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做有智慧的教師讀後感2篇

做有智慧的教師讀後感2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做有智慧的教師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有智慧的教師讀後感2篇

做有智慧的教師讀後感1

緣於的讀書活動,暑假裏我有幸拜讀了《做有智慧的教師》一書。這是一本記錄教學實踐、思考、反思、研究結晶的書,書中介紹他們在敍寫、反思和追問的過程中,教師個人的生命質量無疑也得到提升。以前在我的理解範疇內得,有智慧的教師應該是博學的,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學富五車,滿腹經綸。智慧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是智慧的化身。我想做一位有智慧的教師,我希望在我今後的生活中,要充滿智慧;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要充滿智慧。心想,這本書肯定會對我大有幫助。當我拿到這本書之後,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師的真諦:教師的教學智慧不是與生俱來的,這是需要時間和精力去創造的,智慧不是別人給的,智慧是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去努力才能得來的。智慧的教師不僅是學生的教育者,更是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智慧的教師能不斷地喚起學生對於未來熱烈的憧憬與嚮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能讓學生帶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健康成長。書中着重講了解決教師課堂教學操作中的實際問題。喚起教師對教學細節的關注、對教師智慧的關注、對教學實效的關注、對自身發展的關注、對教學創新的關注,下面是這本書對我的一些啟發。

1、學習

智慧來自學習。生命如樹,學習就是生命的根鬚,教師只有讓學習成為生命的狀態,才能讓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駐。教師作為學生獲取信息渠道的一個信息源,更要具有相當的學習力,成為終身學習者。教師向學

生傳授知識,釋放知識能量的同時,也是挖掘自身知識庫藏的時候。只有勤於學習,廣採博取,才能讓自己原有的“一桶水”變為“奔流不息的長流水”,才可能對教材有真知灼見,才可能於平凡中見新奇,課堂上,才可能“口含靈珠、遊刃有餘……令學生流連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師具有智慧,離不開原有的知識積累,更離不開長期的不斷學習。“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2、愛心

教師的智慧來自於愛。愛,是人類最偉大、無私的感情,愛所有人,更愛我們所有的孩子,要盡力呵護孩子的自尊心,有心才有智慧,心中有學生才有智慧。記得一位學者説“做教育愛是前提,愛是智慧,愛學生就是愛自己。”胸懷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氣各異,興趣愛好互有差異的學生;不僅做學生的良師,更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關注學生的思想品德與行為習慣,更把學生的喜怒哀樂、寒暑冷暖放在心間。用自己教育的智慧和真情喚醒每個孩子的理想和信念,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也許他們並不完美,也許他們只是遲開的花朵,只要我們善於把他們的潛能發掘出來,就能促使其成才。能真心的愛學生,永遠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勵的方式對學生,平等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才能讓學生在感到師愛之後,學會愛別人,學會怎樣以愛心與人相處。只有把學生的成長真正和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緊密相連時,才會增強愛的情感;只有教育學生成長的同時,體驗到自己人生價值,才會真正感受到愛的情感。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他小的時候,曾將一把石子遞給雜貨鋪老闆“買糖”,雜貨鋪的老闆遲疑了片刻後收下石子,然後把糖“賣”給了他。蘇霍姆林斯基説:“這個老人的善良和對兒童的理解影響了我的終生。”這個雜貨鋪老闆不是教育家,但他擁有教育者的智慧與情懷,他沒有以成人的邏輯去分析孩子的行為,而是以一顆寬容的心維護了一個幼小生

命的尊嚴。教育是一門個性化很強的藝術,所以也找不到一種通用的方法適用於所有的孩子。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獨特的非常耐讀的而又不易讀懂的書,需要教師要有足夠的愛心勤讀、細讀,用智慧與理性去讀。

3、讀書

智慧來自多讀書。俗話説得好:“讀書萬遍其意自現。”與書為伴,營造自我書香世界。讀書是成才的最好途徑也是惟一捷徑。每天給自己安排一點讀書的時間,增加閲讀量,閲讀經典,與過去的教育家對話,是教師成長的基本條件,也是教師教育思想形成與發展的基礎。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義上説,就是跨越由這些經典構成的橋樑的過程。這是一個不可超越的過程。人類的教育雖然不斷變遷與發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會變化,教育培養人的功能不會變化,教育過程的內在規律不會變化。如教育創新,雖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之一,但是對於創新教育的論述,現在可能並沒有超過陶行知。因此,現代的許多教育新思想,其實只不過是用我們這個時代的語言和案例與過去的大師對話而已。教師讀書不僅是尋求教育思想的營養,教育智慧的源頭,也是情感與意志的衝擊與交流。從過去的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師可以學習的東西很多。有心的教師會認真閲讀教育的重要文獻,認真學習不同時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與人格力量。讀書會讓我們的教師更加善於思考,更加遠離浮躁,從而讓我們的教師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讓我們的教育更加美麗。

