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老師您好》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1

《老師,您好!》是一篇讚美教師的詩歌,這首詩歌採用了比喻的手法,所以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要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如教學“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着教師的心血!哪一項創造不藴含着教師的辛勞!”這句時,我引導學生先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詩句的理解,然後再展示經典的故事來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教學“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那是甘露輕輕地灑向茁壯的新苗。”時,我引導學生聯繫教師和學生的`關係來理解“春蠶”、“理想的絲線”、“甘露”、“茁壯的新苗”的意思。並且啟發學生詩人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什麼比作成什麼。

整堂課下來,發言的人多,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高,而且從作業反饋上來看,學生做得快,只有一人把崇高的崇寫錯了,反思有以下幾點可取之處:

1、今天的課堂,學生的專注程度比第一節課有進步。大部分學生能夠跟上課堂的節奏。一半學生很投入,熱情高。希望在以後的課堂中,學生也能保持這種高漲的學習氣氛。

2、今天的作業學生做得還是比較快的。但是,從作業中也反映出有的學生很浮躁,不定心,沒耐心,不細心。作業中抄錯的、漏做的現象較多,做作業的態度極不端正。

以後的教學特別要注重學生的注意力的訓練,規定時間內做作業的效率。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2

《老師,您好》是一首抒情詩,讚美了教師事業的崇高和美好,抒發了孩子們對老師感激、熱愛的思想感情。

我滿腔熱情地走進教室。開課了,我從九月十號教師節入手,請學生説説,你想將自己的祝福獻給曾經教過你的哪位老師,為什麼?你想祝福他什麼呢?我讓學生回憶教師對他成長的幫助,想讓他們在心理上與課文內容、課文情感產生共鳴,為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情感做好鋪墊。可是學生竟然對老師的奉獻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我這時強忍住心中的不悦往下上。接着是請學生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句話最能表達老師對你的好,你就大聲地讀出來,我們要把這句話,或者這一節獻給你心中最愛的老師我意在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課文中去,使課文如同為他寫的,加深他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對教師的感謝之情。可不少學生的`學習熱情並不高。然後我請學生讀,説説你為什麼選擇這一句。在指名讀、同桌讀、小組讀等形式的朗讀訓練中,大部分學生已能背誦。

一堂課下來,我有些難過。書讀得好不好這倒是次要的,但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已很難找到。我不知道是因為我的課不夠精彩還是他們對情的淡漠。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3

古人曾這樣説過:“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那如何才能變呢?變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於反思,如何反思?作為一個從事科學教學的老師,不僅僅要具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更重要的是要善於進行教學後的反思,只有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現我根據自身經驗談一談如何進行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一、要充分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教學反思能不能真正地到達反思的作用,關鍵是看他們能否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能否有助於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科學教學不同於其他學科的教學,它需要教師的知識儲備更廣,因為科學涉及到物質世界、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等眾多領域;需要的課前準備更為充分,因為科學學習需要有結構的探究材料,需要小組合作探究。在科學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這天,學生早已變成教學的主體,而教師的新舊教學理念必然相互衝突,作為教師務必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而這一過程教師務必要及時“反思”中快速地轉變過來,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適應當代教育的發展。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而科學素養的構成不是短時間內完成的,它是學生不斷地理解與內化的漫長過程。更為重要的是,早期的科學教育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構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為了學生科學素養的構成,在學生的科學啟蒙階段即國小階段,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顯得尤其重要。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僅使學生學到科學知識,感受科學魅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而構成影響學生一生的潛力。

從上述看來“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也是提高教學的捷徑,因此教師務必總結出自我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要認識教學反思對於教師的重要性。

二、要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誤區

雖然當前科學課還不如語文課數學課那樣受社會重視,但教師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師不能進入以下誤區:

(1)過分強調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

科學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是眾多學習方式中的一種,顯然不是惟一的學習方式。科學課堂中有效的學習需要整合不同的學習方法,需要將教學資料、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思考。比如説,科學實驗課就要以探究活動為主;科學考察課就要以觀察為主;科學閲讀討論課就要以閲讀、討論為主。

