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教師的智慧讀後感(通用5篇)

教師的智慧讀後感(通用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的智慧讀後感(通用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的智慧讀後感(通用5篇)

  教師的智慧讀後感1

最近,我讀了《山東教育》某期的卷首語《教師的智慧哪裏來》。感悟頗多,因為這篇文章不僅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哲理性,而且條理清晰,極具説服力和感染力。更重要的是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們,指導的價值和意義非同小可。

文章説:“教師的智慧是‘學’出來。向有經驗的同行學習,照着他們的樣子,搬着他們的‘妙招’,又何妨?慢慢的就把自己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條。”這對初為人師的我們是忠言卻不逆耳,是良藥而不苦口。畢竟從學生時代剛剛轉入教師崗位的我們,角色上還多少有些生澀,工作上也會遇到不順利,單憑自己摸索不僅進展慢而且效率低。所以學習老教師,尤其是優秀教師的先進教學方式和工作方法顯得極為重要,而且成為一種必需。因為牛頓説過:自己之所以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為新踏上工作崗位的我們不妨仿效此法,一舉兩得。

文章説:“教師的智慧是‘煉’出來的。教育無小事,細緻之處見真章。知學生、抓時機、講方法、多總結,每位教師都是在不辭辛苦地千淘萬濾之中才慢慢地煉出睿智的‘真金’。”俗話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教師亦如此,並不是每個人生來就可以當老師,也不是每種性格都適合當老師。但我們幹一行,就要愛一行,幹好這一行。只有經歷了教師這一行業中大大小小的事情,走過了教育事業中風風雨雨的歷程,我們才能最終成為“浪花淘盡的英雄”。

文章説:“教師的智慧是‘讀’出來的。讀書可以使人明智,亦可以使人明理。讀書使教師高尚,使教師文明,使教師能言善辯,使教師才華橫溢。”我時常覺得讀書的日子是美好的,每每讀到一本好書,都感覺是在和良師交朋友,與益友聊天;讀書的日子也很充實,讓我心平氣和的與知識面對面、心貼心,感受着收穫的快樂和富足。所以,當我成為一名教師,成了“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後,我更加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文章説:“教師的智慧是‘思’出來的。沒有思考就沒有發現,也就不會有所創造。一名教師如果不斷的觀察學生、發現學生、研究學生,並尋根究底的思考,就會不斷的產生新思想,這些新思想會點燃學生心中求知的火焰,吸引着學生,影響着學生。”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很好的表達了“學”和“思”的辨證關係,也説明了思考的重要性。作為教師,不僅要學會自己思考,產生新方法、新理論,創造新成績,也應該教會學生觀察和思考。這樣才能實現師生互學互進,達到教學相長,因為經過思考回答出來的問題要比沒思考之前有價值得多。

文章説:“教師的智慧是‘寫’出來的。寫作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讀書、思考、寫作,是新教育大力提倡的教學生活方式。寫作理應成為教師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寫作是一種自我釋放,也是一種自我傾訴;是心靈舒展,也是靈魂的昇華。”俗話説:“讀書破萬卷,下如筆如有神”。作為教師,用得最多的是筆,寫教案、寫板書、寫反思、寫隨筆。這一系列的寫作成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記載了我們成長和進步的堅實腳步。但單純的“寫出來”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寫得精彩,寫得有智慧,讓別人和自己受到鼓舞和啟發。同時,寫作的過程也是教師讀書、學習、思考、提煉和昇華的過程,是一切教學活動的總結與反思,它會讓我們變的睿智和深邃。

總之,教師的智慧是從書中讀出來的;是從煉中凝出來的,是從思中悟出來的,是從寫中釋出來的。但歸根到底,教師的智慧源於自己內心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教育夢想的追求,有熱愛、有追求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智慧。

  教師的智慧讀後感2

如果説“課程智慧”主要顯示為教師的“備課”智慧,那麼,教師的“教學智慧”則主要顯示為上課方式的變革。現代知識增長,已經不能單純用“變化”來表達,應該稱為變革,或者稱為革命的變化。針對這種變革的特徵,教學方式也需要變革。

