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海燕》教學設計14篇

《海燕》教學設計14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海燕》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燕》教學設計14篇

《海燕》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作者及課文的寫作背景,整體感知課文

2、理解象徵、烘托、對比手法在課文中的運用

3、品味語言、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

教學重點:

分析海燕的形象和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象徵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屏顯)讀準下列加點字的注音

高傲(ào) 呻吟(yín) 翡翠(fěi)

掠起(1üè) 睏乏(fá) 蜿蜒(wān yán)

二、我與文本交流

1、師範讀課文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的節律和流動感的油畫.文筆粗獷,氣勢磅礴,感情激越,給人以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朗讀時候要注意體會,朗讀語速不可太快,雖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

2、感受形象,體味情感

(1)這是一隻 海燕,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態度?

(2)課文寫了哪幾幅畫面?海燕各有怎樣的表現?

把海燕的活動放置海面上暴風雨來臨的典型環境中,以此來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變化愈來愈險惡,而海燕的戰鬥情緒愈來愈高漲當暴風雨在醖釀之中時,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對暴風雨的渴望和歡樂,熱切地迎接新生;當暴風雨逼近,海燕在風吼雷鳴中飛舞着,歡笑着,號叫着;當暴風雨即將爆發時,海燕預示着暴風雨即將來臨,鼓舞人們積極行動起來

海燕是矯健勇猛、心情歡快、鬥志昂揚、無所畏懼形象海燕,一種善於搏擊暴風雨的海鳥,是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於獻身精神的形象

暴風雨來臨三幅圖景:來臨、逼近、到來 海燕:渴望、迎接、呼喚

三、我與作者交流

(一)學習對比及作用

1、抽學生朗讀46節,用文段中的詞句概述這些海鳥在暴風雨來臨之前的種種醜態;並思考作者為什麼要描寫這些海鳥?

——對比襯托出海燕無比英勇、樂觀的形象

2、作者對這些鳥懷有怎樣的思想感情?

——鄙視,摒棄

(二)學習象徵意義

1、走近作者,瞭解寫作背景:

(屏顯) 高爾基寫這首詩是在1901年俄國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當時人民羣眾的革命運動風起雲湧,沙皇反動政府加緊了對人民的鎮壓,正是革命與反革命激烈搏鬥的時候高爾基當時在彼得堡,親身感受到了工人運動、學生運動的`磅礴氣勢,目睹了沙皇政府鎮壓學生運動的殘暴罪行他為了熱情地歌頌無產階級革命先驅,揭露沙皇反動政府,抨擊機會主義者、資產階級自由派的醜惡嘴臉,就寫下了《海燕》這篇散文詩

2、(屏顯)象徵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它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繫,藉助於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象徵體),來表明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徵的本體)象徵能夠使不容易或不便於直接説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達出來,而且化“抽象”為“具體”,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離和感染力

3、討論課文中各種事物的象徵內容

海燕(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

暴風雨(俄國人民反沙皇專制的鬥爭)

大海(俄國廣大的革命羣眾)

風、雲、雷、電(沙皇的統治勢力)

海鷗、海鴨、企鵝(俄國資產階級中形色色的政客)

四、我與同學交流

1、再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賞析

2、聯繫社會生活: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愛的陽光照耀,也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的考驗結合自己實際,想一想,《海燕》給我們生活帶來什麼有益的啟示?

(把握形象,展開聯想、想象,然後作出有條理的分析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地發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五、課堂小結

面對“暴風雨”,海燕不是畏懼,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戰它勇猛堅強,樂觀自信,以大無畏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心搏擊“暴風雨”它是“勝利的預言家”那麼當我們有了“暴風雨”考驗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像海燕那樣勇敢地面對困難,充滿自信,堅強勇猛地和困難作鬥爭,這樣就一定能克服困難,取得最後的勝利。

《海燕》教學設計 篇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疏通並瞭解課文內容,第9課《海燕》教學設計。

2、由感知入手,弄清文章內容的表層含義,理清層次結構。

3、分析理解前兩幅畫面,學習海燕自信樂觀勇敢的精神。

二、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海燕自信樂觀勇敢的精神

難點:理解海燕的自信心與洞察力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錄音,學生邊聽邊讀,進入作品情境之中。

(二)檢查預習

預習作業詳見勵耘精品系列叢書《課時導航》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該課“課前熱身”部分內容,國中二年級語文教案《第9課《海燕》教學設計》。

(三)整體感知

1、問題一:聽了剛才的朗誦,同學們的.眼前出現了什麼景象?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肯定正確意見:波濤洶湧的大海,暴風雨來臨之前,只有海燕在高傲地飛翔

2、問題二:這畫面最使你感動的是什麼?

學生思考後,提問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回答,教師肯定:海燕那勇敢無畏的精神。

3、剛才同學們眼前的畫面是一幅整體的畫面,然而,它又可分成幾幅小的畫面,請同學們根據課文的內容看可分解幾幅小畫面,各説明什麼意思?

教師抽查提問,其他學生補充。

教師評價三幅畫面:

第一幅畫面(1—6)暴風雨孕育之時,狂風捲集着烏雲的大海上,海燕高傲地飛翔,渴望暴風雨,海鷗等倉皇逃竄。

第二幅畫面(7—11)暴風雨逼近之時,烏雲直壓海面,海燕奮勇搏擊風浪,迎接暴風雨。

第三幅畫面(12—16)暴風雨即將來臨,烏雲閃電的大海上,海燕反覆呼喚暴風雨。

《海燕》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通過朗讀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正確概括海燕的形象特點。

2、能結合時代背景探究作品的象徵意義,瞭解作者的創作意圖。

3、能學習本文的寫法,託物寓意。

【教學重點】

感受海燕形象,體味作品的深刻內涵。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的象徵意義。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短信導入

1、師生互説新年最快樂的事。教師託物寓意,短信祝語:在新的一年裏,願你是無言的大山,願你是潺潺的溪流,願你是峭崖上的青松,……

教師啟發學生説出寓意:祝願大家做一個象大山一樣沉穩踏實的人,做一個象溪流一樣快樂活潑的人,做一個象青松一樣頑強執着的人。

2、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二、初讀──讀準讀順

1、教師啟發朗讀。明確朗讀要求:讀準確,讀流利。

2、學生自由誦讀。

3、教師巡迴指導。

三、選讀──感受形象

1、感受海燕活動的環境氣氛:

⑴請你讀出描寫海燕所處自然環境(即海面景象)句子,在朗讀中感受海燕活動的環境氣氛。

要求:快速篩選信息,準確、流利。(對上一環節是否讀準讀順的檢測)

⑵學生篩選語句並朗讀。

⑶討論交流,學生朗讀所篩選句子。

⑷你能用一個詞語概括所感受到的海面景象?

2、初步感受海燕形象:

⑴身處這樣險惡的環境,海燕的表現又是怎樣的?請找出描寫海燕的畫面,通過朗讀概括説説海燕的形象。

⑵教師出示示例,學生聽朗讀錄音,感悟通過讀出重音、停頓從而讀出海燕勇敢、自信、樂觀的形象。

⑶學生小組合作,找出另兩幅畫面,朗讀並感受。

⑷班內交流。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齊讀、推薦讀等形式)朗讀,學生互評。

⑸學生以“我讀出了這是_____的海燕”説説自己感受到的海燕形象。

3、深入體會海燕精神的可貴:

⑴比較風平浪靜中的海燕圖和暴風雨來臨前的海燕圖,你更欣賞哪一種情景中的海燕形象?為什麼?

⑵討論交流,體會越是在險惡的環境中,越能突出海燕勇敢無畏、樂觀、堅定的.品格。

⑶請你以“海燕,我想對你説”的形式,表達你的內心感受。

⑷學生暢言,教師評價。

⑸你能否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出你對海燕的這種感情?

⑹學生有感情地讀。師生互評總結。

四、悟讀──探究寓意

1、通過朗讀,相信你對本文也有了一定的感悟。這篇文章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奏出了一首激動人心的讚歌。可也許大家不會想到,這篇文章竟然屬於“非法”出版物。這是怎麼回事?大家一起來看一段背景資料。

2、學生閲讀寫作背景,説出自己對本文主題和寫作意圖的理解。

3、本文具有強烈的革命色彩,其中的種種景物也各有寓意。你能結合時代背景説説你的發現嗎?

