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歡迎閲讀與收藏。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1

上週五,我校教師在孫校長和韓主任的帶領下,來到了高新區孫旗屯國小,進行了一次參觀學習,令我們受益匪淺。

校園文化是現代教育的關鍵詞,這證明了校園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校園文化的實施,對學生品德與素質的形成有着陶冶、啟迪、塑造的功能。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成長有着教育和引導作用。它能不時的提醒和啟發學生的潛能意識。良好的校風及校園師生互動,能使學生在言傳中互補,形成良好的品質。高標準的校園文化,具有強烈的感染和滲透性,對學生羣體及社會道德的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

俗話説: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學校正是這樣的一方水土。是培養人的'地方,而校園文化則是這方水土的生命所繫、靈魂所在。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能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氛圍,對學校的發展起極大的推動作用。一所學校沒有校園文化,猶如鮮花缺少水份的滋養,失去了發展的潛力,失去了生存的活力,更失去了精神與靈魂。

由此我想到,我們學校的繩編社團和摺紙社團也可以向他們學習,把作品展示在校園內;合唱社團、舞蹈社團和朗誦社團可以把圖片和視頻資料展示出來,由此來激發同學們的興趣和愛好,也是我校的校園文化有了更大的提升。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2

自己的才情,弘揚和創造了藝術文化,體現了當代國小生熱愛藝術,追求真善美的精神風貌,同時增進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繫,這也是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成果。希望今後學校能為孩子們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為繁榮發展校園文化作出巨大貢獻。

對於外聯和文娛部一起承辦的校園首屆形象設計大賽我自己覺得不是很滿意,我覺得有很多東西不是我所要求,所想的那樣。

其實這個活動在現在大學生之間開展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現在大學生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外在,而各個公司面試的'時候也是會很看重面試人的第一印象,所以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必要!

下面我先來自我檢討下,我覺得這個活動什麼都好,失敗就失敗在和文娛部合作上面,當然我可以很坦然的説這不完全是我們外聯的責任,我覺得我們兩個部門缺少溝通,缺少默契,而且在合作上也缺少很多很多東西。

首先在整場活動上中間的環節部分銜接的不緊密,導致很多冷場的地方

其次對於原先在比賽中有的環節沒有細細的做到位,本應還有個模特走秀的環節,只因為我們和文娛部沒有很好的去聯繫。

再次就是嘉賓環節,沒有確實下來嘉賓的人數,還有就是把對於主要贊助商的演講環節給遺漏掉了,這個對於外聯來説是個很大的失誤,不管是什麼造成的,但是這個就是外聯的責任。

不過在此我可以很肯定的説,要是讓我們外聯自己來做這個活動,我一定會做出讓所有人都非常滿意的一場設計秀!

希望學校以後可以再次來舉辦這個活動!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3

一、充分認識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1、校園文化具有強大的育人作用。校園文化要發揮作用,就要把文明內化到廣大同學的心靈中,積澱到他們的思想中。辦學就是要建設校園文化,讓學生學習、感悟、理解校園文化,從而淨化靈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校園文化是鼓舞人、引導人、激勵人的一種內在動力,是凝聚人心,鼓舞鬥志,催人奮進的一面旗幟,它對學生的道德情操、行為規範、思想政治產生深刻的影響。

2、校園文化是先進文化的'創新基地。創新文化是國小的崇高使命,校園文化是科學思想萌生的催化劑,是先進文化創新的重要載體,它既從先進文化中汲取營養和力量,又為發展先進文化提供強大動力,做出貢獻。

二、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的魅力在於它有着豐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藴。學習、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圍就是一種吸引、教育人的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説,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重要特徵。學校沒有文化,學校不引導學生和教師去探索求知,也就不成其為學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國小校園更是一個與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這是一個質樸、純真的世界,這裏充滿着童話與幻想,這裏展示着追求與創造,這裏顯示着理想與希望。兒童是這個世界的主人,在這個世界中所折射出的人性之光,文化之光,有着其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但是,由於受傳統文化中的根深蒂固的“科舉制”、“學而優則仕”以及與之有着某種“近親遺傳基因”相關的“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國小校園文化建設一直未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或者只是停留在一個淺顯的認識表層,而沒有把學生的個性和潛能真正地解放、釋放出來。

