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11篇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11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11篇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1

記得有一本書上這樣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因為學生心理的發展很容易受周圍的人際關係的影響,其中不一樣的師生關係對學生的影響更為明顯。長期以來受“師道尊嚴”的影響,大多數老師都在有意無意中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應對自我的學生,造成了學生“敢思不敢言”“有話不願説”的局面,師生心靈間缺乏交流和理解,學生畏懼老師,有心裏話不敢或不願向老師傾訴,老師不瞭解學生的內心需要,不知學生內心的喜怒哀樂,老師與學生的這種心靈阻隔既影響了教育、教學效果,也影響了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如果學生不願意把自我的歡樂和痛苦告訴老師,不願意與老師開誠相見,那麼談論任何教育都終歸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

我覺得,師生之間心靈彩橋的建立,要求教師不僅僅應是知識的傳授者,智慧的啟迪者,更應如慈愛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而要成為這種多元主角,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就不應侷限於課堂上與學生隔着課桌的學習問題“問答”式的交流,而要走進學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們的年齡特點、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及社會對他們的影響,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在工作中,我用看、聊的方法去了解學生。看就是看學生在學習、課外活動中的表現,瞭解學生的思想、興趣;聊就是透過與學生聊天的方式,瞭解學生的喜怒哀樂、內心世界、愛好和語言。

俗話説,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語言是心與心溝通的橋樑。透過這兩種方法,讓我對每個學生有了必須的瞭解,而我在與學生交流的時候,也從不把自我當成老師,而是以一個大朋友、一個傾聽者的身份去真誠地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這樣也拉近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覺到沒有距離感,願意跟你説真心話,願意讓你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然後我將這種瞭解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就有種得心應手的感覺,師生的配合也就十分地的默契,從而完成了教學目的。比如跳繩活動,當學生看到老師也參與到他們之中,他們的用心性也就極大的被調動起來了,在自由活動的時候,學生們就自動地、創造性地活動起來,有的跳花樣、有的雙人跳、有的編成小組跳追人,而我這時候也下放到學生中間,與他們一齊活動,一齊探討其它的花樣,一節課的教學資料十分順利地就完成了,而且常常會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是由於我的這種真心相對,真誠地與學生交朋友,既縮小了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讓我從容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到達了一舉兩得的目的。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2

俗話説:“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有效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而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這門藝術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我在20xx年就研究《國小數學課堂導入策略的研究》這一課題。

從參加工作走入講台以來,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課堂教學讓我重新認識了師生之間的關係。原來一直以為師道尊嚴,教師是高高在上,其絕對權威不容置疑。隨着工作的不斷開展、與學生的不斷接觸以及業務學習,我逐漸明白:課堂是師生間的一種對話,師生地位應該是平等的,沒有絕對的權威,也沒有絕對的平等。在教學實踐中我漸漸意識到:只有在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中,才會感受到孩子們真正的自主;只有蹲下來與孩子説話時,才會發現孩子們原來也是這般的“偉大”;只有心中充滿愛,才會感覺到生活是這麼豐富多彩。

以下的一個小故事是我教學中的點滴再現,雖平凡,但很實,正是因為有着一顆平常之心,我才覺得跟他們在一起,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在教“萬以內數比較大小”這一課時,我事先讓學生帶來了厚厚的書本,告訴他們比比看看誰的書最厚,裏邊裝的知識最多,就當着全體同學的面給他頒發“知識小博士”證書,學生們急不可待地搬出從家帶來的厚書,尋找着書本最後的頁碼。 “我的'頁數最多,有988頁!”王春瀅第一個把自己帶來的書的頁數報了出來。

“988!”我一邊認可地點頭,一邊把數字一板一眼地寫到黑板上,然後鄭重其事地宣佈:“這本書有988頁,這個數可真不小哇。看來這個證書得發給她了!”