4、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五、聽讀──讀出感情

1、理解了本文的象徵意義,相信大家再次朗讀一定能讀得更有激情。下面,請先欣賞名家的朗讀錄音。

明確聽讀要求: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停頓、快慢、重音等)和朗讀情感。聽出朗讀的精彩之處,聽出朗讀中的不足之處。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聽讀:或輕聲跟讀,或靜靜聽讀,或邊讀邊做標記。

3、學生交流聽讀感受。

4、優美的文章百讀不厭。滿懷激情的誦讀更能使你充分領略詩文之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挑戰名家,挑戰自我,用善於發現美的心,用滿懷激情的朗讀去感受美,表現美。

5、學生齊讀描寫海燕的一個片段。

6、教師點評總結,寄語學生今後在學習中養成樂讀、善讀的習慣,在讀中理解、感悟、積累,讀出情,讀出美。

六、續寫短信

1、教師殷殷寄語:願你是暴風雨中的海燕!希望同學們能直面生活的暴風雨,象海燕那樣勇敢、自信、樂觀。

2、學生運用託物寓意的方法向自己的老師、同學等贈寫短信祝語。

七、佈置作業

1、結合課文內容,發揮合理想像,寫一段海燕與烏雲(或海鷗、海鴨、企鵝,或驚雷、閃電等)之間的對話。要求生動形象,感情鮮明,能恰當地運用神態、動作等描寫方法,表現其心理活動。

2、課外薦讀:鄭振鐸《海燕》;席慕容《燕子》

《海燕》教學設計 篇4

《海燕》教案

教學目的

一、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

二、理解象徵,對比手法的運用。

三、學習比喻、擬人、反覆的修辭手法。

四、附預習題如下:

1、朗讀這篇課文(二至三遍)。

2、本文可分幾部分?劃分的根據是什麼?

(要求在回答之前先標出段號,全文共十六段。)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蘇聯無產階級文學奠基人高爾基寫的、謳歌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大無畏的革命鬥志和堅定的革命信念的一首散文詩——《海燕》(板書)。

散文詩兼有詩和散文的特點。它以散文形式表現抒情詩的內容,是一種容量較大、運用自由、散文化了的詩。它把詩的精練、音樂美和散文的舒放、靈活多樣的表現力融為一體。形式上,散文詩不分行排列,但它具有詩的意境和嚴格的音節、韻律。讀起來鏗鏘悦耳,非常動人,現在先請同學們各自朗讀一次。

二、檢查預習

1、正音。

竄(cuàn)呻 吟(shenyín) 蠢(chǔn)。

企(qǐ)膽 怯(qiè) 掠(lüè) 甩(shuǎi)。

摔(shuāi) 號(háo) 吼(hǒu)翡(fei)翠 蜿蜒(wan yan)。

2、詞語解釋。

蒼茫:空闊遼遠,沒有邊際。

高傲:驕傲,這裏是極其自豪的意思。

蜿蜒:蚯蚓類爬行的樣子,比喻彎彎曲曲地延伸。

掠起:輕輕擦過而舉起。

預言家:善於預先知道,説出將要發生的事情的人。

三、介紹作者、時代背景

作者:高爾基(1868—1936),蘇聯作家,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生在木工家庭,當過學徒、碼頭工、麪包師傅等,曾流浪俄國各地,經歷豐富。1892年開始發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寫沙皇統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1905年和列寧會面,思想上受了很大影響,1906年發表了長篇小説《母親》,反映了俄國工人階級的革命鬥爭,被列寧稱為是“一本很及時的好書”。高爾基的小説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劇本有《底層》等,除此以外,作者還寫了許多政論、特寫、回憶、文學論文等,對世界文學的影響很大。

①高爾基在俄語裏的意思是“痛苦的”。高爾基要用文藝作品反映人民的痛苦,為人民的苦難而大聲疾呼,所以用了這個筆名。

②“海燕”在俄語裏是個合成詞,由(暴風雨)和(信使、預言家)兩個詞合成。作者當時已預感到革命的風暴將要到來,這使他很自然地聯想到這種鳥兒。

時代背景:19世紀末葉,西歐經濟危機蔓延到俄國,大批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勞動人民生活貧苦。再加上沙皇統治日趨黑暗,人民羣眾無法忍受,反抗情緒日益高漲。那時,正是俄國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夕,馬克思主義已經在工人中傳播,工人運動此起彼伏,階級矛盾空前激化。高爾基親自參加了反對沙皇的火熱的革命鬥爭。他目睹反動軍警毆打、屠學生的罪行,於是滿腔義憤地寫下“幻想曲”《春天的旋律》。這篇小説描寫了一羣鳥兒的談話和爭論,用鳥兒的形象來表現當時社會各階層的代表人物。由於革命觀點鮮明,沙皇書報審查機關不準出版,只有結尾部分才得以發表,這就是《海燕》。為什麼這部分能發表呢?那是由於作者巧妙地運用了象徵手法,才躲過了愚蠢的檢查人員的眼睛在這一時期。

四、朗讀《海燕》;試擬副標題。

方法:齊讀,或自己放聲讀。目的是熟悉課文。

試給本文擬一個副標題。

下列幾個副標題均可適用:

勇敢的鬥士 反抗上天的精靈。

渴望暴風雨的勇士 迎接暴風雨的先驅者。

勝利的預言家 無畏的革命者。

革命的先驅者 劃破烏雲的利劍。

五、理清結構

(一)分段。

1本文的線索是什麼?

暴風雨漸次逼近為線索的,把海燕放在暴風雨來臨之前、逼近之時、即將來臨三個場面中進行描寫的。

2、劃分層次: (討論後歸納)

第一段(第1—6段)寫海燕對暴風雨來臨之前的渴望;

第二段(第7—11段)寫海燕為暴風雨逼近而歡樂,而號叫;

第三段,(第12—16段)寫海燕在暴風雨即將要來臨時發出了勝利的預言。

(二)分析海燕的象徵意義:

1、課文三次描寫海燕的英姿,海燕的`叫喊,請找出有關的語句並有感情地朗讀。你覺得海燕是怎樣的形象?那些詞語最能體現出海燕的這種精神?(學生討論後交流)

交流後總結:勇敢無畏,樂觀戰鬥,不但不畏懼暴風雨,而且呼喚暴風雨的到來。

第一段:(1)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烏雲和大海之間高傲地飛翔, 表現了海燕勇敢無畏的矯健姿態。

(2)“高傲”:這裏的“高傲”,不是通常所説的自以為了不起,而是褒義詞,有意氣風發的意思,形容海燕藐視狂風烏雲,充滿自信,有壓倒一切邪惡勢力的英勇氣概。

(3)“碰”勇敢低飛,觸及海浪。 “衝”迅猛高翔,鋭不可當。

第二段:(1)“叫喊”, “ 大笑”, “ 號叫” 體現了海燕的勇敢、樂觀。

(2)“飛翔” 到 “飛舞”更能體現了海燕全身心投入到戰鬥中。

(3)“直衝” “穿過” “碰到” “掠起”體現了海燕敏捷、勇敢、有戰鬥力。

(4)“精靈”體現了智慧“深信”體現了樂觀、堅定不移的必勝信念。

第三段:“勇敢”、 “高傲”都能體現它的勇敢無畏。

2、聯繫當時的時代背景,這僅僅是寫海燕嗎?

不,借海燕象徵英勇善戰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本文的最大特色就是運用了象徵手法。(象徵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藝術手法,即所謂的託義於物。)除了海燕其他具體的事物都有其一定的象徵意義。

3、總結,作者採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來描寫海燕的?

比喻、誇張(箭一般的)、擬人、反覆,使語言優美而有氣勢,增強了表達效果。

六:總結,

佈置作業:熟讀、背誦1—6節。

《海燕》教學設計 篇5

【方案一】

〖教學角度〗

説讀──以多角度的“説”促進對課文的理解。

〖主要教學步驟〗

1、播放配樂朗讀,凝神、靜聽、感受。用概括性語言説感受。

2、自由誦讀:

教師導引:本文是一首抒情散文詩,也是一幅富有流動感的畫。用描述性語言説畫面。要求展開聯想和想像,具體描繪暴風雨孕育圖、暴風雨迫近圖、暴風雨來臨圖。

3、教師提出“我為課文配插圖”的創意。學生分組給三幅圖配畫。

4、展示優秀插圖:

用解説性語言説“圖”。解説中,教師設疑探討,如不畫海鷗、海鴨、企鵝怎樣?畫面色彩、比例調配有何特點?三幅圖主體與背景有何變化等,以領悟畫意,探討手法,挖掘海燕形象的'典型意義。

5、在理解內容、把握形象、明確手法基礎上誦讀回味。用抒情性語言表達對海燕的讚頌之情。

【方案二】

〖教學角度〗

寫讀──獨立感知課文材料,將個性化閲讀體驗用“寫”進行表達。

〖主要教學步驟〗

1、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激發朗讀興趣。

2、自由朗讀。要求放聲動情,讀出詩情、詩意和詩味。

3、組織“寫”的層進訓練。分塊操作:

⑴引導對朗讀技巧、語言妙要、手法運用作“賞析式”評寫:

①讀評重點字詞句段,就重音、語速、停頓、層次、情感作標註,寫朗讀要領提示。

②選讀喜愛的語句,揣摩品味,寫“一句話的品評”。

③研討對比、烘托、象徵手法的妙用。寫“一段話的手法評析”。

⑵就課文內容進行創造性的“寫”:

①給本文擬寫副標題;

②寫一句話的海燕素描;

③發表一則“海燕的宣言”;

④抒寫海燕(或其他海鳥)啟示錄。

4、寫作,交流。

《海燕》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語文·八年級下冊》第9課《海燕》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領會作品深刻的象徵內涵,理解象徵手法在文中的運用極其作用。

2、理解作者如何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兩方面塑造海燕的形象,分辨多種修辭手法和寫作方法的作用。

3、朗讀指導和誦讀。

4、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英勇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通過朗讀感悟詩意。

2、對象徵手法、正面和側面烘托相結合寫法的理解。

【教學難點】

對象徵手法、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寫法的理解。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詩歌是通過意象來説話的,散文詩也是如此。魯迅的借江南的雪來表達自己對美好理想的熾熱追求,借北方的雪來表達自己對戰鬥人生的渴望。郭沫若用風雷電來象徵變革現實的偉大力量,用廟裏的“土偶木梗”來象徵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統治集團。巴金在《日》《月》裏,用光和熱來象徵對光明和幸福的追求,用撲火的飛蛾、逐日的夸父、奔月的姮娥熱情的謳歌了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獻身的英雄。也正因為如此,詩歌才有了張力,才有了深邃形象的意境美,才成了所有藝術形式裏的藝術。那麼,高爾基在《海燕》裏,又想借海燕的形象告訴我們些什麼呢?

(投影1)4種海燕的圖片,包括白腰叉尾海燕、日本叉尾海燕、黑叉尾海燕、煙黑洋海燕。

(投影2)作者圖像及簡介:高爾基(1868~1936)是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奠基人,是“無產階級藝術最傑出的代表”。蘇聯作家,代表作有自傳體小説《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長篇小説《母親》和劇本《小市民》。《海燕》是高爾基作品《春天的旋律》的結尾,是散文詩名作。

(投影3)課題《海燕》。

二、披文入情

1、自由朗讀,感知文本:

⑴ 提出朗讀要求:

(投影4)朗讀要求:

① 大聲朗讀,自己讀自己的,讀出自己的感覺。

② 邊讀邊標註不太懂的、覺得不錯的字詞句段。

③ 讀後想一想:我覺得《海燕》寫的是______,朗讀時應該________。(寫在本子上)

④ 完成後抓緊時間和周圍同學交流。

(説明:A、學生出聲讀,可以大聲讀,但不能幾個人齊讀,亂吵吵也行,不管他人怎樣讀,就按照自己的速度讀自己的。B、教師不給任何提示,讓學生自己去閲讀,自己去獲得對文本的第一感知,不剝奪學生第一閲讀、第一體驗、第一經歷的權利 )

⑵ 學生按“要求3”交流閲讀的感受。

(説明:此時,教師只關注和傾聽學生的交流,不插入、不干預學生的交流,不強加、不擾亂學生的第一閲讀感受)

2、聽讀入情:

⑴ 教師範讀,學生聽讀:

(投影5)聽讀要求:

① 評價老師的朗讀:老師有沒有錯讀?朗讀處理好不好?

② 瞭解文章的脈絡:

A、海燕出場幾次?找出直接描寫的句段。

B、每次出場前,總先寫什麼?有什麼作用?

C、除海燕外,文中還寫了哪幾種海鳥?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⑵ 評價老師的朗讀:

① 在老師的朗讀中,你聽到了一種什麼的情緒?頭腦中聯想到了個什麼樣的形象?

② 你認為老師讀得怎麼樣?

③ 老師有什麼地方讀錯了?

⑶ 瞭解文章的脈絡:

(説明:重點為對海燕形象塑造的分析)

① 在文中出場了幾次(請用圓括號標出相關語句)?各寫了什麼內容?(概括層意)

(投影6)作品脈絡:

(投影7)海燕形象塑造一(直接描寫)

② 每次出場,總先寫什麼(請用方括號標出相關語句)?這些內容對海燕形象的塑造起了什麼作用?

③ 除海燕外,文中還寫了哪幾種海鳥?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投影8)海燕形象塑造二:

三、知人論世

過渡:在詩歌中,詩人往往藉助對某一形象的描繪來表達情感,或譬喻哲理。你覺得高爾基筆下的海燕,──那隻能夠穿破烏雲、掠起波浪,敢於“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的中間,高傲的飛翔”,呼喚着暴風雨的海燕,究竟內含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我們一起來猜一猜:高爾基通過這隻海燕想説點什麼?

1、探讀詩意:

⑴ 探究一:《海燕》寫的僅僅是一場暴風雨嗎?

⑵ 探究二:如果《海燕》描述的是一場戰爭,那麼,請找出對壘的雙方,並説明理由。

(投影9)對壘雙方:

⑶ 探究三:猜一猜,對壘雙方可能是什麼人呢?

① 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幫助學生的探討。

(投影10)《海燕》創作背景一:

《海燕》寫於1901年。當時,歐洲的工業危機波及俄國,工廠紛紛倒閉,大批工人失業,再加上沙皇統治日趨黑暗,人民羣眾無法忍受,反抗情緒日益高漲,革命鬥爭蓬勃興起。高爾基1901年2月19日從故鄉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來到彼得堡,參加俄國作家協會為紀念農奴解放40週年而舉行的特別會議,發表了抨擊沙皇政府的演説。3月4日,幾千名大學生和工人為抗議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學生送去當兵,在彼得堡喀山廣場舉行示 威,遭到殘酷鎮壓,有些人,許多人受了傷。高爾基參加了這次示 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極為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鄉後,根據當時的鬥爭形勢和參加示 威的感受,寫成了短篇小説《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這篇小説的尾聲部分。小説先投寄莫斯科《信使報》,後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雜誌。愚蠢的審查官禁止發表這篇小説,卻認為它的尾聲是一篇寫景的文字。這樣,《海燕》就被作為一篇獨立的作品在《生活》雜誌1901年4月號上發表了出來。

(投影11)《海燕》創作背景二:

《海燕》一發表,沙皇當局就發現了“漏審的疏忽”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下令查封了《生活》雜誌。由於《海燕》這首散文詩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沙皇政府認識到危險性,不經審訊就決定把高爾基放逐到庫爾斯產克。但《海燕》卻被人們傳抄,被印成各種傳單,被編進國外出版的革命詩集中。作者高爾基也因此被譽為“俄國革命的海燕”和“反抗的羣眾的天才表現者”。

列寧在1906年寫的《暴風雨之前》一文中,就徵引了高爾基在《海燕》中所描繪的海鳥和企鵝的形象,文章結尾是“──無產階級正在準備鬥爭,他們正在同心協力地、精神煥發地迎接暴風雨,一心想奔往戰鬥的最深處。膽怯的立憲民主黨人,這些‘蠢笨的企鵝’的領導權夠使我們討厭的了,他們‘畏縮地在崖岸底下躲藏着肥胖的身體。……讓暴風雨來得厲害些吧!”

斯大林1905年寫的《告全體工人書》也引用了高爾基《海燕》中的話:“我們不害怕真理,我們不害怕革命!讓霹靂響得更厲害吧!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勝利的時刻迫近了!”

② 學生根據背景討論、猜測:

A、高爾基《海燕》中的“暴風雨”描述的應該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暴風雨象徵俄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人民推翻沙皇統治的革命運動。)

B、對壘的雙方可能是什麼人?

C、這樣寫用的是什麼寫作方法?

D、風、雷、電的形象和《雷電頌》中風、雷、電的形象一樣嗎?

(不一樣。《雷電頌》中的風、雷、電是正面形象,《海燕》中的是反面形象)

(投影12)象徵手法的`運用:

2、明確意象:

問題:

《海燕》的意象是什麼?

明確:《海燕》刻畫了象徵着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海燕”的形象,是時代的戰鬥宣言,它預示着革命風暴即將來臨,鼓舞人們積極行動起來,去迎接偉大的戰鬥,表現了一種堅強無畏的革命理想主義精神。

四、詩境重現

1、教師再次朗讀,學生閉目想象,努力把文字描述的形象還原為具體的場景,並在場景中進一步體會詩境和詩意。

(投影13)請閉上你的眼睛,跟隨着老師的朗讀,用你的想象再造詩中描述的情境,用你的思想領會作品深含的主旨,用你的心靈去體驗欣賞詩歌的愉悦……

(投影14)

──烏雲遮不住太陽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2、請簡潔的描述一下你在腦海中看斷的短電影。

五、美讀欣賞

1、明確本環節學習要求:

(投影15)

⑴ 請選擇你最喜歡的片段朗讀,並説一説你喜歡的理由。

⑵ 作品中有什麼寫的不太好的敗筆嗎?請説説你的想法和猜測。

⑶ 你對作品還有什麼看法或疑問?請説出來,我們共同交流探討。

請自由選擇問題交流

2、關於質疑探疑:

本環節由學生提出自己在學習中發現的問題,由老師引導進行探討解疑。

3、評價作品:

⑴ 你認為作品有什麼寫得很精彩的地方?為什麼?

