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衚衕文化》教學反思

★《衚衕文化》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衚衕文化》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衚衕文化》教學反思

《衚衕文化》教學反思1

《衚衕文化》是作家汪曾祺為攝影藝術集《衚衕之沒》所寫的序言,但作家並未從攝影藝術的角度落筆,而是從北京胡同的民居特點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態即衚衕文化的內涵,全文洋溢着濃烈的京腔京味兒,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一貫始終。這篇小品文是提升學生文化品位的典範,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力圖挖掘文本背後的深厚的文化底藴,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力求渲染文化的氛圍,激發學生強烈的文化求知慾,讓學生進行一次文化的洗禮。

一、妙設導語,創設文化情景。

精妙的導語設計,可以烘托氣氛,創設一種與文本契合的情景,激發學生內在的閲讀需要,《衚衕文化》有着濃厚的文化氣息,當然需要與之協調的導語來切入。考慮到我的學生(身處西南地區)對北京的衚衕瞭解不多,甚至是知之甚少,因此,如果讓學生對北京的衚衕有種直觀的感知,就會一下子抓住學生的興趣,自然的引出對文本的解讀,繼而層層推進,去領悟衚衕文化的魅力。我在設計導語時,拋開了傳統的語言文字的渲染,代之以古樸典雅的北京胡同圖片和韻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衚衕京歌》,那發黃的黑白的衚衕照片,那蕩氣迴腸的衚衕京歌,深深的吸引了學生們。歌曲一結束,他們回味着,驚歎着,感受着了北京文化那綿綿的藝術魅力,他們在教學的開始就能受到如此的文化衝擊,我的教學初衷就達到了。隨後,教師揭示課題《衚衕文化》和作者汪曾祺,就順理成章了。

二、簡介作家,張顯文化風格。

汪曾祺老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小説家、散文家、戲劇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紀事》等,也是著名的京劇《沙家浜》的主要執筆人之一。他以散文筆調寫小説,抒寫家鄉風物人情、習俗民風,富於地方特色。他的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於平淡中顯現奇崛,情韻靈動淡遠,風致清逸秀異。師從於沈從文,有“短篇聖手”之美譽。在介紹作家時,適時的補充沈從文及其《邊城》,讓學生對我國著名的作家們初步的瞭解的同時,陡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慨歎,並激發學生傳承我國優秀文化之責任感、自豪感。如此的教學,張顯了作家的文化風格,也喚起了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自覺維護之意識,讓學生在鋪天蓋地的快餐文化中,突出重圍,找到自己閲讀的最佳位置。

然後教師引出這一番話,自然的過渡到對衚衕的解讀,對衚衕文化的解讀:“汪曾祺是江蘇人,但他長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鍾,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別有京味兒。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北京胡同,感受衚衕文化。”

三、解讀文本,沐浴文化陽光。

衚衕是北京市民特有的建築風格,一位大師説過,建築是凝固的音樂,石刻的歷史。透過建築,我們可以看到歷史,走進人們的生活,解讀建築背後滲透的人們的文化習慣和文化心態。要領悟衚衕文化的特色,首先是領略衚衕的特點,因此設計了三個環節,層層剝筍般一步步揭開北京胡同文化即市民文化的面紗。

首先,帶領學生從中心句入手,提綱挈領的梳理文脈,這也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即教會學生概括要點、提取精要的閲讀方法,授之以漁,使教學在追求人文性的同時,也兼顧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為此我設計了這樣兩個問題,激發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探究趣味。

1、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過了,各位能不能告訴我什麼是‘衚衕文化’?請引用書上的一句話回答。

明確:第5段:“我們通常説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衚衕文化。”——反過來説,“衚衕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

2、那作者為什麼用“衚衕”做定語,而不用諸如“草原”“水鄉”之類的定語呢?請再引用本段的話回答。

明確:“衚衕、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態。”

