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教師隨筆分享(13篇)

教師隨筆分享(13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敍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隨筆分享,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隨筆分享(13篇)

教師隨筆分享1

愛是教育的靈魂,熱愛孩子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只有用真摯、温暖的愛去換取孩子們的信任,和他們建立深厚的感情,才能引導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記得三年前我帶小班時,班裏有個叫小威的男孩,不僅性格怪異,而且語言發展極差,小班上學期只會説單個的字、詞,從不會用短句交流。吃飯時,他總喜歡找個靠邊的位置坐下來,將不愛吃的飯菜扔得滿桌子都是;午睡時,他常常鑽到牀底下和我們“躲貓貓”;區域活動時,他常常與小朋友發生爭搶,只要是他想玩的東西,其他小朋友誰都甭想玩,倘若哪個小朋友也想玩,遇到他心情不好時他還會掄起小椅子砸向那個小朋友,使得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説實在的,我當時感到很頭疼,甚至每天只要看到小威就特別恐慌,因為我沒辦法預測他還會惹出什麼亂子來。儘管當時有好多人建議我向園領導説明情況,勸説他退學,但我沒有那樣做。因為我知道,如果我那樣做,我是解脱了,但對小威來説就意味着失去上幼兒園的機會。小威是無辜的.,他與其他孩子一樣有受教育的權利,於是我咬咬牙,決定留下他!

這以後,我常常牽着他的手,讓他跟在我身邊,同時引導其他幼兒與他交朋友,鼓勵他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抓住機會幫助他樹立信心。開始,班裏有很多人告他狀,每次我都會耐心地調查、分析,公平公正地處理。

有一次,走進觀察區,我看見小豪不小心把剛抽出兩片小芽的小豆子揪了出來,此時小豪也回頭看見了我,怕我批評他,他貓着腰躲到了鋼琴後面。當時我保持了沉默。收拾活動區時,孩子們發現了被揪出的小豆芽,然後異口同聲地説是小威揪出來的。此時的小威使勁搖頭。看到小威被冤枉,我便説出了真相。我還組織了一次專門的教育活動,藉故事幫助大家消除對小威的偏見。就在那一刻,我從小威臉上看到了一絲笑容,我對他更有信心了。

又有一次,我看到小威走進了小朋友較少的表演區。我便靜靜地觀察他,只見他認真地用手指着《好吃的食物》圖譜,節奏準確地唱着歌。我高興得緊緊把他抱住,親了又親。活動點評環節中,我表揚了小威,並讓他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又唱了一遍,博得一片掌聲。

慢慢地,小威對我產生了信任感,他不再那麼隨意、無規則了,能用簡短的語言與大家交流了……看到孩子的進步,家長很感動,我也很欣慰。愛,要真誠、要無私,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自豪地説:我愛孩子們,因為我會勇敢地承擔教育的責任,毫不吝嗇地將愛給每一個孩子。

教師隨筆分享2

現在幼兒園裏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有些還是獨生子女的子女,因為沒有兄弟姐妹的原因,再加上,有些孩子整天呆在樓房裏,和其他孩子接觸的比較少,他們具有很強的自主性,但同時他們謙讓與協作精神卻很差。於是一些“小霸王”,便產生了。我所教的班級是小班,再通過對孩子的觀察與瞭解之後我發現,大多數的孩子不會與其他小朋友一同玩玩具,一般都是各玩各的,一般都會認為拿到自己手裏的玩具那就是自己的,就只能自己玩,別人不能玩。一旦別的小朋友拿走了自己的玩具,或者哭鬧,或者告訴老師,或者再去搶回來。而當看着別的小朋友手裏的玩具好玩的時候,就會去拿去搶。

每當遇到孩子搶玩具的時候,老師就會過來調解,有時讓搶了別的小朋友玩具的孩子把玩具還回去,批評一頓,告訴他在不能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有時兩個孩子相持不下的時候,老師會把玩具收走都不用玩。可是不管老師怎樣告訴,還是孩子搶奪玩具的現象還是不斷地發生,好像總有段理不清的官司要處理。

