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5篇)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科學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5篇)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觀察與實驗,理解水的毛細現象和表面張力,獲得對水的初步認識。

過程與方法:

2、通過動手實驗、認真觀察來獲取知識與相關信息,並知道如何運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3、瞭解水的特徵,知道要怎樣利用水的特徵為生活服務。

教學準備:

1、實驗用品細紙條、有顏色的水等。2、學生分組實驗用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入:

上節課我們通過對水的觀察,發現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初步認識了它的基本特徵,水是一種神奇的物質,讓我們通過動手來認識它的神奇。今天我們來學習《神奇的水》。

一、會“爬”的水。

師:水會運動嗎?水怎樣運動?下面請大家看幾個小實驗。教師演示實驗:

(1)剪一條薄紙巾,把下部插入有顏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麼?

(2)剪開花的花莖,一半插在紅色水中,一半插在藍色水中。你看到了什麼?

(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筆把它吸乾,你又發現了什麼?

討論:這是一種什麼現象?你在生活在還在哪裏看到這些現象?

小結: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現象,叫做毛細現象。

二、會“團結”的水。

師:我們是一個團結的集體,大家團結友愛,一起學習,一起勞動,生活過得很快樂。那麼水和水之間會不會團結呢?

(1)猜一猜:一元的硬幣能容納多少滴水?先把猜測的結果記錄下來,再親自動手做一做。

學生分小組實驗。將一枚一元的硬幣放在桌面上,然後用吸管往硬幣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幣究竟能裝幾滴水。

滴完後觀察:現在的水是什麼形狀的?為什麼水面鼓得像個小饅頭一樣?

(2)把曲別針輕輕放入裝滿水的杯子裏,預測放多少枚曲別針水會溢出來。再試一試,看看預測得對不對。

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記錄。

為什麼杯子裏的水已經滿了,還能再裝下幾枚曲別針,裝入曲別針後,杯麪上的水為什麼會鼓出來但是又不會流下來?

師小結:水具有使其表面儘量縮小的力,這就叫做水的.表面張力。

你見過生活中水的表面張力現象嗎?請你來給同學們説一説。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水的神奇,通過實驗和觀察我們知道了水可以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現象叫做毛細現象,此外水還有表面張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第二課時

導課: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神奇的水的兩個神奇的地方,就是水會自己向上爬,水還會象人一樣團結在一起,今天我們繼續來認識水的神奇。

一、 會噴射的水。

實驗:

用釘子在瓶上從上向下把3個一樣大小的孔,觀察水流有什麼不同?

出示圖片:清潔工人用巨大的水龍頭來沖洗海岸。

通過實驗和圖片觀察,你發現了水的神奇之處在哪裏?

加壓後,水可以從孔隙中噴射出來。

二、會“託舉”的水。

實驗:

拿一個玻璃杯裝半杯水,然後不斷往裏面丟東西,看看水可以託舉起哪些東西,而又有什麼東西水託不動,沉下去了?

出示圖片:萬噸巨輪在水面上。為什麼輪船和裝載的貨物那麼重,大海里的水也可以託得動它?

小結:水有浮力。物體放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大於自身的重力,則物體就可以浮起來,如果小於自身的重力,則就會沉下去。

你知道水還有其他什麼本領嗎?

三、水溶解物質的性質探究

動動手:把方糖放入水中,觀察方糖的變化。

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塊不見了,而水會變甜。像這樣的現象就是溶解。水能夠溶解許多物質。

試驗:仔細觀察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

討論:還有哪些物質也能溶解在水裏?

四、作業:

把你的研究並總結出的水的特點寫在活動記錄上。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2

《運動與設計》是五年級科學上冊第四單元運動與力系列的第七課,本課側重於科學、技術和社會三方面的內容,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對身邊的常見事物進行觀察和思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性、綜合性和開放性。

《運動與設計》中尋找自行車上的好設計這一教學環節,就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引導孩子們多去關注生活中的'“精妙設計”,研究他們所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車,將自己所學的運動和力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教學中,首先讓學生了解自行車各個主要部件的名稱,這樣他們才會言之有“名”。將自行車的實物與課件結合,讓學生認識自行車的各個主要部位:車把、剎車(車閘)、腳蹬、齒輪、鏈條、前輪、後輪……。這樣既有助於學生認識自行車的結構,又儘可能地給學生留有觀察和思考的時間,從而從自行車與運動密切有關的部件入手,引發師生共同探討自行車運動哪些地方需要摩擦?用什麼方法增加摩擦力?自行車運動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用什麼方法減少摩擦力?這個環節,學生根據課文插圖結合日常經驗,尋找自行車上的好設計,教學內容基本可以完成,如果上課時,將自行車實物搬進課堂,讓學生分組進行觀察研究,效果將更佳。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3

本學期,我參加了鄉飲教辦組織的的科學教研活動,觀摩了多位科學前輩的示範課,接着又聽了多位老師的反思和多位老師的評課。對我來説,這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活動之後受益匪淺,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勵自己。

第一,正確認識科學課程、注重學習。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我剛開始教科學,對科學這門課程知之甚少,從這學期剛開始我就亦步亦趨的跟着劉靜老師學習教科學。通過這次教研活動之後,我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要想教好科學,首先要學好課標。國小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習科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及內容標準。在學好課標的基礎上再學習教材,研究教材,專研教法,才能目標明確,不偏離正確航道。在學好這些的基礎上,再象董老師指導的那樣繼續深入學習。當然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學習,還要積極參加各級論文、案例等評比活動。更重要的要積極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以研促學。

第二,觀摩了一節課例。

林霞老師的三年級課例。我感觸良多,因為我也是教三年級的科學課,而且我在上週也在三年級上了這節課。整一節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語言點撥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課堂學生學習評價、探究活動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好好學習的。本節課讓我感受到:(1)提高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是尤為重要。林霞老師先用課件展示了幾幅圖片並創設疑問引發學生探究興趣。有了對科學課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接下來的活動中都表現得激情洋溢。(2)在學生動手實驗的過程中,林霞老師注重了實驗探究的層次性。他先讓學生觀察,讓學生髮現問題,感覺出其中的不便,比如怎麼可以自由的。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可以用開關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林霞老師就因勢利導得讓學生們開始了更高層次的實驗——利用生活中的現象更復雜的。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分層次實驗,更有利於培養和保持學生探究的興趣,更有利於他們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和創造思維的開發。(3)本節課還有一大亮點,在實驗完畢展示彙報的時候,老師不但讓實驗成功的小組上台展示成功的方法,而且讓沒成功的小組展示他們的連接方法以發現問題,在這一點上老師注重了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了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張麗老師的課非常精緻,無論各方面都值得我去學習。老師的導課非常新穎,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她的整節課都充分貫穿了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這一理念。在這節課中,我認為尤其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材料的準備和組織上,就像她説得那樣她為學生提供了有結構的材料:觀察材料——實驗材料——拓展材料。

