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教師評課稿(14篇)

教師評課稿(1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快來參考評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評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評課稿(14篇)

教師評課稿 篇1

xxxx年9月28日下午,在江西南昌全國物理名師賽的課堂上,有幸聆聽了東道主南昌三中丁曉雯老師《電容器的電容》一課,感受很深,收穫頗多。

一、引題

出示一個普通的大飲料瓶,裏面裝了水,將瓶內與瓶外的兩根引線一碰看到火花聽到聲音,告訴同學,這裏也同時裝了電,這就是電容器。

評價:引題直接、簡單。

自制萊頓瓶取材於生活中常見物體,實驗效果明顯,易於引起學生興趣。

二、電容器的結構

拆掉飲料瓶的包裝紙,展示瓶外包裹着一層錫箔紙。説明:瓶內裝鹽水,兩個導體之間隔一層絕緣物質(塑料瓶),這就是電容器的結構。再展示一些大的自制的電容器(如約1m乘0。5m的大塊塑料板兩面貼鋁箔等)。

評價:用自制儀器展現電容器的結構,直觀、明瞭。

三、電容器的充、放電

第一步,用常規儀器,大的演示電錶,接入電路中,觀察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分析電流的變化規律,請學生用i—t圖象畫出來。

第二步:用傳感器演示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將電流和電壓隨時間的變化用電腦直觀顯示出來,證實剛才同學所畫i—t圖像是否正確。

同時提問:電量測不出來怎麼辦?老師進行提示:在得到的i—t圖中圖象的面積是什麼含義?回憶v—t圖中圖象面積的意義,從而類比得出i—t圖象中的面積就表示電量。向學生提供提前打印好的充放電時的`i—t圖,請學生用“數格子”的方法,計算出充電電壓達到一半時及充滿時的電荷量。

第三步:兩個不同的電容器進行充放電,放在同一個圖中,非常明顯的觀察到電壓相同,但電流不同,所帶電荷量不同。

評價:用常規儀器進行實驗,觀察現象,得出初步結論;再用傳感器進行實驗,得到精確實驗圖像。兩種方法進行對比實驗,使學生既能明白實驗原理,又解決了實驗數據無法取得的難題。對實驗結果的處理,更是採用了微積分的思想,不要實際數據,採用比例的方式,一樣可以巧妙的得出結論。

將兩個不同電容的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放在同一個圖中,是本節課的亮點!思想非常巧妙。

四、驗證Q與U成正比

三個相同的電容器並聯接入電路,每個支路都有開關控制,先給一個電容器充電,測出其兩端電壓。斷開電源,然後依次關閉另兩條支路的開關,用已充電的電容器給另兩個電容器充電,分別測量它們兩端的電壓,來驗證電容器的Q與U成正比。

評價:等分法實驗驗證Q與U成正比。非常巧妙的方法,而等分法也是物理學史上的重要方法,庫侖利用等分法在無法測量電荷量的情況下得到了庫侖定律。

五、影響電容大小的因素

用自制的大的平行板電容器,探討影響電容大小的因素。在平行板的內壁貼上有機玻璃,將兩板貼緊改變正對面積,探究面積對C的影響。

評價:用放大的儀器進行實驗,學生看得明明白白,效果非常明顯。在極板的內壁貼上有機玻璃,巧妙地解決了改變正對面積時距離的控制問題。

總的感想:丁老師的課堂使人眼前一亮,給人驚豔之感。丁老師儀表端莊,聲音清亮,思維嚴密。帶領學生,也帶着聽課的老師們一起,領略了物理的邏輯美、理性美。課堂上,丁老師抽絲剝繭,層層遞進,由淺入深,一步步清晰地認識電容器的作用、結構,分析充放電規律,用到了微積分的方法,也用到了等分法的思想,使前後知識融會貫通,一氣呵成。教學中既有自制儀器的助陣,也有實驗室常見儀器的應用,當然還有先進儀器的大顯身手。

