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教師如何聽課與評課2篇

教師如何聽課與評課2篇

教師如何聽課與評課1

一、聽課前應準備什麼

教師如何聽課與評課2篇

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敵,聽課也是如此,教師盲目進行聽課與有所準備去聽課,效果大不一樣,那麼,聽課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1)熟悉教材,瞭解這節課編者的意圖,弄清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熟知教學內容的重難點。

(2)明確這節課教學的三維目標,聽課時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看出教師教學的完成情況。

(3)針對這節課在頭腦中設計課堂教學初步方案。粗線條地勾勒出大體的教學框架,為評課提供一個參照體系。

(4)聽課前要回憶自己是否教過這節課內容,有什麼困惑與問題。再回憶是否聽過這節課。

 二、聽課時應記錄什麼

聽課記錄是重要的教學研討資料,是教學指導與評價的依據,它應該反映課堂教學的原貌,使聽課者依據聽課記錄,通過合理想像與彌補,在頭腦中再現教學實況。應關注如下幾個方面:

(一)要關注教學環節設計。

即情境創設→新課的導入→新知識的探究→新知識的鞏固、應用與拓展等。能夠做到隨機應變,靈活調整,調控課堂,達到激活課堂的目的。各環節如何控制時間,完成每一環節的過程和過渡的情況;聽課時還要注意思考,教師為什麼這樣安排課堂教學環節,大的環節內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環節,怎樣使課堂結構符合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材特點和幼兒實際的,各個步驟或環節之間怎樣安排是否有條不紊?一環緊扣一環的,什麼時候教師引導,什麼時候幼兒自主探究,什麼時候幼兒合作交流,什麼時候幼兒練習展示,什麼時候反饋評議,什麼時候質疑討論,什麼時候歸納小結,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學調配,充分發揮每一分鐘時間的效能。

(二)要關注重點突出難點突破。

聽課時要關注教師是怎樣充分、靈活、簡便、有效地運用幼兒已有的知識再現縱橫聯繫。是否採用舉例説明,引導比較、直觀演示等手段。如何運用比較、分析、綜合等邏輯思維方式幫助幼兒突破重點難點,理解掌握新知識。解決問題要關注如何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幼兒的精神財富。如何組織幼兒自主探究,親身體驗,學會新知識。這更要求我們青年教師必須認真細心揣摩。

(三)要關注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

聽課時要關注教師是怎樣在教學過程中與幼兒積極互動、共同發展。從教師的"教"為中心,向以幼兒的"學"為中心轉移,怎樣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之間的關係。如何創設幼兒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幼兒學習能力。

(四)要關注輔助手段的應用。

聽課時,還要認真琢磨教師如何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為幼兒的學習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五)要關注練習設計與知識拓展。

練習設計是否做到有針對性、層次性、拓展性,達到鞏固新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同時,要關注練習形式是否多樣,是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實際問題,提高幼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另外:課堂教學過程隨着時間的流動而進展。

在一節課中,過去的不可能再"回放";有些細節轉瞬即逝,忽略某些細節,感知就會出現斷裂,影響對整個教學環節的整體認知。因此,聽課時要全身心地投入,積極思維,認真分析。

應從三個角色介入:

即一要進入"教師"的角色。要設身處地地思考,如果自己來上這節課,該怎樣上。將執教者的教法與自已的構思進行比較,這樣即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長處,不理解執教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無原則的同情理解,看不到不足與缺點。二要進入"幼兒"的角色。要使自己處於"學"的情境中,從幼兒的角度去反思教師怎樣教或怎樣處理教學內容、怎樣引導、如何組織,幼兒才能聽得懂、能探究、能應用、會掌握。三要進入"學習"的.角色。在聽課中更多地去發現教者的長處,發現課堂教學的閃光點,以及對自己有啟迪的東西,做到取長補短,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三、聽課後應做些什麼

(1)整理好聽課記錄。

記錄聽課內容,按先後程序提綱挈領地記錄下來。記錄時間分配,即各環節所用時間,教師教用的時間,幼兒學用的時間。記錄教法學法的選擇與應用,記錄情境創設、過渡的語言、引導的技巧、激勵的方法、組織活動的方式。記錄教師挖掘與利用課堂生成資源的情況,記錄靈活處理偶發事件。記錄練習狀況、練習內容、練習形式等。

(2)做好課後分析。

聽過一節課後就應及時進行綜合分析,找出這節特點和閃光處,總結出一些有規律性的認識。明確對自己有啟迪、能學會的有哪幾個方面。並針對這節課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建議性的意見與合理性的修改建議,與執教教師進行交流切磋,以達到互助互學的目的。

教師如何聽課與評課2

聽課、評課是每一位教師的必修課,是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做好教研活動中的聽課、評課工作;有利於指導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從而達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目的。

俗話説:教學相長。其實“教”與“聽”、“教”與“評”何嘗不是如此!“聽”是“評”的基礎,“評”是“聽”的反映。“聽”——聽什麼?“評”——怎樣評?這是值得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如何進行聽課

1、聽什麼?

