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教師讀書心得集錦15篇

教師讀書心得集錦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讀書心得集錦15篇

教師讀書心得1

我記憶中看的最早的課外書就是國小的時候學校裏訂閲的《當代國小生》。這本書使我的寫作本事有了很大的提升。還有許多開發智力的板塊也對我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忙。國中以後會根據教師的推薦讀一些名著,印象最深的就是《魯濱遜漂流記》。我喜歡看奇幻類的書籍,這些書籍很好地豐富了我的想象力。高中的時間學業很重,沒有看很多課外書,這是我的一個遺憾。那時候似乎沒有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錯失了很多開闊眼界的機會。大學因為專業的關係我讀了基本外國名著,像《飄》《傲慢與偏見》《湯姆叔叔的小屋》等等。其實大學時光是一段很好的與書為伴的完美時光,此刻想來有點後悔沒有好好珍惜。

我雖然喜歡讀書,但讀的書並不多。最近在培訓的過程中受到許多教育家的啟發,翻閲了《讀書與旅行》這本書。《旅行與讀書》台灣作家詹宏志所著,詹宏志是台灣各界的閲讀狂人,家中藏書四萬冊,每年買書兩千本,一小時閲讀十萬字,出版十餘部著作。《旅遊與讀書》是作者把自我人生的兩大志趣書寫集結。

他的旅行多由讀書而起,十個推理小説般的精彩故事,猶如一場百科知識的腦內衝浪與日常哲思的馬拉松。被一本托斯卡納食譜指南引路的攤牌考驗;因盡信書而驚險萬分的瑞士登山之旅;在印度無力招架唸誦着魯拜集的高明地毯商人;在南非草叢中充滿生命體驗的薩伐旅;在災難過後的巴厘島矛盾複雜的旅人心境……十場夢幻旅,別樣新人生。就如樑文道在序言所説:他在印度高價買下一張其實用不了那麼多錢的地毯,中了明眼人一看就知底細的局,而原因只可是是因為那位地毯商人能用古波斯語吟詠奧瑪伽音的詩句。這是典型的書呆子才會犯的錯誤。但另一方面,書也會讓他變得聰明,明白許多一般遊客不清楚的內行門道。例如,就為了“伊斯坦布爾人為了兩個羊頭哪個比較好吃而爭論不休”這就話,他把兩位本地作者合作的《吃在伊斯坦布爾:探尋巷弄中的美食》當作枴杖,丈量伊斯坦布爾的美食地理,效果竟然遠勝大眾旅行網站的團體智慧。

我們耳熟能詳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世界是一本書,那些不旅行的人只讀過其中一頁”,我們都很嚮往遠方,可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等待,等適宜的時間等適宜的人等忙完手頭的工作等長大了再去,當時不瞭解,之後才明白真的長大之後有太多放不下的東西,應當早一點丟下一切就出發的。旅行與讀書的關係極其微妙,讀書常常在旅行之前很久就已經開始了,甚至在不自覺之處,常常是因為書中所述的某件事,觸動你前往某處的動機。可能是一處古蹟,可能是一位故人生活的地方,也可能僅僅有一處美食,你就來了,要來看一看,和書中描述的是不是一樣,去體驗,去感受。在旅行之前,我們對旅行地的閲讀是一種“想象”,在旅行之際,我們對旅行的閲讀則是一種“摸象”,僅有在旅行完成之後,才是我們真正對旅行地瞭解的開始。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是勇敢,也是我們對書本資料的驗證。

《讀書與旅行》除了描述旅遊和讀書的關係,最最重要的是裏面有世界各地的美食,讀來讓我不由得嚥了好多次的口水,有佛羅倫薩牛排、肉醬寬面,印度囊、羊肉咖喱炒飯,巴厘島的原味烤肉大餐,最讓人流連忘返的是日本的料理,摘抄一段吃龍蝦的描述“我用刀叉將龍蝦肉剜出,切開小塊沾滿醬汁送入口中,龍蝦肉將熟未熟,軟嫩無比,醬汁則極濃郁,有奶油的滑潤與白蘭地的香氣,更有濃的化不開的龍蝦蝦膏滋味,但又帶了一點番茄酸度,顯得清爽不膩,的確相當高明。”

讀書不停步,旅行不止步,勇敢前行,有多遠走多遠,遠方的路總有期盼,總有歸宿,愛讀書,愛旅行,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教師讀書心得2

一 以校為本使教研活動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

1.明確教研活動最主要的特點和目的,就是要解決當前教育教學中的各種實際問題。也就是説,教研活動的課題不在大而在小,不在深而在實,應想教育教學之所想,急教育教學之所急。否則,教研活動就是瞎研究、空研究。

其次,要做教研活動的有心人。學校豐富的研究機會、獨特的研究情景、鮮活的研究問題、最佳的研究位置,為教師開展教研活動提供了優越的研究條件。這就要求我們要時時留心周圍的一切,要自覺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要本着教什麼、研究什麼的原則,緊密結合本職教學工作去開展教研活動,使教學工作和教研工作能融為一體,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教研相長的效果。