稍嫌不足之處,就是由於時間的限制,課堂結束的有點匆忙。

教師評課稿 篇2

通過聽我校骨幹教師引領課,我感受頗深,收益匪淺。馬老師和張老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更讓我在這兩堂課中,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張老師的課《做一片美的葉子》教學過程環環相套,絲絲入扣。情景導入,教學設計合理,流暢。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在閲讀中思索,從而解答疑惑,讓他們充分體驗閲讀與思考所帶來的成功,樹立起學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問,卻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

馬老師在課堂上親切、自然,看似平淡的語言,卻引領着學生體會到秋天的美好。馬老師整堂課都表現十分温和,始終面帶笑容,讓學生與老師之間有一種親和力。我們説教師教的是一羣活生生的.孩子,那麼人自然要有感情,我們在教書中就應該投入自己的感情。從聽課中我也發現我們老師對學生非常地愛護,因為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學才會擦出教學的火花,使教學變得精彩。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在國小階段,語文教學中最注重的就是閲讀,兩位老師都做到了這一點,讓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反覆的進行閲讀,默讀或充滿感情的朗讀。在這兩節課中,我發現閲讀所佔的時間較多,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閲讀中思考,在閲讀中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感情。

總得來説,這次的引領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既學到了他人的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教師評課稿 篇3

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是關鍵。看似平常,並不平常的課堂教學,藴含着眾多的教學規律。教與學、講與練、主導與主體、學知識與學做人、學知識與提高能力、全面要求與因材施教等這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出,在課堂教學中展開,又在課堂教學中運行。它以何種形式來組合,又以何種形式來優化就可能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怎樣來認識課堂教學規律和抓好課堂教學質量呢?聽課評課是一種行之有效地研究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怎樣去聽課,教師聽課應該按下面三個步驟來進行。

(一)課前要有一定的準備工作。

俗話説,留心天下皆學問。教師要想聽課真正學習點東西,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要有心,聽課就要做點準備工作。打算聽誰的課,應該事先問問他教什麼內容,把課本找來預習一下,看看課文寫的是什麼,是怎樣寫的,有沒有難點、疑點;同時自己設想一下,假如讓我教這樣的課文,準備怎樣教法,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如果聽課不做準備,匆忙走進教室,懵裏懵懂地聽,不理解教者的教學意圖,不熟悉教材,就不會有較大的收穫。

教師去參加教研活動聽公開課也要做準備。由於大多數教師平時埋頭教學工作,對某些教學理論,學術研究知之甚少,因此去聽較高一點的公開課會有一些不適應。這就需要在參加教研活動之前,千方百計去了解與鑽研一下與之相關的學術理論,或向人求教,或者重温自己所積累的資料。這樣能拓寬視野,縮短與"學術"的差距,這樣去聽公開課就會收穫更大一些。

(二)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教師聽課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還要有虛懷若谷的態度。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聽,還要看,要仔細捕捉講課者的語言和表情,記下他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既要看教,皋要看學,二者兼顧。看教者對教材的鑽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生的學,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習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總而言之要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有時教師聽課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視課堂上的每個方面。根據授課者的特點和聽課者的目的,可以適當有所側重,一般説來,對熟悉的教師,由於對其班級情況有所瞭解,可着重就其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做跟蹤式的動態分析;對一般的研究課,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達成度;對於名家的課,宜着重領略其教學風格及其相應的學術思想在課堂的體現。聽課應詳盡記錄課堂的教學過程,也記下自己的主觀感受和零星評析。

(三)聽課後要思考和整理

俗話説,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師聽完課後不能一聽了之。應對課堂實況過幾遍電影,應進行反覆的琢磨。思考的辦法有很多,或翻翻聽課記錄,或與執教者交談,或將幾節"互相牽連"的課作番比較,或寫一篇"聽課一得",或乾脆將他人執教的內容拿到自己班上試試等。

在分析總結他人課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每個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法。聽課的老師就要善於進行比較,研究、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並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在分析他人課時,聽課者還要注意分析執教者課外的功夫,看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前備課情況。這種思考對自己也會有很大幫助。

二、教師如何評課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目標是人做事的內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儘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準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看教學思路設計

