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15篇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15篇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9頁統計表和統計圖、練一練,練習二十三第1~7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加深認識統計的意義,進一步認識統計表,掌握整理數據編制統計表的方法,能根據統計表作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簡單的統計圖,明確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自的特點和作用,能在看懂統計圖內容的基礎上作簡單的分析。

教學準備:

練一練第2題的兩張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統計的意義。

提問:在國小裏,我們學過哪些統計知識?

為什麼要做統計工作?

2、引入課題。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裏,經常需要對一些數據進行分析、比較、研究問題,這樣就需要進行統計。在統計時,又經常要用統計表、統計圖,並且常常進行平均數的計算。今天我們開始複習簡單的統計,這節課先複習統計表和統計圖。通過複習,要進一步認識統計表、統計圖,提高整理數據製作統計表的能力,認識統計圖的特徵、作用,能根據統計表和統計圖作簡單的分析。

二、複習統計表

1、讓學生看第119頁前兩行。

提問:怎樣才能製出一張統計表?

2、做練一練第1題。

請同學們看第1題。大家把收集的原始數據分類整理,製成統計表。

學生填表後集體校正。

現在請同學們按表下面的要求分析表裏的數據,把結果填在( )裏。

指名口答分析結果。

提問:從表裏還可以看出哪些問題?

3、做練習二十三第1、2題。

讓學生把練習二十三第1、2題做在課本上。

(1)口答校對第1題。

(2)出示第2題表格。

讓學生口答結果,老師板書,結果讓學生説説每個數據是怎樣得出的。

三、複習統計圖

1、説明:在進行統計時,除了用統計表,還經常要用統計圖。

請同學們想一想,為什麼有時要用統計圖?

説明:為了把數量之間的關係表示得形象具體,便於比較和研究,有時還需要把收集到的數據製成統計圖。

提問:我們學習過哪幾種統計圖?

2、出示:練一練第2題兩個統計圖。

(1)提問:這兩個統計圖各是什麼統計圖?

(2)説明:這是練一練第2題的`兩個統計圖。從題裏可以知道,這兩個不同的統計圖都表示了某廠兩個車間全年產值的統計數量。

提問:條形統計圖是怎樣表示數量的?

折線統計圖是怎樣表示數量及數量變化的?

(3)讓學生口答第2題的兩個問題。

提問:條形統計圖可以直接看出什麼?折線統計圖除了看出數量多少,還可以看出什麼?

你認為統計時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有怎樣的作用?

(4)提問: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比,它們的特點、作用各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追問:統計時只要求看出數量的多少,用哪種統計圖比較合適?如果既要看出數量多少,又要看出數量變化情況,用哪種統計圖比較好?

3、做練習二十三第3、4題。

(1)讓學生做第3、4題,完成在課本上。

(2)讓學生口答第3題,集體訂正,並説説百分率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你還能想到哪些問題?

(3)讓學生口答第4題,集體訂正,並説説百分率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你還能想到哪些問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複習了統計表和統計圖,你認為要怎樣整理數據編制統計表?

統計時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有怎樣的作用?

五、佈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二十三第5、6題。

家庭作業:練習二十三第7題。

教學後記: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一般類型的分百應用題,使學生明確這類應用題的聯繫與區別,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熟練掌握解題思路,準確找出量率之間的對應關係。

2、使學生明確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是基本一致的。

3、提高學生分析,判斷解答應用題的能力,滲透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百分數一般類型應用題的內在聯繫和解題規律。

教學難點:

數量關係的分析,弄清誰是單位“1”,誰是比較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複習內容

1、師:同學們,什麼節日快到了?(六一兒童節)

為了慶祝這個節日,我們學校六年一班組成了一個小合唱隊,其中有男生5人,女生4人。(磁力貼出示)

(一)複習分百應用題一類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師:根據這兩條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學生提問題)

(主要貼以下四條)(1)男生是女生的百(幾)分之幾?

(2)女生是男生的百(幾)分之幾?

(3)男生比女生多百(幾)分之幾?

(4)女生比男生少百(幾)分之幾?

請同學列式解答。

師:大家看我們今天要複習什麼?(分百應用題)

同學們看看這四道題都屬於哪類的分百應用題?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師:解決這類題的的關鍵是什麼?(找單位“1”)

【預設】1、學生説出找單位“1”

2、學生説不出來,但會説出找關鍵句,那師應問:找關鍵句的目的是什麼?(確定單位“1”)(板書:找單位“1”)

師:這類題該怎樣做?(比較量÷單位“1”)【如果學生説不出此關係式,師可以從四個題中找一個舉例,如:男比女多百分之幾?是用誰除以誰?】

(二)複習“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1、師:繼續剛才的題,我把這四個問題變成了四個已知信息,老師給你們佈置一個編題的小任務:請你從這6個條件裏選擇兩個,提一個數學問題,組成新的.題。(學生口答,教師貼條)【一定有意識,已知男求女貼一邊;已知女求男貼另一邊】

1、男生有5人,女生是男生的80%,女生有多少人?

2、男生有5人,男生是女生的125%,女生有多少人?

3、男生有5人,男生比女生多25%,女生有多少人?

4、男生有5人,女生比男生少20%,女生有多少人?

5、女生有4人,男生是女生的125%,男生有多少人?

6、女生有4人,女生是男生的80%,男生有多少人?

7、女生有4人,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有多少人?

8、女生有4人,女生比男生多20%,男生有多少人?

師:請你獨立完成這8道題,要求只列式(或方程)不計算。(學生獨立完成)

師:我請同學來説説你是怎樣解決這幾道題的。(生彙報,在彙報過程中要有關係式,教師板書每一題的等量關係式)

如果我要將這8道題進行分類,請你想想能分幾類?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説説你是怎麼分的?(其實就是這兩種題的區別是什麼)

小組彙報展示。(主要呈現已知單位“1”和未知單位“1”的兩種情況,板書體現)

第一類:

1、男生有5人,女生是男生的80%,女生有多少人?

2、男生有5人,女生比男生少20%,女生有多少人?

3、女生有4人,男生是女生的125%,男生有多少人?

4、女生有4人,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有多少人?

第二類:

1、男生有5人,男生是女生的125%,女生有多少人?

2、男生有5人,男生比女生多25%,女生有多少人?

3、女生有4人,女生是男生的80%,男生有多少人?

4、女生有4人,女生比男生多20%,男生有多少人?

(分類後)師:雖然我們把這8道題按已知單位“1”和未知單位“1”分成了兩類,但是它們之間是有聯繫的,是什麼呢?(或者我們説解題的根據是什麼呢?)

