1、組織機構圖

2、崗位設置及職能

財務部門:1、財務會計——公司損益結算,應收應付帳款,帳務管理,利潤中心管理,財務報表編制,資產帳務管理,預算制度推動,税務申報;

2、成本會計——製造成本計算及分析;

3、出納——應收應付票據管理,銀行資金管理,現金管理。銷售部門:產品銷售——報價管理,銷售價格管理,接單及訂單變更管理,客户信用管理,各種銷售分析報表編制,業務人員管理,出貨跟蹤。製造部門:生產管理——(1)領料及補料作業,現場倉庫管理,

(2)半成品/成品入庫作業,

(3)生產及工時日報表呈報。

採購部門:採購——廠商報價管理,交易價格變更管理,詢價管理,供貨商評估,

歷史交易記錄,交貨進度監控,採購申請,採購單發出及採購變更管理

生管部門:1、倉庫管理——領發料管理,成品/半成品入庫作業,採購/外包收料

管理,庫存盤點作業,批號管理

2、生產計劃——生產計劃擬定,車間產能分析規劃,生產指令/派工單開具及發放,生產進度/製造流程狀況瞭解及監控,在製品狀況監控

研發部門:1、生產技術——產品製造流程管理,

2、產品研發——產品設計與改善。

質量部門:1、質量控制——統計質量管理

2、質量保證——批號管理,質量追蹤管理,有效期限管理

3、ISO——文件製作,教育培訓規劃及推動,內部考核

管理部門:1、行政管理——修繕管理,個人/部門資產管理,非資產之個人分管器具

管理;

2、人事管理——公司各種辦法/章程擬訂及修正,人事招募,員工出勤/請假管理,薪資計算及發放/轉存,個人所得税申報。

四、會計組織機構的設計

五、會計核算

1、憑證設置。在彙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下,記賬憑證的設置有兩種類型:

(1)設置現金收款憑證、現金付款憑證、銀行收款憑證、銀行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據以登記明細分類賬。

(2)設置彙總現金收款憑證、彙總現金付款憑證、彙總銀行收款憑證、彙總銀行付款憑證和彙總轉賬憑證據以登記總分類賬。

在此種記賬程序中,一般狀況下不能編制貸方有多個對應賬户的轉賬憑證,即只能編制一借一貸或多借一貸的記賬憑證,而不能相反。

2、帳薄設置。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各種明細分類賬和總分類賬。

該公司的科目彙總表核算程序的記賬程序:

六、問題與分析

這個公司的很多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的規章都是法律所要求的那樣設置的,如會計崗位的設置,現金的管理等,但是在現實實行中卻沒有嚴格的按照這些規章制度來辦事,比如現金的使用,以及出納的崗位設置不貼合內部控制的要求,另外會計檔案的保管的存在一些問題。

具體來説有以下幾個問題:

1、現金的數量超過1000元,並且沒有將超額部分及時存入銀行,

2、出納崗位人員兼任會計檔案保管崗位,

3、會計檔案的沒有分類整理,

分析:1、每一天及時將超額現金存入銀行

2、指定專人保管會計檔案

3、會計人員應當按照會計檔案管理制度來對會計檔案進行分類整理並且妥善保管。

行業調研報告11

旅遊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近幾年來,中國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和國內旅遊均快速增長,旅遊產業規模日漸龐大,已成為全球第五大旅遊國。xx年全年入境旅遊人數達到10904萬人次,比xx年增長18.96%;旅遊外匯收入累計為257億美元,比xx年增長47.87%。

xx年1-9月,全國旅遊外匯收入累計測算數為219.8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150%。其中:過夜旅遊者在華花費為198.58億美元,佔全國旅遊外匯收入的90.31%;一日遊遊客在華花費為21.31億美元,佔9.69%。未來幾年內,交通運輸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市場需求拉動明顯。交通運輸業景氣度進一步提升,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

xx年我國出境旅遊增勢強勁,公民出境旅遊超過2800萬人。同時,國內旅遊整體發展勢頭良好,xx年中國內地旅遊出遊人數達到11.02億人次,首次突破10億人次大關。國內旅遊收入達到4711億元。