(2)過分追求由學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識。

新課程是強調知識的構成就應是以學生為主的探究活動構成的。但這並不等於所有的知識都要讓學生去探究,這根本不現實,因為有些知識受學生閲歷,器材,條件,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學生根本無法進行探究。

(3)過分重視學生探究潛力的培養,忽視了科學概念的構成。

學生科學探究潛力的培養與科學概念的構成是同等重要的,它們相得益彰。在教學活動中,科學概念的構成是依靠探究活動的,且探究活動與具體的科學資料分不開的,學生對探究的理解不會也不可能脱離科學資料而孤立進行的。

三、要認真地進行科學教學反思

根據新課程的理念,課堂教學的規律及評價體系,教學反思一般從教學目標的科學性、教學資料的有序性、教學結構的整體性、教學方法的確切性、學生參與的用心性、反饋矯正的及時性等方面進行反思。為了使教學反思能夠深入且富有實效,我認為不必須面面俱到,根據科學課的特點,主要要進行以下反思。

(1)教材重點難點把握是否到位。備課是上課的前提,教師在備課時,都應認真分析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哪,教學難點在哪。課後反思時,就就應反思確定的教學重點是否妥當,對知識在教材中地位的決定是否正確;教學難點有沒有在教學預設中順利地突破。

(2)活動的設計是否嚴密、科學。科學課上概念的構成都務必藉助於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構成合作、交流、探究等潛力並建構科學概念。因此活動的嚴密性和科學性務必是教師在課後認真反思的`一個重點。

(3)材料的準備與出示時間是否恰當。科學課的學習需要藉助於一系列的探究材料,關於材料首先要反思的是這些材料是不是圍繞課堂上需要探究的問題而準備的,且所帶給的材料之間有沒有特定的聯繫,相互作用後能不能體現出有關的科學概念和事物規律――即帶給的材料是不是有結構材料。其次,反思材料的出示時間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學生在科學課上對於材料關注往往會影響了整節課的教學效果,所以材料恰到好處的出示會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究熱情。

(4)探究小組之間的合作是否有效。

目前科學課的學習方式是以小組合作為主,但是大部分小組活動表面看來熱鬧非凡,卻淺顯沒有深度,這是因為教師只關注了活動的形式,而沒有確立明確的目標,且組內分工不清。因此,有關小組活動的設計,在分工明確、目標確定的基礎上,首先思考學生思維的深度,再思考活動頻率。小組活動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理解科學的本質,絕對不能搞形式主義丟掉了本質。

總之作為一名鄉村的科學教師,只要認識了反思的重要性,不要誤入反思的誤區,認真正確的進行反思,就會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能變、能通、能久,從而科學教育教學工作,使科學教育教學工作邁向一個新台階。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4

每次總是很害怕教學這樣的新詩,因為我總是不由自主地陷入講解詩句、詞語意思的怪圈,把整首詩支解得支離破碎,把整首詩讀得味同嚼蠟。總想自己的教學,於是在集體備課時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一、回憶恩師,讀好課題。

吳老師陪伴了你整整三年,現在面對嚴肅的我,你一定記起了吳老師温柔的笑顏;面對陌生的我,你一定記起了吳老師熟悉的話語;吳老師關注的眼神,關愛的撫摩都觸動了你的心絃。現在你能説説吳老師對你的好嗎?

帶着這樣的懷念、讚美、感激、崇敬,一起對吳老師深情説一聲——《老師,您好!》

二、初讀,檢查預習。

課前,你已經讀了很多遍了,現在請你再讀一遍,注意用邊讀邊做記號。

交流你已經理解的詞語,説出你的困惑,老師來考考你。通過這三個環節掃清字詞障礙。

本文一共幾小節。(藉助《秋天》,明確新詩以自然空行為分節。)

三、精讀感悟。

請你自己讀一讀第一小節,想一想,本小節的重點詞語是什麼?(崇高)是什麼意思,你覺得哪些人是崇高的?

對對子練習,認識對偶。

你能根據老師的提示讀句子嗎?直接讚美教師的事業崇高——訴説教師的事業為什麼崇高——抒發讚美之情。

投影,練習説話:吳老師,你 !…………雖然我們已經分開,但教師節來臨之際,我想對你説:老師,您好!