1.作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脱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喲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二)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瞭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

1、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鬆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鬆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2、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

3、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

4、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

5、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脱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一)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複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説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二)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三)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四)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當前在教學方法的問題上還存在"四個一"現象,這應該在聽課評課中得到解決。這"四個一"是:

1,一講到底滿堂灌。不給學生自讀、討論、思考交流時間,教"講""灌"包打天下。

2、一練到底,滿堂練。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備課找題單,上課甩題單,講解對答案,怪不得學生説:"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滿堂練。''

3、一看到底,滿堂看。有的教師上課便叫學生看書,沒有指導,沒有提示,沒有具體要求,沒有檢查,沒有反饋。名為"自學式",實為"自由式"。

4一問到底,滿堂問。有的教師把"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而提的問題,缺少精心設計,提問走形式。

五、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係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準確清楚,説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説:"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經濟工作要講效益,課堂教學也要講效果。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達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鐘,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即當上完課,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以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整體評析法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七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

第一步,從整體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麼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

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七個內容。

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彙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

教師評課稿 篇4

孔霞老師執教的公開課《唯一的聽眾》,給我印象深刻。她不但吃透了教材,而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進行了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展示了語文教學的魅力。

縱觀整節課,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借鑑:

一、線索明朗,層層深入。

孔老師這節課,教學流程簡潔流暢,教學思路清晰。這篇文章有兩條線索:一是“我”的心理和行為的變化;二是老婦人的語言、神態變化。通過這兩條線,表現出老婦人對我的愛護和鼓勵。在教學過程中,孔老師緊緊圍繞這兩條主線組織教學。她先讓學生根據“課後導讀思考題”來自讀自悟,學生很快地理清“我”的心理變化過程:從“沮喪—自信——感激”;緊接着,孔老師緊扣老婦人的語言、神態,讓學生進行深入地品讀,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感悟。線索明朗,層次井然,省時高效。

二、以“讀”為主線,貫穿課堂。

朗讀是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重要手段。整節課,學生的默讀、自由讀、個別讀、齊讀;老師的引導讀等多樣化的朗讀形式交替使用;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受到情感的薰陶、思想的啟迪、審美的享受;整節課,書聲琅琅。

三、關注細節,突破難點。這是本課的一大亮點。

語文課是美的,這種美潛伏在語言的深處。孔老師獨具匠心,以關鍵詞“平靜”為抓手,讓學生通過品讀“平靜地望着我”這三個句子,目的是讓學生知道:平靜的眼神包含着老教授的期待、關愛、鼓勵、稱讚等等,這是老教授的良苦用心。不過,我想如果能再花一點時間,引導學生反覆品讀這三句話,學生的.體會會更深切一些。

總之,孔老師富有激情的教學語言,紮實有序的語言訓練,為學生打開了一個美的窗口,給我們以美的享受,希望她的課,能擁有越來越多的聽眾!

教師評課稿 篇5

沈老師執教的是第二課時,整堂課教學思路清晰,富有條理,從引導學生感悟九色鹿的外表美到領悟其內在美,重點突出,層層推進。教師清晰、流暢、乾淨、利落的過渡語言為本課的教學增色不少。沈老師本堂課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關注到本單元的教學主題,不露痕跡地滲透了誠信教育,從而實現語文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

1、抓住關鍵詞句,感悟人物形象,進行德育滲透。故事中的九色鹿、調達,性格各異、形象鮮明。課文篇幅較長,沈老師重點抓住表現九色鹿言行的第二、第四、第八自然節來品悟其形象,如通過抓住“立即”“洶湧”“掙扎”“救命”領悟九色鹿在危急關頭救調達時的毫不猶豫、奮不顧身;抓住“只要”感悟九色鹿的不求回報;抓住九色鹿對國王説的那3句話,層層引導,品味九色鹿的智慧。在教學“見利忘義”這個詞時,沈老師注意引導學生聯繫課文內容來理解,先讓學生讀讀課文,説説調達看見了什麼“利”,是“重金懸賞”,然後説説把什麼給忘了,就是九色鹿對他的救命之恩,最後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見利忘義”。還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他?通過找近義詞的方法幫助孩子理解了忘恩負義、背信棄義。與此同時,追求真善美,摒棄假惡醜的教育就在剖析詞句中悄悄地滲透。