4、反思

智慧來自反思。反思是一種學習方法,反思是一種工作態度。對一件事情進行反思,對一個階段的工作進行反思,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師前進途中必有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反思可以昇華思想、凝結智慧。反思的目的在於提高教師自我教學意識,增強自我指導、自我批評的能力。並能衝破經驗的束縛,不斷對教學診斷、糾錯、創新。將反思理論指導實踐,融於實

踐,反過來,通過實踐的檢驗進一步提升理論。一個經常地並自覺地對自己教學進行反思的教師,就有可能發現許多教學中的問題,越是發現問題,就越是有強烈的願望想去解決這些問題。關注問題並去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教師樹立自己的科研意識,並潛心參與教學研究的過程。反思是一個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不斷學習和思考,通過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教書育人的能力。根據自己的實際,突出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提高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突出教育教學規律的探尋,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5、創新

智慧來自創新。教育的對象是不斷髮展變化的人,這就決定了教師工作必須要有創造性,智慧型教師不但要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而且還要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善於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髮展和完善自己,善於反思,勇於否定自我,不斷出新,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自主創新之路。教師的創造力增強了,智慧豐富了,必然會帶出一大批擁有智慧、富有創造力的學生。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勤于思考,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超越自我,善於集思廣益,博採眾長。“智慧型教師”將成為我不斷追求、自覺探索的目標。

智慧教師,我奮鬥的目標

做有智慧的教師讀後感2

放了暑假,離開了可愛的孩子,少了工作的繁忙,有了些許寧靜。獨坐書房,一杯香茗,一本心怡的書伴我度過沒有學生的寂寞時光。短暫的一個多月,身體得到休養,心情得到放鬆,經驗得到沉澱,思想得到昇華。當然,這有賴於《做有智慧的教師》一書的.引領與啟迪。《做有智慧的教師》是七名教師精神家園的縮影,林曉,黃有華,呂淑彩,蔡春龍,陳斌,葉雋,林友深,七位優秀教師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這是一本記錄教育教學實踐、思考、研究的結晶,也成為了拷問自我,敞開心扉的空間。他們在敍寫、反思和追問的過程中,教師個人的生命質量也無疑得到提升。厚厚的一本書,100多篇文章,鮮活的教育教學故事,真實的教學生活寫照,真摯的教師情感,真切的教師智慧,發生在你我的世界裏,植根於你我的教育教學沃土裏,閃現於你我反思的星空上。回首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頗有“似曾相識燕歸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讀着,讀着,腦海中不禁生出這樣的感慨與體會:愛能生智,思能生慧。

一、愛能生智

愛是教育的全部,有愛才有教育。愛教育,愛學生,愛家人,愛同事,等等,都能如數家珍,信手拈來。但真正靜下心來,俯下身子,躬行實踐,關注教育教學的每個環節,捕捉髮生在學生身上的每一個細節,勤於反思,精心育人,收穫一份精彩,創造一個奇蹟,卻難以做到。教育的策略、原則、規律來自於教師對教育,對學生髮自內心的真愛。心中有愛,就會生出愛的聰明才智。心中有愛就會想出愛學生的千金妙方。書中“用愛和智慧播種希望——蔡春龍老師專輯”,“愛是成功的鑰匙——陳斌老師專輯”,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只要是我的學生,愛你沒商量”,當然只有捧着一顆愛心,行走在教育的原野上,就會收穫真善美的莊稼。七位教師的實踐證明了這一切。自己的教育經歷更與他們不謀而合。