構建學校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是考慮好它的認同和附加效應,使我們所倡導的價值觀念能夠深入人心,使每個人都能夠肩負起發展學校文化的責任,使學校文化能夠促進每個人的和諧發展。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4

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藝術生活,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推動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20xx年6月3日,我校第一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在操場進行了彙報演出,全校師生和部分家長歡聚一堂,觀看了本次文藝匯演的.演出。

本屆藝術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通過朗誦、舞蹈、歌唱、古箏、手語操等多種節目,生動呈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弘揚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傳遞社會正能量。本屆藝術節,加深了師生對文化藝術的理解,陶冶了藝術情操,提升了文化素養,培養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此次文藝匯演旨在展示該校素質教育的豐碩成果,為孩子們的個性特長提供展示舞台。同時,以此形式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立德樹人正能量。

我認為藝術節是體現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一項戰略工程。可以説,本屆文化藝術節是廣大師生以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5

20xx年10月11日下午,我們在田衞東校長的帶領下,來到贛榆區,參觀學習沙河第二中心國小校園文化建設。我的感受有以下幾點:

一、環境佈置有特色

走進校園後就像是走進一所景色優美的公園。綠樹葱蘢、小草茵茵。噴泉、小石凳、草坪,名貴花木……小景點錯落有致,這使我感受到,雖是農村國小,但孩子在這優美的育人環境中該是多麼幸福。

二、讓每面牆都會説話

我們看到,校園內無論哪堵牆,哪怕是最容易讓人忽視的衞生間牆面、走廓天花板隔層間,都有催人向上的警示語、醒目温馨的提示語、勵志故事。走進這樣的校園,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讓人感覺耳目一新。

三、學生有特長

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聽到了鼓號隊奏出的激動人心的《出旗曲》,原來他們在認真排練入隊儀式,據沙河第二中心國小韋校長介紹,該校有100人組成的鼓號隊,還有1000人組織的腰鼓隊。學生的確人人有特長。

通過這次短暫的學習,確實使我感到了學校發展和個人能力的'不足與差距,更加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要建成有豐富文化底藴的校園文化特色,需要從細微處着手,長期的積澱、昇華。特別是嘗試教育教學新方法,更需要更多的知識儲備,因為我感到了巨大的,當然壓力能產生動力,能促使我認真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弘揚中華文化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老師應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學校文化的建設者。文化立校,在營造濃濃的文化氛圍之時,老師本身的文化素養也要與時俱進。文化立校使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儘量地以文化的眼光審視教學內容,從文化角度駕馭課堂。“一羣單純的教師,帶着一羣單純的學生,在陽光下快樂前行。”這一句話説很好。文化立校,能使教師克服喧囂的社會生活帶來的浮躁之氣,變得單純、透明、快樂。引領學生更好地健康成長、快樂成長,更好地走向未來,形成學習的樂園,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6

從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之中,父親一直都是個嚴肅、正直、廉潔的教師,甚至有人認為他還很“刻板”,但他的公正、身體力行、奉獻卻一直被老師和鄉親們所公認,所以一直以來大家不管他叫校長,而是十分尊敬地叫他老師。

對於“校園文化”,在我參加這次校長培訓以前,也只是片面地認為就是增設一些標語,多搞一點綠化而已。父親做教師三十多年了,當校長也有十來個年頭,他沒有參加過多少正規的學習培訓,也因“性格原因”沒有走出樂山去考察學習過,當然父親可能至今也不知道“校園文化”的當今含義,但父親愛看書愛學習。

