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合集]教師評課稿15篇

[合集]教師評課稿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評課稿,評課的類型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鑑定或評判的評課等。如何把評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集]教師評課稿15篇

教師評課稿1

一、評教學目標

本節課,王老師課前認真的分析、把握教材,在教學過程有條理,制定了基礎知識和能力目標.符合了教學內容,也符合學生的實情.基本達到了課前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評教學重、

本節課的重點是:《人類的“老師”》是一篇有關仿生學的課文,重點講人類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發,在飛行設計、輪船設計、建築設計等方面以生物為師,進行發明創造。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遇見的實際的問題做重點的講解,是符合課標的要求的,也是符合教材內容的合理安排,通過學生的閲讀,思考,教師的點撥,加上學生的回答來完成,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評教學方法:

本節課教師主要採用了講述法,指導自主學習法,引導質疑等,相對多樣,而且能交叉進行。課堂上基本能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積極思考、發言,能利用新課程的理念知道教學,培養了學生的閲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

四、評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首先是複習提問師: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發現?你想了解什麼?(人類的老師是誰?它們為什麼是人類的.老師?)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承上啟下自然的引入新課。

2、教學過程中思路清晰,知識表現清楚,板書工整,大致能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思路進行教學,對於實際的課堂應用教學能依據課堂的實際情況作出及時而富有成效的調整。體現了老師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獲取知識的快樂。

五、評教學功底:

老師上課時,教態自然,速度適中,語音清晰,即威嚴又親切。板書設計醒目,佈局合理,書寫工整,美觀、大方,目的性、針對性比較強。可見老師的教學功底是很紮實的。

六、評教學效果:

老師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不拖課,學生基本都學有所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七、教學建議:

1、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否多予以走動,更加貼近學生,和學生交流,可以激發學生的即興思維和答案,有助於課堂氣氛的調動。

2、留給學生思考問題,討論問題的時間不夠充分。老師在出示課件時,稍有些盲目,先讓學生彙報,後老師可以點撥。最後讓彙報的幾名學生一起上台板書。這才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還給了學生。而且相應的效果可能更好。在教學中,要多注重對耗子的教學評價,教學評價語要多樣化。

教師評課稿2

通過聽我校骨幹教師引領課,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馬老師和張老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更讓我在這兩堂課中,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張老師的課《做一片美的葉子》教學過程環環相套,絲絲入扣。情景導入,教學設計合理,流暢。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在閲讀中思索,從而解答疑惑,讓他們充分體驗閲讀與思考所帶來的成功,樹立起學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問,卻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

馬老師在課堂上親切、自然,看似平淡的語言,卻引領着學生體會到秋天的美好。馬老師整堂課都表現十分温和,始終面帶笑容,讓學生與老師之間有一種親和力。我們説教師教的是一羣活生生的孩子,那麼人自然要有感情,我們在教書中就應該投入自己的感情。從聽課中我也發現我們老師對學生非常地愛護,因為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學才會擦出教學的火花,使教學變得精彩。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在國小階段,語文教學中最注重的就是閲讀,兩位老師都做到了這一點,讓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反覆的進行閲讀,默讀或充滿感情的朗讀。在這兩節課中,我發現閲讀所佔的時間較多,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閲讀中思考,在閲讀中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感情。

總得來説,這次的引領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既學到了他人的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教師評課稿3

今天的新授課《電話禮儀》,整節課教師都在實踐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合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創造性的使用自編教材。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活動,淡化理論;關注認知,強化體驗;表層切入,深層體驗。激發學生自覺提高自己的禮儀的素養,塑造優雅的自我形象和社會形象。課堂自然流暢而富有活力,本人認為是一堂比較成功的課。

本節課的亮點:

一、是從本校學生實際出發,巧妙設計:

電話禮儀問題如果操作不當,很可能變成空泛的説教。授課教師深入挖掘校本資源,從學生的基本生活入手,又將學生融入社會之中,設計了多個形式多樣的活動情境,使教材生活化、個性化、活動化。如:“小品表演”——師生之間互打電話、同學之間互打電話、與長輩之間互打電話等活動,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場景中,體驗優雅禮儀給人的美感,使他們認識到注重電話禮儀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按禮儀要求去做的積極性,使教學內容內化。巧妙的設計,為營造生動活波、積極有效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我認為這是本節課最出彩的地方。

二、賞識學生,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

教師始終面帶微笑,置身於學生之中,細心傾聽學生的發言,多用“請”、“我們班”、“很好”、“再想一想”等詞,給予學生鼓勵和點撥,激發學生思考、探究,課堂氣氛活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堅持採用欣賞、激勵手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慧眼發現身邊禮儀之星,爭做禮儀之星,達到自覺規範自己的言談舉止,展示自己的風采。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智慧,充滿情趣,充滿生機。

美中不足的是:

創設情境時沒有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上課初期學生的反應不夠積極熱烈,師生配合的不夠默契,中期才有了較好的改善,學生開始主動發言,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如何儘快的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如何使學生儘早的融入設置的情境中,這些還需要任課教師繼續鍛鍊和提高。

啟示:

一、任何一堂課都是缺憾的藝術,如何突出重點,產生亮點,教師要認真地鑽研教材,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重組教材,活化教材,精心設計教與學兩環節,這需要教師提高課程意識,提高自己的素養。

二、在注重發揮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時候,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注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如何夯實基礎,讓學生真正的有所得,不顧此失彼。這是新課改過程中值得注意的。

教師評課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1、首先,我代表侯貫國小的各位老師歡迎各位領導的到我校指導工作,大家歡迎!

今天我們聽了xxx老師的這節課,課堂效果也已顯而易見,下面我們就讓xxx老師從自己的備課、上課以及課後的反思等方面來分析一下自己的這堂課。

下面有請xxx老師來説一下自己的課

2、剛才我們聽了xxx老師對自己課的闡述與評價,從她的反思,我們既看到了這一節語文課的成功又明白了這一節語文課的不足之處。下面我們進行評課階段,“*者迷,旁觀者清”參加我們今天評課的老師都是我們語文教育教學方面的行家裏手,各位老師,可以暢所欲言,既要吸取本節課的成功之處,也要提出可改進的地方,以求進步。

(1)下面有請各位老師來評價xxx老師的這節課談一談自己聽課的感受。

總結:

老師。感謝?老師精彩的點評

總結:

感謝老師從以一個語文教師的語文情懷,以敏鋭的眼光對這節語文課做了精彩的引領指導。

總結:老師的評價很中肯,能夠捕捉教學中的亮點、突出重點進行客觀的評價,有理有據,具有很好的指導性。

總結:

有人説,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正因為課堂教學藝術的.缺憾才顯出它的真實與美麗、生動與鮮活。因此理想的課堂教學與現實總有差距,我們研討的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不能停下的是我們實踐的腳步。再次感謝老師精彩的點評。

如果説聽好課是一種享受,那麼聽各位老師的點評更是一種享受。各位的點評是一種診斷和激勵,是零距離的的智慧碰撞,是提升觀念、調整教學、發展能力的有效平台。同一個課堂,同一個夢想。帶着各位老師的鼓勵和點撥,希望老師們在教學藝術的探索之路上不斷前行,不斷實踐,不斷探索。

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今天的評課、議課活動暫時到此為止。課堂教學有科學也有藝術,水平越高的課堂,藝術成分越多,創造性要求也越高,因此理想的課堂教學與現實總有差距,我們研討的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不能停下的是我們實踐的腳步。相信,在追尋理想課堂的過程中,我們能看到更加美麗的教育風景,享受到更有意義的教育幸福。

教師評課稿5

一、課前導入,乾淨利索,直入主題;談話質疑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7課:(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發現?你想了解什麼?(人類的老師是誰?它們為什麼是人類的老師?)