2.要找準教研活動的突破口。當前相當一部分的教師不知道怎樣去搞教研,特別是對一些教改實驗、專題研究更感到無從下手。因此,找準教研活動的突破口就顯得至關重要。教研活動的突破口,就是以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作為課題開展研究。這就要求我們要樹立起問題就是課題的意識,善於把一個又一個教育教學中有意義的實際問題,經過設計轉化為一個又一個富有個性特色的教研活動課題,再通過攻克一個又一個研究課題,來解決一個又一個教育教學中的問題。這種研究,最易達到同步推進教育教學教研工作、穩步提高教育教學教研質量的目的。

二教研活動要為提升教師自身素質服務

1.教研活動對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有重大意義。如今已不是一個只要有知識或文憑就能當教師,靠經驗和汗水就能當好教師的時代,而是一個要求教師必須儘快從教書匠向教育家轉變的時代。這就要求我們無可選擇地要具備與時俱進的能力。這種能力,除了終身學習的能力、教書育人的能力,還有一個重要的能力就是教育科研的能力,也就是教研活動的能力。我們如果缺乏教研活動能力,那就意味着缺少創新精神和工作潛能,就意味着很難適應新課程的需要。

2.要懂得一些進行教研活動的形式和方法。我們過去曾經片面地把教研活動理解為聽課、評課和寫文章,這是一種很狹義的看法。教研活動的形式和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反思是教研活動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我們在當前的課程改革中就應學會如何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進行自我反思。又比如,教研活動很強調集體研究,我們就要學會如何參加集體研究,如何在集體研究的氛圍中學會將大家的智慧集於自己一身。

三 上好每節課,着眼小問題

教學實踐是開展教學研究的平台和土壤。許多科研課題往往來自教學中的一得,許多卓有科研成效的老師也多得益於教學實際的鍛鍊。事實上,對於我們普通老師來説,上好一節課,就是一次教研。通過教學積累經驗是最好的教研途徑。同時,在選擇課題上,宜着眼小問題。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很多,有大有小,我們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恰當選擇。在選題上應該着眼於小問題。以小見大,鑽深研透,而不要大題小做,泛泛而談。

四 勤學教學理論,博覽課外書,注重平時的反思和積累

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學內容也越來越開放,需要教師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博覽課外書籍,廣泛吸收養分,補充最新知識,是教師增加和更新知識積累,提高教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途徑。平時多積累,反思促提高。寫好教學後記,有利於積累教學經驗和教研素材,為科研提供有力的例證。通過反思,天天會有新視角,天天會有新收穫。創新的思維、創新的作為常常源於反思之中。總之,我們要有效開展校本研究,就要使教研活動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提升教師自身素質服務,要上好每節課,着眼小問題,要勤學教學理論,博覽課外書,注重平時的反思和積累。

教師讀書心得3

歌德這樣説:“讀一本好書,就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閲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就是會大發雷霆,以自我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就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長,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就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就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了一切學生。

教師讀書心得4

童年時,讀書如看雲。

童年是等待的童年,等待着下課,等待着放學,等待着假日,等待着過節常常在企盼、在幻想,歪着頭凝望天上緩緩飄過的浮雲盼望着長大,盼望着流浪,盼望着去看山那邊的那片海。

世界上最亮的那雙眼睛,是屬於童年的。

童年時看雲是看世界。在孩子的眼睛裏,世界是童話的世界,一切都是那麼奇異精彩。譬如看雲,有時如山巒壯,羣峯疊翠;有時如棉花狀,絮團錦簇;有時如水紋狀,煙波浩渺;有時如瑪瑙狀,瑰麗多彩;有時又作輕紗狀、煙狀、獸狀真是變幻無窮,奧緲莫測。云為孩子們打開了一片千姿百態的世界。而書則引領孩子們走進了一個千姿百態的地下迷宮。小孩讀書是憑着一種好奇的天性和發自內心的原始活力,毛手毛腳地一頭扎進《西遊記》、《水滸》、《三國》、《説唐》等古今名著,一路看下去,一路東張西望,沿途引發許多奇思妙想,找到了許多成年人無法體悟得到的樂趣。

童年是屬於夢幻的。生活在夢幻裏的小孩子讀書,是用一雙純真、澈淨如琥珀的雙眼去打量書裏的精彩世界,亦如看雲,只能看個大概。那種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的恬淡,小孩是讀不出來的。原本識字不多,只好一目數行,蹦蹦跳跳地看下去。於是,讀書成了嘗書,淺償輒止,也就嚐個半分,因為冷不丁碰上艱澀的文字就啃不動了,剛嚐出點新奇味,就乏了,歪在書頁上,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臉上還漾着淺笑,也許是同書裏的主人公碰上面了呢。小孩讀書是趴着讀,趴在書上翻呀翻的。然而,正是這趴着看個大概,嚐個半分,一本好書,就深深烙在了孩子的腦子裏,伴其一生,甚至影響其一輩子。因為,以孩子們渾樸、天然的好惡和純潔的心態去看、去嘗書,看到的或嚐到的恰恰就是最美好純真的東西。

