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幼兒教師隨筆14篇

幼兒教師隨筆14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師隨筆14篇

幼兒教師隨筆 篇1

《綱要》健康領域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户外遊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要 “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好動、好奇是幼兒的天性,遊戲性又是幼兒教育活動的主要特徵,體育活動正滿足了他們的這種愛好和身心需要。“遊戲給予幼兒快樂的同時,還為其提供了創造、發明、學習世界的機會。”體育活動在培養幼兒發展自我的同時,也發展了幼兒與他人、社會的關係,使幼兒由個體的人成為社會的人。但是,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並不是一種單一的體能訓練,它是一種綜合的遊戲實踐活動,在體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社會化教育,對幼兒的人格發展有着極其深遠的意義:既要保持自我個性,又要融入社會生活,成為一個發展健全的人。

一、 良好的個性品質

新《綱要》指出:要“增強幼兒的自尊、自信,培養幼兒關心、友好的態度和行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加強師生之間、同伴之間的交往,培養幼兒對人親近、友愛的態度,教給必要的交往技能,學會和睦相處。”體育活動作為幼兒活動的一種方式,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身體發展,增強幼兒體質,重要的是它還具有滿足幼兒模仿、娛樂、交往、表現、競爭等個體需要,促進幼兒智力、個性、品德、審美、情趣、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發展的功能,培養幼兒積極進取、勇於探索、愛惜玩具、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良好個性品質,促使幼兒由個性人發展成為完整的社會人的健康心理。

1、培養了幼兒不怕困難、勇敢的意志品質

幼兒期是培養意志品質的最好時機,體育活動是培養幼兒良好意志品質的最佳途徑。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是培養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體育活動中,我們為幼兒創設克服不同困難的情境,這種困難可能是生理的,也有可能是心理的,是幼兒經過努力後能夠克服的。對幼兒來説,任何一項體育活動都要付出努力,要克服比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困難。如在中班“我和椅子一起玩”的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準備了許多椅子,利用椅子練平衡、跳躍等基本動作。當讓幼兒分別在一個椅子高度、兩個椅子高度上跳下時,幼兒完成得都很好。但當搭至三個、四個椅子高度時,有的幼兒表現為膽怯了,特別是幾個個子矮小的女孩。這時,幼兒的心理往往是狐疑不定的,教師的鼓勵和信任在這時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每當一個孩子勇敢地跳下後,教師總會適時地表揚:“你真棒!”當孩子稍有猶疑,教師就會伸出雙手,做出安全保護的樣子,鼓勵孩子“你能行!”教師的鼓勵和保護讓幼兒感受到信任和安全,大部分孩子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次跳。最後,只有一位小女孩,站在四個椅子的上面,無論教師如何鼓勵,就是不肯往下跳。她眼含淚花,想跳又不敢跳,不跳又不甘心。在教師和同伴的鼓勵和幫助下,她終於跳了下來。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她的膽子越來越大,從她興奮的小臉上,可以看到成功為她帶來了勇氣和樂趣。

2、培養了幼兒的自信心,使幼兒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説過“小孩子喜歡遊戲,但更喜歡遊戲的成功。這是因為遊戲的成功一方面給幼兒帶來愉悦,另一方面還可以得到父母、教師、同伴的讚許。”體育活動是幼兒喜愛並且參加最多的活動之一,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能得到強烈的情感體驗。當幼兒克服困難,學會某種動作,得到了同伴、老師的認同後,他們會產生一種喜悦的心情,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了自信心。如我在組織體育活動“跳花杆”時,有個別幼兒由於一直無法跟上節奏跳,對活動失去了興趣,對自己也失去了自信,覺得自己肯定不會跳了,對活動產生了排斥心理,當他們面對有節奏地敲打着的花杆時,腳就不聽使喚,這時老師就用鼓勵的口吻説: “你行的,試試看好嗎?”“真棒,再來一次。”“加油!加油!” 這些幼兒在老師的鼓勵和同伴的影響下,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克服了畏難心理,掌握了動作要領,也樹立了自信心。幼兒的自信心來自於活動中獲得的成功及教師、同伴對其成功的肯定,在以後的活動中,當他們再度面對困難時,他們便不再會畏縮不前了。

3、培養了幼兒互相合作的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一個人今天在合作中能做什麼,他明天就能獨立做什麼。”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主要是通過體育遊戲活動來完成其教學任務的,體育遊戲有它特有的規則、情節,從內容到形式,從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強烈的集體性。為了達到遊戲目的,幼兒必須通過互相合作去完成各項活動。如“ 送眼淚”的遊戲中,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比賽,每個人必須拿着沾滿“眼淚”的海綿,跳過“小河”,鑽過“ 山洞”繞過“樹林”,將“眼淚”送到獅子那裏,最後,比比哪組送的“眼淚”最多就獲勝。通過這種合作的遊戲,使幼兒在遊戲中探索如何協調配合完成任務,使幼兒知道,要取得遊戲的最後勝利,必須與同伴友好合作,互幫互助。顯見,體育活動為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機會,也有助於幼兒形成集體榮譽感。

