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農業 >

林權爭議調查報告

林權爭議調查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林權爭議調查報告,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林權爭議調查報告

林權爭議調查報告1

近年來,新賓地區因林木承包、轉讓、經營而產生的糾紛呈上升趨勢,因林權糾紛而導致的訴訟、上訪也越來越多,如不能妥善及時地處理這些糾紛,必將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20xx年,全縣訴至我院的林權糾紛案件有8件,佔合同糾紛總數的1.58%;20xx年增至18件,佔當年合同糾紛總數的3.58%,20xx年,受理該類案件16件,佔同期合同糾紛總數的3.3%。林權糾紛案件不僅在數量上越來越多,而且,案件的複雜程度也越來越大。由於八十年代以前的計劃經濟時期,農村管理體制多次變動,土改到合作化、四固定、聯產承包責任制,期間合了又分,分了又合,七十年代打破界線造田地,八十年代林業發證又出現重、漏、錯發的現象,因而導致林權糾紛時間跨度大,牽涉面廣,歷史遺留問題多。法院受理的林權糾紛案件,取證難,結案難。我院針對這種情況,對當前林權糾紛案件進行了專題的調研。

一、林權糾紛的特點

1、案發的必然性。隨着近年來國家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商品林的效益顯著提高,林業資源倍受重視,農民造林、營林的熱情高漲。又加上免徵農賦、土地升值、木材漲價等多種因素,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林業利益。由於當前農村普遍存在法律觀念淡薄,法律知識匱乏的現狀,導致農村集體經濟利益分配不均衡,所籤林業承包合同不完善、不合理等現象出現,因而發生糾紛就不可避免了。

2、訴訟主體的特定性。林權糾紛主要類型為林業承包合同糾紛,林業承包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為承包人與發包人;在發包方違反民主議定原則,侵害村民利益時,村民或村民代表半數以上的也可作為訴訟主體進行訴訟。

3、矛盾糾紛的羣體性。糾紛發生後,往往會出現當事人的家族親屬、其他村民等羣體共同參與。實踐中,糾紛的一方或雙方,出於法不責眾、人多勢眾的心理,往往尋找各種藉口,組織羣眾集體上訪。現今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不穩定因素之一。

4、激烈的對立性。由於人們對政策和法律的理解不同,加上經濟利益的驅動,爭議雙方對立情緒非常大。村委會往往在換屆後,新班子出於經濟利益驅動和受村民紅眼病的壓力,往往擅自解除林木承包合同;而承包林木方因自身合法權益被侵害而氣憤,情緒往往很激動,導致雙方激烈對抗。如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有的就會採取上訪、靜坐、堵路等極端方式,加劇矛盾的激化。

5、廣泛的影響性。這類糾紛若得不到及時妥善處理,不僅不利於社會穩定,而且易發生惡性刑事案件。林業承包的當事人一方往往是多人,有時也存在發包方因違背村民民主議定原則,引起全體村民的不滿,引發羣體性上訪、鬧事事件的發生,不穩定因素加大,矛盾尖鋭。

6、糾紛起因的複雜性。由於過去林業政策多變,歷史遺留問題多,導致糾紛的因素複雜,矛盾交替存在,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政策的原因,還有利益的原因。

二、林權糾紛的表現

1、隨意變更、終止林業承包合同或林權轉讓合同。村幹部換屆後,新的領導上任對前任村委會訂立的合同不滿意,就否認原合同的效力,隨意變更或解除原村委會簽訂的合同。因為前幾年訂立的合同,一般期限較長,承包費或轉讓金基數較低,隨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有的發包人以承包費不合理為由,單方決定終止合同;有的單方隨意提高數額,導致糾紛的發生。

2、部分村民受利益驅動,而產生了紅眼病現象。一些人平均主義、大鍋飯思想根深蒂固,不能正確對待承包人經過精心管理、辛勤勞動獲得的收益。他們往往讓羣眾鬧事,影響了承包人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引起合同糾紛。尤其是隨着林業優惠政策的出台,在林木價格大幅度升值的情況下,糾紛就更加容易產生。