第三,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整合是科學教學的關鍵。

要想達到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必須整合,沒有其他學科整合、其他學科的教學沒有做到有機滲透,學生的'科學素養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與其他學科整合,特別是與青少年科技活動整合使學生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各類活動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另外學校還可以積極開展科學課外實踐活動,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增長學生的科學知識。我們學校兩個科學老師開了兩個第二課堂,科學實驗課堂和探究試驗課堂。對於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展學生的科學知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小小的見解,現在我對科學這門課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後我會在科學學習的道路上繼續學習,努力耕耘,在張麗老師和各位前輩的指導下不斷進步。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4

本節課的教學,着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力圖貫徹“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特點,把知識的獲取過程看作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引領學生經歷一個個探究過程。

【教材分析】

《瞭解空氣》是教科版國小《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也是學生探究“空氣”的第一課。學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認識到空氣的一些顯著特徵: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氣體。雖然學生知道有空氣這麼一種物質,但對空氣的認識是非常膚淺的,尤其是對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存在,並且佔據空間的事實缺乏認識,學生也沒有真正嘗試去揭開空氣的神祕面沙。而《瞭解空氣》這一課是引導學生探究空氣這種自然物質的開門課,其目的是引領學生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對空氣形成科學的認識。

本課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引導學生運用感官感覺空氣,知道空氣就在自己身邊。第二部分:通過“紙團不濕”、“水下倒空氣”這兩個比較經典的、具有魔術般神祕色彩的實驗活動,並藉助可見媒介——水,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觀察到空氣佔據空間,能流動。同時使學生感受一種新的科學研究方法,即藉助不可見物質對可見物質的“擾動”來研究不可見的物質。

本課的重點在第二部分。教材的思路是讓學生學會做這兩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仔細觀察,從而得出結論。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探究慾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據《科學課程標準》對學生探究活動的要求及本課的特點,我是這樣處理教材的:指導學生按照“問題——假設——驗證——結論”的科學認識程序,認識到空氣佔據空間、能流動的性質,即通過“吹氣球”的遊戲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然後利用教師提出的一系列常見的、有結構的材料,自己動手設計實驗,

從而得出結論。這樣做就能保證學生的探究活動是積極主動、有效的,探究的經歷是真實而深刻的。

【學生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認識到空氣的一些顯著特徵: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氣體。雖然學生知道有空氣這麼一種物質,但對空氣的'認識是非常膚淺的,尤其是對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存在,並且佔據空間的事實缺乏認識,學生也沒有真正嘗試去揭開空氣的神祕面沙。而《瞭解空氣》這一課是引導學生探究空氣這種自然物質的開門課,其目的是引領學生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對空氣形成科學的認識。引導學生運用感官感覺空氣,知道空氣就在自己身邊。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觀察到空氣佔據空間,能流動。同時使學生感受一種新的科學研究方法,即藉助不可見物質對可見物質的“擾動”來研究不可見的物質。

【教學目標】

1、通過運用觀察、體驗、實驗等方法讓學生初步瞭解空氣的一些性質。

2、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學會藉助其他介質來觀察空氣,從而學到一種新的探究方法。

3、樂意與同學合作交流,體驗合作中的困難與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空氣的存在、以及空氣佔據着空間。

難點: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能力

【教學準備】

每位學生準備一個透明的、不漏氣的塑料袋,一個大頭針。學生四人一小組,每個小組準備一個水槽(用塑料盆代替也可以),兩個透明的玻璃杯,兩三張32K的廢作業本紙,一個幹抹布。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做一個“水下點蠟”的魔術遊戲。

·猜猜關於空氣的謎語。“看不見,摸不着;沒顏色,沒味道。人們離開它,誰也活不了。”

【評:利用魔術、謎語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也引出了空氣的一些特點。】

·播放課件,引出問題。

·我們來研究空氣,誰來説一説自己知道的關於空氣的知識。

·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你還想知道空氣的什麼問題?

【評:在激活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問題,引起他們對空氣的研究慾望。】

現在,我們就來研究空氣是怎樣的一種物質。

二、.感覺空氣。

1、收集空氣。

·要研究空氣就要先想辦法"逮住"它,怎樣才能"逮住"它呢?大家來想想辦法??

·我們用塑料袋來收集空氣,大家一起動手,看誰收集的空氣多?

2、感覺空氣。

空氣是什麼樣子的東西?收集到空氣後我們怎樣研究它呢?我們要先用感官來觀察。大家想想辦法怎樣用感官觀察?

·我們可以用手來摸一摸、按一按,看看有什麼感覺?

·我們在袋子上扎一個小孔,擠壓塑料袋,讓空氣吹在臉上,你有什麼感覺,聽聽有什麼聲音???

·別忘了填寫你們的科學文件夾啊!

3、交流對空氣的感覺。

我們剛才運用感官觀察了空氣,大家肯定有許多發現,我們來交流自己的發現,看誰的發現多?交流會使我們每個人有更多的發現。

大家感受了空氣,説出了這麼多對空氣的感覺,真不錯!下面就讓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如果你把這個實驗做成功,並能研究出其中的科學道理,你就可以成為一位魔術師了??

【評: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眼、耳、鼻、嘴、皮膚……)進行觀察,充分地感知空氣,建立豐富的表象。注重科學研究方法的指導,填寫科學文件夾,並引導學生説出自己新的發現,培養創新精神】

三、.紙的奇遇。

1、用桌子上的水槽、水、玻璃杯、廢紙片做魔術。

·把紙揉成團,放到玻璃杯裏,緊壓在底部,要壓緊,杯子倒過來時不能掉下來。

先猜一猜,把杯子倒扣直立着壓到水的底部,紙團會不會濕?

·實際做一做看究竟會不會濕。

(教師深入到各個小組,看看學生會遇到哪些困難,引導他們將實驗做成功。)

2、解釋紙團為什麼不會濕?

·先想一想,看能不能作出解釋。

·再做一次,仔細觀察壓入水中的玻璃杯裏有什麼現象?

·解釋玻璃杯裏那段"空"着的地方是什麼?

3、認識魔術的祕密是空氣佔據空間。

·水已經沒過了杯子,為什麼杯子裏有空氣的那一部分水進不去呢?這一部分讓空氣佔着,所以水進不去。這叫空氣佔據空間。

·現在知道紙團為什麼不會濕了嗎?

