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幼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

幼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

幼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1

《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

幼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

今天,我和往常一樣懷着一份好心情走近了教室,準備開始着一天的工作。看見蔣涵鈺一臉苦惱地坐在角落,我忙問:“涵鈺,你為什麼不高興啊?”她不理睬我。我拉拉她的小手對她説:“告訴老師,或許我可以幫助你,你不告訴老師,那你會一直不開心下去的。”可她還是無動於衷。後來我向另一位老師瞭解到蔣涵鈺是因為玩桌面遊戲時沒有找到積木裏的輪子才不開心的,其實她因這種情況而不開心也不是一次了。

還記得有次晨間活動:玩沙包。就因為奶奶給她縫的沙包破了而不開心許久,不管老師怎麼勸都不願用被人的沙包進行遊戲。孩子往往會認準一樣東西或意見事情而不願妥協,這也是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思維具有固定性等特點決定的,但有時對她的過於執著而感到束手無策。她就像一隻小烏龜,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學習用“縮頭”的方式來逃避,她不予反抗,只是默默地承受着這一切,這樣的性格更是我一直最為擔心的地方,因為我明白這樣的性格不利於孩子健康,主要是心理健康的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説:“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太重要了。”是的,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瞭解孩子的需要。我一直在反思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為什麼不理我呢?”是我缺少親和力嗎?也不會啊,其他孩子和我還是比較親熱的。也許是我仍缺乏關注孩子個體發展、態度、情感上的發展需要。也許是我在引導其對待事物的態度的方式、方法不能再其身上產生作用,只是一方一位地在灌輸,卻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理解、接受、認同。看來要建立一種新型和諧的師生關係還路漫漫其修遠,需要時刻提醒我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做一名有思想的智慧型教師。

幼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2

《我喜歡哭的小朋友》

“我高興,我高興,我就哈哈笑……”

遊戲時間,我和孩子們一起唱起了剛學過的《表情歌》忽然,我發現小朋友們演唱時無精打采,好像不是很投入,便停了下來,想先引導一下在繼續。

“你們最喜歡什麼樣的表情呢。”

“我們喜歡笑的小朋友!”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説。

“對啊,笑起來多可愛啊。”突然傳來一個聲音“我喜歡哭的小朋友!”孩子們頓時鬨堂大笑,是誰故意搗亂?惱火的我皺起眉頭:“剛才那句話是誰説的?”大家都用手指着小晗,這個小傢伙最近是怎麼了?以前他可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但最近我發現他退步了:上課不認真聽,還常和邊上的小朋友説話,今天竟然還故意搗亂?我非要好好説説他不可?忍不住怒火,我喊起他,“你説説為什麼你喜歡哭的小朋友?”我想,他肯定説不出理由,那我就藉機好好批評他一通?但是他的回答卻讓我非常意外:“小朋友哭了,一定遇到不高興的事情,我想去幫助他。”聽了這話,我愣住了:多麼有個性的回答啊?我心裏暗暗高興。

我表揚了他的愛心,並且肯定了他的回答,小朋友們都説:“小晗真棒?”我看到他眼裏閃爍着愉悦和自信,接下來的幾天,他課堂表現一直非常出色。

也許很多時候孩子會説出讓我們不愉快的話,也許孩子們會做就許多讓我們頭疼的事,當我們指責他們之前,應先問一個為什麼。對於我們來説,改變的只是一個評價;對於孩子來説,或許能改變他很多……

幼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3

孩子的性格多種多樣,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是不同的。翌晨是個很文靜的孩子,平時總給人很害羞的感覺,一有事情他就張着大眼睛看着你一言不發,有時説話也是輕輕的。一天中午餐前準備時,我正在講着故事。孩子們都睜着大眼睛仔細地聽着,但是總有幾個搗亂的孩子在窸窸窣窣的講話。我看看他們有點生氣了,突然看到平時比較文靜的翌晨也站了起來開始動來動去。我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我停止了講故事,讓翌晨和其他幾個搗亂的孩子站起來好好想想自己的錯誤。

過了一會,看看其他幾個孩子都知道犯錯了就請他們坐下,但是我請到翌晨是,他卻把嘴巴撅得高高的,一臉的不服氣。看到這樣我就更生氣了,讓翌晨繼續站着,好好反省一下。

把故事講完以後我仔細想了一下,翌晨平時不是這樣的孩子。於是我把他叫住拉到身邊,説起了悄悄話。我説:“翌晨,老師先給你道個歉,老師批評的太兇了。你能告訴我,你剛才為什麼要站起來嗎?”聽到我的道歉,翌晨的態度也緩和了下來。輕輕地對我説:“我剛才看到很多書都掉了下來,我想去把他們撿起來。”於是,我説:“那老師批評錯了,我再跟你道個歉!下次和小朋友一起聽做事情的時候,如果你有事情你可以悄悄的來跟我説好嗎?”翌晨輕輕地點點頭。

之後,我經常地找翌晨説悄悄話,翌晨漸漸地也願意跟我説話了。

通過這件事讓我瞭解到,孩子們是不一樣的,他們有多種的性格。在批評之前我們應該多結合孩子平時的表現與性格,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生氣而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幼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4

