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通用15篇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通用15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個人讀書心得,歡迎閲讀與收藏。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通用15篇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1

人的一生中,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説,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

歌德説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對於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説,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

一、讀書開闊人的視野

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瞭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一定的化學和其他基礎,才能有所成就。

還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説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必須對相關的科學都有所瞭解才行。在這方面,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就是一位廣泛學習的典範,他雖然只上過中學,但由於他發奮讀書,十九歲時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説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後,他也沒有間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斯稱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助。從它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會到書本做為人類掌握知識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二、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牛頓説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通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説,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

三、讀書有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於己於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脱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昇華。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我們要倡導並支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的發展!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2

這次幼兒園讀書活動的展開對我來説着實令人收穫了不少知識,無論講故事過程中的領悟還是對孩子的組織都是鍛鍊自身能力的良好方式,每次讀書都能夠讓我對學前教育產生更多的反思,畢竟想要在教學工作中取得進展還需要不斷的學習才能夠讓家長和園領導感到滿意,期間的成長也是經過了無數的努力才能夠達到現在的程度,所以這次讀書活動對我來説着實令人收穫了不少的體會。

在讀書活動中能夠明顯感受到孩子們對童話書籍更感興趣,既要書中藴含哲理又要滿足篇幅短的需求才更適合孩子們閲讀,對此我在挑選書籍的時候也結合了平時上課時用到的兒童讀物,這樣的話才能夠在讀書的過程中起到寓教於樂的良好效果,可以説這種效果的獲得才是組織這次讀書活動的主要原因吧,我在進行閲讀的時候更加註重的還是與不同老師間的交流,針對孩子教育的話題進行探討則能夠更好地理解書本中藴含的哲理,畢竟在挑選讀物的時候我也準備了不少適合幼兒園老師進行閲讀的書籍。

通過對書籍的閲讀能夠明顯感受到自己在教育方式方面還存在着可以改進的空間,在以往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我便對如何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問題感到苦惱,只不過當時陷入了思維誤區的緣故導致只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見招拆招,殊不知無論是閲讀書籍還是上網查詢資料都能夠讓自己瞭解這部分內容,所以當我參與到讀書活動之中並學到這方面知識的時候還是心生感慨的,畢竟在我看來這次讀書活動更多的還是幫助孩子增長見識,殊不知長時間沒有閲讀的自己也需要讀書並從中獲得知識。

可能是在教學工作中更加偏重於思考的緣故導致我很少主動去進行學習,這也導致自己的思維模式固定以後很難突破原有的限制,殊不知當自己靜下心來進行學習的時候往往能夠從中得到不小的收穫,正如這次讀書活動的展開讓我從中獲益並加深了對幼兒教育問題的思考,但在思考的同時我也在為以往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感到慚愧,明明只需要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進行閲讀便能夠彌補自身的不足,可是我卻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之中從而導致自己毫無進步。

這次讀書與其説是收穫了道理不如説是反思了自身的不足,也讓我明白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缺少了對學習的探索之心,因此當我感到迷惘的時候不妨手捧書籍進行閲讀從而調整好自身的狀態。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3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我們的精神食糧。

尤其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多讀書顯得尤其重要。

工作之餘,,我按照自己的讀書計劃,認真閲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陶行之的《陶行之教育名著》、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收穫很大。

同時也深深體會到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滿着創造的快樂。

一個精神富裕、專業化程度高的老師,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職業眼光,掏出課程的引人入勝之處,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以最輕鬆的方式,讓學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穫;能從最接近學生現在的起點,帶領他們走到離自己最遠的終點;能最大程度地閒下來,而學生最大程度地忙起來;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個學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個學生;他不僅能讓學生學懂、學透知識,而且能把教學過程變成一種富有親和力的情感體驗過程,和學生一起沉浸於其中,熱愛於其中,出神入化地與學生一起創造於其中,並使學生的心靈飛翔起來;他有強烈的課程開發意識,不僅關注跑道的設置,而更關注學生跑的過程,他能讓生活成為一種教育,把教育變成一種生活。

特別是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第4條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裏感觸頗深,我認為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加強基礎知識教學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素質教育力求使每個學生在本身原有素質基礎上,獲得和諧和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其身體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使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自我教育,具備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

素質教育強調基礎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養。

因此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對於我從事的國小教學,使學生形成紮實的基礎,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加強基礎知識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在小英語教學中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其含義有兩點:

一是為了面向全體學生,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改變應試教育那種片面、單一的影響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方式。

二是強調加強基礎的教學,並不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單詞,而是要求學生靈活運用語言。

總之,讀書,使我對工作、對生活都充滿了自信,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餘,始終充滿激情。

每天讀書一小時,我還要持之以恆,相信它會為我帶來豐盈的人生!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4

培根的一段話尤為精彩:“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數學使人思維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學使人善變……”就是讓我們博覽羣書,如果我們能多讀書,相信我們的生活就必須會充實幸福。

這幾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我為誰工作》,慢慢細閲,頗有感觸。就像書中所言:在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東西,莫過於書了。一本好書能改變人的一生,讓一個人從失敗走向成功,從憂傷走向快樂,從灰心失意走向奮發圖強。的確,一個人讀的書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讀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們説人生是一條路,而這條路確實是無數本書鋪成的。如果沒有了書,那麼它就失去了本身的好處,就會永遠只是一條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會變成一條被人們遺忘了的路,一條被人們丟棄了的路。

《我為誰工作》就是這樣一本好書。雖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讀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話給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就應把心態迴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學習的態度,將每個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能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願,於公於私都沒有裨益。我們當中的有些人,時常處於消極頹廢的心理狀態中,覺得社會太大,自己所學、所想的在現實中經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離自己更是遙不可及。於是,便有些垂頭喪氣,駐足不前,面臨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時候,對自己當前的工作不太滿意,導致了一些負面的情緒。這樣,抱怨與痛苦就產生了,在這個時候,一本好書,它能夠幫忙我們,它啟示了我們的思維,掀起了我們久違的熱情,亦詮釋了某些灰與黑的現實本質。

那工作又是什麼呢?我認為,工作是每個人對社會應盡的職責,如果沒有機會工作或不能從工作中享受到樂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好處,他們就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到達某種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也有自己的夢想,正是為了獲得某些東西到達某些夢想,或是成就自我,為了拓寬、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將自身全面發展成為和諧美麗的人,我們才會專注於一個方向,併為此付出畢生的心血。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沒有哪種活動能有如此高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以及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種種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質量往往決定着生活的質量。

我們要明白,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為誰工作,讓我們一齊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一齊走向成功之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用熱情去重燃工作的激情,再來一次觸動心底的反思,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內心深處承認並理解:我們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這個樸素的人生理念,職責、敬業、忠誠就從而誕生了。敬業,鑄成燦爛人生。愛崗,在自己的崗位上閃閃發光。在平凡中創造着不平凡的輝煌,勤奮努力、自強不息,要明白我們不是在為誰工作,更不單純是為了賺錢,我們是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工作。我們要把自己當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從中獲得發展的機遇。

很明顯,我們是為自己而工作,在為自己的人生工作,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負起天經地義的職責,義不容辭以誠信為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盡心盡力,忠誠第一,忠誠於工作,忠誠於同事,誠實坦率,視誠實為生命,敞開心扉,坦蕩處世,率直為人,把職業當作生命的信仰。記住,我們是在為自己的人生而工作,一齊努力,為建立和諧社會而盡我們自己的職責。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5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説,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本學期,校長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今天我們怎樣做教師?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為孩子們着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一、博大而熾熱的愛,在愛中不斷認識自我

名言説:“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是的,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認為: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不好教,常常是我們的方法太少。眾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訴我們,不管處於什麼樣的處境,只要你有奮鬥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會自覺地去改變自己把外在的壓力轉化成巨大的動力,不斷地學習,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長提升自己、充實自己。“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標示了有效教師高尚的師德境界。愛因斯坦説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教育尤其需要熱情,需要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博大而熾熱的愛,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師。古今中外的名師們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範的教育過程中站立起來的,都是在無私奉獻、無私的愛中不斷認識自我。

二、在不泯的童心面前,時刻警醒自我

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着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王國亮老師説:教師只有始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劉又喜老師整天與學生一起沉浸於小發明之中,多年如一日,樂此不疲。試問他們又怎麼不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又怎麼會不親其師信其道呢?