孩子們到底是怎麼了,老師是那樣的三令五申,不斷的批評,為什麼這種現象還是在不斷的發生呢?一天,又有兩個孩子爭奪一個玩具了,被搶的孩子大聲的哭鬧着,我便向搶玩具的孩子所要玩具,可是這個孩子就是不給。最後我把玩具拿過來給了被搶的孩子,被搶的孩子不哭了,可搶玩具的孩子又大聲的哭了起來,這可怎麼辦好呢?我突然想到,讓兩個還商量商量如何?於是,我一邊哄着那個搶玩具的.孩子不要哭,一邊鼓勵他説:“你自己和小朋友商量一下,你説‘小朋友把你的玩具給我玩一會吧!’”於是那個搶玩具的孩子試着説出了那句話,令我沒想到的是,當他説出了這句話之後,小朋友竟然把玩具給了他。兩個孩子有高高興興地玩了起來。其實孩子之間不懂得如何去溝通。

經過這次之後,每逢遇到孩子爭搶玩具,我都會教那個搶玩具的孩子怎樣與其他小朋友商量,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沒想到這招還挺好使,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被商量通。久而久之,有些孩子也學會了與其他小朋友商量,當他們想玩別的小朋友手中的玩具的時候的時候,他們會説,“你的玩具給我玩一會兒吧。”而別的孩子也會慷慨大方的分享出自己的玩具。然後我會讓孩子説謝謝。當然,有時也會遇到不夠大方的小朋友,這時我會幫着商量一下,或者在教給他一句話“你玩夠了,再我玩會兒吧!’到了這時,再難商量的孩子都會被商量通的。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孩子們也不用哭了,也不用搶了,還能夠開開心心的玩玩具,並且學會了分享。

除此之外,我還有意識的發給孩子不同的玩具玩,告訴他們如果玩夠了,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換,以鍛鍊他們的溝通能力,懂得與人分享,從中找到快樂。

我也漸漸明白,分享並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它也是引導出來的呀!

教師隨筆分享3

開學已經有兩週了,無論是老生還是新來的小朋友,孩子們的表現都很棒,早上來很少有哭鬧的小朋友了,之前一些新生小朋友早上來的時候口袋裏都會裝很多的糖果,我想家長肯定是為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給他們多帶點糖果到幼兒園肯定就不哭了,這對於有的孩子還是很有效的。不過天天都有小朋友帶吃的過來,影響了正常的活動,而且有的別的小朋友看到了也會很想吃,看到了都饞死了,這怎麼辦呢?

為了讓小朋友在幼兒園都能吃到糖果解解饞,開家長會的時候特意和家長提了,決定把每週五定為零食分享日,在那一天,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帶糖果過來,但是分量要足夠的多,要保證每個小朋友都能夠吃的到,家長們都很贊同這個做法。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比較嬌慣,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吃東西都只給自己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甚至都不給,不會和別人分享。讓他們帶零食過來給別的小朋友吃,可以讓他們慢慢學會分享,變得不那麼“小氣”。

這個星期五的'時候,很多寶貝帶了很多的零食過來,下午我們一起分享了零食,每個小朋友都吃到了,吃之前和小朋友説:“這是某某帶來的零食,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你們應該謝謝他!”這樣小朋友都知道吃了別人的東西要有禮貌説謝謝,同時帶零食的小朋友和別人分享了自己的食物也會很開心。這種效果很好,小朋友既解了饞也學會了和別人分享。