二、和諧的人際關係

新《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加強師生之間、同伴之間的交往,培養幼兒對人親近、友愛的態度,教給必要的交往技能,學會和睦相處。” 在體育活動中,活動器具(玩具)的共用就充分促進了幼兒之間的協作關係,在活動中,教師在投放活動玩具時有意識的投放品種多但數量少的玩具,當幼兒想玩別人手中的玩具時,就必須與他人共用或商量交換玩具,才能如願以償。

遊戲一:“紙棒的一物多玩”

遊戲中提供給幼兒人手一根紙棒,讓幼兒想出紙棒的多種玩法,要求他們要玩“搭長梯”、“跳格子”、“走長線”的遊戲,這就要求幼兒必須協調好與其他人的關係,既要共用玩具又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一個共用的目標。

遊戲二:“佔圈”

遊戲中教師提供的圓圈數量總比幼兒人數少,在兒歌唸完後搶圈站,先站在圈中的幼兒為勝。這既發展了幼兒的靈敏性,又培養了他們的競爭意識,為今後踏入充滿挑戰的大社會奠定了心理基礎。

三、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新《綱要》指出:“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尤其是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學習,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教師要注意通過環境影響、感染幼兒”。“兒童從自我中心過渡到做一個社會的人,重要的變化在遊戲之中。”幼兒要成為一個社會人,就必須積極參加社會生活,才有可能由個體以最便捷的方式融於社會,體育活動就很好的為幼兒提供了廣泛的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

1、直接式:

新《綱要》指出要“開展以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孩子的成長需要實實在在的感受與體驗,帶幼兒走出幼兒園去“遠足”、 “踏青”等活動不僅能強健身體、鍛鍊意志,而且可以讓幼兒廣泛接觸社會上的人,看到社會現象。如遠足時看到人們對老人的關心,對殘疾人的.幫助,瞭解交通規則、公園規則等等。在這個社會的大教室裏,孩子獲得的不僅是體力的鍛鍊、知識的積累,也豐富了他們的精神世界,培養了善良的情感和美好的心靈。同時,幼兒參加運動會也是幼兒走向社會的極好途徑,如我園每學期根據本園實際情況及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親子運動會,就會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來參加。而其中的“親子游戲”是幼兒與家長配合的比賽項目,如“兩人三足走”、“運海洋球回家”、“過河”“趕小豬”等既讓幼兒參與了比賽的過程,又加深了親子間的感情,同時也讓家長融入到了我們幼兒園的生活中。幼兒參與活動的過程把單純的個人行為加入進了社會生活,可以在社會他人中得到評價,瞭解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及為自己帶來的結果,使幼兒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中,融入到了社會生活中。

2、間接式:

體育活動特別是運動會是個人蔘與社會的一種方式,是得到社會評價、社會反映的途徑。幼兒觀看運動會,也是幼兒瞭解他人、參與評價、找到社會學習榜樣,使自己成為社會成員的機會。幼兒在和家人觀看電視裏的“奧運會”和各種各樣的體育比賽後,就有了對一些運動健將的個人瞭解,有了對他們的評價,也有了自己嚮往的榜樣。如:110米欄跨欄世界冠軍劉翔就是孩子們心中的偶像,通過認識劉翔,不僅讓幼兒更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了,而且也使幼兒有了作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有了學習的好榜樣。

在充滿競爭色彩和趣味的體育遊戲中,讓幼兒通過不斷的努力和鍛鍊,體驗成功與榮譽、享受成功與勝利,形成活潑健康、樂觀積極、團結互助、勇於克服困難、勇於競爭、鋭意進取的良好個性品質,讓幼兒成為一個適應社會需要的人,一個堅強的人。

幼兒教師隨筆 篇2

我們班裏有個小孩名字叫小凱,他的年紀要比其他小朋友小几個月,因此他的動作能力也比其他小朋友要弱。我們老師都希望可以通過觀察,引導幫助他樹立對體育活動的信心和興趣。

今天早晨的晨間活動是走平衡木(過小橋),孩子們一個個興高采烈地走過去。輪到小凱,他顯得很猶豫,我在他上橋的時候扶了一把,他戰戰兢兢地走上了獨木橋,雙手不住地上下左右擺動找平衡,這時候,站在傍邊的我馬上誇獎他:“哇!小凱真厲害,像架小飛機!”小朋友們也一個勁地叫:“小凱,加油!”小凱終於在我和小朋友們的鼓勵下,走過了平衡木。他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容。第二次,第三次,看着其他小朋友一個個自信地走過去,他顯得放鬆多了,而他每次走過去的時候,我也總是驚奇萬分地説:“小凱,你真棒,真勇敢,走得真好!”慢慢地,小凱的動作越來越熟練了,腳步也放得更開了,走得更穩了。

小凱的動作能力比一般小朋友要弱,這從他第一天進幼兒園的時候,我就發現了,他當時連一個人扶着牆壁從樓梯上走下都不敢,一定要扶着他的手走。經過幾次鼓勵後,我不僅發現他不是動作靈活了,而是心理上的膽怯和不自信佔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在今天的過小橋中,我給予他鼓勵,他也同樣越來越好了。

針對小男孩的這種膽小情況,我覺得在以後的活動中,更應該有意識地去安排他多做類似的'嘗試戰勝困難的事情,這樣,讓他在一次次的練習中,才有戰勝自己的心理,樹立其自信心,久而久之,他動作能力就會有更大的提高。