2、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進行德育滲透 。新課標倡導以讀為本的閲讀教學策略,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所以沈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故事內容的過程中,通過指名讀、分男女生讀、齊讀、加上動作讀、變化語氣對比閲讀等多種形式,讀出九色鹿的美麗,讀出調達的可惡,激發學生內心情感體驗,培養美好的心靈和崇尚的情操。

3、利用文本留白創設説話情境進行德育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沈老師多次設計了讓學生想象練説的.環節:如調達會怎樣鄭重起誓;調達看了皇榜後會怎麼想等,既訓練了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又通過角色的置換,讓學生深刻地感悟到調達落水得救後是怎樣的感激涕泠,而面對懸賞時又見利忘義,靈魂是多麼的骯髒。總之,沈老師用她的教學實踐證明,沒有德育的滲透,智育是蒼白的。有了德育的滲透,語文的智育課堂才更加豐滿,充盈靈動。

教師評課稿 篇6

這是一個心理健康活動,從這個活動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教師的用意,她要昇華的是孩子愛的情感,要讓孩子知道愛父母,怎樣愛父母。由於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很多孩子都表現出了自私,只知道索取卻不知道回報,所以對孩子的關愛教育是極為重要的。孩子首先愛的是自己,然後再是親人,再是身邊的人,再往後就是對祖國的愛,在大班進行愛身邊親人的教育是非常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也是極為需要的。

一、 評選材這個活動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也都在與自己的父母相處,孩子能 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一點一滴,這些都為這個活動奠定了情感基礎,也使孩子在活動中有話可説,但是很多孩子只是能感受,卻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麼方式去表達 對父母的愛,這個活動以此為切入點,不僅讓孩子知道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更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應該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及做哪些事。

二、 評目標:

雖然我並沒有看到過這個活動的目標,但通過觀摩整個教學活動,卻能讓我深刻地感受到活動的目的所在,那就是對孩子愛的教育,讓孩子學習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而且活動目標的達成度是很高的。

三、 評準備:

1、教師自身的準備:活動中教師態度温和,聲音輕柔,非常得有親和力,這就使整個活動氛圍輕鬆,孩子在活動中沒有一絲緊張感,孩子都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為活動創編了手的情境表演,雖然很簡單,卻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詮釋故事的情節,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2、物質準備:教師在活動中準備了磚塊、愛心卡和音樂,這些材料是隨手可得的,但卻都體現了教師的用心:所選取的音樂緊扣活動主題,又能給活動營造出一種輕鬆的氛圍;磚塊是讓孩子來體驗付出和分擔的,更能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該為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愛心卡是鼓勵孩子讓旁邊聽課的老師畫的,增進了全場的融洽,而且最後彙集愛心卡,讓孩子集中交流,互相分享彼此的經驗。

四、 評環節觀摩活動之後,我覺得活動主要有四個大的環節組成:引題--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愛--搬磚感受父母的辛苦--表達對父母的愛,四個環節一氣呵成,一環緊扣一環,每一環節都能充分地為活動的目標服務。特別是在活動中採用讓孩子搬磚的方式,其用意是讓孩子體驗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應該為父母分擔一些事情,減輕他們的負擔,這種簡單的方式卻很好地將付出與分擔詮釋了出來,非常具體和直觀。

五、 評教法教師在活動中運用了很多個提問,但每一個提問都是開放性、發散性的,孩子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教師充分關注到了所有的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表達,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經驗。

六、 教師本身的素質教師是非常有親和力的,説話輕柔,很能讓人覺得親切、放鬆。在活動中教師都能做到與孩子蹲下來説話,可見教師的教育觀念:尊重孩子、用心與孩子交流,而且對於孩子的每一個回答教師都能給予積極的迴應,給予肯定,為孩子營造了想説、敢説、有機會説的環境。