都是“求一個數的幾(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師手指左一類,問:這類都是已知單位“1”的(指一道)比如求男生有多少人實際就是求女生的(1+25%)是多少】

【師手指右一類】這都是未知單位“1”的,(在關係式上標上x)我們就可以用方程來解

師:大家看,我們今天覆習的分百應用題,它們的解題步驟是什麼?

確定單位“1”——找數量關係式——列式或方程

二、當堂訓練

師:大家複習的怎麼樣了?我出幾道題來考考大家!請看第一題

(一)只列式(或方程)不計算

1、在一次體育測試中,某班有38人成績合格,有2人不合格,這個班的合格率是多少?

2、一本書共100頁,小明第一天看了這本書的50%,第二天看了25%,還剩下多少頁沒有看?

3、小明看一本100頁的故事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50%,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1/2。第二天看了多少頁?

4、小明看一本書,第一天看了這本書的50%,第二天看了25%,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25頁,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名彙報。

三、解決問題

1、某服裝店老闆將兩件不同的衣服以相同的價格出售,一件賺了25%,另一件賠了25%,有人認為這個老闆不賠不賺,你同意這種説法嗎?請用數據説明。

2、某機械廠兩天生產一批零件,用同樣的箱子包裝。第一天完成總量的,裝滿3箱還剩90個,第二天生產的零件正好裝滿5箱。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個?

四、課堂總結。

師:通過複習分百應用題的一般類型題,我們掌握了基本解題方法,遇到問題條件比較複雜或隱蔽的題目時,為了把條件具體化,可以通過畫圖的方法幫助我們分析並找到他們。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使學生加深瞭解統計的意義。

2、鞏固學生對條形統計圖的認知,明確用1格表示2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在複習中進一步瞭解統計的意義,加深對條形統計圖的認識。

2、能根據條形統計圖的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統計

1、觀察討論

(1)教師出示條形統計圖:這張圖叫什麼名字?它有什麼作用?

仔細觀察統計圖你有哪些發現?

(2)學生觀察討論,思考,依據自己的體驗回答。

仔細觀察統計圖,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

(3)組織全班彙報交流,梳理統計圖信息。

2、回答問題

根據條形統計圖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問題嗎?

1)最受二年級同學歡迎的飲料是什麼?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2)喜歡哪兩種飲料的人數同樣多?你是怎麼知道的?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3、提問與解答

(1)根據統計圖上提供的信息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提問與解答。

(2)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選擇有價值的問題板書。

(3)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全班解答,訂正。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讓學生充分討論,在互動中分享、互補。

二、拓展練習

1、完成108頁第14、15、16題。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統計。採用全班合作的方式進行。

2、隨堂練習。

3、補充練習。

三、課堂總結。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63——6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 通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及其異同點。

2、 使學生能正確、迅速地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麼比例。

3、 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

教學過程

(一) 回憶舊知

1、 讓學生舉一個正、反比例的例子,説説什麼叫成正比例的量,什麼叫成反比例的量。

(1) 以小組為單位説一説。

(2) 指生在班內説。

2、 表示正、反比例的關係式分別是什麼?

生答後師板書

正:y/x=k(一定) 反:x×y=k(一定)

(二) 歸納正、反比例的異同點

1、 小組合作:用你們最喜歡的'方式表示出正、反比例的異同點。

2、 交流。

我們組是用表格表示的。

正比例反比例

相同點都有一個不變量兩個變量

不同點比值(商)一定x/y=k(一定)積一定xy=k(一定)

3、討論:如果我們用a、b、c表示三種量,用a×b=c表示它們的關係,那麼它們之間存在怎樣的比例關係呢?

(1)獨立思考。

(2)指名回答。

(3)歸納板書:a一定,b和c成正比例;

b一定, a和c成正比例;

c一定,b和a成反比例;

提問:為什麼根據一個乘法式子就能判斷兩種關聯的量成什麼比例呢?(根據乘、除法互為逆運算的關係,積相當於除法中的被除數,兩個因數分別相當於除數和商。)

(4)自己舉一個熟悉的三種數量關係,説一説它們存在怎樣的比例關係。(三)綜合練習:教科書63——64頁的練習。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5

四年級數學下冊《四則運算》複習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P13例6(0的運算)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關於0的運算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0不能做除數及原因。

3、複習鞏固《四則運算》的知識。

三、教學重、難點

0不能做除數及原因。

四、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師:我們上週一直在學習四則運算,主要講了四則混合運算,不知道你們的掌握情況怎麼樣?現在我們就來做幾道題。

課件顯示:

(1) 24+56 - 40

(2) 8×7÷2

(3) 2+3+6×5

(4) 72÷9 - 1×3

(5) (9+11) ×5

做好評比!

(二)回顧四則運算的'概念、運算順序

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老師板書,然後課件再次顯示關於四則運算的概念以及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加法

減法

乘法

除法

沒有括號的

加減混合或乘除混合:

加減乘除混合:

先乘除,再加減

有括號的:

先算括號裏面的

文本框: 四 則 運 算

(三)新授

1、引入

(1)快速口算

排火車進行快速口算

課件顯示:

(1)100+0= (2)0+56=

(3)0×78= (4)154-0=

(5)0÷23= (6)28-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29= (12)9×0=

(13)35-35=

(2)舉例總結關於0的四則運算,在運算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課件顯示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被減數等於減數,差是0;

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

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

100+0=100

0+56=56

28-28=0

49-49=0

154-0=154

99-0=99

0×78=0

29×0=0

0÷23=0

0÷76=0

(3)0不能作除數

課件顯示:

0不能作除數

18÷9=? 2×9=18

36÷6=? 6×6=36

6÷0=? ?×0 =6

6÷0是不可能得到商的,因為找不到一個數同0相乘得到6

0÷0=? ?×0=0

0÷0 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為0乘以任何數都得0

(4)鞏固運用0不能作除數

考考你!判斷對錯

課件顯示:

(1)128+0= 128 (2)0+45=45

(3)88+0= 0 (4)1×0=1

(5)0×97=0 (6)0÷56 =0

(7)16÷0 = 0 (8)60-0=60

(9)0÷76 =76 (10)10÷0=10

(四)鞏固練習

1、 應用題的解答

課件顯示:

寒假中,小明3天完成87道口算題,照這樣計算,他6天能完成多少道 口算題?

一個水果店運來蘋果、香蕉各8箱。蘋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運來水果多少千克?

2、判斷並改錯

課件顯示:155-34+46

=155-80

=75

240÷40×3

=240÷120

=2

讓學生先判斷再自己改錯,提醒注意在四則混合運算中的運算順序!