3、那麼北京的衚衕到底有哪些特點呢?它怎麼那麼厲害,能夠左右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態呢?請大家引用1-5段中的關鍵句回答。閲讀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通過把握關鍵詞或者關鍵句,來概括要點,提取精要。比如主旨句、總括句、過渡句、含蓄的句子等。

明確: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衚衕走向——方正);衚衕的取名,有各種來源(名稱來源——趣、俗);大小數量——很多;(衚衕環境——安靜);(居住形式——與四合院一體)

在和學生共同探究衚衕的特點時,適當的穿插一些幽默的北京方言,增添課堂的京味兒氛圍,這也是對教師課堂語言的一個考驗。

其次,引導學生探究衚衕文化的內涵。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衚衕文化。於是自然的引出問題:從北京胡同的特點可以看出它有怎樣的文化內涵?這些文化內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個?自由發言,談談你的感受和理解。要求學生快速閲讀文章的第6——12段,運用同樣的閲讀方法,概括要點,提取精要,找出體現衚衕文化內涵的關鍵句,並思考其內涵的特點。

這一環節是最出彩的地方,學生們暢所欲言,有的聯繫中國歷史,談到了衚衕文化的封閉性;有點聯繫現實生活,談到了衚衕文化的精義“忍”,辯證的分析了“忍”的價值觀的現實意義;有的聯繫自身,談到了安土重遷並不是北京市民的特有的文化心態,而是中國人普遍的心理,還列舉了三峽移民所反映出來的種種問題;有的聯繫時代精神,談到了知足常樂的利弊,有的甚至談到了衚衕連接的四合院與當今的高樓大廈之間的差異和折射出的百姓百態,所有的這些都讓我為之自豪,因為開放性的問題設置,讓學生們有了説話的權利和機會,也使課堂有了爭鳴的學術氛圍,有了創造性的課堂生成。這無一不是文化的再現,無一不是文化的張顯。這樣的課堂本身不是文化麼?尤其是有一個學生談到“忍”的現實意義時,最為精彩,茲摘錄要點如下:

現在,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説,生活小事上應提倡‘忍’,這樣人際(關係)才能和諧,社會才能和睦,因為小不忍則亂大謀,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但對於社會上的不良現象,我們不該“忍”,不該袖手旁觀,否則我們的社會就沒有正氣。

在學生激烈的爭辯中,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對文本本身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咀嚼玩味,那就是汪曾祺那獨具魅力的京味兒語言。讓學生或比較閲讀原文和老師精心改寫後的語言,或分角色朗讀《八月驕陽》中的精彩對白,朗讀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在琅琅讀書聲中,進行了文化的薰陶,進行了文化的比較,以更透徹的方式理解了衚衕文化的內涵。

再次,汪老先生不愧為語言大師,通俗質樸的語言中,無不寄託着對衚衕文化,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因此,在爭鳴中以及爭鳴後,始終貫穿着作者對衚衕文化甚至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情感的揣摩,當然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還是在文章的最後三段。有了對文本深入的解讀,有了對衚衕文化內涵的深刻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了。這一環節主要是運用了朗讀和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區別了衚衕文化和高樓文化的差異,認識到衚衕的衰敗必然導致衚衕文化的沒落。汪曾祺先生是在北京的衚衕里長大,他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情有獨鍾,對正在消失的衚衕和衚衕文化,自然有一種悵惘,一種莫名的留戀和懷舊。但他又同時清醒的意識到衚衕文化是一種小市民文化,是一種衰落的文化,一種無力抗爭的文化,一種跟不上時代的文化。隨着時代的發展,高樓大廈代替了紅磚碧瓦,衚衕文化終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無奈。但作者是達觀的,他以一種豁達的胸襟面對衚衕的衰落,以積極樂觀超然的態度迎接新文化的到來。這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也是難點所在。

四、遷移拓展,引發文化反思。

這堂課,我們瞭解了北京胡同的特點和衚衕文化的內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語言醇厚活潑的魅力,也體驗到了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與作者懷舊感傷超脱理智的情懷。其實在生活中,除了衚衕文化,還有很多文化現象日益被人們關注,比如茶文化,飲食文化,鞋文化,酒文化等。要求學生課後做一些研究和調查,寫一篇隨筆,反思中國的各種文化,感受中國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和魅力。