七、 建議今天這個活動是讓孩子表達對父母的愛,我覺得以後可以生成一個有關愛的主題教育活動,從對自己的愛,到對父母的愛,再讓孩子學習對社會上其他人的愛,比如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殘疾人、各行各業辛苦工作的人,還可以讓孩子知道要愛各種小動物、愛大自然、愛祖國等等,相信在這樣一系列的愛的主題教育活動之後,孩子的心胸會更寬廣,愛的涓涓細流會連綿不斷。

教師評課稿 篇7

10月9日上午第一節聽了新教師朱文靜老師的彙報課《誘人的瓜果》一課,記憶深刻。

教學亮點:教師教態自然、大方,課前準備充分,整堂課內容新穎,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積極性很高,課堂氛圍較活躍。

不足及建議:教師在欣賞完水果圖片時,直接進入到新授,缺少揭示課題這個環節,可以在欣賞水果圖片時,説:“看到這些水果是不是很想吃很誘人啊?”直接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誘人的瓜果,這樣一句話的銜接,就很自然的引出了課題。

教師在接下來的新授環節中沒有抓住本課的重難點,該講的沒講清楚,不該細講的'用的時間太多,導致後面環節時間不夠,教師沒有時間示範了。

教師在新授開始講解水果的顏色時,摳得太細,用得時間過多。

應先總的講顏色,讓學生説説水果的顏色。

其次再講水果的形狀。

顏色和形狀不要混在一起講。

教師讓學生將所帶的水果擺在一起這個環節之後,應強調一個重點,也是本課的重點:大小前後疏密關係。

“如果後面的水果被前面的擋住了,該怎麼辦?該怎麼畫?”接下來教師應在這之後進行示範,示範時強調畫水果時大小前後疏密關係的處理方法,加上這個示範環節對學生的創作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教師在展示評價環節時,沒有注意關注到全體學生,大部分學生在評價時沒有抬頭看聽,這樣評價的效果就沒有達到。

教師應在評價學生作業時,把音樂關掉,全體學生放下筆坐正認真看聽,在全體學生注意力都集中的情況下,展示評價才有效果。

整節課學生沒有紀律性,想説就説,該安靜時也在説話,整堂課亂哄哄的。

這樣不僅影響整節課的進度還影響聽課的效果。

教師還需在課堂記律上再加強管理。

總體來説,兩位新教師課前準備的都很充分,對學生熱情、對工作認真,這是新教師身上的優點,這種優點值得每一位老師學習!當然新教師初來乍到,對教學沒有經驗,上課環節有點銜接不上,抓不住重難點,這些都很正常。

希望她們今後的在課堂中反覆實踐,積累經驗,爭取一年就能站穩講台,三年成為優秀教師。

教師評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身為青年教師在這裏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長感想和教學體會,我感到十分的榮幸,也覺得非常緊張。由於自己自身能力和經驗認識所限這些感想可能會很膚淺甚至很幼稚,還希望老師們能對不當之處望給予批評指正。常常聽到人們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精神鵰塑家”、“手執金鑰匙的人”等閃光的詞句來形容和讚譽教師,從小嚮往教師那超然物外的氣度與對講台的深情嚮往,我也走上了三尺講台,想同學生一起找到那把“金鑰匙”。

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天起,我便被校園裏厚重的文化底藴和濃厚的學術氛圍深深的包圍着,在“立德、博學、健身、務實”這一精神的感召下,促使我兢兢業業,絲毫不敢懈怠,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特別是學校颳起教改風暴,給了我們年輕教師更大的施展空間。在此,我僅代表年輕的教師感謝各位領導、老師給予了我們無私的關愛和幫助,在向老教師學習的同時,取長補短,整合教育教學技巧,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塑造自己的教學特色。

回顧短短几年的教學生活,特別是教改以來的教學,我的感受匯成一句話,就是——因勢利導,百川入海。

每個學生從進入國小開始,如果是一眼清泉,那麼,到了我們這裏就形成了一條條小溪,俗話説,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作為教改的要求,更需要我們將一條條小溪變成一股股支流,那麼在我看來,讀懂這一條條小溪,就成為了教學的第一步。