我話音未落,就聽見一個同學大聲説:“老師,我的頁數比她的還多,有1302頁呢!”“1302?”我把這個同學報的數字寫到988的旁邊。“憑什麼就説1302頁比988頁多?”文藝委員從來不肯輕易認輸:“你的都是1、2、3,還有個0,我的數都是9和8,怎麼不比你的大?”她的質問還真拉來了響應的夥伴,但同時也激起了更多的反對:“988再大也沒有到1000,1302可是一千多呢!”“1302是四位數,988是三位數,四位數就比三位數大!”激烈的爭論中,同學們時而獨立思考,時而互相商量,每個學生的思維都伴着激情自由地飛翔。一次、兩次……直到我鄭重地宣佈第四次,大家才心服口服地讓我把證書發給了吳夢瑤。

……

一節課的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溜走了。這節課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我認為,正是在課堂一開始就營造出了一種積極思考的環境,學生才能更放得開。在課堂中,我總是儘量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機會。在學生的自由討論,自主發言,自主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增強了對數學知識的熱愛。我想,只有尊重學生,順其自然,學生才會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課後我在想:數學所要給予學生的不僅是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還要讓每一個學生“長”出一雙數學的眼睛,發現並有興趣解決生活中無數個數學問題!體驗多了,信息豐富了,課堂活躍了,探索有價值了,孩子們的興趣濃了,數學也就不再枯燥了。只有這樣,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才不是一句空話;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在學習活動中盡情地舒展;也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在激情的陪伴下自由地飛翔!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3

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由於過於注重教學邏輯和知識的傳授,而導致課堂氣氛壓抑,學生乏味無趣,教學效果低下。但是一定要切實上好一節好的數學課,讓學生聽得有趣、學得輕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教師在課堂的開頭導入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課堂的開頭導入好了,就能高度激發學生的求知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使整個課堂非常的活躍。那麼怎樣導入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

我認為數學課的導入最好是走近國小生的生活,從他們身邊的一些事例出發,或者設置一些題型、或引用一些數字、或改編一些有趣的數學故事,然後進行教學,學生易於接受、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能使整個課堂教學效果特別好。我校開展數學公開課,我們有幸聽了兩位數學老師的兩節數學課,這兩位數學教師對數學課的導入對學生很受啟發。先談談陳老師的一節課的導入,陳老師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為《小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課本上設計的導入是通過複習以前學過的一般小數的加減法進而直接開始探討新授內容,陳老師卻是從課本出發,但又不僅僅侷限於課本,她從去年我校測量過的學生的體質健康數據出發,通過設疑解決誰比誰高、誰比誰重的生活化問題來引導學生探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整節課學生自始至終情緒高漲,解決問題有針對性,解決了問題又有成就感,教學效果相當好,同時也使整個課堂非常活躍,教學效果也很好;再談談鹿老師的一節二年級的數學課,這節課的教學內容為《混合運算》,課本上的設計是通過男女學生的過河乘船來導入進行教學的。事實上我們有好多二年級的學生根本沒有乘船的經歷,並且不懂“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的含義,因此如果老師直接引用課本上的例題進行教學,或許好多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不會很高,想當然效果不會太好。幸好我們鹿老師在備課時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她把學生的“過河乘船”改成“咱班學生坐汽車參觀動物園”,這樣一來,有好多學生因為有親身體驗,所以學習興趣極高,課堂氣氛寬鬆,不知不覺一節課下了,教學任務圓滿完成了,學生學習熱情也很高。

我們的數學源於生活用於豐富多彩的生活,或許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數學導入方法,有善於設疑者、有喜于歸納者、有慣於直奔主題者……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學數學最終還要回歸到生活中去,用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越接近我們的實際生活,學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當然我們的教學效果就越好,學生也能夠對數學產生更大的樂趣。解決實際問題不再是教師主宰、學生跟着教師走,而應是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語,把自己視為學生中的一員,這樣,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隨時調整問題解決的教學過程,設計和組織後續的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數學問題教學改革與創新,提高國小生問題解決的質量,使其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4

孩子犯錯是很平常的事情,對大人來説微不足道的小事,對孩子而言就是天大的錯誤。當孩子犯錯後,換一個角度看孩子,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孩子犯錯往往喜歡逃避職責,這樣對他的成長是不利的,一個不敢應對自己錯誤的人,無法承擔重任,也無法應對紛繁複雜的世界。

