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教師教學反思(14篇)

教師教學反思(14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教學反思(14篇)

教師教學反思 篇1

本學期我擔任了高三(3)班和高三(6)班的文科數學教學工作。這半年來我認真鑽研數學中的每一個知識點,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努力做好教學的各個環節,做好學生的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學生的心理素質的提高。我個人覺得高三文科教學應該作到夯實“三基”,理順知識網絡。因為大學聯考命題是以課本知識為載體全面考查能力,所以,促進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鞏固掌握相當關鍵。我從中得到的教學反思如下:

1、在高一開始,我們就不能鬆懈,紮紮實實的把學生的基礎知識打牢。重視知識的“過程”教學,即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的形成、推導過程、相互聯繫和應用範圍。不然在高三一輪複習中由於時間安排偏緊,急於趕進度,試圖擠出更多時間進行解題訓練的情況下將會造成基礎不實,知識點覆蓋面小,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的大問題。

2、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應該儘可能的清楚。對於每個目標,應該分解在每一節課的內容之中,便能力目標成為看得見、摸得着、抓得住、可操作的“實體”。

3、注意將解題方法和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訓練分開,不要認為只要多做題目,數學思想方法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我們應該在講解基礎知識的同時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如講解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是自然數的一次函數時,就講清楚其幾何意義是點(n,an)在一條直線上,公差d為此直線的斜率,隱含在等差數列中的函數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就體現了出來。同樣,在解題訓練中,隱含在解題方法中的數學思想方法應該有效地加以揭示,注意例題教學作用的發揮。講題目不要貪多求難,多歸納題型(如閲讀理解題,信息遷移題、探索題、應用題等),揭示規律(如尋求最佳解法、對問題進行引伸、轉換、概括、抽象、發現新結論),解後反思,舉一反三。以練代講,以講代練都是不可取的。

4、努力研究大學聯考的基本規律,大學聯考試題的特點、歷屆大學聯考試題及考試説明對高三複習的導向作用。努力研究學生參加大學聯考的心理、生理變化規律。防止到臨考前和考試時學生找不到解題感覺,進入不了狀態,直接影響了考試水X的發揮。高三數學複習強調若於次循環尤為重要,在第一輪複習中往往想把知識一步講到位,把複習難度一直提高到大學聯考試題難度是不可取的,結果往往出現大學聯考題型教師講過,但多數學生仍做不出的現象。我覺得我研究大學聯考數學課堂複習模式不夠,缺少創新。以後還應該多向其他老師學習。

X幾年大學聯考數學試題堅持新題不難、難題不怪的命題方向,強調“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説大學聯考最重視的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和相關的知識。儘管複習時間緊張,但我們仍然要注意迴歸課本。迴歸課本不是要強記題型、死背結論,而是要抓綱悟本,對着課本目錄回憶和梳理知識把重點放在掌握例題涵蓋的知識及解題方法上,選擇一些針對性極強的題目進行強化訓練,這樣複習才有實效。

在自己作題時有意識的找出最佳方法,儘量不要有較大的思維跳躍,同時結合參考題解加以取捨,也可以把精彩之處或做錯的題目做上標記。查漏補缺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除了把不同的問題弄懂以外,還要學會“舉一反三”,及時歸納。

學生的心理素質極其重要,以X和的心態參加考試,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解答試題,培養鍥而不捨的精神。考試是一門學問,大學聯考要想取得好成績,不僅取決於紮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過硬的解題能力,而且取決於臨場的發揮。我們要把X常的考試看成是積累考試經驗的重要途徑,把X時考試當做大學聯考,從心理調節、時間分配、節奏的掌握以及整個考試的運籌諸方面不斷調試,逐步適應。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通過教學,我更加清楚教學相長的意義,我將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繼續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X。

教師教學反思 篇2

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基礎教育戰線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就需要中國小教師迅速走進新課程、理解新課程。做為新時期的國小體育教師如何去發揚傳統教學的優勢,儘快地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1、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隨着生產自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會物質生活的較大改善以及閒暇時間的不斷增多,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參加健身鍛鍊,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隨着醫療改革制度的實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們,每天晨練、登山、打球的人絡繹不絕,加入體育鍛煉的人羣越來越廣,終身鍛鍊的意識已逐漸深入人心。因此,體育教師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利用體育教學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這一目標出發,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學會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培養堅持課外鍛鍊的習慣,增進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全面發展。

2、以學生髮展為中心

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學生跟着教師轉,教師跟着教材轉,教師教無興趣,學生學無樂趣。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要裝着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其次,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

3、轉換角色,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和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新課程的推進要致力於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係,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地發揮。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教師應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於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成為學生的促進者和服務者。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係,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體育活動的組織者,成績的判定者和絕對的權威者,而且,總是千方百計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新課程要求教師從知識技能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髮展的促進者,由居高臨下的指揮者轉變成合作型的良師益友,使教學過程轉變為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標準的過程。例如,在上立定跳遠課時,我改變了以往慣用的教師講解、示範→學生模仿練習→糾正錯誤動作,這一傳統的"格式化"的教學方式,採用了讓學生在師生共同創設的虛擬的動物王國運動會中,學習模仿各種動物的雙腳起跳,雙腳落地(立定跳)的方法。學生通過實踐→思考→創造→發現→學習等步驟,在老師的鼓勵和師生共同探討、實踐下掌握了動