自讀第二小節,思考是圍繞哪個重點詞寫的,分為三層。

想一想“春暉”“朝霞”“甘露”“春蠶”“新苗”“鮮花”各指什麼?

讀好全文,體會感情。

四、組織誦讀

1、聆聽範讀。

2、同桌自由賽讀。

3、鼓勵能感情誦讀的同學站起來起聲誦讀。

就是這樣一份平實的設計,在我的激情下有了真實的課堂,儘管不完美,但我知足,因為平平淡淡總是真。

課堂的`重點很明確,理解詞語和詩的感情,遷移總——分——總的寫法,初步認識對偶。

在説説自己困惑時,記下了一個學生很精彩的問題:課文前面寫教師的“心血”與“辛勞”,為什麼後面不用“老師,您辛苦”了,而用“老師,您好!”疑問產生時,就是獲得理解、知識時,我喜歡這樣深邃的思考,有個性的質疑。讓我更加佩服培養他們三年的語文老師,也感到肩膀上責任的重大——如何使這樣一羣有靈氣得孩子更上一層樓。

上課時,聽着學生斷斷續續、吞吞吐吐的發言,有些着急。聽着他們大聲而樂滋滋的朗讀,有些欣慰——他們是喜歡語文的,也有些擔憂——高聲叫,並不是朗讀好啊!

現在我終於明白:老師,您好!是一份真摯的讚美與感謝,是一份來自心底濃濃的情感,要讓初入四年級的孩子用語言來傾訴,總是有困難的。不如,把精力放在有效的感情朗讀指導上。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5

《老師,您好!》是一篇讚美教師的詩歌,這首詩歌採用了比喻的手法,所以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要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如教學“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着教師的心血!哪一項創造不藴含着教師的辛勞!”這句時,我引導學生先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詩句的理解,然後再展示經典的故事來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教學“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那是甘露輕輕地灑向茁壯的新苗。”時,我引導學生聯繫教師和學生的關係來理解“春蠶”、“理想的絲線”、“甘露”、“茁壯的新苗”的意思。並且啟發學生詩人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什麼比作成什麼。

整堂課下來,發言的人多,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高,而且從作業反饋上來看,學生做得快,只有一人把崇高的崇寫錯了,反思有以下幾點可取之處:

1、今天的課堂,學生的專注程度比第一節課有進步。大部分學生能夠跟上課堂的節奏。一半學生很投入,熱情高。希望在以後的課堂中,學生也能保持這種高漲的學習氣氛。

2、今天的作業學生做得還是比較快的。但是,從作業中也反映出有的學生很浮躁,不定心,沒耐心,不細心。作業中抄錯的、漏做的現象較多,做作業的態度極不端正。

以後的教學特別要注重學生的注意力的訓練,規定時間內做作業的效率。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6

《老師,您好!》一課是一首詩歌,用生動優美的語言,讚美了教師事業的崇高和美好。它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詩歌,所以在教學中,我把朗讀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朗讀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對教師的尊敬。

首先是範讀。教師有感情的範讀,能準確地傳情達意,震撼學生的心靈,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引發情感的共鳴。本詩歌音韻和諧,語言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通過聲情並茂的範讀,使學生深受感染,也產生了強烈的朗讀願望。

接着放手讓學生自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隨後,在此基礎上進行精讀體驗。先引導學生體會“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着教師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藴含着教師的辛勞!”這句話的意思,通過讓學生舉例理解句子內容,並抓住兩個感歎號進行反覆朗讀,讀出反問的語氣,讀出感歎的.語氣。接着,引導學生理解“筆尖飛舞,那是春蠶悄悄地紡織理想的絲線;笑語盈盈,那是甘露輕輕地撒向茁壯的幼苗”這兩個比喻句的意思。我讓學生在朗讀中想象教師在燈下批改、備課的情景,想象教師耐心地給同學們講道理的鏡頭。這樣,學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領悟,在領悟中實踐,儘可能地抒發自己的情感,做到了朗讀與想象並行,入其境而悟其情。

接着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進一步整體感悟教師事業的崇高和美好。最後熟讀成誦。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7