“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在學習與反思中,不斷髮展自我

陶行知先生早就説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只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可見要成為有效教師對於學習的至關重要要有深刻認識,要把學習作為自身發展、勝任教學的需要。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深入的思考,那麼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永遠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他給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不斷的反思。反思不僅僅是頭腦內部的想一想,他是一個不斷實踐、學習、研究的過程,是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的深層次的對話,要想成為一名有效教師,紮實苦幹的精神和態度是基礎,而學會不斷地自我反思則是發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四、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新課程標準非常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為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與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團結的力量大,集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

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一位特級教師總結自己的待人之道是:“念人之功,容人之過,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多麼豁達的胸懷,剖析許多名師的成長經歷,是我們前進的燈塔,沿著名師的足跡,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6

讀了《一份個性教案》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教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師生關係主導在教師,據有關調查證明,教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係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影響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於教師,66%的學生認為自我和班主任的關係還能夠,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我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我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係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受到了挑戰。

而且,師生關係和學生理解教育程度有必須的聯繫。隨着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出現趨於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説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教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瞭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認為自我與班主任的關係一般。

教師就應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我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教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師要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我,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職責感。

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僅是從老師那裏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7

從學生學習的五個環節(預習、聽課、複習作業、反饋)抓起,把獨立思考放在較為突出的位置.以預習為例要求學生改瀏覽型為思考型,使預習成為有意義學習.我們的做法是通過問題串的形式,誘發學生獨立思考,再在課上作相互交流和提煉總結.

獨立思考不是異想天開地胡思亂想,必須遵循正確的規律與方法.科學的思維方法,不是遊離於獲得和運用知識這個過程之外,而是貫穿、滲透在這個過程之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只告訴學生結論,而要讓學生了解得出結論的過程和方法,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及相互聯繫.通過學習知識的過程,同時學會正確地思考,逐步構建起思想方法的體系,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思考作準備.以“複數有關概念”的教學過程為例,隨着學生在課上的討論不斷深入,師生共同構建起復數概念的知識結構,並在此解決的過程中,提煉出一些思想方法.

教師講解不宜過細,要給學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開拓的餘地.否則,看似講透,實則難以內化為學生的觀點,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無法形成,因此,教學過程中,對於最基本、最主幹的東西要講清,以利於知識遷移;而對於一些擴展性問題、簡單的推導和論證、前後知識對比以及區別和聯繫,對知識和方法的歸納、總結等,可以給學生留出餘地,激發學生自己去鑽研思考.

以“數學歸納法的應用舉例”的教學為例,我們的側重點放在了問題結論的探求上,而在此過程中,出現了有限與無限的矛盾,從而加強了學生對數學歸納法應用功能的理解.

推遲判斷是奧斯本智力激勵法的一個原則,該原則的要點是限制在暢想和討論問題階段,不宜過早地作出判斷和批評,要營造寬鬆的氛圍,使討論者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和自由感,不斷誘發創造設想,最終使思維走向靈活、深刻和全面。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8

教育是事業,而教師是職業。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擔負的卻是教育的責任。師與生之間,維繫在一起的是愛,因而愛也就成為了教育永恆的主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多麼樸實的一句話。正是這樣樸實的一句話,道出了張思明對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對教育工作的態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擁有一份童心。

教師與學生構成了教育的主體,教師是施教者,學生是受教者,而兩者並不是對立的,教師與學生間的和諧成為了教育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動中,由於學生的年齡因素決定了學生的思想,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作為與學生有一定年齡差距的老師,則必須要擁有一顆學生一樣的童心才能與學生走得更近,才能走進學生內心深處,使教育活動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獻一片愛心。

愛孩子是連動物都會做的事。學生在老師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們就得用我們的愛來教育他們。我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麼,上課、批改作業?不是,那只是我們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們主要的工作是把我們的全部愛給學生,並且,要把我們的愛給每一個學生,不要有所遺漏,因為,每個孩子都是那麼可愛。

用心做教育,就要豎立一顆恆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個時間長的工作,也許作為我們來説,體會到的只是重複:上課、作業、輔導,然而,正是在這單調的重複中,學生卻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着變化:年齡在漸漸長大,知識在逐步增多,思想越來越成熟,與人交往的能力越來越強當然,這些不會展現在我們面前,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一言一行體會得到。這是我們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教育的結果。

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從事着教育這一事業,我們應該用童心、愛心、恆心去撐起這一工作,我們應該用心地去做好我們的工作。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9

一、什麼要記讀書筆記呢?