⑵ 你認為作品有什麼寫得不太好的地方?為什麼?

預設示例一:第11自然段的斷段可能錯誤,“狂風吼叫……雷聲轟響……應該新起一段。

預設示例二:把“海燕”比喻為“黑色的閃電”可能不妥,文中的“閃電”是反面形象。

(説明:在上面兩個教學環節中,教師要及時抓住機會,對修辭手法、寫作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分析 )

4、美讀展示:

學生選擇自己最有感受的部分進行朗讀表演,並説明自己喜歡的理由、朗讀時要注意的問題。

六、總結全課

七、拓展訓練

課後第三題:除了海燕,課文還描寫了海鷗、海鴨、企鵝在暴風雨來臨前的表現。請你想像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飛翔時會有什麼想法,它對海鷗、海鴨、企鵝會説些什麼,試以“海燕的宣言”為題寫一段話,充分表現出海燕的心理活動。

八、佈置作業

1、誦讀課文,準備參加單元結束後的朗誦比賽。

2、生詞、摘抄。

3、課後第3題。

(説明:本設計只是一種教學預設,實際教學將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調整或生成新的教學環節。也即是説,課堂教學將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教學活動的開展將根據學生學習狀況的變化而變化,以求達成最佳的學習效果 )

《海燕》教學設計 篇7

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習朗誦的基本知識掌握朗誦技巧。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誦實踐掌握朗誦常用的表現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朗誦活動把我作品的感情基調,感受詩歌散文等的音韻美。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指導與探討】

一、什麼是朗誦

朗,即聲音的清晰。響亮;誦,即背誦。朗誦,就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結合各種語言手段來完善地表達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種語言藝術。

朗誦是口語交際的一種重要形式。朗誦不僅可以提高閲讀能力,增強藝術鑑賞,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朗誦,大者可以陶冶性情,開闊胸懷,文明言行,增強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養對語言詞彙細緻入微的體味能力,以及確立口語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鑑別能力。因此,要想成為口語表述與交際的高手,就不能漠視朗誦。

二、朗誦前的準備

朗誦是朗誦者的一種再創作活動。這種再創作,不是脱離朗誦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讀音的簡單活動,而是要求朗誦者通過原作的字句,用有聲語言傳達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藝術美感。不僅要讓聽眾領會朗誦的內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朗誦者在朗誦前就必須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

(一)選擇朗誦材料

朗誦是一種傳情的藝術。朗誦者要很好地傳情,引起聽眾共鳴,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選擇。選擇材料時,首先要注意選擇那些語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適於上口的文章。因為形象感受是朗誦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乾癟枯燥的書面語言對於具有很強感受能力的朗誦者也構不成豐富的形象感受。其次,要根據朗誦的場合和聽眾的需要,以及朗誦者自己的愛好和實際水平,在眾多作品中,選出合適的作品。

(二)把握作品的內容

準確地把握作品內容,透徹地理解其內在含義,是作品朗誦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固然,朗誦中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離開了準確透徹地把握內容這個前提,那麼,藝術技巧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了一種純粹的形式主義,也就無法做到傳情,無法讓聽眾動情了。要準確透徹地把握作品內容,應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深入的理解

朗誦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準確地表現出來,需要透過字裏行間,理解作品的內在含義,首先要清除障礙,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詞、成語典故、語句等的含義,不要囫圇吞棗。望文生義。其次,要把握作品創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題和情感的基調,這樣才會準確地理解作品,才不會把作品念得支離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內容。以高爾基的《海燕》為例,掃除文字障礙後,就要對作品進行綜合分析。這篇作品以象徵手法,通過暴風雨來臨之前。暴風雨逼近和即將來臨三個畫面的描繪,塑造了一隻不怕電閃雷嗚,敢於搏風擊浪,勇於呼風喚雨的海燕一——這一“勝利的預言家”的形象。而這部作品誕生之後立即不脛而走,被廣大工人和革命羣眾在革命小組活動時朗誦,被視作傳播革命信息,堅定革命理想的戰歌。綜合分析之後,朗誦時就不難把握其主題是:滿懷激情地呼喚革命高潮的到來。進而,我們又不難把握這部作品的基調應是對革命高潮的嚮往、企盼。

2、深刻。細緻的感受

有的朗誦,聽起來也有着抑揚頓挫的語調,可就是打動不了聽眾。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誦者對作品的感受還太淺薄,沒有真正走進作品,而是在那裏“擠”情、“造”性。聽眾是敏鋭的,他們不會被虛情所動,朗誦者要喚起聽眾的感情,使聽眾與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須仔細體味作品,進入角色,進入情境。

3、豐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時,往往伴隨着豐富的想象,這樣才能使作品的內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動起來,就好象親眼看到、親身經歷一樣。以陳然(我的自白書)為例,在對作品進行綜合分析的同時,可以設想自己就是陳然(重慶《挺進報》的特支書記),當時正處在這樣的情境中:我被國民黨逮捕,在獄中飽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動搖,最後,敵人把一張白紙放在我面前,讓我寫自白書,我滿懷對敵人的憤恨和藐視,滿懷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自豪地寫下了“怒斥敵酋”式的《我的自白書》。這樣通過深入的'理解、真摯的感受和豐富的想象,使己動情,從而也使人動性。

(三)用普通話語音朗誦

要使自己的朗誦優美動聽,必須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朗誦,因為朗誦作品一般都是運用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即普通話)寫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話語音朗誦,才能更好地更準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同時,普通話是漢民族共同語,用普通話朗誦;便於不同方言區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朗誦之前,首先要咬準字音,掌握語流音變等普通話知識。

三、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

朗誦時,一方面要深刻透徹地把握作品的內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運用各種藝術手段,準確地表達作品的內在含義。常用的基本表達手段有:停頓、重音、語速、句調。

(一)停頓

停頓指語句或詞語之間聲音上的間歇。停頓一方面是由於朗誦者在朗誦時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結構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為了充分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時,也可給聽者一個領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餘地,幫助聽者理解文章含義,加深印象。停頓包括生理停頓、語法停頓、強調停頓。

1、生理停頓

生理停頓即朗誦者根據氣息需要,在不影響語義完整的地方作一個短暫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頓,不要妨礙語意表達,不割裂語法結構;

2、語法停頓

語法停頓是反映一句話裏面的語法關係的,在書面語言裏就反映為標點。一般來説,語法停頓時間的長短同標點大致相關。例如句號、問號、歎號後的停頓比分號、冒號長;分號、冒號後的停頓比逗號長;逗號後的停頓比頓號長;段落之間的停頓則長於句子停頓的時間。

3、強調停頓

為了強調某一事物,突出某個語意或某種感情,而在書面上沒有標點、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頓的地方作了停頓,或者在書面上有標點的地方作了較大的停頓,這樣的停頓我們稱為強調停頓。強調停頓主要是靠仔細揣摩作品,深刻體會其內在含義來安排的。例如:

遵義會議║糾正了│在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中所犯的“左傾機會主義性質”的嚴重的原則錯誤,團結了│黨和紅軍,使得│黨中央和紅軍主力勝利地完成了長征,轉到了│抗日的前沿陣地,執行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政策。

“遵義會議”之後沒有標點符號,但是為了突出“遵義會議”的地位,強調“遵義會議”在我黨歷史上的偉大意義,就應有一個停頓,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強調停頓時間要長一些。“糾正了”、“團結了”、“使得”、“轉到了”、“執行了”這些詞語後面也沒有標點,但為清楚顯示“遵義會議”的偉大歷史意義,應用停頓,句中劃“║”和“│”的都表示強調停頓。

如果不仔細揣度作品而任意作強調停頓,容易產生錯誤的理解。例如賀敬之《雷鋒之歌)中的一句:“來呵!讓我們緊緊挽住雷鋒的這三條刀傷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條”之後略作停頓,就會給聽眾造成“三條手臂”的錯覺,影響理解的正確性。

(二)重音

重音是指朗誦、説話時句子裏某些詞語念得比較重的現象。一般用增加聲音的強度來體現。重音有語法重音和強調重音兩種。

1、語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麼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況下,根據語法結構的特點,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讀的,叫語法重音。語法重音的位置比較固定,常見的規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裏的謂語部分常重讀;

②動詞或形容詞前的狀語常重讀;

③動詞後面由形容詞。動詞及部分詞組充當的補語常重讀;

④名詞前的定語常重讀;

⑤有些代詞也常重讀;

如果一句活裏成分較多,重讀也就不止一處,往往優先重讀定語、狀語、補語等連帶成分。如:

我們是怎樣度過這驚濤駭浪的瞬息!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

值得注意的是,語法重音的強度並不十分強,只是同語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較,讀得比較重一些罷了。

2、強調重音

強調重音指的是為了表示某種特殊的感情和強調某種特殊意義而故意説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聽者注意自己所要強調的某個部分。語句在什麼地方該用強調重音並沒有固定的規律,而是受説話的環境。內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話,強調重音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

我去過上海。(回答“誰去過上海”)

我去過上海。(回答“你去沒去過上海”)

我去過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過哪兒?”)