這節課的教學是讓學生理解“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內涵,真正懂得美來自生活,美來自內心,美來自創造。主要內容是教學生在教師節時製作一個賀卡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在內容的選擇上以來自生活,來自每個學生自身的最普通、最熟悉的事物為主,我採用了欣賞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拓寬了學生的藝術視野,發展了學生的藝術修養與能力,完善了學生的人格。

在教學中,我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以藝術審美為核心:

在這課的教學中,首先,我在導入談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後,直接展示了四張別緻的賀卡,讓學生直接感知這特的美感,產生美的體驗,激發學習慾望,有效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是學生練習完成後的作業交流欣賞。學生的作業是學生對所學新知識鞏固程度的有效反饋方式,通過相互交流,評析其優缺點,指導修改並最終完成作業,促使審美體驗的昇華。看來,審美能力的培養既是美術課教學的出發點,也書宿。

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內在動力。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運用提問來營造探究學習的氛圍,如在指導學生深入理解欣賞,學習賀卡的製作方法時,提問:“這些卡別緻嗎?別緻在哪裏?”“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由淺入深、由內到外的直觀刺激,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3、注重為改善而進行評價:

評價是為了改善和促進。要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練習是一種最有效的'檢驗方式,對學生作業的中肯評價更十固新知,形成能力的環節。讓學生參與評價,讓他們通過評價發現他人或自己作業的優缺點,並能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見或建議去指導修改作業。

這節課我感覺還有許多缺陷。比如:環節設計上不夠緊湊,以至於作業時間過少,導致總結評價時沒有像樣的作品;各個環節不夠銜接,使得聽者感覺有些亂;專業的術語還有待加強……這些不足,我將在今後的教學學習中,不斷改進、不斷鑽研,來彌補這些缺憾,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完美!!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8

《老師,您好》是一篇讚美教師的詩歌,這首詩歌採用了比喻的手法,所以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要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我是這樣教學的:

教學“在今天與今天之間鋪設大道,在現實和理想之間架起金橋。”時,我想到大道和金橋都是兩種形象的事物,我可以利用簡筆畫來把抽象的語言轉變成形象的.畫面,讓學生通過形象的畫面來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於是我在黑板上畫了大道和金橋,大道的一邊是”昨天”,一邊是”今天”,引導學生引出老師。在橋的一頭寫上“現在”,另一頭寫上“理想”。

教學“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着教師的心血!哪一項創造不藴含着教師的辛勞!”這句時,我引導學生先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詩句的理解,然後再展示經典的故事來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教學“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那是甘露輕輕地灑向茁壯的新苗。”時,我引導學生聯繫教師和學生的關係來理解“春蠶”、“理想的絲線”、“甘露”、“茁壯的新苗”的意思。並且啟發學生詩人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什麼比作成什麼。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9

提起詩歌教學,我一直認為:反覆誦讀是詩歌教學的不二法門。要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在學生與語言文字的“親密接觸”中有所悟,有所得。那麼,反覆誦讀就是讓學生一遍又一遍漫無目地讀,或是男生讀完後,女生讀,個人讀後,小組讀……這樣“你方唱罷我登場”式的讀,或是匆匆初讀後,就讓學生有感情地讀,於是,學生搖頭晃腦、拿腔捏調地讀呢?顯然不是!那就領着學生去分析理解,精雕細琢?顯然也不是!因為詩歌是一種信息量大、情感豐富的文體,非常簡潔的文字裏卻藴藏着很多很多,是濃縮的精華,用詞之精當、情感之微妙、意境之深遠,只可意會,而難以言傳。且很多時候是作者情感噴發後的外顯形式,情之所至,情動辭發,很模糊、很朦朧,並沒有太多的“為什麼”。所以,過多的分析只能是枉自猜度作者的心思,破化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不如,以“模糊”(不做過多的分析講解)對“模糊”。那麼,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參與者,該何去何從呢?又該如何發揮出“平等中的首席”所應有的主導作用呢?我再次陷入沉思:詩歌(也包括其它文體)是作者生活閲歷的積澱後情感宣泄後的產物,它深深地紮根於生活的土壤。因此,是否可引領學生從生活實際中找到與詩歌內容相匹配的材料,從可觸可摸的生活場景中去感受詩歌的美妙世界,去傾聽作者的真情告白呢?