教師隨筆分享4

分享行為是幼兒親社會行為的一種表現,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現幼兒的各種行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兩個孩子為了同一件玩具發生爭吵甚至打鬥;有的孩子寧願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願把它讓與別人玩;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總想佔為己有,幼兒們總會因為各種爭搶而衝突不斷。然而,這些行為都不利於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次,晨間活動中,我發現個別小朋友在玩桌面玩具時,總是吵吵鬧鬧、爭搶不斷,甚至小朋友會因此而打起來。總是會聽到小朋友不停地説:“老師,他搶我玩具。老師,他拿我玩具。”我會耐心地告訴小朋友:“玩具是大家的,小朋友要一起分享玩具。”可是無論我怎麼開導,他們都憋着小嘴,很不開心。就好像自己心愛的東西被別人搶了一樣。老師怎麼調節都不高興。甚至,有小朋友拿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去搶,搶不到就打。有些小朋友拿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把玩具全部撒到地上,好像再説:“我沒有玩具,大家也都不要玩”。這讓老師很是頭疼,經常為此而發火。但總這樣也不是辦法。有一次,我去隔壁班老師那借東西,就看到這位老師在給小朋友講《小豬的野餐》,這是一個關於分享的故事。我仔細聽了下去,發覺故事很有趣,便給小朋友們分享了這個故事。並請小朋友將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自己的好朋友,幼兒們在遊戲和故事中瞭解到了分享的快樂。在之後的看書、桌面玩具等活動中,在老師的提醒下,爭搶的行為很少再出現,甚至發現有的小朋友們已經會主動的.將自己的玩具、書本分享給同伴了。

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鼓勵幼兒主動去和他人交往,主動與幼兒進行交流,讓他們主動地與同伴交換玩具、書本等東西,培養幼兒的分享意識。在適當的時候,老師要及時鼓勵、讚許、獎勵幼兒的分享行為,讓幼兒充分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

教師隨筆分享5

人們需要多元文化生活,人們需要更深一層的內心感悟,體會只屬於自己的情意。閲讀像一隻船,可以載着你去任何地方遨遊。閲讀可以打開心靈之窗,在空氣的任何角落飛翔。閲讀可以使一個荒蠻之地變成文明禮貌之鄉。閲讀可以讓人改變人的性情,使人脱離愚昧的境地,愉悦心身,終身受益。

分級閲讀書籍,給幼兒帶來的就是這種引領幼兒進入閲讀王國的書籍,我們幼兒園開展的早期閲讀活動,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他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享受快樂的閲讀時光,小腦袋能很快地記住一個又一個故事和詩歌的情節。小手指在字裏行間滑動,而且能走在大街上認識漢字,清脆甜潤的童音朗讀給一個又一個家庭帶去快樂和希望之光。

除開分級閲讀,我們還有《快樂成長》主題包和教師自我創編的語言類教材。你們看,中班時,我給他們寫兒歌,中班時,我給他們寫週記。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對幼教事業的一種熱愛,也是對我身邊孩子的一種熱情,同時也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心。希望這種責任心能給幼兒留下一絲印記,也圓滿我的人生。超越紅塵中的自我。

早期閲讀是幼兒憑藉色彩、圖像、成人的語言、文字來理解意圖為主的幼兒讀物的活動,旨在培養幼兒積極的閲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和形成自主的閲讀能力。

教師隨筆分享6

愛是教育的靈魂,熱愛孩子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只有用真摯、温暖的愛去換取孩子們的信任,和他們建立深厚的感情,才能引導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記得三年前我帶小班時,班裏有個叫小威的男孩,不僅性格怪異,而且語言發展極差,小班上學期只會説單個的字、詞,從不會用短句交流。吃飯時,他總喜歡找個靠邊的位置坐下來,將不愛吃的飯菜扔得滿桌子都是;午睡時,他常常鑽到牀底下和我們“躲貓貓”;區域活動時,他常常與小朋友發生爭搶,只要是他想玩的.東西,其他小朋友誰都甭想玩,倘若哪個小朋友也想玩,遇到他心情不好時他還會掄起小椅子砸向那個小朋友,使得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説實在的,我當時感到很頭疼,甚至每天只要看到小威就特別恐慌,因為我沒辦法預測他還會惹出什麼亂子來。儘管當時有好多人建議我向園領導説明情況,勸説他退學,但我沒有那樣做。因為我知道,如果我那樣做,我是解脱了,但對小威來説就意味着失去上幼兒園的機會。小威是無辜的,他與其他孩子一樣有受教育的權利,於是我咬咬牙,決定留下他!