因而,在朗誦時,首先要認真鑽研作品,正確理解作者意圖,才能較快較準地找到強調重音之所在。強調重音與語法重音的區別是:

①從音量上看。語法重音給人的感覺只是一般的輕重有所區別,而強調重音則給人鮮明突出的印象。強調重音的音量大於語法重音的音量。

②從出現的位置看。強調重音可能與語法重音重疊,這時語法重音服從於強調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強一些就行了。有時,兩種重音出現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時,強調重音的音量要蓋過語法重音的音量。

③從確定重音的難易上看。語法重音較容易找到,在一句話的範圍內,根據語法結構的特點就可以確定,而強調重音的確定卻與朗誦者對作品的鑽研程度、理解程度緊密相連。

(三)語速

語速是指説話或朗誦時每個音節的長短及音節之間連接的緊鬆。説話的速度是由説話人的感情決定的,朗誦的速度則與文章的思想內容相聯繫。一般説來,熱烈,歡快、興奮、緊張的內容速度快一些;平靜、莊重、悲傷、沉重、追憶的內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敍述、説明、議論則用中速。以(雷雨)中周樸園和魯侍萍的對話為例,朗誦時應根據人物心情的變化調整語速,而不應一律以一種速度讀下來。如:

周:梅家的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慧,也很規矩。有一天夜裏,忽然地投水死了。後來,後來——你知道嗎?(慢速。周樸園故作與魯侍萍閒談狀,以便探聽一些情況。)

魯:這個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個,她手裏抱着一個剛生下三天的男孩,聽人説她生前是不規矩的。(慢速,侍萍回憶悲痛的往事,又想極力剋制怨憤,以免周樸園認出。)

魯:我前幾天還見着她!(中速)

周:什麼?她就在這兒?此地?(快速。表現周樸園的吃驚與緊張)

魯:老爺,您想見一見她麼?(慢速。魯故意試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現周樸園的慌亂與心虛。)

周:我看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

魯:我要提,我要提,我悶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現魯侍萍極度的悲憤以至幾乎喊叫)

(四)句調

在漢語中,字有字調,句有句調。我們通常稱字調為聲調,是指音節的高低升降。而句調我們則稱為語調,是指語句的高低升降。句調是貫穿整個句乾的,只是在句未音節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句調根據表示的語氣和感情態度的不同,可分為四種:升調、降調、平調、曲調。

1、升調(↑),前低後高,語勢上升。一般用來表示疑問、反問、驚異等語氣。

2、降調(↓),前高後低,語勢漸降。一般用於陳述句、感歎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堅決、讚美、祝福等感情。

3、平調。(一),這種調子,語勢平穩舒緩,沒有明顯的升降變化,用於不帶特殊感情的陳述和説明,還可表示莊嚴、悲痛、冷淡等感情。

4、曲調。全句語調彎曲,或先升後降,或先降後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詞語拖長着念,這種句調常用來表示諷刺、厭惡、反語、意在言外等語氣。

除了以上這些基本表達手段外,要使朗誦有聲有色,還得藉助一些特殊的表達手段,例如:笑語、顫音、泣訴、重音輕讀等,這裏我們就不詳細介紹了。

四、朗誦不同於朗讀,也不同於演戲

朗誦不同於朗讀,朗讀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把文章讀出來,以傳達文章的思想內容。朗誦則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把文章背出來,以傳達文章的思想內容。可見,朗誦的要求比朗讀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對觀眾,除運用聲音外,還要藉助眼神、手勢等體態語幫助表達作品感情,引起聽眾共鳴。

朗誦常常伴隨有手勢、姿態等體態語,但朗誦時的姿態或手勢不能過多、過火。畢竟,朗誦不同於演戲,演戲時,演員不直接和觀眾交流,他扮演劇中人物,模仿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他只和同台的演員進行交流,而朗誦者直接交流的對象是聽眾,他主要是通過聲音把感情傳達給聽眾,引起聽眾共鳴,手勢、姿態等只不過是幫助表達感情的輔助性工具,不宜過多、過火。

《海燕》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朗讀的基礎上感知海燕的形象。

3、學習海燕不懼怕困難,敢於與困難作鬥爭的精神。

教學設想: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節奏和流動感的油畫,具備詩的音樂美和繪畫美,給人以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在引導學生解讀這首詩時,我根據散文詩的特點,加強朗讀背誦,於誦讀中展現海燕的活動空間,緊緊圍繞三幅畫面引導學生感知海燕大無畏的戰鬥精神,從中體驗並學習這種精神,且聯繫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暴風雨”。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設置情景,投影顯示如下畫面:風雨交加,雷鳴電閃,大雨滂沱,漆黑不見人影。面遇這樣的情景,同學們會怎樣面對呢?(同學可能會回答“懼怕”、“躲藏”等)但海燕它不懼怕,它勇敢地面對暴風雨。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勇敢的海燕。(板書課題和作者)

二、 走進作者,瞭解寫作背景

1、 由學生先説,教師小結。

2、 出示兩張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的幻燈片。

三、 聽讀,感知海燕形象。

1、 配樂朗誦。

2、 學生聽後思考:假如在海燕之前填一個修飾語,你會填什麼呢?

句式是“___________的海燕。”

四、 析讀,領會海燕形象。

1、 課文是如何描寫海燕的?請在文中找出描寫海燕的段落和句子。

2、 分析三幅畫面,領會海燕形象。

①根據三幅畫面的情景,指定學生朗讀關鍵段落和句子。

②師生共同分析,板書如下:

畫面一:渴望暴風雨

畫面二:迎接暴風雨 英勇無畏、樂觀豪邁的海燕

畫面一:呼喚暴風雨

五、 美讀,體驗海燕形象。

1、讀詩是一種高雅的.情感體驗活動。當我們在想象中進入詩的意境,體悟到詩中美好的情韻而又能恰當運用朗讀技巧加以傳送時,我們的心靈深處便會激起情感的火花,我們就會受到美的薰陶。現在,請大家自由選擇其中的一個畫面,按下列步驟練習朗讀。(媒體投影)

一讀:重在整體感知詩中形象,注意語音的飽滿和圓潤。

二讀:重在體味情感。注意語流順暢,注意把握好朗讀的節奏、停頓、快慢等。

三讀:重在進入情境。注意韻腳,注意語氣的輕重抑揚,注意體現散文詩的抒情性。

2、推薦學生進行配樂朗讀全詩。

六、 拓展,領悟海燕形象。

人生,並非只意味着陽光與鮮花,有時也會遇到坎坷,甚至面臨各種各樣的“暴風雨”,面臨生活中的暴風雨,你該怎麼做呢?試就這個話題,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海燕》教學設計 篇9

【教學思路】

《海燕》是一首抒情詩,具備詩的音樂美和繪畫美,給人以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在解讀這首詩時,要根據散文詩的特點加強朗讀,於誦讀中展現海燕的活動空間,緊緊圍繞三幅畫面引導學生欣賞海燕大無畏的精神,體會比喻、擬人、反覆等修辭手法對錶達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對比、襯托的運用。由表及裏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內涵。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⑴初步瞭解作者及課文的寫作背景,整體感知課文。

⑵通過反覆誦讀理解作品的詩情、詩理和詩味,品味本文語言激越奔放強烈的特點。

⑶體會比喻、擬人、反覆等修辭手法對錶達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對比、襯托的運用。

⑷領會作品深刻的象徵內涵,理解象徵手法在文中的運用及其作用。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

【教學重、難點】

1、象徵手法在文中的運用及其作用。

2、比喻、擬人、反覆等修辭手法對錶達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對比、襯托的運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通過教師範讀和學生自由朗讀等形式,讓學生把生活感受與作品內容結合起來。

2、提問法:

通過精心設計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形象,並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內涵。

3、練習法:

採用仿説練習的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認真預習課文,通過各種渠道,查找有關高爾基的資料。複習《雷電頌》中有關象徵手法的知識。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海燕》一文。

(板書,出示課題)

二、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1、教師播放音樂,範讀:

要求:學生看書,仔細聆聽,發揮想象,靜心感受,認真思考,用一句話概括你聽到了哪些內容?