帶這這樣的思考,我在《老師,您好》的教學中做了嘗試,有一定的收效,但仍覺得力不從心。

我引導學生將課文讀通、讀順後,結合課後練習題説了這麼一段話:學習詩歌要學會聯想,學會聯繫生活,就是你一邊讀書,一邊在頭腦中想一想,讀了這些句子你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同學們用這個方法試試看,你能讀懂哪些句子。

學生讀後開始的回答,讓我暗暗竊喜:

如:“每當看到時代在飛速地前進,我心中就湧起感情的波濤:老師,您好!”一名學生回答説: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東西越來越先進了。我聽爸爸説過,崑山這幾年發展太快了,就像做夢一樣。(生笑)這都是靠老師教給我們知識,讓我們有本領了,所以,作者很激動,很感謝老師,心中的感情就像大海的波濤一樣。

再如:“笑語盈盈,那是甘露輕輕地撒向茁壯的新苗。”一名學生回答説:這裏的新苗是指我們學生,這句話就是説,老師很關心、愛護我們,他們教給我們知識和做人的'道理,讓我們長得很健康、很強壯。

不過,對其它的句子理解就無人問津了,學生們在抓耳撓腮,不知該如何作答。我想,這“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之際正是教師主導作用發揮之時。如:“筆尖飛舞,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這一句,我首先告訴學生李商隱的《無題》有這樣一句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會淚始幹。後來,人們就把老師比做春蠶。學生漸漸清晰,我又讓學生再讀這一句,並在頭腦中想象,彷彿能看到什麼,學生讀了之後,還有些茫然,我便邊做寫字的動作,邊輕輕引了個頭:夜深人靜的時候……這時,有幾個反應快的學生馬上接上去,夜深人靜的時候,老師窗前的燈還亮着,他在聚精會神地為我們批作業、備課,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實現自己的理想。

其他的句子,我也做了一些引導,但總覺得學生的思維沒有打開,理解得有些生硬,這和我備課時的粗線條,準備得不夠細緻,及高估了學生的生活閲歷、知識儲備有關。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10

在理解“筆尖飛舞,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這一句,我首先告訴學生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有這樣一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後來,人們漸漸就把老師比做春蠶。學生漸漸清晰,我又讓學生再讀這一句,並在頭腦中想象,彷彿能看到什麼,學生讀了之後,我給孩子們播放了《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的MV,播放完之後我起了個頭:“夜深人靜的時候……”這時,有幾個反應快的學生馬上接上去,有的學生説:“夜深人靜的時候,老師窗前的.燈還亮着,他在聚精會神地為我們批作業、備課,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實現自己的理想”……

學生僅僅從教學方面談,沒有意識到老師的辛勞應該不僅體現在教書,還有如何辛勤育人。於是我又引導學生説:“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僅僅在教學上嗎,你能聯繫實際談談老師都為同學們做了些什麼?”學生一下子像打開了話匣子。有的説:“上次我手用小刀削破了,流血了,是老師把我帶到醫院包紮傷口,這讓我很感動。”一個學生又説:“我三年級時,我天天不做作業,是老師發現了批評教育了我,現在我改掉了這個毛病。”……學生們回憶起與老師相處的點點滴滴,從可觸可摸的生活場景中去感受詩歌的美妙世界,去傾聽作者的真情告白,對詩歌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感情朗讀也很有激情。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11

《老師,您好!》用優美的語言讚美了教師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抒發了孩子們對教師的感激、熱愛之情。

上課一開始,我就用學生所熟悉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揭示了課題,並順勢導入了課文。在學習課文時,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更深入地瞭解詩歌的情感,在精讀詩歌時,我引領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比較句式,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一步體會教師的崇高品質和教師工作的'美好和神聖。本堂課的重點就是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在學生與語言文字的“親密接觸”中有所悟,有所得。但如果只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也只能做到知其音而不解其義。

必要的理解還是需要的,所以我在教學中不僅指導學生充分朗讀,還引領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説説老師是如何教育我們的,從可觸可摸的生活場景中去感受教師工作的辛勞,有的學生就談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聚精會神地為我們批作業、備課等,但除此之外,學生就沒有什麼話題了,學生的思維沒有打開,理解得有些生硬,讓我有些失望,看來我高估了學生的生活閲歷、知識儲備。在備課的過程中還要多用心去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12