【評:運用“猜測-實驗-思考-結論”的方法,在小組合作中,讓學生親歷探究過程,自己得出結論,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四、誰趕走了杯中的水

1、再來做一個魔術。

會做一個魔術還稱不上魔術師,大家還能用桌子上這些材料再做一個魔術嗎?讓我們再來變一個魔術,看看你又有什麼新的發現?這一次讓你們自己來變。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能蒐集、整理有關細菌和病毒的資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從正反兩個方面看待細菌和病毒與人類的關係。

科學知識目標:

1、能從不同的角度描述細菌的特點。

2、能説出細菌和病毒的異同點。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片(每組4個)、報紙(每組2張)、資料(每人一份、書每組一本)。

2、學生準備:蒐集有關細菌的資料,填寫問題卡。

教學重點:細菌和病毒的特點。

教學難點:細菌的繁殖速度。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形成問題

簡述虎克故事。(人教版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玩出了名堂)

師:虎克的這種執着、創新、求實、求真的態度就是科學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他發現的“小居民”叫做細菌,細菌究竟是什麼樣的?它有什麼特點?大小、形狀、繁殖方式是怎樣的?同學們想知道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細菌和病毒》。

二、閲讀資料,認識細菌

1.檢查資料,準備閲讀。

師:老師給同學們佈置了課前作業,蒐集有關細菌的資料。同學們都蒐集到了嗎?今天的課堂就同學們展示的平台,請把課前蒐集的資料拿出來,同老師給你們準備的資料放在一起。這節課我們通過閲讀這些資料,獲取關於細菌的知識。希望同學們從資料中找出有關“細菌的大小”、“細菌的.形態”、“細菌的生活”、“細菌的繁殖”這些信息。

2.出示提示,講述要求。

(1)篩選從資料中找出與問題有關的章節和篇目;(2)瀏覽快速的瀏覽找出與問題有關的段落;(3)勾畫勾畫出段落中與問題有關的中心詞句;(4)解釋用勾畫的中心詞句,試着解釋問題,如果能夠解釋清楚,就進入下一環節,如果不能解釋就返回到開始,重新篩選資料。(5)整理將閲讀到的有關詞句、數據、圖片等進行分類記錄在卡片上;(6)交流將自己蒐集到的資料與小組的同學進行交流。

比一比,哪個組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的信息最多,最準確。

3.分組閲讀,整理資料。

4.分析綜合,形成知識。

(1)彙報交流,初步認識。

1)細菌的大小。

2)細菌的形態。

3)細菌的生活。

4)細菌的繁殖。

採用一名學生彙報完畢,其他學生補充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並板書。

(2)播放課件,加深認識。

師:細菌到底有多小?細菌的三種形態分別是什麼模樣?細菌如何生活?細菌的繁殖速度到底有多快?請帶着問題觀看課件。

指導學生閲讀課件內容,加深對細菌的特點的認識。

1)細菌的大小——用頭髮絲與細菌進行比較。

2)細菌的形態——各種菌圖及細菌的鞭毛。

3)細菌的生活——衣食住行四方面。

4)細菌的繁殖——用連續對摺報紙的方法模擬細菌的繁殖,讓學生知道計算方法,並想象出細菌繁殖之快。

(3)抽象概括,形成知識。

學生説説自己對細菌的哪一個特點感受最深,具體説一説。

小結:通過大家彙報的這些信息,我們知道了細菌極其微小,有三種形態,這是細菌的外形特點;細菌需要衣食住行,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極快,這是細菌的生命特點。

三、分析比較,認識病毒

師:常常與細菌結伴的是病毒,它和細菌有什麼區別呢?老師請同學們閲讀資料,看完以後請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它們的區別。播放課件。

學生彙報。

教師歸納:病毒比細菌小得多,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細胞裏。

四、知識拓展,深化認識

師: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細菌與動植物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和人類、動植物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它們也是生物界的成員,屬於微生物,與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請同學們閲讀課件內容,説一説細菌病毒與人有怎樣的關係。

1.細菌和病毒對人、動物、植物的危害。

播放課件,學生閲讀課件內容,彙報。

2.細菌和病毒的益處。

師:其實,危害人類健康的細菌或病毒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數細菌或病毒對人類無害,有些細菌或病毒對人類是有益的。

請同學們看圖片(腐爛的蘋果與動物的屍體),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沒有了細菌和病毒,會變成什麼樣子?

學生回答。

師:細菌能分解腐爛的動植物,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成員,除此之外還有那些益處呢?請同學繼續閲讀。

播放課件,閲讀細菌和病毒的益處,彙報。

五、運用知識,實踐創新

(一)佈置作業一,豐富細菌和病毒知識。

根據細菌和病毒的特點以及細菌病毒的危害和益處,説説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講究個人衞生。

(二)佈置作業二,設計“控制H1N1流感”的方案

要求:1.蒐集有關“埃博拉病毒生存的條件”。

2.展開自己的奇思妙想,設計“控制埃博拉病毒”的方案。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6

國小科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在整個的探究活動,學生經歷了猜想-設計-探究-驗證這個完整的探究式學習過程,教師注意自始至終都以一種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欣賞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選擇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與交流,並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彙報,學生的彙報雖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能對學生的回答適時補充,並善於及時捕捉學生隨時閃現的智慧火花,給他們以肯定,給他們以激勵。通過層層深入的探究活動,學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問題,並在此基礎上自主設計實驗計劃、選擇實驗材料、開展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論。在探究活動中,注意了小組內的相互合作和觀察研究。

《科學》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學習,這也是《新課標》所要求的。“你們真棒!”。“你們真像一個小科學家!

我都要向大家學習了,希望同學們能在今後的學習中發現更多的問題,提出更多的問題,用自己的方法解決更多的'自然科學問題”這些語言的肯定與鼓勵,體現了教學活動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既做到關注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思維的方式,又關注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活動,並在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即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基於學生的已有認知基礎,讓學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達成共識,形成結論。對於學生的評價既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學探

究的過程體驗,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能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評價以師生評、生生評、自評等多種形式進行,重視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評價。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為科學課教師的我們,一定會以契而不捨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科學課教學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斷地充實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為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經歷一個觀察和探究植物根的主要作用的過程;

2.設計出驗證根的吸收作用、莖的輸送作用對比實驗的方法;

3.體驗到植物的根和莖作用的多樣性,形態的多樣性,初步感受生命的豐富多彩。

【教學準備】

玉米、胡蘿蔔、水葫蘆、菜豆的植株;

新鮮完好的小植株、試管;

牽牛花、玉米、絲瓜、草莓的莖;

帶花小植物、大號燒杯、紅墨水、藍墨水;

食用油、小刀。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植物製造食物所需要的水和土壤中的`養分是怎樣進入植物體內的呢?