(教師點撥:同學們可以從文章提到了那幾種事物來考慮。)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內容:

要求:

⑴勾畫出下列詞語所在的語句,儘量記住下列字詞的讀音、寫法和意義。

蒼茫精靈呻吟膽怯翡翠蜿蜒高傲

⑵用一個詞語概括海燕的精神內涵。

3、教師出示“海燕形象圖課件”,讓學生認識、感受海燕的形象,讓學生對海燕有初步的認識。形象感知,領略海燕風采。

4、同學們知道高爾基為什麼要對海燕進行歌頌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熟悉背景,把握時代脈博:

教師出示幻燈片資料:

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也是前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生於木匠家庭,四歲喪父,十歲就為生活所迫,走向社會,到處流浪。他當過鞋鋪學徒,輪船雜役,麪包工人等,備嘗人間苦難。他親眼看到勞動人民在沙皇統治下所遭受的壓迫和剝削,這為他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題材。他第一次投稿時具名為馬克西姆·高爾基(俄文意為“苦難”)。著名作品有長篇小説《母親》和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詩,是高爾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它寫於1901年,那時正是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國的革命運動正不斷高漲。高爾基參加了種種反沙皇統治的鬥爭,發表了尖鋭抨擊沙皇的演説。他根據自己的鬥爭經歷,寫了一篇帶有象徵意義的短篇小説《春天的旋律》(又譯為《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它的發表具有極大的宣傳性和號召力,受到了列寧的高度重視和稱讚。

三、品味探究,賞析藝術形象

1、學生默讀全文,思考並討論:

本文是一首感情強烈的抒情散文詩,也好似一幅富有音樂節律和流動感的畫。請同學們思考海燕在幾個不同的場景中活動,在這幾個不同的場景中海燕又有什麼表現?(注意結合場景景物的變化來思考。)

學生討論交流後明確:

整體場景:上邊:烏雲──下邊:大海。

全文給我們隨着場景的變化為我們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畫面,海燕在這三幅典型環境中活動,其形象逐步完整、鮮明:

第一幅,風捲雲集,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風雨的到來;

第二幅,暴風雨迫近,海燕博風擊浪,迎接暴風雨的到來;

第三幅,暴風雨將臨,海燕以勝利的預言家的姿態呼喚暴風雨。

這三幅場景以時間為序,以暴風雨漸次逼近為線索,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逐步展開。

2、請同學們細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本文中正面描寫海燕形象的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作用,具體分析海燕的形象。

示例一:“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賞析:這一句從兩方面來寫。一是從形狀、顏色角度寫,既表現海燕矯健、勇猛的雄姿,又在大海背景上現出一點亮色,使人看到光明和希望;二是從行動角度寫,表現出海燕藐視惡劣環境的英勇氣概。

示例二:第二、三段:

賞析:先承接前面的“飛翔”而來,以瞬息交替的動作,寫海燕的勇敢低飛,又迅疾高翔的`矯健雄姿。而後從聲音角度寫海燕對暴風雨的渴望。

示例三:第九、十段:

賞析:再現前面對海燕的描寫,又補寫海燕形象。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在這裏,作者繪形繪聲地描寫了海燕在海浪與雲空拼搏的情景。抓住了那些詞語來寫的?找出來。

“叫喊”“大笑”“號叫”,顯示其歡快、豪壯;海燕從“飛翔”到“飛舞”,從“直衝”到“穿過”,從“碰着”到“掠起”更顯出其敏捷、勇猛。

示例四:文章的最後三段:

賞析:這是寫海燕的呼喊,寫它的兩次大聲疾呼,表達了海燕作為報訊者的歡快之情,作為勝利預言家的豪邁情懷。

海燕的形象終於隨着暴風雨的漸次迫近而更加鮮明、完整。

4、歸納總結海燕形象(板書):

全詩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來臨時勇敢、樂觀、大聲疾呼的形象描寫,再現了一個勇猛堅強、樂觀自信的先驅者的形象。

四、課文還描寫了其他的動物,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描寫其他動物的句子,用曲線劃出表現其精神的關鍵詞語

提示:海鷗、海鴨、企鵝;恐懼。(板書)

在開始我們就能感受到本文的主要形象是海燕,為什麼還要寫到其他三種動物呢?這是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板書)

五、小結並板書

勇敢海鷗

海燕樂觀先驅者海鴨恐懼

自信企鵝

富於獻身精神對比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感知了海燕形象,知道了作者是如何來描寫海燕的,那麼作為詩的語言,又是怎樣來表達作者的感情的呢?本節課,我們共同探究這一問題。

二、課文研討

1、教師播放音樂,指兩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注意重音、停頓和語速的處理,讀出激

雄渾的氣勢。

2、理解本文深刻的寓義,即象徵手法的運用:

⑴學生回憶在《雷電頌》中所講的象徵手法,教師強調:本文的作者也運用了象徵手法。即象徵是“託義於物”或者叫做“託物寓意”也就是“藉此言彼”。

提問:本文的“大海”、“狂風”、“烏雲”、“閃電”、“海燕”、“暴風雨”、“海鷗”、“海鴨”、“企鵝”、“巨浪”等物以具有怎樣的象徵意義呢?

⑵以小組為單位,分類總結自己在文中所勾畫的關鍵詞語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徵手法在文中的運用。

討論明確:

海燕象徵英勇善戰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暴風雨象徵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一場醖釀中的推翻沙皇獨裁統治的無產階級革命;大海象徵革命高潮時的廣大人民羣眾的力量;“海鷗”、“海鴨”、“企鵝”這一組意象羣象徵害怕革命會破壞它們的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寫海鷗“呻吟”“飛竄”“恐懼”“掩藏”,海鴨“呻吟”“嚇壞”,企鵝“膽怯”“躲藏”的驚恐萬狀的醜態,正是為了與海燕“高傲的飛翔”、歡樂的“叫喊”形成鮮明的對比,以突出海燕英勇堅強、樂觀自信的形象,作者對它們進行了無情的鞭撻;烏雲、閃電、雷聲、狂風這一組意象羣象徵

革命的黑暗勢力,寫它們的猖狂是為了點明海燕所處的險惡的環境。

此外,本文還兩次寫到大海與風、雲、雷、電展開了殊死搏鬥,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與

革命鬥爭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終戰勝烏雲、閃電,象徵了無產階級革命必勝的前途。

3、問題討論,合作探究:

教師出示下列兩組問題,學生合作探究:

⑴在文章的結尾,海燕為什麼像“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為什麼海燕對暴風雨充滿了渴望?海燕的兩次大聲疾呼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⑵本文是如何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的?

三、歸納總結本文

作者對海燕搏風擊浪,勇敢、樂觀、堅強的描寫,讚揚了像“海燕”一樣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鞭撻了“海鷗”“海鴨”“企鵝”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或假革命者以及以“烏雲、狂風”為代表的

革命勢力,表現了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

四、拓展訓練

請你仿照句子説一段話。

例:假如我是(海燕),我將對(海鷗)説(收起你對暴風雨的恐懼吧),因為(生命本身不同尋常,所以不僅要善於享受生活中的陽光,也要敢於承受生活中的風雨,這樣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句式:假如我是(),我將對()説(),因為()。

五、總結歸納散文詩的特點

詩歌語言優美、情感豐富、有強烈的節奏感,詩歌是格式化的,古典詩詞講究五言絕句或五言律詩,七言絕句或七言律詩,字數與平仄都有嚴格要求;而散文不僅語言優美,情感豐富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如果我們要兩者兼得,怎們辦呢?有一種新的文學樣式為我們提供了方便,這就是散文詩。散文詩多采取跳躍流動、輕捷靈活、多節段的結構,既適應語言精煉簡潔、節奏起伏跳蕩的要求,也體現了建築美的視覺快感。散文詩的構思是詩化的,講究詩的情緒,詩的精魂,講究鑄煉意境。散文詩的另一個特徵是大都追求寓意和哲理,散文詩的語言具有以一當十的張力,是壓縮餅乾。另外,散文詩多是可以朗誦的,如高爾基的《海燕之歌》,歷來是朗誦的必選篇目。

五、作業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愛的陽光的照耀,也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考驗。面臨生活的暴風雨,你該怎樣做呢?試就這個話題,寫一篇300字的短文。

【板書設計】

高傲暴海鷗

勇敢海燕風海鴨恐懼

敏感雨企鵝

(革命風暴)

(革命先驅)對比(不革命者)

象徵

《海燕》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作品的深刻內涵

理解象徵、烘托、對比手法在課文中的運用

2.能力目標:反覆誦讀,體會散文詩的音樂美

3.情感目標:培養樂觀自信的精神

教學重點:

1.理解象徵、烘托、對比手法在課文中的作用

2.賞析海燕形象及其深刻的內涵

教學難點:

學習散文詩的象徵手法及其運用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前準備:

1.通讀全文,初步感知情感

2.預習生字詞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之前,我們通過課件來觀看這一幅圖:

奧運會女子體操團體成員程菲、楊伊琳、李珊珊、何可欣、江鈺源和鄧琳琳站在金牌的領獎台上。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個得金牌的過程。程菲是一個老將,她的失利,從平衡木上摔了下來。後面年輕的選手頂住了壓力,很自信很完美地繼續走下去,克服了心裏壓力。最後程菲也自信地克服了自己的內心壓力,完美地完成了她最拿手的自由體操,戰勝了實力相當的美國隊,為中國人民拿下了這塊來之不易的金牌。在空中飛翔的那一刻,她們的姿態就像海燕一樣,在國家體育館上空飛翔,他們面對困難,沒有退縮,勇敢自信地繼續飛翔,並把自己飛得更高,更遠。

為什麼説他們像海燕,而不想海鷗?理由就讓高爾基來告訴我們吧。讓我們走入課文《海燕》。

二.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1.請同學説一説所瞭解的高爾基。(自由作答,互相補充)

2.教師歸納總結。

明確:高爾基,俄國作家,評論家,政論家和學者,他是“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他完成了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高爾基在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這個“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精靈”般的藝術形象。

三.朗讀感悟

1.自由朗讀,圈畫批註出生字詞,理解字義,並標序文段。(朗讀過程中,注意重音,停頓和語速,初步感知醖釀情感)

2.聽錄音朗讀。在聽讀過程中,要注意朗誦者感情節奏的變化,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3.齊聲朗讀。(掌握好停頓,語速,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四.質疑探究

1.同桌互動,思考交流:從文中找出,海燕具有什麼特點?

明確:海燕是暴風雨的預言家

2.小組討論交流,思考:文中出現了幾個場面?各個場面中海燕各有什麼樣的表現?(自由作答)

教師點撥1:根據暴風雨來臨前的時間段尋找

明確:三個場景畫面

a.蒼茫的大海上,狂風捲集着烏雲——暴風雨醖釀中(1-6)

b.烏雲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暴風雨逼近(7-11)

c.一堆堆烏雲,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暴風雨臨近(12-16)

教師點撥2.根據上面的三個場面,分析海燕的表現:

a.高傲地飛翔,渴望暴風雨的到來

b.搏風擊浪,迎接暴風雨

c.以勝利的預言家姿態呼喚暴風雨的到來

五.探討感知

1.教師引導設疑,高爾基在當時那樣一個緊張的社會氣氛當中,有着閒情逸致來描寫海燕嗎?聯繫課文的寫作背景,指導學生思考交流:海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教師點撥:海燕在暴風雨的表現我們可以概括出它一系列的品質,從而在這些品質中上升到另外一個高度。

明確:海燕是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於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

2.作者通過對海燕的讚美,表現了怎樣的情感?

教師點撥:類似於詩歌中的“託物言志”

明確:作者以海燕善於搏擊暴風雨的特點,聯想到敢於迎接革命暴風雨的無產階級先驅者,以滿懷的`戰鬥激情,熱烈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熱情歌頌像海燕一樣的革命先驅者的戰鬥精神,表現了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

六.拓展延伸

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的“暴風雨”,雖然不像戰爭年代具有鬥爭性,但是依然具有挑戰性,而當面臨困難和挫折時,我們應該像高傲的海燕一樣,堅信自己的信念,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着人生的標杆直跑,暴風雨越猛烈,你就會變得越堅強,暴風雨也就會變得“微不足道”。

七.佈置作業

1.作品為什麼還寫其他的海鳥?

2.文中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

八.鏈接材料:從鄭振鐸的《海燕》、冰心的《小橘燈》、屠格涅夫的《門檻》中學習象徵手法。

附:板書設計

《海燕》教學設計 篇11

一、誦讀——感知課文

1、介紹作者及《海燕》的深遠影響,激發學生誦讀慾望。

2、個人表情誦讀,讀好停頓、重音、語速,讀出感情。可藉助符號和文字,標註全文朗讀要領提示,師生共同研討部分句段的朗讀技巧。

3、小組合作演讀,注意結合三個場景分三部分演讀,體會情感上的變化和語氣、節奏的變化。最後一段是全文高潮,全詩最強音,宜在分組演讀後全班合讀,收到震撼人心、擲地有聲的效果。

4、全班齊讀,進一步把握海燕形象和作者感情。

二、發現——評説課文

有人評價高爾基是偉大的“語言藝術家”,能針對本文説出你的一點發現加以評説證明嗎?

學生自主發現,自由發言,教師相機誘導,適時引向深入發現,可重點明確如下角度:

準確生動的用詞——用一組準確的形容詞直接表現海燕的英姿,如“高傲”、“勇敢”等;用一組擬人化動詞形象描寫海燕、海鳥們和烏雲、狂風等的動作;同時,許多組近義詞,顯出作者用詞的豐富,如寫“叫”的動詞有“叫喊”、“呼叫”、“號叫”、“吼叫”;都含勢猛、力強、厲害、急劇、旺盛之意的一組詞有“猛烈”、“強烈”、“劇烈”、“熱烈”等。

靈活多變的句式——文章有時句式整齊勻稱,有時長句短句交錯,富有韻律,讀來琅琅上口。另外,陳述句、感歎句、祈使句兼用,顯得搖曳多姿,也便於表情達意。

豐富多彩的修辭——全文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尤其比喻、擬人、反覆的運用,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性。

形式多樣的表達——作者在充滿激情的描繪中,熱情歌頌像海燕一樣勇猛堅強、樂觀自信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的戰鬥精神,在表達方式上以描寫為主,描寫中充滿感情,同時兼有議論,議論中也飽含激情,描寫、議論、抒情結合,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並用,增強了文章的抒情效果和藝術感染力。

圓熟精湛的技法——作者巧用象徵,表達深刻的思想;巧用對比,通過烏雲、狂風與波浪、大海形象對比和海燕與海鷗、海鴨、企鵝形象對比,歌頌如大海般激盪的人民革命力量和像海燕般勇敢無畏、迎接革命風暴的無產階級革命者。另外,環境烘托是本文又一成功的藝術手法。文中三種不同景象,象徵革命暴風雨的迫近和即將爆發;景象的`變換,表明形勢愈益險惡、階級鬥爭日益激烈,而海燕形象,在景象變換中被步步深入地得到烘托和顯現。

典型鮮活的形象——文中無論海燕搏擊風浪、勇敢無畏、樂觀自信,還是海鷗、海鴨、企鵝們自私怯懦、貪圖安逸、目光短淺,無不使人印象鮮明。尤其是作者借“海燕”這一飽含力與美、深刻反映時代特徵的藝術形象,為無產階級唱出一曲充滿戰鬥激情的頌歌,頗具典型意義。

以上活動可指導學生做課堂筆記,梳理、積累課文知識和學習方法,並隨時記錄自己的新發現,與師生交流。

三、體驗——表達感受

高爾基筆下的海燕具有特定的時代意義,它吹響了一曲嘹亮的時代進軍的號角,喚醒民眾投入爭取解放的鬥爭。今天,我們可從另外角度解讀,賦予文章和海燕形象新內涵。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關注時代、聯繫生活和自身經歷,體驗感悟,挖掘、拓展、豐富文章的思想內涵。

1、你從海燕身上學到了什麼?我們如何做新時期的“海燕”?

2、人生有陽光與鮮花,也會有陰霾和暴風雨,面對生活的暴風雨,你該怎樣做?

四、創編——想像遷移

可結合課後研討與練習三進行;也可以海燕口吻,用第一人稱寫法,立足課文,補充想像,描寫“我”(海燕)在海上振翅飛翔時所見、所聞、所感、所為及對海鳥們的所言,嘗試改寫和擴寫課文。

《海燕》教學設計 篇12

一、學習目標

1、瞭解高爾基和散文詩以及這首散文詩的寫作背景。

2、通過反覆朗讀,體會海燕的形象。

3、體會幾個關鍵詞的區別,體會文章運用對比、比喻、反覆、象徵的寫作手法。

二、學法指導

1、用好自學導航中的知識鏈接。

2、採用不同的方式讀,體會。

3、帶着問題讀課文。

三、自學導航:

1、知識鏈接:

瑪克西姆高爾基(1868、3、28~1936、6、18)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瑪克西姆高爾基出身貧窮,幼年喪父,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過裝卸工、麪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有長篇小説《母親》,和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這首散文詩寫於1901年,當時歐洲發生了經濟危機,蔓延到了俄國,俄國民主運動不斷高漲,動搖了沙皇的統治根基。他參加了一系列民主革命運動,寫了一篇帶有象徵意義的短篇小説《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它末尾一章。

2、初讀讀課文,把握文

章大意,自行解決生字詞。

呻吟()飛竄()蜿蜒()

蒼茫()

膽怯()

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字詞還有:

3、再讀課文,完成結構圖

散文詩描繪了哪三幅畫面?

