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熱】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熱】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熱】

讀《文化苦旅》有感1

《文化苦旅》這一書中所寫的每一處景物都藴藏着作者深刻的思考,處處彰顯文化苦旅中的“苦”字,一篇篇散文中飽含着作者對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感慨和歎息,給人以一種滄桑感,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愈發濃厚。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看着餘秋雨寫愚昧的王道士怎樣將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怎樣將塑雕“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怎樣在一筆又一筆的“小買賣”中,將敦煌莫高窟的文化揮霍掉,很輕的筆觸,帶着些嘲笑和諷刺的語調,句句讀來卻痛入骨髓。我的.腦中就和作者一樣,一片慘白。

她們究竟有着怎樣的故事,她們的往事是怎樣的一場煙夢?傳説人死前,她一生中經歷的事,都會閃電般回放。不知在死前,她們想起的那個人是誰,在夜靜更深之時,她們的相思曲又是為誰而彈?

我多想作者能夠寫下去,告訴我她們的故事,告訴我她們的曾經滄海。可惜作者也無從説起。那些動人的故事全都化作了泥土,化作了無邊飄渺的灰,留下的只有一個個石樁,長久地沉默着,彷彿是一場盛景過後,擺出的蒼涼的手勢。

墳地是這樣的安靜,安靜到虛空,“神祕得像寓言,抽像得像夢境”。就像是旅途的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裏真安靜”的孤獨與餘韻。

這一篇文章是觸動我內心最深的一篇,但感觸僅僅停留在感觸。

讀《文化苦旅》有感2

五千年的歲月滄桑,朝代更迭,註定造就了神州大地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隨着時間的推移,統治者換了一批又一批,最長的也不過短短的幾百年,然而他們曾經燦爛的文明,卻或靠書籍,或依名勝建築而永久的保留下來。

當今日的我們再次去祭奠那些先祖的饋贈的時候,心情又是如何呢?我們之中又會有多少人還記得當年的種種呢?又有多少遊人會對着蒼老的墓碑,宏偉的樓閣去做跨越時空的潛心思考?好在,我們之中還是有那麼一些人,正悄悄地指引着我們走進那段曾經燦爛的歲月,體味各地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

如果説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勉強算得上是不經意間搭船的船客吧。

這一路,走得辛苦,走得辛酸,走得心痛。

一路上跟着餘秋雨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然而更多的,是對中國文化及其發展的深思。

思想跟着足跡一起飛翔,從山腳到山頂,從漫漫黃沙到江南水鄉,又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

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那破落的塔羣更顯得悲涼。

其中一座塔的碑文,分明寫着那個道士王圓籙的名姓。

餘先生不覺憤怒起來,弄得我有些茫然,但當我細細聆聽了餘先生的娓娓道來,卻不得不恨得想打那個道士幾下。

道士塔本是佛教聖地,卻不知為何交由如此一個淺薄勢力的道士看管?看不慣“暗乎乎”、看着有點眼花的壁畫,於是找了兩個幫手,拎來幾桶石灰,開始了它的粉刷。

從此那洞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只剩下一片靜白。

中座的塑雕過分耀眼,於是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了碎片,柔美的淺笑成了泥巴。

取而代之的是道士那粗製濫造的天師和菩薩。

有一天,道士發現了滿滿一洞的'古物,於是這些珍貴的物件變成了他阿諛奉承的工具,那些古文物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

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將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運到倫敦,運到巴黎,運到彼得堡,運到東京。

如此輕而易舉。

而王道士呢?傻笑着與外國友人寒暄,唉!傷心欲絕!正如餘先生説的,有時候倒真的希望那些珍奇被運走,畢竟外國那些識貨者們會永久地將它們珍藏,不會在石洞中,行途間被人們摧殘!讀到此處,不禁一陣心酸。

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當然也會有欣慰。

像天一閣,它只是一個藏書樓,卻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及其悲愴的文化奇蹟。

要保存下一座藏書樓是極為不易的,它凝聚了一個家族的人世世代代的努力。

明代嘉靖年間,一個叫做範欽的人開始了他的藏書之路。

從此以後,世世代代,便謹遵先祖的遺命保護着它。

不難想象,天一閣藏書樓對於許多範氏後代來説幾乎成了宗教式的朝拜對象,只知要誠惶誠恐地維護和保存,卻不知為什麼,的確有些可悲,不過也很慶幸,正因為他們,才使得天一閣保留至今。

它的價值,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藏書,它昭示着一個家族靈魂!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