聽課時,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

對於教師的教,聽課時重點應該關注的是:

(1)課堂教學確定怎樣的教學目標(學生要學習哪些知識?學到什麼程度?情感如何?)。目標在何時採用何種方式呈現;

(2)新課如何導入,包括導入時引導學生參與哪些活動;

(3)創設怎樣的教學情境,結合了哪些生活實際?

(4)採用哪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5)設計了哪些教學活動步驟?如:設計了怎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樣的活動讓學生動手動口操練,使所學知識得以遷移鞏固;設計怎樣的問題或情景引導學生對新課內容和已有的知識進行整合等。

(6)使哪些知識系統化?鞏固哪些知識?補充哪些知識?

(7)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技能?達到什麼地步?

(8)滲透哪些教學思想?

(9)課堂教學氛圍如何。

對於學生的學習活動,聽課時應該關注:

(1)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2)學習活動中學生經常做出怎樣的情緒反應;

(3)學生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

(4)學生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

等等。

2、如何聽?

課堂教學是評課的依據,聽課老師應該集中精力,堅持要做到以下五個字:聽、看、記、思、談。

(1)聽。

就是聽上課老師是怎樣複習舊知識的?是怎樣引入新知識的?是怎樣講授新課的?是怎樣啟發學生思維的?是怎樣指導學習方法的?是怎樣組織學生討論的?是怎樣鞏固新課知識的?是怎樣結尾的?是怎樣佈置作業的?還要聽學生是怎樣回答問題的?是怎樣提出問題的?是怎樣討論問題的?

(2)看。

就是看上課老師的板書,看上課老師的教態,看上課老師和學生的感情交流,看上課教師使用教具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看上課老師的教學時間分配;

還要看學生的表情,看學生的板演,看學生的練習。

(3)記。

就是記錄聽課時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內容。一是記聽課的日期、節次、班級、學科、執教者、課題、課型;

二是記教學的主要過程,包括主要的板書要點;

三是記本節課在教學思想、德育滲透、雙基教學、能力培養、教材處理、教法改革等方面值得思考的要點;四是記學生在課上的活動情況;五是記對這堂課的簡要分析。

(4)思。

就是想一想這堂課有什麼特色?教學目的是否明確?教學結構是否科學?教學思想是否端正?教學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注意點是否強調?板書是否合理?教態是否自然而親切?教學手段是否先進?教法是否靈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調動?寓德育、美育於教學之中是否恰到好處?教學效果是否好?“雙基”是否紮實?能力是否得到培養?有哪些突出的優點和較大的失誤?

(5)談。

就是和被聽課老師與學生交談。可先請上課老師談這節課的教學設計與感受,再請學生談對這節課的收穫與不足;然後再由聽課老師談自己對這節課總的看法,談這節課的特色,談聽這節課所受到的啟迪與所學到的經驗,談這節課的不足之處,談自己的思考與建議。

3、聽課要注意什麼?

(1)聽課之前要有所準備。聽課前要做到:

①要掌握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

②要了解上課教師的教學特點;

③要了解聽課班級學生的情況。這樣聽起課來就比較心中有數,聽課效果就更好。

(2)聽課態度要端正。

進入課堂後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到認真聽、仔細看、重點記、多思考,不要漫不經心,不要東張西望,不要思想開小差,不要干擾學生學習,不要干擾老師上課。聽課位置可在學生最後排,也可在學生最前排。

(3)聽課記錄要詳略得當。

聽課要以聽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聽和思考上,不能把精力集中到記錄上,變成書記員、錄音機。記錄要有重點,要詳略得當,教學過程可作簡明扼要的記錄,講課中符合教學規律的好的做法或存在不足的問題可作較詳細記載,並加批註。

(4)聽課後要交換意見。

聽完課後要及時和上課老師交談或交換意見,就是説,要進行評課。

二、如何進行評課?