據統計,至xx年底,全國共有15339家旅行社,新增加1978家,其中,國際社增加108家,國內社增加1870家;旅行社總資產424.38億元,同比增長9.42%;直接從業人員為24.62萬人。但旅行社的增加也使得旅遊業的質量問題亮起不少紅燈,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對旅行社的營業和服務要嚴格監督和規範,制訂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來對其進行有效約束。

隨着旅遊消費規模的擴大和市場競爭的升級,旅遊業“低投入高產出”的時期已經結束。由於國家的資金投入有限,景區等旅遊產品事實上是一種不完全的公共產品,對其要求有公共產品的價格顯然是不合適的。於是xx年以來,景區提高門票價格成為旅遊業界的熱點話題,又例如xx年廣州在第98屆廣交會提出了對酒店房價的“不限價”,類似的問題牽引着旅遊業競爭模式、盈利模式的變遷。

賓館酒店行業處於過度競爭狀態,全行業處於盈虧臨界點。但隨着我國經濟及旅遊業的發展,在未來幾年內多種形式的酒店經營模式將得到快速發展。並在發展中逐步由國家走向民資,由壟斷走向競爭。隨着開放程度逐漸深入,國際品牌的漸漸滲透,各品牌間的服務理念、營銷策略、市場定位之爭將愈演愈烈。這對本土的老牌酒店來説更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和挑戰,如何在國際品牌進入市場的競爭中保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點、站穩腳步是一個急需研究解決的問題。消費者在對酒店等旅遊行業的消費意識的增強的同時對酒店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低投入高產出”已經不符合現代的市場經濟原則,酒店如何在滿足消費者多方面要求的情況下提高利潤,這又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行業調研報告12

醫藥行業在投資界擁有“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的美譽,20xx年英國《金融時報》500強企業所屬行業中,製藥業是僅次於銀行業的全球最有投資價值的行業。醫藥行業分為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兩大組成部分,其中醫藥工業包括化學制藥工業(包括化學原料藥業和化學制劑業)、中成藥工業、中藥飲片工業、生物製藥工業、醫療器械工業、製藥機械工業、醫用材料及醫療用品製造工業、其他工業八個子行業。

一、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現狀

(一)醫藥行業的特點

1、高技術

醫藥製造業是一個多學科先進技術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產業羣體。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擴大了疑難病症的研究領域,為尋找醫治危及人類疾病的藥物和手段發揮了重要作用,使醫藥產業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2、高投入

醫藥產品的早期研究和生產過程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改造,以及最終產品上市的市場開發,都需要資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藥研究開發(R&D)過程,耗資大、耗時長、難度不斷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種藥物從開發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費15年的時間,耗費8-10億美元左右。美國製藥界在過去的20年間,每隔5年研究開發費用就增加1倍。20xx年,世界製藥業的“三巨頭”——美國輝瑞公司、葛蘭素史克公司和諾華製藥公司的研究開發費用分別達71億美元、46億美元和35.5億美元,研究開發費用佔全年銷售額的比例均在15~16%之間。

3、高風險

從實驗室研究到新藥上市是一個漫長的歷程,要經過合成提娶生物篩癬藥理、毒理等臨牀前試驗、製劑處方及穩定性試驗、生物利用度測試和放大試驗等一系列過程,還需要經歷人體臨牀試驗、註冊上市和售後監督等諸多複雜環節,且各環節都有很大風險。一個大型製藥公司每年會合成上萬種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幾、二十種化合物通過實驗室測試,而最終也可能只有一種候選開發品能夠通過無數次嚴格的檢測和試驗而成為真正的可用於臨牀的新藥。目前,新藥研究開發的成功率還比較低,美國為1/5000,日本為1/4000。即使新藥研發成功、註冊上市後,在臨牀應用過程中,一旦被檢測到有不良反應,或發現其他國家同類產品不良反應的報告,也可能隨時被中止應用。

4、高附加值

藥品實行專利保護,藥品研究開發企業在專利期內享有市場獨佔權。由於藥品研究開發的高額投入,製藥公司一旦獲得新藥上市批准,其新產品的高昂售價將為其獲得高額利潤回報。生物工程藥物的利潤回報率也非常高,尤其是擁有新產品、專利產品的企業,一旦開發成功便會形成技術壟斷優勢,回報利潤能達十倍以上。