技能。整個學習過程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服務者,在與學生平等的交往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一旁起着鼓勵、促進作用,如此合作教學較以往事半功倍。

4、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自主學習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探究學習中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合作學習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跳短繩》一課,過去教師一般採用傳授式教學法和學生反覆練習的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勵法進行教學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課前,激發學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動物跳,然後,佈置小動物學跳繩,比一比誰學得快的任務,讓學生自由練習。練習過程中,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為了保持學生的練習興趣,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花樣跳繩,一方面,讓學生當小老師教不會的同學。每當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我都會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有時作出驚呀的表情,有時有意輸給學生,在我的激發和鼓勵下,學生對跳繩充滿了興趣,不僅體育課上跳,回家跳,課間十分鐘也在跳,學生只要一見到我,就拿着跳繩跑到我跟前,讓我數數,面對學生的進步,我深感成功的快樂。體育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有情景教學法、愉快教學法、遊戲競賽法、動機遷移法、成功教學法、創造思維法、興趣教學法等,從而改變單一的傳授式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在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是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教師教學反思 篇3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那麼,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呢?這就不得不涉及一個問題——學習説話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每天要跟各種各樣的學生打交道,那麼,當我們面對他們的時候,當我們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情況之下,要怎樣的言語才能恰當的演繹好自己教師的角色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因為這些天的一些實際教訓,讓我感悟頗深。比如今天就特別的失敗。在我所教的一個班上(他們將來都是要考大學的),我講起了有關於大學的一些情況。當時並沒有多想,頭腦裏也沒有打任何草稿,於是就信口拈來。講了很多大學裏的消極狀況,講初到大學的迷茫與空虛,講每天三點一線的單調與枯燥,我甚至總結性的告訴他們大學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那時,我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教師的角色。把自己個人的一些偏見當成至理告訴給我的學生。直到後來我突然發現學生們的表情都不對,唉聲歎氣的,一臉的失望。我的心裏咯噔一下:完了,怎麼能給學生這樣講呢?她們以後都是要進大學的,假如我今天這樣的打擊他們,打破他們對夢想的期待,那麼,我不就是在耽誤他們的前程嗎?我不就成了一個罪人了嗎?雖然很多話都是我的真實體會,但是,又為什麼非要告訴給他們呢?作為一個教師,我真的太幼稚了。我以為只要説真話就可以,我以為跟學生在一起就不用考慮太多。可是,事後我才發現,我犯了一個多麼愚蠢的錯誤,你是人民教師啊,在學生面前,你説的哪一句話不是要認真負責呢?要知道,老師的一句話,對學生有着多大的影響啊!

我慶幸我及時的發現了自己的錯誤。當然,我更要積極地去努力改正。學着做一名會説話的老師。知道在學生面前,什麼話該説,該怎麼説。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始終記着: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我的學生!

努力!相信在教師的征途中,我會越做越好!

教師教學反思 篇4

幾年來,我擔任六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反思的地方很多。“班風決定學風,學風決定成績”,正因為我所教的班級的班風與學風兩者都存在問題,故上期末考試語文成績很不夢想。但我作為高年級的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抓好閲讀、作文三個方面的教學,覺得還是挺成功的:

閲讀教學:

一、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

在閲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髮展自我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閲讀的質量。

二、應注重指導學生的運用與創新

在閲讀教學中,應倡導“自主閲讀——合作研討——個性創新”式學習。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學生閲讀是學習的起點和基礎,是個人獨立研讀、理解、把握文章的過程。要讓學生反覆閲讀原文,要邊讀邊想,要圈點勾畫,並在閲讀筆記上寫出感受、欣賞、評價之類的資料。研討要在自讀的基礎上進行,經過相互交流,質疑啟發,深化理解。在研討過程中,教師不但要起好組織、指導的作用,並且還要適時、適度地參與研討,不能把學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結論上“靠”,而要鼓勵思維的多向性和結論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多元的思維品質和思維習慣。“創新”是在自讀研討的基礎上,各人把文章資料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我的某些生活經驗、文化內存、思想情感等聯繫起來思考,經過比較延伸、聯想和推測,提煉出某種和“教參”不盡相同的資料,並用簡要的文字表達出來的過程。這個環節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還要運用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等。這一環節作為高層次的目標要求,教學中可視教材和學生實際靈活運用。

三、讓學生去“展示自我”。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學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活力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

作文教學:

一、鼓勵學生、體現自我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乾乾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脱離了自我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情景下,教師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後感,觀後感、週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秀之作常常湧現,時間久了,學生就能發現自我的寫作個性。教師能夠允許學生有不一樣層次的發展,並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準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為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指出,那麼以後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並能更好的展現或表現自我了。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並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

二、以學生情感為為主

以學生情感為作文教學的出發點,教師不再是作文教學的主宰者,而應當是學生情感的激發者和反應者,這就要求教師,一是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感受力。國小生活動的天地大多是學校和家庭,這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感知範圍,要想讓學生寫出或寫好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必須使他們有很多感知了的事物在頭腦中留下眾多的表象。所以必須在創造條件豐富學生生活的同時,着重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感受力。二是要出一些開放型的作文題目。例如,給出一個範圍(不定題目),讓學生根據自我的實際需要確定題目進行寫作。

