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教師評價制度

教師評價制度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人們運用到制度的場合不斷增多,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定製度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評價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評價制度

教師評價制度1

  摘 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對中國小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抓住當前不斷增多的教育改革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創新中國小教師評價制度,開展動態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構建科學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體系,建立多元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機制,注重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結果的綜合運用,有助於提高教師專業化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

  關鍵詞:教師評價 制度改革 專業發展

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永恆主題。當前,隨着教師社會地位和待遇不斷上升,整體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滿足人們對優質教育的期盼,成為一個人們重點關注的社會問題。各地結合實際採取系列有力措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效,促進教師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長期以來,在教師評價方面,有重在德、能、勤、績的教師年度工作考核,有重在評先評優、晉級的教師激勵考核,有重在配套績效工資政策的教師工作績效考核,乃至於有的地區和學校仍然以學生考試分數和升學率考核教師工作等。教師的考核評價眾多,但並未真正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特別是教師普遍關注的專業成長評價還很薄弱。因此,按照“建立統一的中國小教師職務(職稱)系列”的要求,根據教育部國小、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建立科學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機制,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

  一、開展動態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

開展中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的理念是“讓每一位教師都優秀起來,讓優秀的教師更卓越”,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每一位教師都有專業發展的願望;二是每一位教師都有專業發展的潛能;三是每一位教師都有多方面的專業發展。要遵循中國小教師專業發展全員性、全程性、全面性、發展性、層次性等基本原則,既考慮到“一般教師——優秀教師——專家型教師”在適應期、成長期、成熟期、專家型不同發展過程的共性,又兼顧個體差異,避免“一刀切”和用“一把尺子”評價所有的教師。因此,動態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要實現四個轉變:一是在評價內容上,要由重升學率的單一評價轉變到要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評價;二是在評價方式上,要由重自上而下的他評為主轉變到以教師內在需求發展的自評為主;三是在評價結果上,要由重甄別優劣的處理轉變到激勵教師主動自覺發展;四是在評價重心上,要由重終結性評價為主轉變到形成性評價為主。

  二、構建科學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體系

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應是多元的評價,也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評價。要以發展性評價理論為指導,關注教師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態度和專業精神等發展情況,構建評價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要素、關鍵要素和核心要素。

4個A級指標:師德水平、課程力、教學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師德水平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靈魂,課程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能力,教學反思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13個B級指標:師德水平包括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關愛學生4個方面;課程力包括課程觀念更新力、課程理解力、課程實施力、課程開發力和課程評價力5個方面;教學反思能力包括反思行為和反思質量2個方面;教育科研能力包括課題研究和成果運用2個方面。

18個C級指標:按照教師“適應期——成長期——成熟期——專家型”專業發展歷程及特點,兼顧共性要求,體現個體差異,細化B級指標成18個可操作、可檢測的C級指標,做到過程與結果、定量與定性、現實與可能相結合,設置具體評價內容。

4個A級、13個B級、18個C級指標有機結合,構成了中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標準評價體系。

  三、建立多元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機制

教師既是評價對象,又是評價主體,因此,要建立教師自評、同伴互評、學校評、學生評、家長評等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機制。一是開展教師自評,將評價變成教師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發展的過程。二是開展教師互評,有利於加強溝通與融合,瞭解同伴長處,比較自身優勢,取長補短,同伴互助,促進共同發展。三是開展由學校領導、中層幹部、各類教師代表等組成的考核評價,有利於幫助教師立足現在、兼顧過去、面向未來,提高專業發展評價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四是中國小生、家長等對教師的評價,也是評價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評價過程中,可採取問卷調查法、座談訪談法、聽課評課法、數據分析法、資料查證法等多種方法,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廣泛收集信息,確保全面、準確、真實、公平、公正地評價教師。

  四、注重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結果的綜合運用

綜合運用評價結果,有利於發揮評價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作用。一是幫助廣大中國小教師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增強實現專業發展的信心,激勵主動自覺發展。二是幫助中國小校堅持以人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關注教師的發展和幸福,創設環境,搭建平台,提供機會,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促進學校持續健康發展。三是幫助教科研和教師培訓機構瞭解中國小教師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強有力的專業引領和指導,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四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準確掌握區域教師發展情況,增強教育核心競爭力和科學發展能力,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五是引導社會正確認識教師、科學評價教師,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

