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農業 >

憫農原文及教案

憫農原文及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憫農原文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憫農原文及教案

憫農原文及教案1

憫農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註釋:

禾:穀類植物的統稱。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譯文:

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

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禾、日、午、下、土、中”這6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汗、誰、知、盤、粒、辛、苦”的讀音。

2、理解每行詩的意思和全詩內容,練習用自己的話説説全詩的內容。

(二)能力教學點:通過學習古詩,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學習生字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會看圖,培養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使學生懂得農民勞動的艱辛,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教育學生熱愛勞動人民,愛惜糧食。實踐和創新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重點:理解古詩內容,學習生字。

難點:會用自己的話説説這首詩的意思。

解決辦法:教師要通過範讀,領讀,指導學生讀好古詩,結合看圖,體會詩意。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學習生字時,先讓學生自學,然後進行猜字、搶讀、找朋友的遊戲。

五、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藉助拼音讀熟課文,理解字、詞意思,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練習背誦。

2、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分析字形、學習生字,並練習默寫古詩。

(二)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是一首古詩,全詩共4行,兩句,有兩幅插圖,第一句講農民頭頂烈日,在田間辛勤勞動,第二句講作者看到農民辛苦勞動後的感想:糧食來之不易,粒粒飽含着農民的艱辛勞動之苦。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啟發談話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吃的糧食是怎麼來的嗎?農民伯伯種地可辛苦了,每一粒糧食都飽含着他們的心血和汗水,下面大家就跟着老師一起去看看農民伯伯是怎樣種田的。

(板書課題:4憫農)

(二)初讀古詩,大致瞭解圖意。

1、出示投影1

圖上畫了什麼?你想到了什麼?

2、出示投影2

圖上畫的什麼人?在做什麼?

3、藉助拼音讓學生讀準每個生字的音,把全詩讀正確,讀熟。

4、使用生字卡,蓋上音節,檢查學生對字音掌握的情況。

讀詩時,下面幾個字,指導讀準

誰,翹舌音,讀shu0

知,讀“zh9”,不讀“z9”

5、指名讀古詩,教師予以指導評價

6、教師範讀,指導讀

(三)理解古詩內容

1、學習第一句

(1)指導學生仔細看圖,農民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做什麼?他怎麼樣了?

(2)結合句子理解“日當午”“滴”、“禾下土”

(3)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句的意思(炎熱的夏天,中午最熱的時候,農民頂着烈日給禾苗鋤草。農民累得全身是汗,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禾苗下的泥土裏)

(4)通過學習這兩句,你想到了什麼?體會農民勞動辛苦的情景。

2、學習第二句

(1)過渡語。看到了這樣的情景,作者想到了什麼?

(2)齊讀第二句,體會“盤、餐、粒粒、皆”這些詞語的意思。

盤——碗裏

餐——飯

粒粒——每一粒

皆——都

(3)想象第二句話的意思,並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誰知道碗裏的飯,每一粒都是農民辛苦的'汗水換來的)

3、用自己的語言説説整首詩的意思

4、指導朗讀,讀準字音和停頓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引申、擴展:學習了這首古詩,你懂得了什麼?

6、小結。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尊重勞動人民,珍惜糧食。

(四)指導背誦:出示憫農(二)讀一讀

教學反思

《憫農》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感歎詩。這首詩寫出了烈日下農民辛苦勞動的情景,在現代也賦予了新的意義,一切收穫都是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特別是現在提倡節約型社會,珍惜勞動成果、節約社會資源更是每個人的責任。這首詩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早熟記於心,甚至達到倒背如流。對於這樣的古詩又如何進行教學呢?我想嘗試新的教學模式,以達到吸引學生的目的。以下就是我的幾點創新:

一、獨特引入,貫穿線索

語文課程是一門語言學科。語文教學我認為應從孩子們熟悉的語言故事入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我在教學開篇就引入了孩子們熟悉的動畫人物“賣火柴的小女孩”,孩子們眼前一亮,我隨即導入了和食物有關的課題《憫農》。然後以這一線索激勵學生為小女孩努力掙得食物,完成了“朗讀課文”“認讀詞語”“認識生字”等教學環節,學習效果較好。