三、從學生實際情景出發

要允許學生在自身實際情景的基礎上“自定”所要到達的寫作目標,諸如文體、材料選擇、表達手法運用、表達技巧的借鑑等方面,不搞統一要求,也不提統一標準。一般地説學生“自定”的目標總是較切合他們的實際水平,並且正因為是“自定”的,若目標包含必須的挑戰性,會極大地激發他們的自覺性、征服心和自信心。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一是可讓學生變換題目寫。對於同一事件,學生從不一樣角度,擬出不一樣的題目進行寫作。如“登山”,可按中心、時間、人物、事件、感受等方面進行寫作。二是可讓學生從不一樣角度寫。從多角度認識和表達,如“學校”,可寫學校的景色宜人、過去的學校、未來的學校、學校中的新人新事新風尚、教師的辛勤勞動等。三是可讓學生運用不一樣的技巧寫。可按順序寫,也可用倒序寫;可先總後分也可先分後總等。四是對課文進行補寫、續寫等。

四、以自由作文為主

在寫作過程中允許學生自我完成,也可自由討論;能夠一次性定稿,也可一人寫多篇。總之,只要學生在“寫”,教師對“寫”的方式、過程儘可能不加干預。只要學生“寫”的目標到達了,手段由學生自由選擇。這一原則下具體的做法有:一是讓學生建立自由的創作交流組織。二是教師要有民主的指導方式,促進學生大膽準確地表達,這就要求教師要鼓勵並容忍學生不一樣的看法和意見。如《一件……的事》,學生一般都從正面寫,其實還可從“反面”寫,如後悔的事、悲痛的事、想起來令我汗顏的事等等。又有學生寫《我的母校》總是寫學校如何吸引人,生活如何難忘,其實也可談令自我悲痛的事、令自我生氣的事,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對此,教師應予肯定。

以上是我一學期來對語文教學的一點反思,難以言盡。但我作為一名班主任兼語文教師,做好學生勤奮好學的思想工作是必不可少。

教師教學反思 篇5

五年級語文課上,講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時,我饒有興趣地講起了詩人賈島“推敲煉字”的故事,爾後,又給同學們講了當年王安石是如何經過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終決定用“綠”字的,同學們聽得如痴如醉,關於“綠”的教學反思。正當我暗自得意的時候,有個學生卻突然站起來説:

“老師,我想給王安石把‘綠’字改一下!”

“老師,我也想改!”

“我也想改!”

……

一石激起千層浪。我被同學們突如其來的要求給問懵了,怎麼辦呢?是直接告訴孩子們,這是大詩人的選擇,是不能改的?還是……種種做法在我的頭腦中一一閃過。對了,新課程的理念不是要尊重學生的主觀體驗,讓他們暢所欲言嗎?於是,我選擇了以下的做法。

“好吧!”我停下了準備往下講的課,微笑着對大家説,“我們一起來看看咱們班的大詩人是如何修改的。”

“我覺得應該用‘來’!”

“用‘滿’比較好!”

“我認為用‘過’最合適!”

“不!用‘到’才好呢!”

……

不一會兒,一個個鮮活的答案躍然黑板上:映、拂、到、過、吹、來、染、趕……同學們還在為各自的答案而爭論着,國中三年級語文教案《關於“綠”的教學反思》。

“哈哈,同學們的詞彙可真豐富啊!但我想,既然王安石經過反覆推敲才選用了‘綠’字,肯定有他的獨到之處吧,請大家讀讀詩句細細體會一下。”我終於可以塞上一句話了。經我這麼一説,喧鬧的教室安靜下來。一陣沉默過後,終於有人發言了。

“對!老師,人家王安石想要表達的是春天到來,江南岸一片新綠的色彩,而‘映、拂’等字只寫出了春風的到來,沒有寫顏色,所以我覺得不太合適。”大家都點頭稱是,我也比較贊同這個同學的説法,正準備“鳴金收兵”,不料又一個聲音冒了出來:

“老師,春天來了,萬物復甦,不會只有綠色吧?我認為還應該有各種顏色的小花,我覺得用‘染’才準確呢!它可以‘染’出五顏六色來啊!”

噫,這個同學的説法也很有道理啊!怎麼往下進行呢?我心裏琢磨着。對了,何不放手讓同學們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去探討個究竟呢?“到底是‘綠’字準確,還是‘染’字好呢?我想,每個同學都應該有自己的看法,接下來請大家小組內盡情發表自己的高見!”

討論過後,同學們的發言令我十分欣慰。

“儘管春天是多姿多彩的,但我們組認為春天應該以綠色為主。再説,綠色是生命的象徵。所以我們認為還是‘綠’字好。”

“‘染’雖然能表示出多種顏色,但‘染’上的顏色往往只是附着在事物的表面,就像人們染頭髮,時間久了可能會褪色。而‘綠’我們感覺是由內到外產生的,王安石當時那種思念家鄉的情感當然是從內心發出來的,所以我們認為用‘綠’字比較準確。”

教師教學反思 篇6

因為我是第一次走入三年級語文教學這個環境中,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去反思,去探究,具體做到一下幾點:

一、創立趣味、豐富的語文課堂來吸引學生的集中力,提高教學效果。

我剛教三年級語文教材時,初感新奇,教材資料形式多樣化,但同時又擔心應如何吃透新大綱精神,把握教材資料,充分發揮教材的精湛之處。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教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教師身上。開始上課的時候常常覺得力不從心,覺得孩子總是不是那麼認真的聽課,不能那麼專心,開小差,常常半路停下來處理課堂紀律問題。反省覺得是自我紀律沒抓好。我開始反思課堂紀律不單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也是教師的問題,正如所説“我拿什麼去吸引你——我的孩子。”我開始注重提高課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的備課。你的課有活力,同學們也容易被你的活力所帶動,所感染;你的課有意思,同學們才樂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課堂,走進樂於學習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備課、認真備課,不備好課,不進課堂。

二、要必須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更加註重他們“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本事。

首先要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主預習的預習要求,讓學生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能夠在初讀的時候學生字,組詞,讀順課文,摘抄課文當中的好詞好句,做到課前的自主學習。小語修訂版大綱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構成本事。”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於自我的學習。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同桌間互讀互講,小組討論、一些朗讀遊戲的方式拓寬他們的合作本事。再者多問一些有創立性的問題來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本身在這方面也得下苦功夫去研究,那些問題是能夠問的,如何問?學生會有哪些答案,是否能到達自我想要的教學效果?

三、鼓勵學生多閲讀課外書籍,同時自我也要多讀、多看、多思考。

閲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重視培養學生的閲讀本事,鼓勵他們多讀多看,同時開設小小讀書交流會或是讓他們寫讀書筆記。一能培養他們的口語交際的本事,讓他們向同伴介紹自我看過的書;二能幫忙他們更好地學好三年級的新增資料——作文,讓他們把寫讀書筆記當成習慣積累,也當成一種練筆。另外,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以往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本事只能靠本事去培養,才幹僅有靠才幹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説“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能夠經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學生素質的提高對教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的資料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我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裏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我成為一名學者,平時應當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更要重視新教材中參考資料的學習,因為這與學生的學習有着直接的`聯繫

在教學中,我還有很多明顯存在的許多不足。比如有時不能調控好;或是對學生的指導方法還不夠技巧等。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能夠不斷反省,不斷提高。

教師教學反思 篇7

有學生在分析問題時,注意一個方面而對另一方面又沒有注意到。如豎直掛着一槓杆的下面吊着一物體,用一始終與槓桿垂直的力拉動槓桿,把物體從最低點提到水平位置,學生在分析時,只注意到了物體的重力和動力臂的變化情況(都沒有變化)而得出結論,動力的大小始終不變的錯誤答案,而沒有注意到阻力臂在這一過程中由零到最大,根據槓桿的平衡條件得出正確的答案是變大的。

在今後的教學中除注意這幾點的教學要多舉例子,還應在思考的方式培養學生能力,如槓桿平衡條件,我們應分析的四個物體量,確定它們中的三個量的變化情況再來確定另一個物體量的變化,而不只是動力和阻力之間的關係或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關係。

在探究槓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學生通過實驗及對數據分析得到規律,對他們來説不是很難。我在學生實驗後又提出了幾個問題。如槓桿平衡後在兩側的鈎碼上同時增加或減少相同的力,使鈎碼向支點或遠離支點移動相同距離,槓桿能否平衡?若不平衡向哪端傾斜?從中找規律,進而得到了這一類平衡問題的解題方法,做到解一題,會多題。

教師教學反思 篇8

大家好,十分有幸能夠嘗試語繪課,這次我執教的課文是四年級的《九色鹿》。《九色鹿》是一篇民間故事,情節生動,在教學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孩子們十分喜愛這篇課文。接下來,針對本篇課文,我説一説我的教學意圖。

本篇課文的教學目的是學會講故事、演故事,從講對話到講片段,從演對話到演片段,循序漸進,從點到面。

在教研組進行討論的時候,我們嘗試過引入其他繪本,但是由於這篇課文的特殊性——本身就是繪本故事。我們就想,語繪課堂是不是不應該存在單一固定的模式,而僅僅引入其他繪本。另外,課後實在找不到與本課關聯密切的繪本,於是我們反思:是否可以針對課文自身的特點來設計繪本的加入呢。這就成了這堂語繪課設計產生的契機——用課文的繪本來促進孩子們對本課的學習與理解,通過學會“讀”圖來深入“讀”課文。

繪本的最大特點就是語言與圖片相結合,用圖畫的豐富性,帶動學生對於語言文字以及故事的感知,但是由於課文《九色鹿》與繪本《九色鹿》在語言文字上是有差異的,因此,我截取了繪本的圖片,通過圖片與課文內容結合,很明顯,孩子們很會讀圖,能讀到圖上有,而課文中沒有的很多東西,這就達到了一個語繪的目的,而且孩子們興趣也大大的激發了,本課的要點是講故事、演故事,在講演的過程中,孩子們其實也對人物的語言對話,性格品德在表演中進行了一個角色帶入,對於學習語文也是有利的。另外課後也要求複述故事,分角色朗讀,説明還是本篇課文的重點的。整篇課文其實主要圍繞《九色鹿》的繪本展開,在課堂上也有一個小心思,就是課上的插圖都是屬於同一系列的繪本插圖。有些贅述還望批評指正。

教師教學反思 篇9

上這節展示課之前,我曾在另外一個班進行試講。雖然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的參與也很積極,但總感覺整節課顯得支離破碎,教學目標不明顯,學生過多的對語句進行生硬的支解性分析,而沒有自己的親身感受和體驗,師生對文章的深層挖掘也不夠深入。後來有幸請到了濰坊市教科院李科長,在他的的精心指導下,我對這節課的教學思路進行了重新調整:

一是把字詞、詩句展示過程省去。因為這些已經在預習課解決了。只要學生在黑板上寫出來了,這也算是展示,何必一定要讓學生再講解一遍呢?展示課應該是解決預習課上沒能解決的問題,它不是預習內容的翻版和再現,而是預習課的提升。這樣我就把課堂重點放在對語句的評析和對文章主旨的把握上。據此設計了兩個學習目標:(1)通過品析語句,學習精練、雅緻的語言特點;(2)通過質疑探究,讓學生領會文章主旨。學生展示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三個部分--文章思路、佳句賞析和問題探究。這樣可以使教學環節得以簡化,目標更明確,重點更突出。

二是賞析佳句和質疑探究過程的調整,這也是本節課教學思路的最大轉變。把學生對詞句的瑣碎講解變為賞析,要求學生必須結合自己的閲讀體驗説話,必須是真正發自內心的真實體驗,最好能用形象化的語言表達出作者的觀點和情感。最好能聯繫印發的補充文章回答問題。鼓勵學生有自己的創新發言。在問題設計中,我把能引起學生爭論的兩個題目做為討論重點,因為學生展示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引發爭論,從而促成小組內、小組間的學生互動。如果設計問題如果太簡單,就不能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就引不起學生的爭論。我在學生賞析完佳句後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既然作者用了大量筆墨寫了古藤的悲劇,那又為什麼以“幽徑悲劇”為標題呢?通過這一環節,就自然過渡到問題探究上,教師主動“挑起事端”讓學生爭論。第二個問題是:面對這樣的悲劇,作者又是怎樣做的呢?為什麼作者在最後説要把這十字架背下去,而且要永遠永遠地背下去?學生討論後總結出本文主旨。

三是對學生讀寫訓練的調整。在試講時沒能突出這一重點,本節課我重新做了調整。在學生充分賞析語句的基礎上讓學生寫下來,讀出來,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落實到口頭上,落實到筆頭上。尤其是讀,可以非常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去充分體驗課文語言的魅力。在激情與陶醉中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們的語文課要教給學生什麼?是繁瑣機械的分析記憶還是真實豐富的情感體驗呢?我想答案應該是非常明確的。以上這三點不僅僅是一節展示課教學思路的調整,它更是一種教學觀念的調整,我認為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本節課雖然是作為一節示範課,但由於準備時間倉促(週四下午接任務,週五下午調整備課思路,週六上午講課),更主要是由於自身原因,影響了整體教學效果,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對文章本身的挖掘不深。過分注重於課堂結構的完美,而把一些重要細節忽視了。

如在問題探究這一環節上,本來計劃引着着學生討論“愚氓之人”,但限於時間,把這一問題忽略了,使學生對文章主旨的把握上不夠深入,影響了整體教學效果。

2、小組合作交流實效性不夠。本節課安排了三次小組交流:第一次是在展示學習目標後交流文章思路。但這只是組內交流,缺少組間的交流。第二次和第三次是在探究問題上的交流。這三次都是我預先設計好的,課堂上缺少即時的交流。從而使課堂顯得“計劃性”太強。

3、學生展示有待規範。本節課學生回答問題非常積極,但這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有的學生太能“搶”,其中不乏成績差的學生;有的回答次數超過了三次;有的回答時聲音太小;還有的直接照着課本或筆記本“讀”答案;這不僅使內向的同學沒有機會,也會挫傷優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效果大打折扣。雖然在課前有所預料,但沒能想到問題這麼嚴重。看來學生回答問題必須要有詳細的規定,要讓學生非常明確。如一節課每人回答問題不能超過三次,也不能低於一次;回答問題禁止看資料;回答問題必須精神飽滿,聲音宏亮;要有選擇地回答問題,要注意謙讓;要回答能體現水平的問題等等,這些細節雖然瑣碎,但它們是不能忽視的。在以後的教學中要逐步加以規範。

教師教學反思 篇10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個學期又將結束了。回想去年這個時候,自己還在家裏等待着教育局的考試,擔心着自己會被分到哪個學校,轉眼一年已經過去了。現在的自己已經是一名走上講台快一年的新老師了。回想起來,內心還是不免有些波瀾,緊張、擔心、激動、高興。

去年我一直只帶一個藝術特長班,這個班的孩子比較調皮,上課很少有人認真聽課,加上他們的基礎本來就差,所以我上課的速度很慢,講的也比較簡單。這對我來説或許更輕鬆點,但每到考試的時候就很傷心,沒什麼動力。看着其他老師為了考第一而暗暗努力,我卻無處下手。因為我這個班每次都毫無疑問的倒數第一,孩子們不想學,我想講卻沒人聽,所以每次考完試都有種受挫感,自己跟別人一樣付出了,可卻從來看不到回報,心裏有種説不出的感覺。