其實,作為中國人,我們對中華文化的反思和探索應是無休止的,就像不斷探索和反思生命一樣。

正如有智者説“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

”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你做了多少思考,思考多了,靈魂便豐富了。

無意中瞥見了這樣一句話: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3

曾記得在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推薦我們去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沒有好好去實踐過,今年暑假趁着學院的讀書月的動力就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温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歷久彌新,生生不息。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悠悠五千年,浩浩文明史。若問古今同,莫忘語言一。博大厚渾,誕於孔子莊子,精妙含芳,李杜燦爛纖詩。黃沙漫卷絲綢路,難吞華語細細。駝鈴緩搖響中外,並隨華語襲襲。記否,塞北沙場,母語唱為淚。記否,江湖草澤,母語吟為詞。若留於異國,勿忘故鄉家族縷絲。縱漂泊流浪,豈離始祖民族咫尺。曾是跌跌撞撞,穿時空越歷史。眾湮沒,惟華語傳今日。國人口齒噙香,輕吐,托起廣博文藝。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尤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其中藴含的韻味。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天一閣”的描寫。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毫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而且讀書為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説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對我們來説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説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為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鋭的問題值得我們現代人去深思。

繼續往下説,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應該得好好感謝他們父子兩為中華文化瑰寶所作的貢獻,正是有了像他們這樣有民族歷史責任感才得以讓華夏文明代代相傳,一脈相連,經久不衰。

相比之下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婪官員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為了個人的利益竟不惜犧牲整個國家民族的利益,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回想五千年的華夏很多文化瑰寶就是因為這些人以賤價流失於海外,現在國家每年都要花鉅額資金從外國人手中買回來。哎,有時候想想真是國家的不幸,歷史的悲哀。咱們民族的瑰寶豈容他人踐踏呢?一直以來都蠻喜歡看《國寶檔案》,每當看到這些節目就有一股憤怒感,一方面為國寶流失感到惋惜,一方面為曾經那些盜賣國寶的人感到無比的厭惡和不屑。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婪官員,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他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行狀:我就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讀書時所崇尚的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為搓責和困難而放棄學業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留駐都不會否定新的出發。基於此。我的筆下也出現了一些有關文化走向的評述。

—泰戈爾

我不知道,到底是懷着一種怎樣的心情,餘秋雨踏上了這趟文化之旅。而又時懷着一種怎樣的心情,他一路洋洋灑灑,在紙上銘刻下了一路的歷程。

他曾經説過那是一種很和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提筆就感到年歲的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情,最後總要閉一閉眼,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但即使是這樣一樁勞其筋骨的苦差事,但卻仍做的樂此不疲。是什麼使他無法抗拒。那是一種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那是一種虔誠的信仰,是一個信徒對文化的頂禮膜拜。

苦,苦,苦。這趟文化之旅的確是苦。

是誰,時常徘徊在河畔,痛心那些被別人褻瀆和遺忘的文化。那個老人臉上,是化不開的固執。

路徑莫高窟,卻苦於不懂得珍惜文化。多無奈,那麼輝煌的莫高窟,卻只由一個道士來掌管,他是如此渺小,如此卑微,如此無知,讓人竟無處傾瀉滿腔的憤慨。只得是一臉的苦笑,這是一個巨大的悲劇,而他只是戲前的小丑罷了。只可惜了那滿箱沉重的經文,飛天華麗的轉身,那些夜夜細細織起的絲絹,僅只是換來一沓骯髒的錢財。

路經廬山,他苦於對文化的破壞。廬山竟成了諸多政治活動的寄居地。“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如此清秀,純淨的廬山,盡蒙上了金錢,政治的色彩,多麼悲涼。那密密層層的雲霧,都藏進了功利的經緯網中。餘秋雨不禁感慨:難道廬山和文人從此失去了緣分?少了文人的廬山,免不了少了份韻味。正如他所説“沒有詩人的廬山,就像一個廟宇沒有晨鐘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沒有流盼的眼神。”

路經山海關,他苦於文化的被遺忘。餘秋雨一直堅信:語言便是一種音符,輕輕吐出,就能托起一個湮沒的天地,開起一道生命的閥門。如此神聖的.語言卻被有些華僑輕易地拋棄。換了一住地,就換了一種口音,換了一身的文化。徹頭徹尾、心安理得地隸屬另一個民族,另一種文化。那些根深蒂固於土地的根系,那些觸及先人墳墓的枝條,硬是被深深地拔起,修修剪剪,儼然有了外國的樣子。

一路的遊,一路的苦澀。然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便是莫高窟。

一路走來,敦煌的壁畫,盡是歷史的寫照,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北魏的色彩濃郁,沉着的如同立體,筆觸奔放豪邁的如同劍戟。那是一股力,將北魏整個凝聚於此。隋唐時的畫有了香氣、笑聲和脈搏,有了呼吸和牽掛,有了圓潤的線條和硬朗的輪廓。到了元朝,已頗覺勞累,像是成了一個長途的旅人。它以最聖潔的姿態,引領人們走向寓言和神話。於是周圍都變得安靜,呼吸變得勻穩,只是輕輕彎下腰,詢問起每一筆線描的故事。當走完一整片畫,伴隨着飛天,像是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厚重沉澱,像是進行了一場莊重的彌撒。