二、遊戲滲透,興趣濃厚

在朗讀課文環節,我變換多種朗讀方式,如“自讀”、“同桌兩人共用一本書讀課文”、“指名讀”、“黃金搭檔讀”等。

在認讀詞語環節,我加入了“小老師”進行指導,學生積極性很高,小老師也得到了一次提升鍛鍊的機會。

在認識生字環節,我重點滲透了“遊戲識字”,如:“快速反應站立讀”“擺長龍”“找朋友、找影子”“碰碰車”“打撲克牌”“收麥子”等,又用“開火車”的方式進行了學習效果檢測。學生們非常喜歡這種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新課改下的“在玩中學,在學中樂”。

三、運用視頻,突破難點

在理解古詩含義時,有一定難度,我給學生播放了“小豬吃米飯”的視頻,讓後發問“你喜歡小豬嗎?”,通過學生的回答,我適時地講解了古詩的含義,學生理解的很清楚。然後播放了《洪都拉斯飢餓兒童》的視頻,學生看後吃驚的表情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我及時引導學生説説自己此時的想法,學生説了很多令我感動的話,也深刻的認識到了“珍惜糧食”的重要性,深化了本課主題。在評選出“表演小明星”後,我以視頻“絢爛煙花”加以表揚,在歡快聲中結束了本課教學,學生感覺意猶未盡。

四、看圖表演,加深認識

我請學生欣賞圖片,並根據圖片內容在小組內挑選人員,上講台進行表演,表演時老師負責攝像,學生積極性很高,都把自己的狀態表現出來,都想成為今天的“小明星”。我適時引導“要想成為小明星,平時應該怎麼做呢?”學生都能説出“要愛惜糧食”,我以總結的方式再次給孩子們強調“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在此環節學生不僅需要自己組織語言,同時還要設計動作,這一過程更好的讓學生認識到現在提倡節約型社會,珍惜勞動成果、節約社會資源更是每個人的責任。

五、不足之處:

1、在欣賞圖片表演環節,由於前面環節進行的不緊湊,時間不夠用了,我只好以老師指導的方式,引導學生説一説圖片內容,告訴大家“這樣做對嗎?”“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未能進行完整表演,這是本節課的一大遺憾。

2、本節課開始時,我已告訴大家要評選出今天的“小明星”,可是未能進行完整表演,評選環節我只是以口頭表達的方式表揚,沒有在“絢爛煙花”的音樂聲中進行頒獎活動,這又是一處遺憾。

也許,每次上完課多多少少都會有些遺憾,沒有遺憾就沒有下一次的亮點,更不會在反思中一次次成長、進步,期待自己今後在課堂上的精彩表現!

憫農原文及教案2

憫農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憫農》教案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並能按筆順規則正確、工整地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

教學重點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並能按筆順規則正確、工整地書寫。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藉助畫面,引入課題

孩子們,我們今天吃的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出示掛圖)圖上畫的是什麼?齊讀課題,解題義。憫:哀憐。憫農:同情農民。

二、教師範讀,學生看書聽讀,注意聽清楚每個字的讀音

三、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詩句,把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

1、不認識的字,請大家幫幫忙(抽學生上台展示)。

2、覺得哪些字的讀音要提醒小朋友們注意,教一教大家。

3、教師檢查,注意指導讀準“誰”、“知”、“辛”、“農”的讀音。

4、你用什麼好辦法把這些生字娃娃給記住。

(1)注意區別“午—牛”的字形。

(2)教師指導學生認識“”(光字頭)這個偏旁。

(3)鼓勵學生用聯繫生活實際和“合一合”的方法記憶生字。

5、這些生字娃娃都有好朋友,它們手拉手就成了朋友,你願意給它們找幾個朋友組成詞嗎?

