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生物 >

國小科學生物的變異教學設計

國小科學生物的變異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科學生物的變異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科學生物的變異教學設計

國小科學生物的變異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通過實驗,瞭解不同濃度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

2.瞭解水蚤的分類地位、生活環境、結構特點等;

3.掌握實驗設計的一般原則;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設計簡單實驗的能力;

2.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

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分析和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實驗,認識到酗酒對人體的危害;

2.懂得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學理念:

在教學設計中,我始終強調“STS”教育思想,貫徹新課程教育理念,儘可能多地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起“穿針引線”的作用。具體做法如下:

1.遵循探究性學習的一般原則,引導學生在探索中前進:

實驗方案指導着實驗的進行並影響實驗結果,因此,教學過程中,重點突出實驗方案的設計。為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分工合作的意識,將學生分組,選出小組長,分組討論本組的實驗方案,小組之間再互評,在教師的點撥下,最終設計出完善可行的實驗方案。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探究目標逐步實現。

2.重點培養學生處理和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

在實驗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對多組實驗數據取平均值來減小實驗誤差,採取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描點、連線等方法來處理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等,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實驗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培養學生養成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例如設計實驗方案時必須遵循的原則,解決水蚤的心率高(200次至300次/每分鐘)、難計數、易產生誤差等。

實驗結束後,及時引導學生認識酗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等,使學生對事物的認識由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人們常説:酗酒有害健康,這句話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開門見山的引入,體現了關注社會,以人為本的思想。

(二)設計和完善實驗方案:

學生討論實驗方案環節,教師稍作引導,突出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學生設計簡單實驗方案的能力。

完善實驗方案環節,師生互動,強調設計實驗必須遵循的單一變量原則和設置對照原則等,體現科學實驗的嚴謹性,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實施實驗方案:

選取實驗材料環節,創建“材料自選超市”,使學生能夠按照自己設計的方案按需取材,充分體現學生開展實驗的自主性。

實施實驗方案階段:注重實驗細節,力求使得實驗更加科學、準確:

①使用凹玻片,確保酒精能夠充分影響水蚤;

②針對學生在計數水蚤心率過程中遇到的水蚤心率過快,難以準確計數的問題,讓學生開動腦筋,展開討論。最終讓學生自己提出了更為準確的“打點計數法”,大大提高了計數水蚤心率的準確度。

(四)整理、分析實驗數據:

學生分組彙報實驗數據,師生互動,共同分析實驗誤差。同時,針對數據較多難以直接得出結論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繪製折線圖,化繁為簡,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得出實驗結論:

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準確、科學的實驗結論。

四、教學反思:

本堂課仍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語言較為平淡,不夠柔和;學生的討論環節中教師的主導意識較強,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等等。

總之,我的這堂實驗課只是對探究性實驗教學的一點嘗試,敬請各位領導、專家不吝賜教,批評指正。

國小科學生物的變異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描述細菌的基本形態,識記細菌的結構特點,通過比較推測出細菌的營養方式。

2.通過分類、對比等活動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認同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細菌的形態、細菌的基本結構及其作用、細菌的特殊結構。

難點:區分細菌結構與動植物細胞結構的'區別。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圖釘不同放大圖片,意識到細菌是很微小的,細菌除了小還有哪些特點?微小的細菌具有什麼樣的結構?通過這幾個問題。順勢引出課題——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二)新課講授

1.細菌的形態

教師描述:十億個細菌堆疊在只有一粒米粒那麼大。提問:想觀察到這麼小的細菌需要藉助什麼結構呀?(高倍顯微鏡或者電子顯微鏡觀察)。

在PPT上展示不同細菌的圖片,引導學生對細菌不同形態進行描述,引出細菌的不同形態:球菌、桿菌和螺旋菌。教師講授細菌多是單細胞生物,獨立生活。

過渡:細菌具有不同的類型,但是它們為什麼卻都屬於細菌?