苦,苦,苦,腳印是一串歷史的見證,是苦是憂,都凝結於此……“多少情笑和吶喊,多少脂粉和鮮血,終於都喑啞了,凝結了,凝結成一個角落,凝結成一種躲避。躲避着人羣,躲避着歷史,只懷抱着茂草和鳥鳴,懷抱着羞愧與罪名,不聲不響,也不願讓人接近。”

玉門關的雪永遠也癒合不了這文化的傷口。一切是空殼,種種的一切都在那些隨手可拾的細節裏還魂,在洞庭湖的一角具象出血液,在貴池灘拔節出骨骼,在柳具祠裏點睛,在白蓮洞裏生出翅膀。種種的一切拆分後的偏旁和部首,還原至當初的位置,誰都可以看得出那個大大的“苦”字。

這場文化之旅實在是苦!但又何止一個“苦”字了得。

讀《文化苦旅》有感5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在學生時代,我就已經知道這本書,我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對這本書十分推崇,但是不知為何,我一直沒有機會讀到這本書。今年,女兒五年級了,她的語文老師推薦孩子們讀這本書,女兒讀完後跟我説這本書真的很好看,強烈建議我讀一讀。終於,我翻開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終於享受到了餘秋雨先生給我們提供的這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國之旅。從莫高窟到道士塔,從荒無人煙的西域到人間天堂蘇杭,作者的足跡遍佈了大半個中國。餘先生喜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體現出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因而飽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憂患意識。作者在開篇寫自己遊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的經歷,由己及人,寫出了當今人們骨子裏對“詩”的追尋,歸根溯源,便是人們的歷史文化情結。

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藴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説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摸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正如作者在本書序言中所説: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方式。興許我一輩子也做不到行萬里路,但我願意在時間的荒野裏,靜靜閲讀此書。於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嘗不是一場文化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6

有一本書,你不能手持香茗,淡然讀之;有一本書,你不能任之塵然,漠然無視,這本書不僅讓讀者在美妙的文字中暢遊文化意識的河流,更重要的是在作者對古人古蹟悲劇的同情和憤懣中,在歷史深重的歎息中,給讀者以啟迪——珍惜中華民族這壯美的河山,珍惜經歷過風雨洗滌的燦爛文化,珍惜來之不易的現代文明生活,這便是《文化苦旅》。

與其説這是一部山水遊記散文,不如説這是一段歷史文化的描述,餘秋雨先生憑着自己豐富的文史內涵和文化底藴,寫出了歷史的悲歎和一個人對世態的思考,我合上最後一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從這本書中不僅僅學到了智慧,更重要的吸納了其間深刻道理和奮進的思想。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血液是噴湧的,惋惜於歷史對古蹟的破壞,憤怒於歷史對部分文化摧殘的同時,也堅定了文明在變化、發展、創新中得以延續的信心。

關於作者——餘秋雨先生,是存在爭議的,但我想一個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重要遺址,不顧生命危險考察和保護古蹟的人,是應該得到尊重的和敬仰的。作者在書中披露了制度的悲哀,古人的悲哀以及古蹟遭到破壞的悲哀。《牌坊》中猶如天使般聖潔的姑娘在種種期盼中安詳逝去,《寧古塔》中流放的文人,這是制度的悲哀,但作者只是將制度的穿插文中,印證制度會隨社會進步不斷完善的趨勢,體現古人古蹟那頑強的生命意義。

作者筆下的古蹟是倍受磨難的。《道士塔》中的莫高窟,精美的壁畫被骯髒的石灰刷去,精緻的塑像被無知的`鐵錘敲毀,奧祕的藏經洞被粗暴的刨開,最富智慧的經文被轉移,讀此,心在滴血,那可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如今竟被斯坦因劫去,這是歷史在歎息,歷史在流血呀!

作者筆下的古人是倍受摧殘的。《黃州突圍》中蘇東坡的悲慘處境讓人難以想象,在畢世皆濁的年代裏,蘇軾的才華被埋沒,“馬台詩案”將莫須有的罪名硬套在這個文弱詩人的頭上,使他不得不收斂自己的才情,雖然沒有阻止他對詩的創作,但畢竟對詩壇造成一定的損失,我分明聽到歷史在歎息,沉重地讓我喘不上氣來。

無論是對古人還是古蹟,歷史的歎息實質上是對中華文明損失的歎息,《風雨天一閣》遭受的何止是風雨?是書籍的丟失,文化的遺棄。《巴金百年》作者何止是感歎巴金的慘境,他還歎惜文革對知識的褻瀆,所造成的文化流失。

儘管經歷了歷史中的各種磨難洗禮,但風雨過後總是彩虹,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歷史舒展開眉心,歷史已經歎息千年,我們應該有所改變,不讓歷史重演,保護好中華文明,傳承中華文化,讓祖國山河更加壯麗,文化更為燦爛。

讀《文化苦旅》有感7

《文化苦旅》,優美,典雅,確切,兼具哲思和文獻價值。是餘秋雨先生手下的一部名作,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功不可沒,是引領讀者泛舟世界文明長河的引路人。