這節課的教學是讓學生理解“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內涵,真正懂得美來自生活,美來自內心,美來自創造。主要內容是教學生在教師節時製作一個賀卡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在內容的選擇上以來自生活,來自每個學生自身的最普通、最熟悉的事物為主,我採用了欣賞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拓寬了學生的藝術視野,發展了學生的藝術修養與能力,完善了學生的人格。

在教學中,我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以藝術審美為核心:

在這課的教學中,首先,我在導入談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後,直接展示了四張別緻的`賀卡,讓學生直接感知這特的美感,產生美的體驗,激發學習慾望,有效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是學生練習完成後的作業交流欣賞。學生的作業是學生對所學新知識鞏固程度的有效反饋方式,通過相互交流,評析其優缺點,指導修改並最終完成作業,促使審美體驗的昇華。看來,審美能力的培養既是美術課教學的出發點,也書宿。

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內在動力。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運用提問來營造探究學習的氛圍,如在指導學生深入理解欣賞,學習賀卡的製作方法時,提問:“這些卡別緻嗎?別緻在哪裏?”“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由淺入深、由內到外的直觀刺激,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3、注重為改善而進行評價:

評價是為了改善和促進。要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練習是一種最有效的檢驗方式,對學生作業的中肯評價更十固新知,形成能力的環節。讓學生參與評價,讓他們通過評價發現他人或自己作業的優缺點,並能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見或建議去指導修改作業。

這節課我感覺還有許多缺陷。比如:環節設計上不夠緊湊,以至於作業時間過少,導致總結評價時沒有像樣的作品;各個環節不夠銜接,使得聽者感覺有些亂;專業的術語還有待加強……這些不足,我將在今後的教學學習中,不斷改進、不斷鑽研,來彌補這些缺憾,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完美!!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13

説實話,個人對這樣讚頌自己的文章不大感冒,也看到網上很多批評的聲音。但又想“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哪怕是不好的文章,也有不少的教學價值,關鍵看你如何利用。

在以往的帖子中看到一些教學建議:一、關注句式;二、理解師恩;三、關注韻腳。我想,無論怎麼樣,讀應該是走進詩歌的最好方法。擷取其中的幾片:

關於導入:

1.課前出示詞串

大道??金橋??崇高??辛勞??波濤

塑造??閃耀??美好??新苗??您好

2.讀讀這些詞,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也許我的預設難了些,剛開始有孩子説是文中的生詞,我予以肯定,繼而拋出:那老師為何不出示其他的生詞?

一個孩子説,這些都和老師有關。看看還有什麼發現?一個孩子説,每個詞語都在句子的末尾。對啊,你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我還知道,最後一個字韻母都是ao!對哦,讀讀看,是不是有詞串的感覺?今天我們就走進第一課——老師,您好!

反思:經過了一個暑假,估計部分孩子的思維冬眠,還是我沒有把握好學情吧!讀一讀、聊一聊,滲透詩歌的意識,未嘗不可。同時,在讀的過程中,順便識寫了生字“崇”和“塑”。

關於關鍵詞:

文中有兩個關鍵詞統領全詩,不得不去關注——崇高和美好。第二課時,聽寫完詞語,我就提出問題:詩歌哪兩個詞語讚美了教師的事業?又是從哪些句子看出的?感覺過於強勢,牽引痕跡濃厚,但實在沒找出更為適切的路徑。

在教學中,聯繫生活、對比着讀,想象畫面,勉為其難地帶着學生走進了崇高和美好。

關於細節:

崇高這一塊直抒胸臆,我通過抓住兩個感歎號來理解崇高:明明是反問的語氣,可為什麼是用感歎號呢?從而將學生的思維推向了深處,體會到小小的標點浸潤了詩人濃烈的情感。從而小結:無論是個人成長、還是發明創造,亦或是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教師的心血和辛勞,因而詩人熱情地讚歎道——

啊,教師的事業多麼崇高!