我們班上孩子,在以前,犯錯是不敢主動承認的,原因很簡單,怕老師責罵。之後,有同學犯錯了,我沒有直接罵,而是講出他犯這個錯誤的後果,引導他們。此刻漸漸有人,發展到,只要自己犯錯,都會主動和老師説。這些是我比較欣慰的。

小武,經過一年多教育指導,學習上用心性不穩定,紀律上改變很多,不會無緣無故去打人。上個星期五,他第一個,早早的來到學校,能夠看出他對學習的激情是很好的。但是,由於自己衝動性格,在沒有鑰匙的狀況下,一腳把門鎖頭踢壞了。這件事,我在班上問起時,他一一承認,但是,當應對要和他爸爸講的時候,他卻退縮了。

活動課的時候,他來辦公室找我,一副犯錯後悔悟的'表情。“老師,你能把爛掉的鎖頭給我嗎?”我不明白他要幹嘛,但是尊重他的意願,把鎖頭給他了。之後,小平跑到我的辦公室説:“老師,門被小武修好了。”我好奇的問:“怎樣修的?”“用筆修好的。”我準備看看小武的傑作,走上樓梯看了。用筆殼雖然插不穩,但是,也能夠把門閉合。在那裏,我看到了孩子小小的創造力。如果,鼓勵他繼續發揮自己的腦袋,發明創造,他將越來越聰明。

小平告訴我,小武害怕讓他的父親明白這件事。我特意接近小武,和他聊天,告訴他,他能主動承認錯誤,並且試圖想辦法自己解決,是一個十分有擔當的人;修復門頭,雖然不實用,但是,也説明,你是個善於思考的孩子。如今,就差應對了,你不敢跟父親講是因為不敢應對你爸爸。怕他明白後的反應,或者是害怕父親失望。其實,只要你的態度誠懇,並且告訴他不會再犯錯了,他是不會怪你的。主要是自己要做到。事後,他採納了我的意見,他父親也主動給我打了電話。

在這件事上,我並沒有因為這個孩子的錯誤而生氣。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穫。教育孩子的錯誤,要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錯誤。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5

國小數學教師對教學反思要注意的四個視角:

1、自我經歷: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為選取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嚐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這天的學生仍有必須的啟迪。

當然,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帶給更多、更有價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麼我們能夠重新做一次學生以學習者的身份從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動,並有意識的對活動過程的.有關行為做出反思。

2、學生角度:

教學行為的本質在於使學生受益,教得好是為了促進學得好。

在講習題時,當我們向學生介紹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時,個性是一些奇思妙解時,學生表面上聽懂了,但當他自己解題時卻茫然失措。

我們教師在備課時把要講的問題設計的十分精巧,連板書都設計好了,表面上看天衣無縫,其實,任何人都會遭遇失敗,教師把自己思維過程中失敗的部分隱瞞了,最有好處,最有啟發的東西抽掉了,學生除了讚歎我們教師的高超的解題潛力以外,又有什麼收穫呢?所以貝爾納説構成我們學習上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大數學家希爾伯特的老師富士在講課時就常把自己置於困境中,並再現自己從中走出來的過程,讓學生看到老師的真實思維過程是怎樣的。人的潛力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鍛鍊。經常去問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感受,藉助學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學行為,是促進教學的必要手段。

3、與同事交流

同事之間長期相處,彼此之間構成了能夠討論教學問題的共同語言、溝通方式和寬鬆氛圍,便於展開有好處的討論。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6

數學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積極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動和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培養好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數學教學得心應手。就此,本人想談一點淺見,以待指教。

一、實踐教學,創造成功條件,激發學生興趣

要使學生一拿到數學新書時就愛不釋手地翻來覆去瀏覽,學生的興趣是它的基礎。積極的興趣的傾向是朦朧興趣的開始,那麼如何把這種積極的心理傾向設法轉化為一種積極的興趣,這在第一課尤為重要,特別是在佈置第一課的作業中尤為重要。