書中講述了作者的履行世界。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從那矮小的四角天空看到海闊天空,坐着見證了一種種文明的起源,興起以及衰亡,增長了人生見識,也拓寬了人生的高度,理解了文化的深一層含義: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作者以一個浪子的身份,講述了他所經歷的滄桑。從“如夢起點”到“人生之旅”含豐富的文化色彩及哲學思想,全文圍繞“苦”字展開,經歷的苦,人生的苦,文化的苦,顯然易見。語言優雅、生動、形象、優美,情節詳略得當,一環扣一環,塑造了一個個鮮明的形象,介紹了世界各地的風俗習慣。

本書值得我們為之讚歎的,不僅有豐富的書寫內容,更有詩意般的語言,讀起來婉轉動人,像細水流長般敲進我的心門。看到書上的一行行文字,在腦中想象着揣測着,似懂又非懂,一不小心就踏進了另一個世界。書中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四壁的`文字間可以感知到怎樣的咆哮狂風在我指尖遊走,怎樣的綿長細雨帶給旅人無限的鄉愁。

餘秋雨筆下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年輕,冥思後的放鬆。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深入了筆墨中。

讀《文化苦旅》有感8

孤雁南飛便是秋,在這深邃的秋,沉寂的秋,悲涼的秋,我在心在為中華文化吶喊着.叫喧者.沸騰着。跟隨者餘秋雨先生走過的苦旅.我將重遊這個偉大的民族所創造的奇蹟。

當我走進《莫高窟》,我的驚歎只是渺小的沙石.在這裏感受到的是千萬年文化的沉澱,一段段歷史的重温,一個個朝代的輪替都盤旅在這裏,這不僅僅是宗教的天堂.更是中華文明的縮影.走進盛唐的繁華.明清的紛亂.餘下的便是近代學者的腳印,我只能用膜拜來形容它,也只有它能襯得上,在敦煌中,孤獨的墳塚.讓我為民族那一種腐朽的記憶而慚愧,讓一車一箱的文物從那昏暗的洞窟中拿走。我看見中華民族在滴血,是的.是那名道士把這把鋒利的刀插走她的胸口.但是腐朽的封建教條化成一條繩.把這把刀牢牢的固定,我也好恨.沒有早早出現在那個年代,我要揮起長劍,把這條繩切斷,我要用畢生的力量,將刀從她胸口拔出。

從《三峽》走過,我沉浸在碧水藍天的景色中,令我沉思的是兩岸的文化.王昭君.屈原.李白……這一位一位歷史名人.記住他們的不僅是歷史,還有這兩岸的山水,嗅一嗅都是他們的氣息,只有這樣的.地方才會有這樣的人,走過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從這樣的文字中尋找到他們的蹤跡。

在餘秋雨筆下,王維的告別是柔和的.在風雨交加的沙漠中.就算保暖的衣服也會感到刺骨,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夕陽無故人”卻把最暖的情傳遞個貶謪的友人,而今那裏只有尋着王維的馬蹄印才會到達,只有想要體會他的人,想要傳承他的人才會把這一杯薄酒看得如此之重,而餘秋雨正是這樣的人。

來到.古時戰場這裏有無數個光禿禿的墳頭,從他的筆下我看到了身披戰甲,揮劍斬敵的將軍,看見滿地的鮮血慢慢浸透進地表,在這裏沉靜躺着的是戰爭的犧牲品.在文明的傳承中無數個血的教訓更提醒着我要熱愛和平。

餘秋雨筆下的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的魂,這造福千年的水利建築讓我再次體會到奇蹟的函義,它的靈魂是不屈,是智慧,是果斷,更是勇敢,我甘願屈膝它腳下,它是我國的至寶.更是我的追求,它是我中華民族的脊樑。

通過讀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更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中華五千年文化中.我連一隻螻蟻都不如。我看到了餘秋雨先生的不鍥追求.他是一個學者,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他的文字總是充滿玄機,但他卻是一個誠實的作家,每個字都是他的經歷.每句話都有他的思想,這些就像清水中的石塊無比清晰,我是從一篇關於辛棄疾的文章開始愛上他的文字,讀他的書就像讀他的精神。因為他的精神存在於他的字裏行間,當他為某位歷史人物感歎時,你的心也沉進谷底,當他為某段文明而驕傲時,你的心中滿滿的全是自豪。

我不僅要感歎.這就是餘秋雨,帶領你追尋華夏文明的餘秋雨,將自己的思想完全解剖在你面前的餘秋雨。

讀《文化苦旅》有感9

讀餘秋雨的書,最好在飄着秋雨的日子,在濕漉漉的心情中感受那浸潤肌膚的冷麗;讀餘秋雨的書,最好在一豆油燈之下,藉着那淡淡飄忽的,陰陰涼涼的燈影,感受那悽豔的古樸。讀餘秋雨的書總能想起一句很蒼涼的詞:“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總是看到一個多情的文人,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單身孤旅,漂泊在文化與自然景觀之中,在悽豔的晚霞中投下一個天涯人的背影。宋代的范仲淹有“酒入愁腸”化作的相思淚,李白有“酒入豪腸”嘯成的劍氣,偏偏讀餘秋雨,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感到的`就是斷腸,偏偏這斷腸的心酸溶在一片悽美豔麗的文字中,讓你甘願斷腸。秋雨在天涯,你的心也隨他到了天涯,天涯沒有酒,只有大漠的風聲響起的羌笛,胡笳,只有陽關雪飄處烽火台上的葦草,只有洞庭煙波上繚繞的香煙和鐘聲。