(五)做課堂練習,結課

做書《練習二》的第二題,以鞏固。

五、作業設計

1、背會《四則運算》的概念及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做《學習之友》單元測試題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在複習活動中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激發學生成功學習數學和自信心和創新意識,滲透事物間是相互聯繫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整理知識框架,提高學習的系統性,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等自我複習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加強生與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力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3、知識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義、性質,能正確迅速地解比例、化簡比和求比值。

(2)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應用比例尺的知識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教學重點:

理解比和比例的意義、性質,掌握關於比和比例的一些實際運用和計算。

教學難點:

能理清知識間的聯繫,建構起知識網絡。

設計思路:

擔任了幾年畢業班的數學教學,到六年級的下學期,將有一半以上的課程是在複習和整理,傳統的複習課讓習題一道道呈現,讓學生僅僅停滯在“會”的目標上,這複習課究竟應該如何去上好,應該如何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和數學的魅力一直是我們思索的問題。在一次班會課上,學生自己組織了班會活動,他們採用了電視上娛樂節目的形式,玩得非常高興,一瞬間,我就想,這樣的形式是否可以植入我的數學課堂?這樣是不是數學課上的我也可以和班會課一樣成為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課堂上的“權威”?本着“體現新理念,用活教材,練活習題,激活課堂”的思想,針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採用讓學生分組競賽的方法,把複習活動貫穿到課前、課中、課後,讓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理解本課重點,疏通知識脈絡,建構知識網絡,掌握複習方法。

課前準備:

1、把學生分成四大組,讓學生給自己組取名(如精靈隊、快樂隊等),把比和比例分成“比和比例的意義”、“比和比例的性質”、“求比例和化簡比”、“比例尺”四大塊,讓每一組抽籤確定本組的一個研究主題,然後分組研究本部分的知識包含哪些我們需要掌握的內容,有哪些重點和難點,最後擬定五個問題。要求這五個問題反映本組全體同學的水平,它們要能基本概括你們所研究主題的全部內容以及重點難點,而且為了本組能取得好成績,提出的問題要有價值,要有一定的思考性。然後依次向其它小組提問,請他們作答。

2、教師準備地圖一張、投影片、小黑板若干。

3、每一小組有一信封,信封內裝有比和比例各部分知識名稱和一張白紙。

【設計意圖:國小生喜歡爭強好勝,在學習活動中設置一定的障礙,引入競爭機制,猶如給學習活動加入了催化劑,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樂於合作,勇於探索,避免常規復習課的枯燥乏味,但這節課的課前準備必須是充分的,要求必須明確,這樣的課前準備其實是調動了學生自主複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習活動在上課前就已熱烈地展開了。】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裏的娛樂節目嗎?比如快樂大本營、奪標800、智力大沖浪啊?今天我們來玩一玩《開心四十分》,願意嗎?

二、展開活動,自主複習

1、師:今天的活動我們有個主題,出示:比和比例。為了在這次活動中玩出水平,賽出成績,我們各小組都進行了認真的複習,在提問和被提問方面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你們有信心奪取冠軍嗎?老師預祝你們問得巧妙,答得精彩!

2、多媒體宣佈比賽規則:

A、提問的一組如果其他小組回答正確,則答題的一組得兩顆星,提問的一組得一顆星作為優秀設問獎。

B、如果被提問的那個同學回答不出,可以向本組同學求援,求援機會只有一次,如果本組同學能正確答出,則加一顆星,如回答不出,則失去答題機會,由其他小組回答,答出則加一顆星。如果沒人能夠回答,則設問小組公佈答案,如果答案正確並有創意,加一顆星為優秀設問獎,如果出題有誤,則倒扣一顆星。

4、學生活動開始。

每組有發言人指名向其他組提問,依次輪流進行。

(教師充當調解員和記分員,並投影公佈小組成績,以鼓勵學生的積極性,並進行小結。)

【設計意圖:在課前學生已經分小組充分地合作複習研討的基礎上,學生的競爭意識早已讓他們盼望着課的開始,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調控比賽的時間、順序,以協作者的熱情感染整個課堂的氣氛,使複習的內容在學生的答辯中明瞭、清晰,而且由於學生想難住對方,想出的問題一定是他們認為其他組不易答出的問題,或許本就是他們心中的疑惑之處,於是,在爭論中也解決了學生想要解決的問題。】

5、學生提問結束:

(1)師述:好,現在老師這兒還有一個加星題,得星少的小組還有反敗為勝的可能哦!請聽題:哪個小組能把剛才全班同學分組複習的四部分知識有機聯繫起來?聯繫得好,再加兩顆星。

(2)小組合作,把我們學過的比和比例這部分知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整理成框架圖。

(3)展示學生成果,讓學生説出如此整理的理由。

【設計意圖:複習課重在對知識結構的系統整理,採用“加星”的形式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網絡,把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能激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展示成果又讓學生們能互補互學,達到最優化。】

6、教師小結:今天的比賽第xx小組團結協作,發揮出色,比其他小組略勝一籌,榮獲冠軍,老師為你們祝賀!但老師覺得另外三組不甘示弱,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同樣值得老師喝彩!你們這樣的討論和競爭,讓老師和你們大家一起對比和比例這部分知識認識更有條理,印象也更深刻了。

【設計意圖:適當的總結和鼓勵為學生的學習活動作了較好的評價,學生從教師賞識的`話語中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成就感,能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和飽滿的情緒迎接更大的學習挑戰。】

三、基本練習,適時鞏固

師:現在老師這兒有一些數學問題,你們想用你們剛才複習的知識來解決它們嗎?

多媒體出示:

1、口答:李師傅昨天6小時做了72個零件,今天8小時做了96個零件。寫出李師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個數的比和所用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麼?

2、填空:

①根據右面的線段圖,寫出下面的比。

甲數:|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數:|_____|_____|_____|

(1)甲數與乙數的比是_______

(2)乙數與甲數的比是_______

(3)甲數與甲乙兩數和的比是_______

(4)乙數與甲乙兩數和的比是_______

②—:6的比值是()。如果前項乘上3,要使比值不變,後項應該()。如果前項和後項都除以2,比值是()。

③把(1噸):(250千克)化成最簡整數比是():(),它們的比值是()。

④如果A×3=B×5,那麼A:B=():()

如果a:4= 0.2:7,那麼a=()

3、選擇:(題見教材P98第五題)

4、做一做:求比值,化簡比,解比例各兩題。

5、開放題。

(1)一位工程技術人員把一條長800千米的高速公路畫在1:5000000的圖紙上,應畫多長呢?他進行了如下面的計算:

解:設圖紙上應畫X釐米。

800千米=800000釐米

X

————= ————

800000

5000000

X = 5000000 ÷800000

X =6.25

所以他認為應該畫6.25釐米。請你判斷這位工程技術人員解答正確嗎?如果不正確,請説明理由,改正後並寫出正確解法。

(2)操場長28米,寬20米,把它畫在邊長30釐米的正方形紙上,選怎樣的比例尺比較合適?畫好後的籃球場長和寬各是多少釐米?