今年三月份因為某些原因年級組給我加了個班,説實話,因為從沒帶過其他班級,剛接過來的時候我很緊張,忐忑不安。生怕自己教不好他們,會害了他們。不過既然接過來了,我就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教好他們。剛開始學生因為換了新老師很不習慣,上課不怎麼聽課,作業也不交,我説的話也很少有人聽,有幾個孩子還在課堂上公然和我抬槓,甚至有學生直接讓我把他們班還給原先那個語文老師剛開始一段時間,面對不合作的他們,我有些不知所措。但我並沒有直接放棄,我請教過老老師,詢問過其他新老師,得出結論是:孩子們正是青春期、懵懂期、叛逆期,比較感情用事,他們不喜歡我,不配合我,正是因為他們對上一位語文老師感情較深,等哪天他們對我有感情了,他們也會捨不得我的。想清楚了這些,我就開始對症下藥。我每次去他們班上課都會提前到,利用上課前的時間跟他們聊天,討論問題。這樣既讓我熟悉了他們的情況,也拉近了我跟他們之間的距離。果然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對我的態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不再有人跟我公然抬槓了,也不會有人説不喜歡我了,甚至有幾個孩子跟他們以前的語文老師説很喜歡我看到這樣的轉變,我很高興,工作也更有動力了。

可是好景不長,在一個月後的期會考試中,我這個班竟然由第一次月考的第二名退到了倒數第二名,看到這樣的結果我傻眼了。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真的是我害他們了?難道我真的教不了平行班?我真的這麼差嗎?一連串的問題出現在我的腦海裏,讓我吃不下睡不着該怎麼辦呢?後來我深刻的反省了自己,發現自己確實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我剛接過他們班,為了跟他們拉近關係,我跟他們走得太近,結果他們是不討厭我了,可也不怕我了。我説的話他們不怎麼聽了,作業也不認真做,被批評時也是嬉皮笑臉的,加上我又天生一副娃娃像,根本沒人怕我,最後導致語文課上他們太隨便,課堂紀律也不怎麼好,上課效果也不高,考試自然就考不好了。找到問題根源後,我立即開始解決問題。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一個月後的第二次月考中,該班的孩子們居然給我考了個第一名,看到排名的時候,我是那麼的激動,那麼的開心。這在以前是從來都沒有過的,以前那個藝術班每次都毫無疑問的倒數第一,這次我教的班終於也考第一了,我是真的很開心。真的要謝謝孩子們,謝謝他們的配合,謝謝他們的努力,謝謝他們給我這麼好的一個禮物。以後我會更加努力的,也希望孩子們能繼續努力,好好學習,爭取在期末中取得佳績。下面我就來簡單的説下我處理這個班的問題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首先是要關心熱愛孩子,多鼓勵,少批評。

孩子們剛處於青春期,一個懵懂又叛逆的時期,還不能夠完全的辨別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做事情更多的是從感性出發,但叛逆的他們總認為自己已經長大,已經有能力去辨別是非,去處理問題,最後卻經常把事情搞砸。面對正樣的孩子們,我們作為老師,要以正確的態度去教育、去引導他們,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批評、打壓。這些孩子們雖然沒有完全的懂事,但它們的好勝心、自尊心卻很強。所以每次孩子們犯錯的時候,我不會直接在課堂批評他們,而是會私下找他們談話,詢問他們知不知道自己犯的錯誤,以後該怎麼做等等。這樣既維護了他們的尊嚴,也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反思自己所犯的錯誤,讓他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自覺的去加以改正。而面對有進步、表現好的孩子,我卻直接在課堂上加以表揚。比如班上有幾個一直不怎麼讀書的孩子,哪天他們認真聽課了,起來回答問題了,做了作業了雖然都只是小事,我也會專門加以表揚。這樣得到表揚的他們就會更加認真的聽課、做作業,對老師的態度也會有所改變。好學生不是罵出來的,而是誇出來的。所以我們不能吝嗇自己的誇獎和表揚,要多誇誇孩子,多表揚孩子。

其次自己要多聽課,多反思,備好每一堂課。

備好課是每一位老師在課前都應該做的事,那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作為一個新教師,更應該把備課要放在首位,作為重中之重去對待。剛開始我會花很長的時間備課,自認為自己的課備的非常仔細,以為這節課肯定能上的好,但結果卻不盡人意。原因就在於備課沒有分清側重點,而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最後什麼也沒有講到位。所以我覺得在備課時一定要分出哪些是重點要講的,要講到位的,哪些是可講可不講的,要把課堂時間利用的恰到好處。這方面今後還需要多多加強,爭取能夠更快的步入成熟階段。同時,我發現自己在備課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忽視和學生的交流環節,過於強調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學以致用;還有就是我帶的兩個班是不同層次的,剛開始我兩個班都一樣上課,講一樣的知識,結果一個班覺得簡單,一個班覺得難。後來我每次備課都會在藝術班的基礎上補充一些知識點,以滿足孩子們的要求等等。還有就是要多聽課、多反思。作為新老師的我們,才剛剛踏上講台,沒有經驗,抓不住重難點,備課上課效率都不高。所以我們要多去聽老老師的課,多向他們學習。身教勝於言教,老教師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值得我們認真用心學習和領會。聽有經驗的教師的課,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領悟,都能收穫到很多東西,經常有“聽君一節課,勝思一整天”之感。同時新教師要堅持寫好教學反思,這種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不僅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還能促進我們的成長、成熟。所以我們要多問、多思考、多總結、多改進。

總之,在過去的這一學期,我付出過汗水和淚水,同時我也收穫了一份份充實、喜悦。我用我的心去教誨我的學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學生,我無愧於我心,我無悔於我的事業。在今後的日子裏,讓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願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成絢麗的花朵。