讀餘秋雨感覺到的不是悲壯,那太沉重,卻有屈原投身汨羅攪起的三峽波濤,有昭君遠嫁時塞外的朔風;讀餘秋雨感覺到的不是蒼涼,那太蕭條,卻有廢墟的殘立石柱,有老屋的半壁蒼苔,有大漠的疏星殘月。讀餘秋雨感覺到的是冷豔,是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長毛飄飄的駱駝背上,櫓聲嘎嘎的吳江船上,鄉村旅店飄雨的窗前,老屋的冷月下,大漠的孤煙下,餘秋雨走過了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靜聽着千百年的風聲鳥聲,在腳印所到之處吞吐千年,飄泊天涯,寫盡天涯。秋雨在天涯,秋雨的文字在天涯,讀秋雨的文字,清淚與簫聲灑天涯。

“勁厲的寒風在時斷時續的頹壁殘垣間呼嘯,淡淡的夕陽,荒涼的曠野溶成一片,讓人全身心地投入對歷史,對歲月,對民族的巨大驚悸。”——這是孟姜女哭倒的長城旁,秋雨的沉思;“廬山沒有了文人也不太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就像一所廟宇沒有晨鐘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沒有流盼的眼神,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這是在寄予了陶淵明,謝靈運的歸隱行跡,山水詩情和千古詩句的廬山上秋雨的感悟。餘秋雨帶着一雙鋭眼,一腔詩情,一顆多情的心在山水間周旋,與大地結親,把一掬清淚沉澱成悽豔的文字,蒸餾出冷麗的美,令人唏噓不已,浮想聯翩。煙雨渺渺處,心在遠處飄忽,朔風獵獵處,腳印向大漠延伸,波濤浩淼處,餘秋雨看到了屈原的長劍,李白的輕舟,感慨出西施姑娘、白蛇娘娘灑在西子湖畔的淚,荒涼的古堡中他看到了秦關,大漠的炊煙中他望見了漢月。

讀着餘秋雨,追隨着餘秋雨的“苦旅”,讓你看到道士塔上空悽豔的晚霞下,一個民族的傷口如何在滴血,讓你看到沙漠的冷月下,莫高窟壁畫的流彩在60華里展現的飛天后人的興衰,讓你在不住的猿鳴中,看到白帝城的詩情與戰火,讓你在飄忽瑰豔的神話中,看到洞庭煙波上娥皇、女英飛動的裙裾和柳毅井下的龍宮,讓你看到六朝金粉所凝的秦淮河映照出的一段文化,讓你在夜航船上和多情的文人在欸乃的櫓聲中劃出一條晶亮的水路……

餘秋雨的文字中不僅僅是自然景觀,更是一段歷史,一段文化,餘秋雨叫它“人文山水”。他把他的足跡灑遍天涯,把他的文字灑遍天涯,秋雨在天涯,你的心也被帶到天涯……

驛路斷橋邊,烏衣紫巷裏,悽豔的晚霞映照出一個天涯人的背影……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難得有了一陣子的閒情逸致,便輕輕翻開了這本《文化苦旅》,讀後,感慨萬千。

或許有人會説,文化為我們所展現出來的一切,皆是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但他們何曾想過,文化竟有苦澀的一面!

久遠的歷史之路,鮮花耀眼,可那鮮花一旁的一棵古樹,卻衰老滄桑,不知經歷了多少次的風吹雨打。漫漫的歷史長河,宛如仙境,夢幻飄渺,可那湖水之下的礁石,卻傷痕累累,不知承受了多少次波濤的衝擊。

現在的.文化總是將她們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漂亮的外表,那所謂的”打扮“,或許就是文化的經歷與結果罷。就敦煌莫高窟而言,它是由一位名為樂樽的和尚來到此處修築的,石壁精美,結構美觀,氣息古樸,夕陽之下,落輝滿窟,彷彿萬物都在它那柔和的眼中被看透,它如今的美麗,也就是綿綿歲月的傑作,還記得作者對它做出了這麼一個評價:它的歷史,就離不開工匠斧鑿的叮噹聲。是啊!一幅極佳的藝術作品,又怎不會是在千錘萬鑿之下誕生的呢?