青年人讀書是在吞書。青年人血氣正盛,精力噴薄,滿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以其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的毅力,毫無顧忌,橫衝直撞,取捨由我,進退自如,在知識的汪洋大海里自由邀遊,隨意攫取。年青人讀書不帶絲毫的功利性,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如飢似渴地吞,不講章法地吞,以其奇異之思想、敏鋭之直覺,徑直叩開文學、經濟、哲學、歷史等許多學科的大門,幾乎到了肆無忌憚,毫無節制的地步。海是博大、深遂的。海是一本大書,是一本從古到今歷經無數人翻讀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盡讀的大書。而書浩如煙海,包羅萬象,貫通三界。為讀懂海的雄偉、海的神奇、海的深奧,年青人以其充沛的精力,精鋭挺進,孜孜不倦,如攻城略地,吸納精華,在書海里縱橫捭闔,勢如鷹擊長空,其於知識信息、資料的吸收,俱兼收幷蓄,來者不拒吞之,以求其廣博。然而得之精華何其艱難?即便吭哧吭哧地閲遍《四書》、通讀《五經》,也因黑燈瞎火,不辨門徑,亂走一氣,何窺堂奧?只能是得之璣羽,失之鵬鯨了。於是,好讀書的年青人總因不求甚解,難免掩卷了無得,心中時怏怏。然而,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要從實地行,直造光明域,唯有拿出懸樑錐股的意志,鍥而不捨,方能融會貫通,正所謂埋頭讀書,抬頭做人。前者要的是一股吞的虔誠與韌性,後者講的是一種挺直脊樑的骨氣。意即讀書如做人,應當自信不迷信,活讀羣書,敢於批評征服,勇於超越自我,以啟發心智,陶冶性情。倘若是一味地頂禮慕拜,毫無取捨,為書所役,淪為書的奴隸,則盡信書不如無書了。

但海永遠是寬容的海。她一味慈愛地接納和包含着惟知躍進、惟知雄飛的好讀書的年青人,以其極富營養的風、浪和陽光,滋養和温潤着年青人的羽翼。

教師讀書心得5

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和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和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和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和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一、時刻警醒自我

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着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和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説:教師只有始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和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新課程標準非常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為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和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團結的力量大,集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

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和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和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和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為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鋭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教師讀書心得6

讀了《一份個性教案》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老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老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師生關係主導在老師,據有關調查證明,老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係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影響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於老師,66%的學生認為自我和班主任的關係還能夠,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我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我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係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受到了挑戰。而且,師生關係和學生理解教育程度有必須的聯繫。隨着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出現趨於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説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老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瞭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認為自我與班主任的關係一般。

  一、師愛最為公眾期盼

老師就應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我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老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

老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老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如老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老師素質,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禮貌”,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追求。

老師要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修養。老師要嚴格要求自我,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老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職責感。一名稱職的老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僅是從老師那裏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

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老師都是本着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我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老師期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潛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到達他們所期望的目標。老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着想,老師本身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就應正確地理解老師的行為,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老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我的老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老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老師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老師不説話,上課時光吃東西,不服從老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為應當堅決的制止。

如果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老師的理解和尊重。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老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悦耳”。

參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都期望自我能碰到好的老師。作為學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老師。作為老師,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所以,要做一個讓老師和同學都願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老師和學生都願意接近的老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二、老師要經常自省

我認為老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能夠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能夠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我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我能夠激勵自我,這是用心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我就不明白自我長在哪裏,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光一長,就會脱離羣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我威信。當然,只有自我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三、老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持續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係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構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係,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老師不願教,學生不願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一樣的個性,然後根據不一樣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構成了一種和諧關係,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老師務必樹立平等對待觀: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老師應服務於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老師應服務於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

作為老師深感職責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係,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係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持續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

教師讀書心得7

在數學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數學教師憑着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從教育科研的高度,積極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研究,探索了一條適合教學課程改革與發展的有效途徑,總結了大量的經驗和案例,國中數學 。本書深刻地反映 了我們中學課堂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我從中受益匪淺,先將摘錄和體會展示如下:

本書開篇羅列了在進行有理數混合運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概念不清:運算符號錯誤;錯用運算律;對負分數的概念理解不清;違背運算律;違背去括號法則。“這六大點也是我在授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以後的授課中應提前糾錯,讓學生少走彎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教師的寬容與愛、尊重和理解。在學生出錯時,教師要尊重、理解並寬容地對待他們,這不僅可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也體現了教師的素養及學生的熱愛。“的確,在平時的授課中,我門太嚴了,不苟言笑,造成學生的緊張,這些做法不可取,應該嚴就嚴,多給學生勇氣敢於説話,私下也應多關心關注學生。同時還指出教師如何幫學生糾錯,1。通過一個典型例題,讓學生暴露錯誤、師生共同分析錯誤原因,學生從反面吸取教訓,迅速從錯誤中走出來,從而增強辨別錯誤的能力。2。教師應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對待錯誤和失敗,備課時適當從學生易錯的思路去構思,課堂上加強對典型思路的分析,讓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3。讓學生通過自我 評價,找出解題過程中的問題,自行糾錯,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應結合實例助其理解。