首先,它可以幫助記憶。知識越豐富越好。知識的豐富是由積累而形成的;讀了就忘,知識是豐富不起來的。必須記住,讀書筆記便是幫助記憶、積累知識的最好途徑之一。俗話説:“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就説明記筆記能幫助記憶。

其次,記筆記也是積累知識的一種好方式。古人説:不動筆墨不讀書。就是説,閲讀時必須記筆記,才能積累知識。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就是一部讀書筆記式的作品。

第三,記讀書筆記還能幫助提高閲讀能力。分析能力,綜合歸納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是一種手腦並用、閲讀和寫作結合的綜合訓練。

從以上三點看,同學們都應重視學會寫讀書筆記。

操作指導

二、怎麼寫讀書筆記呢?

首先,應瞭解讀書筆記的類型。讀書筆記一般有批註、摘錄、提綱、心得四種。寫讀書筆記時,應根據寫筆記的目的、書的類型及自己的習慣,確定寫什麼樣的讀書筆記。

批註筆記。是邊讀邊把自己的看法、疑問等或在書上劃出表示重點、次重點、疑問等等的符號,或在書的天頭、地腦作些評語和註釋。這種讀書筆記簡單易行,但首先得書是自己的,別人的書,不能亂畫;即使是自己的書,下批註時也應先多想想:自己的看法對不對?怎麼表述才簡明,然後才寫。因書上的空白處不多,想到就寫,寫了又感到不合適,那就把書劃得亂七八糟了。

摘錄筆記。就是將書中的精彩觀點、新穎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來,以備將來選用。這種讀書筆記是大量的。做摘抄筆記時,最好讓每段摘錄自成一段。後面還應寫上摘自什麼書,多少頁,該書的作者是誰,出版者是誰,哪一年出版的,都應寫在摘抄的後面,以備將來查驗、核對。兩段摘錄之間留下較大空白,這樣做一是使摘錄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於將來翻閲、運用時可以作批記。

提綱筆記。就是將讀過的書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內容要點及寫作方法等等,以提綱挈領的方式寫出來。

心得筆記就是閲讀後,將自己的心得、體會、感想等寫出來。

不同的讀書筆記有不同的作用,應根據實際去選擇、確定。

其次,不論寫什麼樣的讀書筆記,有幾點是共同的,也是應注意的。 ①必須認真地讀懂原作。這是寫好讀書筆記的前提。提綱筆記、心得筆記要以讀懂原作為基礎。就是摘抄筆記,也應細讀原文。否則,你的摘抄就可能斷章取義,就可能抄破了句。

②態度要嚴肅、認真、細緻。嚴肅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為了達到個人目的,故意斷章取義;認真,指應該認真閲讀,認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點、重點、精彩的地方,不能馬虎從事;細緻,指摘抄原文後一字一句校對,不能有誤差,連原書作者、出版者、出版時間等也要記得詳細,不要怕麻煩。因為這時的任何粗心,都會在以後付出更大的代價。如多少年後,你想引用這段名言,卻因沒記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處,那時恐怕連書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如果摘抄時記得細緻,就不會有這種麻煩了。 訓 練

請你寫一則摘抄筆記。可以寫名言警句,也可寫一段有趣的材料,但必須做到:

①原文的抄錄連標點也不能錯。

②在抄錄的下面一行,寫明:“摘自__×”著,書名是什麼?多少頁?哪裏出版?什麼年月出版的?

讀書筆記是人們在讀書時為幫助記憶而寫的一種應用文體。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者都很重視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既是消化書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筆記,它不重在於你寫了多少篇,寫的怎麼樣?關鍵是你是否在讀書時善於做讀書筆記呢?明確做讀書筆記對你來説有什麼意義?你的目標是什麼?因此,我們在檢查教師讀書筆記的時候,不僅檢查教師寫了多少篇?更重要地是看教師讀書筆記的內容,所表現出來的讀書反思、讀書方法、讀書經驗和讀書目標等。

