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數據庫操作系統 >

衞生系統醫學基礎知識

衞生系統醫學基礎知識

  衞生系統醫學基礎知識:

  一、瞭解血栓形成的概念

衞生系統醫學基礎知識

在活體的心臟和血管內,血液發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體質塊的過程,稱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體質塊稱為血栓。

  二、熟悉血栓形成的條件和機理

(1)心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心血管內皮的損傷,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和常見的原因。

(2)血流狀態的改變:血流減慢和血流產生漩渦等改變亦有利於血栓形成。

(3)血液凝固性增加。

要點:

1.血栓形成的條件包含三種:①心血管內皮細胞損傷;②血流狀態的改變;③血流凝固性改變。

2.血栓形成重要和常見的原因是:心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

  三、血栓的類型和形態

1.白色血栓

又稱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形成延續性血栓的頭部。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纖維素構成。鏡下呈無結構淡紅色。電鏡下可見血小板輪廓,顆粒消失。肉眼觀呈灰白色小結節,表面粗糙質實,與發生部位緊密黏着。

2.混合血栓

混合血栓多見於血流緩慢的靜脈,構成延續性血栓的體部。血栓形成頭部後,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斷被激活和黏附於血小板上,致使血小板小堆不斷增 大,引起其下游血流減慢和血流漩渦,從而再形成新的血小板小堆。如此反覆,形成肉眼上灰白色與紅褐色交替的層狀結構,稱為層狀血栓,即混合血栓。外觀粗糙 乾燥,通常緊緊黏附於受損的血管壁。

3.紅色血栓

為阻塞性血栓,形成延續性血栓的尾部。肉眼上呈暗紅色、濕潤、有彈性、與血管壁無粘連。早期與死後血凝塊相似。經過一段時間,紅色血栓由於水分被吸收,變得乾燥、無彈性、質脆易碎,可脱落形成栓塞。

4.透明血栓

又稱微血栓或纖維素性血栓。發生於微循環的'小血管內,只能在顯微鏡下才能見到。主要由嗜酸性同質性的纖維素構成,常見於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要點:

1.常見血栓的類型包含:①白色血栓;②混合血栓;③紅色血栓;④透明血栓。

2.形成延續性血栓的組成依次是: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紅色血栓。

3.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血小板。

4.透明血栓主要發生的部位是:微循環的小血管內。

  相關名詞解釋

1.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蛋白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臨牀症狀。

2.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指骨髓紅系造血幹祖細胞受到不同的病理因子影響發生改變,進而引起單純紅細胞減少性貧血。

3.缺鐵性貧血(IDA):當機體對鐵的需求與供給失衡,導致體內存儲鐵耗盡,繼而紅細胞內鐵缺乏,最終引起缺鐵性貧血。

4.巨幼紅細胞貧血(MA):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響核苷酸代謝的藥物導致細胞核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礙所導致的貧血。

5.溶血:指細胞遭破壞壽命縮短的過程。

6.溶血性黃疸:溶血伴有黃疸。

7.無效性紅細胞生成:又稱原味溶血,指骨髓內有紅細胞在釋放到血循環之前已經在骨髓內破壞,可伴有黃疸,其本質是一種血管外溶血。

8.白細胞減少:指外周血紅細胞絕對計數維持低於4.0×109/L。

9.中性粒細胞閆少: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在成人低於2.0×109/L,在兒童大於10歲低於1.8×109/L或小於10歲時低於1.5×109/L時。

10.出血性疾病:因止血功能缺陷而引起的以自發性出血或血管損傷後出血不止為特徵的疾病。

11.血栓形成:指在一定的條件下,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應部位血供障礙的病理過程。

12.自體輸血:當患者需要時,安全輸入自己預先儲存或失血回收的血液。

13.異體輸血:當患者需要時,安全輸入與患者血型相同的他人提供的血液或血液成分。

14.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指對患者進行全身照射、化療和免疫抑制預處理後,將正常供體或自身的造血細胞經血管輸注給患者,使之重建正常造血的免疫功能。

標籤: 衞生系統 醫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ujuku/mv0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