清明假回家有機會再次轉了轉母校——父親“經營”了十多年的學校。看到一些東西,觸景生情,想把自己和父親都作一個還原,我們都不懂得“校園文化”,談不到有什麼“解讀”,只是想從一些所見對父親的教育思想作一個猜測和理解。

父親的校園是一所很平常的農村國小,校園不大,但四四方方,校園裏沒有專家們所説的“辦學思想、教育理念、校訓、主題詞……”,更沒有蘇霍姆林斯基説的“會説話的牆壁”,但校園裏的一草一木、一字一詞卻能折射出這個學校的一些隱性的東西,哪怕談不上文化。

走進校門,八個鎦金大字(這可能是學校裏最奢侈的裝潢了)“樂教、博愛,勤奮、文明”映入眼中,可能父親認為作為農村的老師很多條件待遇是不能比的,但要有一顆“樂教”的心,我們看到的世界雖小但我們要有“博大的愛”,不僅對學生,還得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我覺得他一直就是這樣做的)也一樣博大;作為農村的學生我們就要發揚我們吃得苦、捨得乾的精神,勤奮能彌補一切,但我們又要去其鄉土裏的一些不雅的東西,我們要做文明的人,我們依然有教養,我們不能被人所瞧不起。

站在操場裏,看到校園四周的樹,不僅又觸景生情開來。操場是用碳渣鋪起來的,每年開學全校師生總會帶上鋤頭、鏟子等工具一起填、鋪、平操場,大家幹得特帶勁。不知現在還是不是這樣,我也沒有問父親,也不知現在的教育提不提倡這樣或者説敢不敢這樣。反正我總覺得,那時的學生可能還領會不到“自立、自強”的含義,但一定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幹,自己的事情要做好”的道理。

四周的樹是老師和學生自己種的,現在已長的很大了,但還是保持着整齊的“隊形”,四周的花園也是方正統一,這似乎也體現出了父親的一點“刻板固執”,但似乎也同時滲透着一種“做人做事要規範有度”的`精神。花園裏沒裏“時髦的、人性化”的提醒大家要愛護花木的標語,校園裏也沒有太多的紙簍和多少温馨的提示,但花兒依然開的燦爛,操場依然乾淨清爽。可見,有些“文化”不是顯現的,而是規範的成為一種習慣,習慣的成為一種自然,自然的猶如一種看不到的精神。

父親的校園就是這樣,還是這樣,可能沒有當今人所議的什麼“文化”,但我總覺得當你走進校園就會從中領悟一些精神,感受一些力量。

對於“校園文化”我現在知道的也不多,但我會像父親一樣去看書去學習,更會從父親哪“刀耕火種、原生態”的校園精神中吸取出人們今天所謂的“文化”,學着繼承,努力思考,然後慢慢去踐行。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7

12月14——20日7天,我有幸參加蚌埠市校園文化創建培訓班外出赴廣西南寧參觀和學習。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虛心學習,勤于思考,帶着問題去考察,和同事們溝通探討,相互學習。通過7天的學習考察活動,使我開拓了視野,發現了差距,增長了知識,受益匪淺。現將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一、總體感受

此次考察分主要是實地考察,時間緊、任務重。但我感覺整個培訓考察行程安排科學、內容設置豐富、針對性較強,雖然只有短短7天,但收穫頗豐。廣西南寧先進可行的發展理念、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二、主要收穫和體會

1、先進可行的校園文化發展理念。在這次考察活動中,聽取了南寧市明秀東路國小———智慧教育與文明校園教育;鳳翔路國小———基於君子文化理念的文明校園實踐與研究;第四十七中學———文化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第十四中學———家校融合與文明學校建設等校長的經驗介紹,結合本地的學校發展,我體會到發展理念不僅要創新、求先進,還要立足實際、切實可行。校園文化建設堅持立德樹人發展理念,如以科學發展統領全局,積極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各有特色,這具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2、極富人性化的校園環境。在考察過程中,鳳翔路國小、第四十七中學依山而建,乾淨整潔的校園環境以及獨具特色的`文化,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感覺。