二、培養學生情感,促進師生感情

積極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思維和學習潛能。學生聽課也伴隨一定的情感,而學生的情感往往同他對知識的領會程度,對教師教學的興趣密切相關。

三、情感傾斜,關注學困生

對於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果教師在情感上多一些傾注,在課堂多一些關注,課後多一些幫助,他們在學習上可能會有所提高,學習的興趣、積極性也會隨之提升。所以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但要有一顆愛心,更要有一顆耐心。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困生”轉化工作越來越受到關注,為此,廣大教師已經從不同角度探索出很多可行的轉化措施,促進“學困生”轉化工作的開展。但本人覺得,在教育應張揚學生有個性、應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今天,採用鼓勵表揚方式,來引導促進“學困生”的成長,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鼓勵表揚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要讓陽光哺育每一個學生們快樂地成長,就需要有“六心”。

1、愛心。愛是教師的一把金鑰匙。真摯的愛,可以填平師生之間的鴻溝,取得學生的信任。教師要真正瞭解學生,充分信任,以平等、愉快、友好和鼓勵的方式對待“學困生”,才能輕鬆與他們進行溝通和交流,使“學困生”感受到愛的陽光,讓他們心悦誠服地接受教育。

2、信心。信心是“學困生”成功的基礎,在對待“學困生”方面,一是教師自身要樹立起信心,要相信每一個“學困生”不僅有進步的心態,也有進步的渴望,老師只要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全身心地投入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二是要樹立起轉化“學困生”的信心,“學困生”身上雖然存在着明顯的差異,但也藴藏着一些不引人注目的“閃光點”,老師應選擇有利時機,適當加以表揚、鼓勵,循循善誘,喚起其積極向上的心靈火花。

3、細心。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學生都有有缺點和優點,作為教師絕不能緊盯着學生的缺點不放,以致於看不到他的優點。特別是對“學困生”,他們很少受到人們的關注,更需要教師細緻觀察,全面瞭解,從而發現挖掘在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讓一個“閃光點”在愛的陽光沐浴下變成更多的“閃光點”。

4、耐心。“學困生”的`個性特點,素質天賦以及其它形成原因的不同,導致了在轉化他們的過程中的差異性和複雜性,往往花費了艱鉅的勞動卻收效甚微。作為教師,要切忌煩躁和蜻蜓點水,應一個知識點、一道習題耐心地講解,作個別輔導,指點學習方法,有針對性地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不厭其煩地指導,直到讓他們掌握為止。因此,教師需要有耐心,更要“導之以行,持之以恆”。

5、寬容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寬容,會給“學困生”撐起一片自尊的天空。老師對犯錯的“學困生”不要動不動就批語、斥責,這樣會使“學困生”變得消極自卑,尤其對個性倔強的“學困生”,無休止的批語、斥責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不滿情緒,產生叛逆心理,使“學困生”從感情上疏遠教師,不願意按受老師的教育。因此,教師要包容“學困生”的所有缺點,從感情上親近他們,興趣上引導他們,學習上啟發他們,生活上關心他們,讓“學困生”體會到老師時時刻刻都在愛護、關心他們。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7

案例:

那天,班上的一個小男孩哭的滿臉通紅,跑到我這告狀:某某同學掀他四個巴掌!當時一聽,表示震驚!掀他的那個孩子在我面前表現一向很好,雖長的人高馬大,卻很是可愛,還品學兼優。更為震驚的是眼前的這個哭的撕心裂肺的孩子,也是個不錯的人才。這兩個人,怎樣會發生磨擦!

古人有云: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按捺心中的怒火,找來當事人。平日裏温柔的小男生此刻異常淡定!應對我的和顏悦色不言不語。我想該是氣到了極致吧?!