5、相對壟斷

醫藥製造業從根本上説,是被以研究開發為基礎的大製藥公司所壟斷,並且這種壟斷有進一步加強的趨勢。20xx年,世界前10家跨國製藥公司佔全球藥品市場的份額為43%,前20家佔有率已經達到60%以上。

我國製藥業長期以來以仿製藥物為主,自主研發實力不強,R&D投入較少,利潤回報、風險性等產業特徵也相應表現得不如世界發達國家製藥業那樣突出。但隨着醫藥產業國際化進程加快,我國醫藥製造業在自主開發、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道路上,對產業特性的感受將會越來越強烈。

(二)醫藥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自1997年以來,醫藥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穩步提高,主要經濟指標占全部工業總額的比重,呈現穩步增長態勢。醫藥行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不大,以資產為主的規模比重僅為2%-3%,效益指標相對高一些也僅為3%-4%,是我國實現經濟效益的穩定來源產業之一,但並未進入支柱產業之列。醫藥行業與人民羣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為人民防病治並康復保艦提高民族素質的特殊產業。在保證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保駕護航”作用。

表1:醫藥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占全國工業比重

19xx年19xx年19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

企業數(%)

工業總產值(%)

總資產(%)

銷售收入(%)

利潤(%)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表2:20xx~20xx年醫藥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在工業行業中的排名

20xx年20xx年20xx年

淨資產數額131312

資產總額141313

工業總產值(不變價)111811

銷售收入191818

利潤總額9711

利税總額91215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其中20xx年為快報數據。

(三)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是目前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製藥大國,可生產化學原料藥1300多種,總產量80餘萬噸,其中有60多個品種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化學藥品製劑30多種劑型、4500餘個品種;在全球已經研究成功的40餘種生物工程藥品中,我國已能生產18種,其中部分藥品具有一定產業化規模;中成藥產量60餘萬噸,中成藥品種、規格達8000多種;可生產醫療器械近50個門類、3000多個品種、11000餘個規格的產品。

1、近6年醫藥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值、產量穩步增長,連年創出新高

全國醫藥工業總產值由1998年的1712.8億元增長至20xx年的3876.5億元,年均增長17.75%;工業增加值由1998年的468.3億元增長至20xx年的1133.2億元,年均增長1

行業調研報告13

勞務派遣行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勞務派遣是我國人力資源市場根據社會需求開辦的一種新的人才中介服務項目。勞務派遣對於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滿足企業不同類型人員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了解我區勞務派遣行業現狀,為進一步規範勞務派遣行業管理,促進勞務派遣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參考,筆者對我區勞務派遣行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據勞動保障監察總隊和區工商分局統計,我區目前共有勞務派遣單位18家。主要從事冶金、物流、製造等行業。通過調研,我們發現我區勞務派遣行業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工作基礎較好。調研的5家從事勞務派遣的用人單位中,涉及職工1107人,其中農民工644人,單位全部與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參保總人數為1107人,其中參加養老保險678人、參加失業保險622人、參加工傷保險1100人、參加醫療保險618人、參加生育保險618人,解決、終止勞動合同均依法支付了經濟補償金,無拖欠工資侵害勞動者權益的現象發生。

(二)市場前景廣闊。江津是一個伴隨着新重慶“一圈兩翼”戰略迎來再次發展城市。近年來,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千億工作強區”目標,隨着這幾年三大園區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一批新項目、大項目相繼上馬並開始投產,為勞務派遣提供了廣闊的用工市場。

(三)發展潛力較大。我區勞動力市場資源充足,以前的國有企業較多,工業基礎較好,企業改制後,大量的具有一定職業技能的企業下崗職工在家待業;隨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農村大量的富餘動力向就近城市轉移,這為發展勞務派遣行業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資源。

二、存在的問題

我區勞務派遣行業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探索,取得較快發展,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法律維權存在缺陷。隨着《勞動合同法》的出台,為勞務派遣行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對規範勞務派遣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勞動合同法》中涉及勞務派遣的都是一些原則性的條款,在派遣員工的社會保障、工作崗位、勞動條件、勞動時間、勞動報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沒有明確的詳細範圍,對勞務派遣公司和用工企業沒有具體約束措施。