3、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彰顯學校發展活力。我們參觀的每一所學校無論是國小還是高中,他們在立德樹人理念的引領下開展好各種社團活動。老師和學生精神飽滿,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彰顯學校發展活力,各種活動成績突出,中大學聯考成績斐然。

總之,這次考察學習促使我更加堅定了一個想法,一個學校要想發展起來,首先要用正確的校園文化發展理念地引領,其次要用科學的發展模式來架構,以各種活動載體為依託,再次上下齊心合力,腳踏實地去幹。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8

一所現代化的學校缺少不了現代化的校園文化。儘管對校園文化的理解見仁見智,但對起重要作用的認同還是一致的。根據湖北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鄂教基[20xx]25號)的要求。我區校園文化建設全面展開,但根據目前實施情況看,還存在一些誤區,有待研討矯正。

誤區一:

認識誤區。對校園文化建設理解片面,重硬件環境裝飾,輕多元文化融合。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和動力,它是以師生員工為主體,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以精神、制度、環境、行為和課程文化建設為主要內容,從而全員踐行,彰顯精神,反映學校綜合實力的羣體文化。環境文化只是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外顯形式。在學校文化建設上,往往把環境文化當着唯一,只注重“面子”建設,不注重內涵發展,硬件不到位視乎文化就不能規劃。對於如何統籌和融合環境、制度、精神、行為、課程等思考不到位,借用和抄襲現象沒有完全避免。校園處處皆文化的思想沒有形成,把井然的秩序、整潔的環境、友好的交往、朗朗的書聲置於校園文化之外。

誤區二:

規劃誤區。過分信任和依賴廣告策劃公司,校情把握不準,歷史積澱挖掘不夠,牽強附會,急功近利。

校園文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苦思冥想出來的。文化建設必須依據辦學理念,圍繞辦學目標,體現學校精神。制度、精神、環境、行為、課程等應融合一致。因此,設計規劃要全員參與,科學設計,合理佈局,依據學校歷史背景和發展願景進行總體構思。何處栽樹、何處種花、何處靜態、何處動態、寫什麼、畫什麼,都要出自學校人之手,符合自身要求。當下不少學校文化受到廣告策劃公司的“綁架”,規劃內容缺少個性特點,雕塑多,噴繪多,牌子多,口號多。學校文化方案思考高度不夠,撰寫內容不全。

誤區三:

實施誤區。好高騖遠,華而不實,學校文化建設作用難以充分發揮。

校園文化建設要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校園文化是學校的一種“教育場”,它不僅能陶冶師生的情操,規範師生的行為,而且能夠激發全校師生對學校目標、準則的認同感和作為學校一員的使命感、歸屬感,形成強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羣體意識,同時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學校文化建設應立足校情,通盤考量,系統設計,分佈實施。學校文化建設既不能好高騖遠,華而不實;也不能省力圖便,急於求成。

校園文化建設要充分發揮其薰陶功能。優美的`學習生活環境有助於陶冶學生心靈,薰陶學生行為,啟迪學生智慧的作用。學校應通過綠化、美化、淨化等讓校園的一景一物都能“説話”。如在樓道長廊裏展示師生作品,在校園櫥窗裏呈現師生豐富多彩的活動圖片,在校園內開闢多種園地,讓他們去想象、踐行,從而感受到快樂,體驗到成功。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血脈,是校園文化得以延伸與發展的源泉,它為師生提供展示才華,發展個性的舞台,有利於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更能使學校充滿生機與活力。學校文化建設要把定期舉辦文化藝術節、運動會、書畫展、科技節、評選表彰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設計進去。通過這些活動,豐富師生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增添文化氣息,營造團結、和諧、文明的校園氛圍,促進辦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校園文化要充分發揮其自我完善功能。建立科學合理、動態多元的評價系統,引導師生員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完善是學校文化建設不可忽視的一環。學校應該結合學校文化建設,制定師生結合、校內外結合、天周學期學年結合的評價體系,讓自律成為常態。同時充分發揮合作小組,活動團隊和關工委、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作用,用他律促進自律,達到不斷完善自我的目的。