總之,本堂課努力遵循着從課本中來,到課本中去,再走出課本,走進生活,走進北京文化,走進中國的傳統文化,讓學生經歷了一次文化的旅程,語文課堂,就該還它以文化的本色。原生態的文學課堂,是我一直的追求,不變的夢想。

《衚衕文化》教學反思2

衚衕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住在衚衕裏的居民大都安土重遷,不大願意搬家。有在一個衚衕裏一住住幾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幾輩子的。衚衕裏的房屋大都很舊了,“地根兒”房子就不太好,舊房檁,斷磚牆。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裏小下。一到下大雨,總可以聽到房塌的聲音,那是衚衕裏的房子。但是他們捨不得“挪窩兒”——“破家值萬貫”。

《衚衕文化》是作家汪曾祺為攝影藝術集《衚衕之沒》所寫的序言,但作家並未從攝影藝術的角度落筆,而是從北京胡同的民居特點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態即衚衕文化的內涵。全文洋溢着濃烈的京腔京味兒,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一貫始終。

面對這樣一篇有着深厚內藴的精美的文化散文,我很感興趣,同時又覺得很難處理,因為我一直在想怎樣才能上出那種文化的味道來,也擔心學生的探究僅停留於表面,挖掘不出深厚的文化內涵。為此,我做了精心的準備.課前我搜集了一些老北京胡同的圖片,現代北京的圖片及《衚衕歌》、京味京腔的《情思大碗茶》,還有用京味語言朗讀的課文節選,通過這些素材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中渲染濃厚的文化氛圍。為了能讓學生更深刻的感悟本文的內藴,水到渠成地接受它,我試着放開手,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自己質疑,自己解疑,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力圖挖掘文本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藴,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讓學生進行一次文化的洗禮。於是將本文設計為以下五個環節:

一、情境導入。(多媒體播放相關圖片及衚衕歌動畫)

二、學生從題目入手,自由質疑。

三、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解疑,瞭解衚衕的特點,感悟衚衕文化的內涵。

四、體會作者對衚衕文化的複雜情感。

五、擴展探究:在衚衕文化的內涵中,你喜歡哪點,不喜歡哪點,為什麼?

雖然是按課時上這節課,只佈置了初步預習,但學生的表現卻出乎我的意料。學生的興致很高,課堂學習氣氛濃厚,學生探究問題積極踴躍,極大地發揮了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習效果也很好。整堂課很流暢地進行下來,自己也覺得非常暢快。歡喜之餘,我在想為什麼這堂課上得這麼順暢?學生的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會那麼高?

經過反思我覺得這主要得益於教學情境的創設。

隨着我們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入,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已越來越為我們所重視。巧妙地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一)課前交流,營造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

面對陌生的學生,課前的交流很有必要,它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便於課上的交流。所以課前我面向全班學生説:“很高興能與大家相識並在下面的時間裏和大家一同探究學習。米盧曾經提倡過什麼?”(個別學生回答“快樂足球” )“對,那我認為也應該有快樂語文。那就讓我們在快樂中品味語言,增長知識,體悟情感,怎麼樣?”(學生有了興趣,高聲齊説“好!”)這樣課前學生就活躍起來了,有了上課的激情。雖然是賽課,賽課室很嚴肅安靜,但給他們的感覺是這堂課並不拘謹,應該很輕鬆愉快。有了這樣的愉快和諧的氛圍,同學生們敢於發言了,上課更加踴躍了,而且到最後還形成了辯論的場面。整堂課就在這種愉快活躍的氛圍中度過。

(二)運用多媒體,創設文化情境。

語文課創設良好的情境,營造一種“氛圍”、“感覺”對於學習語文來説十分重要。這就好比電影的背景音樂,讓你在瞭解劇情前就進入了它的話語範圍。同時一堂課的成功與否,有一個新穎有趣的導入方法很重要。電教媒體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等特點,可視可聽,可靜可動。它能憑藉鮮豔的色彩、悦耳的聲音、生動的形象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情境中去感知認知。