幼兒教師隨筆 篇3

平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老師和一個孩子談話時,如果另一個小朋友也想對老師表達想法,他就會直接把話插進來。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是由於他並不知道這樣做不禮貌。

首先,這與孩子們的家庭環境有關。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們是寶貝,他們説的每一句話,爸爸媽媽都會認真傾聽,所以他們在表達的時侯不會考慮到別人,自己想什麼時候説就什麼時候説,而爸爸媽媽也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漸漸地孩子形成了習慣。

其次,是老師對孩子們的禮貌教育有欠缺。老師會經常教育孩子們對人説話要有禮貌,尊重老師、尊重同伴。如早上來園見到老師要問“早上好”,見到同伴要打招呼;平時和老師長輩們在一起的時候要用您。除此之外同伴間還要相互謙讓……,但是禮貌教育就僅此而已嗎?像愛插話這樣的細節就被我們忽略了。

意識到問題所在,我們馬上動手改進。我們先用問卷的方法和家長進行溝通,從而瞭解了家長對孩子們進行禮貌教育的方式方法。然後通過家園欄和聯繫本和家長進行交流,對禮貌教育提出具體建議。在幼兒園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老師自身的禮貌行為慢慢地去影響孩子,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使孩子們形成良好的習慣。例如,在孩子們畫畫的時侯,如果我想對他們説話,我會先問一句:“對不起,小朋友們,打擾一下好嗎?”等孩子抬起頭表示同意我才會繼續往下説。又或者,當兩個小朋友交談時,我也會輕輕走過去先説上一句:“對不起,能打擾一下嗎?”經過孩子的允許後,我才會把我的建議提給他們。在班裏的`每一個環節我都會用這種方式禮貌地與孩子們交流,用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們樹立榜樣。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發現孩子有了變化。一天,當我和婷婷正在美工區裏製作時,朱可走過來對我們説:“對不起,能打擾一下好嗎?”我衝他點點頭,他説:“我也想做這個,你們能教我嗎?”聽了他的話,我非常高興,因為孩子們又學會了一種禮貌的溝通方法。現在,班裏多數小朋友都不愛插話了,他們懂得應該如何有禮貌地進行表達。我想,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們做不到,而是我們成人沒有言傳身教,不要讓我們的忽略成為教育中的遺憾!

幼兒教師隨筆 篇4

培養孩子良好閲讀習慣。書籍是人類進步階梯,閲讀是開啟孩子智慧金鑰匙。高明父母都會讓孩子擁有愛讀書習慣,為孩子多訂一些報刊雜誌,父母可以陪着孩子進行讀書,可以探討書中某一問題,發表不同看法,這樣為孩子營造了一種閲讀氛圍。

培養孩子良好課堂學習習慣。首先教育孩子愛每一科老師,喜歡老師,才能喜歡老師所教課,相反牴觸老師會影響孩子學習效率,課堂上積極認真態度及搞好課堂學習關鍵。要利用各種感官讓孩子聽、説、看、思、議、想相結合,積極投入全部情感,養成認真學習習慣。經常鼓勵孩子敢於張課堂上大膽發言,面對當今就業應聘中面試帶來壓力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明白鍛鍊自我重要性,應放手大膽地展示自我,這樣不但鍛鍊了膽量,也使孩子思維越來越敏捷。還要鼓勵孩子張課堂上敢於和善於提問習慣。學問才能學好,愛因斯坦曾説:“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讓孩子在課堂上多一些思考才有問題。注意力不集中是導致孩子課堂學習效率低頭號因素,要向課堂要質量,讓孩子明白時間就是生命,贏得時間才能贏得成功。家長多與孩子溝通,及時進行疏通、引導,舉一些名人成功,讓孩子確定目標,增強學習動力,端正學習態度,逐步克服上課易走神不良習慣。家長配合老師加強學習方法與策略指導,教會孩子養成上課認真聽講,讓孩子學會方法,才是最關鍵,亦如古人所説,養成複習習慣,分類整合,學會合理安排時間習慣;督促孩子養成整理回顧和學習資料和筆記習慣。

培養孩子健康心態習慣。作為父母應千方百計地促使孩子養成積極上進心態和習慣,讓孩子從小養成自信習慣,自信是成功者特質,只要擁有自信,就沒有戰勝不了困難。記得我兒子8歲時參加全縣書畫賽時,開始練累,他想放棄失去信心,我及時給予鼓勵幫助,使他重新找到自信,才得以順利參賽並獲獎,至到現在我時常鼓動他,讓他對自己充滿自信,勇於面對所遇到困難,堅強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險峯,可以使人從亂石堆中找出寶石,一定要磨鍊孩子意志堅強習慣,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難免遇到挫折和困難,要教育孩子敢於面對,放手挑戰,多動腦筋,想辦法,最終讓他會明白:辦法總比困難多,從而讓孩子在挑戰中找到自信。

培養孩子良好衞生飲食習慣和良好作息習慣。一個孩子成長,成才離不開個人和勤奮努力,更離不開老師關愛,也離不開家庭支持幫助,希望我們做家長今後要着眼於孩子進步,多關心孩子學習與生活,促進其健康成長,還要正視孩子存在問題,給予他們有力扶持,多與老師溝通,加強對孩子監護,這是我們至今責任,責任重於泰山。