(二)經濟權利難以保障。一是同工不同酬現象嚴重。一些單位部分勞務派遣工與正式工混崗上班,派遣工的工資明顯低於正式員工。據瞭解,勞務派遣工與同工種、同崗位的正式員工相比,收入水平差距一般在1倍以上,有的甚至有幾倍的差距。二是保險福利待遇低。勞務派遣工的社會保險費是從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的勞務費中提取的,並由派遣公司負責繳納。勞務派遣公司一般按非正規就業的比例就低不就高繳納。三是工資增長難。企業經濟效益提高時,正式職工可以通過工資集體協商或其他方式增加工資,但勞務派遣工的工資是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的勞務費的一部分,他們的工資增長要按勞務派遣公司與用人單位協商而定,勞務派遣工對此根本沒有發言權。四是“假派遣”侵權行為嚴重。一些企業和單位為了避免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將本企業的職工轉簽到勞務派遣公司,實現員工向勞務派遣工的“置換”,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嚴重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三)民主權利無法實現。由於被認為不是用工單位的正式職工,幾乎所有的被派遣勞動者本應享有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參加工會組織及會員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等民主權利都難以實現。即使在用人單位參加工會,其民主政治權利的實現也有一定困難,因為所有涉及勞務派遣工的勞動經濟權益的問題都是勞務派遣公司與用人單位通過勞務協商決定的,用人單位的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不便於與用人單位研究制定或協商決定勞務派遣工的勞動經濟權益。

(四)准入審批不夠規範。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成立一家勞務派遣公司只需50萬的註冊資金。但法律對勞務派遣機構的經營資質卻缺乏統一標準,與之相配套的監管制度也很不完善。有的勞務公司只有一兩名工作人員就能開業,還有部分派遣公司甚至根本不具備相應的從業資格。如此寬鬆的准入和監管環境使得勞務派遣公司抗風險能力較低,根本無法承擔兑現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種種責任。現行的勞務派遣審批職能不統一,不僅勞動保障部門可以審批,工商部門也可以,造成審批不規範,監管難以到位

三、對策建議

勞務派遣作為一種靈活用工方式,在我市有着極大的市場潛力和實際需求。因此,對以上分析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採用法律、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從加強法制建設、強化監督管理、發揮工會作用,嚴格准入審核等方面入手,加強勞務派遣規範運作,促進勞務派遣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一)加強法制建設,制定配套政策。勞動保障部門要針對勞務派遣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在《勞動合同法》的框架下,制定出台相關配套政策,對勞務派遣的一些特殊法律問題的銜接做出明確規定,細化使用勞務派遣的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崗位的範圍,明確勞務派遣企業和用人單位在保障派遣工各項權益中各自的職責以及發生勞動爭議後的處理程序,制定適合勞務派遣的勞動合同文本,包括在繳納社會保險、勞動條件、工作時間、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與企業正式員工相同對待的條款,在法律制度上為派遣勞動者維權提供保障。

(二)加強監督管理,維護合法權益。勞動保障部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對勞務派遣企業的監管機制,嚴格禁止企業將原有職工轉為勞務派遣工。要加強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人單位的執法監察,重點監督檢查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協議簽訂及履行,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勞動合同簽訂、社會保險辦理情況,用工單位工資支付、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保護等情況,嚴肅查處侵害勞動者權益的違法行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加大處罰力度,勞動保障部門還應對現有勞務派遣單位進行專項審查,建立相應的誠信等級評價體系,實行分類監管,對不符合要求、違法經營的,聯合相關部門依法取締。

(三)發揮工會作用,保障民主權利。要創新方式方法,加大組建工作力度,把廣大勞務派遣工組織到用工單位工會中來,建立派遣工代表分團或小組,讓其代表派遣工參加企業民主管理活動,切實維護好勞務派遣工的民主政治、勞動經濟等切身權益,構建和諧穩定、健康有序的勞動關係,促進企業和社會穩定,把勞動合同法保護勞動者權益的基本立法思想落到實處。

(四)實行歸口管理,嚴格准入審核。將勞務派遣申報審批職能歸口到勞動保障部門,勞動部門要建立健全勞務派遣企業准入機制,建立相關配套制度,嚴格派遣單位的申請、許可及審查,提高勞務派遣企業履職能力。