如:”有些數學概念從客觀事物的定向形式和數量關係中反映出來,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注意從實際事例或從學生已有知識中,退步引入並加以抽象,尤其要從學生接觸過的具體內容入手,同時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中學生具有的上進心強好勝的心理特點。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幫助他們獲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進而減少運算的錯誤。” 即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同時”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法的指導,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體現了新課程理論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題作用的理念。

20xx年4月,通過同事的推薦,我購買了華應龍老師的《我就是數學》。翻閲《我就是數學》這本書,我被他的教育思想深深的打動了。這本書是華應龍老師教育隨筆的總彙。這本書裏彙集了他的教育思想及教育靈魂。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大吃了一驚。華老師那堅定地話語"我就是數學",重重的撞擊了我。我教學十幾年來,從未這樣想過。而華老師敢於説出這樣的話語,到底他的底氣在哪?我迫不及待的打開書,開始了品讀。從而更深入的瞭解華老師的教育思想。

從張梅玲老師寫給這本書的序言中,我知道了華老師出身於農民家庭。因此他對農民有着一種天然的情結。當了老師,他仍然保持着農民的心態和氣質,他用農民對田裏莊稼的那份濃厚、深沉的感受來愛他所選擇的教師這個職業。愛他的學生,像農民精心選種那樣鑽研文本,選擇教學內容;像農民深耕細翻土地那樣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像農民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地細心呵護每一棵莊稼那樣,尊重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全面、和諧、可持續的發展;像農民確定時機那樣,尋找課堂上大膽的退,適宜的進的時機;像農民對長的不好的莊稼從不責怪莊稼,而是責怪自己那樣,反思課堂中的遺憾與自己的關係。像這樣的農民對莊稼的精心呵護,在華老師的引領下,演變成了課堂上的教育理念及思想。這也就成了他能引領教育前沿,説出這樣豪邁的語言的堅強砥柱。

葉聖陶先生説:"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 細細品味葉老的話,"農業"與"工業"最根本的區別在哪裏?或許是農業的工作對象是有生命的吧。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工業所需要的是一名技術熟練的操作工,而農業所需要的卻是能真正關注生命的農民!

是啊!我們的教學面對的是有生命的孩子,我們更要像對待農業一樣的對待自己的孩子(莊稼)。特別是在新課改後,我們的課堂上,有了我們對教材、對教學的理解,有了我們自己的思考,有了我們自己的聲音。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一起營造了寬容的氛圍,學生不僅可以暢所欲言,而且可以不必擔心被"證偽",可以毫無思想負擔的,樂此不疲地感受着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教師讀書心得8

為了幫助學習《生物課程與教學論》,我開始閲讀相關的書籍及期刊。在閲讀的過程中,我意識到作為一名合格,甚至是優秀的生物教師實屬不易。身為一名大三學生,生物教學實踐不多。在這種情況下,沉下心來學習生物學科知識和教學的理論知識,為不遠的將來見習、實習提供支持顯得尤為重要。

在胡老師的啟示下,我開始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待教與學的關係。這學期接觸到的第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是皮連生老師編著的《教與學的心理學》。為了更好地閲讀這本書,我又找來崔麗娟老師主編的《心理學是什麼》這本入門的心理學知識書籍。

這本書分為十二章,總的來説,説明了以下幾個方面:人們認識心理學的誤區有哪些、心理學研究的是什麼、心理學的流派、心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問題。

作為一本入門心理學書籍,深入淺出,真正的把問題説的清晰明瞭。介紹相關的理論知識作基礎,以趣味性見長,但有留有思考的餘地,讓人有種“跳起來摘桃子”的感覺。

在閲讀的過程中,我尤其鍾愛心理學流派中第三勢力的人本主義流派的理論。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核心內容有四個方面:強調人的責任、強調此時此地、從現象學角度看個體,強調個人成長。該學派重視人性中善的一面,這與我國傳統文化中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觀點不謀而合。學派代表人物羅傑斯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實現的提出,在今天非常有實際意義。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不同的個體,擁有不同智力水平。在該學派看來,非智力因素對個人的自我實現有很大的作用。現今提倡終身學習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在遺傳的限度範圍內盡力地發展自己的潛能。如孔子所説的“有教無類”,採取因材施教的方式發揮學生的潛能。讓我聯想到作為未來教師的我們,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因為我們小小改變,將能改變很大的學生羣體,往大的方面想,可以為中國教育做出自己的貢獻。