解讀學生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關注學生,尊重學生。

“親其師,信其道”,在瞭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下,從尊重和關愛學生着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經常去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時時處處想着他們,關心他們,多走近他們聽聽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多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談心與交流,隨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才能因勢利導,將他們有機的結合起來,更能瞭解每個小組的秉性,從而為高效的教學提供第一手資料。

2、既注重個性,又注重整體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當他們形成教學小組後,如江河匯聚,總有泥沙翻騰的時候,經過一段時間又會澄清下來。在初期,我既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又注重整體的'維護。在磨合期,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的問題,只關注,不插手。用良好的行為習慣去引導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小組,用一段時間完成了從解讀學生到解讀小組,進一步解讀了整個班級。為我下一步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瞭解“水勢”的基礎上,引導就很重要了,我主要做了這樣幾個方面的工作

1、做好備課與課後反思,

課改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時間很少,所以備課與反思是做好引導的兩個法寶,備課是瞭解學生的成果,而反思是上課實踐進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調整修改,從而更好的提升10分鐘的效率,使自己的引導更有針對性,方向更準。這樣備課——上課——反思——再備課——再上課,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充實提高。

2、重視作業的批改

由於課堂上老師講述的減少,作業作為老師和學生交流的途徑尤為重要。作業是學生動態的晴雨表,有時在作業本上寫上一兩句表揚或鼓勵的話,看似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

3、上課要充滿激情。

泰戈爾説,“激情,是鼓滿船帆的風,沒有風,帆船就不能航行”。教師只有充滿激情,學生才會被感染。學生才會覺得自己的勞動成果真的得到了老師的認同,達到了師生共鳴的效果。學生在一種興奮愉悦且富有成就感的狀態下接受知識,知識的火種才會被點燃。

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我更感受到了團隊協作的力量,作為年輕教師集思廣益,及時向周圍的教師探討學習,可以使我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我們形成引導的合力,從而享受水能載舟的樂趣,直掛雲帆,百川入海。

我的發言到此完畢,感謝大家的聆聽!  

教師評課稿 篇9

今天由新老師為大家展示了一個打擊樂活動《調皮的小鬧鐘》。這是一首管絃樂,由美國作曲家、指揮家安德森在1945年的時候創作的。樂曲為C大調、4/4,中庸的快板,採用ABA形式寫成。樂曲開始用木魚聲模仿鐘擺的走動聲,非常清脆而且有節奏,之後出現了裝飾音和切分音,使得音樂形象更加活潑,生動、鮮明。第二部分音樂形象變得舒緩,與第一部分音樂形象有着明顯對比。最後一部分重複第一段的音樂。

為了使音樂性質更顯性地呈現給幼兒,老師做了圖譜,同樣是三段,教師把鬧鐘左右擺動作為圖譜的第一部分,用波浪線裏表現第二部分舒緩的節奏,第三部分的圖譜與第一部分相同。

作為音樂活動,老師把音樂貫穿始終這是值得肯定的。建議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適當調整的話,可能整個效果會更好。

首先教師在請幼兒為音樂選擇樂器的時候,建議把所有樂器呈現給幼兒,並且在此之前,幼兒已經對所有樂器的音色和使用方法有經驗。當一個幼兒選擇一種樂器以後,教師試着讓他聽音樂打擊一個樂句,這時教師要重點強調樂曲中音樂的形象是怎麼樣的.,跟幼兒商討“你所選取的樂器打擊出來的聲音是怎麼樣的”,通過討論,教師為幼兒建立樂器與音樂形象的內在聯繫,從而引導幼兒選擇正確的樂器。

其次教師在分樂器的時候最好把一種樂器分在同一個地方,不建議分散擺放,如把樂器分四類,分別放在每組幼兒的腳下,在徒手練習的時候,幼兒要根據自己腳下的樂器進行徒手練習。這樣做方便幼兒去向同伴學習,同時為下一個環節-合奏,做好準備。