被打的男生顯得躁動不安,連哭帶嚎:我就説他考英語的時候,抄書了啊!他就打我!!!我目問,他沒有否定,也不説話,我再追問的時候,他再勉強説:是!但我沒有作弊!那個被打的男生最終承認:他也沒親眼所見,聽別人説的。

那麼問題清楚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有了。首先我對這個被打的男生進行了幾語句語重心長的點拔:對於一個一度品學兼優的人來説,你説他抄襲,這對人家的自尊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傷害!況且你還是道聽途説,他打你是給你一個教訓,人不能夠口無遮攔。有時候語言的傷害力不比武力差。他打你,你疼的是臉,而他傷的是心!這一點你懂嗎?

好像我是默許了那個甩人耳光的同學,身邊一羣看熱鬧的小孩子,個個七嘴八舌都説某某該打,他就是不會説話,他説話就是讓人生氣,想抽他。

然後,我對這個仍然不言不語的孩子説:你的怒火老師能夠理解,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得學會尊重別人,想想你的老師,你的家長,有沒有哪個人因為生氣給過你耳光?打的是臉,傷的其實也是心啊!

在這場是非中,他們倆個都有錯,錯在我們在説話做事的時候,沒有顧及到對方的感受,因而言行舉止失去了分寸。激怒的別人的方法有好多種,但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不尊重。我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他們倆個互相道了歉,算是結束這場風波了!

第二天,他們倆個又在一齊開心的玩耍了!

反思:

教書已有不少年頭,習慣了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只要不是罪大惡及,無法無天,都是小事,都值得寬容,都值得理解。我是一個不太厲害的班主任,很少與孩子生氣,也能夠説這些年的生活,我已經學會不再生氣了。

英語老師説小孩子都是一張白紙,有道理!有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着淚水與汗水呢?成長不都是在一次次淚水的洗禮下才變的越發茁壯的嗎?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沒有人會能感同身受!那個口無遮攔的孩子也許會被幾個巴掌覺醒,會懂得説是一種潛力,而不説才是一種智慧,不道聽途説該是一種原則!那個打人的孩子,看着平日裏燦爛陽光的孩子哭的死去活來,最終也會明白:巴掌的傷害不亞於一顆子彈。

懂得尊重,就應是青春期裏孩子教育的第一課!

走向青春期裏的孩子,容易燥動。德國的專家説:你能想方設法讓自己的教育靜下來,你就成功了!應對一羣燥動的孩子,我們為師者該做的,我想不就應是煽風點火,不就應是火上澆油,若能似春風,温柔吹過耳畔,化作幾滴春雨,浸入孩子心田,注入幾滴成長的養液,也許我們就真的能看到滿園花開的温馨,我想:這也就應屬於尊重的範疇吧?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8

時間匆匆流逝,轉眼之間自己已經是有四年多教齡的一位教師了。作為一名教師,為了使自己能更準確掌握基本的課堂教學的規律,提高研讀教材的能力,努力成為一名反思型教師,我制定了本年度個人發展計劃。

一、自我分析

(一)個人優勢

工作踏實,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在工作上能夠積極完成學校領導佈置的各項任務;與同事關係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處,樂於助人;善於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知識;能夠積極參加各類教研活動和教師繼續教育學習。

(二)個人存在問題

教學經驗不足,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略顯稚嫩,教育科研能力薄弱,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設計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教師語言水平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在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上有許多不足,尤其缺乏對學生心理狀態,特徵的認識和研究。教育科研方面,往往停留在感性經驗的層面。

二、年發展規劃總目標

1、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能夠以發展性眼光來看待學生與教學,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及教研意識。

2、進一步鑽研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技術,掌握基本的教學規律,努力提升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

3、每一學期爭取上儘量多的高效率課,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成為孩子們所向往的數學王國。

4、通過學習與研究,使自己成為一位“志存高遠、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

三、具體實施方案

圍繞以上四個目標,制定了以下方案,期待通過這些方案的實施,讓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水平都有所提升,真正走上一條研究型教師之路。

1、培養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品質。成為研究型教師談何容易,自己在這條路上遇到的困難可以想見,在研究實踐的過程中,我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善始善終,不能半途而廢,無論成功失敗,都要堅持下去,不能放棄。