行業調研報告14

服裝行業既是我縣的一大經濟支柱產業,也是我縣出口創匯的主導產業,20xx年**縣服裝行業實現產值27億元左右:20xx年可望達到34億元,增幅達30%。20xx年服裝行業創兩税(增值税和消費税7500萬元,佔全縣國税的24%。加上地税,整個行業的税收佔全縣財政總收入四分之一左右。到今年7月份止,我縣服裝行業已超額完成了年初下達的20xx年全年税金任務的各項指標。這一行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我國加入WTO,服裝行業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寬,這一行業對我縣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仍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就在江蘇省**開發區,就有“欣華”、“斯威爾”、“春雁”等三家在我縣服裝產業中有着重要影響的企業,它們的年創產值均超過20xx萬元以上,每年創税在200萬元,甚至在400萬元以上。

作為**的一員,我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家鄉,也深深地敬愛着這個為**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行業。為了走近它、瞭解它,也為了能夠對它的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我走出校園,在各服裝行業領導的幫助下,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深入全縣三家有代表性的服裝企業,以及縣外貿局、國税局等部門進行調研。

 調研過程

7月6日至8月10日,我先後採訪了欣華服飾有限公司公司,春雁羽絨服裝公司等幾家企業,我也採訪了縣外貿局、縣國税局等部門。每到一處,我們都受到了熱情的接待。

在欣華服飾有限公司,張副總經理親自帶我參觀了生產車間和樣品陳列室。陳列室裏各式各樣的樣品舉不勝舉。各季服裝、睡衣、羽絨服,令我讚歎不已。在會客廳裏,我就企業的生產規模、資金、納税等情況,採訪了張總。張總認真仔細地逐一作了解答。張總還跟我們推心置腹地講了沒有高科技含量的難處,希望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為將來出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7月12日,我們採訪了春雁羽絨服裝公司。在整潔的會議室裏,我們問了吳總經理許多問題。包括該廠的一些概況、加入WTO之後對該廠的一些影響等。吳總一一作了答覆。“春雁”創辦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生產值超億元。主要生產羽絨服裝、毛巾睡衣等。吳總認為,中國加入WTO對該廠沒有任何影響。而他覺得**發展服裝行業的不利因素正不斷增加。

隨後,在有關負責人的陪同下,我們又參觀了陳列室和製作車間。陳列室裏,琳琅滿目的服裝令人應接不暇。緊接着,我們又來到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繁忙地工作着。首先是裁剪車間,再是縫紉車間、熨燙車間,最後是包裝車間。每一道程序都井然有序地進行着。原來,我們在陳列室裏所看到的五花八門的服裝就是這麼製成的。

一星期後,我們又相繼採訪了**外貿局和國税局。

**服裝行業發展現狀

服裝行業是**最有活力和基礎的行業。它萌芽於改革開放初期,進入90年代特別是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個體私營服裝企業如雨後春筍、異軍突起,並迅速成為**服裝行業中的主力軍。據統計,到20xx年底止,全縣註冊的工藝企業將近140家,而就地理位置分佈情況看。

**服裝最初以棉布衣服為主,經過30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以羽絨為主,毛巾睡衣、各季服裝、拖鞋等15大類上萬個品種。這些服裝深受海內外消費青睞,其產品遠銷北美、南美、非洲、東南亞、韓國、日本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統計表明,20xx年**縣服裝行業,在國際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仍實現產值近17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40%,實現增值税0.75億元,佔整個工業增值税入庫數的47.7%,出口交貨值9億元,佔全社會出口交貨值的76%。全縣服裝行業入庫税收10萬元以上企業51家,約佔全縣入庫税收1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的一半,50萬元以上的17家,100萬元以上6家。據2家年銷售額200萬元以上的企業統計,**服裝企業家數和產值,在全市服裝行業中所佔比重分別為12.9%、10%,年生產總量名列全省前茅。

一眨眼,**服裝行業已經走過了30個春秋,經過這些年來的磨練和發展已成為支撐**財政的一大重要支柱,不僅使大批勞動力有了就業機會,同時也培養造就了一支優秀的企業家隊伍,並且逐步完善了一條外貿出口通道,為**適應加入WTO後的新形勢,更穩步地走向世界,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制約服裝行業發展壯大的因素