教師評價制度2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不再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教師水平的唯一標準,而是從新課程對教師自身素養和專業水平發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多元化,促進教師不斷提高,尤其是創新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針對我校實際,特制定以下評價制度:

  一、職業道德:

1.愛心。

2.正直誠實。

3.公正。

4.上進。

5.奉獻、職業熱情。

6.健康心態。

  二、學科知識:

1.正確掌握本學科的有關概念。

2.靈活應用本學科的基本方法。

3.瞭解本學科的基本體例。

4.善於將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三、教學能力:

1.有所教學科的良好知識,並且能將這些知識通過精心計劃的、有趣而又有效的教學方式教給學生。

2.能夠通過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持續而有效地掌握學生的進步情況,並且採用有效和革新的措施來鞏固評價的成果。

3.擁有出色的學生管理技能,形成良好的紀律,建立積極的師生交往,體驗積極的情感,贏得學生的尊敬,能夠激勵他們超越自己。

  三、文化素養:

1.熱愛學習,有良好的'閲讀習慣和獲得新知識的意願,能夠主動地從生活實踐中不斷總結、學習新知。

2.具備基本的百科常識和生活常識,能夠較為自如地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並可靈活地在各知識點間建立聯繫。

3.對祖國文化的瞭解和熱愛,熟練掌握祖國文字。

4.具備較高的文明禮儀水平。

  四、參與和共事能力:

1.要參與學校發展規劃的設計,並能提出可行性意見。

2.要參與確定時間和其他資源在教學課程中的分配等教學規劃。

3.要參與設計本學科、所在教學組的發展規劃,並提出可行性建議。

4.要充分參與制定和實施同事們的專業進修計劃。

5.能與學生、家長、同事建立良好的關係,在同事中有好朋友。

  五、反省與計劃性:

1.制定並有效實施個人發展計劃,並具有隨環境變化的調整能力。

2.制定並有效實施工作計劃,分月計劃、學期計劃、學年計劃。

3.計劃制定會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如年齡、性別、學生班級特點等,並有意識地聽取有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如同事、領導或學生等。

4.建立反省習慣,可以分為天、周、月、學期等不同形式進行;在反省結果和下一期計劃之間應建立聯繫。

教師評價制度3

教師是發展的主體,評價是通過系統地蒐集評價信息和進行分析,對評價者和教師雙方的教育活動進行價值判斷,實現評價者和教師協調的發展。以促進教師發展,以教師為核心,以發展教師個體為理念的教師評價。特制定制度如下:

1、注重教師的個人價值,評價目標和評價內容要由評價者和教師協商制定,雙方認同,把實現教師個體發展目標和實施評價看作是雙方的共同職責;(評價者為學校領導小組成員、業務骨幹、骨幹教師組成,由相同或相近學科的評價者組成一個評價小組,負責對所屬學科的評價對象的評價工作)

2、教師的自我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六個方面:一是思想政治表現方面(有四項指標,四項均有詳細的指標和説明,量化評分,滿分為10分)。二是出勤情況方面(有詳細的指標説明,量化評分,滿分為10分)。三是德育工作情況(有四項指標,滿分為20分)。四是教學教研工作。(具體有六項指標,滿分為60分)。五是參加完成學校各項工作任務。(最高分為9分,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加分)。六是各類獎勵。(根據各教師指導學生、老師獲獎情況及教師自身參加各類教育教學活動獲獎情況,給予相應的分數值,分數不封頂。)。學校將評價內容發給每位教師,要求教師自覺、積極、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工作。

3、學校評價。學校評價要做到真實、客觀、公正、合理。學校對教師工作的評價是全方位的,主要從教案、上課、作業批改、科研水平、教學質量及職業道德的六個方面進行具體評價。操作時,在教師自我評價的基礎上進行集體打分評價,做到客觀、公正、真實、準確。

4、每個學期期末由學校考評領導小組針對各教師的考評情況進行學期末總評。

教師評價制度4

  一、評價原則。

有效教學的評價遵循科學性、客觀性、激勵性、導向性的原則,採取學生評價、教師自評、教師互評、學校評價的方法,既看結果,更看過程的動態評價,對教師的“有效教學”實施情況進行評價。