【設計意圖:鞏固習題從最基本的開始然後逐步加深,儘量從生活中尋找題源,選擇學生熟悉而喜歡的數學練習內容,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有一種親近感,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趣味生活題。

五一節快到了,同學們可能也想到什麼地方去旅遊了,(出示地圖)老師打算到北京去,現在請同學到地圖上來找找看我應該從哪出發,然後量一量地圖上之間的距離是多少,算出從我們這兒到北京大概有多少路程。

學生計算時,就要知道查看比例尺,告訴學生兩種比例尺,然後讓學生進行計算,講評時,出示學生多種解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師小結:對,以後要到哪兒去旅遊,到了甲地還想去乙地,只要有地圖,可以用你的手指粗略估計一下甲乙兩地之間的圖上距離,就可以根據這幅地圖的比例尺估算出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了。同學們的心現在可能已經飛到了你們夢想的美麗的地方,好,我們現在下課!

【設計意圖:在課的結尾安排這樣的練習,讓這節課從“趣”開始,以“趣”結束,讓每一個同學都沉浸在數學學習的快樂中,也進一步體會到比和比例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密不可分。】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7

一、創設情境,引導回顧。

操作要領:要根據複習的內容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實際需要創設一個合適的情境,將複習的數學知識融入問題的情境中去,激發學生產生複習探究的迫切願望。教師簡明藝術地點出知識與情境的聯繫。

二、迴歸整理,構建網絡。

操作要領:先引導學生通過閲讀、回憶等形式再現知識點,並對知識點進行創造性整理;然後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交流展現整理成果。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要進行恰如其分的引導和點撥。

三、重點複習,強化提高。

操作要領:在教學中先呈現能代表知識塊重難點的典型例題、習題,引導學生進行析疑解難和重點強化。練習題要有層次性,幫助學生解答疑點,彌補缺漏,讓學生更全面、準確地掌握學習內容,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

四、完善小結,形成體系。

操作要領:呈現有針對性、典型性的測試題,讓學生獨立解答後,進行多種形式的評價。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教科書66——6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動手操作等活動發現圖形和數的簡單排列規律。

2、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創新意識,發展數感。

3、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培養合作意識,發現和欣賞數學美。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圖形和數字的對應關係,並結合圖形的變化規律,發現相應的數字變化規律,很好地實現從圖形變化規律的認識過渡到數字變化規律的認識上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規律。

師:(教師巡視一週,彷彿在數一數班級有多少人)問:你們猜一猜老師在幹什麼呢?

生:在書我們班級有多少人。

師:你們的`眼睛可真亮,都看出來了,那你能猜出老師剛才是怎樣數的嗎?

生:1 2 3 4 5------(板書)

2 4 6 8 ------

5 10 15 20------

師:你們可真聰明,都被你們猜中了,這幾組數你們能接着數下去嗎?

生:能

師:誰願意給大家數一數?(指名數)

師:大家都會數嗎?(會數)

師:想一想為什麼我們看到前面的幾個數就能接着數下去呢?

生:因為這幾組數的排列都是有規律的

師:同學們真是善於觀察,都找到了這幾組數的規律。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找規律”。

二、探索交流,找出規律

1、練習教科書66也1小題。

三、綜合練習:教科書66——65頁的練習。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9

新教材體現的素質教育思想,反映在數學教育中即為通過數學教學,讓所有的學生學會對自己有用的數學。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本,是新教材編寫的基點;以學生主動探究、親自體驗為特徵,是新教材內容體現的重點;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是新教材的熱點;讓所有學生的個性得到尊重、理解和健全發展,是新教材創新教育的靈魂。以這種全新的教育理念理解數學教育,才能有全新的視覺設計複習教學。

一、章節複習要注意“絡化”

複習課不同於上新課,沒有固定的教材。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好的複習效果,增強學生的信心,就要求教師將學生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濃縮成一個知識網絡,以便於在學生的頭腦中存貯,需要時又能很快提取出來。其目的是使學生懂得怎樣把章節中所學知識由厚到薄——建造知識網絡,實現“網絡化”。

二、例題講解要注意“變化”

複習課例題的選擇應突出教材重點,選擇具有典型性的題目,反映“教學大綱”中最主要、最基本的要求。在對例題進行分析和解答後,應注意發揮例題的示範功能,力求在例題的基礎上進一步變化,使平日所學的零散知識系統化,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可遵循:温故原則、解惑原則、發現原則、探究原則。以教材國中《幾何》第三冊79頁例題2為例,我就自擬一題多變的問題談一些淺見。教材的例題是:如圖1,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圓直徑,求證:AB·AC=AE·AD。

1、仿造變式。模仿課本中的例題和習題,變化某些數據,或把證明題變為計算題(或反之)等手段,將原題作適當變化而編成新題目,這類題解法與原形題的解法基本一致。

例1如圖1,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圓的直徑,若圓的半徑為5,AD的長是4,求AB·AC的值。

2、反向變式。改變原命題的敍述方式,把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在一定條件下轉化,可得出有異於原型題的新題。

例2如圖2,AE是△ABC外接圓的直徑,AB·AC=AD·AE,求證:AD⊥BC。

3、保留條件,引申結論。在保留原題條件的前提下,對其結論進行深入挖掘,可利用相關的知識導出新的結論或提出新的問題。

例3如圖3,AD是△ABC的高,AE是△ABC外接圓的直徑,求證S△ABC=AD·AEsin∠BAC。

4、變更條件,推出新的結論。將例題、習題的條件減弱(或增強)或進行等價代換,使問題變得較為靈活,使結論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例4如圖4,已知AD是△ABC的高,MN是△ABC的外接圓直徑,求證:AB·AC=AD·MN。

5、推廣變式

在原命題結論不變的前提下,把原命題的條件進行引申,實施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的演變,從而獲得新命題。

例5如圖5,△ABC內接於⊙OD在BC邊上,點E在

6、將圖形背景複雜化

上,且∠BAE=∠CAD。求證:AB·AC=AE·AD。

通過圖形背景的變化,可將原型題中基本條件隱藏起來,也是一種變式手段。

例6如圖6,△ABC內接於⊙O1,以AC為直徑作⊙O2交BC於D,兩圓的半徑分別為R1和R2,求證:AB:AD=R1:R2。

三、思路方法要注意“優化”