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或許現在可以看見一些企業家,坐在名貴的椅子上,抽著名貴的煙,他們都是一些成功者。難道一個人的成功天生便有?不,人們唯有在人生路上歷經磨難與挫折,在艱難險阻面前逆流而上,方能獲取經驗,為成功之路鋪上一塊又一塊的磚。

在少年時,我們需要經歷一些必要的挫折,或許也就是如此,我們往後的成就才會更加輝煌。

古今人皆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敦煌文化,多麼的燦爛與輝煌,走進它,一股自豪之情就會油然而生——看,這是我們華夏民族創造出的史歌一般壯麗的文化。可是,在敦煌莫高窟,你會發現,一片殘缺的壁畫,一面刷白的牆,它們與這古老的輝煌格格不入。

而這些完全不搭調的風景,絕大部分出自一人之手——王道士。

王道士原先是個農民,他愚昧無知,外國人用極少的錢物就可以換走一大箱價值不可估量的珍貴文物:

xx年,一個外國商人用幾塊銀元就換走了幾大箱敦煌壁畫與文卷。又是同一年,德國人用幾件不值幾個錢的珠寶,就換走了幾十箱敦煌珍品……

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無數價值連城的寶物因此流失,而現在,我們的專家只能屈辱地從外國人那購買昂貴的攝影膠捲。但,我們也不能全怪王道士,因為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當時的清政府。

如果當時,清政府對敦煌莫高窟進行保護,並派專人來看守,那些價值連城的寶物怎會如此輕易地流失?

當外國探寶人翻過一望無際的沙漠,又幹又渴時,中國的官員卻躺在花梨木的大椅上,悠閒地品着香茗;當外國人將珍寶偷運出國門時,中國官員卻躺在香榻上,尋歡作樂。乾清宮龍几上堆積如山的奏摺裏,沒有一個字是關於敦煌莫高窟的。於是,一大箱一大箱的珍貴文物被運到海外。

真的,我們真的不能怪王道士,他只是一個如螞蟻般渺小、卑微、可憐的人,他對敦煌的“貢獻”實在是微不足道。怪就只能怪腐敗的清政府。

然而,怪又有什麼用呢,歷史的一頁已經翻了過去。那一頁留下的文化債,我們永遠還不清。

因此,我們只能站在王道士的圓寂塔前,輕輕地發出一聲耐人尋味的歎息……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道士塔》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讀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覺卻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恨愚昧無知、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數不清的貪婪官員污吏,把珍貴的文物隨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們為什麼不把密室得再隱蔽些、再牢固些,讓文物過一百年再重見天日,讓我國的研究者們好好地鑽研。

但無論如何,那滿滿實實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中國了。屬於中國的,只有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道士塔》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為優秀,諷刺、反語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噴薄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鋭的炊煙、一支載着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悽豔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羣為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或許是想和王道士有個鮮明的對比,樂樽和尚僅僅因為那一道金光燦爛,就要築窟造像,而且過了千百年,這裏真的成了佛教聖地,或者説文化勝地。各朝各代的文化精華都肆意在一樽樽精美的塑像上,於是匯成了色彩的長河、歷史的長河。再於是就散成了一種聚會、一種感召、一種狂歡、一種釋放、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

而現在在莫高窟,成千上萬的遊客是否只把莫高窟當成一處名勝、一處由前人開鑿後人欣賞的藝術殿堂,然後就輕飄飄地走過那10華里,絲毫不覺得勞累,對於歷朝歷代沉重的文化視而不見,那麼就把那些石像當成泥土堆好了。

《陽關雪》,“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們褪色的青衫裏,究竟藏着什麼法術呢?”其實哪有什麼法術,如果一定要説個答案,那我看兩字足矣:文化。這是人們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崇敬的表現。

那一座坍了大半的土墩,若不是因為王維瀟灑地揮筆寫下了《渭城曲》,説不定早已溶解在時間裏,無影無蹤了。也就是因為這一曲渭城,才使無數文人迎着寒雪烈日,來尋找土墩,尋找那個千年前穿過陽關的人,尋找千年後仍持之以恆卻不得不失落的唐朝文化。

這便是大唐,能包含一切美與醜、繁榮與衰敗。所以有了唐朝詩人的灑脱、肆意。但可惜唐朝是會結束的,於是經歷了五代的紛亂後,一切全變了。

“風雨天一閣”的藏書令人稱奇。在這裏我知道了天一閣是一個藏書樓,但實際上它已經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範欽一生的心血需要他的子孫後代們用無私和奉獻來延續,需要他們有人義無返顧、別無他求地承擔起這艱苦的藏書事業,要麼只能讓一切都隨自己的生命煙消雲散,這本身就是對文化遺產的一種捍衞,這不由得不讓我們對此蒼老的屋宇和庭園倍加註目了。

在餘秋雨“西湖夢”一文中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西湖另外一個不被我所知的一面,林和靖這位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隱居孤山二十年,遠避官場與市囂看透一切的機智、狡黠的文人,一句“流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千古絕唱,然而,春去秋來,梅凋鶴老,剩下一堆梅瓣、鶴羽、象書籤一般,夾在民族精神的史冊上。