教師教學反思 篇11

一、實事求是,因材施教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一方面,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到英語,有的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國小一年級對於他們剛從幼兒園上來,有的甚至幼兒園都沒有上過,所以還不適應國小的教學環境。因此,講得太快太急,照顧不到整體,教學效果不會理想的。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學生學習效果有直接影響。

二、認真備課,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英語是一門外語,對於一年級的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

1、玩中學,在遊戲中學有所得。遊戲是一種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法,尤其是低年級英語教學的基本活動,靈活運用各種遊戲,可以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比如學習身體部位時,用touching game,在學習動物時採用了“模仿動物表演”的遊戲;還有guessinggame,missinggame,driveatrain,“丟炸彈”以及玩單詞卡片的遊戲。不僅避免了枯燥的認讀,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激發了他們説、讀的興趣。這些遊戲由於帶有比賽的性質,參加遊戲的人都抱着渴望獲勝的心理,就使參加活動的學生有興趣學、積極去學,並有助於克服靦腆羞怯的心理障礙。孩子們在遊戲中,不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發了表達的慾望,提高了口語實踐能力,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與教材之間產生通暢的情感交流。

2、歌中練,在歌聲中鞏固所學知識。國小生生性活潑、愛唱愛跳。針對這一特點,利用或改編了與學習內容符合的歌曲或歌謠(chant),並加以動作表演。

3、畫中樂,在塗﹑畫中體會學習的樂趣。低年級學生情緒活躍、開朗,具有好動和穩定性、專一性差的年齡特點,我在教學中不僅僅鍛鍊學生的“動嘴説”,還讓學生“動手畫”,如用水彩筆塗水果顏色,學生們在塗、畫中,與同伴團結合作,展示傑作,並相互交流。

4、實物教學。在課堂上儘量利用實物教學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摸、聞、聽、觸結合起來,如教pencil,bag,book等文具單詞時,讓學生看着真實的物品來學單詞,並且摸着、説着,再加以有趣的動作,就能更好地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三、一年級的英語教師應格外具有親和力

一年級的英語教師應格外具有親和力,我在課堂中的教態親切自然,語速適中,語調語音準確,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輔助以生動的手勢、動作和表情等,讓學生邊聽邊理解老師的意圖,在日復一日的反覆訓練中使學生逐漸達到聽懂記牢的水平。如教“Let’ssingasong。”時,我每次使用英語時做出固定的動作,然後和學生一起表演唱歌,這樣反覆多次後,學生就明白了。通過日積月累,學生就會聽懂很多的課堂用語。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可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他們對英語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採用新穎的評價方式

在教學中我採用口頭表揚和精神獎勵的方式,如獎給小貼畫、五角星、小紅花等。特別注意對學習後進的學生所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評價形式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通過觀察學生的活動(説歌謠、唱歌曲、表演對話等),與學生交流。總之,今後我會繼續加強對教材鑽研,多動腦筋,讓學生學得更輕鬆,爭取更大進步。

教師教學反思 篇12

這是一首活潑富有童趣的歌曲,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幼兒在音樂中感知手的動作變化和與身體接觸,進一步瞭解身體的不同部位,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歌曲的旋律主要在兒童最感舒適的音域內進行,速度為中速,,節奏平穩,節奏是音樂要素之一,這首歌曲正是運用了這樣的節奏來表現遊戲時的歡快的情緒,適合小班幼兒演唱。

對立學習音樂小朋友們都喜歡,不過遊戲他們就更喜歡了,學習起來也很容易掌握,那我們大家一起先來做一個幼兒聽有節奏的口令,用手指做合攏、放開的動作。反覆做幾次,交換順序。讓幼兒知道合攏就是兩手合在一起,放開就是把手分開放在兩邊,孩子們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現得很積極興奮,想知道老師到底會發出什麼樣的口令。在老師發出口令後,寶寶們馬上做了起來。有的寶寶還會跟着老師説合攏放開。遊戲是小班幼兒的最愛,它在幼兒學習中起着重要的動力作用。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則不會使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同時讓幼兒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樂趣。這一環節中,運用遊戲的方式直接進入教學內容。接着老師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在説説、做做中理解歌曲的內容,着個環節的分段教學法加深了幼兒對歌曲的印象,讓幼兒熟悉了歌詞,為後面的學唱整首歌曲做好了鋪墊。帶領幼兒邊唱歌曲邊做相應的動作。在表演歌曲中,老師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表現歌曲的歡快情緒,同時也提供給幼兒自我表現的機會。通過表演演唱使聽眾感受音樂的藝術形象,產生聯想和想象,進而達到審美的目的。由於幼兒的年齡較小,常常以自我為中心。通過運用表情、動作來表現歌曲,並在表演中能有意識的與同伴進行交流與合作,對幼兒來説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

音樂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導“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學的歌唱活動中發揮孩子的主體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是人們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在這個活動中,我遵循了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唱唱、聽聽、看看、想想、動動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

本活動意在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遊戲,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教師教學反思 篇13

如何上好化學課興趣是建立在需要基礎上,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認知和活動傾向。心理學和教學實踐都表明,就大多數學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並不懸殊,而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沒有興趣學生就沒有認知的傾向,失去了求知的原動力。國中學生正處於興趣廣泛、求知慾旺盛的時期。如何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這對於我們教學工作者來説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以下是本人幾年來在化學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感受説出來與大家共勉,但願能拋磚引玉。