這以後,我常常牽着他的手,讓他跟在我身邊,同時引導其他幼兒與他交朋友,鼓勵他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抓住機會幫助他樹立信心。開始,班裏有很多人告他狀,每次我都會耐心地調查、分析,公平公正地處理。

有一次,走進觀察區,我看見小豪不小心把剛抽出兩片小芽的小豆子揪了出來,此時小豪也回頭看見了我,怕我批評他,他貓着腰躲到了鋼琴後面。當時我保持了沉默。收拾活動區時,孩子們發現了被揪出的小豆芽,然後異口同聲地説是小威揪出來的。此時的小威使勁搖頭。看到小威被冤枉,我便説出了真相。我還組織了一次專門的教育活動,藉故事幫助大家消除對小威的偏見。就在那一刻,我從小威臉上看到了一絲笑容,我對他更有信心了。

又有一次,我看到小威走進了小朋友較少的表演區。我便靜靜地觀察他,只見他認真地用手指着《好吃的食物》圖譜,節奏準確地唱着歌。我高興得緊緊把他抱住,親了又親。活動點評環節中,我表揚了小威,並讓他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又唱了一遍,博得一片掌聲。

慢慢地,小威對我產生了信任感,他不再那麼隨意、無規則了,能用簡短的語言與大家交流了……看到孩子的進步,家長很感動,我也很欣慰。愛,要真誠、要無私,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自豪地説:我愛孩子們,因為我會勇敢地承擔教育的責任,毫不吝嗇地將愛給每一個孩子。

教師隨筆分享7

一位教育家曾經説過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當年幼的孩子有點滴進步時,我們—定不要忘記誇獎他,這樣會給孩子增強自信心,讓孩子獲得成就感——這是在我剛工作的兩年裏給我觸動最大的一點。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擁有八種智能,每個孩子的優勢智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説每個孩子學習方式的差異是由其優勢智能決定的.。比如,有的孩子語言智能突出,有的孩子空間視覺智能突出,有的運動智能突出,所以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通過鼓勵、表揚、引導克服不足,盡力彌補他的短處。

剛接受我們班級時,我和搭班老師都很快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男孩子——不敢看着老師的眼睛説話;當老師一靠近他時他的全身就會緊張,特別是在學習新操的時候,老師糾正他的動作時他的身體硬到掰到掰不動的地步;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美術、音樂、語言等方面的能力都比其他幼兒發展的要慢一些……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們都很心疼。是什麼造成了現在的他,我們已無從去追究,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給他新的教育,新的起點。於是,我們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希望捕捉到他的亮點和進步的地方,給他鼓勵,給他讚美,給他希望。當我們發現他在運動方面很出色時,就在全體孩子前面表揚他,並讓他做示範。當他在老師的引導下和老師打招呼的時候,我們會抹抹他的頭,給他一個讚許的微笑;當他在老師的要求下能簡單地回答老師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給他鼓勵的掌聲以及一個小粘紙……在這些不同的讚許、鼓勵下,他漸漸大方起來,肌肉不再僵硬了,眼睛也敢正視老師了,這些進步就是簡簡單單的鼓勵與誇獎就能改變的。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對未來的希望。”而我們給孩子希望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斷的誇誇他們,鼓勵他們——好孩子是誇出來。

教師隨筆分享8

早上入園玩桌面遊戲時,辰辰總是把籮筐拉到自己面前,同桌的小朋友紛紛告狀説:“老師,辰辰把積木放在自己前面,不跟我們分享。”聽到同伴們的控訴,他立刻接話説:“我個子小,放中間拿不到,你們可以站起來啊。”在老師的目光示意下,他會把籮筐推過去一些,但老師一轉身,他立刻又把籮筐拉了回來,遇到自己喜歡的積木總是獨自佔有在胸前,不讓其他同伴們碰,看到同伴手裏有自己喜歡的積木,又會毫不猶豫的搶過來佔為己有,要是同伴不願意“妥協”,他就會用“武力”來解決,所以老師的耳邊總能聽到來自其他幼兒對他的控訴聲。辰辰媽媽長期忙於工作,平時缺乏與孩子溝通、交流,沒法真正瞭解孩子的心理想法,而孩子的年齡特點又決定了孩子喜歡與人交流,在家中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與交流,這樣的環境極易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壓抑,長此以往形成消極、叛逆的性格。