最後在合奏的環節建議教師把重點放在讓幼兒聽音樂上面,讓幼兒邊聽音樂邊嘗試演奏,第一次演奏不好沒有關係,我相信,只要幼兒認真去聽了,效果也不會差到哪裏。

教師評課稿 篇10

10月8日上午第二節聽了新教師李姝靜老師的彙報課《魚的紋樣》,感受頗深。

教學亮點:教師教態自然,語言親切,具有親和力;教師課前準備充分,製作了精美的課件,準備了漂亮範畫;抓住教學重難點,進行授課。

不足及建議:導入環節,教師從現實中的魚直接跳到揭示課題,中間缺少銜接部分,可以出示兩幅圖片,一幅是現實的魚,另一幅是裝飾魚,兩幅圖對比,總結出裝飾魚的特點,進而導入到課題,這樣的銜接就比較自然;

接下來的新授環節,教師整個流程進行的太快,學生沒有接受消化的時間。

教師在新授開始講解魚的.組成部分時敍述不清,講魚的外形時,由於講的太快,沒有把概括、誇張、變形等方法講解清楚。

教師在分析設計魚的紋樣的三件法寶:點、線、面時,講解不清,缺少學生接受總結的過程,只是教師一味的講,學生一味的聽。

此環節教師應詳細分析,讓學生概括總結,如:點有大點小的,虛點實點,線有直線、折線、曲線,面有圓面、方面、不規則面等,教師在示範畫魚的紋樣時,沒有按照之前講解的步驟來,應先畫魚的外形,再畫魚的紋樣,這樣能讓學生更清楚的知道設計魚的紋樣的步驟,為學生的創作打下好的基礎。

本節課缺少學生討論環節,可以把這個環節放在教師示範之前。

整節課教師能把板書加上會更好些。

教師評課稿 篇11

我聽的這三節語文課:第一節是鞍鋼高中劉建華老師的《作文之步步為贏》;第二節是哈虹橋中學李春玉老師的《傷仲永》;第三節是哈虹橋中學馬婧老師的《寫人要凸顯個性》。以上三節説課都是課前説課。

一、聽課感受

1、可能是因為有中招和大學聯考的升學壓力,三名教師都比較重視知識點的講授、練習的`設計,説課過程中學生活動不多,重點都是在知識性的掌握。

2、説課教師能將系統化意識滲透到這節課上,教學流程規範、詳實、有針對性。

3、其中兩節作文課都是主題式教學,對教授內容的提煉到位,思路清晰。

二、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1、説課教師的系統化思維模式值得我學習。

2、説課教師的智慧體現在環環相扣的知識樹中,我以後可以嘗試在知識點複習時使用思維導圖模式。

3、説課教師對作文的複習提高設計模式,我們可以在主題單元教學中,或者在課程整合時借鑑。

4、以鞍鋼高中劉建華老師説課內容《作文之步步為贏》為例來介紹。

這是一節高三學生的考前複習課。屬於作文專項複習,但是經過這位老師的提煉、系統化的主線式複習,條理非常清晰。

教師評課稿 篇12

授課教師:

xxx

科目:

xx

聽課時間:

xx課時

聽課課題:

三個兒子

聽課地點:

xx班級

聽課記錄

第一課時

一、巧設懸念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看到幾個兒子?揭題:三個兒子

二、初讀感知

1.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劃出生字新詞,並想辦法認識它,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②再讀故事,邊讀邊想,老爺爺為什麼説只看見了一個兒子?

2.檢查識字情景

3.生字會認了,這些句子會讀嗎?

(出示下列句子,其中生字加紅,這些句子也是課堂上要多次用的)

如: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可是他。

4、讀下頭的.句子,練説“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句式。

5.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三、朗讀交流,發現閲讀樂趣

反饋:你都找到了哪幾句話?