“春蠶”這一意象的理解,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説開去,春蠶的勞動成果是什麼?絲線!那老師的成果是什麼?知識、智慧、道理、人才……那教師和春蠶之間有什麼共同點?都有默默奉獻的精神!自然也理解了“理想的絲線”這一難點。同時,將視角伸向“悄悄地”這一關鍵詞,培養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有了前一個意象的.鋪墊,“甘露”的理解簡單多了。順勢帶領學生積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關於句式:

在第一課時的多次朗讀中,我採用不同的形式創設朗讀情境,但不管怎樣,都有一個意識,就是不能破掉詩歌的結構。分層次讀,是個不錯的策略。

為了讓學生對兩個小節的結構有個認識,課尾,我和學生合作讀,我讀第一小節,他們讀第二小節,我讀幾行,他們也讀幾行,這樣就形成了相同句式相同層次的對比。在對比中感受詩歌的形式美,從而在心中真的升騰起那種自然而然的敬意!

寫至此,對所有教過我的老師也道一聲——老師,您好!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14

《老師,您好》是一首抒情詩,也是一首現代詩,讚美了教師事業的崇高和美好,抒發了孩子們對老師感激、熱愛的思想感情。現代詩的語言是含蓄的、意象的,因此如何把握好對詩意和詩情的教學是難點。課前,我認真閲讀了教材解讀,但仍然讓人有無從下手的感覺。如何將濃濃的抒情,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在師生交往中獲得呢?我確實煞費了一番苦心。

首先我從課題着手,看看能從文題中讀出些什麼。結果學生很成功地找出了“您”這一第二人稱表述的方法,體會到了文題中“!”所飽含的深情。“老師,您好!”是詩歌的詩眼,也是詩中反覆吟唱的句子。而後抓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説出詩歌的一句話。有學生讀出了“老師,您好!”,有同學讀出了“啊,教師的事業多麼崇高!”有學生找出了“啊,教師的事業多麼美好!”再圍繞關鍵詞崇高、美好來閲讀,重點落實到誦讀上。在作者創造的一個個意象中體會文字中藴含的情感。這樣整合的教學設計在課堂上取得了還算滿意的效果。學生的朗讀告訴了我,他們真的讀懂了這首詩,體會到了詩歌表達的情感。

但如何讓學生更好地領悟其中的精妙呢?我是否可引領學生從生活實際中找到與詩歌內容相匹配的材料,從可觸可摸的生活場景中去感受詩歌的`美妙世界,去傾聽作者的真情告白呢?於是,我引導學生將課文讀通、讀順後,説了這麼一段話:學習詩歌要學會聯想,學會聯繫生活,就是你一邊讀書,一邊在頭腦中想一想,讀了這些句子你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學生們回憶起與老師相處的點點滴滴,從可觸可摸的生活場景中去感受詩歌的美妙世界,去傾聽作者的真情告白,對詩歌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老師您好》教學反思15

今天是開學的第二天,也是新授課的第一天——四年級的第一課《老師,您好!》

這一課我一開始的導入設計是這樣的:板書“老師”二字,請大家就這個詞隨便説一説。本來我覺得學生應該很有話説,畢竟學生經常接觸的除了父母就是老師了。但是實際教學時卻讓我很尷尬,這個問題出來後,居然是1分鐘的沉默。好的,沒關係,大家在回想與老師之間的點滴需要一些時間。可是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居然還是一片死寂,這就不正常。

課後我想了很久,是這個問題太難了嗎?顯然不是。那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説什麼都是對的。課後我也瞭解了一下孩子不舉手回答的原因——他們怕説錯。對於這樣一個沒有標準達的開放性問題學生怕説錯?很顯然,孩子們認為每一個問題都應該是有標準答案的,不符合標準答案的就全是錯的,即使説的有道理。多麼可悲!才剛上四年級的孩子,它們的思維已經被固化了。而我和現在的教育模式就是那個劊子手!平常的`教學中,批改作業中,自覺不自覺地、顯性或隱形地告訴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有答案的。漸漸地,他們沒有了自己的思考,變成了死記硬背的工具。

很慶幸,今天我意識到了這一點,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提供更多的條件給孩子,培養他們的開放式思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gg7yk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