2、在學校範圍內多上一些研究課。區級市級的公開展示課機會有限,但是隻要想做研究,不必拘泥於機會的多寡,在平時的教學中,在家常課中開展研究,對於學生的發展才最為有利。厚積薄發,家常課鍛煉出了水平,公開課競賽課才更能把握好機會。

3、在平時的教學中善於研究發現,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做到善於觀察課堂的整個教學氣氛,善於觀察課堂的學生情緒,善於觀察學生的操作過程,並注重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保證每堂課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4、結合自己的研究進程撰寫相關的論文和報告。作研究一定要有積累的意識,在研究過程中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應不吝筆墨,將其撰寫成文。並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促進自己不斷髮現問題,積極進行思考,推進研究的'進程。

四、具體行動策略

1、勤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學習,可以使我們瞭解前人和他人,瞭解過去和未來,關照反思自我,從而獲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覺得要做到“三學”。

(1)堅持不懈地學。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2)多渠道地學。要做學習的有心人,在書本中學習,學習政治思想理論,教育教學理論和各種專業知識,增強自己的理論積澱;也要在“無字處”學習,學習他人高尚的師德修養,豐富的教學經驗,以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3)廣泛地學。廣泛地閲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技能,特別要學習現代信息科技,不斷構建,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2、善於思考,在實踐中探求、感悟。要堅持用腦子工作,力爭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揚長;審視今天——在審視中甄別;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創新。

時刻把工作與思考相結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3、樂於動筆,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堅持寫好教學隨筆,及時積累專題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2)嘗試進行教學案例的分析,學期結束時完成教學案例至少2篇。

(3)通過撰寫論文,把自己的專題研究從實踐層面提升至理論層面。

數學的魅力在於促進人的思維發展,所以,成為一名數學教師何其幸運!愛因斯坦説:“生命只為兩件事,發展數學與教授數學。”自己做不到他那樣偉大,但也願用此言作為自己的目標,不斷前行。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9

我們是教師,都是些普通人,但我們從事着神聖的事業。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人,我們的學生,他們天真、可愛、充滿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們對我們無限的信任和敬慕。我們付出了愛,得到的是更多的愛。

讀過《教師人文讀本》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愛,對教育,對學生貫穿始終的是愛,最多的愛。

讀過這本書,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確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員還是舵手,是大副還是士兵。每個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關鍵在於定位。冥冥中有雙大手在指揮着我,從師範中學習的藝術到工作中教的課好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課不也是一門藝術嗎?

有句話説:“活在當下”。其實,每個人的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雖然從出生到長大,基本是家長在為自己做主。但今後還有漫長的幾十年,仍然有自己選擇的機會,是選擇努力踏實地度過還是空虛而歸,全在自己。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直到現在也拾不起來。工作上的雜事與生活中的事情攪得沒有時間,沒心情(其實我知道這些都是找藉口)。既然經常思考,我想這件事很快會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書上的某一個片段,總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家人的態度。我慨歎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

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

工作幾年,能夠得到學校領導和家長的肯定,心裏自然很高興,但又覺得自己做得實在是太少了,有點愧對家長的信任,領導的表揚。

“公平公正”“愛心”“教師的發展”“教師的專業”等等,新教育為教師提出了那麼多的努力方向。所謂堅持,所謂勤奮,所謂的所謂??。教師自身的前進動力,外在的推動力.不論怎樣,都去做一個問心無愧的教師,努力的教師。

在《教師人文讀本》中,還收錄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種類型的文章,每一篇都讓我有所獲益。《學習的革命》一文告訴我:“做教師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學生都是天才,你才會認真地教每一個人。”我領悟到,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變一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個人。

教育的本體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過程中讓一個人具備品德的高尚?我想: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不論他為金錢去奮鬥還是為理想奮鬥,只要是正常的奮鬥,正當的爭取。在奮鬥的過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時時去幫助別人,他都可以説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師人文讀本》同時也為我們指明瞭新的教學觀。這就是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在教學中創設使人思考、激勵探索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心智發展的過程。與此同時,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也應成為實踐“終身學習”

理念的楷模。重視和加強繼續教育,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總之,終身學習是我們教師能走在時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師人文讀本》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後,讓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