考慮到學生對北京的衚衕瞭解甚少,因此,如果讓學生對北京的衚衕有種直觀的感知,就會一下子抓住學生的興趣,自然的引出對文本的解讀,繼而層層推進,去領悟衚衕文化的魅力。所以在課堂開始,我就運用多媒體,播放由老北京胡同圖片和《衚衕歌》合成的動畫課件,讓同學們在極具 '京'

味的歌聲中欣賞老北京的衚衕。京腔京曲,歌聲悠遠,韻味醇厚,再加上那發黃的黑白的衚衕照片無言的訴説,一種別樣的感慨很容易產生,這深深的吸引了學生們。從表情中能看出他們在回味着,驚歎着,感受着北京文化那綿綿的藝術魅力,他們在教學的開始就受到了文化衝擊,同時也對衚衕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樣就使學生自然的走進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氛圍,利於下面更深層次的挖掘。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

問題情境,是指課堂上老師通過巧妙的問題設計,引起學生積極探索和思考,以求解決問題的一種課堂氣氛。創設問題情境,精心設問置疑,可以使學生疑中生趣,由疑激思,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和積極探索,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目的地創設一種學生提出問題的情境,啟發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善於提出問題,並組織學生討論,教師適當點撥、引導,使課堂上形成一種積極思考、探討的熱烈氣氛。其實學生髮現一個問題比老師講十個問題還有意義,於是我首先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自由質疑,讓他們去發現問題。同學們積極思考,從題目提供的信息中發現了兩個問題:衚衕有什麼特點?衚衕文化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學生提出問題後我給予充分的鼓勵(“你們很睿智!”),因為他們提出的問題正是作者要闡明的主要內容,也正是這節課要探究的主要問題。接着我順勢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學生探究的興致非常高,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提問也同樣有價值,很有成就感。這為後面深入理解文章,品味文化內涵做了良好的鋪墊。

課堂問題情境不僅僅包含着問題,還包含着教師的啟發、鼓勵、暗示、點撥,也包含着學生對問題的應激狀態,是一種最初由問題引起,卻遠遠勝過問題的.整個課堂的動態表現。為了讓學生能深入理解衚衕文化的內涵,在學生探究中,我適時提問,啟發學生深入地思考。在探究衚衕文化內涵之一“易於滿足”時,幾個學生分別用自己的理解朗讀了體現北京人易於滿足的段落(“有窩頭就知足了。大醃蘿蔔,就不錯。小醬蘿蔔還有什麼説的……嘿!”),同學們讀的很投入,也很有趣,同學們大笑,鼓掌。我順勢引導:“北京人確實很易於滿足,拿過來一顆大白菜都覺得很好吃,而且覺得北京的白菜比別處好吃。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北京的大白菜文化卻是可以理解的’你理解嗎?”學生有些不解,我接着啟發:“老師換種問法,他們為什麼認為自己的大白菜比別處好吃,實質是什麼?”學生沒有仔細思考,隨口説出:“易於滿足的心理。”我又接着提示:“確實是易於滿足,但我們要透過表象去看本質。北京是什麼地方?他們為什麼認為自己的比別人的好,是真的比別人好嗎?為什麼?” 一生説:“他們以為自己在首都,認為自己比別人的地位高。”在我的引導下,學生終於明白了這種易於滿足的實質:北京人有一種優越感,一種唯我獨尊意識,所以不能接受其它地方好的事物,這就北京胡同文化封閉特點的一個表現。就教師的啟發、鼓勵、暗示、點撥方面,教研員評價説:“本節課注重了與學生的交流,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又注重了自己的引導點撥,評價語言很到位,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再走了一步。總的來説這節課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能夠放開手並能適時引導。”

經過反思我真正懂得了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就好比是燃着智慧之焰的星星之火,它可以點燃整個課堂的生命,點燃學生對學習的滿腔熱情!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學中適時、適度地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才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真正激活語文教學,帶來預想不到的精彩!