辰辰的爸爸脾氣暴躁,當自己孩子不聽話時,直接“大棒”教育。在這樣的教養方式下孩子遇到事情也不懂得如何與別人交流,只會用“武力”來解決。奶奶對孫子則十分溺愛,任何要求甚至是無理的要求都會滿足他,如果滿足不了,任憑辰辰對自己亂髮脾氣。導致孩子覺得只要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就一定會有,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因此在集體活動中常常會因為一些玩具和同伴發生衝突,自然而言地對同伴也出現了一些攻擊性行為。

針對辰辰的情況,我和搭班老師去他家進行了深度家訪,婉轉的告之他們現在的教養觀念、教養態度及教養方式可能會對孩子將來的發展產生哪些不利,從而激起他們想掌握正確教養方式的願望。也給他們帶去了一些相關資料和育兒建議,請家長對照自己的方式給予改進。平時當孩子出現點滴進去時,我們會第一時間電話通知家長,讓家長看到自己教養方式的改變使孩子也得到進步是成正比的。

在以往的接觸中,我發現越是關注他的.缺點只會讓他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是個不好的典型。因此,當他出現不恰當或過失行為時,我會設法阻止,但決不當眾批評指責,過後再找個合適的機會耐心地詢問清楚,瞭解他的行為動機,再努力幫助他改正缺點。當他稍有進步時,馬上在集體面前給予表揚,讓他充分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重視和愛。當他被表揚時,我能感受到他心中抑制不住的喜悦。

改善夥伴關係,可以減少辰辰的自私、攻擊性行為,也有利於他進步。新《綱要》提出: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因此我們避免在同伴面前損害他的自尊心,充分挖掘他的閃光點,當他坐得神氣時,便讓他坐在集體前面給小朋友做榜樣。辰辰還向往做小老師,我們便給他機會,讓他做小老師管理同伴,有意識的幫他在集體中樹立威信,讓同伴們真正的親近他,接納他,喜歡他,讓辰辰也感受到和同伴們在一起的快樂。有了良好的環境和友好的遊戲夥伴,辰辰的不良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改變。

教師隨筆分享9

今天中午準備離園時,我想起了我包裏還有一些糖,是我昨天參加朋友婚禮帶回來的。

“孩子們,快來排隊,老師這裏有糖要分給你們。”

“耶!耶!老師要分糖了。”孩子們歡呼着,雀躍着,眨眼間就分兩排站好了。

孩子們一個個都喜滋滋的看着我。

我拿過包讓孩子們一人拿一塊,每個孩子都挑了一塊自己喜歡的,最後剩下三塊,我説:“留給今天沒來的孩子吧。”

“老師自己沒有孩子嗎?”鑫鑫問曉琪。曉琪搖搖頭。

子涵搶着説:“我知道,老師家有兩個很漂亮的姐姐。她們的相片都在老師的筆筒上貼着呢,不信你去看看。”

“那老師為什麼不把糖留給她的孩子吃?”

“嗯,老師可能忘了。”

“老師是不喜歡她們嗎?”

“還是問問老師吧。”

我聽着孩子們的.討論,笑了:“孩子們,老師很愛我家的兩個孩子。”我指着我女兒的照片説::“這是你們的大姐姐,她讀大學不在家,這是小姐姐,她讀國小四年級也很大了,她們都很有愛心,她們如果知道老師把糖分給你們吃,也會很開心的。”

“為什麼姐姐吃不到糖還很開心呢?”奇奇歪着腦袋很認真地問。

“因為姐姐知道分享是件快樂的事呀,有好東西就該好朋友一起分享啊。”我看着孩子們,把這句話説的很慢很慢。

“老師,我也想帶糖來分給小朋友們吃。”恩澤很緬甸的依在我懷裏説。

“我也帶餅乾分給大家,也給老師。”歌晴也搶着説。

“我下午帶玩具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我也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快樂……”鑫鑫鄭重其事地説。

“我也想分享快樂……”