有了這本書作為心理學科閲讀的基礎,我又找來胡繼飛、鄭曉蕙老師主編的《生物學教育心理學》進行閲讀。在此之前,又重温了大二所學的《教育學》,以作為閲讀的鋪墊。

在前言中,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涉及了編寫意圖、本書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特點,第二部分説明了生物系教育心理學的性質、意義與學科建設等問題,第三部分提及生物學教育科研問題,第四部分説明編寫過程的人和事的問題。前言的編寫,暴露了編者的思維過程。因此,在閲讀的過程中,更加容易把握內容之間的邏輯關係。其二,前言還提供一種學習思路,這是一種可遷移的程序性知識。其三,前言還提示了一種思考問題的角度和不同的視角,讓人在閲讀過程中可以積極多方面考慮問題。

閲讀完前言,再看了目錄,思路一下子就明晰了。章節的編寫邏輯順序,部分借鑑了普通心理學的知識脈絡,同時結合教學法的知識脈絡,組合成本書的知識框架。

作為生物科學專業的本科生(學生身份)的角度,瞭解教師活動背後的意義和相關機制,可以幫助我們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在教師指導下把握知識本身。在課後,我們可以根據生物學技能的形成規律、知識的記憶規律,在學科思維的指導下進行學習。作為一名師範生,瞭解心理學在生物學科的應用,可以為我們對於教學設計的編寫提供理論基礎。對於將來教師的我們,為未來更好把握教與學,提供思考方向。

以下,談談我從部分章節的一些收穫。

在閲讀到第四章——生物學科的思維活動及其教學一章中,讓我聯想到在我的求學生涯中,我的老師曾經運用過思路教學。利用科學史實,他給我們分析了科學家的思維過程,而不是單純地講述一個科學家的故事。上課時,他講述了他學習生物學科的方法。在這章書中,我對於“活學”的概念,有了新的體會。具體的知識要學,但最終要學會如何思考問題,從知道“是什麼”,到知道“怎麼樣”,再到知道“為什麼”三個階段,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

第五章——生物學科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一章中,改變了我對教學模式的認識誤區。以前總覺得教學模式等同於教學定式,是十分刻板生硬的,完全把學生當成是產品統一加工,不顧學生認知程度,一味填鴨式灌輸知識。現在發現,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理論的指導下,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設計而形成的比較穩定、系統、簡明的教學程序及其實施方法的策略體系,是一箇中性詞。教學模式有很多種,教師可以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用活這些教學模式。好的教學模式是有發展性的,但是被人用錯了,那隻好説“遇人不淑”了。而以前的所説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是一種錯誤理解下,錯用的模式。理論的東西本身是死的,關鍵還是要靠教師的理解,然後利用理論來指導教學這種特殊的實踐。

第六章——生物學課程設計及其心理學分析一章中,介紹了課程設計的原理與方法及教材的結構和發展(本書出版於20xx年3月),結合20xx年9月出版的《生物課程與教學論》,我們可以看到教材連貫的發展情況和部分知識的更新。瞭解課程的發展思路,有助於把握教育改革的動向,以更高層面地理解生物學教育,有助於我們開展生物學教學實踐活動。

第七章——生物教學設計及其心理學分析一章,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結合《生物課程與教學論》第三章來看,本章理論性更強。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很重要。前面我提到,雖然教學設計學科是由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和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奧蘇貝爾等創立的,但不妨礙人本主義學派理論的介入。人本主義者看來,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他意識不到的自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教師引導學生的自我覺察,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不管哪一個學派,最終目的都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但我更看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在以布魯納的結構主義發現學習理論和施瓦布的生物科學探究模式為理論基礎的探究與發現的教學模式指導下的教學設計,是我認為真正可以讓學生愛上學習、主動學習的教學設計。學生在此學到的知識,培養的能力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素質培養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但是在當下的教育體制之下,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顯而易見,指導下的教學設計實操起來“花費時間太多”。為了適應體制,在多種教學模式中選擇適合生物學不同章節的學習是必要的。但如何在體制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兩者需求平衡點,還需現在的教師和我們這些未來的教師去思考。

第八章——關於生物學能力及其培養一章,將生物學能力的培養細化為幾種能力的培養,並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思路和方法。我們應該使教學內容和時空開放,不拘於課上或者是課下。能力的培養有連續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讓學生真正能在課上學到知識,並且能夠帶着這些知識在課外探索繼續培養他們的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能力的培養,前提還是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覺得生物不僅僅是一門課程,而是一門科學,還是一種生活。

第九章——現代中學生心理因素與生物學教學一章,我覺得人本主義成分較重。我前面談到人本主義的觀點,非智力因素對自我實現有很大作用。根據這個理論,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助於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教無類得以實現。

第十一章——現代生物學教師的職業素質與職業心理一章,給我一些職業規劃上的啟示。除了家庭以外,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事業。而在似長不長的人生中,事業的規劃顯得尤為重要。事業上如何實現自我,怎麼實現自我,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思考的問題。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不是獨立存在的。所以真正的自我實現應該與社會相聯繫,而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的自我實現。在這種相互作用的關係下,二十幾歲的我們,該有些想法的。