  二、組織機構。

學校建立以校長為組長,主管校長為副組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共同參與的“高效課堂”評價領導小組。

  三、評價方法。

學校採取“聽、查、看、訪、質量監控”的方法對教師的“高效課堂”實施情況進行評價。

1、聽:學校評價領導小組成員,要認真深入課堂,聽教師的常態課,每學期對每位教師至少聽課2節,並要求聽課教師對被聽課教師做出鑑定,強調分析被聽課教師的專業水平是否得到發展,做好記錄。

2、查:評價領導小組成員認真查閲教師的備課、作業佈置與批改,培養學生、教研工作參與方面等情況,採用定期與不定期方式,每週檢查一次,按學校制定的教學常規管理規定及補充規定的要求,對照實施,詳實記載。

3、看:學校評價領導小組成員平時要注意觀看教師工作態度及責任感。如:是否按時到校上課,儀表是否端莊,是否按時參與集體備課、教研活動等等。

4、訪:對學生及學生家長進行訪問,瞭解教師的各方面信息,也可通過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形式進行調查,掌握教師“高效課堂”實施情況的信息。

5、質量監控:每學期末學校按縣教育局質量評估辦法,對學生進行檢測,學校以學生平均分、合格率、優秀率三項指標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來確定教師教學效果,決不用單一的分數來衡量教師的教學成績。

  四、獎勵辦法:

綜合上述對教師“有效教學”實施情況的評價,學校將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以下獎勵:

1、每學期評選優秀實驗教師,進行獎勵。

2、評價的結果載入年度考核,作為年度考核評分的依據,並與績效工資掛鈎。

3、評價的結果將作為教師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教師評價制度5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激勵教師忠於職守、積極進取、鑽研業務、教書育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有關法規,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依據本辦法考核的結果作為教師聘任、晉升、評定職稱、獎懲和進修培訓的重要依據。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於xxxx初級中學校全體教師,包括代課教師。

第二章考核內容

第四條教師考核的內容包括政治思想、業務水平、工作態度和工作效果。

第五條政治思想指教師的政治素質、思想作風、道德修養等。即是否遵守憲法和法律,擁護和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熱愛教育事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

第六條業務水平指教師的教學水平、學術水平和工作能力。即是否有履行教育教學職責所需的專門知識和技能;是否具有教育教學的實踐經驗;是否具有相應的教育教學管理和科學研究能力;是否掌握和了解所任學科教育教學發展的動態。

第七條工作態度指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工作積極性、事業心和責任感。對教育教學工作是否認真負責、積極主動,對教學業務是否勤於探索鑽研並精益求精。

第八條工作效果指教師的工作實效和貢獻。教師是否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本職工作,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是否做出貢獻。

第三章考核原則

第九條客觀性原則。考核要以教師各方面的表現情況為考核基礎,以事實為依據,以各種量化指標為憑證,堅持實事求是。

第十條公正性原則。考核教師要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堅持同一標準,不能有親有疏,寬嚴不一。

第十一條準確性原則。考核工作在客觀、公正的基礎上,根據每位教師的具體情況,作出與其實際表現相符的評價,防止千人一面。考核工作不走過場。

第四章考核方法

第十二條教師考核是學校規範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成立教師考核工作小組。考核小組由校長擔任,成員由副校長、教學處、德育處、級組、科組負責人和教師代表組成。教師代表應不少於考核小組人數的30%。

第十三條教師考核前,被考核教師要進行自我總結,將年度的成績和不足寫成述職報告,交學校考核小組。

第十四條考核小組通過學生座談、學生問卷調查、教師問卷調查、評議會等形式瞭解教師情況。

第十五條學生座談會主要考察本班級教師情況,學生代表按學號任意抽調,人數不得不少於本班總人數的20%;學生問卷以班為單位進行,教師問卷在級組和科組教師中進行。

第十六條教師考核結果分為四級:90分以上為優秀,70~89分為稱職,60~69分為基本稱職,59分及以下為不稱職。

第十七條考核小組將各方面考核情況彙總後,作出考核結論。

第十八條考核結果要與教師本人見面,並載入教師業務檔案。

第十九條教師對其考核結論認為嚴重失實時,可以向主管單位提出申訴,主管部門根據需要組織考核小組進行調查、核實。

第二十條教師考核工作在學年結束之前進行。

第五章教師獎懲

第二十一條學校在教師聘任合同期滿決定是否續聘或晉升職務時,要以考核結果為主要依據。

第二十二條凡在考核中被確定為稱職以上的可按有關規定晉升工資和申報高一級職稱。對不稱職的可解聘或高職低聘。解聘教師包括解除崗位職務聘任合同,收回聘書,由學校安排其它工作或限期另謀職業。