幼兒教師隨筆 篇5

在二十多年的幼教生活裏,使我體驗到了好多,也漸漸的學會了如何去觀察去了解幼兒,如何去用行動關愛每一名孩子。每當我看到一雙雙炯炯有神、天真無邪的眼睛望着我時,總有一種説不出的感覺。他讓我從每天的疲倦中清醒,讓我從失落中找回自我,讓我一次又一次的找回前進的動力。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從他們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他們的不解,他們的渴望,他們的關心……

新學期的開始,我抱着新的面貌、新的氣象、新的可望,再一次迎來了那羣活潑天真的孩子們。剛開學的這周裏,上學期經常接的康康還不算太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有時會悄悄的留下那不算堅強的眼淚。而這時我便會走到他身邊對他説一些鼓勵和安慰之類的話語,而他也很聽話懂事,馬上就會像一個男子漢一樣收起自己懦弱的眼淚,用那天真的眼神望着我,每次都是……好像要和我説些什麼,而我也明白他那眼神背後的語言......

在工作中我們要全面觀察幼兒,包括髮生在他們身上的一點一滴,尤其是不要忽略對孩子眼神的.觀察。我可以從每個人的眼神中看到他們的所思所想所行,可以更近一步的去了解他們,呵護他們,並給予他們新的希望,更有利於根據每個幼兒對他們進行教育,設置符合他們的發展目標,為孩子更健康的成長提供有力的條件。

幼兒教師隨筆 篇6

最近有部分家長帶來了純淨水水桶供孩子們自主遊戲用。這天自主遊戲時間,多多發現了放在活動室走廊上的水桶,試探性地用手摸了摸,又朝我看了看,我微笑着朝他點了點頭。在我的鼓勵下多多開心地玩起了水桶。多多將水桶放在地上,用手去推,水桶滾了起來。見狀,旁邊的幾個孩子也開心地玩起了水桶。

過了一會兒,突然聽到“嘭嘭嘭”的聲音,我回頭一看,只見多多和幾個孩子在走廊的圍欄邊玩水桶。

圍欄的底部是離地大約40釐米高的瓷磚平台,上面有個15釐米寬的小平台,再往上便是不鏽鋼欄杆。多多小心翼翼地將水桶橫放在平台上,想讓水桶停在那裏,但是由於小平台比較狹窄,水桶掉在地上,隨即彈跳起來,發出“嘭嘭嘭”的聲音。多多一連試了好幾次,水桶都掉在了地上。這時,一旁的天天也加入了這個遊戲,他將水桶放在拐角處,由於拐角處與水桶的接觸面較大,水桶穩穩地躺在了那兒。多多連忙走過去,左看右看,若有所思,接着他又連續試了幾次,可水桶還是掉在了地上。

多多想了想,似乎想換個玩法,便直接把水桶的口朝下放在平台上,水桶站住了,多多高興地拍起手來。其他孩子紛紛效仿,但是由於小平台較窄,想要嘗試的孩子又太多,一推一擠,不小心一碰,水桶常常掉下來。這時多多頓悟般地將水桶底部朝下放在小平台上,這下水桶穩穩地站住了,多多興奮地拍起小手。

接着,更多的孩子拿着水桶擠過來想跟多多一起玩。顯然,不長的平台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遊戲需求了。一旁的配班老師看見了,想讓他們到別處去玩,我忙朝她使了使眼色,阻止了她,我想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果然,不一會兒,多多、天天幾個孩子便提着水桶轉移到了樓梯口,多多將水桶放在樓梯第一個台階上,旁邊的天天忙將自己的水桶放在第二個台階上,多多立即將水桶拿起來放在第三個台階上……兩人似乎要一決高下。但是由於多多放水桶的速度較快,水桶沒有放穩,“嘭嘭嘭”順着台階滾了下來。兩個孩子似乎又發現了新的玩法,趕緊跑下樓梯,拎起水桶跑到樓梯的中部,將水桶放在台階上,讓水桶順着台階往下滾。下面的瑞瑞見狀連忙幫助撿起水桶送上去,他們就這樣一上一下開始了合作遊戲。過了一會兒,有更多的孩子加入了“滾水桶”的`遊戲,樓梯口不時傳來水桶滾落的聲音以及孩子們的歡呼聲……

看到孩子們在玩水桶時表現出來的好奇心、探索欲以及專注度,我決定給他們時間讓他們充分遊戲。同時我在想,下次遊戲時我可以提供一些球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等,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發現“滾動”的祕密。我還可以將孩子們帶到更廣闊的場地,如有坡度的土丘、草坪等,讓他們充分玩耍,在不斷探究中獲得更多的發現,體驗“滾動”除了與物體自身的特徵有關外,還與接觸面、場地的坡度以及起始時的推動力等有一定的關係。

幼兒教師隨筆 篇7

在我們小二班,每次區域活動結束後,我總是請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拿給老師看,並把有新意和創意的作品留下來,請孩子在大家面前進行介紹,最後把作品放在展覽區裏展覽。