“一題多解”有利於引導學生沿着不同的途徑去思考問題,由此可產生多種思路。要注意比較多種解法的優劣,提煉出最佳解法,以達到優化解題思路的目的。

四、習題設計要注意“類化”

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系統地把三年所學內容有效地複習一遍,一定量的練習是十分必要的。練習歸類不僅要有典型性、針對性、綜合性,而且還要有啟發性、思考性、靈活性、創造性和指導性等特點。建議第一輪複習使用《中學數學研究》今年12月發行的會考數學試題彙編。

五、思想方法要注意“點化”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學習和研究的“核心”和“靈魂”,它並不完全是抽象的東西,而是以數學知識為載體的實實在在的內容,同時又是萬千實例的提煉和總結,具有本質性、概括性和指導性。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點化,高度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滲透,領悟其價值,滋生應用意識,培養創新思維。可採用《中學數學研究》今年12月發行的國中數學複習專輯,進行專題講座。

六、重點內容要注意“強化”

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在處理重點內容時,一般認為這部分知識講得多、講得透、用時長,就是重點突出,其實不然。大運動量的限時訓練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之處就在於對重點內容的處理。強化訓練,突出對重點知識的局部訓練,不但要練出個性,而且還要練習出共性,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章、節、課過關,才能使知識轉化為基本技能。

七、數學應用要注意“轉化”

“新教學大綱”第一次把“逐步形成數學創新意識”寫入數學目的,並指出“國中數學要培養的創新意識主要是指: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象具有好奇心,不斷追求新知,獨立思考;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並用數學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決。”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會考命題開始做了有益的嘗試。倡導探索,鼓勵研究,實現轉化。試題無論從素材的選擇、文字的表達、到題型的設計、題意的開掘都出現了新的變化、新的特點、呈現出多姿多彩,別具創意,格調新穎的趨勢,在教學中要注意化歸的思想,結合《中學數學研究》國中數學複習專輯、會考試題彙編加強訓練和總結。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課本第158頁總複習(五)第25~31題;《作業本》p82.

教學目標

牢固掌握圓的特徵,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

教學重點

圓的周長和麪積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基本概念整理

1、説出有關計算公式。

(1)學生討論回答。(先文字公式再字母公式)

(2)誰能説一説什麼是圓周率?

2、填表計算:(單位:釐米)

(1)學生全體練習。(2)投影反饋。

3、練習:課本第158頁第25題。

二、基本練習

1、按要求計算(求面積):

(1)d=12釐米

C=?

S=?

(2)r=4.5分米

C=?

S=?

(3)C=50.24米

S=?

學生練習後反饋計算方法和結果。

2、練習:課本第158頁第26~29題。(重點指導第26、27題。)

三、複習組合圖形的面積

1、求下列各圖陰影部分的面積和周長。(單位:釐米)

(1)學生練習。

(2)反饋討論每個圖形的.解題思路,數量關係。

(3)小結組合圖形的計算方法:

a、分析數量關係b、確定公式、處理數據c、列式計算

2、學生練習:第159頁第30題。(學生反饋)

問:陰影部分的面積怎麼求?隱蔽(缺少)條件怎麼求?為什麼?

四、深化練習

1、求周長和麪積。第31題(學生獨立完成反饋。)

2、求下列圖形(陰影部分)的周長和麪積。

(1)説出每個圖的周長、面積各指哪部分?

(2)説計算方法和結果。

五、教學小結與《作業本》p82.

六、討論思考題。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92~93頁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共同梳理,讓學生回顧本冊所學知識,形成知識框架,感受數學知識的整體性與結構性,初步感受複習方法。

2.通過整理與複習,讓學生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的意義,熟練地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通過整理與複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與100以內加法與減法的相關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讀、寫及大小比較;100以內加減法的含義及相關計算。

教學難點:數位及數位上數的意義;良好的計算習慣與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回顧梳理,激趣引入

(一)回顧梳理:

師:同學們,我們這學期的新知識已經學完了,本學期我們學了哪些數學知識啊?

1.學生自主梳理,小組內交流;

2.學生彙報,師生共同整理;課件分步呈現P92頁的4幅圖。

3.教師板書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認識圖形——分類與整理——認識人民幣——找規律——解決問題

(二)交流感受:

1.你在這一學期的學習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麼?哪些事情讓你的印象最深刻?

2.學生自主發言。讓他們説一説自己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哪些問題,有什麼新的發現等。

3.師質疑:這學期我們學的知識真多啊!你對這些知識都已經完成掌握了嗎?我們有必要來將這些知識複習複習嗎?

4.點明課題:本學期學的知識這麼多,我們今天就來複習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吧!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的共同梳理,讓學生簡單回顧對本學期所學知識,形成基本的知識框架;並通過讓學生談學習體會,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再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引導,複習應用

(一)複習100以內數的認識:

師:同學們,讓我們來比一比,看這節課哪位小朋友的表現最棒!

1.複習數位:出示計數器

(1)誰來説一説:計數器從右邊起,每個數位分別是什麼位呢?

(2)這些數位上的一個珠子分別表示多少?為什麼同樣都是一個珠子,所表示的數卻不相同呢?

(3)十位的一個珠子相當於個位的幾個珠子?百位的一個珠子又相當於十位的幾個珠子呢?那我們就可以説: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又是多少?

2.複習數的組成:

(1)教師在計數器上拔出57,問:誰來説一説這個數的組成?它個位上的7表示?十位上的5表示?

(2)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2題。

3.複習數數、數的順序和大小:

(1)你會數數嗎?我們在數數時可以怎麼數?引導學生説出:可以1個1個地數,可以2個2個、5個5個、10個10個……地數。

(2)你能用計數器拔出57前面的一個數嗎?那57後面一個數是多少?這三個如果從大到小排,應該怎麼排?

(3)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1、3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的應用意義,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

(二)複習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

1.奪紅旗比賽: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4題。

(2)學生彙報結果,學生互相檢驗是否正確。

(3)討論:

①這8道題可以分為哪幾類?引導學生髮現:有不退位減法與退位減法;有進位加法與不進位加法。

②每一類分別有什麼好的計算方法?

③説一説每一類計算方法有什麼不同?

【設計意圖:在練習之後,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讓學生自主梳理各種計算方法,溝通各種計算方法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意識,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2.練習二十一第5、6題。

【設計意圖:這兩題也是“數的運算”的不同形式的練習,教師要注意:在做這兩題前要創設故事情境,如第4題可以用“孫悟空巧變>、<、=”,第5題可以用“豬八戒吃西瓜”,以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

(三)綜合應用,解決問題

課件呈現:“新百數表”:

1.建構“新百數表”

(1)觀察表格,發現規律:這張百數表裏的數有什麼排列規律?