我從每個孩子臉上都讀到了開心和快樂。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她們很少有分享意識,凡事以自我為中心,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和想法,玩具自己玩,不許別人碰;食物自己吃,小朋友看看都不願意,更不要提與人分享了。我想,通過這次分糖,孩子們會進一步理解分享的意思,會在他們心裏產生一個新的想法的吧。

作為老師,我們就應該多為孩子們創造這樣的氛圍,讓孩子們學會分享快樂,並讓快樂加倍,這樣,不僅收穫了快樂,也會促進其社交能力的發展。

教師隨筆分享10

有人説,幼兒園女教師居多,男孩子會因此喪失陽剛之氣的。我不贊同這樣的觀念,這是毫無道理的。説得好像幼兒園都是男老師,男孩子才會成為男子漢一樣。這種觀點是性別決定論,也就是説,孩子的性格取決於教師的性別。這種理論根本站不住腳,不是每個男人都是男子漢,也不是每個女子都是軟妹子。真正決定孩子性格的不是教師的性別,而是教師的教育觀念。

什麼是男子漢?在我看來,一個男子漢,首先要具備責任感,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能夠勇敢的承認自己的錯誤,能夠主動的承擔責任。其實,要有紳士的品質,不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尊重女性。最後,還應該有毅力,能夠堅持自己的選擇,為自己的選擇勇敢的付出。

教育,是性格影響性格的過程。女性,一向被貼上温柔的標籤。如果你不夠温柔,獨立性又很強,你便是所謂的女漢子。一個女的`尚且能把自己培養成漢子的境界,那麼她教育下的男孩也應該夠爺們。更何況,教育是一種觀念。一個教師對孩子的影響,取決於她的教育理念。一個教師,如果認為眼淚解決不了問題,如果認為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至關重要,那麼她的孩子們絕對不會成為哭娃娃,也不會成為大人臂彎裏永遠長不大的baby。

男教師在幼兒教師隊伍中確實是稀缺,我們的幼兒教育隊伍中需要且歡迎男性的加入,但是這並不等同於男孩的教育只有男性教師才能完成。

教師隨筆分享11

我們的制度是:説説自己哪裏好,説出來大家都同意那就能得到五角星。

很多孩子受着五角星的驅使,積極的展示自己的優點,恨不能四張嘴八隻手把老師的眼睛和耳朵團團圍困。輪到潘佳怡了,她笑嘻嘻得站起來,盯着我不説話。“你呢?潘佳怡”“我長得可愛”,我一時之間有點反應不過來,不知道怎麼評價了。因為“長得可愛”也確實是個優點,但很快我告訴她“長得可愛不能算,因為長相是爸爸媽媽給你的,不是你自己努力以後得到的,請你想想平時有沒有表現特別好的地方?”她失望地坐了下去。

小朋友會出現這樣的回答我始料未及,我也有意識得開始反思平常自己的或者是周圍成人的.言行。潘佳怡確實長得很可愛,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臉,很多老師看見她都會忍不住捏捏她圓圓的臉,然後説“恩,這個可愛,大頭大腦的”。也許,這無形之中給了她一種心理暗示“長得可愛老師就喜歡我”,她也因為“長得可愛”而得到老師的很多特許,比如吃點心的時候,如果桌上多餅乾或者水果什麼的,只要她要吃,基本上就都由她來把多出來的吃掉。因為當她忽閃着兩隻大眼睛用請求的眼神看着你時,你實在無法拒絕她的要求。久而久之,一種不勞而獲的心理在她的心裏蓬勃滋長。

相貌是天生的,不需要做出任何的努力,因為長得好而不是某方面表現特別好,或是在某件事情中付出努力而得到表揚這對她或者是別的孩子來説都是不公平的。孩子的觀察力比成人更敏鋭,她們對成人的言行更敏感,時間久了,她們也會慢慢懂得利用這種先天條件獲取自己想要的好處,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給做為老師的我敲響了警鐘。