第十二章——現代建構主義與生物學教育一章,給生物學教育理論學習指明瞭一個大的方向。語言精簡,內容信息含量大,所以要理解深刻的話還是需要看多一些書才行。

看完了每一章節,我又重新將前言看了幾遍,感悟又深了一層。接下來應該繼續看皮連生老師的《教與學的心理學》了。

我曾在《南方》裏看到的一篇文章,講述的是傳奇學校——黃岡中學的沒落。在許多年前我們國家教育體制沒有改革的情況下,黃岡中學的應試教育做得風生水起,將許多學生送上名牌大學。時代在發展,國家在發展,國家的教育有了突破性的改革,倡導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黃岡中學沒能跟上這波改革浪潮,培養的能上名牌大學的學生漸漸少了。“學生苦讀,老師苦教,家長苦盼”的堅持,意義不再像以前那樣厚重了。希望黃岡中學能夠有所改革,跟上時代的步伐。

中國未來教育會有怎樣的改革?應該是越來越人性化,個性化?作為未來教師的我們,應該保持隨時隨地學習,終身學習,切不能固步自封,禍害一代又一代的學子。

教師讀書心得9

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是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精良,具有創新意識和較強教育教學能力,高素質的研究型教師隊伍。要建設這樣的教師隊伍,強化學科教研組的教研無疑是一條較為有效的途徑之一。學科教研組是學校中各學科教師發揮集體智慧,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益的教學研究組織,是同一學科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基地。學科教研組的教學研究是以新課程精神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的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教師通過教研活動,能把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所需的技能、技巧,促進教育教學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教師具備了過硬的教育基本功,才能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並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本學期化學教研組在學校以及教科室的指導下,開展了很有成效的教研活動,很多老師都反映,活動有層次,有主題,有內容,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校本研修。反思這些教研活動,我總結了這麼兩點有效的提高活動效率的策略。

我很擔心説不好將想法説出來

化學教研組有一定的科研意識和能力,多名老師有着很多榮譽,大家也都很有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換成其他學校的教研組,可能有一些老師在組內討論時會很沉默、不説話;擔心自己説不好,不能在討論時聚攏老師們的思維,並將討論引向深入。

應該説在這一點上,鰲江中學化學組一直有着優良的傳統,本學期在組長的帶領下,化學組每次都是暢所欲言,每次的討論都不是講空話,是對具體課堂的研討,因為我們只是想把正在探討的東西表達出來,並不是接受專家的考評。

當然,在參加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比如指定主評人,或者是參加説課的人選等。

誰先來發言話語順序調整出效果

教研組活動經常會圍繞一節公開課來展開評課和討論,但是誰先來發言呢,按照以往的慣例,開課者先講思路,然後同年段老師先點評,因為他們對教材比較熟悉,其他年段老師再補充,或者組長讓一位老師主評,其他老師再補充,這種發言形式的優點是講評比較到位,先有完整評析,再有細節補充。缺點是後輪到的老師可講的內容比較少,尤其是可能會讓本不多講的年輕老師更沒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得到的鍛鍊機會更少了。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換種方式,讓年輕的老師先講,再由經驗豐富的老師補充,這樣會更多的把機會留給年輕人,更多的讓他們得到鍛鍊。大家也會意識到,青年老師們講得蠻好的,重視我們年輕老師。

讓年輕老師先發言,請經驗豐富的老師壓台,表面看是打破了以往的規則,其真實的意義是為羣體對話提供了一個有益的空間。因為,這使得討論中的話語控制權不再僅僅掌握在經驗豐富者手中,而是掌握在整個團體中,讓參與活動的每一個成員的獨立思考都成為一種資源,成為對擺在桌面上的不同見解的一種迎接方式,進而使團體中的每個成員都有可能在自己原有的水準之上有所長進。

總的來説,教研活動本質上是一種同伴互助的集體學習,它的有效展開關涉到有着同樣的問題或者對同一件事情有着熱情的工作夥伴的參與,如何讓參與的每個人都捲入進來,需要一定的策略,也需要有個培植能力和習慣的過程。應該説,要使教研活動有效,我們需要在一定的理念指導下,對方法進行選擇,對過程進行調控。

教師讀書心得10

法挽回一個人的沉淪。人生活在世上,當無法承擔做為人的義務時,也同時失去了他作為人的權利,即使他曾獲得家人最初的同情,但最終將被無情遺棄,這不是個別家庭的冷漠,而是人性一次真正的裸露。

相對温暖的家庭尚且如此,社會恐怕對這種個體的不幸遭遇會更加殘忍,他們會把他送進實驗室,每天對他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而且會引起無數的眼睛好奇地逼視他,無數張嘴巴無休止的討論他,他生命的每一秒種將暴露在慘白是日光燈下,直到他死去還要被製成標本供後人研究。他作為人的資格和尊嚴被完全忽視了,沒人在乎他心裏的感受,羣體只在乎他們的好奇心可以獲得滿足,他們擁有做為幸運者的活生生的見證。