(2)完成表格。

2.觀察比較

(1)再次觀察,發現規律:

①橫着看,每一行裏的數有什麼排列規律?

②豎着看:每一列裏的數有什麼排列規律?

(2)新舊百數表進行比較:課件呈現新舊兩個百數表,讓學生説一説有什麼不同?只要學生説出的發現是對的,都應給予肯定與鼓勵。

3.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解決第(3)題。這題解決後,可再讓學生仿照這個問題再提出幾個問題,繼續練習。

(2)解決第(4)題。

(3)解決第(5)(6)題:

①學生完成後,要引導學生完整的'回答,如:第選的是第1行的第幾個數和第8行的第幾個數,它們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②並提問:通過計算,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學生完成後,可模仿這兩個問題繼續練習。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複習數的認識,並綜合了找規律的內容,讓學生在經歷新百數表的建構、新舊百數表的對比與探究及應用新百數表中規律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全課小結,質疑反思

(一)全課小結:這節課我們複習了什麼知識?

(二)質疑反思

1.對於本節課複習的知識,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2.你認為自己在哪些地方還有不足,或者你覺得哪些地方是容易出錯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當然,你也可以將自己成功的經驗拿來與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與質疑反思,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初步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12

一、總結算法。

下面各題你會選擇合適的算法嗎?

(1)小軍每分鐘大約走65米,他從家到學校大約要走8分鐘。他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

(2)每套課桌椅坐2個人沒學校新買來200套課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個人?

(3)陽光國小每個年級都有136人,全校6個年級共有多少人?

學生獨立思考後與小組內同學討論,然後集體交流。交流時説出各題選擇的方法,並説明理由。

第(1)題應選擇估算。因為不需要求出準確結果,從題目可以看出問題是求大約多遠,所以只知道大概的結果就可

以了,因此用估算,65×8≈560;第(2)題應選擇口算,因為題目中的多位數是整百數,口算比較方便,

200×2=400;第(3)題應選擇筆算,因為題目要求求出精確的結果,口算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就要進行筆算。

二、練一練。

1、口算下面各題。

20×4 70×3 12×3 120×4 3×6+5

200×4 600×8 21×4 320×3 4×8+7

500×2 1000×7 32×2 1100×6 8×8+6

做完後説一説口算的方法。

(用多位數中0前面的數和一位數相乘,再看多位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2、估算下面各題。

98×4 79×3 102×5 287×6

53×6 212×4 319×7 72×8

做完後説一説估算的方法。

(把多位數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數,用這個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數去乘一位數,就得出了估算的結果)

3、 筆算下面各題。

213×3 89×7 28×4 507×5

213×6 354×4 146×9 470×3

做完後説一説筆算的方法。

(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去乘多位數中每一位上的數,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它的前一位進幾)

三、課堂作業。

學校組織同學們去華山旅遊,成人票每張125元,兒童票每張60元,有2位老師,9名學生,買票一共要用多少錢?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對線和角的相關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

2、熟練掌握量角和畫角的方法

3、學會複習舊知的方法,並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合作能力。教學重點:熟練掌握量角和畫角的方法。

教學難點:

複習方法的學習與應用

教學過程:

一、回顧整理,構建網絡。

1. 複習直線、射線和線段。在黑板上出示一個點。要求:根據本章你所學的知識,説説由這個點你想到哪些內容?

學生的答案會有很多,讓學生自由發言。預設可能的答案:

(1)它可以是一條射線的端點

(2)可能是線段的一個端點可以問:線段有幾個端點?與剛才同學説的射線的區別在哪裏?

(3)經過這個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4)它是角的頂點,你還能知道組成角的兩條射線叫什麼?

(5)可能是量角器的中心點

(6)可能是鐘錶的中心……

歸納整理:師:這個單元我們學習的知識大致可以分為這兩個部分,線段、射線、直線這些都是線,角的分類、量角、畫角都是關於角的知識。(課件出示知識網絡圖)

① 同學們,屏幕上出現了一個…(點,板書),點動成了一條…(線,板書),(隨後直線上出現了兩個點),這幅圖中,你能找到我們學過的'哪些線?(板書:直線、射線、線段。)分別有幾條?

②這些線各自有什麼特點,它們之間有怎樣聯繫呢? 小結:

聯繫:射線和線段都是直線上一部分;將射線反向延長就可以得到直線,將線段一方延伸就得到射線,兩方延伸就得到直線。

區別:端點個數:直線 無端點,射線一個端點,線段有兩個端點。

度量: 直線 不可以,射線不可以,線段可以度量。

性質: 直線: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線段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2、複習角的分類相關知識

展示角的圖片

師:這是什麼?什麼是角?

例1 判斷

兩個鋭角之和一定是鈍角

解析:錯誤。因為鋭角是大於0度小於90度的角,所以兩個鋭角的和大於0度,小於180,可能是鋭角 直角 鈍角

你認為哪些角比較特殊,直角、平角、周角特殊在哪裏?(因為它是固定的90°、180°360°)

師:那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1周角=()平角=()直角

師:那我們還提到了什麼角?如果按角的大小重新給他排排隊,你會排嗎?

這些知識就是我們所學的角的分類的知識。

二、重點複習,強化提高。1.量角

畫一畫:任意畫一個角,並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師:這個角是多少度,你能估一估麼?那我們要知道它的準確數應該怎麼做?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出畫的那個角的度數。

(2)師生共同交流量角的方法

師:在量角時,什麼時候特別容易出錯,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要注意看是內圈的刻度還是外圈的刻度。

師:那什麼時候看的是外圈,什麼時候看的是內圈呢?

生:零刻度在外圈,我們就要看外圈的刻度線。零刻度在內圈,我們就要看內圈的刻度線。

2、畫角

(1)師:量角器除了量角之外,它還有什麼作用?(畫角)

例 2.畫一個65°的角麼?

哪位同學能到前邊來展示最優秀的你?

(2)師生回顧畫65°角的畫法。

(3)生練習畫135°的角。

師:畫完的同學,可以同桌交換互相量一量這個角,幫她檢查檢查她畫的準確麼?