第二十三條對考核結果為基本稱職的教師,應限期培訓、提高,培訓後仍不能達到稱職要求的,應調離教師崗位或另謀職業。

第二十四條經考核確認,對特別優秀、成績特別顯著的教師,每年選送部分代表出國或出境考察、進修。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解釋權屬於xxxx初級中學校長辦公室。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自頒發之日起試行。

教師評價制度6

21世紀的教育面臨着觀念與體制的雙重轉型。打破壟斷,多元辦學,培育市場,強化服務,建立靈活高效的資源配置機制,成為教育服務時代中國教育發展的根本途徑。今天,學校必須轉變功能,堅守需求導向的服務評價理念,服務於學習,服務於學習者,服務於學習化社會。“五維”評價是適應教育服務時代的教師評價制度,是翔宇教育集團面向社會、提升品質、基業常青的重要保障。基於此,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五維”教師評價概述

“五維”教師評價是基於教育服務的相關利益羣體提出來的,圍繞教育服務,我們很容易找到教師評價的5個關鍵維度:家長——教育服務的購買者;學生——教育服務的享受者;領導——教育服務的管理者;同行——教育服務的協作者;自身——教育服務的實踐者。“五維”評價主體確定後,以“家長滿意、學生喜歡、領導信任、同行佩服、自我認同”5個描述性指標分別設計評價問卷表,所有評價主體先對教師進行定性模糊評價,然後再把評價結果轉化成分值進行定量精確統計,由此得出每位教師基於“五維”視角的評價結果。

二、“五維”教師評價目的

“五維”教師評價目的是:以教師的專業成長為主線,促進教師、學生、學校的協同發展,即通過引起教師產生積極的心理反應,進而有改進自身行為的動力,促進教師形成有利於學生髮展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達到教師的專業發展、學生的適性成長與學校的人力發展戰略相協調。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前提,學生的適性成長是過程,學校的人力資源提升是目標,“五維”教師評價制度就是要創造條件讓教師在為學生提供適性成長的教育服務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並以師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實現學校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

三、“五維”教師評價原則

1、用“滿意”、“喜歡”、“信任”等間接評價指標,代替“品德高”、“能力強”之類的直接評價指標,將價值判斷權交給評價主體,變“直接評價”為“間接評價”。

2、用“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這些等級指標,對評價對象進行定性評價,變“定量評價”為“定性評價”。

3、給不同的等級指標賦分,將評價結果量化彙總,實現“定性評價,定量統計”,有效克服“權重”不同帶來的偏差。定量評價——表面上“精確”實際上“模糊”;定性評價,定量統計——表面上“模糊”,實際上“精確”。

4、評價結果反饋對象:教師本人及其上級領導,對其他人嚴格保密,變評價結果的“異向公開”為“順向公開”。

5、對評價滿意度特別高的教師進行公開表彰,對評價滿意度暫時較低的教師分別進行單獨交流,立足幫助提高,而不是考核定性,更不是通過評價來實施懲罰,不和獎金掛鈎,變“獎懲性評價”為“發展性評價”。

四、“五維”教師評價機構

主設機構:校長辦公室設立“五維”教師評價管理中心,一把手校長兼任中心主任,成員包括校級領導和校辦人員。主要職責是:“五維”評價活動的整體協調,評價資料的統計與分析,評價結果的反饋與運用,為分值暫時較低教師提供資源性支持等。

輔助機構:家長評教、領導評教由年級組負責;學生評教由教務(導)處或德育處負責;同行評教由教科室負責;教師自評由校辦室負責。主要職責是:確定評價工作人員與評價時間,安排評價前的培訓活動,評價問卷表的發放、收集,向“五維”教師評價管理中心上交所有評價資料等。