讀書筆記不是把一本書的要點記下來就算。先記下這本書有多少篇,內容主要講什麼的。再記下其中的要點是什麼,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寫出自己的意見。還摘出其中精彩的話,説出自己的看法,最後提到改正書中文字的脱誤。從“三讀其辭而悲之”看,“三”字虛數,表示反覆讀。可見韓愈碰到其中精彩的話,不是看過就算,是要反覆讀的。這就是韓愈寫的摘要的讀書筆記。裏面確實摘記了要點,但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包括表達出自己的感情。還要對全書的內容作概括的説明。那就不光把一本書讀過就算,讀後還要思考,從全書的內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話都要考慮,直到對書中的錯字都不放過。從這裏,我們既可以學習怎樣寫摘要的讀書筆記,還可以學習他是怎樣讀書的。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10

我感覺《如何説,孩子才肯學》是一本有趣而有意義的書。它既適合家長同樣也適合教師。中間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學中也時常出現。當發現自己的處理方式與之相同時,心中一陣欣喜。當發現自己的解決方法完全錯誤時,在反思的同時更慶幸自己找到了科學的解決辦法。我突然發現孩子與大人的世界是那樣的不同,主觀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與孩子顯得是那樣愚蠢與低效。我讀書的心得體會如下:

第一章,接納孩子的情緒在全書中最為重要,是後續溝通的基礎。它提出了幾個觀點:1.不要否定學生的情緒(當情緒被否定的時候,學生容易失去勇氣)2.不要隨意批評和忠告(老師出於好意,但學生在批評的環境中很難去考慮問題並承擔責任)3.不要概括和解釋(當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你的解釋他很難聽進去,也就很難奏效)4.不要忽視學生的情緒,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為時,也要先接納學生的情緒、願望並作出反應。第二章,合作更詳細説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個技巧。

書中體現出的:“無論孩子什麼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對,甚至有侵犯性的行為,他的行為我們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緒,或者説感情需要被接納。但我們接納的只是他的情緒,並非他的行為。”這一觀點我印象很深刻。因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常常不顧及他們的感受,劈頭蓋臉的就是批評。雖然短時間內出現的不良現象減少。但這是一個指標不治本的做法。孩子畢竟是孩子,單方面的批評很難引導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聽一聽,去安撫他們的情緒,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而不僅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現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學中出現過,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學的那種。讀着讀着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認為很好的處理了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其實已經傷害了這些孩子的感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習慣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緒。其實,孩子有情緒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們要正視這個事實,首先認同他有這個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納我們後續的建議。所以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一定要多從孩子的角度接納他們的情感,這樣才能引發孩子的共鳴。獲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時刻關注自己的教育行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沒有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其實孩子有時候只是為了宣泄情緒,簡單粗暴的壓制只能換來日後更大的問題。唯有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傾訴表達的對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裏,才能給孩子積極的反饋,告訴孩子老師瞭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難,有什麼話就儘管説吧!這樣儘量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解決的辦法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一些強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學講話時,我們可以不用厲聲喝道:xx,閉嘴。嘗試着説:“有些同學有什麼有趣的事情要告訴大家,等會下課我們來分享一下。”結果可能會好的多.改變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留心觀察,多想,多研究,努力實踐,必然會找到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11

暑假閒來無事,拜讀了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感受頗多,收穫頗豐。細作梳理,總結為兩點:

1、做學生工作,必須找準切入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會有效;

2、班級制度的制定必須要簡單,可操作性強,才能落地生根。

首先,做學生工作一定要忌諱簡單粗暴,強力壓制。因為這樣會使學生產生逆反情緒,擰着幹,更有甚者直接頂撞,令自己下不來台。讀過《班主任工作漫談》之後,工作思路有所調整,不再只盯着學生的錯誤猛噼了,而是先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並加以發揮,真誠交流,讓學生從心裏接受你、認可你,讓他覺着你是對他好,這時你再進行指導,他才能聽得進去。

我們班上一個學生,底子不錯,是個一本的苗子,但他痴迷於手機遊戲,多次被我發現,開始處理的辦法是直接上報政教處,通知家長領人回家反省,回來後還是不改,反覆幾次,最後一次,竟對我吼道:“你把我的手機給我吧,我不上啦!”這時我倒不忍心了,這是怎麼啦,我們管學生難道就是把人逼走嗎?這不是毀了他的前程嗎?肯定是方法出問題了。於是我陷入了沉思,思考過後,調整了一下思路,不再批評他而是鼓勵他,真誠地給他講他的基礎很好,潛力很大,很有前途,並且引導他思考自己將來要上什麼大學,要學什麼專業,讓他對未來充滿憧憬,充滿信心,最後明確的指出:大學才是他的舞台,他的才華應該到那裏去施展。這次談話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這位學生像變了一個人似地,學習越來越踏實,並且堅持的很好,最後上了一個很不錯的本科。