三、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

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説:“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着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着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誌上搜索着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説:“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説:“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10

目前,我認為我們鄉村國小數學教師文化素質的高低決定新課程改革成功的主要因素;如果我們鄉村國小數學教師隊伍文化素養低直接制約數學教育方向的發展;影響着家家户户孩子的前塵;減慢了很多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為鄉村國小必定佔國小學校比例的三分之二,可想而知,我們鄉村國小數學教師隊伍是比較龐大的,而我們鄉村國小數學教師不能一味教孩子數學知識,而應考慮為數學教育發展而教,為孩子快樂成長而施教。因此,我們鄉村國小數學教師應當不斷學習來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同時也要關注孩子的文化素養的形成及其今後的發展方向,總之,要順應新課改的潮流,圍繞教育方向的發展,做一切有益於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一、抓緊學習,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現在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每天家長自己專門接送孩子,把孩子送到學校教室位置上,還是放心不下,等老師來了又跟老師交流後才離開教室,這就意味着家長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這孩子身上,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情更迫切,那我們教師怎樣做到,才不會讓家長失望!我必須抽一切時間來學習,以便提高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因為學習對搞教育工作有所創新發展起着橋樑作用,如果一個人不學習,就像鳥兒失去了翅膀一樣,就再也無法飛行了,而我如果不學習的話,就不但不能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更談不上育人了,我作為偏僻邊遠的農村第一線的數學國小教師,現在能有多少文化素養,因為外出學習機會很少,又加上自己又是女教師,主持家務活多,自己又沒太多的興趣擠出過多的時間來靜下心學習,現在能有學習機會,可千萬不要錯過,如今我有信參加基礎教育幹部培訓平台網絡學習可帶給我奇蹟現象。坐在家裏就能知道專家、教授的直接教育先進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我以後一定珍惜像一切學習機會,除此之外,我作為鄉村國小數學教師,自己還應積極主動安排自主學習時間,在自由快樂學習中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快樂學習中不斷前進;使自己工作激情高、教學能力領先、有文化素養,孩子的家長能不滿意嗎!我能跟不上教育發展的步伐嗎!

二、關注學生人文意識的教育。

其實數學學科的人文性不亞於其他自然學科的人文性,理所當然數學人文教育是數學教育的一個方面,因而必須通過數學人文教育來發展學生的數學人文意識,同時有益於對國小生人文素養的滲透,我認為數學人文意識就是在數學實踐中的人文因素的具體體現。要發展學生的數學人文意識就得貫穿於數學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之中,盡最大可能滲透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之中,當然數學這門學科也是具有嚴密的邏輯推理性,學習數學應當持嚴格要求的態度,否則將會影響孩子今後人生的工作態度。如在課堂教學中可穿插名人數學家的動人故事,可吸引學生注意力,變厭學到想學,再到樂學,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成長,真真感受到數學文化素養的魅力。理所當然應接受數學文化素養的教育。可反映出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同時也促進學生人格品質逐步形成。數學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肯定會出現忘我犧牲的科學家。這勇敢犧牲科學家的精神會永遠激勵着學生不斷刻苦學習。

三、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我在教學數學這門學科中,已有16個年頭,感到不想學數學的人挺多的,上體育課、音樂課孩子挺開心的.,大家一笑,個個都露出小酒窩,而鈴聲一響,個個都不情願的走進教室,這就意味着我們數學教育極大悲哀,必須引起反省:我從平時實際中觀察到,學生做練習太多了,在累中生厭;其次不懂學數學方法,經常做錯被打叉,失去興趣;再次學生不明白為什麼要學數學,學數學留幹什麼的,都不知道;再次數學課堂枯燥無味,不像語文課上經常聽到生動有趣的故事;再次數學題目變化太大,形式多樣,換一個字方法就不一樣了,學生很難摸索規律,掌握起來比較困難,這就需要數學新課程進行改革,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為主,興趣那裏來,這是我們鄉村國小數學教師最大的職業追求,只要學生喜歡學習數學,好多內容不需要老師講,自己就會思考,自然就會做。就得從數學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儘量讓人人蔘與,讓個個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成就感。這就意味着我們鄉村國小數學教師要在課前備課就應考慮到的事,這是衡量我們鄉村國小數學教師的文化底藴。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積極性是提高學習質量的內在動力。問題是我採用什麼方法才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我就自己平時工作實際來説吧!我們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學內容是《認識100以內的數》,我第一節聽一(1)班老師執教第三單元教學內容是《認識100以內的數》,發現老師非常認真講解,可下面有很多孩子不聽,自己玩自己的,我看一(1)班老師只顧按自己的備課思路講下去,我邊聽課邊着急想,面對這樣情況怎麼辦呢!第二節課我回到我們班也上這節課內容,我利用學校調研考試學生座位號安排考場來組織教學,先給孩子編號,1號,2號,3號。