儘管**服裝行業發展速度之快令人矚目,但是目前這一行業確實還存在着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服裝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必須儘快予以解決。問題表現在政府與企業兩個方面。

 一、政府方面的因素

1、投資環境有待改善。與周邊一些地區的優惠政策相比,**服裝缺乏專門的行業優惠政策。如在**,企業用地價格偏高,手續繁瑣,耗時太長。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考慮國有企業的多,考慮個私企業的少,考慮工業園區的多,考慮鄉下的少,導致這些鄉鎮發展企業的積極性不高。與其他地區相比,**税收重、貸款難、檢查多。由於所得税返還率比別的地區低,因而税收偏重。**某些部門運用政策欠靈活,檢查過多,有些企業一年要受到各類檢查多達十餘次,企業忙於接待應付,影響了生產。而金融企業怕冒風險,對中小型企業支持力度不夠大,因而服裝這類中小型企業貸款很難。

2、辦事效率欠高,服務欠到位。儘管縣委、縣政府提出“聚精會神抓經濟、重中之中抓工業”的口號,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有些部門執行起來不是打折扣,就是不執行,也有的是因為部門利益驅動,導致政令不通,有禁不止,有令不行。有些事關企業的問題久拖未決,決而難行。企業辦事,審批手續繁瑣,七簽字八蓋章,部門辦事機械,使問題無法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解決。城區以外的鄉鎮沒有設立為企業服務的代辦點和專門的代辦人員,企業辦事更難。

另外,園區建設緩慢,配套措施滯後。工業園區是全縣唯一的一個園區,但是這一園區起點不高,配套設施沒有跟上。

3、宏觀調控力度不夠。政府的主要職能就是在加強宏觀管理的前提下,儘量為企業搞好服務,引導企業向更高層次、更大規模發展,引導全縣人民關心、支持企業的發展。但是,直至目前,服裝行業還沒有一個較為完整、清晰、可操作的行業規劃,連起碼的行業協會也沒有建立,行業仍處於自生自滅、發展到哪裏算哪裏的無規劃狀態。有些部門不同程度存在“吃、拿、卡、要”現象。服裝市場的氛圍也不濃厚,全縣沒有一家銷售本地生產的服裝的專賣店,也沒有一處服裝展銷廳或展銷館,到過或路過**的人,根本感覺不到服裝市場的濃厚氛圍。

(二)企業自身方面的因素

1、無序競爭。不少企業存在小農意識,為了眼前利益競相壓價,導致無序競爭,相互殘殺。

2、產品檔次低。美觀、實用、科技含量高的產品最暢銷,也最有發展前景,而我縣目前生產的服裝往往檔次不高。不僅科技含量低,外觀粗陋,有的甚至原料味濃烈,讓人厭而遠之。

3、規模偏小。“求全不求大”**許多服裝廠是從外加工作坊轉變來的,規模小、設備簡陋,缺乏競爭力。

另外,企業方面的問題還表現在:國內外銷售市場沒有建立或健全;品牌、名牌意識沒有真正樹立;科學、規範的行業管理模式沒有形成;小富即安,安於現狀的思想框框沒有衝破。

不過,我們認為,上述這些問題,表現在企業,根源在政府。政府方面的問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發展壯大服裝行業的建議和對策

針對上述這些制約我縣服裝行業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我們建議:

一、儘快制定出台服裝行業的特殊優惠政策

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針對服裝行業這一特殊性,從更加有利於**服裝行業的發展壯大出發,積極向上爭取特殊行業的優惠政策,建立**服裝行業的激勵和獎勵機制,至少要在以下四個方面有帶動和促進作用。一是服裝重點企業的龍頭帶動效應,延伸行業鏈;二是促進新興服裝企業的發展效應,擴大行業面;三是有利於企業聯合兼併,形成規模化、規範化、集團化的集聚效應;四是對外商、外貿的吸納效應。政府要儘快制定一個符合**實際和當前形勢的行業規劃,引導企業儘快適應中國加入WTO後的新形勢。二、儘快建立行業協會,實行行業自治