生:回答。

評價:

1、課題就是中心,直入主題,乾淨利索。

2、啟發學生質疑,一方面激發了學生閲讀、探究的興趣,另一方面篩選出了中心問題,為後面的探究學習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從而提高了探究性學習的實效。

二、在教學中注重於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的培養。

在初讀課文時,老師提出了自學要求,讓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把學習的空間完全留給了學生。在彙報交流的.時候,老師儘量的讓學生互相交流,放手學生,讓學生自己理解字詞。在檢查課文朗讀時,也是讓學生自讀自評。

三、注重評價。

在教學中,教師非常注意對學生的評價。不論是讀課文,還是回答問題,老師都會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評價,而且注重學生間的互評。

建議:

一、再次讀課文後,老師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講到人類的老師有哪些,他們教給人類什麼,並讓學生先同桌交流,再集體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讓一名學生上台板演,其他學生一邊看,一邊對照自己畫的。

評價:對這個環節的設計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集體交流,就應該指名讓學生彙報,其他學生可以補充。這樣既避免了一個學生在上面寫,其他同學在下面乾等,造成的冷場局面,又可以讓學生經歷傾聽和參與表達的過程。如果這樣,不但使課堂氣氛推向高潮,還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最後,老師用大屏幕出示人類的老師教給人類什麼?邊放課件邊板書,忙了個不亦樂乎。

評價:這個環節,我認為還是先讓學生彙報,老師可以點撥。最後讓彙報的幾名學生一起上台板書。這才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還給了學生。

教師評課稿6

本節公開課非常成功,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從中吸取良好的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體優點如下:

教態自然,和氣悦人。教師的姿態優雅,會給以親切感,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為提高教學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使用標準的普通話,語言流暢,抑揚頓挫,節奏性強,能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無不規範的口語,敍述得當。

實驗演示得當,使教學直觀了當,具體形象,便於掌握知識,記憶起來簡便,使抽象的'知識顯而易件,降低了知識的難度,變得淺而易懂。

知識豐富,引用資料形象生動,富於哲理,對教材其到了良好的補充,相輔相承。 課堂調空能力強,能靈活根據學生的回答正確引導,並使用良好的激勵語言,激發學生求知慾。對學生認識深刻,瞭解學生透徹,為做好教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做到有的放矢。

時間分配得當,祥略得當,重點突出,難v點攻破,對教材認識深刻,對大綱吃偷。 板書有條理,規範漂亮,字跡工整,科學規範,重點突出,使學生一目瞭然,對節知識瞭如指掌。

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恰到好處,以科學家沈括的動人事蹟傑出貢獻,鼓舞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為國爭光,為科學獻身,熱愛祖國,激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努力學習。

優點:

1、學生的講解基本到位,學生能積極配合回答講課者的提問;

2、及時以題目的形式對所有知識進行反饋;

3、在老師指導下做好演示實驗。

4、能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不足:

1、反饋題重數量,但處理質量不高;

2、個別反饋題不能緊跟所講內容;

3、小組合作有待加強,五、六、七組間有重複現象。

建議:

1、加強預習和課下的輔導,對較難的內容如演示實驗,給學生提出指導性建議;

2、老師可參與準備一些反饋習題,使之更有針對性;

3、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充分的預習。

教師評課稿7

一、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

王老師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傳授,對解題方法的探究和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本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養。整堂課圍繞探索儘快通知到每個人的打電話方案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儘可能讓學生自己獲取知識,讓學生體驗到探索活動成功的快樂。

二、教學設計注重思想方法的滲透

王老師教學設計獨具匠心,很會把握教材、挖掘教材,變枯燥的數學為快樂的數學,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學習知識。