1、評課原則:

(1)實事求是的原則。評課本着公正、實事求是的態度,實話實説是體現評課者責任心的問題,也是給執教者學習的機會,切不可敷衍了事,那樣對不起同事的勞動。

(2)零距離的原則。主持者應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評課氣氛,要讓執教者在春風化雨般的評語中得到信心,也學會反思。讓每一位聽課者都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3)針對性原則。評課不宜面面俱到,應就執教者的主要目標進行評述,問題要集中明確,充分肯定特色,也大膽提出改進,不主張1234羅列太多,只要一兩點到位就夠了。

(4)激勵性原則。評課首先要考慮到最終目的是為了激勵授課者,而不是挑毛病,要讓執教者聽了你的評課後更有信心,更有勇氣,而不要讓他聽後感歎:“這輩子再也不上公開課了!”

(5)差異性原則。要因人而異,不要強求一律,要用別人的長處比自己的短處,而不是用自己長處比別人的短處。

(6)就課論課原則。把課評足,就事論事,不要由評課到評人,更不能因一堂課而否定其全部工作。把學生的發展狀況作為評價的關鍵點。

教學的本質既然是學習活動,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學習者學習活動的結果勢必成為評價課堂教學好與壞、優與劣、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如果思維得到激發、學業水平得到充分(或較大程度)的發展與提高、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或較大程度)的激發併產生持續的學習慾望,則可以認為這就是一堂很好的課。

2、評什麼?

從以下六個方面的內容進行。

(1)評教學思想是否正確

一節課教學方案的制訂、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和教學過程的實施,都是由教師的教學思想決定的。如果教師認為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取得高分、為了讓學生考入好學校,那麼必然對尖子學生感興趣,對基礎一般的學生和較差學生視而不見,這樣的課堂不可能面向全體學生;如果教師認為教學自古以來就是教師講,學生聽,那麼在教學中他就必定採取注入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不論學生是否聽懂,儘管往下講。因此,評價一堂課,首先要看教師的教學思想是否正確。是否把學生視為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僅是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評教材處理是否科學合理

教材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重要工具書,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材料。教師要上好課,就必須認真鑽研好教材,真正吃透教材,精心組織教材,科學處理教材。如果教師對教材不熟悉,或對教材中實質性的內容沒有吃透,那麼上起課來必然是應付,這樣的教學效果不可能好。教師教學時不能把教材結構、內容原封不動地搬到課堂上,而必須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以及學生個性特點,重新處理好教材,再用這個符合本班實際的“教材”去科學安排好教學程序。

(3)評教法選擇是否恰當

教學任務不同,選擇的教學方法也不一樣。如果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獲取新知識,那麼選擇講授法比教好;如果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是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的,那麼選擇討論法比較好;如果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的,那麼選擇自學輔導法比較好;如果教學任務是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為主的,那麼選擇發現法、嘗試法比較合適;若一節課要完成多項任務,這時就應該綜合選用多種方法,或以一種方法為主、配合應用其他方法。在評課時要分析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該教師所採用的方法是否合適。其次,還要看是否結合學科特點進行選擇。例如語文課和外語課,一般多采用講授法;自然課、科學課和綜合實踐活動等學科一般以實踐操作法為主。在選擇教法還要看這節課是否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如年齡較小的學生就不太適合用發現法、探索法。教法的選擇還應結合教師個人的素質條件,如教師本人沒有紮實的功底,語言不夠生動形象,又沒有幽默感,那麼説話法和討論法就很難運用。但我們知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評課時主要看這節課教師是否能靈活處理、創造性地去發揮。

(4)評學法指導是否滲透

當今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一個人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再多也趕不上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非常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忽視學法指導,教法就會失去針對性。評課時,要評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否能有機滲透學法指導。即在講解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有機進行學法指導。如在課堂上檢查學生預習時,教師是否指導課前怎樣預習、課後怎樣進行復習等;在新課的.其他環節中,是否指導學生學會用字典、手冊、地圖冊等工具書;有條件的高年級學生,教師要引導其在網上查資料,並能下載有關材料。在這種課堂上學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學到新的知識還能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這樣,將來才能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

(5)評能力培養是否得到落實

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對每位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對國小生而言,不可能要求他們有什麼重大的發明創造,但我們可以培養他們去創造性地學習,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讓他們從小就有一種探索精神,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在評課時,也要對教師在課堂上是否鼓勵學生敢於思考、敢於探索、敢於質疑、敢於讓學生七嘴八舌等作為一個重要環節來評。教師應鼓勵一些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給他們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讓他們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師在課堂上不要隨意否定學生的看法。應引導他們去討論、交流、合作,讓他們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6)評師生關係是否平等

學習的不可替代規律告訴我們:無論是知識經驗的獲得,還是智力、能力的發展;無論是情感意志的培養,還是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必須通過學生的積極思考和實踐行動,教師是無法替代的。課堂必須在師生平等的情況下,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在此過程中讓他們去探索和發現,從而獲得新的知識,而不是教師主宰一切。所以課堂上師生的關係是否平等也是評價這節課是否成功的關鍵。在這個環節上,主要看教師是否設置太多框框,是否對學生限制得太多。教師應鼓勵學生去自學能看懂的內容,並強調學生可以大膽去講,自己能動手操作出來的,可以大膽去嘗試等。

3、怎樣評?