行業協會是當今社會任何一種有國際商貿往來的行業勢必要成立的一個社會團體,是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要求,它能起到政府機構和企業自身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在國際貿易出現糾紛時及時採取相應的對策;可以有效制止行業內的無序競爭現象;可以代表本行業與政府及有關部門協調,向政府提出有關本行業發展的經濟技術、政策方面的建議,成為政府與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樑;可以出面組織培訓企業主、技術員工,提高行業的整體素質;還可以為會員企業開展其他服務,如組織本行業產品展覽展銷,推薦行業內的高新技術產品、名牌產品、組織行業技術成果的鑑定和推廣應用,收集和發佈行業信息,開展諮詢服務,發展行業公益事業等等。

行業協會盡管是行業企業內部的事情,但針對**目前的客觀實際情況,應該採取“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辦法,由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成立“**服裝行業協籌領導小組”,落實責任,統一龍頭企業的思想認識。根據温州地區幾個成功的行業協會組建而少點干預,政府和部門領導儘量不要在協會中兼任職務;二是不要把行業協會變成政府的一個部門或機構。

三、強化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改善投資環境

首先要確保縣委、縣政府制定的政策能不折不扣地順利執行,這就要求政府在機構改革中,要砍掉目前已不適應新形勢或沒有存在必要的單位和部門,徹底轉變職能,保證政令暢通,有關職能部門不能只着眼於部門利益,而要把服務企業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其次要提高辦事效率,減少審批環節,簡化手續。

同時我們建議,服裝企業的管理者要心胸開闊,放眼未來,消除小農意識,從大局出發;不斷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擴大生產規模(可走聯合兼併之路),提高產品檔次;衝破小富即安,安於現狀的思想框框,不斷開拓,勇於創新,與時俱進。

只要找準企業發展的癥結所在,對症下藥,**的服裝行業就不僅能夠在國內外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而且還能抓住有利時機,趨利避害,進一步發展壯大**服裝行業。

人才使用的調查

在各服裝企業調查期間,我瞭解了各企業的人才使用情況:吳天虹,女,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1996年畢業,現就任華服飾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月薪3500元。張偉華,男,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1998年畢業,現就任欣華服飾有限公司財務部副經理,月薪20xx元。楊洋,男,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20xx年畢業,現就任春雁羽絨服裝公司生產部副經理,年薪20xx元。王平,女,1996年工商管理專業專科生,20xx年參加自修同專業本科畢業,現任春雁公司生產部經理,年薪6萬元。張太明,男,20xx年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現任斯威爾服裝公司總經理助理,月薪20xx元。

在調查中他們表示,以前在學校覺得知識好象和實際沒有什麼聯繫,放鬆了一些課程的學習,但真正的到了工作崗位,頓時覺得,書本上的很多知識點自己沒有能夠很好的掌握,現在每天都要在工作之餘,學習一些新的管理知識。

他們在談到現在學校專業的開設上説,現在高等學校普遍開設的課程雖然有了很大的改進,但真正的離先進管理水平還有很大距離,而且,現在學校的學生雖然能很快適應市場、工作要求,但知識面狹窄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同時,也不能腳踏實地的從基層做起,一工作就想要很高的回報。

在問到他們對大四學生有什麼要説的時,他們説“希望你們先就業,再擇業,最終創業,腳踏實地,紮紮實實完的完從學校到社會的轉變”。

行業調研報告15

一、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電線電纜沐浴着國民經濟快速穩步向前發展的東風,飛速發展,被譽為城市“神經”和“血管”的電線電纜行業,肩負着為各行各業國民經濟支柱行業配套的職能。業已成長為我國機械行業中位置僅次於汽車的第二大產業,而且我國是一個巨大而且還在不斷成長壯大的市場,中國人口是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線纜產業的產值僅佔世界線纜產業的15%左右,這個巨大的市場還有許多的發展空間和空白點,有待於開發。“十一五”期間,按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年遞增7%~8%計算,電線電纜行業發展速度將與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持平,預計在8.5%左右。從宏觀上看,整個中國電線電纜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增長期。