2.學生討論、推測,彙報。

二、根的形態的觀察

1.觀察玉米、胡蘿蔔、水葫蘆、菜豆植株根的不同形態。

2.歸納:植物的形態多種多樣,但它們都長有根,根的形態也是多種多樣的。

三、設計實驗,驗證根的吸收作用

1.你需要哪些器材?(小型的帶根植株、裝有水的試管兩支、食用油、滴管)

2.為了保證試管中的水不散發到空氣中,我們需要怎樣做?

3.什麼現象能夠説明試管裏的水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4.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實驗裝置。

5.學生用自己設計的方法延伸到課外觀察驗證。

6.植物的根在植物生長中還起什麼作用?

四、莖的形態的觀察

1.土壤中的水和養料被根吸收後,又是怎樣被輸送到植物的各個部分去的呢?

2.觀察牽牛花、玉米、絲瓜、草莓的莖。

3.歸納:植物都長有莖,雖然莖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但莖的作用都是一樣的——輸送水和養料。

五、設計實驗,驗證莖的輸送作用

1.能想出一個方法讓我們可以觀察到莖把水輸送到葉和植物的其他部分嗎?

2.學生設計觀察方法:

學生設計方法一

學生設計方法二

學生設計方法三

……

3.學生設計驗證性的對比實驗。

4.教師出示事先準備的實驗裝置。

(1)為什麼接觸到紅水的植物的葉和花都染成了紅色?

(2)為什麼沒有接觸到水的植物的葉和花都蔫了?

5.通過對植物莖的觀察,我們知道莖對於植物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六、小結,延伸

今天,我們想出了哪些方法來觀察和驗證植物的根和莖的作用?關於根和莖的什麼問題你還有興趣觀察和研究,準備用哪些方法來觀察和研究?

附:板書設計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8

教學背景:

本課是青島版三年級上冊《科學》第三單元《水的科學》中的第一節課,介紹的是水的基本特徵。

教學目標:

1.會用自己的感官(眼、耳、鼻、舌、手)和簡單的器材來觀察水。

2.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認識水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特性。

3.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液體,並能判斷什麼樣的物質是液體。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水的性質,能夠在多種液體中快速鑑別水。

2.能判斷什麼樣的物質是液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留心觀察、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樂於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水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特性,並在認識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比較能力、綜合分析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演示幫助學生理解水是會流動的,沒有固定形狀的,進一步認識水是怎樣的液體。

教學方法:

在學生已有的用感覺器官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微課課件,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通過觀察、猜測、探究等活動,發現水的基本特徵,初步得出結論,在獲得新知的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細心分析的習慣,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學過程:

一、液體與固體

1.教師倒水時故意灑一些,趕緊找抹布——怕水流了——引入液體與固體的概念。

2.同位交流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液體,哪些是固體。

二、找“水”

1.教師出示裝有水、白醋、糖水、果汁的四隻水杯。

2.由於有些學生家裏沒有網絡,所以首先播放微課視頻,同時請兩位在家裏做過的同學演示操作,其他學生直觀獲取本節課的重點,進行自學。

三、描述“水”

1.通過剛才的觀察,你們都發現了什麼?

2.各小組彙報,不重複彙報相同的發現。

3.你們能否對水的特點歸納一下呢?

4.在日常生活中你們還見過哪些物體像水這樣攪起來有泡泡,還有旋渦,又沒有固定形狀的?

5.學生舉例。

6.你們知道剛才所説的這些都是什麼樣的物體嗎?

7.今天,老師還帶來了海水、魚塘裏的水、礦泉水、想了解它們嗎?

8.老師會分給各組一份這樣的一些水,希望每組都能像剛才那樣仔細地去觀察這三種水,比較一下,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這裏,老師還要提醒大家注意一點,就是有些水大家並不太熟悉,能不能直接去嘗它們的味道?

9.各組派一名學生領材料。並分組自由觀察研究。教師巡視。

10.學生彙報新發現。

11.剛才大家發現了這三種水各自不同的特點,那麼它們和自來水相比,有相同的地方嗎?

四、總結拓展,暢談感想

1.通過剛才的觀察研究,你們有什麼收穫嗎?還想研究什麼?

2.那你們知道為什麼今天我們能有這麼多的發現嗎?

3.提出希望今後大家都能保持這種良好的科學探究的習慣。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9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綜合學科。科學實驗常常以獨特的魅力,吸引着學生步入奇妙的科學殿堂,能激起學生的創新潛能。它對於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都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實驗材料的選擇是重要的環節

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材料,因地質宜筆者在教學“油菜花開了”時選擇了黃瓜花,原因是學生了解和熟悉這花而且容易收集。

選擇具有趣味性的實驗材料筆者在教學“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時選擇木頭、紙、塑料等幾種玩具型的材料,讓學生在愉悦中學習。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代表性的材料不僅決定了學生實驗的有效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師教學的目的性。如筆者在教學“種子的萌發”時選擇玉米種子作為研究對象。

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要充分體驗

在教學“蝸牛”“蚯蚓”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充分觀察這兩種動物。為了達到“充分”的目的,筆者準備了捱餓的蝸牛、菜葉、蘋果片、火柴、放大鏡、蚯蚓、潛水碟子、樹葉、記錄紙等。學生在3個課時的充分活動中,瞭解了蝸牛不吃有蠟質的樹葉,會游泳,怕煙火,運動時腹足如波浪般前進;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運動時身體伸縮前進。

充分利用實驗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科學興趣。

“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正在和必將成為這個學科教學的一個基本方法;教學必需真正貼近自然、貼近經驗、貼近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們舊有的東西挑戰。如何上好國小《科學》課?以下談談使用《科學》教材以來的幾點思考。

一、科學課教學要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是一門生機勃勃的學問,《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

1、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讓學生敢於探究

愛因斯坦曾經説過:“一個問題的產生通常要比它的結論的得出更為重要。”問題的提出是科學探究的開始,也是學生探究興趣的所在。因此老師應在這兩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題。二是要在科學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定的情景,開展多樣化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問題環境,讓學生樂於提問題。對他們所提的問題,老師要本着保護學生的求知慾出發,容許出錯,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諷刺。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大都能根據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應的較恰當的問題,並對問題的結論進行大膽的猜想。

2、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使學生樂於探究

每一位科學老師都應有這個認識:科學課的學習內容已不僅僅是教科書,而是學生生活周圍廣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因此科學

課教學要充分利用廣泛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絡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教育資源,將學生的探究活動置於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

3、正確引導和訓練,使學生善於探究

對學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生會各種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觀察中探究、在實驗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學生的一種學習行為,要教育學生持之以恆。學生在探究中會遇到一些問題與困難,這時,教師應進行適時的引導,主動傾聽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學生遇難而退。