《衚衕文化》教學反思3

(一)對於課堂教學中活動形式的反思。

課堂教學中我只是採用教師與學生的問答式教學,我覺得應該更好地採用多種形式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激情。與研究性學習應該結合得更加緊密一些,到本部聽課,同樣是《衚衕文化》,我發現與我的教學方式有天壤之別,那堂課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花時間去三坊七巷中探究文化,學生真實感受到了身邊文化的魅力,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同,將學生的成果進行了展示,再聯繫到文章中對衚衕的沒落、衚衕文化的衰敗,學生就能夠輕而易舉地理解文章的感情和傳統文化消亡和傳承的態度。那堂課讓我震撼頗深,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輔助引導的作用,這也是我必須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上需要創新的地方。

(二)對於教學設計的反思。

今後的教學應該如何走出課堂,不僅僅讓學生學到書本中的知識,而且能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來創新教學設計是我目前必須探討的內容,或許走出課堂、學生自主學習才是今後語文教學的高級形式。教師的教學手段必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興趣 ,才能夠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去 。

(三)對教師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的表現反思。

這堂課往日活潑的學生由於教室後有許多老師聽課,顯得特別安靜,不能夠充分發揮6班學生活躍課堂氛圍的優勢,我的表現也不是很好,顯得比較緊張。在時間把握上我沒有處理得當,與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比較熱烈,以至於前部分時間與後部分時間失去平衡,所以到了最後部分內容沒有講完,拖了幾分鐘課。另外,運用多媒體教學對我們老師來説確實輕鬆了不少,但是可能就會過度依賴多媒體,束縛自身教法的發揮,所以這堂課我顯得很不自信,總是關注着電腦的操作,在教學過渡上做得不是太好,最後就是以為多媒體可以代替板書,完全沒有在黑板上書寫板書,加上操作多媒體畫面切換的時候稍微快了一些,學生大多沒有記錄下重點綱要,是這次公開課以至所有多媒體教學中容意被忽略的地方。

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師有必要進行對於教學實施前、實施中以及實施後的反思和對於教師整體的教學行為的共性的反思,並針對反思的結果對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及時調整,以促進自身專業的發展。

《衚衕文化》教學反思4

(一)選材處理不果斷,重點不突出

衚衕文化的內涵,包含兩方面的內容:衚衕的特點和衚衕文化的特點。學生在閲讀課文後,就可從文中提取精要,概括出衚衕的特點及北京市民的心態。教師應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對北京市民心態的理解上,讓學生閲讀文本,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説出或讀出覺得最好的片段。但我在處理這兩部分內容時,即使學生的回答是正確的,仍然逐條地講析,深怕學生不理解。兩部分內容所花時間比較平均,沒有側重,以致在處理後半部分的內容時顯得有些倉促,沒有更好地突出重點,沒有充裕的時間放在內容的拓展和深化學生思維的環節上。有感於此,我認為對課文內容的大膽取捨,應基於對教學目標的確切把握,突出重點,而不應面面俱到,教師的講解也要惜墨如金,講析其要害處,唯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課文。

(二)沒有充分設?讓學生髮問的平台

每當學習一篇文章,只要去探究,學生總會發現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可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疑點,也可能是學生思維深入、探究問題時所迸發出的火花。教師在預設教學環節時要有問題意識,以賞識啟動探究。課堂中教師要留一些時間請學生髮問。在《衚衕文化》的教學中,我雖預設了讓學生髮問的環節,但並沒有把它放在突出位?上,加上時間不夠,就讓學生課外進行,這無疑削弱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反映出教師問題意識的淡薄,並沒有真正落實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新思維的初衷。

(三)課堂開放性的教學策略需落到實處。

一味地呈現知識性結論會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而恰恰是不確定性的教學內容,能使學生的思維處於一種開放的狀態。教師可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識,給他們留下探究的空間,使他們大膽尋求開放的答案。衚衕是北京身份的象徵,是歷史的見證,就因為破敗而應夷為平地嗎?