生生、師生交流,學會積累詞語。

教師總結:平時注意從生活中、課外讀物中積累詞語。

四、再讀詩句,注意讀通順、流利

1、聽朗讀錄音帶。

2、讀給同伴聽。

3、讀給老師聽(跟錄音帶)。

五、藉助畫面瞭解古詩的意思

1、農民伯伯在幹什麼?這是什麼時候?可以用書上的哪句詩來表達?(鋤禾日當午)

2、正在為禾苗鋤草的農民伯伯怎麼樣?(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可以用書上的哪句話來表達?(汗滴禾下土)

3、孩子們,農民伯伯種糧食多麼辛苦啊!請聽朗朗的媽媽是怎樣對朗朗説的(錄音):朗朗,我們碗裏的每一粒飯都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你一定要愛惜糧食啊!你能把朗朗媽媽的話用詩句表達出來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六、美美地朗讀詩句,要注意讀出感情

朗讀停頓參考: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採用多種形式美讀。採用多種形式抽背。

七、你學了詩句,明白了什麼

八、自主探究,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怎樣寫才漂亮。

2、生生、師生交流,教師範寫。

3、學生書空,自己寫。

4、評價。

(1)自評:在你認為寫得最滿意的字下畫顆星,以表鼓勵。

(2)互賞、互評。抽生上台展示,評好在哪兒。

九、教師推薦古詩,欣賞古詩

1、小結學習古詩的方法。(讀、悟)

2、出示李紳另一首《憫農》詩,小組討論學習,熟讀成誦。

春種一粒慄,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3、課外你還讀過哪些詩?全班交流。

十、作業:(任選)

1、寫寫生字或背背詩歌

2、收集古詩。

《憫農》教學反思

《憫農》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二、三歲的小孩就能倒背如流,因此,今天教學這首古詩,對於中班幼兒要求背誦並不難,能作過多的要求。於是,教學中關鍵重點引導小朋友體會糧食來之不易,懂得要珍惜糧食。為此,我從看圖瞭解“辛苦”到讀詩感受“辛苦”來展開教學活動。

1、讓小朋友感受“辛苦”:幼兒教學要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所有的教學活動不能憑空開展,一定要在幼兒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我他們做彎腰姿勢保持五分鐘來感受“辛苦”,他們個個都覺得累。這種親身體驗比憑空解釋效果好。另外,為了讓幼兒真正瞭解糧食,特准備了水稻,讓幼兒進行實物觀察。看到幼兒臉上擺出好奇和驚喜,我別提有多高興。我講解了水稻的生長過程到收穫,再到稻穀變成米飯的漫長經歷以及期間的農民伯伯的付出等,小朋友們都聽得很認真,並知道糧食是來之不易的。

2、看圖瞭解“辛苦”: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插圖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創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實現早期閲讀教學的自主化、個性化。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時,我不作任何要求,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空間。在他們充分交流的基礎,再讓他們舉手發言。有個孩子的發言出乎我的意料。那就是蔡均易,他説:“我知道這是夏天,很熱很熱的,我外公去種田的。”“你是怎麼知道的?”“圖上有太陽的。”這時,妞妞也説是夏天,我也要她説明理由。她説:“那農民伯伯都流汗了。”我便問:“農民伯伯這麼熱,還在幹活。那你們覺得怎樣的太陽好一點?”這一問,激發了孩子熱情,課堂就熱鬧了。在孩子們討論的基礎上,我重點引導孩子們對比春天與夏天的太陽。孩子們就更加了解了農民伯伯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勞動的辛苦。

3、以朗讀感受“辛苦”: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師生合作讀,引讀,範讀等,讓幼兒從朗讀中體會勞動的辛苦。如,“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這種表示勞動艱辛的句子,我作了重點引導。更是提醒他們中午用餐時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因為每一粒糧食裏面都包含着農民伯伯的汗水,孩子們愛惜糧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

不足之處,在看圖討論和觀察實物水稻的環節花得時間太多,留給朗讀的時間就不夠了。所以,朗讀指導不很到位,應該分為兩課時效果比較好。

標籤: 教案 原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nongye/1q1gn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