課始王老師根據學生最直接的思維得出一個一個的通知要15分鐘;接下來王老師問“怎樣通知會節省時間”,這一環節注意引導學生圍繞自己的發現,進行深層次地思考,並通過猜想、驗證,使學生感受到“同時通知會省時間”;最後通過剛才不同的設計所用的時間不同,緊接着追問“怎樣通知會更省時間”,把學生的思維又帶到了更深的層次,經過思維的不斷碰撞得出“所有知道信息的人同時通知最省時間”。學生的理解與認識是一個逐步遞進的過程,其“逐步優化”的線索是相當清晰的,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讓學生經歷探索的全過程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

因此,學生在探索過程中不是被動的接受者,相反,應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王老師的這節課是從讓學生探索打電話儘快通知15人的最佳方案開始,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慾望。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觀察、分析、歸納,從中發現規律,進而應用規律解決問題。最終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打電話儘快通知到所有的人的最佳方案的形成、規律的'發現,不是老師“給予”的,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索活動,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發現的,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是主動獲得的。

  四、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讓學生動手操作,可以強化感知,並在頭腦中形成表象,有助於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易於學生接受;同時有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本節課王老師讓學生通過在紙上畫打電話簡略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然後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協調配合,認真實踐和探索,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讓學生儘可能的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學生活動的、討論的、合作的和表達的機會;儘量的讓學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自己的一些思考表達出來,注重學生課堂思想活動。

教師評課稿8

今天聽了一節新人教版五年級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打電話》。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打電話感受生活中片片有數學,並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雖然內容有難度,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加以恰當的引導,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他們帶着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條件和策略。活動在小組同學合作、交流、觀察中進行,學生的思維在活動中得到拓寬,並可以學到書本中沒有的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感受到生活與數學是密不可分的,從而更加樂於學數學。

一、合理使用教材是一本堂課成功的關鍵。

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教學情境:一個合唱隊暑假期間有一個緊急演出,老師要通知所有人蔘加,採用打電話的方式。問題是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事情,學生有親切感,能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

二、充分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在尋找打電話的最優方案過程中,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先獨立思考並記錄自己的方案,接着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後全班交流,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體驗。

三、培養學生的優化思想

全班交流時,學生出現了:逐個通知、分組通知和最優方案——所有人都不空閒的方案。通過對這三種方案的'展示點評與縱向比較,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且體驗到方法的多樣性與優化思想。最終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四、培養學生數學符號思想和數學的簡潔美。

學生有的用文字記錄自己的過程和想法,與有些同學用符號記錄進行比較,滲透了數學的符號思想,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的簡潔之美。

當然,課堂本身就是一個遺憾的美,再完美的課堂也有它的不足之處,本課有以下處,值得我們斟酌:

1、在觀察表格、總結規律時,應更加放手讓學生自己説自己的發現並派學生代表自己把表格補充完整。

2、沒有檢測導結的內容。

3、教師語言再精煉一些會更好。

教師評課稿9

值得學習的方面:

一、合理的設計,重視學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養。

學生從“寒假裏,老師怎樣打電話,可儘快將通知傳達給7個隊員”開始思考,再由淺入深,“如果學校合唱隊共有15人,怎麼打可以儘快地通知到”。學生經歷了兩次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之後,教師便引導學生對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反思分析,尋找規律。從個別到一般,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思維邏輯的特點。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能發表出自己的見解,部分學生還能用畫圖的方法呈現自己的想法,説明學生的'思維已被打開,教學的效果較好。

起初,我注意到學生在對解決方案的表述相當模糊,但在解決問題後,卻表現出了清晰的思路,在表達能力上有所提高,我想這也是這節課所要達到的目標之一吧!