我認為對待這一問題的處理可以折射出現代人對歷史的態度,對民族文化的態度。基於這樣的考慮,我想讓學生探討該用一種怎樣的文化眼光來看待這些文化古蹟。這樣的探討,可讓學生對事物的判斷有較深入的思考。在掌握課本的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會和生動的生活實際相聯繫,談出各自的想法,這些想法洋溢着同學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課堂對於教師和學生來説,都是一種生命的過渡,一種生命的成長。當然,學生的探究學習要基於一定的基礎,尤其對於那些學生較為陌生的知識,教師必須設法給學生提供必要的信息。背景信息的提供,對於開拓學生的思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衚衕文化》教學的這一環節中,由於時間不夠,我只得讓學生課後進行研究性學習,相互間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的開放性不足,學生的發散思維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衚衕文化》教學反思5

高中人教版語文第一冊、語文版教材第四冊中的《衚衕文化》是汪曾祺的一篇有着深厚內涵的精美散文。普通的衚衕在作者筆下洋溢着濃郁的文化氣息,字裏行間流露出對“北京胡同”正在沒落、衰敗的一種難言的傷感與無奈。因為是一種學生不太熟悉的內容,所以我在上課時首先找了一些衚衕的圖片,利用四合院和北京全景圖讓學生感受其特點,並通過學生對課文的閲讀概括出衚衕和衚衕文化的特點,教學重點為理解北京人的心態,體會作者的感情。

  反思一:關於教學過程中的自我反思

1、選材處理不果斷,重點不夠突出

衚衕文化的內涵,包括兩方面內容:衚衕特點和衚衕文化的特點,學生讀後,就可以從文中摘取精要,概括出衚衕的特點和北京市民的心態,教師應把重點放在對北京市民心態的理解上,讓學生閲讀課文,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説出覺得最好的片段,但在處理這兩部分內容時,即使學生回答是正確的,我也逐條進行分析,就怕學生不理解,兩部分平均用力,沒有把握好時間,沒有側重,因而,沒能很好的突出重點,沒有多餘時間讓學生拓展和深化思維,因此,今後上課,應突出在重點上 多下工夫,不要面面俱到,要將要害之處講深講透。

2、關於課堂教學活動中形成的反思

教學中只採用師問生答的方式,我覺得應該更好的採用多中形式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於安陽的老城的衰敗其實很多學生是看在眼底的,可以讓他們聯繫實際來談談感受,這樣更容易體會作者複雜的心情。

生命總是需要思考和沉澱的。只有思考,才會對生活有更多的體悟和認知,才能不斷地讓自己的生命有更豐富的內涵。在這樣的文化散文面前,尤其需要學生能去感悟傳統和發展的必然。語文學習,有敏感的心,有觀察的眼,有動筆的手,才有更多的精彩。

《衚衕文化》教學反思6

這堂課我整體上是不滿意的,我堅持了我的堅持,並且完成了我的設想,但是並沒有多少成就感。

以前一直認為一堂課好不好,關鍵在於是不是流暢,這堂課讓我想的是,如果流暢是以剔除了很多豐富性為代價的,這樣的流暢是不是有價值,這裏邊有一個很關鍵的要素是課堂環節的轉接不應該是老師的一意孤行,而是學生思考的“火候”到了自然轉接的時候,這個“火候”怎樣算到點了,是需要老師來拿捏的,關注學生的學習經歷,課堂上的功夫很重要的一塊就在這兒。

這是上完課後總體的感受,後面我將就做課堂實錄的過程中發現的具體問題來記錄自己的思考:

課堂語言的表述。一方面是自己的課堂語言,感覺好??攏?芏嗟胤剿禱安謊轄鰨?伎嫉幕郝??吹氖怯鎇員硎齙牧闥欏K?韻氲氖牽??裁此伎薊嶧郝?渴俏葉暈謀鏡氖煜ぁ⒉甕傅某潭炔還唬?故嵌匝??幕卮鵂詞鋇姆從Τ俁郟?獬俁劾鎰勻揮行┦翹熳壽韝車腦?潁ㄕ庠萸腋櫓茫??遣皇且燦泄?詮思白約旱難運的諶蕕腦倒剩?硪環矯媯?揖?鵲胤⑾趾⒆用腔卮鷂侍獾撓鎇砸彩嵌隙閒??模?揖馱諳牒⒆用強翁醚運檔南骯哂胛易約旱謀硎魷骯哂Ω檬怯泄亓?摹N曳⑾鄭?頁3<庇詘錆⒆印芭?U都?保?媒饈陀脛馗慈ゴ??她找到那個預設的答案(在瞎摻和啥?)我也會很突然地帶孩子轉移注意內容,那是我用自己的思路強勢地介入了孩子的思考進程,這兩種做法的後果是打斷了孩子的表述,長此以往孩子的表述怎麼會流暢?從課堂實錄的重温,我深感自己修煉課堂口頭表達的必要,此外一個語文老師教了孩子一兩年,應該在培養孩子的表達習慣上下點功夫。

課堂推進過程中的評價。我的評價基本以重複、豐富學生的所言為主,我在想除了這樣的評價方式,課堂互動中的過程性評價還可以有哪些方式?有些教育學的書上介紹過一些方法,比如由師生的評價轉換為學生之間的評價探討,當時在實際教學中,我總會忍不住“揭竿而起”(這麼強勢幹嘛?)前些日子讀到一句話,説“忘掉自己的方法是真正地關心別人”,在課堂上就是你真正關注學生的想法,這樣才不會老想着我要説什麼。這要修煉到怎樣的境界啊。此外,評價的一個原則應該是以肯定孩子的正確內容為主,我常常會放大孩子回答中不妥當的地方,好像很怕會引起同學們的誤解。事實上,一些個性化的解讀本身就是很小眾的,不必過分強調。

整體的流暢和局部的透徹。如果決定全面地解讀文本,面鋪得很開,那麼在停留處務必讀得透徹。有一兩處語言的品味。既然決定品味就品味到十足,講解得明晰透徹些,不要捨不得給時間。趕時間的課堂行進總是容易因為匆匆而顯得膚淺。

這次課堂教學與課後的交流,讓我想明白了一個問題:關於語言的品味。我曾經問過範老師:語言的品味究竟是手段還是目的?第一次聽一位前輩老師那麼強調語言的品讀,我都傻了。因為我慣常把文本意義的解讀放在第一位,語言的品味在我看來是在解讀中順帶完成的,換句話説是可有可無的,我從來沒有在語言素養的層面上去強調語言品味的重要性,也許是我不太清楚語言究竟該怎樣去品味,除了修辭、手法之類的分析之外。現在回過頭來看,文本意義讀得透不透、經不經得起推敲,基點還是在語言。語言中本身就藏着文本的要義,真的讀懂了,語言文字就是開啟文本意義的“鑰匙”。文本的語言是河流,我們是淌着水流走進文本的。語言的品味就是文本解讀的本身,它既是手段同時也是目的。這道理真正的明白,是在這次課後的失落感中。在課堂上,老師作為引路者要思考的是怎樣帶領孩子們去品味語言,一定有很多方法可以去嘗試,當然前提是尊重文本的個性,把握好學生們的閲讀起點。我們要思考的是怎樣品讀的方式。

如果再教《衚衕文化》,我對教學設計會做這樣的調整。如果是2課時,我基本會保持這樣的環節設計,但是在語言品讀部分會給予充足時間。如果是1課時,我的教案調整會比較大。具體的設想是這樣的:

行文思路會在學生閲讀中簡單的陳述完畢,重點是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對衚衕文化的情感。調整後的教學設計附在文後,寫得比較簡單,很多內容需要根據學生的預習作業做補充。

標籤: 反思 衚衕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0vqk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