十幾年前,在我任教的班級中,有個叫王帆的小女孩,教室內從不開口講話,課間總是獨自一人躲在角落,默默無語,黯然神傷。經調查得知,王帆在家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三人年齡差不多,爸媽重男輕女,把愛都傾注到弟弟身上。好吃的,先讓弟弟享用,好衣服,先讓弟弟打扮。不論什麼,弟弟優先獨佔。稍有頂撞,便受到訓斥。在家無地位,來到學校也倍感卑微。不敢説,不敢動。自慚形穢,少自信,乏勇氣。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在課堂上開導孩子,哪怕她説上一句話,哪怕她咧嘴一笑,我都會帶領全體學生報以熱烈的掌聲。課間,我讓孩子們與她主動玩耍、遊戲。在她生日的那天,我們專門為她慶賀生日,雖然沒有生日蛋糕,沒有貴重禮品,只是一個蘋果,一張賀卡,一句祝福的話,但她感動得熱淚盈眶,綻開的久違的笑顏。從此,課堂上,她高高地舉起了小手,課間校園盪漾着她的笑聲,教育的成功來自“善”的不懈努力,教師一定要善待每個孩子,給他們關愛,給他們期待,這樣才能與其共享成長的快樂。在平凡的工作中,我懷着一顆愛心,處處關懷學生,潤物無聲地影響着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愛與責任的踐行中,創造着一個個教育奇蹟。用心點亮一盞盞燈,收穫了教育智慧,感受到了教師的幸福。

二、思能生慧

要成為優秀教師,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師要善於反思,勤於反思。教師只有養成了良好的反思習慣,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七位優秀教師都從事繁重的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工作,工作之餘,他們對教育教學的理念、方法,對教師人生、家庭、學習等諸方面進行思考,用研究的目光來審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在實踐中反思和分析原因,尋求對策。在反思中學習,在實踐中深化思考,逐漸養成思考與研究的習慣。任何一位優秀的教師都是通過這樣的不斷地實踐——反思——思想昇華——再實踐,來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改變自己的行為,促進自身的發展的。如“我思,故我新”——黃有華老師專輯,“我思,故我行”——呂淑彩老師專輯,就反映了他們教育思維品質提高的軌跡。記得有一位哲人説過:不要忘記自己走過的路,因為它是你最珍貴的財富,只有記住這些路,才能走好以後的路。

反思是一種方法,反思是一種工作態度,對一件事進行反思,對一個階段的工作進行反思,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師前進途中必有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反思可以昇華思想,凝結智慧。

受此啟迪,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也且行且思,且思且行,不斷糾正自己的教育行為,反思總結自己的教育智慧,現舉例佐證。

伴着晨讀的清脆鈴聲,我邁着輕快的步伐走進教室。可眼前的一幕大煞風景,心情來了個一百八十度急轉彎。只見陳其新同學兩手沾滿墨水,臉上分辨不清哪是眼睛,哪是嘴,活脱脱“黑臉包公”再世,真令人啼笑皆非。但最讓人忍無可忍的是純淨的地面磚上流淌着一條條黑色小溪。怒火中燒的我不分青紅皂白,劈頭蓋臉地將陳其新同學臭罵一頓,並下了最後通牒:下課把地面磚擦乾淨,否則,讓你做一週的值日。説罷,拂袖而去。當我快到辦公室門口時,好事的韓天翔追上我説:“老師,陳其新哭了。”“不要管他!”餘怒未消的我沒好氣地吼道。

第一節課,我走進教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塵不染的地板和判若兩人的陳其新,臉上還有淚痕,但已露出笑容。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説:“老師,我們已經幫助他擦乾淨了,請原諒他吧!”聽罷,我的心隱隱作痛,臉上火辣辣的,像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鹹,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孩子犯錯誤是天性,為師者應當寬容為懷,不僅不能訓斥懲罰,而且要引導他,幫助他改正錯誤。可我還不如學生,他們在危難之時,伸出友愛之手,幫助同伴解決困難,使同伴綻開笑顏,這怎麼不令我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呢?教育不是懲罰,而是引導,服務,幫助,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進步。我們老師要用愛與智慧工作,還孩子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

記得這樣一句話:知識,只能讓人看見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卻能讓人從一塊石頭裏看到風景,從一粒沙子裏發現靈魂。而要擁有智慧,首先必須心中有愛,愛事業,愛孩子,以博愛的胸懷做好教育教學的每件小事,對待好每一個學生。其次,必須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不斷反思,只要我們把每天的教育活動,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細節,進行及時反思總結,就能出成果,簡言之,愛能生智,思能生慧,讓我們努力去愛,認真反思吧。

標籤: 讀後感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nm94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