4、再讀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深刻的句子。

5、用自己的話説説海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6、細細讀課文,試着提出自己的問題。

四、展示提升

(一)1、彙報自己的預習情況(聽寫詞語、説説大意、展示朗讀情況)

2、小組交換導學案,討論上面提出的問題。

3、展示討論成果(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展示。)

(二)寫小短文,課後第三題。

(三)談談自己在這節課上的收穫

五、達標測評

《全優》上的相關習題。

把小作文寫在下面的格子裏。

六、課後反思

《海燕》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的

一、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課文,初步瞭解作者及課文的寫作背景,整體感知課文。

二、理解象徵、烘托、對比手法在課文中的運用。

三、品味語言、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

教學設想

反覆朗讀,聯繫背景理解課文內容,細讀品味精要文段,探究疑難問題,理解課文的寫作技巧及語言特色;聯繫生活實際,擬寫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暴風雨”的發言提綱並在班上交流。

課前準備

查閲資料:

1、高爾基。

2、《海燕》寫作的時代背景。

3、關於高爾基《海燕》的其他資料。

4、課件。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瞭解基本常識,朗讀並整體感知課文。

一、導入

我們讀了巴金《日》、《月》兩篇短文,巴金通過寫“日”、“月”表達了什麼情感?(由“日”、“月”這尋常的事物激起的心靈之聲,表達作者為了追求光明不惜犧牲自我的偉大情懷,……)

閲讀寫景狀物的散文(散文詩),要“透過文學去捕捉作家們的情感律動,去感受他們心靈的無限風光”。今天,我們把視角投向高爾基的《海燕》,去感受作者在特定歷史時代的激情。

二、課前準備情況檢查及交流。

1、作者。

2、關於《海燕》的`寫作背景及其他資料。

3、教師歸結,要求學生整理文學常識並作好筆記。

三、朗讀

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記準生字字形;理解生詞在文中的意思。注意重音,停頓和語速。(運用工具書查正字音詞義;與同學初略探討重音,停頓和語速的處理。)

2、指名朗讀。方法:以意思相近的文段分段朗讀,探討重音、停頓、語速的處理。

3、聽錄音帶朗讀。(1)靜聽感受;(2)隨錄音朗讀;(3)模仿朗讀。方法:指名讀一文段,同學評價後再聽該段錄音(放映相應畫面),讓學生在聽讀、模仿朗讀,相互評價,觀看畫面過程中增強感受,正確朗讀。

4、齊聲朗讀。(掌握好停頓、語速,讀出感情,讀出散文詩之韻味。)

四、探討感知

1、教師引導設疑:聯繫課文的寫作背景,指導學生閲讀課首方框內提示的文字並思考:(1)作為一種海鳥的海燕具有什麼樣的特點?(2)你是從方框提示中哪句話看出來的?

2、師生互動探討:(1)海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作者通過對海燕的讚美,表現了怎樣的情感態度?

歸結板書(字幕顯示)

海燕,一種善於搏擊暴風雨的海鳥。

課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於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聯繫背景理解、概括)

作者以海燕善於搏擊暴風雨的特點,聯想到敢於迎戰革命暴風雨的無產階級先驅者,以滿懷的戰鬥激情,熱烈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熱情歌頌像海燕一樣的革命先驅者的戰鬥精神,鄙棄如海鷗、海鴨、企鵝般的怯懦自私者。表現了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

五、練習與研討

1、字音詞義,常識積累,朗讀感受。

2、問題研討

(1)課文標題是《海燕》,作品中為什麼還寫到其他幾種海鳥?

(2)如果説“海燕”象徵勇猛堅強、樂觀自信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那麼課文中其他事物也應該有其各自的象徵意義,請列出來與同學探討。

第二課時

學習課文象徵、烘托、對批等表現手法,閲讀理解精要文段。

一、上課時“問題研討”交流。(對學生交流發言不作定論,目的是讓學生帶着問題有序地理解課文內容及寫作技巧,在閲讀探討過程中欣賞作品,認識並理解象徵、對比等手法。)

二、朗讀感受,思考探討

1、朗讀描寫海燕的句段,觀看海燕在烏雲和大海之間穿梭號叫的畫面,加深對海燕這一形象的感受,引出象徵意義。

2、朗讀描寫其他海鳥的語段,觀看投影畫面(1)用文段中的詞句概述這些海鳥在暴風雨來臨之前的種種醜態;(2)作者為什麼要描寫這些海鳥?

教師小結板書(投影字幕)。

一會翅膀碰着波浪迎戰暴風雨,象徵勇猛堅

海燕一會箭一般地衝向烏雲強,樂觀自信的無產階級

叫喊着革命先驅者

海鷗:呻吟、飛竄、恐懼、掩藏懼怕暴風雨,象徵害怕革命

會破壞他們安樂窩的形形色

海鴨:呻吟、嚇壞了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與

海燕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

企鵝:躲藏海燕的形象。

3、瀏覽閲讀,探討文中其他事物的象徵意義。

教師小結板書(字幕投影)

大海:象徵革命高潮時人民羣眾排山倒海的氣勢。

烏雲、狂風:象徵黑暗的社會環境等。

暴風雨:象徵1905年前夕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

4、作者把海燕擺到特定的自然環境中進行描寫,試舉例説説這些描寫的作用。

學生探討後教師小結;烘托。

象徵、烘托、對比等手法的概念及其在文藝創作中的運用(結合本文作引導性闡述,從寫作技巧方面引導學生欣賞)。

三、精要文段閲讀理解。

1、朗讀暴風雨來臨之前大海上驚心動魄的場面描寫的句段,具體説説你對這些描寫的理解。

2、文章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試在課文中找出幾例並分析説明(從表達方式、作品語言方面欣賞。)

教師小結:

1、充滿激情的描繪――間接抒情描寫議論結合,熱情歌頌像海燕一樣勇猛堅強、樂觀自信的無產

2、飽含激情的議論――直接抒情階級革命先驅者的戰鬥精神。

四、課文總結:

1、內容:略

2、藝術特色:略

五、拓展延伸

人生,並非只意味着陽光與鮮花,有時也會遇到坎坷,甚至面臨各種各樣的“暴風雨”,試以“面臨生活中的暴風雨我該這樣做”為話題,擬寫一篇發言稿在班上交流。

《海燕》教學設計 篇14

一、導入美文

介紹《海燕》的深遠影響,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它是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高爾基所寫的一首散文詩。它是無產階級文學的開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時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書。自問世以來,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鋭利的鋒芒和激越的詩情贏得眾多讀者的喜愛。它的讀者,超越國界、超越時代,超越年齡、性別、種族。它屬於過去、屬於未來、屬於全世界。它是美的典範之作。

二、整體感悟

1、教師配樂範讀課文,或者播放課文錄音。

要求:學生聽讀時不看書,凝神細聽。

2、學生交流聽後感受,談自己在聽讀時候的所感所想。

3、學生再進一步自由朗讀課文,並思考和討論:這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散文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節律和流動感的畫。以時間為序,文章着重刻畫了幾個場面?在不同的場面中海燕都有些什麼樣的表現?

討論明確:

(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出示三幅場景畫面以及相關文字)

課文以暴風雨漸次逼近為線索,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可分為三個大的場景畫面:暴風雨“將來”──“逼近”──“即臨”。

暴風雨將要來臨,海燕“高傲地飛翔”,渴望着暴風雨的到來。

暴風雨逼近之時,海燕搏風擊浪,迎接暴風雨。

暴風雨即臨之時,海燕以勝利的預言家姿態呼喚暴風雨的到來。

三、品味探究,賞析海燕形象

1、自主品味,進行個性化解讀:

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讀了此文後,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麼樣的形象?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讓學生深入接觸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

2、聯繫時代背景,瞭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內涵:

師生共同明確:海燕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常在海面上飛翔,這本是自然現象。因此“海燕”一詞在俄文中含有“暴風雨的預言者”之意。高爾基在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這個“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精靈”般的藝術形象,旨在呼喚即將到來的革命風暴,為登高一呼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高唱讚歌。

3、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讀、勾畫、體會和品味其形象給人帶來的.美感:

師生共同評析:

預期成果示例一: “黑色的閃電”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給人一種足以體現海燕的矯健、勇猛之美,“閃電”使人眼前閃出亮光,看到光明。

示例二:“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擲地有聲,這是海燕的戰鬥宣言,體現一種豪情與力量之美,是全詩豪壯之美的最高點。

示例三:海鷗的“呻吟、飛竄、恐懼、掩藏”、海鴨的“呻吟、嚇壞”、企鵝的“膽怯、躲藏”與文中海燕的“高傲的飛翔、歡樂的叫喊”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海燕的英勇樂觀之美;寫大海,寫風、雲、雷、電,是渲染一種激烈的鬥爭環境,烘托出海燕形象的高大之美。

4、學生齊讀課文,深入體會。

四、佈置作業

1、反覆誦讀課文,體會文中形象和作者感情。

2、寫話“海燕的宣言”(結合練習三)。

標籤: 海燕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om07q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