交流一:(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可是他。”)

(指名生讀)

採訪剛才讀的同學。

四、寫字

1、請學生説説哪個字書寫時要注意。

2、示範寫“胳膊,晃盪,停”幾個字。

3、指生上來板書,指出優缺點。

4、學生書寫。

聽課評析

本課教學中,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含,教師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説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這一點十分不錯。

教師評課稿 篇13

授課教師:

xxx

科目:

xx

聽課時間:

xx課時

聽課課題:

xx

聽課地點:

xx班級

聽課記錄

一、談話導入。

“我”的一件漂亮的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這是怎樣一回事呢?請你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畫出有關的語句。

1、提示學生抓住“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八個字,找相關的句子。

學生回答後,投影出示句子:

第一次“得”:“到了城裏,我先到小男孩告訴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掛着那種運動衫的櫃枱,毫不猶豫地用三塊錢買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裏充滿了自豪。”

“失”去運動衫:“我用這件運動衫再加上一元四角五分買下這雙鞋,能夠嗎?”“我把那件驕傲的仰着頭的大角麋鹿運動衫放在櫃枱上,抱着鞋盒走出商店。”

第二次“得”:“他站起身,從枕頭下頭拿出一件印着仰着頭的大角麋鹿紅色運動衫。”

2.給文章劃分段落:(1-8)得到→(9-18)失去→(19-27)得到

3.按照板書的提示,用你自我的話簡要説一説課文的主要資料:(記敍“我”買一件漂亮的運動衫,但想到了鄰居老先生的'一雙不能再補的破鞋,決定用運動衫去換上一雙新鞋送給老先生,最終老先生又送給“我”一件運動衫的事。)

二、重點讀讀課文中有關“我”對運動衫的喜愛和購買的描述,想一想這樣寫的好處?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學生能夠從“情節完整性”的角度説明這樣寫的好處,也能夠從“表達心意、體現情誼”的角度説明這樣寫的好處。學生還可能從“標價(4.5美元)與實付的錢(“三塊錢”加“一元四角五分”)的差價中”及售貨員外加“一雙長腰襪子”上發現售貨員被“我”退衫買鞋關心老人的行為所感動,才會以4。45美元售出鞋子還外加一雙襪子。這樣寫,更進一步地突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三、説一説你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料到故事的結局了嗎?

學生各抒己見。

1、教師可啟發學生思考:當“我”得知運動衫是老人用小狗換來的時候,又有何反應?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説一説當時“我”會怎樣想?)

2、小結:我們從這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中不僅僅產生新奇感,並且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而深感震撼。

3、請你自我讀一讀令你感動的句子,並説一説為什麼?

四、教師總結

1、這篇課文在結構安排上用了兩條並行的線索,一明一暗。“我”買運動衫、買鞋是明線,康威先生用小狗換運動衫是暗線,最終結尾時兩條線交織在一齊,構成了出人意料的結局。

2、你們説説這種表達方法有哪些好處呀?使學生能進一步體會出:出人意料的結局中不僅僅產生新奇感,並且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而深感震撼。

教師評課稿 篇14

從第一個環節開始,李老師的提問就很有靈活性和開放性,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在李老師的引導下,幼兒回答越來越接近她的目標,可見她的提問非常的機智且有效。這對於我們新教師來説是很值得我學習的,因為在實踐中,我經常困惑的就是提問的有效性,我園現也在研究這方面的問題,如何做到提問有效性呢?今天看了李老師的課,發現她給我一個很好的啟發,要做到提問的有效性,心中應該始終裝着這次活動的目標。

第二環節的交流討論教師也是充分給予孩子自由討論的時間,教師心中始終裝着孩子,注重孩子學習的過程。並且教師的小結很清晰,很好的'提升了幼兒的生活經驗。

第三環節的遊戲也是本次活動的精華部分,教師設計新穎,破譯的電話號碼竟都是一樣的,這有些出乎我的餓意料,但孩子們卻從中體會到了集體成功的樂趣。教師進而又對怎樣打電話訂奶茶進行了提升,一下子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但在數人數的數量時,教師應該對每位孩子想到的辦法給予鼓勵,而不是否定。

這次活動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新教師學習,無論是從活動的設計還是活動的進行,都能看出李老師的智慧。

標籤: 評課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7r772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