國小數學教師教育隨筆11

要想講出一節讓自己滿意的課,真不容易;回憶講一節課的過程,收穫真大,這就是我講完《觀潮》這節課後的最真實的感受。就這節課而言有成功之處,也存在着許多不足。

我講的是《觀潮》的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中學生已對本文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我從彙報收穫導入,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在課前我充分的瞭解了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要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學生在彙報收穫時從不同角度進行,既瞭解了學生的知識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在設計本節課時我想突現出以讀促悟、以悟促讀的理念。《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這節課中我和學生共同營建了積極的情感交互過程,學生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中去體驗、感悟。為了達到以讀促悟的目的,我安排的每一次讀都是由目的的。快速瀏覽的目的是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找出感受最深的部分;讀第四自然段,便讀邊體會自己的感受;品讀、評讀是為了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看完錄像後再讀是對悟的提高,同時由讀昇華到背誦。為了達到以悟促讀的目的,我分層次激發學生進行感悟。聽潮水的聲音,邊聽邊想象畫面,有所感悟後再讀第四自然段;讀中有感悟後再品讀、評讀;看錄像後再讀,努力實現度的不同層次的提高。師生在入情——悟情——激情的過程中提高。學生沒有停留在悟出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上,而且悟出了作者抓形態、聲音變化的特點的寫作方法以及安從遠到近的寫作順序。由此我想到了“感悟感之於外,悟之於心。”對語文教學來説,感悟就是讓學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靈去接觸言語對象,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體驗言語作品,去發現和認識言語作品的深層含義,並將這種感受沉澱下來形成語文能力,語文素養的提高就可以實現了。俄國作家果戈裏曾説:“像樣的朗讀一篇作品……需要同作者分享那充滿他心靈的崇高的感受;需要用整個心靈去感受它的每一個字。同時在朗讀的聲音裏聽得出一種真實的內心激動。”讀的過程便是瞭解和欣賞的過程,引導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和作者真誠的對話,從而感知語言之精妙,洞察語言之精髓,把握語言之理趣,達到“其言皆若處於吾之口,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的同化境界。這樣學生的語文素養一定能提高。在課上學生想把自己悟出的東西表現出來:讀、畫、寫詩、説對聯……都能體現出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一個教師的教學魅力與教學機智非一日之功,我需要努力的探索。課上趙仲堯的一句“老師,我想再看一遍錄像!”使我有一點不知所措。現在想想,把握好這一機會(如果你能把自己的感受充分的讀出來,老師滿足你;其他人想看嗎?),不僅會滿足學生的需求,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而且會調動起學生的興趣,解決本課的難點。另外,學生感悟很到位,但是教師指導朗讀沒有跟上去,學生悟出的東西沒有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這一點,與我平時教學中指導學生間的評讀不到位有很大關係。至於第三自然段應不應該講,我本意是看學生的需求,不想過分的把學生引入第三自然段,雖然聽者覺得缺乏完整性,學生卻沒有同感,為了使學生的感知更完整,尊重學生的想法在第三課時安排學生賽讀全文、展示作品。

我快樂,因為有同事和領導的幫助;我快樂,因為我在成長進步;我快樂,因為我有更高的追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5loj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