3、發包、轉讓林地、林木,違反民主議定原則。由於林業承包、林木轉讓合同涉及集體經濟組織內的全體村民的利益,因此在簽訂合同時必須遵循民主議定原則。但許多村幹部在發包過程中未經全體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甚至有的村幹部營私舞弊,也不徵求黨政班子其他成員的意見,私自發包,搞暗箱操作。這些都極易引發羣體上訪事件的發生。如上夾河鎮古樓村柳河溝居民組訴被告上夾河鎮古樓村民委員會活林木轉讓糾紛一案,被告未經原告同意,將原告擁有的活林木出售給第三人,違反民主議定原則,法院依法確認合同無效。

4、合同內容不嚴密、不完善、不合理。部分村幹部缺乏經驗,在集體林地發包時未進行充分論證,或在集體森林資源轉讓時未按規定進行評估,盲目發包或轉讓,承包基數或轉讓價格普遍較低。由於時過境遷,受物價上漲、技術投入、科學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承包人或受讓人的收入與投出比非常懸殊,導致合同雙方在利益分配上引起糾紛。如,前幾年受理的大四平皇木廠村民委員會訴於文信等四起活林木轉讓糾紛,雙方在簽定合同時確定的轉讓價格過低、未經村民民主議定,在村民極力主張下,村委會提起訴訟,法院最終確認四份合同無效。在20xx年,於文信等人先後對村委會提起訴訟,要求支付鉅額賠償金,理由是合同無效的過錯在村委會。由此可見,按照程序審慎簽定轉讓合同十分重要。

5、林權界定不明造成活林木轉讓合同無法履行。由於歷史遺留等原因,部分地區的`林權存在爭議,這種情況下一方轉讓活林木,另一方提出林權異議,購買活林木一方勢必無法實現權利。如原告苗忠訴被告紅升鄉白旗村媽媽夥洛組活林木轉讓糾紛一案,被告按照程序將芹菜溝內部分林木轉讓給原告,並明確約定了高額違約金。原告支付價款後準備採伐時發現,合同轉讓的活林木不歸被告所有。後經法院調解,原告在返還價款後,支付原告一萬元的違約金。

三、化解林權糾紛的對策

妥善處理林權糾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對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保持農村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院對受理的每一起林權糾紛案件都持十分審慎的態度,並努力抵住壓力,依法公正審理。我院對林權糾紛案件堅持以疏導調解為主,儘可能地追求案結事了的社會效果。同時我院結合相關案例,積極進行法制宣傳,做到審結一件,教育一片。通過幾年來審理的林權糾紛案件,我院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角度出發,建議相關職能部門着重做好以下幾點,以減少糾紛的發生。

1、完善相關立法。法院在審理林權糾紛案件過程中發現,林權糾紛案件如何下判缺乏相關的法律依據。如我院受理最多的林木轉讓糾紛案件,我國於1984年出台、並於1995年進行了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規定: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可以依法轉讓,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但時至今日,關於林木轉讓如何操作的具體辦法也沒有出台。所以我院建議立法部門早日出台法律法規,這是預防和解決林權糾紛的關鍵所在。

2、加強法治教育。林地承包、林權轉讓合同涉及《農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森林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應當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法律,使之家喻户曉。廣大農民可以通過學習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對於鄉村幹部,應當增強依法辦事的意識,尤其應當注意不能隨意收回林地的經營權,隨意的否定原村委會發包的合同。

3、增強合同意識。林權轉讓合同是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簽訂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一經簽訂,當事人就應當依法遵守,誠信履行合同。轉讓合同應當具備當事人名稱、轉讓的標的物、林班、期限、雙方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爭議的解決方式等主要條款。合同生效後,轉讓方不得因負責人的變動而變更,更不得單方面宣佈解除合同。

4、增強程序意識。簽訂林權轉讓合同應當公開、公正,及時向村民公佈有關轉讓的信息,讓農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權,不能搞暗箱操作。要嚴格轉讓程序,轉讓方案應當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才符合民主議定原則。