二、科學課教學要強化實驗教學

科學課程必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在這一點上,由於實驗在科學教學中的地位和實驗本身的特點,它要求我們必須強化實驗教學。這主要是因為:

1、實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國小生對實驗最感興趣,這種興趣,往往成為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力,成為愛好和志趣,以致發展為驚人的勤奮和百折不撓的毅力。興趣愛好和求知慾是兒童獲得知識、技能和發展能力的前提,也是獲得知識、技能和發展能力的結果。在觀察與實驗中,可以充分發揮兒童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的作用,靠眼看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遠近;靠耳聽物體發出的聲音的高低、強弱、音色;靠鼻聞物體的香、臭等氣味等,讓孩子親自去探究其中的奧祕,感知其中的神奇,來滿足他們的興趣。學生天生就好奇、好動,這些實踐對他們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徑。

2、實驗能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學習科學,必須有一定的實驗能力。包括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觀察記錄、整理記錄資料等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是不可能僅靠教師的講解來獲得,而必須在相應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得到發展,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通過設計實驗,分析結果等能鍛鍊和培養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結果、形成概念的過程中,要進行概括、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歸納能力、分析能力;在實際操作中,還能培養組織能力、實踐操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過實驗,才能更好地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3、實驗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

我們知道:實驗具有重複性,它能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多次的反覆,供學生反覆觀察;能使學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認識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礎知識。因此,讓學生進入實驗環境,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自實踐,主動去探索新知識,獲取新知識,無疑是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

三、科學教學要加強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

以多媒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徵的信息技術,正在對傳統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資源,產生深刻的影響

和變革。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事例成為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必然趨勢。作為《科學》這門學科,再不能在“粉筆+黑板”的這種老模式裏大講“科學”了。

1、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學習方式,有利於開展因材施教,體現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體發展的思想;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

2、現代教育技術本身就是技術創新的產物,信息技術提供了極為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時時更新的各類知識,它給學生的參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任學生自由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為他們的想像力插上翅膀,從而培養想像、激發想像、鼓勵參與、啟發創造、指導實踐。

3、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可以為新型教學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學環境。計算機集文字、圖形、圖像、音頻等多種媒體手段於一體,它能把靜態、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維空間,產生極其活躍的動態畫面,使其內容更充實,形象更生動,能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感官,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比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眼睛的科學》一課,用計算機動畫來演示晶狀體的調節過程,讓學生直觀清楚地看到了人的眼睛,看不同距離物體時肌肉、晶狀體的變化過程,有效地彌補了實驗不足。這樣,把看不見、摸不着的枯燥知識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國小科學課的教學應當着眼於學生“基本科學素養”的提高。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許多新觀念,新方法正衝擊着我們傳統的觀念,

作為一個一線的科學課教師,讓我們在切實轉變觀念的同時,結合科學課自身的特點,在實踐中加強反思,努力學習,真正擔負起培養下一代“基本科學素養”的重要任務。

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建構能力,來自各方面的不同的知識和信息往往集中在一起;學生需要通過對這些知識和信息的整合,發現和獲得其中的價值和意義,並進行新的意義建構。如何更好地將現代信息技術與科學課程相整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究的問題。科學課的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它要求科學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如果教師具備了一定的創新能力,那麼他的教學就富有了創新的活力,就能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自主參與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涵,對於教師來説,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觀念,更新教學方法,注意培養學生自行探究、求知的創新精神,為我國社會發展培養優秀的人才。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一冊第54-55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會數數量是10的物體,會讀會寫數字10,知道1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掌握10的組成。

2.培養學生眼、腦、口、手協調活動的能力。

3.讓學生充分感受美,初步培養學生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4.結合主題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

教學設想: 1.通過觀察主題畫、拼擺圖案,"蘋果"連線等創造美的氛圍,通過積極的即時評價和活動,溝在通師生情感,為學生營造一個怡人、愉悦的課堂物化環境和人際環境。

2.以操作為認知的突破口,使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不斷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3.合理增加教學厚度,滲透有關數軸和數物、數形對應的思想。

教學重點:

教學10的組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如何有序的分解10。

教具準備:

主題畫、小圓片、小紅花、計數器、小棒、投影片、五角星圖、梨子圖片、貼在小黑板上的蘋果圖片(圖上有數)

學具準備:

直尺、10朵小紅花、10根小棒。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誘導立美

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10月1日是什麼節日?對,10月1日是國慶節,今年國慶節天安門舉行了盛大的閲兵式,非常熱鬧,大家想看看節日的天安門是什麼樣的嗎?(出示主題畫)引導學生觀察紅旗、燈籠的數量(8),每幅標語的字數(9),幾位小朋友、幾個汽球(9)。教師拿一張帶汽球的小朋友圖片邊跑邊説,又來了一個小朋友,她手裏也拿了一個汽球(貼上畫面),現在畫面上有幾個小朋友?幾個汽球?(10)

板書:10的認識

你能用10説一句完整的話嗎?

二、建構認知,操作立美

1. 初步認識數字10。

(1)領讀10。

看看10和我們前面學的0-9有什麼不同?

(0-9是一個數字,10是兩個數字組成)

(2)請同學們拿出10朵小紅花,擺成好看的圖案。(巡視時發現不同圖案,有選擇地上黑板擺。然後小結:同學們經過動腦擺出了許多好看的圖案,老師也來擺幾種。

老師今天帶來了10朵小紅花,準備獎給那些守紀律、肯動腦的同學。

2.教學10以內數的.順序。

(1)出示計數器,先撥9個,再撥1個。"一共有幾個珠子?""10個珠子怎樣得來的?

(2)拿出直尺。我們數數,從哪個數字開始數?(0是起點)

從0到9有幾個數字?(10)第10個數字是幾?(9)找到10,9和10的順序是怎樣的?(9在10前面,10在9後面)

誰能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順序説一遍?

(3)幻燈出示:按順序填數。

①5口7口口口

②口9口口6口口

2. 比較9和10的大小。

貼第一、二幅五角星圖,板書:9 10

9和10誰大誰小?中間用什麼符號連接?(左手中、食指叉開示"〈")

出示第三、四幅五角星圖,板書:10 9

10和9用什麼符號連接?(右手中、食指叉開示" )" )

10還可以比哪些數大?(10比0→9中的每一個數都大)

4.教學10的組成。

請同學們拿出10根小棒,把它分成兩堆。看看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學生邊擺邊輕輕地説組成,教師巡

視指導。)

指名學生回答,你想出幾種擺法?怎樣擺又好記又不會漏掉呢?(按順序)

10 10 10 10 10

即↓↓↓↓↓↓↓

9 1 8 2 7 3 6 4 5 5

5 教學10的寫法。

投影片示範,10由兩個數字組成,所以寫時佔兩格。第55頁書寫格學生先描後寫。

三、遊戲鞏固,合作立美

1.對口令。男:我説7。女:我對3。同位合:7和3組成10。(同時手指表示)

2.找朋友。

請10位同學到講台前來,每人一張寫上數字的梨子圖片。(叫了7名同學後問:"我還要叫幾名同學"?)分成二組,1--5一組,5--9一組。

手拿"1"的説:"我是1,誰是1的好朋友?"手拿"9"的同學迅速跑到"1"旁邊,"我是9,9是1的好朋友。全班齊答:"對對對,

請上位",兩人握手上位。

四、練習反饋,成功立美.