制定的制度一定要簡單明瞭、有可操作性強,並且要得到大多數同學的支持,這樣制度才能執行下去,才能起到好的效果,才算是好制度。在這方面,我主要借鑑了魏老師的班級法庭的辦法。對班裏的重大事情必須召開全民大會以公投的方式來決定。比如,我們班要推行一個規定之前要通過全民大會來通過,而且是百分百通過,有不同意的要説明理由,然後對規定進行合理修改,直到最後全體通過執行;再比如,對於那些有重大違紀行為或屢教不改的學生的處理上,也採取全民公投的辦法。先讓被處理的學生自己提出處理的措施,然後讓所有同學舉手表決,不通過要提出新的措施,直到全體表決通過才算過關。通過這樣的制度讓學生感到大家都在關心着這個事兒,今後還會進行監督,這本身就形成一種壓力,取得較好效果。

幹班主任工作時間越長,越感到自己知識的不足,我將會繼續在工作中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勝任新形勢下的班主任工作。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12

作者王曉春説,許多人教了很多年書,卻沒有找到當老師的感覺,他們要麼把自己看成“當官的”“管人的”。要麼把自己看成家長,要麼就是把自己當成技術工人和教書匠,雖然這些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也都是需要的,但他們不應成為主旋律。作為青年教師的我貌似也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王曉春老師的思想讓我一度開始思考,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

一、不做“腦力勞動中的體力勞動者”

王曉春老師指出,多數的教師工作主要靠的是拼體力而不是動腦筋,這種工作方式對人的心靈是一種磨損,其體力則往往會透支。因為教師本來不應該主要靠體力來工作,教師並沒有體力勞動者的體力,這不是在發揮自己的強項,而是在拼命使用自己的弱項。

新一代的教師,應該身體健康,精神愉悦,生活豐富多彩,而不應是一副慘兮兮需要他人同情的模樣,總之我們從一開始就要避免成為“腦力勞動者中的體力勞動者”,但是要邁小步不要張揚。作者認為,一個優秀教師暈倒在講台前,無論上級怎麼表揚他,我們都不要學他,我們可以敬佩他的精神但不需要學他那樣的活法。

二、新型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

多數教師提高業績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靠向外部爭取資源,尤其是爭奪學生的時間,比如搶佔體音美課,搶自習,多留家庭作業等。青年教師應側重向內部挖掘潛力,以少做無用功,提高效率,爭取業績。

教師甲以犧牲孩子的優點為代價提高分數,教師乙卻是主要靠發揚孩子優點的辦法提高孩子的分數,兩位老師都是現實主義者,都希望提高孩子的分數。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顯然教師乙的方法優於教師甲。這就告訴我們,完全可以在不放棄教育理想的前提下抓分數,我們也完全可以在抓分數的同時把考試的負面作用降到最低,這樣應試教育的負面作用就會一點點被蠶食。

三、讀書要有“學漁”的心態

讀書主要不是看作者的結論和招數,而是揣摩作者的思路,看看人家是怎樣提出問題的,怎樣展開思路的,怎樣驗證自己的想法的,怎樣質疑自己的想法的,學習人家的思維方式,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即使遇到問題一時不知道怎麼辦,你也知道通過什麼路子去尋找辦法。現在很多教師最致命的弱點不是遇事沒有辦法,而是不知道怎麼想辦法,於是只好伸手向別人討招數。人家要是不給他“拿來就能用的辦法”,他就説人家理論脱離實際。要想當先生,先要當學生,如果一個人處於學生地位時,總是一副“買魚”的學習態度,它處於教師地位時一定是個“賣魚”的,找不到授人以漁的感覺。可見我們的學習模式決定着我們的教學理念。要改革我們的教學,先要改造我們的學習,學會讀書。

王曉春老師的這本書給我們的建議貼近教育教學實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13

羅曼、羅蘭曾經説過:“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發現自己,聯想自己,昇華自己,超越自己。”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認為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也就是説我們並不要求書有幾千甚至幾萬,根本的目的在於對自己讀的書要層層深入,點點掌握;把自己看過的書再看,再看,看得滾瓜爛熟,,能活學活用;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細緻、精練的思索,並把這種思考所得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從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質量,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下面我就結合最近讀過的並對我影響較大的幾本書談談自己的讀書心得!