五、“五維”教師評價時間

一般安排在每學期階段學習水平測試後的第一和第二個星期,第一週內完成除教師自評外的“四維”他評的問卷填寫、統計與反饋工作,家長評教安排在家長會期間進行;在獲取“四維”他評反饋結果後,教師在第二週內開展自我評價活動。

六、“五維”教師評價方式

主要以問卷調查方式對每位教師進行先定性描述、後定量統計的綜合性評價。

1、家長評價教師

以家長“滿意度”設計問卷表,用“很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程度指標編制家長評教表(見附錄表一),同一班級的所有家長對孩子的任課教師進行定性評價,在問卷表中選擇一個符合自己真實想法的評價答案,然後學校統計出每位教師受全體家長評價的滿意度平均分值。

2、學生評價教師

以學生“喜歡度”設計問卷表,用“很喜歡”、“較喜歡”、“一般”、“不喜歡”四個程度指標編制學生評教表(見附錄表二),同一班級的所有學生對任課教師進行定性評價,在問卷表中選擇一個符合自己真實想法的評價答案,然後學校統計出每位教師受全體學生評價的喜歡度平均分值。

3、同行評價教師

以同行教師“佩服度”設計問卷表,用“很佩服”、“較佩服”、“一般”、“不佩服”四個程度指標編制同行評教表(見附錄表三),同一學科備課組(或教研組)的教師相互進行定性評價,在問卷表中選擇一個符合自己真實想法的評價答案,然後學校統計出每位教師受全體同行評價的佩服度平均分值。

4、領導評價教師

以領導“信任度”設計問卷表,用“很信任”、“較信任”、“一般”、“不信任”四個程度指標編制領導評教表(見附錄表四),相應的領導集體對屬內的每位教師進行定性評價,在問卷表中選擇一個符合自己真實想法的評價答案,然後學校統計出每位教師受所屬領導集體評價的信任度平均分值。

5、教師自我評價

以教師自我“認同度”設計問卷表,用“很認同”、“較認同”、“一般”、“不認同”四個程度指標編制教師自評表(見附錄表五),每位教師對自己上一階段教育教學情況及工作狀態進行定性評價,並做一個反思性小結,盡力客觀地分析自己的成績與不足。

七、“五維”教師評價結果的統計

校辦室統一組織人員統計出相關數據,除教師自評外其他四維評教活動都要統計出教師的個人分值、(同一年級或學科教師的)最高分值與平均分值。學生、家長、同行、領導“四維”評價教師的個人分值測算公式是:

F?(10×A+8×B+6×C+0×D)÷E

其中,字母A、B、C、D分別表示“很××”、“較××”、“一般”、“不××”這四個指標各對應的選擇人數,10、8、

教育集團“五維”教師評價制度實施方案提要:學校“五維”教師評價管理中心彙總各維評價結果,保存每位教師的“五維”評價相關數據,這些評價數據不作為對教師的直接獎懲依據

6、0分別表示“很××”、“較××”、“一般”、“不××”四個等級指標所賦予的常數分值,字母E表示參與問卷調查的評價主體總人數,字母F表示教師受某一維度所有主體評價的平均分值。

以家長評價教師為例,如某班有50名家長參加了對該班語文教師的評價活動,其中有30位家長選擇了“很滿意”,12位家長選擇了“較滿意”,6位家長選擇了“一般”,還有2位家長選擇了“不滿意”,那麼,這位語文教師受家長評價的滿意度分值應是:

(10×30+8×12+6×6+0×2)÷50?8.64

  八、“五維”教師評價結果的反饋

評價結束後,每位教師都會得到用信封裝好的一組評價結果反饋數據:個人分值、(班級、學科或年級)最高分值與平均分值;教師的個人分值要反饋給其直接的上級領導,但對學生、家長、同行嚴格保密;“四維”他評結果彙總成一張反饋表格(見附錄表六)統一送到每位教師手中,如某位教師任教兩個班級,其反饋的個人分值應有兩個數據。

  九、“五維”教師評價結果的運用

1、學校“五維”教師評價管理中心彙總各維評價結果,保存每位教師的“五維”評價相關數據,這些評價數據不作為對教師的直接獎懲依據,只具有參考價值;

2、對於“五維”評價結果持續較高的教師要進行總結表彰,對於評價結果持續較低或各維評價不均衡的教師要進行適度診斷和幫扶;