今天區域活動後,絕大多數孩子都介紹了自己的作品,唯獨有一件作品卻找不到小主人了。這是一件很普通甚至很不起眼的作品,也看不出是什麼,大概是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自己覺得不好意思,悄悄塞到上面來的吧。於是,我拿起作品,一邊讓大家看一邊介紹説:“這件長長的作品,是用一塊塊大積木好不容易連起來的,大積木中間的洞洞裏還插了不同的.小積木,挺不錯的一件作品呀!應該也是花了不少時間才做出來的,可惜找不到小作者,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説一説這究竟是什麼吧。”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講開了,他們參與的積極性讓我驚喜,他們對作品的詮釋更是讓我大吃一驚。有的説:像一條大河;有的説:像長長的大橋(更有孩子補充説是長江大橋);有的説:長長的像彎彎扭扭的蛇;有的説:像長長的繩子;還有的説:像一條大馬路,上面有好多的路燈;是停車場,上面停了很多的汽車;豎起來像樓梯,像高樓;是消防員叔叔救火用的梯子……

一件簡單的不起眼的作品,竟然被孩子們賦予了這麼多的名稱和涵義,不能不説是一個奇蹟!我真的被他們感動了,平時我們總是以成人的眼光在看着孩子,以統一的標準在點評着孩子,但我們真正做到尊重孩子了嗎?我想,尊重就是要多讓孩子做,多聽孩子説,讓孩子盡情地説。因為,“做”和“説”裏有孩子思維的火花、智慧的萌芽,更是孩子創造的源泉!

幼兒教師隨筆 篇8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抓住孩子的心裏特點,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孩子注意力集中,課堂效果達到最好。每一個孩子在出生後,媽媽都會為他們講着許許多多的小故事來哄孩子入睡。孩子也已經習慣了,對故事很熟悉,很容易吸引他們。因此在課堂中運用故事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拼音聲調》一節的教學中,我運用故事進行教學。如:今天小動物們邀請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去遊玩,你們願意參加嗎?我們要走一條山路才能到達目的地,請你扶好,坐穩了。好!讓我們乘上汽車出發吧!現在由導遊啊姨為我們解説:我們先走一條平平的'馬路,汽車很平穩。小朋友們扶好了,我們要過山路了,汽車先從山下往山上開。汽車要從山上往山下再開往山上了。好險呀!汽車又要從山上往山下開了。現在到達目的地了,請小朋友們下車呼吸新鮮空氣吧!看一看這裏的景色美不美?欣賞欣賞吧!讓我們想一想剛才走了幾條路?(平平的馬路---從山下走到山上---從山上到山下再到山上---從山上走到山下)一共是四條。這麼美麗的景色,讓我們一同把這個路線圖畫下來。山路崎嶇不平,但在説話也有高有低,讓我們把它用1、2、3、4、順序排成。(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變、四聲降)這就是聲調。讓我們伴着樂乘上汽車沿着路線圖再去一趟這美麗的地方吧!汽車到了,小朋友快看一片大海,許多小蝌蚪a游來了,它們要同我們一同去旅遊。小蝌蚪a帶上聲調應該怎樣用聲音來表達呢?請你試着與老師讀一讀。

這節課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達到了好的效果。讓老師也感到很輕鬆,孩子也在其中感到了學習的樂趣。我從中體會到合理的運用故事教學,課堂後氣氛會更好。

幼兒教師隨筆 篇9

最近發現中班的孩子都成長了很多,許多事情都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規則,也有了一些不好的習慣,而且本學期我班又插進了10名幼兒,幾名調皮的孩子也帶動了班裏其他的寶寶,所以,我制定了一些常規的培養。

家園溝通進一步暢通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老師已經得到家長們認可和信任。日常通過多種途徑與家長交流,建立起了良好的溝通平台。家長們也常常主動與老師交流,瞭解孩子的在園情況,聽取老師的意見和看法。家長教育觀念仍有待提高通過日常觀察、和家找溝通,我們瞭解到一些家長或是忙於工作,或是教育意識不強,對於孩子的日常教育仍有一些觀念上的誤區。總的來説,我班家長的總體水平較高,對於老師的工作也比較理解和支持,呈現出較好的發展趨向。所以有了家長的支持,我們老師就能更好的開展這項工作了。

一、因為中班下學期了,我們發現班裏的'孩子一直都很興奮,一直喜歡跑跑跳跳,有時連上課的時候都習慣性得跑出來,還會有大喊大叫的不良習慣。所以第一項就是要輕輕的做事,還包括了將用過的東西放回原位,不能亂扔等方面。

二、 大家都知道在自由操作的活動中讓教師最煩惱的是整理物品,如何讓幼兒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靜集中講評呢?我們可以使用讓幼兒聽音樂的方法,在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樂,幼兒聽到這段音樂後就知道要馬上開始整理和集中(注:音樂的節奏感最好強勁一些),這樣,教師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樣 “喊”了,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提高幼兒自我服務的意識。 當幼兒在體育活動或者是餐後活動、午睡後,我們都可以使用比較柔和的音樂(如:搖籃曲),幼兒聽到後也會很自覺的休息了。音樂在幼兒常規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要注意,所使用的音樂不要經常更換,讓幼兒習慣成自然。

三、每個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只要教師能善於捕捉孩子的這些閃光點也就能進行現場的常規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時,總會有一部分的幼兒不能按要求將毛巾自覺地整理好,用完之後總會隨手一丟。但是有一次我們發現班級中總有一位小女孩自覺地將別的幼兒用亂的毛巾整齊的疊好,利用這位幼兒的閃光點,我們馬上表揚了這位幼兒,並請她來督促其他幼兒摺疊毛巾,並鼓勵其他幼兒也向她學習自覺地折毛巾。幼兒都很喜歡模仿,也特別容易受到鼓舞,所以在幾次鼓勵後幼兒都想改正自己的缺點,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了。

我認為:常規需要堅持,堅持成為習慣!所以接下來我們會着重培養孩子的常規,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為將來孩子進入大班、國小做好最基本的“地基”!