第一本是《賈志敏課堂實錄》,是我自己蒐集彙編的。讀賈老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課堂實錄,讓我明確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根”,字、詞、句、段、篇;聽、説、讀、寫,樹立扎實、樸實、高效的教學風格。從緊扣課題導入,分層次朗讀,抓重點句子指導朗讀,扣重點字詞感悟全文,注重説話訓練,讀寫結合等,在此基礎上鑽研教材,以賈老師的設計理念來設計自己的每個教學環節。

第二本是《竇桂梅閲讀教學精品錄》。眾所周知,竇老師的課大氣磅礴,廣博深邃,揮灑自如,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與震撼力,堪稱課堂教學的藝術!教學中,她提倡設計課堂就是設計人生;抓住課眼設置主問題是上好課的關鍵;預設與生成要照耀每一片葉子。竇桂梅老師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她説過的“設計課堂,關鍵靠底藴---靠獨立思考的勇氣與能力”這句話。因此,每每看到教材,我都不急於蒐集課外資料和教學參考書,而是先熟讀教材,鑽進去,找到文章的主題、課眼,獨立思考,然後進行教學設計。最後,用竇老師的教學理念並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審視我的教學設計,調整教學環節。也許一開始要走些彎路,並且道路艱辛,但只有這樣才能快速成長,迅速樹立自己的教學風格。例如《醜小鴨》就是這樣設計出來的!

第三本是雷玲主編的《課堂深處的精彩—中外教育對比賞析》,書中以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一線教師的課堂實錄和國內專家對課堂的點評構成,深入研究國外一線教師的課堂,不難知道:為什麼國外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造力都很強,而我們的學生卻只會考試,嚴重缺乏實踐能力、創造能力了。

其次:《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好老師征服後進生的14堂課》,讓我的心更柔和、更平靜,更能理解學生、接受孩子的種種不成熟。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則讓我更瞭解自己,更理性思考問題,更熱情對待家庭和生活!

好書多如煙海,看你怎麼讀而已!我認為只有善讀,才能象蠶一樣,吃進去的是桑葉,吐出來的是絲。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14

今年暑假,我擠時間讀完了《做傳遞正能量的教師》這本書,寫了一些讀書筆記,並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了認真反思,感觸頗深。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篇章是:《為人師表是永遠的正能量》,《做個能力高超的教師》,《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激發學生自身的正能量》。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闡述我的心得體會。

一、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榜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注重細節。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應時時事事做好學生的行為榜樣。對於學生的行為習慣、紀律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如果只是單純講大道理,提要求,學生都懂,那麼“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比如:教師要求學生認真書寫,那麼他的板書也應字跡工整,美觀大方;讓學生注意教室內外衞生,那麼老師只需一個小動作“彎腰撿起字紙扔進垃圾桶”,就會使學生看在眼裏,並主動撿起身邊垃圾。再比如,做班主任時,要求學生早進班,不遲到,我就將自己的表調快5分鐘,不論早操早讀上課,都提前進班,而且無論颳風下雨。學生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也大都能早到班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日久天長,學生們自覺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做一名快樂的教師,讓學生“樂學”。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對生活、工作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並用“自信和樂觀”去感染你的學生。教師這份工作,幹了幾年十幾年後,會覺得枯燥乏味,彷彿苦行僧的生活。每天,除了教、改、批、輔外,還要和學生談心,和家長溝通,學校還安排了開會學習等等許多工作,而且大家還面臨考試成績評比的壓力。久而久之,失去了對教學工作的熱情。而我認為,凡事如果我們多從正面去考慮,多從好處去想,那麼你將變得陽光樂觀。比如,有的老師認為下午第一節課學生狀態不好容易瞌睡,所以去上課前自己情緒也不好。那麼,為什麼不這樣想:學生中午吃飽了,也午休過了,精神狀態也應很好,我應該想法調動起學習積極性。比如讓學生課前唱歌,喊口號,還可以男女生拉歌,學生的笑容出來了,精神狀態自然好了。我的數學課上連排時,如果學的內容難度較大,綜合性強,學完後需要轉入下一個問題時,學生會有些疲憊,我就穿插進一個腦筋急轉彎,或數學趣事等,讓學生再次活躍起來。在考試過程中,當面臨考試難題時,我還教給學生們要用“阿Q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這道題我一下子想不出來,估計有好多同學也不會做,但我要沉着冷靜,我就能想出來。”有的同學一看到鄰座的同學翻卷子了,就覺得別人比他做得快了,就會慌張,我告訴他要這樣想:“他寫得快,不一定比我認真,他馬虎,我細心,我沉住氣,我認真審題,我準確率高,爭取做一道對一道”。這樣逐步增強學生自信心。有自信心了,學生就有了快樂,就會愛上你的課堂。所謂“好學之不如樂學之”。