從他的“上海人”一文中,讓我們更加佩服他的生活和文化閲歷,他用大量的篇幅從各方面描寫了上海人,尖鋭地刻畫了上海人的那種無法自拔、中國近代史開始以來的最尷尬的一羣,並引人思考撞出這種上海文明的契機。上海人、上海人的生活環境、上海的地理優勢是各具特色。上海文明,首先是一種精神文化的特徵,而對實際效益的精神估算卻又是另一心理品性,還有就是發端於國際交往、歷史的開放型文化追求,他們已經傾聽過來自黃土高原的悲愴壯歌,也已經領略過來自南疆海濱的輕快步履,將整個城市陷入思索之中,繼而又很深刻地指出如果要繼寫上海新歷史,關鍵是重朔新的上海人,“如果人們能夠從地理、空間上發現時間的意義,那就不難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他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了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X從那篇《五城記》,我更加了解了背靠一條黃河、腳踏一個宋代的開封和《清明上河圖》;只需六朝金粉就足以垂名千古的《石頭城》南京,何況它還有明清兩代的政治大潮,還有近代和現代的殷殷血火,展望氣可吞天的未來;還有羣山密佈的西南邊躲藏着一個“怕不辣”的成都,中國歷史文化的豐盈偏倉,茶館小吃與歷史一起細細咀嚼品嚐,等待着從深厚走向寬廣;風韻濃厚與清甜,座落在黃河上游邊的狹長古城,有着令人難以忘懷的牛肉麪與白蘭瓜,也在蘭州民風中迴盪,我們穿越千年無奈的高原時也會浮起一絲自豪;最後説的是廣州的花市,不管潮漲潮退、雲起雲落,始終悠悠然地把慶祝打扮得最為誠實、最為透徹,這些都讓我耳目一新,久久不忍合上我的書頁。

作品是作者以一個文化人的身份,站到時代的角度上,發現生活和挖掘文化的極點!最大限度地批判了民族文化的微軟之處,我覺得現在的作品很多都難以做到這一點了!這是我們應該借鑑的地方,我一直認為作品的作用就是要讓讀者看到自己的意圖和真實所在!在這部作品真的把那些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不愧為文學的經典!

經歷了生活的磨難與心靈的掙扎,作者運用沉重的筆調闡釋演繹了生命之歌。如歌如泣,如怨如訴,讓人蕩氣迴腸,讀後久久回味不已。

文章的細膩,感覺的獨特,也讓人佩服之至。

作者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這部《文化苦旅》的三十七篇文章文字優美,見解獨到,是一部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好書。它記錄了大半個中國的人文故里、風土淵源,從莫高窟到江南小鎮,從唐朝走到宋代,涉足當今,縱橫交錯,在這裏我知道了好多好多的“人文山水”領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國人文。

通讀完了這部“文化苦旅”,才真的有些瞭解到其中的一些文化淵源,關鍵詞也就落在了這個“苦”字上,用餘秋雨自己的話説:“我發現我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和古代文化和人文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的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的喟歎,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這種文化內涵的奔瀉便有了“寫文章的衝動”,只是“沒料到的是我本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顯得蒼老”,“我就是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旅舍的小桌子塗塗抹抹……”

從餘秋雨的書我們能夠讀出他的人,他的文筆、睿智和探求人文的足跡都讓我望塵莫及。苦旅,不僅僅在人文。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處處都要有這種勇於探求的精神,我們行走在苦旅中。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秋雨先生説:“如果説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在這裏,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有幸拜讀《文化苦旅》,在這本書裏,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温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的心頭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其實不然!

讀着《文化苦旅》,我彷彿置身於敦煌,走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反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我記得一車車的經典,一箱箱的文物,以你難以想象的低價收走。那是民族的痛,那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滴血。但是後來中國站起來了。當年,日本學者滕枝晃曾怎樣狂妄地斷言:“敦煌在中國,研究在國外。”而今,他不得不承認:“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這是一種欣慰,這是瑰寶迴歸後的欣慰,然而你可曾知道,一百年前的莫高窟,曾有過一場浩劫,可見莫高窟至今還能美麗綻放,實屬不易。

也從這裏,讓我們嚐到了苦澀。再看看天一閣,你可曾知道曾經有幾代人用他們的心血,來守護住了這座瑰園?你來看看,80歲高齡的範欽中在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最終,藏書閣存了下來。你也許會感激範氏家族的無私奉獻,但在感激與仰望的同時你能體會到,這是一個家族在守護美麗的苦澀!