幼兒教師隨筆 篇10

幼兒園丁老師懷孕後有先兆性流產的跡象,故請假在家休息。出於關心與擔憂,幾天後,我撥打了丁老師的電話,詢問起她在家休養的情況。閒聊之餘,丁老師告訴我因為這幾天未上班,班上的孩子便詢問另一位老師她不上班的原因。由於該班孩子比較活潑好動,班級常規較不穩定,所以班級老師靈機一動,對孩子們説:“看吧,你們調皮不聽話,丁老師傷心地離開了。”一向比較感性的曉峯聽聞此事,連續幾天情緒低落.小傢伙回家向奶奶傾訴了對丁老師的思念,整天吃不香、睡不安,嚷嚷着要丁老師回到小朋友的身邊,並表示以後聽老師的話再也不調皮了。為此,曉峯的奶奶特地打電話與丁老師溝通,得知此事,丁老師心中充滿感動,職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特地回班看望了孩子們,小傢伙們這才如釋重負,天真的笑容又回到他們的臉龐……

這件事給我深深的感觸,班級老師無意中的言語給孩子們的'心靈披上了陰霾,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妨將實情告訴孩子:丁老師有了小寶寶,你們很快要有小弟弟(小妹妹)了,讓孩子從中分享老師的喜悦。也可趁此機會,告訴幼兒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而且懷孕期間不能生氣,不然就不會有健康的寶寶,希望小朋友改掉大喊大叫的壞習慣,這樣才能讓丁老師的寶寶在舒適、安靜的環境中慢慢長大。由此慢慢延伸“寶寶是怎樣來的”“如何關心別人”“怎樣做才能讓丁老師快樂”等話題,這樣巧妙地將問題拋給孩子思考,精彩對話定會綻放其間。如此既不讓小朋友為老師的暫時離開傷心,又可在孩子的情感發展上重重地添上一筆。也許,我們換個角度就能看到一種別樣的風景!

幼兒教師隨筆 篇11

午餐後,孩子們圍坐在圖書角旁看圖書,温暖的陽光灑在孩子們的身上,是那麼的安靜,忽然秋秋和姜天成爭吵起來:“你説的不對,這不是桔子包飯,這是荷葉包飯。”姜天成生氣地搶過圖書:“不和你看書了,就是桔子包飯!”姜天成又和旁邊的楊昊磊合看起來,一會兒,楊昊磊也沒和他達成共識,糾正道:“李老師昨天講故事時,説的就是荷葉包飯。”“不對,就是桔子包飯,我媽媽做的桔子包飯可好吃啦。”姜天成再次申辯。接着楊昊磊和秋秋一起指責他:“你吹牛,根本就沒有桔子包飯,我們不和你玩了。”姜天成孤獨地坐在那兒,小臉憋得通紅,眼淚都要流了下來。“老師,姜天成撒謊,明明是荷葉包飯,他非説是桔子包飯。”看看小臉憋得通紅的姜天成,又看看楊昊磊和秋秋企盼的目光,我先順勢把姜天成抱到面前,安撫他侷促不安的心情,這時孩子們都圍了過來,我於是提出建議:“姜天成媽媽做的桔子包飯一定很好吃,我們聽他來介紹一下好嗎?”姜天成情緒緩和了許多,但又有些底氣不足:“就是、就是把桔子皮剝開,取出裏面一瓣一瓣的`桔子,再把飯和花生,還有肉包進桔子皮裏,用鍋一煮就好了,可好吃啦,還有桔子的香味。”秋秋和楊昊磊互相看看,小聲討論起來:“可能是有桔子包飯!”“肯定是很好吃!”這時我拿過圖書説:“那我們再來看看故事中端端的媽媽為端端做的午餐到底是什麼呢?”姜天成趕緊説:“是荷葉包飯,但我覺得桔子包飯會比它更好吃。”

《綱要》指出,探索型活動就是追求孩子與教師之間保持一種自然和諧的互動關係,強調孩子的自主性,在活動中,孩子的行動是自由的,思想是活躍的,而教師則是活動的傾聽者、欣賞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整個“風波”的過程中,孩子的矛盾我沒有直接介入,讓孩子自己嘗試去解決問題,果然姜天成的創新拓展了整個集體的思維。

幼兒教師隨筆 篇12

我們從縣城實驗幼兒園瞭解到,幼兒園孩子之間的矛盾與糾紛是不可避免的,當糾紛出現時,作為教師有不少妙招來處理好這些糾紛,引導孩子解決矛盾。

據介紹,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時,教師要先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先不過去參與,不動聲色地在一旁觀察。如果孩子自己解決了,就不再過問了,如果孩子自己解決不了,再幫助解決。