2.細菌的結構

出示細菌結構模型,對照教材上的細菌的結構模式圖,從內到外觀察細菌的結構特點,以小組的形式共同歸納總結出細菌的基本結構。教師板畫,請學生填寫名稱。

(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鞭毛、莢膜。)

通過多媒體播放細菌的運動的視頻,提問:是否所有細菌都具有鞭毛和莢膜?鞭毛和莢膜具有怎樣的功能?。

(並不是所有都具有,鞭毛可以幫助細菌進行運動,莢膜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還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

隨後引導學生將細菌與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進行比較,有什麼不同?

(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菌沒有葉綠體,不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並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

從而得出原核生物的概念,與植物細胞比較,得出細菌的營養方式為異養。

(三)鞏固提高

結合着細菌的結構,思考細菌在生態系統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屬於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四)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的知識點。

開放性小結作業:細菌又是怎樣繁殖後代的呢?下節課一起討論。

四、板書設計

國小科學生物的變異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細菌的發現史;

2、細菌的形態結構;

3、細菌的生殖方式。

  二、教學重點

細菌的形態結構,細菌的生殖。

  三、教學難點

細菌的`形態結構,細菌與動植物細胞的比較,細菌分佈廣泛的原因。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細菌的發現

(1)荷蘭人列文虎克用顯微鏡發現了細菌,但認為細菌是自然發生的。

(2)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用實驗證實了細菌的存在,認為細菌是現有的細菌產生的。

2、細菌的形態結構

(1)細菌個體微小,有球狀、桿狀、螺旋狀。

(2)細菌的結構包括基本結構和附屬結構。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以及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附屬結構包括莢膜和鞭毛,並不是所有的細菌都有,莢膜對細菌有保護作用,鞭毛可以使細菌在水中運動。

(3)細菌的結構中沒有葉綠體,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因此細菌的營養方式是異養。

3、細菌的生殖

(1)細菌通過分裂生殖進行繁殖,也就是一個細菌分成兩個。

(2)當環境不好時,細菌會變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當度過不良環境時,芽孢又萌發成細菌。

六、課後反思

為什麼細菌能夠在生物圈中廣泛分佈?

國小科學生物的變異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多種多樣的動物,探究分析魚類適於水中生活的特點,強化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探究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嚴謹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並建立生物與環境統一的觀點。

  二、教學重點

1、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並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徵。

2、説明水生動物適於水中生活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探索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並列出知道的動物名稱。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彙總,列舉數量最多的組在班上公佈成果。

2、課程新授

(1)魚的形態特徵

體形為梭形,減少水中運動阻力

體表有鱗片,保護身體

具鰭,用於游泳

請一位同學到黑板前做板圖:畫一條魚(簡筆畫即可),其他同學在紙上畫。學生分析所展示魚的特徵。

(2)討論證實魚鰭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

胸鰭和腹鰭:保持平衡;尾鰭:保持前進方向。

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

學生據自身經驗,提出實驗方案。

(3)課堂小結

回顧已知的魚類適應水中游泳的特徵

五、佈置作業

國小科學生物的變異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根據有關示意圖準確描述花粉粒萌發和受精過程,説明在果實和種子形成過程中子房各部分結構發育的結果;

2、通過分析植物體的結構,以及維管束在各器官裏的分佈,使學生了解植物體在結構上的整體性。通過分析植物體內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學生從功能上了解植物體是一個整體。

能力目標

1、結合花粉粒萌發和受精,以及果實和種子形成等知識,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2、通過學習受精和雙受精過程,以及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使學生繼續樹立事物是發展變化的觀點。

情感目標

1、通過對果實與種子形成的過程的學習,進一步認同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2、結合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向學生介紹我國農業科學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種方面的貢獻,進行生物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3、通過學習植物體是一個整體的基礎知識,樹立整體性的辯證觀點;通過了解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互關係,樹立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雙受精的概念和過程及受精後子房的發育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雙受精”是果實和種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徹底弄清楚“雙受精”的概念及過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不論是雙受精過程,還是子房發育的過程,都是動態的、變化的,而且內容又都較為抽象,學生不能觀察到。學生接受起來確有難度,教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要儘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動畫片,或自制移動教具、自畫板書等)輔助講解,使學生把這部分知識理解透徹。

2、學生對“受精”“極核”“胚囊”“胚孔”等這些名詞很陌生,要馬上記住,而且還要知道它們的發育變化情況,對七年級學生來説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注意反覆鞏固才能達到掌握的要求。