天氣有點悶,幼兒的精力又旺盛,常規活動時幼兒顯得很躁。晨間談話的時候,我在上面點名,幼兒在下面有的説話、有的玩耍,完全沒注意我的指令。我正想喝止,提醒他們安靜下來,突又想到這樣的辦法治標不治本,於是靈機一動,對着孩子説:“來,我們現在誰都不要説話,豎着耳朵聽。你仔細聽,聽到了什麼聲音過一會老師請到你,你就起來告訴大家。”頓時,教室一片安靜,大家都在仔細的尋找更多的聲音,過了不多久,小朋友都能説出他們當場聽到的很多聲音:小鳥聲、水聲、對面馬路汽車開過的聲音……有的幼兒還會描述他聽到的聲音感覺,老師告訴幼兒,如果這些聲音象錄音機一樣把它們同時放大,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聲音就會成了噪音,耳朵就沒法清靜,長期這樣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身理健康。

接下來幾天,我變化着玩法,比如我讓幼兒閉上眼睛,然後老師用鉛筆敲敲杯子等凡是能弄出比較有趣的聲音來,再讓幼兒猜猜老師發出的聲音是什麼,再進行節奏練習。

還有一種變形玩法,就是傳悄悄話,請一名幼兒出來看老師口型説什麼,然後用小聲的聲音傳給他的好朋友,好朋友聽了後,按指示玩遊戲,如“請你幫老師拿點名冊來。”等。

這些“聽聲遊戲”有助於孩子養成保持安靜、沉默的習慣。這也是誘導孩子們服從命令的好方法。小朋友們對這些遊戲很有興趣,幾天下來,幼兒安靜了許多,説話聲音也輕了。所以我也總結出: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必須在萬變中去“應付”幼兒的千變。

幼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5

前天午餐前,孩子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聽我講故事,只有肖宇在不時扭動身體,轉動着小椅子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於是我邊講故事,邊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三四次之後仍無濟於事。我有點生氣了,便走過去輕聲但嚴肅地提醒他説:“坐好了,不然楊老師和小椅子都要生氣了。”雖然我的聲音很小,但還是被坐在肖宇左邊的袁司彥聽見了,只聽她小聲嘀咕着:“老師又生氣了。”

袁司彥的話讓我的心絃猛然一顫。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時間,我的確把“老師要生氣了”當作了自己的口頭禪,時不時地就要説一次。袁司彥的話使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孩子犯錯時我不再耐心地和他們講道理,而是簡單地用“老師要生氣了”這句話來製作孩子的行為?也許是因為我表露出“生氣”這種不良情緒時,孩子總是會立刻安靜下來吧,我居然下意識地把“生氣”當成了維持教室次序的法寶!現在想來,這種方法雖然能立收實效,但是對良好師生關係的形成與幼兒認知、社會性的發展都存在着不良的“後遺症”。

孩子不是因為覺得我有道理,而是懾於我作為教師的威嚴與氣勢。且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認為我是一個“無能”的教師,因為我只會“生氣”。我為什麼不能耐心一點觀察瞭解幼兒行為背後的原因?為什麼不能以理服人?為什麼不能做好情緒的自我調控,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幼兒呢?我試想換一種方式,如對孩子説:“肖宇快坐好吧,藍貓不是説小朋友要坐直,不然脊椎就要變彎了麼?”也許這樣一樣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昨天開始教育活動前,我拉過肖宇和袁司彥,誠懇地對他們説:“謝謝你們的提醒,老師下次再也不會‘生氣’了!”

幼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6

《滑梯上的惡作劇》

一天分組活動,我正輔導不會跳繩的幼兒學跳繩,瑜瑜小朋友跑過來叫我:“王老師,于思遠他們往‘滑梯’上吐唾沫,不讓我們滑。”我抬頭一看,果然見班上的幾個“淘氣包”正圍着‘滑梯’看着什麼。我心想:這幾位“淘氣大將”每天都要搞點惡作劇,今天我得好好地“處理”一下了。我三步並兩步走了過去,剛要大聲斥責,忽然聽到于思遠嚷道:“哎,快看!唾沫往下滑了。”我急忙把要説的嚥了進去,站在他們的背後聽他們的對話。“真的,就是滑的太慢了。”凱凱頭也不抬地説。這時迪迪小朋友説:“你知道唾沫為什麼會滑下去嗎?”“這個問題提到不錯,誰知道呀?”聽見我在説話,這幾位“淘氣包”立刻轉過頭來,不知所措的看着我,眼光中似乎在説,我們只是想看看唾沫是否也能滑下來。我笑了笑説:“你們很聰明,想一想,再看一看,你們發現什麼了……”幼兒看我沒有批評他們,情緒立刻活躍起來。迪迪説:“我知道,因為這個‘滑梯’面是斜的,而且很光滑,唾液像水一樣可以流動,所以就滑下來了。”我摸着他們的頭笑了笑説:“你們説的很對,但你往這裏吐唾液對不對呢?”“不對!”“隨地吐痰不對,往‘滑梯’上吐也不對。”“不講衞生。”小朋友們大聲地搶着回答。我肯定了幼兒的看法。“老師,以後我們不隨便吐了。”幾位小朋友異口同聲地説道。“咱們給擦乾淨了吧。”凱凱邊提議邊從口袋裏拿出紙將“滑梯”上的唾液擦乾淨。此刻,“小滑梯”前又排起了隊。

望着孩子們純真而快樂的面孔,我真為我差點的冒失感到慚愧。看來老師千萬不能用自己的想法來斷定孩子的行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要了解孩子想什麼,做什麼;要善於從惡作劇中發現孩子淘氣中積極的一面,因勢利導,才能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o319q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