同時,作為教師也要留心事情的發展,公正處理,及時給予肯定,讓孩子們明白,與人相處要友好、友善、禮貌、平等。如果平時關係特別好的小朋友之間發生糾紛時,教師選擇適時介入,但不是干預。在較安靜的地方,讓發生衝突的兩個小朋友説出事情的原因和經過,讓兩個孩子都有解釋的權利,教師一定要讓感覺受欺負的一方發泄出來。“教師可以用心理學裏的移情方法,創設遊戲的情景,用角色表演的方式巧妙地化解兩人之間的`糾紛,使孩子的心理壓力得到釋放。”趙老師説。

另外,東營市實驗幼兒園教師還經常教孩子與人相處的原則,教會孩子自我控制,使孩子初步懂得不侵犯同伴的道理。趙老師説:“可以引導孩子運用適當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學習使用準確的禮貌用語,並且要懂得謙讓,做錯了事情,要勇於承認錯誤、改正缺點,平時多幫小夥伴,幫助別人,以後別人也會幫助你的。”

幼兒教師隨筆 篇13

自從幼兒園開展繪本圖書閲讀後,班裏的孩子幾乎每天早上都要進繪本屋閲讀,這也是孩子最盼望的時刻。這不,今天早上他們又興奮的來到了繪本屋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閲讀。

孩子們可認真看了,一個個不聲不響輕輕的翻閲着圖書。當我走到彤彤面前發現他正在翻看着一本《找不同》的圖書,我饒有興趣的停下了腳步,也想看看裏面的圖畫到底有哪些不同。可是接下來的彤彤的舉動讓我大吃一驚:他根本沒有去仔細觀察找出不同而是直接翻開了後面的答案。我有些不解説:“彤彤你怎麼能這樣,找不同是應該先去觀察的,自己去尋找答案的,書的後面的答案是為了驗證你找的對不對而設計的,不是讓你直接看的,這樣做就沒有意義了。”可誰知彤彤卻説:“老師你昨天不就是這樣做的嗎?”我不禁愣了一下,回想起:昨天早上在繪本屋輔導孩子看圖書時磊磊也拿了一本《找不同》的書,裏面他只找到了四處,還有一處沒有找到讓我幫忙。當時我正與晨檢的老師做交接來不及觀察圖書,直接翻開了答案看了一眼隨口告訴了磊磊。或許正是我的這一舉動影響了彤彤,導致了今天的這種情況發生。於是我趕忙對彤彤説:“彤彤昨天是老師不對,以後我不會再那樣做了。”接下來我陪他一起尋找了不同,在尋找的.過程中彤彤顯得很開心,每組的畫面觀察對照的都很仔細,最後四處答案都是自己找到了。

在閲讀《找不同》這件小事中主要是培養還真認真仔細的觀察力。最重要的就是在過程中逐步學會建立細緻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而我的一時隨意竟然影響到了孩子。彤彤的一句話:“老師就是這樣做的”讓我再次認真反思起來: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他們,着就需要我們時時刻哦的注意,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

幼兒教師隨筆 篇14

小小蟲迷

户外活動時,孩子們拿了一隻只塑圈快樂地玩了起來,有的寶寶把圈套在腰間,開起了小汽車,有的寶寶把圈放在地上跳進跳出,還有的寶寶把圈滾來滾去。這時,只見嘉嘉把手裏的圈用力一推,圈忽地飛快向前滾,圈兒碰到了一塊小石子,"咯噔"一下跳了過去轉了個彎直向牆角滾去,碰到牆角它才晃悠悠地倒了下來。嘉嘉在後面跟着圈兒跑,看着圈兒如跳舞似地滾動,他高興極了,跟着圈兒走到牆邊。我遠遠地望去,看到他彎腰撿圈的動作持續了很長時間,他又蹲了下來,過了一會兒瀾瀾、政政、劼劼都圍了過去,似乎看到了什麼驚奇的東西。我生怕驚擾他們,輕輕地走到了孩子的身邊,噢!原來孩子們看到了一隻七星瓢蟲在樹葉上爬,這時政政在一旁問到:"這是什麼蟲子呀?"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人能回答她,政政自我安慰道:"我的爸爸本領很大,我回家去問爸爸。"這時蟲兒彷彿累了,停在樹葉上不爬了。膽大的劼劼用旁邊的一根樹枝輕輕去撥弄它,蟲兒馬上又朝樹葉的邊緣爬去,眼看要爬到自己腳邊了,膽小的瀾瀾站起身來,閃在了一邊,躲在了劼劼的身後探出頭來,眼睛仍盯着蟲子。嘉嘉生怕蟲子逃走,動作很快地找來了一塊小石子,擋住小蟲的去路,蟲兒依舊艱難地往小石子上爬去,孩子們看得入了神。

看着孩子們觀察蟲兒的憨態,我不禁想起了我們童年時玩鬥蟋蟀時的情景:幾個小夥伴手撐着地面,翹起屁腚,光着腳丫,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鬥蟋蟀的表演。今天的孩子和那時的我們是何等得相似,都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小小的蟲兒正是滿足了孩子的這一份好奇,給他們帶來了樂趣。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和探索的慾望,我找來了一隻玻璃瓶,把小小的蟲兒裝進瓶中帶回家,猛一回頭,我的身後忽拉拉一羣小不點兒樂顛顛地緊隨其後……