二、抓住細節,給學生恰到好處的引導。

對於打電話,學生們是再熟悉不過了,因此我覺得這節課的難點應不在理解上,而在如何表述及規律的概括上。這節課之所以能突破這個難點,離不開教師精巧的提問和引導:

1、第一題呈現時,教師問:你們有什麼問題嗎?生答:有幾部電話?等等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使得學生明確了要解決的問題,為接下來的思考和表述剪除了多餘的枝椏,顯得清晰明瞭。

2、當學生出示了自己解決第一個問題的方案後,教師要做必要的指導,這時出示了用符號來表示的比較精要的圖示,這時的過渡語也是非常重要的。師言:比較一下,老師的表示方法與同學們有什麼區別?這不僅肯定了學生的成果,又能引導學生認真地觀察分析,從中還滲透了優化的思想。

3、在總結時,教師問:你有什麼收穫,要注意什麼呢?生:做好記錄,不重複等。這樣就給問題做了個全面的考慮,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

值得交流的問題:

1、在選題上,數學味過濃,離生活實際稍遠些。是否可選用其他同規律的題材更好呢?

2、在概括規律時,先出示表格,再引導學生分析,是否更容易打開學生的思維呢?

3、在課堂上,有同學叫出:看都看不懂!確實,這節課的問題對於後進生而言有難度,他們收穫不大。我們是否應關注個別學生的需要呢?做到“面面俱到”真的好難!

教師評課稿10

《打電話》這節課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綜合應用中的一個新增內容。本節課,葉老師教態自然,教學語言風趣幽默,數學語言表述精準,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果好。整堂課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十分注重學生的自主嘗試、自主探索,注重動手操作充分體現了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合作者,體現了新課標理念,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是對這節課的簡單點評。

一、三維目標得到有機整合。

教學目標的變化,體現了新課程最大的價值取向。以往教學目標比較單一,過於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忽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隱性目標。本節課的三維目標得到有機整合。一方面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傳授,對解題方法的探究和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養。整堂課圍繞探索儘快通知到每個人的打電話方案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儘可能讓學生自己獲取知識,讓學生體驗到探索活動成功的快樂。

二、教學設計獨具匠心,注重思想方法的滲透,體現數學本質,思維訓練到位。

《打電話》這是一節數學實踐課,是結合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從具體情境問題出發,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通過畫圖等方式並從中尋找最優的方案,發現打電話中隱含的數學規律。《打電話》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優化;通過畫圖等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讓學生初步體驗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葉老師教學設計獨具匠心,很會把握教材、挖掘教材,變枯燥的數學為快樂的數學,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學習知識。

課始葉老師根據學生最直接的思維得出一個一個的通知要15分鐘;接下來葉老師問“怎樣通知會節省時間”,這一環節注意引導學生圍繞自己的發現,進行深層次地思考,並通過猜想、驗證,使學生感受到“同時通知會省時間”;最後通過剛才不同的設計所用的時間不同,緊接着追問“怎樣通知會更省時間”,把學生的思維又帶到了更深的層次,經過思維的不斷碰撞得出“所有知道信息的人同時通知最省時間”。學生的理解與認識是一個逐步遞進的過程,其“逐步優化”的線索是相當清晰的,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讓學生經歷探索的全過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落實。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

因此,學生在探索過程中不是被動的接受者,相反,應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葉老師的這節課是從讓學生探索打電話儘快通知15人的最佳方案開始,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慾望。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觀察、分析、歸納,從中發現規律,進而應用規律解決問題。最終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打電話儘快通知到所有的人的最佳方案的形成、規律的發現,不是老師“給予”的,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索活動,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發現的,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是主動獲得的。

四、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讓學生動手操作,可以強化感知,並在頭腦中形成表象,有助於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易於學生接受;同時有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本節課葉老師精心選擇身邊的素材當教具、學具,讓學生通過在題板上擺棋子、畫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然後再用老師精心設計的課件演示,使學生看到的更直觀、更形象、更能親身感受。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式學習,收穫知識。充分發揮小組合作作用,讓學生通過協調配合,認真實踐和探索,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讓學生儘可能的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學生活動的、討論的、合作的和表達的機會;儘量的讓學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自己的一些思考表達出來,注重學生課堂思想活動。