如果我們不用量角器,135°的角還可以怎麼畫?(三角尺拼一拼)小結:

(1)先畫一條射線是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零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2)在量角器所畫刻度線的地方點一個點。

(3)以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的點,再畫一條射線。

三.數角的規律

設包括最外面的兩條射線共有n條射線,則大大小小的角的數量為:1+2+3+4+5+…(n-2)+(n-1)例如有8條射線則角的個數是1+2+3+4+5+6+7=28(個)

四.檢評,完善提高。

五.有時間複習第一章的大數的認識。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14

綜合複習課作為國小數學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長期以來存在着以下問題:一是教師以講解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是學生常以記憶作為複習階段學習的主要形式;三是以大量的機械操練作為知識鞏固的主要手段與形式。這樣的複習課教學模式使得教師把主要精力長在查閲大量參考書與收桌式題上,學生時常感到疲憊不堪。

為了使數學複習的更有效,為此建議數學複習利用該課堂教學模式。基本結構為“創設情景,引出課題→小組合作,看書整理→彙報交流,評價反思→總結梳理,構建知識樹→強化練習,拓展延伸”。這個模式的實施程序包括五個階段

一、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沒有問題產生條件下的學習只能是“接受式學習”,因此數學教學首先應使學生產生問題,複習課教學同樣不能例外。教師必須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

二、小組合作,看書整理

傳統複習課,教師往往把目標定位在“查缺補漏”上,因而呈現給學生的是支離破碎的題目。烏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別的,只是組織得很好的知識體系。”因而,要把複習課定位在“促進知識系統化”目標的實現上。

1.通過回憶與看書,蒐集與課題有關的所有知識。

2.找準“探索點”——系統化整理。

3.準備必要的材料。

4.要讓學生合作探索整理。

5.教師要巡視指導,體現“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的作用。

三、彙報交流,評價反思

在合作整理的基礎上,要給學生充分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結合一些外顯的動作行為來闡述自己的整理結果和思維過程。

1.充分估計思維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整理知識的結果。

2.有序展開彙報交流活動。

3.展示思維活動過程。

4.反思評價學習活動。

四、總結梳理,構建知識樹

1.利用學生的整理結果進行知識梳理。

2.教師引導梳理。

3.進行方法的總結。

五、強化練習,拓展延伸

複習課的`功能要着眼於“提高解決問題能力”之上,包括數學中的問題、生活中的問題等,因而,練習除有一定量的要求之外,更應突出練習的綜合性、靈活性和發展性。

1.綜合性練習。要求學生能通過題目解答建立起相關知識之間的聯繫。

2.探索性練習。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經過不斷嘗試與探索後,找到問題的答案。

3.開放性練習。傳統複習課提供給學生的大多是一些封閉性題目,思考空間小,思路狹窄,設置開放性練習,可以有效地彌補這一不足。

4.解決問題練習。要求題目具有較強的現實性與開放性,以培養一生篩選信息、合理選擇信息、抽取問題實質的能力

2.教師引導梳理。

3.進行方法的總結。

數學複習課教學設計15

一、教材分析:

《多位數乘一位數》單元的“整理和複習”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進行回顧和整理,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較為系統的數學認知結構,以提升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二是集中安排了一個練習,在學生回顧整理的基礎上對多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及其應用進行復習鞏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二、學情分析

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可以用筆算,也可以用估算和口算。過去在教學中只重視學生掌握計算的知識和技能,不重視知識和技能的應用,以至於學生雖然會計算,卻不懂得怎麼應用,遇到具體問題便束手無策。現在的數學教學,學生不僅要學會計算的技能,更要學會計算技能的應用。如何提高學生計算技能應用的能力?主要是通過聯繫實際生活情境來分析思考。我們在教學中多向學生舉一些各種情況的例子,也可以讓學生聯繫實際生活舉一些例子。在教學中出現一部分學生偏重於筆算而忽視口算和估算,我們適當地讓這些學生做一些口算和估算的練習。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整理和回顧本單元的知識,在頭腦中形成較為系統的知識結構。

2、鞏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1、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2、闖關練習,鞏固算法

3、學習效果自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本課時主要讓學生通過整理與複習提高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能力,並達到一定的認知水平。整個教學過程注意營造一個自由、平等、開放、生動的集體氛圍,我充分信任學生,使學生能夠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和活動,並充分樹立他們的自信心,給他們充分的創新自由。如:讓學生自己回家對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進行整理和複習,在課堂上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小組長作好記錄,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合作性、自主性,同時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和學習的樂趣。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對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進行回顧和整理,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較為系統的數學認知結構,以提升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

2、難點對多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及其應用進行復習鞏固,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與發散思維,體驗算法多樣化,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五、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

六、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多媒體課件應用設計意圖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我們學過的“多位數乘一位數”乘法學習單元中,我們學到了哪些內容呢?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

生1:我們在第六單元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還學了三位數、四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

師:很好,這位多學把“多位數”具體化成了兩位數、三位數、四位數分別與一位數相乘。還有其他同學説説嗎?

生2:我們分別學了用口算和筆算的方式來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

師:真棒,你是從計算方式方面來談的,教材也正是這樣編寫的,現在誰來説説在口算乘法方面,有哪些知識點?

生3:有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教學內容。

生4:還包括估算的內容。

師:對,口算乘法部分,我們學了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以及估算的知識。那麼在筆算乘法部分呢?我們學了哪些內容?

生5:我們學了進位乘法和不進位乘法。比如:11×5,12×5。

生6:我們還學了需要連續進位的乘法和不連續進位的乘法。比如:24×5,

14×5等。

師:你們的回答真完整,還給同學們舉例了呢!還有誰要補充的嗎?

生7:我們還學了帶“0”的筆算乘法。

師:帶“0”的筆算乘法有哪些特點嗎?

生8:如果是末尾帶“0”的,不用管0,只要把前面的數相乘,最後再把0添上;如果是多位數的中間帶“0”,就直接用一位數和多位數的各個位上的數相乘,0乘任何數得0。

師:你們回答的真棒。剛才根據同學們的回答,老師把這個單元的知識點梳理了一下,看看這樣總結好不好?好在哪裏?

教師板書:

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

口算乘法

估算

多位數乘一位數

不連續進位

筆算乘法連續進位

因數中間和末尾

有0的乘法

生:好。好在一目瞭然。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整理和複習本單元所學的知識。

引導學生説學習的收穫,包括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讓學生學會整理所學的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闖關練習,鞏固算法

闖關獲得進入晚會的入場券

師:在沒闖過一個關卡,我們都會獲得一些小物品,當我們裝飾好一棵聖誕樹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參加聖誕晚會了,let’s go!

闖關任務一:

完成“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闖關練習卡,並討論、總結出計算祕笈。

80×3=20×9=

300×5=600×4=

9×20=7×30=

600×3=800×9=

學生以開火車形式彙報得數。

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口算整十或整百數與一位數相乘有什麼小竅門?