三、多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魏書生老師曾説:“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廣闊的世界”。他們的內心有真善美,有假惡醜,有懶散拖拉,也有勤奮惜時。我們作為老師,要幫助他們發現那些自強自信、熱情上進的部分,幫助學生把內心世界治理得更文明。每個學生都是潛在的天才,教師要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有的學生活躍調皮,但思考問題腦子靈活,那麼應引導他多動腦思考新題,上課發言慢半拍,不搶老師的話;有的學生基礎弱,但和同學關係很好,對老師也很有禮貌,應引導他多參與班級管理,並在學習上多向同學、老師求助;有的同學文化課不太好,但音體美方面很活躍,應鼓勵他多參與學校班級課外活動,發揮才能。

總之,教育就是喚醒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正能量。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當做好傳遞正能量的使者。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15

本書是由艾米·勞拉·多伯羅、勞拉.J.柯克和黛安·翠斯特·道治等撰寫,在我們這樣的一個在幼兒園中題“課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閃閃的背景裏,《托幼班創造性課程》無疑給我們一種新的觀念震盪。這一課程以幼兒生理和心理髮展的理論為依據,充分關注了家庭、社區和托幼機構之間的關係,關注了保教人員、家長和社區成員的關係,以優質教育的思想,系統構建了托幼機構的創造性課程。

《托幼班創造性課程》是理想的,更是現實的。所謂理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標。有些追求和目標基於對幼兒和幼兒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評估。與其他年齡段的課程一樣,設定幼兒發展的目標,是落實課程理想的主要步驟,也是保教人員確定自己的工作目標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再擬定各類工作計劃。本書所展示的計劃較為具體、直觀,又有示例,清晰明瞭,有操作性。《托幼班創造性課程》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將一般的幼兒發展目標落實到個性的幼兒身上,為設定個別化目標,真正思考“為孩子及其家庭定做課程”。這個過程,是以評估特定幼兒的發展需要為前提的。該書詳細地説明了評估幼兒需要和行為並確定目標和行為的進程,示例生動、搞笑。尤其是對幼兒觀察和對觀察資料整理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大的借鑑好處。此外,該書提出給幼兒規劃一個能滿足他們需要且是傳遞正向信息的環境,主張“將幼兒的家長和文化帶入托幼機構”,這些觀點,一方面體現了教育機構環境的特點,另一方面體現了以幼兒為本、以幼兒發展為重的原則。該書還在保護幼兒的安全及給予幼兒行為明白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可操作的策略。

《托幼班創造性課程》是現實的。當規劃。環境等轉化為幼兒和成人的行動時,幼兒的發展就成為可能。《托幼班創造性課程》詳細地説明了在一日生活中如何瞭解幼兒的需要,如何滿足幼兒的需要,如何明白幼兒具體的行為,如何調整幼兒特定的情緒。涉及幼兒的交往、睡眠、飲食、玩耍、製作、欣賞、模仿、扮演、閲讀、律動、郊遊等等日復一日的具體行為。涉及特定活動的準備,涉及幼兒在活動中需要的基本技能,涉及幼兒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心理現象,涉及幼兒在活動中可能產生的困惑,涉及可能產生的同伴交往或成人的交往,當然,也必定涉及成人對幼兒行為的鼓勵、引導策略。該書在這些方面的表述是很清晰的,也是具體生動的。

看完《托幼班創造性課程》,我深切感受到,一個優秀的幼兒教育課程方案,是紮根於幼兒生活的,是能真實反映幼兒的需要和潛力的,並且有強有力的理論指導,有堅實的實踐基礎。我能夠在其系統的指導策略中感受到理論的力量,也能在這些策略中感受到作者們長期的實踐和思考。

標籤: 教師 讀書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7oo6l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