五、教師的教學素養很高,教學語言風趣幽默,數學語言表述精準。

教師的教學素養很高,教學語言風趣幽默,數學語言表述精準,教學風格靈活機智,評價學生及時到位。

教師評課稿11

《打電話》是一下的一篇口語交際,徐老師選的這個題材非常具有指導意義,學生們經常會跟爸爸媽媽通電話,但是他們沒有學會應該如何在打電話時把要説的事情表達清楚,也不知道打電話時的一些注意點,徐老師這節課的設計通過層層深入,在打電話的過程中滲透了方法的習得,為培養學生打電話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範本。下面我來具體説説這節課的一些感受。

一、情境導入

在引入電話這個課題時,徐老師以4幅情境圖進行導入:

下雨天,鞋子全打濕了,想讓家裏人送雙乾的到學校來;

生病了,想向老師請個假;

放假啦!想約個同學一起玩;

得獎啦!想馬上告訴奶奶這個喜訊!

類似這樣的時刻,該怎麼辦?——打電話。

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接着以兩位主人公托克和大熊來創設打電話的情境,將學生帶入了輕鬆的氛圍之中。

二、用好範例

根據語文工具性特點,工具的掌握不是“教”會的,而是照着樣子(示範)通過不斷的實踐逐漸掌握的。心理學研究表明,模仿是兒童的天性。由於兒童知識、經驗的貧乏,模仿就成了他們的心理需要。可以説,兒童的一切學習最初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因此課上讓孩子們聽範例電話,説出好在哪?課本的範例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示範,用好這一範例將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三、多樣的形式

課堂上徐老師除了聽範例電話和小博士建議,還讓學生上台進行表演創設口語交際情境,同實物一樣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同時還有其獨特的`魅力。教師可以有條件地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為他們所熟悉、所喜愛的遊戲為內容的表演、簡單的對話等,這麼多樣的形式,既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又能激發學生説的慾望。如在情境向老師請假中,一位同學拿出自己的電話,老師接通後與學生對話,生:“喂,小鳥老師好,我是托克?”師:“你好,托克”生:“老師,我生病了,我想請假一天?”師:“好的,再見。”生:“再見。”通完話後,學生對通話內容進行評議,使他們明白打電話一要注意禮貌,二要注意語言應簡潔、易懂。這種以課堂聯繫生活,從生活還原到課堂的互動形式,不僅能使知識活學活用,也能使學生對課堂產生新鮮感和親切感。

教師評課稿12

聽了劉老師上的《圓柱的體積》一課,深有感觸。這節課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節課的一開始,劉老師複習以前學習過的一些圖形的計算公式,再讓學生把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v=abh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v=aah,統一成一個計算公式v=sh。並向學生提問:這個統一的計算公式是否也能用來求圓柱的體積?通過設疑揭題從而引入新課。教者溝通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銜接自然。新課引入“引”出了學習新知識的思路,,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慾望。

新課教學,教者積極創設了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猜測、操作、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數學、理解數學。教者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足夠大的學習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者讓學生拿出課前佈置的預習單作業,把自己預習的結果在四人小組討論,同時,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投入到學生學習小組活動中去,體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探究新知過程中,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圍繞預習單的問題去進行實踐、探索、發現。學生四人小組用學具進行動手操作,把圓柱體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學生在操作、比較中,緊緊圍繞圓柱體和長方體之間的聯繫,抽象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v=sh)。這個過程,學生從形象具體的知識形成過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認識得以昇華(較抽象的認識——公式)。學生在逐題彙報預習單內容時,教師的"導"、"放"、"扶"層次分明,教師雖然沒有講太多東西,但保證了學生參與的廣度。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的彙報、交流、評價與反思,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師與生、生與生間的交流評價,動手實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合作交流是學生體驗的有效途徑。使學生領悟了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本節課採用了新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是:

(1)處理推導過程不夠到位,只講清了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底面積,圓柱的高=長方體的高,圓柱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沒有進一步弄清圓柱和長方體之間的關係,如:圓柱的半徑=長方體的寬,圓柱底面周長的一半=長方體的長。