(學生小組代表彙報討論結果)

生1:多位數乘一位數,如果0在末尾,相乘的時候可以不看0,然後把前面的'數逐位相乘後再添0。

生2:如果多位數只有左起第一位是除0以外的數字,後面的數字都是0,那麼可以利用乘法口訣馬上算出得數。

教師小結: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在積的後面添0。(出示幻燈片)

師:闖關成功,我們獲得了一棵聖誕樹。繼續看下一關!

闖關任務二:

完成“估算”的闖關練習卡,並討論、總結出計算祕笈。

32×3≈ 88×6≈

289×5≈ 409×5≈

326×7≈ 69×7≈

學生分小組彙報得數。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估算多位數與一位數相乘有什麼小竅門?

(學生小組代表彙報討論結果)

生1:把個位上的數進行四捨五入,然後與一位數相乘。

生2:我來補充,剛才這位同學説的方法是隻能用於兩位數與一位數相乘,因為如果是三位數和四位數的話,要四捨五入的就不是各位上的數了。

師:你説得真好!當我們總結方法的時候,要看看這種方法是否可以適用於任何算式。

教師小結:估算通常把多位數看成整十或整百,再和一位數相乘。(出示幻燈片)

師:這一關也沒能難倒同學們,你們真棒!這次看我們找到了什麼?

生:是鈴鐺!

師:好,事不宜遲,我們進行下一關的挑戰!

闖關任務三:

完成“筆算”的闖關練習卡,並討論總結出計算祕笈。

213×3= 89×7=

507×5= 470×3=

師巡視、指導。(學生獨立列豎式計算)

請幾位學生上黑板前進行演算,然後集體訂正。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1)多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筆算方法是什麼?

(2)一個因數中間有0怎麼辦?

(3)一個因數末尾有0怎麼辦?

師:誰來回答?

生1:多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筆算方法是,首先個位上的數對齊,如果多位數最後一位數是0,則用多位數十位上的數與一位數對齊,再進行逐一乘法計算。

生2:如果0在中間不在末尾的話,還是按照個位上的數與個位上的數對齊,然後從個位乘起,0乘任何數得0。

生3:如果需要進位的就在前面一位的橫線上寫小數字,數字是幾表示進位幾。

生4:如果0在中間,0乘任何數得0,遇到有進位的就把0和進位數相加即可。

師:你們總結的都非常棒,看來這一節的內容你們掌握得非常不錯!

教師小結: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多位數的每一位數,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出示幻燈片)

生:哇,這次我們收集到的是一個可愛的雪人!

闖關任務四:

師:這關是完成練習大闖關,請同學們以搶答的方式進行。我數一二三,最快的同學就可以回答問題,大家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

出示ppt

1、你會選擇合適的算法嗎?

(1)小童每分鐘大約走63米,他從家到學校大約要走9分鐘。他家距學校大約有多遠?(估算)

(2)每套課桌椅坐2個人,學校新買來400套課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口算)

(3)三年級每個班都是48人,有4個班共有多少人?(筆算)

生1:第一小題我會選擇用估算的方法計算,因為我們不知道小童實際每分鐘走多遠,只能大約的估計。

生2:第二小題我用口算,因為看到這兩個數字我馬上就想出得數了。

生3:第三小題我用筆算,因為口算怕出錯,所以筆算的話比較準確,不容易讓自己犯錯。

師:對於這三個同學選擇的計算方法你們是否同意,又不一樣的意見嗎?

生4:第三小題我可以用口算,因為我口算的準確度已經比較高了。

師:恩,但是在檢查答案的時候,老師還是希望你能夠用筆算驗證一下!

出示ppt

2、把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裏。

(1)每支鋼筆5元,買78支、400元夠嗎?()

A、夠B、不夠

生1:夠,還可以找10元。

師:你用的是什麼方法?

生1:口算。

師:誰用不一樣的方法計算的?

生2:我用估算,78元大約是80元,5×80=400。

師:都是好方法,不過如果只是估計400元夠不夠用,我們用估算的方法比較快捷。

(2)6500×6積的末尾有()個零。

A、2 B、3 C、4

生3:B

師:説説你的想法。

生3:因為6500後面有兩個0,而5與6相乘又分出一個0,所以共有3個0、

師:思路挺清晰的。

師:我們答對了兩題,可以獲得一個裝飾的小球,繼續加油!

出示ppt

3、請你判斷一下下列豎式計算是否正確?

2 0 8 7 0 3

× 3 × 4

6 0 2 4 2 8 5 2

生4:第一道豎式錯了,錯在一位數的3應該對齊三位數裏個位上的數字8,再相乘。還有0乘3得0,0+2得2,十位上的得數是2,百位上的得數應是3×2得6,最終得數應是624。

師:請你上來黑板給我們寫一道正確的豎式。

師:他寫對了嗎?(對了)那第二道豎式計算是否正確?

生5:不對,雖然它們個位對齊了,可是進位的數字沒寫清楚,而且他把

4×0=4了,老師我可以也上黑板來寫出來嗎?

師:好,那你來寫!

生5(板書完):這樣才是正確的!個位對齊,然後進位數字標清楚,而且中間的0要特別注意,0乘以任何數都得0、

師:同學們你們挺清楚了嗎?感謝你的提醒,希望大家平時在計算時也要記得。

出示ppt

4、提高訓練

師:誰來根據圖意説説?

生1:劇場能坐870人,已知每張票的票價是8元,現在這場的票都賣完了,問題是這場的票房收入是多少元?

師:説得很好!那誰來列式?

生2:870×8=6960

師:還漏了什麼?

生:漏了單位和答。

師:對了,我們在做應用題的時候要記得寫上單位和答,這才完整。看這才我們收集到了什麼?

生:是小禮物盒!

師:我們終於把所有的關卡都順利闖過了,現在請大家把我們收集到的東西都裝飾到聖誕樹上,然後去換取我們的聖誕晚會邀請卡。

通過聯繫實際生活情境來分析思考,提高學生選擇和判斷算法的能力

引導學生對多位數乘一位數算法進行對比,找出區別,又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提醒,培養學生認真的數學習慣

讓學生會採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對知識活學活用的能力

通過引導學生探尋計算的規律,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

(三)學習效果自評

師:今天的課收穫了什麼?

生1:這節課我掌握了口算、筆算、估算的小竅門,我覺得記住這些小竅門而且運用上它們,我的計算起來比較順利。

生2:我知道了中間有0和末尾有0的計算要注意些什麼。

生3:我學會了做筆算題不能粗心,做完要檢查,不當小馬虎。

生4:我把老師的板書抄下來了,我覺得如果沒學完一個單元就做一個這樣的總結,我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學過了哪些東西,哪些懂了,哪些還沒懂

標籤: 複習 教學 數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7rlr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