(1)第55頁"做一做。

第1題讓學生在數軸上填數,練習數序。

第2題讓學生用線連出組成10的兩個數。教師巡視指導,請學生板演。(小黑板上貼有寫上0-9的一個重複數字5的蘋果圖片)

(2)幻燈片出示練習題。填"〉"、"〈"號

口〉8 口〈10 口〉9

五、課堂小,整體立美。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老師拿出一個寫有0的紙片説:"我是0,誰是0的好朋友?"學生討論回答,"我是10,10是0的好朋友"。師説:"對對對,老師和同學是好朋友"。

板書設計: 10的組成.

淺議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美育滲透-.

--兼評吳曉秋老師的"10的認識"

周新高 (安徽省績溪縣實驗國小)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美育是學校美育的主要內容,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善於在教材中挖掘美的因素,在教法上體現美的因素,以充分展示美的丰采,發揮美能效應,以美激趣,以美促智,以美育德,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追求美、創造美的能力,使美育和智育、德育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刨設情境一一學生在羹的氛圍中萌生興趣。

美外在形式的生動形象性正契合了兒童學習時的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因此,美的典型環境是激發其學習興趣的極好手段。本課教學時,吳曉秋老師創設了如下情景:以國慶閲兵典禮和天安門主題畫面導人,通過燈籠數、紅旗數、標語字數複習8、9,在9個小朋友放飛9個汽球的基礎上,跑來一個小朋友,手裏拿着一個汽球,自然導出新知,接着鼓勵學生説説身邊數量是10的事物(我有10隻手指,我家有10盆花等);在初步認識10的過程中,通過學生拼擺,教師補擺,用學具小紅花擺出三角形、圓形、四方形、梅花形圖案;10的組成連線練習,把數寫在紅紅的蘋果圖上。這些畫面、圖案和教師簡潔美觀的板書、親切生動的語言、優雅大方的儀表,和圖文並茂的教例,構成一個動態組合,優化了課堂的物化環境。學生沐浴在美好的氛圍中,必然會產生愉悦之感。這種情感體驗對心靈的影響是無可替代的。

二、注重操作-一學生在美的情意中學會學習。

動作性的活動,對兒童學習中的理解,具有無比巨大的重要性。這不僅是變抽象為直觀,為理解架橋鋪路,更因為手口眼腦的協調動作,需要其全身心投入,極大地激活了思維,使學習成為-種和諧活躍的身心運動。本課中拼圖案、擺小棒、比大小、對口令等系列活動,對完成本課教學目標無疑具有決定性作用,而學生在活動中的受益也絕不僅僅是10的認識這點知識。在本課教學中,吳老師還有效地運用了合作學習的形式,並以遊戲"找朋友"的全班大合作把全課活動推向高潮。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也是學生道德成長的重要途徑。

三、積極評價-一學生在美的心境中不斷上進

教師的每一次動情的評價不僅是學生前進的動力,也是溝通師生情感,達到共鳴,進而營造舒心、宜人的課堂人際環境的重要手段。吳老師承續幼兒教育的評價方式,以小紅花、紅五星、鼓掌等,對思考、操作、書寫、紀律各方面進行即時評價,使學生不斷體驗成功喜悦,產生良好的學習情感和持久的學習興趣。

美育是心靈的體操,美可以導真啟智,引善育德。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要求教師,不要把科學知識講成冷冰冰的真理,要與美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同時,受到美的陶冶,獲得愉快的審美體驗。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實驗認識水能溶解一些物質,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

2、學會用實驗方法判斷某種物質能否溶解於水。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初步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準備:

1、每組若干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瓶子,1根玻璃棒,1只水槽裝水,1把小藥匙,1片玻璃片。

2、食鹽、高錳酸鉀、乾淨的沙、糖、麪粉、洗衣粉、土壤、味精各1小包,分別寫好名稱。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杯自來水)提問:

(1)這杯子裏面有什麼?

(2)水是一種什麼樣的物體?

(3)(取一藥匙食鹽)把食鹽放入水中,輕微搖晃,請同學們觀察,食鹽到哪裏去了?(板書課題)

2、學生討論回答。

食鹽已經均勻地“化”在了水中,這種現象我們稱它為溶解。(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溶解的概念。

(1)談話:到底怎樣算是溶解,怎樣是不溶解呢?讓我們來做一個對比實驗。

(2)學生分組實驗:用高錳酸鉀和粉筆灰分別放在水中做對比實驗。

條件:相同數量的`高錳酸鉀和粉筆灰;

在兩個杯子裏放入相同的量的水;

相同的水温,放入的物質不同。

(3)實驗觀察後彙報:

①你看到了什麼現象?

②它們的條件都相同,但結果有什麼不同?

③通過實驗你能得出一個什麼樣的結論?

(4)小結:高錳酸鉀在水裏變成了肉眼看不見的極小極小的微粒,均勻地分散在水中,這種現象叫溶解。

(5)學生討論:看課文插圖,食鹽哪裏去了?(化成微粒,分散水中)請你根據插圖,説一説食鹽的溶解現象。

(6)小結:食鹽在水中變成極小的微粒,均勻地分散在水中,這種現象叫溶解。

(7)提問:粉筆灰在水中有沒有溶解?為什麼?(沒有變成微粒,分散在水中,而是沉澱在杯底)

2、指導學生研究能被水溶解的物質。

(1)談話:我們已經懂得了什麼叫溶解。世界上的物質有許許多多,能不能被水溶解,我們只要實驗一下就知道。同學們的桌上還有6種物質,讓我們用實驗的方法來鑑別一下,哪些能溶解在水裏,哪些不能溶解在水裏。

(2)分組實驗,填寫記錄表。

(3)彙報結果。

(4)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糖、洗衣粉、味精能溶解在水裏,而麪粉、土壤、沙在水裏不能溶解。

3、指導學生認識物質不滅,食鹽可以從食鹽水中取出來。

(1)提問:食鹽溶解在水中,我們的肉眼看不見了,是不是食鹽就沒有了呢?你有沒有辦法把食鹽從水中取出來?