1、上好第一節課,激發學習興趣“好的開始就等於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節化學課,對培養今後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尤為重要。國中學生第一次上化學課,總是存在好奇的心。所以,我們想要上好第一節課,首先要精心設計,認真準備,要設置許多問題“催化”他們去思考,去探索,“加速”他們主動地學習。例如,緒言課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問:“什麼是化學?”學生面面相覷,不能回答。老師再問:“氫氣球為什麼能飛?”“如果改用口吹的氣球,它能不能飛呢?”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用口吹的氣球不能飛。”對於這些疑問,老師可不作答,既而還可以再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熱天時食物為什麼會腐爛?”“鐵為什麼會生鏽?”“煤氣為什麼會致人死亡?”“人胃裏的胃酸過多可以用什麼藥治療?”等等。恰當的設置“問題”,在學生面前不斷地提出他們暫時還解決不了的問題,讓學生在無盡的問題中產生求知的濃厚興趣,從而在學習過程中使其永不滿足。

2、利用化學實驗,進一步激發學習的興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生動有趣的實驗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對九年級學生來説,化學是一門新開設的學科,本身對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加上他們早已枯燥了書本的理論知識,迫切想把所學的知識在實踐應運時,利用化學實驗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在認真做好課本上的第一個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同時,要多安排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實驗。例如:在第一節課是可以先避開書本,做幾個趣味性很強的實驗“燒不壞的手帕”、“空杯生牛奶”、“魔棒點燈”等等,讓學生睜大好奇的雙眼,然後再引入新課,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飽滿,對化學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另外,課後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就更加有趣味性和挑戰性,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思考,去鑽研,有利於提拔化學拔尖人才。

3、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體現化學知識的實用性我們生活日常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與人人有關,衣食住用樣樣離不開化學,化學教師就充分利用這個有利條件,讓學生所學的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相結合,時時給化學提供實用的機會。例如,在緒言部分講到銅綠時,可以讓學生回去找找看家裏有沒有這種東西,讓他們自己去思考,銅為什麼會生成銅綠?什麼條件下容易生成銅綠?它與銅是同一種物質嗎?加熱它看看有什麼現象?等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有,講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氫氣的有關知識時可以和地球的“温室效應”、“酸雨”和剛剛發射成功的“神舟五號”飛船結合起來,引導他們用學過的化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讓他們體會化學知識的無所不在和化學知識的實用性。

4、開展豐富多彩的化學興趣活動,讓學生主動學習豐富多彩的化學興趣活動,對於學習緊張的九年級學生來講,是極具誘惑力的,這樣既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輕鬆一下,又能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獲得和鞏固許多化學知識。化學興趣活動的內容及方式很多,如:“化學魔術”可以做“手帕包火”、“魔棒點燈”等等;“化學知識講座”可以講講“酸雨的形成”、“温室效應的原因”、“日常生活化學”、“化學故事”等等;“化學課外活動”可以帶學生到附近的工廠或生活小區讓他們去發現生活中的化學;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一個“化學晚會”設計一些與化學有關的相聲、魔術、小品、謎語和笑話等等。

5、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理順知識結構,強化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國中化學的難點及知識分化點一般有:化學用語、溶液的計算等。一個學生即使興趣較高,一旦幾次被難倒,興趣也會大減,從而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知識分化點很重要,例如化學用語中元素符號、化學式,不要求學生一天就把它記完,可採取分批分段記憶,日積月累,量變到質變。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給他們“四步走”:一寫,正確寫出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二配,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三注,註明反應條件及符號;四查,最後檢查化學反應方程式書寫正確不正確。將常見元素的化合價、酸鹼鹽熔解性編成口訣幫他們識記。對於溶液的計算,重點授以方法,讓他們多練,儘可能地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公式、規律,對於零碎的化學知識,教師幫助總結。這樣有助於學生記憶及掌握,不至於使學生感到為難,從而使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減。

總之,興趣是第一位老師,在化學教學中,應積極採用各種有效的適應學生心理特徵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學好化學

教師教學反思 篇14

面對九年級的學生,不論是對老師來説,還的對學生來説,英語教學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它關係到學生的畢業與升學,關係到學生的前途和命運。尤其是對於教師來説,那簡直是&“任重而道並不遠&”。回顧這個學期的教學,其中有收穫,也有不足。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以及認識。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每上一節課前,都對前一課的知識做一簡單回顧,以次來降低難度,提高學生興趣,鼓勵他們儘量説英語,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對於説錯或説不好的學生進行積極鼓勵。而不是消極打擊。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對於課本上有些內容,教師只做簡單的提示,然後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解決,給學生以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最後教師做以點評,這樣學生就有了自我發揮的空間,學起來更輕鬆,更起勁。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説、讀、寫的綜合能力。比如對於本套教材有些聽力部分,內容太難,即使放幾遍聽力材料,學生依然聽不懂,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讓學生將其當閲讀理解去做,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最後得到正確答案,這樣,既降低了難度,也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和閲讀理解能力,其效果是兩全其美。

4.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對於每一單元后的長篇閲讀,分任務給每個小組和個人,讓學生自己通過閲讀,討論,查字典,對閲讀材料進行分析,提出問題並進行解答。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俗話説&“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還會影響其它發展,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課堂上我努力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講話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三.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適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做到: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閲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標籤: 反思 教學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33qn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