據專家預測,到“十一五”末期,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9億千瓦,其中水電9500萬千瓦,火電2.86億千瓦,核電870萬千瓦,風力、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120萬千瓦,發電量將達到1.614萬億千瓦時。為達到這一目標,“十一五”期間,電線工業投資規模將達到8000億元左右,電源建設與輸配電方面的投資也將有所提高。有資料表明,“十一五”期間,將有40%以上的投資,即約有3600億元的資金投向輸配電建設方面。由此可見,“十一五”期間,我國電線建設的發展將給電線電纜行業帶來無限商機。

據相關數據統計,20xx年中國的電纜市場產銷額超過2565億元。有關專家預計,“十一五”期間,我國電線電纜將以8%至9%的速度發展,預計20xx年電線電纜產量將達到550萬公里,通訊電纜將達到5000萬公里。目前,世界前五名的著名電線電纜製造商Nexans(耐克森)、Pirelli(比瑞利)、Sumitomo(住友)、Furukawa(古河)、Siemens(西門子)均已在我國建立了合資、獨資企業。根據中國國際招標網數據,20xx年4-6月我國涉及電纜採購的國際招標項目共13項,累計中標金額3838.74萬美元,採購電纜127983.5米。

電線電纜行業經過近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一個線纜大國。自20xx年秋季開始的“電荒”促進了我國電線尤其是電源建設的快速發展。隨着“十一五”規劃的實施,西電東送、骨架電網升壓擴容、全國聯網等大規模的電網建設將為電線電纜行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我國電線電纜行業面臨的問題

(一)電線電纜技術含量低,缺乏創新。

電線電纜技術含量低,使行業進入門檻低,市場競爭激烈。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高端電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各種“環保電纜”成為消費者的首選。許多電線電纜企業,目光短淺,缺乏大氣,對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投入嚴重不足,從而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二)電線電纜行業魚龍混雜,沒有完善的市場監督管理,嚴重製約着線纜企業的發展。

我國線纜行業數量眾多,達7000餘家,但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許多根本不具備生產能力、質量控制和檢測等必要手段的“作坊企業”得以混跡於電線電纜行業之中,加上原材料不斷上漲帶來的經營壓力,使假冒偽劣、粗製濫造、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現象屢禁不止,非標產品盛行,不但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還使依法生產的企業及經銷商步履維艱。另外,外資企業虎視眈眈,覬覦我們的這個大蛋糕。

三、針對以上問題,建議如下

(一)技術創新是提高線纜企業競爭力的根本因素。

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創新謀求發展已成為當今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技術創新也成為現代企業發展重要選擇,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只有不斷開發出技術含量高、質量好的產品,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線纜企業應該以企業管理為切入點,把管理作為提高企業效益的一個重要舉措。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產力。對線纜行業蘭説,管理尤為重要。眾所周知,線纜行業是一個“料重工輕”的產業,對於技術水平不高的中國線纜企業來説,尤為如此。因此,企業的產品成本被原材料佔去80%,也就是説,基本上只有20%的成本可以調控。如何儘量把這20%的成本降下來,已經成為企業提高價格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三)實施差異化經營戰略。

差異化經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競爭戰略,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將充分發揮和運用其產品或服務獨特的某一部分直至全部不同於其它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優勢,作為指導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方向。我們知道,市場是由形式多樣、需求各異的消費者羣體組成的,並且這種消費需求隨着時代的發展在不斷地變化。因此,無論多麼完善、多麼成熟的市場都不可能長期不變。

市場差異始終存在,經營機會隨處可見,即使是在傳統產品市場面前經營者也大可不必顯得的無所適從,關鍵在於你切入市場的深度如何。以耐克森公司為列,該公司在海底電線電纜、繞組線方面獲得全球第一的位置,在局域網電纜、電線電纜獲得全球第二,在通信銅纜、數據傳輸電纜、設備電纜、裸線獲得歐洲第一的位置。耐克森公司取得這樣的優異成就,就是瞄準了市場地位,走差異化和專業化發展道路,集中精力做好一個領域的產品。差異化雖然限制了市場目標的範圍,但也避免了激烈的市場競爭,以更專業的形象出現在消費者面前,更能凸現專業和品牌形象。當前,我國電線電纜業企業眾多,大多企業產品雷同,技術含量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必然陷入“零和博弈”之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hang/nnow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