(2)本節課我覺得在練習上還可以下一番功夫,比如可以設計一些開放的習題。總之,本節課教師引導得法,學生學得靈活,體現了重在思,貴在導,導思結合的原則,體現了"教是為了不教,學會是為了會學"的素質教育思想。

教師評課稿13

這是一個心理健康活動,從這個活動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教師的用意,她要昇華的是孩子愛的情感,要讓孩子知道愛父母,怎樣愛父母。由於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很多孩子都表現出了自私,只知道索取卻不知道回報,所以對孩子的關愛教育是極為重要的。孩子首先愛的是自己,然後再是親人,再是身邊的人,再往後就是對祖國的愛,在大班進行愛身邊親人的教育是非常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也是極為需要的。

一、 評選材這個活動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也都在與自己的父母相處,孩子能 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一點一滴,這些都為這個活動奠定了情感基礎,也使孩子在活動中有話可説,但是很多孩子只是能感受,卻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麼方式去表達 對父母的愛,這個活動以此為切入點,不僅讓孩子知道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更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應該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及做哪些事。

二、 評目標:

雖然我並沒有看到過這個活動的目標,但通過觀摩整個教學活動,卻能讓我深刻地感受到活動的目的所在,那就是對孩子愛的教育,讓孩子學習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而且活動目標的達成度是很高的。

三、 評準備:

1、教師自身的準備:活動中教師態度温和,聲音輕柔,非常得有親和力,這就使整個活動氛圍輕鬆,孩子在活動中沒有一絲緊張感,孩子都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為活動創編了手的情境表演,雖然很簡單,卻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詮釋故事的情節,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2、物質準備:教師在活動中準備了磚塊、愛心卡和音樂,這些材料是隨手可得的,但卻都體現了教師的用心:所選取的音樂緊扣活動主題,又能給活動營造出一種輕鬆的氛圍;磚塊是讓孩子來體驗付出和分擔的,更能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該為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愛心卡是鼓勵孩子讓旁邊聽課的老師畫的,增進了全場的融洽,而且最後彙集愛心卡,讓孩子集中交流,互相分享彼此的經驗。

四、 評環節觀摩活動之後,我覺得活動主要有四個大的環節組成:引題--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愛--搬磚感受父母的辛苦--表達對父母的愛,四個環節一氣呵成,一環緊扣一環,每一環節都能充分地為活動的目標服務。特別是在活動中採用讓孩子搬磚的方式,其用意是讓孩子體驗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應該為父母分擔一些事情,減輕他們的負擔,這種簡單的方式卻很好地將付出與分擔詮釋了出來,非常具體和直觀。

五、 評教法教師在活動中運用了很多個提問,但每一個提問都是開放性、發散性的,孩子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教師充分關注到了所有的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表達,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經驗。

六、 教師本身的素質教師是非常有親和力的,説話輕柔,很能讓人覺得親切、放鬆。在活動中教師都能做到與孩子蹲下來説話,可見教師的教育觀念:尊重孩子、用心與孩子交流,而且對於孩子的每一個回答教師都能給予積極的迴應,給予肯定,為孩子營造了想説、敢説、有機會説的環境。

七、 建議今天這個活動是讓孩子表達對父母的愛,我覺得以後可以生成一個有關愛的主題教育活動,從對自己的愛,到對父母的愛,再讓孩子學習對社會上其他人的愛,比如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殘疾人、各行各業辛苦工作的人,還可以讓孩子知道要愛各種小動物、愛大自然、愛祖國等等,相信在這樣一系列的愛的主題教育活動之後,孩子的心胸會更寬廣,愛的涓涓細流會連綿不斷。