教師隨筆分享12

作為一名幼師,我們對自己的職位都有着不同的見解,當然,我們都很清楚的是,幼教工作平凡而瑣碎,但事事又馬虎不得,不光需要付出耐心和愛心,更重要的是要走進孩子們的心裏,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每天中午起牀時間一到,班上小朋友陸續疊好被子離開寢室,每次都只剩萌萌一個人。又一次領導來檢查工作,走進寢室看見萌萌一個人看着被子發呆,便問他:“你怎麼還沒把被子疊好呢?”“老師沒教我疊,我不會啊。”“老師也沒教別的小朋友,那怎麼他們都會呢?”萌萌不説話了。園長説;“找你們老師去。”我剛走進寢室,萌萌馬上説:“老師教了,就是老師老幫我,把我給幫笨了。”我聽了萌萌的話感覺很震驚,我回憶起他入園來生活方面的'表現。他3歲就入園了,個子又小,自理能力很差,別説衣服穿不上,就是幫他穿上他也不會扣鈕釦,就連吃飯都是慢吞吞的,老師喂他一口他才吃一口的,至於疊被子,他根本就不學,每次起牀後他都是可憐兮兮地説;“老師求求你,幫幫我吧,我不會。”每次聽到他的求助聲,我就產生一種憐憫之情,不由自主地幫他疊被子。然後再告訴再疊被子的方法,但是,由於他個子矮,再加上依耐性強、做事慢,午睡起牀時間本來就很緊,有時我就乾脆直接幫他疊,要他回教室上課,所以他一直疊不好。

事過之後,我認真地進行了反思,覺得萌萌的話很有道理。如果我不經常幫他,而是對他嚴格要求,他能不會疊被子嗎?我不應該怕他做不好,而是應該為他提供充實的學習和鍛鍊的機會,是我影響了他這方面的提高,我感到內疚。

這件事對我的教訓是深刻的,自那以後,我牢牢地把握嚴與愛的關係,對於生活方面的事情,凡是幼兒力所能及的事都鼓勵他們自己動手去做,絕不心軟遷就他們,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教師隨筆分享13

為了增加孩子的閲讀量,我們幼兒園發動孩子拿來了各種各樣的圖書,大家拿的圖書都不一樣,可以互相換着看。可是,問題來了,有的孩子很大方,自己的圖書誰看都可以,可有的孩子就不行了,自己的圖書誰也不許碰,有的甚至哇哇大哭,特別是航航,誰看一下他的書,他就哭。航航的媽媽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她特別支持幼兒園的這一活動,因為航航在家有什麼東西都是自己獨享,誰也不給,希望借這一活動能改掉孩子自私的毛病。

首先,我把孩子拿的.書都收起來,充實到閲讀區中,有幾個孩子不太情願,但看到別人都交給老師了,雖然有些不捨,可也勉強交上了,只有航航,緊緊地抓住自己的書不放,我也沒有勉強。接下來,我為大家一一介紹,這一本是誰拿的,是什麼故事,可有趣了,以後老師每天會給大家講書上的故事的。每天飯前、午睡前、午睡後、離園前,我都會指定一個孩子去拿書,然後我讀,被指定的拿書的孩子都會特別自豪,總是先拿自己的書讓老師讀。我故意不讓航航拿書,別的孩子自豪的説:“老師今天講我的書了。”我看到航航露出了羨慕的眼神,小聲説:“我也拿了。”我問:“航航,你拿什麼書了?可以讓我們看一下嗎?”航航猶豫了一下,拿出了他的書,説:“我的是《黑貓警長》的,可有意思了。”我接過書講了起來,孩子們當然愛聽了,講完後,我説:“航航的書這麼有趣,我們一起謝謝他吧。”孩子們齊聲説:“謝謝航航。”航航的臉紅紅的,都不好意思了。我問大家説:“自己的東西和大家分享,你快樂嗎?”“快樂!”孩子們響亮地回答。航航説:“老師,我家裏還有好多呢,我還拿,讓你們看。”看來,這個“小氣”的孩子也學會分享了。

現在的孩子,在家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陽”,幾個大人圍着一個孩子轉,好東西都是自己的,不會和別人分享。等來到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就有些適應不了了,所以孩子們之間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你搶我的玩具了,我碰你的東西了,這一類的狀告的特別多,幼兒園多開展些這樣的的活動,會讓孩子們逐漸學會彼此分享的。

標籤: 隨筆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m00o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