3、對於評價結果特別低的教師,分管領導要用質性的方法(如個別交談等)幫助這類教師尋找原因,為其提供改進建議,促其自我反思,提高專業服務水平;

4、分管領導要對評價結果特別低教師的交談內容給予保密,並在後續工作中為其提供專業發展支持。

  十、其他

集團立足於實際,根據“五維”評價的綜合結果,為每位教師搭建發展平台,有針對性地開展校本培訓,為提升集團的人力資本、打造精細化服務品質而努力。

教師評價制度7

一、評價目的和原則

㈠目的

用新的教育評價理念,建立符合素質教育思想的,有利於發揮教師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多元的發展性教師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反思等促進評價主客體發展的功能,幫助全體教師不斷提升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㈡原則

1、發展性原則,必須關注教師發展的要求,將教師的參與、變化和發展過程作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使評價過程成為全體教師主動、終身發展提高的過程。也成為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過程。

2、全面性原則,既重視教師業務水平的發展,也重視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提高,既要評估教師的工作業績,又要重視教師的工作過程;既要體現教師的羣體協作,共性發展,又要尊重教師的工作環境和個體差異。

3、多元性原則,評價主體要多元化,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建立以教師自評為準,學校領導、同事、家長、學生共同參與,多向溝通的教師評價機制;評價方法,途徑多樣化,建立以校為本,以教研為基礎的教師崗位工作評價方式,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

4、可行性原則,既體現評價目標的共性要求,又考慮到地域環境和學校條件的差異,探索利於教師自評和他評的評價方法。

二、評價內容

1、職業道德。志存高遠,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篤學,與時俱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積極上進,樂於奉獻;公正、誠懇、具有健康心態和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2、瞭解和尊重學生。能全面瞭解、研究、評價學生;尊重學生,關注個體差異,鼓勵全體學生充分參與學習,形成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贏得學生信任和尊敬。

3、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能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確定教學目標,積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選擇利用校內外學習資源,設計教學方案,使之適合於學生的經驗、興趣、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善於與學生共同創造學習環境,為學習提供討論、質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創新與實踐。

4、交流與反思。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同事、學校領導進行交流和溝通,能對自己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並制定改進計劃。求真務實,恿於創新,嚴謹自律,熱愛學習。

三、評價方式和途徑

㈠教師自評(權重佔60%)

應用自評量表、數學反思日記、階段性工作總結、個案分析或成長記錄等自我反思方式,與可比對象比較,調查問卷,調查交流或問題診斷等分析他人對自己評價的方式進行。要求能經常地反思,自覺地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給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如何,客觀地分析別人的評價意見,確定自我發展目標,實際可持續性發展。

㈡同事互評(權重佔10%)

應用教學人案分析和研討、説課、聽課與評課、述職測評或展示成長記錄等交流方式,調查問卷或互評量表等調查方式進行,要求建立教師教學個案研究制度,以教研組或年段為單位進行互評,互評應持真誠態度,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形成團結氛圍,促進共同成長。

㈢領導評價(權重佔10%)

應用面談、座談會、評課或教師述職等交流方式,日常觀察、常規檢查記錄或教師成長記錄等調查方式進行,要求領導評價時要實事求是,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氛圍,關注教師個體差異和工作特點,體現人關懷,注重發現教師的閃光點和進步,幫助教師樹立自信心,實現自我發展。

㈣學生評價(權重佔10%)

應用問卷調查、學生作業、學生素質測查或個別徵求意見等調查方式,座談會、校長接待日、校長信箱、師生對話等交流方式進行。要求評價前應讓學生了解評價目的、內容、過程、程序適合學生年齡特徵的評價工具,要信任學生,鼓勵學生講真話、實話,適當顧及學生對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不同接納程度,以大多數學生的意見為準。

㈤家長評價(權重佔10%)

應用調查問卷等調查方式,家長開放周、座談會、校長接待日、校長信箱和熱線等交流方式進行。要求評價前要適當進行培訓,讓家長了解評價目的、內容、過程、程序以及工具等,針對家長的城鄉地域、文化素質等差異,設計相應的評議工具,要信任家長,要正確引導家長客觀、動態地評價教師,鼓勵家長講真話、實話,適當顧及家長對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不同接納程度,有分析地看待評價結果。

標籤: 教師 制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4m9w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