有一個孩子,從入國中開始,數學就不及格,久而久之,連數學作業也完成不了,數學老師感到實在忍無可忍,終於把這個孩子攆出了教室,並要求他在放學前必須把數學作業補上,否則就別想再走進教室。這個孩子實在不想和教室永別,只好捧着一本數學書在走廊裏看,結果是他竟然看懂了,交上了數學作業。這以後,每到數學課,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自己看,期末考試時,他數學成績破天荒第一次考及格了。老師讓他介紹經驗,他推辭不過,只好介紹經驗。讓數學老師哭笑不得的是,他介紹經驗所擬的標題是:《感謝數學老師把我攆出教室》,他説,數學老師如果不把我攆出教室,恐怕我一輩子數學都不會及格。

一、從消極被動的接受性學習向積極主動的探索性學習轉變

老師講學生聽,這是我們的基本教學模式和基本學習方式。在知識增長比較緩慢的時代,這樣學習方式方法是合適的,所謂一朝學習,終生受用。但如今終生受用的知識越來越少了,生活中有用的知識,越來越需要不斷的補充,而這種補充來自於自我學習,特別是積極的探索性的學習。

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最重要的是把學習知識變成探索問題。在學習中能不能學會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衡量學習成敗的根本標準。在傳統教學中,學習知識是目的,通過問題幫助掌握知識是手段;可是在現代學習中、學習知識是手段,能夠運用解決問題是目的。

二、從線性學習向T型轉變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思想方法基本是線性的,即擅長什麼學什麼,將來希望幹什麼學什麼,所以高中就實行分科,分文理科、大學填報專業總是填報自己喜歡的專業。在知識分化明顯,分支學科主導的情況下,這也很自然的選擇。但是在知識綜合化趨勢不斷加劇,處理綜合問題更顯重要的今天,要把自己培養成為T型人才,這對傳統的學習方式,是個巨大沖擊。在變化中學習,能否在不斷變化潮流中適應這種變化,這就決定了這個人在社會上發展的可能性。

三、從學會知識到學會學習

中國有句古話: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我們普遍的學習觀念是,讀書是重要的學習,而且書要反覆讀,要爛熟於心,倒背如流,這就是功夫。問題是,知識數量的膨脹不允許我們這麼做,時間也不允許我們這麼做。我們要學會利用知識,準確地説,是要學會利用現代信息平台,和技術手段獲取掌握知識。學會用現代信息手段,尋找知識已經成為一個現代人的基本素養。你會逐漸的發現,是否善於從網絡上尋找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決定了你的工作崗位上的地位,收入和發展前景

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懂得的東西再多,不會應用也白搭。理論要聯繫實際,理論要結合技術,理論要運用方法。因為,現在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理論向技術轉化的速度在加快,理論和技術的轉化幾乎是同步的,尤其是在新興科技領域。

四、積極組織和參與社會活動

參加社會活動需要時間,與書本知識學習有衝突,但與提高學習成績,並不衝突。社會活動只要不過度,不僅不影響學習,而且有益於提高學習成績。因為,第一,社會品質與學習品質有許多是一致的,比如用心、自律、堅韌,比如整體性、分類、抽象、概括,在本質上都是相通的;第二、在社會活動中可以提高自信心和責任感,可以學習對事情結果的預料和判斷,可以增加對自己個性特點包括優點、缺點和弱點的瞭解、增加自知之明,可以提高對自己規劃的能力。

每位教師對如何上課都應有自己的認識、觀念、理念,應該經常問自己:我憑什麼教書?是憑自己的經驗、傳統、權威,還是憑自己的認識、觀念、理念?

  教師的智慧讀後感3

豐富的學識和人文涵養是做智慧型的教師的基礎。

具有豐富的學識和人文涵養,掌握了教育發展的學術、實驗動態,知曉教育教學的原理原則並善於以此對學生進行點撥指導,豐富的學識底藴,是教師智慧的基本源泉,是教師能夠的基礎。

如何具有豐富的學識和人文涵養呢?

綜觀所有特級教師的成長經歷,你會發現,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是智慧的學者,他們都是自覺的學習者。優秀教師的學習都是自覺的。“學無止境。我先天不足,唯有後天勤奮補上!”為了彌補自己沒有經過系統科班學習的缺陷,吳正憲給自己約法三章:“要敢於吃別人不願意吃的苦,要樂於花別人不願意花的時間,要敢於下別人不願下的苦功!”在繁重工作的同時,能夠鍥而不捨地學習,是優秀教師的另一個共同特點。他們學習的頑強、自覺有時達到了驚人的程度:有的“幾年來閲讀量達300多萬字,記下了20多萬字的”;有的工資不高,但是“那幾年買了近40000元的書”;“在最初的幾年,我閲讀了50多部理論書籍和2000多本教育期刊,撰寫了100多萬字的筆記。”