評課必須講究藝術,決不能不顧對象信口開河,説完為快。

(1)要根據課堂教學特點和班級及學生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公開地評價一節課,不要輕易地給一節課下“成功課”或“失敗課”的評語,切忌一次定論、一錘定音,切忌帶個人傾向,切忌根據個人好惡給一節課下結論。

(2)評課要以肯定成績為主,以幫助提高為主,以鼓勵改革實驗為主。提出問題、提出建議不僅要客觀公正,還要考慮被聽課者的心理接受能力。決不能不顧場合,不顧後果,挖苦諷刺,指這責那或亂“放炮”。聽完評課後,要使上課老師感到有奔頭、有想頭、有勁頭。

(3)評課者要以虛心的態度,商量的口氣與被聽課老師共同分析研究,不要趾高氣揚,不要居高臨下,不能以檢查者或老教師的身份自居,更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人家頭上。在聽課中無論是發現了優點還是缺點,好的經驗還是存在的問題,都必須問個為什麼,看它和什麼事物有內在聯繫,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評課。

(4)評課要突出重點,要集中主要問題進行評議和研究,如教學思想問題,學法指導問題,能力培養問題。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談。要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進行具體分析,不要太籠統。如説某課重點不突出,就要幫助人家找出重點,並提出如何突出重點。

(5)在定量定性的分析判斷中,儘可能按量化的數據(採用課堂教學評價表),從整體聯繫的事實與實例中進行評課,這樣才有説服力,才容易達到説課的目的。

(6)要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儘可能在評課之前較全面地瞭解被評課者的政治思想素質、業務能力水平、個性心理等。還要儘可能地瞭解被聽課班級的班風、學風及學生學習情況。這樣評起課來針對性就更強。

(7)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評課,不要只説好話,或者互相吹棒,不敢涉及問題,不敢發表不同意見。更不要當面不説,背後亂説,影響同事關係。

(8)擬好提綱。無論有組織、有目的的正規性的評課,還是同事相互聽課後的評課,都應該擬好提綱,這樣做可以克服評課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可以使評課更具科學性與針對性。擬提綱之前,應先對所聽的課進行較全面的回顧,再看看教材,翻翻聽課筆記,並參考上課教師對這一節課的自評情況和學生的評價情況,在認真分析思考的基礎上,擬出評課的提綱。

提綱的內容可根據評課各種不同方法的要求,寫出詳略得當的提綱來。但是,無論用何種方法進行評課,都要突出反映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本節課的主要優點或經驗或特色是什麼?二是本節課的主要特點或不足或需要探討的問題是什麼?三是你的建議是什麼?如改進教學的建議,推廣經驗的建議等等。

4、評課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只聽不參加評課。這是聽課的大忌,不評課聽課就沒有意義了。

(2)蜻蜓點水,不痛不癢。有的老師聽課,只聽大概,所以評課只能如此。

(3)事無鉅細,面面俱到。評課沒有主次,沒有重點。

(4)充當好好先生。這最為普遍,只揀好話説,使上課者和聽評者沒有充分認識不足和遺憾。

(5)惡語傷心。專挑毛病,在門縫裏看人,這與評課是背道而馳,極不主張。

(6)追趕時髦,脱離實際,套些時尚的理論和時髦的評語,沒有多大的指導價值。

(7)當面不語,背後不斷。這種現象最為可怕,評課時有話不説,只當聽眾,當老好人,可課後卻大加評論,評頭點足,而且往往只會説授課者不是之處,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

評課活動中,我們積極倡導的是一種和諧又實事求是的評課文化,建立一種新型平等、相互學習、相互研討的評課環境。那種只談優點或只談缺點的評價都是片面的,而那種任憑評課者評得“天花亂墜”,卻沒有執教者對自己教學的專業評價的獨立性和權利,更不可取。新課程呼喚的是每一個教師都能夠成為教學的主人,對自己的課都能夠有一個自己的評價認識和意圖的闡述與反思。而且更重要的是,把聽課、評課真正地當作一種教研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彼此交流,發表觀點,大家都受到啟發。這樣的評課文化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態勢,這樣的活動才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才能推動我們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標籤: 評課 聽課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wp922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