(2)學生討論後分組實驗。

(3)小結:從食鹽水中將食鹽取出的方法是:晴天,可將食鹽水滴在玻璃片上,放到太陽下去曬。如果是陰雨天,可用酒精燈烤或電吹風機吹,把食鹽從食鹽水中取出來。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2

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記錄現象。

2、能對收集觀察的的資料進行總結,做出合理的解釋。

3、能對探究的問題做出初步的結論。

科學知識:

1、瞭解月相的變化規律,影子的變化規律。

2、知道晝夜交替與地球自轉有關。

3、瞭解晝夜變化對人和動植物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敢於大膽想象。

2、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注重證據。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影子及月相的變化規律。

2、晝夜對動植物、人的影響。

3、太陽鐘的記時原理。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觀察記錄的影子及月相變化情況。

2、前面收集的有關圖片和文字資料。

3、自制的`太陽鍾。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一年有365天,每一天都由白天和黑夜構成,白天讓你想到天空中的什麼事物?——太陽。黑夜又讓你想到什麼?——星星,月亮……太陽和月亮雖然離我們十分遙遠,但卻與我們有着密切的聯繫。你知道有哪些聯繫嗎?

學生回顧單元內容。

二、總結:

1、太陽和影子:

(1)大多數物體在太陽下會有影子,還記得影子產生的條件和原因嗎?

(2)拿出前面課堂上討論記錄的影子變化規律記錄,不同小組間進行交流對比,再次明確影子方向和太陽位置的關係;影子長短變化規律。是否有不同觀點(鼓勵大膽想象)。

(3)對小組觀察記錄和討論情況進行評價。

(4)師:老師看見同學們的桌上放着形形色色的太陽鍾,誰來介紹下你的太陽鍾是如何測時間的?它是根據什麼原理測時間的?

(5)小結:太陽能夠使不透明的物體產生影子,而影子在一天中是由長變短,再變長,由西向東變化的,利用這個原理古人制造了太陽鍾。

2、月相變化:

(1)過渡:當太陽從西方落下,月亮就粉墨登場了。這樣的交替周而復始,其中的奧祕吸引了古往今來許多的人。小科學家們,你瞭解晝夜交替的奧祕嗎?

學生總結所學知識,要求發言精練,不必象學習新課那樣詳盡。

(2)師:月亮是個害羞的姑娘,總是遮掩着臉龐,難得看到全貌。因而人們給她取了好幾個名字,還記得嗎?

(3)學生回憶月相名稱。

(4)師:這些名字我們稱之為——月相。同學們都觀察了一個月的月相變化,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月相日記最精美準確。

(5)交流月相日記。

(6)小結:原來月相是以一個農曆月為週期變化的,在同學們的耐心觀察下,發現了月亮是圍繞着地球轉的,從新月到十五的滿月,再變成蛾眉月,它在空中的位置也發生變化,真是個愛躲迷藏的害羞姑娘。

3、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

(1)師:晝夜不僅有影子與月相的變化,還對動植物產生影響,使動植物形成一定的生活節律,也就是通常説的生物鐘。

(2)經過實驗,你有什麼發現或感受?

(3)學生談論。

第二課時

三、拓展: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有哪些體會?

小組交流,適當板書。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3

一、平時作業

第一次作業

1、你對我國國小科學課程標準有何看法?

2、國外科學課程標準對我國科學課程標準的制定有何啟示? 第二次作業

1、如何實現多種課程資源的合力作用?

2、為什麼要重視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第三次作業

1、闡述教師專業發展的兩種理性假設。

2、闡述國小科學課教師專業素養的'構成。

具體要求:

(1)字跡清晰,書寫認真

(2)要點準確,內容充實

(3)統一用學校大的作業紙,分開寫,每次作業單獨存檔

(4)不做或整篇抄襲的,0分

二、副卷作業

任意選擇一個國小科學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並編寫教學設計方案。具體格式見教案模板,先把教案模板打印出來,手填具體內容;“教師意見”不用填。

三、期末考試

題型:簡答題、辨析題、論述題、案例分析

友情提示:所有作業的提交時間截止20xx年1月9日下午5點。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4

《水》是教科版國小三年級科學上冊第四單元的第1課,主要有三個活動環節的內容,一是通過學生間交流有關水的已有認識,結合觀察視頻,能用網狀圖加以描述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態、用途、與生物的關係、基本特點等;二是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辨別水和其他物質;三是給物質分類,讓學生掌握物質分為固態、液態、氣態。固體有固定的形狀和一定的體積;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氣體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

【學生分析】

人的生活離不開水,三年級的孩子們對水是非常熟悉的,但熟悉程度是停留在感性 認識層面的,本課的'教學探究活動就是要讓學生形成關於水的科學概念。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全面觀察,結合實驗探究活動,形成水的科學概念。

【教學策略】

引導學生運用看、摸、搖、聽、聞等多種方法,動用多種感官參與,對水形成較全面的感性認識;引領學生通過“水在哪個袋中”、“給袋中的物體分類”這兩個環節的實驗探究,形成對水特性的理性認識。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物體可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都沒有固定的形狀。

過程與方法:

用網狀圖展現對事物的認識;熟練運用各種感官對物質進行觀察對比,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根據物質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

積極參與有關水的已有認識的研討,發表有根據的見解;意識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在識別水的活動中,學會小組合作。

【教學重點】

用網狀圖展現對水的認識,熟練地運用各種感觀對物質進行觀察對比。

【教學難點】

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根據物質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1、給每小組準備:7個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個透明塑料袋、1塊小石頭、1塊小木頭、1片樹葉、分類用圖紙1張。

2、給每個小組準備:1瓶醋、1瓶牛奶、網狀圖記錄紙1張。

【教學過程】

一、課前觀察:

上課前,我讓學生每人倒一杯自來水,觀察可以發現些什麼,同時比一比誰觀察最認真,誰收穫最多。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重在培養學生養成細緻觀察習慣。

二、檢查觀察情況,導入新課:

上課了,師生問好後檢查課前觀察一杯水的情況。

老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對一杯水進行了認真觀察,現在請幾名同學彙報觀察收穫。

【設計意圖】趁熱打鐵,讓學生收穫成功的喜悦,為本課學習積極性的調動給力。

三、新課學習:

(一)、我們知道的水

1、師:請同學們用簡潔、準確的語句或詞語將自己知道的關於水的知識記錄下來。

2、視屏觀看(課本配套視頻)四人小組成員相互交流,我們知道的水

3、合作填寫教材P.66.關於水的網狀圖。

4、小組彙報展示, 教師適時小結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態、水的用途、水與生物的關係、水的基本特點等。

【設計意圖】該環節分四步進行,第一步是讓學生對“水”已有認知的回顧、總結,也是對“水”進行描述的語言提煉;第二步視屏觀看,小組成員交流,為學生相互進一步認知“水”提供了條件;第三步填寫網狀圖,是對第二步的進一步梳理和概括;第四步師生互動,讓學生對水的存在形態、用途、與生物的關係、基本特點等有了更加詳盡的瞭解。

(二)、水在哪個袋中

1、師出示幾個不透明的袋子(袋子中分別裝有石頭、木塊、樹葉、水、醋、牛奶、空氣)並提問:在不打開袋子的前提下,我們怎樣將袋中的水和其他物體一一分辨出來?