因此,教師的學習不能僅僅囿於教育理論的學習,還應包括其他學術領域的學習,學會融會貫通。其次,結合自身的實際進行理論學習。如果為了學理論而學理論,不顧自己的風格、個性、特長,忘記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這樣的學習無益於實踐性學識的積累,甚至有害於教學。再次,通過學習別人的理論創造富有個性化特徵的“個人理論”。一線教師的理論學習不同於理論工作者的理論研究,他不是以追求理論於學術為目的,而是為了解決教育問題,為了更好的教育實踐。所以,教師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重要的是培養教學研究的態度和能力,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即不拘泥於理論,又不侷限於經驗。

  教師的智慧讀後感4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學生的一切;沒有愛,教師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愛是教師職業的.特有的道德標準,也就是説,你是一個教師,就必須真心誠意地關愛你的學生,否則“教書育人”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在《教師最偉大的智慧》一書中,就有這樣一位老教師,數十年如一日地用全部身心踐行着“愛的教育”。她就是霍懋徵,全國特級教師。霍老師説:“沒有好學生、壞學生、先進生、後進生之分,只有內向、外向之別,所有的學生都是好學生。教育學生時,老師不能説傷害學生的話,愛學生應該像媽媽愛孩子那樣。”的確,書中,霍老師她用愛心、耐心、信心和細心改變了小山,使其最終成為一個善良、可愛的學生。

隨着工作經驗的不斷增加,我越發感覺到一名教師除了要具備精湛的教學技能來傳道授業解惑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師德和博大的師愛,只有這樣的老師才能真正打動學生、感染學生,甚至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接下來我要講述的是我親身經歷的一件小事。

剛升入國中的時候,我的學習並不突出,書寫也一般。但是有一天,我意外地發現了自己的書法作品被貼在了校園的櫥窗內,那裏赫然寫着“優秀書法作品展”,原來是教語文的姚老師在我們班的書法作品中挑中的……從此,原本不怎麼認真寫字的我,變得格外用心……一直到現在,我都對姚老師心存感激。

如今,站在講台上的我,總是小心翼翼的呵護着每一顆幼小的心靈,生怕自己會不經意地傷害到他們。作為老師,我對他們一無所求,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多年以後,我的學生會站在另一個講台上講述着我們之間發生過的温暖而美麗的故事。

  教師的智慧讀後感5

在潛心閲讀了《教師最偉大的智慧》這部教育經典之作以後,慢慢品尚其中滋味,感覺到教師的智慧是內心裏湧動着的無聲的愛。這愛博大,深厚,潤物無聲,在真愛的交融中,孩子們會增強的興趣和信心,在賞識的言辭裏,讓孩子們懂得了更多的為人之道,處事之理;在和。愛使教師的職業變得更加神聖、崇高,賞識使教育的過程變得更加精彩。

從教如許,自然感受的是教師這一職責的神聖,是自己和學生們共同成長時的那份發自內心的喜悦;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時的那份真摯祝福。也許這份無聲的愛會決定學生一生的命運,所以面對不同的學生,尤其是後進生,我們教師都必須給予關心和幫助,對於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內容之一,因此要正確對待學生,尊重他們的個性和人格,做到因材施教,以求得學生的全面發展。

班裏有個孩子是單親家庭,孩子性格里存在着明顯的自卑傾向,上課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愛搞小動作,所以成績一直低迷,尤其是英語這科,這學期開學來,他媽媽經常和我聯繫,跟我説了很多關於孩子的事,希望我能幫助這個孩子走出情緒的低谷,提高成績,聽到家長的這些話,我很高興,有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我對這個孩子多了份默默地關注,經常和該生進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對他開學來的表現給予了讚揚並且在全班學生面前給予了鼓勵和期望。同時也幫助他認識到以前的不良習慣,要做到知錯就改,以求全面的提高。

通過一個階段觀察和考驗,我關注到該生熱愛學習並積極發言,改掉了以前的壞習慣,上課認真聽講,還積極主動詢問老師和優等生問題,並帶動了其他同學的學習,變化有目共睹。

因此,教室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運用智慧的力量,用一份真誠和耐心,不吝嗇鼓勵和讚許,陪孩子走過這一程!

標籤: 讀後感 教師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94jr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