5、增強聯動意識。在林改糾紛多發的鄉鎮,可考慮建立綜治聯調聯動機構,整合信訪、公安、司法行政、林業等部門的力量,按照主體不變、職能整合、聯動運作、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要求,做好疏導工作。對於那些可能發生的集體上訪,相關部門更應積極協調,努力將矛盾化解,以確保農村社會的安定、穩定。

林權爭議調查報告2

20xx年,彭陽縣被確定為寧夏全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試點縣,在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區林改辦的精心指導下,彭陽縣緊緊圍繞 大花園、大果園的建設目標,樹立經營生態的理念,堅持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為林業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反覆研究論證,全面安排部署,強化政策措施,狠抓任務落實,着力推動生態型林業向生態經濟型林業轉變,基本實現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的目標。

1基本現狀 全縣森林資源保存面積13.03萬hm2,其中現有集體林地面積8萬hm2,森林覆蓋率達到24%,林改涉及12個鄉鎮156個行政村808個村民小組,林改人口23萬多人。針對這一現狀,彭陽縣把發揮集體林地效益、增強集體林活力,作為興林富民、推動林業建設又快又好發展的重要舉措,以積極探索乾旱半乾旱地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道路。

2主要措施

(1)狠抓宣傳培訓,輿論引導到位。為了讓廣大幹部羣眾瞭解政策,支持改革,參與改革,該縣採取多種方式進行政策宣傳和業務培訓。一方面,廣泛宣傳動員[1]。編印發放《林改致農民朋友的一封信》5萬份、《林改政策宣傳手冊》1萬份,挨家挨户講解林改政策,發動羣眾參與。通過懸掛橫幅、刷寫標語、辦黑板報等,大力宣傳林改政策,努力營造林改氛圍。另一方面,加強業務培訓。從政策法規和操作程序入手,通過召開林改工作動員會、黨員大會、羣眾大會、業務培訓會,以會代訓、深化內容,使林改政策深入民心,家喻户曉。

(2)強化組織領導,政策管理到位。制定《彭陽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成立以縣長為組長,縣四大機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縣直22個部門(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林改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和行政村也分別成立了相應的機構。堅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評比,縣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積極開展調研,掌握工作進度,認真聽取各方意見,並及時對林改工作進行政策指導和協調推進[2]。各村民小組推選出3~5名熟悉情況、辦事公道、責任心強、在羣眾中有一定威信的代表組成林改理事會,積極參與林改,實施全程監督。同時,專門安排160萬元林改前期工作經費,確保改革工作的順利啟動開展。

(3)規範操作程序,工作落實到位。堅持把陽光操作、依法實施林改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先行試點、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積極開展林改工作,做到羣眾不瞭解政策的不實施,情況不明的不動手,達不到2/3同意的不通過,張榜公示有異議的不審批,權屬有爭議的不發證,確保每個程序和環節紮實到位,各階段工作不走樣、不偏向。同時,堅持實行四個公開,即林改內容公開、林改程序公開、林改方法公開、改革結果公開;落實四個到户,即公開信發放到户、確權登記表到户、山林承包合同書到户、山林權證到户,自覺接受廣大幹部羣眾監督,切實維護羣眾的合法權益,讓羣眾吃下定心丸[3-4]。

3工作展望

(1)進一步明確任務。在繼續抓好林改試點工作的同時,全力以赴抓好全面推進工作,確保年底前確權率達到100%,發證率達98%以上。

(2)進一步落實責任。按照階段工作要求,嚴格把握林權證數據錄入、登記、審核、發證等各個環節,確保每份林權證做到圖、表、冊一致,人、地、證相符。

(3)進一步強化糾紛調處。按照尊重歷史、面對現實、依法依規的原則,進一步加大山林權屬糾紛調處力度和林政案件查處力度,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化解於全縣林改的全過程中,為林權證發放消除爭議,確保全縣社會穩定和諧。

(4)進一步加大督查力度。把督促檢查、跟蹤問效作為一項制度,堅持長抓不懈,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全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保質保量按期完成,確保生態受保護、羣眾得實惠,為全區林改工作總結經驗,樹立典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nongye/jg0q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