2、學生分組實際操作,教師温馨提示:運用多種感覺器官進行感知,才會更加全面。

3、小組彙報交流:哪些物體我們可以比較容易辨別出來?辨別的依據是什麼?哪些比較難辨別?難辨別的原因是什麼?

4、指導學生把那些較難辨別的袋子單獨取出,然後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可以打開袋子,但是不能直接用眼睛觀察,能準確地找到水嗎?為什麼?

5、學生分小組實際操作。

6、小組彙報,教師適時評價後歸納總結。

【設計意圖】本環節重在引領學生學會運用看、摸、搖、聽、聞等多感官觀察事物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

(三)、給袋中的物體分類

1、引導學生思考並分小組討論:我們將袋中的物體都一一分辨出來後,將他們分類,如何分類呢?分類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2、彙報交流(注重分類理由)。

3、教師評價後歸納總結:給物體分類的方法多種多樣,把物體分成固體、液體和氣體是正確分類方法中的一種。

【設計意圖】讓學生準確把握物質的分類方法,理解把物體分成固體、液體和氣體只是正確分類方法中的一種。標準不同,給物體分類的方法也不同。

四、課外延伸:

在生活中找找哪些是固體、哪些是液體、哪些是氣體?

[設計意圖] :科學探究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對固體、液體、氣體的理解更加深入,記憶更加深刻。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5

一、基本信息

(一)名稱:電能從哪裏來

(二)所屬教材目錄:教科版國小科學六年級上冊

(三)教材分析:電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能源(風能、水能、熱能等)轉換來的二次能源。

(四)本課共有三個活動:

1、瞭解各種各樣的電池。教材中列出了乾電池、光電池、蓄電池、鈕釦電池,以幫助學生了解他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瞭解它們把哪些能量轉化成了電能。

2、我們來發電。教材中安排了用電動機模擬發電的活動。教材中的用電動機來發電,難度很大,小電動機很小,露出來的小螺絲口很難拴住繩子,為此,我對這個實驗進行了改進。詳見教學過程,活動一。

3、瞭解發電真的電能從哪裏來。

(五)學習情況分析:在上一課中,學生認識了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磁能,這一課認識其他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這就使學生更深入地認識電能與其他形式能量的互相轉化;第一課中學生已經能夠製成電流檢測器。學生對於電轉化成磁有了直觀感性的認識,這一課將磁鐵也纏上線圈,移動起來,反過來,就產生了電,可以用第一課的電流檢測器來檢驗磁能是如何轉化成電能的。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電池是把化學能或者光能轉化成了電能,電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轉化來的,發電的方法有多種。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實驗和閲讀資料認識電能的來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三、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第二個活動,我們來發電,將磁能轉化成電能。

(二)難點:電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來的。

四、教學策略與設計説明:本課採取,實驗探究的方法,來完成對“電能是哪裏來”的理解。

1、藉助第一課和前幾課對電產生磁,引出電能轉化成磁能,進而通過分組實驗,探究磁能轉化成電能的'過程直觀看到電磁之間的互相轉化,轉化的方法。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理解發電廠的電是哪裏來的。

2、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解剖一節電池,讓學生觀察電池的內部構造,理解電池作為有毒垃圾的特殊處理方法。

3、做一個濃鹽水電池和水果電池,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能可以轉化成電能。

五、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解剖好的一節1號電池

2、銅片、鋅片、導線、濃鹽水

(二)為每個小組準備:

1、電流檢測器(羅盤和線圈組成的)

2、條形磁鐵

3、導線一米長

4、手搖發電機

5、實驗記錄單一份

六、教學過程

(一)教學環節(註明每個環節預設的時間)

(二)教師活動

(三)學生活動

(四)設計意圖

(五)導入(1分鐘):同學們好,這個單元第一課我們學習了通電導線和線圈能引起磁針的移動,那麼如何磁鐵移動是不是會產生電流呢?

(六)出示做好的電流檢測器,説説構成和使用方法。

(七)複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

(八)新授

活動一:我們來發電(分組實驗)(20分鐘)

1、每組一塊條形磁鐵,將導線纏到磁鐵上,和纏到鐵釘的方法一樣,注意兩端留出線頭,以便和電流檢測器相連。這樣一個簡易的發電器就做好了,我們在進行電產生磁的實驗中,發現小磁針來回晃動。那麼我們現在來回晃動磁鐵,是不是就產生了電呢?

2、觀察各組的實驗情況,適時停止實驗,進行小結。

3、教師小結:

(1)這個實驗説明了,電能是從磁鐵晃動來的。磁能可以轉化成電能。

(2)手搖發電機,也是利用搖把搖動使磁能轉化成了電能。

4、那麼電能都是從磁轉化來的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書本的63頁,各種各樣的電池。

(1)各小組按照老師要求,做出簡易發電器,然後,開始實驗如何證明這個發電器發出了電,如何和我們前面做的電流檢測器連在一起。

(2)討論交流實驗發現:

a、電能產生磁

b、磁鐵來回移動產生了電,電流檢測器裏面的小磁針擺動起來了。

(3)給每組下發手搖發電機,讓每個學生進行操作,觀察小燈泡是否亮了,進一步瞭解發電機的原理。

(4)動手操作,教師適當引導做出簡易發電器,再讓學生進行探究實驗,通過動手操作,真正理解磁能是如何轉化成電能的。

活動二:各種各樣的電池(演示實驗)(10分鐘)

1、提問:教材中列出了哪些電池,説説是將什麼能轉化成了電能。大家一定對電池很感興趣,下面請大家看看老師解剖好的一個一號電池,看看它的內部構造。

(1)教師解剖一個一號電池,讓學生觀察裏面的化學藥品。

(2)濃鹽水電池:將銅片和鋅片(廢電池外殼)插入盛有濃鹽水的杯中,用導線連接在“電流檢測器”上,可以看到產生了電流。

(3)水果電池:做一個水果電池,將銅片和鋅片插入水果中,也可以產生電流。

2、請學生思考回答:電池為什麼不能亂扔?同學們感興趣的話,可以回到家裏,也嘗試做一個水果電池。

標籤: 教學 國小 科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16gp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