石頭情結

在我們託班教室前有一大塊紅綠相間的塑膠場地,場地四周用光滑的鵝卵石鑲嵌成邊框,這塊柔軟、安全的場地成了我們託班寶寶活動的"寶地",孩子們天天在這塊場地上開着小汽車,騎着木馬,滑着滑滑梯,玩着各種各樣的遊戲。

昨晚的一場大雨為炎熱的夏日,帶來了絲絲的涼意,孩子們又來到了活動場地,偏偏又這樣一羣孩子,有男孩、有女孩,他們既不玩小汽車,又不玩滑滑梯,喜歡蹲在鵝卵石旁的地上,用手不停地撫摸着鵝卵石,又搖動着鵝卵石,看着它"巋然不動",孩子們並沒有失去信心。只見洋洋找來了樹枝,用樹枝不停地挖,不一會兒鵝卵石旁邊的水泥有些鬆動,變成粉末狀的灰土了,琪琪眨眨眼睛,一轉身找來了小石塊,用石塊掘着泥土。看來,今天的鵝卵石是不想"搬家"了,明天繼續吧!一天又一天,孩子們你挖、我挖,真有點"愚公移山"的勁兒,非挖動它不可呢!終於有一天,在孩子們的鍥而不捨的努力下,一塊小小的鵝卵石"搬家"了,洋洋最先得到它,他高興地跳了起來,在同伴的請求下,他又挨個地給大家摸一摸。琪琪顯然不滿足,他撅起小嘴説道:"我也想挖到一塊。"他的心聲得到了其他同伴一片的贊同聲。

與其制止孩子的"破壞"行為,還不如尋找合適機會滿足孩子對石頭的喜愛慾望。機會終於來了,那時臨近放暑假,幼兒園裏準備搞基建,運來了許多小石子,我帶孩子們來到石子旁,盡情地讓孩子們挑選自己喜愛的石子,孩子們如獲至寶,有的孩子緊緊地把石子攥在手中,有的孩子乾脆把它放在口袋裏,還有的孩子則打開小手帕,把石頭包在手帕裏。孩子們帶着滿足回到教室裏,我拿出盛滿水的塑料盆,孩子們把各自揀到的石頭放在盆裏。剎時,一個形狀各異、色彩斑斕的石頭小世界展現在大家的面前。

我輕輕地和孩子們訴説着石頭的故事,孩子們則小手不停地點着小石頭,問着、説着、想着,從一個個綻開的笑臉中我分明看到了返璞歸真的一份份滿足。

水的`暢想

"洗手嘍!"孩子們歡呼雀躍地擁進盥洗室,打開水龍頭,小手不停地搓着肥皂,白花花的泡沫裹着肉乎乎的小手,一眨眼泡沫隨着水衝的無影無蹤了,又有一個孩子接上去了,洗手成了孩子們玩水的遊戲。

天氣漸漸熱了,我發現孩子們逗留在洗手池旁的時間越來越長了。這天,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水果,咦?怎麼還有幾個空座位?我輕輕走到盥洗室,只見小不點兒嫻嫻用手抵住流下的水,頓時,濺起的水花衝得她睜不開眼睛,水順着臉頰流到了頭頸裏、衣裙上,她全然不顧,在一旁的文文看見了她這副狼狽樣,咯咯地笑了起來,也學着她的樣子,不一會兒她成了"落湯雞",調皮的琪琪更不示弱,把小手當作划水器,在水池裏嘩嘩地划着水,水也毫不留情地濺了他一臉。三個小夥伴你看我,我看你,玩得不亦樂乎。我拿了一塊乾毛巾走上前去,擦盡他們小臉上的水珠,問道:"喜歡和水做好朋友,是嗎?"他們拼命地點頭,"那好,我們一起去找玩水的工具吧,這樣就不會濺濕衣服了,身體着涼會得感冒的。"孩子們不好意思的笑了。於是我和孩子們一起收集了打針筒、小青蛙、小鴨子這些玩水的玩具,我又用飲料罐製作了許多玩水的工具,還找來了一個大浴盆,嘩啦啦把玩水的工具放在水中,許多孩子立即圍過來了,我又用一次性的桌布做成了小圍兜,圍在孩子們的胸前,這樣孩子們既玩得盡興,又不濕衣服。每天的每天,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孩子們唱着一首又一首的水的暢想曲。

尊重、理解孩子的需求,給予孩子最大的滿足,讓孩子們在玩中積累生活經驗,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他們探索大自然的興趣。這就是我--一位幼兒教師想做的事、應做的事。

一隻蟲子,一塊石頭,一泓水,這些大自然中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的東西,卻使孩子們對此產生如此濃厚的興趣,他們玩出了聰明,玩出了健康,玩出了樂趣。你能不説它就是孩子們童年的一首詩,一個夢,一支歌、一位特殊的"老師"。在玩的背後,我們不正觸摸到孩子們嚮往迴歸自然的一顆顆童心嗎?!

所以,在今天,我們仍然應當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主張的那樣:"解放孩子們的手,讓他們盡情去玩;解放孩子們的腳,讓他們到處去跑;解放孩子們的腦,讓他們自由去想;解放孩子們的嘴,讓他們隨意去唱去説"。還孩子一個愉快幸福的童年,發展他們自由自在的天性,培養他們樂觀生活的信念,這比什麼都好。

標籤: 幼兒教師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3300v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