的確,中國“文化瑰寶”的傳承,是需要多少代人苦心經營和艱辛維護,正如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我想苦即為美,一種像青花瓷那般優雅婉轉的美,也許會有殘缺的遺憾。在書裏我們找到了心靈與心靈的撞擊,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在這兒,也超過了時空的限制,經歷一次艱難的旅行。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何嘗,人生不也就是一種苦難旅行!不經歷風雨,怎見美麗的虹彩!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一篇篇精彩的美文,餘秋雨帶我們探尋我們這個泱泱大國的文明和歷史。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我們不曾親臨,通過您對當地人、歷史、自然的渾沌交融,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滄桑感就會遍步全身,那些歷史好像親身經歷過,從而緊隨着的感動,歎息。

比如説,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中擠出一聲久遠的口胃歎。既羨慕沉睡在江底的閒散,有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慶幸楚國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息淘淘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就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衞國家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昇華文化。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沒有歷史事件與人物,你即使來到有任何意義的景觀也只是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深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裏説的`:“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本書寫得的確不輕鬆,那慘白的洞窟展示着不堪回首的歷史,一個個文化遺址都是對“榮耀”與“恥辱”的詮釋。中國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國”自居的時代了。所以,讓我們欣然接受苦旅,選擇苦旅,在苦旅中探尋,銘記我們該記住的,試讓敦煌的悲鳴停止吧!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近日,初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沙原隱泉》是我讀的第一篇。心中的感情就像驚濤拍岸,洶湧澎湃。現在無論如何都覺得有些興奮。見到了真正的行者,立起了標杆,甚至已經有些期待下一次的出遊了。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馳。

這不是一篇簡單的寫景文章,每一個看似平凡的景物,經他這麼描述,卻有了情感。每一個細節,都是柔軟的諷刺。字裏行間無不滲透着作者的人生感悟,從上沙山到尋清泉,我在跌宕起伏中感受到了人生的節奏與韻律。

餘秋雨用他細膩而粗獷的筆觸將他的行山走水用不修邊幅、自然隨意的筆觸譜寫了一曲屬於大自然的神奇樂章,用他苦澀而真實的親身經歷宣泄了世間萬物的機緣玄妙,用他平實而優美的文筆完成了一次令人深思的文化之旅。

餘秋雨慢慢地走着,我靜靜地閉上眼睛,跟着他的腳步,感受世界的精緻與歷史的風韻。

然而,他要走的是一條無人踏過的路,但我從來就不大喜歡荒無人煙的地方,何況是在沙漠中。

沙漠的白天,若是沒有狂風,就是被烤得發燙的'金色的沙子與遠處瘦湖的幻象。而風暴更可怕——山丘霎時間就可能變為平地,平地霎時間就可以變作沙丘。在沙漠中,沒有什麼可以立得住腳。

到了晚上,這片酷熱如火爐的大沙漠就會變得奇寒徹骨,再加上那種無邊無際的黑暗,在無聲無息中就能扼殺天地間所有的生命。無邊無際的黑暗,死一般的靜寂,沒有光,沒有聲音,沒有生命。

——天地之威。在茫茫大漠中,所有的凌雲壯志都如同沙粒一般渺小。但這些都是我一個外人的一面之詞。

當大多數人選擇在高山上探求真理,他卻選擇在沙漠中慢慢地走,緩緩地寫。他承擔着看不到成功的煎熬與行走的苦澀,心中卻已容下了大漠的廣闊。他向沙丘的頂峯攀爬,筆下流淌着獨到的文字。當虔誠的教徒來到這裏,終於發現了與他們信仰的宗教同樣純粹的沙漠時,就逗留了下來。

就這樣,他與黃沙廝磨着,步伐愈加沉穩,即使山頂顯得遙不可及,他也能在攀爬中道出了人生的另一種境界,“再不理會那高遠的目標了,何必自己嚇自己。”不錯,山頂總實在的,不看也在。有的人望着高原的目標先憚怕三分,有的人望着高原的目標卻蹉跎於世事,其實目標總是能達到的,當你因為前方的路途遙遠而失去信心時,不妨看看後方綿延不斷的腳印。

“無論怎麼説,我始終站在已走過的路的頂端。永久的頂端,不斷浮動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後退的頂端。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因此,當別人享受着唾手可得的成功,請不要為希望渺茫而放棄,不要為時間耗費而惋惜,當你猛然發現前方是萬頃綠洲,當成功的曙光終於呈現在你眼前,你將比別人多一份艱辛跋涉的成熟,你的身後

將多一行深深的印記。

也許你現在無法站在成功的最高點,只要你的旅程沒有因為任何的羈絆與桎梏而停滯,你將永遠奮鬥在戰鬥的前線,戰場的每一次向前推移,腳步的每一次向前推進,都見證着你與成功的距離。

“一咬牙,狠一狠心。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都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麼也沒有發生。才兩腳,已嗤溜下去好幾米,又站得十分穩當。再稍用力,只十來下就到了山底。實在驚呆了!想想剛才伸腳時的悲壯決心,啞然失笑。康德所説的滑稽,正恰是這種情景。”其實,任何一個生命都有它生長的艱難和成長的艱難和成長的痛苦,這些磨難彷彿是種子,在日後的生活中成長為堅忍,執着。於是,生命便在這許多的歷練中愈見成熟。生命的成長過程比避免不了掙扎和傷痛,而生命之美就是在痛苦與挫折面前,以最快速度站起來,繼續前行,且行且歌。

標籤: 苦旅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66pd4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