3、通過前面七章的教學,學生已經學習了植物六種器官的基礎知識,但是,這六種器官之間有什麼內在的聯繫?它們是如何組成一個植物整體的?這就是本節中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章教材從結構和功能兩個方面分析和歸納出植物體是一個整體。以細胞、組織、器官和植物體為線索,用胞間連絲和維管束來説明植物體結構上的整體性;以植物體六種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聯繫,以及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互依存關係來説明植物體功能上的整體性。

教法建議

花粉粒萌發和雙受精是一個動態過程,而且內容抽象,不能直接進行觀察,因此,教學時應儘量選用有關活動模型或現代教學手段。花粉發育的標誌是伸出花粉管和產生精子,其發育結果是花粉管將精子送入胚囊。受精過程是細胞融合,在講述果實的形成時,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和興趣,可以展示給學生幼小的頂花帶刺的黃瓜,從而形象地説明子房在受精之後繼續發育,最終成為果實。這裏要説明的是,黃瓜的果實屬於瓠果,它不是單純由子房發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與花托共同發育而成的。

在講述種子形成的時候,應該注意呼應前面講過的關於種子結構的知識,前面曾經講過的種皮、胚、胚乳都要在這節課裏找到來源。到這裏為止,關於綠色開花植物由種子萌發到種子形成這一整個生活週期的知識就完備了,植物體各個器官的來源也就都交代清楚了。

在瞭解了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後,可讓學生嘗試用連接線將子房與果實、胚珠與種子的結構聯繫表示出來。然後,通過思考和討論胚珠與種子的數量關係,回答出果實裏種子有多有少的原因。

關於植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知識,可以參照課本中的圖,繪製一張幻燈片,將根尖、葉片、木本莖的結構圖分別繪在圖中根尖、葉片和莖的附近。利用幻燈片進行講解,使學生認清植物體中的各個器官確實是由維管束聯繫到一起的(根尖中開始出現導管,尚未形成維管束,成熟區以上的部分才逐漸出現維管束,這一點應該向學生講清楚)。通過複習維管束的運輸功能,還能夠把植物體各個器官的生理功能聯繫起來。

國小科學生物的變異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一)知識:

1、舉例説出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2、描述世界和中國的人口增長趨勢

3、關注嚴峻的環境問題

(二)能力:

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以及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識,樹立環境保護的緊迫感、責任感,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1、描述世界和中國的人口增長趨勢

2、關注嚴峻的環境問題

教學難點:

繪製人口增長的曲線,預測人口數量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請同學們談談我們身邊出現的各種環境污染現象,為什麼會有

如此嚴重的污染問題呢?

(二)新課學習:

1、人口增長過快(第一課時)

師:請同學們分析教科書上的圖13—1,從圖中你能找到什麼信息?

請同學們根據表13—1中的數據,繪製中國人口增長曲線圖

生:討論,交流從圖中發現的'問題,繪製曲線圖

師:巡迴指導

師:請同學們將所繪製的曲線圖中的曲線延伸,推測中國在21世紀中葉

即20xx年的人口數量

生:討論,計算,交流

師生交流:討論我國自然資源狀況和我國人口狀況的有關問題

師:人口壓力很大,請同學們討論如何有效得控制人口的急劇增長?我國的政策過人口增長過快問題有無作用?

生:分組熱烈討論,發表看法

2、環境問題嚴峻(第二課時)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到中國和世界人口的增長及人們的活動給生物圈帶來了很多跗面影響,最大的問題就是環境問題。請同學們談談我們周圍環境污染的例子

生:積極討論,交流,發言

(1)實驗探究:酸雨影響植物種子的萌發

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2)對照實驗過程

(3)彙報交流結果

(4)學生補充,教師總結

師:除了酸雨,大家還知道哪些環境污染現象嗎?

生:討論,交流,發表看法,互相補充

(三)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做?

(四)自我評價:1.2思維拓展

板書設計:

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

一、環境惡化:

人口增長過快

二、環境問題嚴峻

1、酸雨

2、臭氧層空洞

3、温室效應

4、水污染

5、噪聲污染

6、農藥、化肥污染

7、生活垃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ngwu/716o7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