也許正如小説後序中的評價:卡夫卡並不會按俗人的思緒延續他的筆觸,在格里高爾的死亡中,他就是要讓我們這些俗人看到更多不願看到的東西。是啊,她向我們揭示了一個荒誕的惡夢,卻也預示了一個未來。

教師讀書心得11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由於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原有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不能適應教學需要等。因此,壓力增大,精神疲憊,對所從事的工作失去興趣,無成就感;對事業缺乏熱情和創新,安於現狀,得過且過等。

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將是我今後必須思考和麪對的問題。因為,合格教師不是終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才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一、更新觀念,終身學習

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二、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

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

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為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使他們從心底知道老師並沒有把他們拋棄。

教師,只有立足本職,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學校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樹立和牢固民族意識、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個人在工作上才會有所所為;教師,只有更新觀念,終身學習,與時俱進,做好本職工作,才能為黨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教師讀書心得12

沒錯我也差點沒弄懂作者的腦回路,一下子講鄉村教師,一下子又是講什麼宇宙什麼星球,愣是啥都沒看懂。不過越到結尾感覺越是恍然大悟。文中的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可悲。他們説教師是一個早已消失的太古文明詞彙,很生僻,在一般的古詞彙數據庫中都查不到。在地球上在那個星球上唯獨只有那位鄉村教師還在堅持着。真是感謝他在多少的艱難困苦下,在病痛的折磨下卻還在堅持住。他有着地球人很可貴的品質,他在堅持他認為對的事“文明”,在他身體裏,最後的那點燭光消失時,他還是希望孩子們可以好好讀書。

讀完整本書才發現除了書中那兩個孩子外,好像其他人都是沒有姓名的。

然後呢我覺得孩子們可能會永遠記住牛頓的那三條定律吧。

當一個物體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它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不變。

一個物體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力成正比,與它的質量成反比!

當一個物體對第二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第二個物體也會對第一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教師讀書心得13

當我閲讀這篇文章後,會讓我如此感動。

當別人細心閲讀,最容易理解題目中的答案。我閲讀怎麼老是不會全對呢?原來我只是囫圇吞棗的閲讀,理解有點陌生。

我讀了這篇文章,從周汝蘭老師冒着生命危險救出了所有的孩子的故事中得到了感悟,也有了感動。當時,5月12日下午2時28分,周老師知道這時候該地震了。

第一次就警告孩子:"快往門外跑,孩子們!"結果,這一招很管用,一會兒跑出了30多個孩子,剩下了10多個孩子,可孩子着了慌不聽話,周老師想出了第二招,嚴重的警告孩子,她還一手拉一個孩子,終於有幾名孩子隨後跟了出來。

周老師覺得房子快倒塌了,瓦片也快碎了,周老師仍在堅持,又使出了第三招,他立即跑回了學校,迅速把兩個孩子救出了門外,但最後一個孩子怎麼辦呢?老師不願意讓孩子出事,她還是用偉大的力量救出了最後一個孩子,52個孩子已經安全得救了。

老師的愛竟然這麼偉大,不光是母愛偉大,但老師的愛也是美好的。世上的這種師生之間的愛也是讓我們銘記在心的。

教師讀書心得14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生物學課程與教學論》,老師在第一節課的時候就給我們介紹了幾本關於生物學方面的書,作為一個生物專業的師範生,經常閲讀有關生物學科的書籍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專業書籍外,看一些雜誌報刊也是十分必要的。這些報刊會有關於生物學科方面的最新成果,或是其他一些老師專家對於生物教學方面的一些新的見解,這對於我們專業知識的積累,以及以後出去的教學工作等都是很重要的。在老師介紹的書中,《中學生物學》是其中的一本。最近,我在圖書館翻閲了《中學生物學》第29卷第10期,其中介紹了許多關於生物學方面的知識,看完之後我有很大的收穫。在這一期報刊中有幾篇文章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第一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高中生物學科易混淆名詞之辨析》。文章作者陸新華辨析了高中生物學科中幾個比較容易混淆的名詞,如:蛋白質與蛋白,着絲點與着絲粒,半透膜與選擇透過性膜,逆轉錄和反轉錄等,看完這些名詞辨析,我們會發現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也經常會忽略對那些概念比較接近的名詞的辨析,有些名詞雖然我們知道兩者之間有所不同,但要我們仔細辨析我們一時之間會説不出來,甚至有時會把兩者混為一談。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認為着絲點和着絲粒是同一個概念。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講解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均用“着絲點”,而在細胞生物學教材中講解染色體結構或細胞分裂時,又常出現“着絲粒”,我一直以為兩者為同一結構,之前也沒有仔細去探究兩者是否不同,但看了這篇文章後才分辨清了兩者之間的區別。染色體主縊痕處的特殊分化區域由富含重複鹼基序列的DNA異染色質區組成,稱為着絲粒,將染色體分成二臂。在細胞分裂前期和中期,把兩個姐妹染色單體連在一起,到後期兩個染色單體的着絲粒分開。着絲粒是一種高度有序的整合結構,在結構和組成上都是非均一的,包括三種不同的結構域。着絲點就位於着絲粒的其中一個結構域—着絲點結構域中,是着絲粒兩側各有一個蛋白質構成的三層的盤狀或球狀結構。着絲點與染色體的移動有關,在細胞分裂的前、中、後期,紡錘體忽的紡錘絲(或星射線)直接附着在着絲點上而不是附着在染色體的着絲粒上,沒有着絲點,染色體不能由紡錘絲牽引移動。因此,着絲點和着絲粒並非同一結構,它們的動能也不同,但它們的位置關係是固定。由於着絲點與着絲粒聯繫密切,結構成分互穿插,功能方面聯繫緊密,兩者常合稱為着絲粒-動粒複合體。