教師評課稿14

今天我們在小張老師的一節課《打電話》,這一單元是各種文學體裁的集中展示,《打電話》作為相聲文稿入選其內。學生對相聲並不陌生,但接觸、學習相聲稿還是第一次。相聲稿正如相聲這種藝術形式所要表現的意義一樣,語言通俗易懂、明快動聽、形象具體、生動活潑、用詞俏皮、豐富多彩,而且字裏行間充滿幽默、誇張、詼諧、諷刺,讓人忍不住開懷大笑,而笑後又有一番啟示留心頭:打電話要直奔主題、言簡意賅,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如果囉嗦,不僅損害自身形象而且影響別人辦事,還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這一意義是這篇相聲稿所要傳達的,也是我們在教學中需要落實的,因此是教學的重點。作者運用怎樣的語言形式來表現則是學習的難點。

1、教學設計獨具匠心,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體現語文本質,思維訓練到位。

本節課張老師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兩個同學模擬表演打電話一起去看街道里的廣場舞導入課題,較好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又讓學生閲讀,思考,通過討論、表演讓學生抓住了相聲的語言特點,很好的完成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教學。

2、學習積極主動,活動參與度高,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好。

本節課張老師用自己精彩的設計,恰當的引導,針對性的鼓勵表揚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參與教學積極主動,思維敏捷,小組合作踏實有效,較好的發展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意識,更是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在“舞台上充分表演”,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

3、數字教育資源有效參與教學活動。

資源組織恰當、科學、有實效,真正體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有利於重難點問題突破。張老師在教學中能熟練地操作多媒體教育資源,對於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完成教學任務,突破重難點起到了顯著作用。特別是最後讓學生觀看動漫版的相聲《打電話》,讓學生在笑聲中又一次體會相聲這種語言藝術的特點。

4、教師的專業素養

運用普通話教學,教學語言清晰、準確、簡練、生動、邏輯嚴密,富有啟發性和感染力。

雖然因為緊張有兩處發音錯誤,但整體來看張老師的普通話還是不錯的'。教態親切、自然、大方,非言語行為呈現合理。張老師本節課除了板書和操作多媒體外,教學中總是走入學生中間,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幫助學生放鬆心情,投入學習。富有教學機智,做到因勢利導,課堂調控能力強。知識儲備和文化積澱豐厚專業功底紮實,無知識性錯誤。書寫規範、較工整、美觀。雖然中間板書漏寫了一個字,但張老師及時糾正彌補了錯失。教學課例界面組織合理,畫面清晰、內容完整、邏輯清晰、語言規範、引注嚴謹。也顯示了教師的基本功。

通過教師的引領,從內容和寫作特色等板塊對相聲稿這種語言體裁和相聲這種藝術形式有了綜合性的瞭解,而且化了解為理解,落腳到相聲的表演。我想,學生經歷了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就已經與相聲這門陌生的藝術牽手了,張老師的這節課整體上還是很成功的。

教師評課稿15

優勢:

1、活動準備充分,PPT效果好,便於幼兒細緻觀察。

2、教師教態親和、自然

不足:

1、整個過程中教師把的太緊,沒有給孩子更多表達的空間。環節處理中,當提問得不到馬上回應,或迴應不到位時,教師沒有采取適當的追問,而是直接替代講出。如:在解讀PPT2時,當教師提問:媽媽變成什麼才能和小鳥在一起時,孩子們都在説天上的東西“飛機、熱氣球、風箏等”,教師可以追問“媽媽不用飛,也能用什麼辦法和小兔在一起?”引導幼兒轉變思維方式。

2、活動中情感渲染不到位,從一張PPT開始教師就沒有講透,孩子的回答都是描述畫面內容,體驗情感部分都是老師説出的.,具有一定説教味。建議:開頭部分選擇一張具有典型性的PPT,最能反應小兔和媽媽情感的一張。如:大樹和媽媽,引導幼兒仔細閲讀哈哈哈姿勢,思考“為什麼這樣做”,再配以優美音樂渲染情感。

3、建議大班下學期可以嘗試自主閲讀模式,在自主閲讀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個體發現問題,集體解決。

標籤: 評課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e7om2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