生物學科是一門科學、嚴謹的學科,專有名詞很多都有其特定的涵義及範圍。但在平時我們常把相近的名詞混為一談,甚至有人完全分辨不清,曲解其意,如果教師的教學中出現這些問題將會對學生知識體系的構成會帶來相當大的阻礙。這篇文章也給我們敲了個警鐘,作為一個生物專業的師範生,不能很好的分辨這些名詞,甚至有時把兩個名詞混為一談,説明我們的專業知識學得不紮實,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時候就多注意這些意思相近的名詞之間的辨析,只有我們把專業知識學紮實,注意把我們學過的知識中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分辨清,在以後的教學中才不會誤導學生,才能更好的為學生講解,而且我們應注意在以後為學生講解到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時我們應特別強調。對自己的學生負責這是作為一個老師必須具備的素質。

另外一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讓前概念為生物教學服務—“細胞的能量‘通貨’—ATP”一節教學的思考》。該文章中提到一個教師在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有些知識明明在課堂上已經強調多次了,可是還是有部分學生記不清楚,經常弄錯。這裏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個原因往往會被教師忽略的,就是學生的前概念在作祟。文章結合《細胞的能量“通貨”—ATP》這節課的教學從前概念的產生,如何發現學生的前概念及如何正確處理學生的前概念等方面講述如何讓前概念為生物教學服務。

教師讀書心得15

書藉是人類知識的結晶,是社會進步的階梯,是精神的生活盛宴,是強盛民族、進步社會、健康人生須臾不 可或缺的巨大支撐。

讀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閲讀中藴含着重要的內涵。閲讀可以不愛時間和空間的侷限,思接千載、出入****,與大家巨擘攀談、泰斗耆宿交流、巨人英雄對話、嚮導領袖請教。他們高屋建瓴的奇妙哲思,波瀾壯闊的人生軌跡,氣勢恢宏的豪邁事業,感染你、引導你站在高山之巔,開闊你包容萬物的胸襟,培養你崇高人格的大度、大氣。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無一點塵。”書藉記錄着人類的真善美和假惡醜,讓你在美醜的世界中行走,使你從正面和反面教材中受到啟迪。如浴清純之水中,自覺洗掉各種心理灰塵,培育真善美的情操。

書藉是人類的知識寶藏。它存儲着政治理論、歷史、哲學、文學、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儒學、道學等包羅萬象的人類智慧。時代的飛速發展,使我們每個人面臨着“本領恐慌”的危機,只有涉獵書藉寶藏,才能在各種難題和挑戰面前獲得解難題和取勝的錦囊妙計,從而使我們產生辦每件事、思考每一個問題,都有大師在前面引路的感覺,創新思維脱穎而出。

鑑天讀書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作用力和感召力,採用正確的讀書方法,則是能否發揮以上“三力”作用的十分重要的前提。

要確定一個讀書座標。書海卷帙浩繁,讀無止境。必須把各類書藉劃分為若干系列,規劃某一階段相對應讀哪些系列的書,從而一個系列一個系列地循序閲讀。

在時間上要善於擠和鑽。要養成手不釋卷,巧用點滴時間的習慣。要儘可能擠掉一些應酬及打牌、下棋待娛樂事項;要儘可能鑽進屬於自己的時間,出差途中利用坐車的時間閲讀,就寢前後犧牲一些休息時間進行晚讀和早讀,工作間隙和飯前飯後利用空餘時間閲讀。

在態度上要敢於下吃苦的決心。面對書藉的知識高地,要敢於橫下一條心,以冬戰三九、夏戰三伏的韌勁,以頭懸樑、錐刺股的拼搏毅力,攻破一個個知識高地。

要勤於動筆,善於思考。學而不思則罔。遺忘是讀書的大敵,動筆則是加深記憶的良方。俗話説“不動筆墨不讀書。”及時把讀書心得、啟迪隨手記下來,把重點語句圈點劃連,是深化大腦記憶痕跡的有效途徑。因此,手中的筆墨是苦攻書藉最直接的利器。

讀書學習對一個民族,對一個人來説是一個永恆的課題,只有建立全民的讀書型社會,終身的讀書型組織,才能走上永不言敗的科學發展軌道,這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旨之一。願更多的人們加入全民閲讀的行列。

標籤: 集錦 教師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42qr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