當然,文化建設是系統工程,也是見仁見智的工作,只要我們認準目標,立足實際,潛心建設,就一定能彰顯特色,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9

學校是傳播文化、塑造靈魂的園地。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着巨大的影響。我校歷來十分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致力於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提供物質和精神相統一的環境氛圍,讓身處其中的師生時時受到教育,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淨化着師生的心靈,陶冶着師生文明高尚的情操。

一、加強物質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境

物質文化是一種直觀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現出師生所處的文化氛圍,有較強的直觀性,如校園佈局、建築裝飾、教學設施、環境衞生等。物質文化的建設及管理能直接地反映出學校的辦學水平。因此,校園文化建設應從以創建優美校園為主要內容的物質文化入手。校園的物質文化建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是物質文化建設必須以“三個面向”為指導思想,符合本校的實際,代表師生的共同意志,體現出科學性、教育性、藝術性、經濟性。

2、是校園環境的建設要做到“四化”,即綠化、美化、淨化、靜化。

3、是物質文化的建設不能由學校全部包辦,必須羣策羣力,師生齊動手,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優美的校園環境。

二、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強化管理機制

制度是校園文化建設初級階段的產物,是為了達到無意境界而採取的一種有意識的手段,是為了保障學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來強化,而後用情境來內化。學校的規章制度要體現三個特點:

1、全。規章制度應該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總務管理制度、內部體制管理制度等。

2、細。內容要具體明確、操作性強。

3、嚴。要紀律嚴明、賞罰分明,從而形成自我激勵、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環境。

三、加強課餘文化建設,豐富校園生活

讓學生“與書為友”,豐富學生的.課餘閲讀活動,定能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為構建和諧校園增光添彩。

1.推薦閲讀內容。學生主要閲讀內容為《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篇目,以及中外名著、優秀的童話、寓言、科普等讀物。

2.創造閲讀條件。首先是學校積極充實學生讀物,圖書室和閲覽室定期向學生開放,進一步規範圖書管理,指導學生進行網上閲讀,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閲讀環境。其次是建立班級圖書角,引導學生將家中的優秀圖書帶到班級中,成立班級圖書角,專門配備1-2名學生作為班級圖書管理員,負責班級圖書的借閲、登記、歸還等工作。再次是建立“圖書漂流”和“個人小書庫”機制,同學間定期交換閲讀,讓班級成為同學間的“交換站”,讓年級成為班級間的“交換站”。

3.保證閲讀時間。要明確幾個讀書時間:①晨讀,即早上入校到早讀課之前朗讀語文,拓展閲讀或自己的課外讀本;②中午,各班級有組織地進行閲讀;③每天在家讀書不少於半小時。

4.有效閲讀指導。①上好閲讀指導課。要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和學生年齡特點,擬定好各年級指導內容,像如何查工具書、如何學會提問、如何學會圈點評註等,幫助學生學會閲讀,提高閲讀效率。②做好讀書筆記。“記”是讀的強化、讀的深化。為使讀書筆記成為學生自由吸收和創造的快樂小天地,語文老師要認真教給學生讀書筆記方法(摘錄式、提問式、心得體會式等),內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詞句、內容摘要、閲讀賞析、讀書心得等,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5.豐富閲讀活動。①開展“每週一詩(詞)”、“中華經典詩文誦讀”等活動,將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與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質相結合,充分發揮古典詩文塑造人格、陶冶情操的作用。②開好“班級讀書會”。各班每月舉辦一次“班級讀書會”,組織學生展示彙報自己近期的閲讀收穫,以“名人名言”、“書海拾貝”、“好書推薦”等小板塊,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好書,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四、加強輿論文化建設,形成優良校風

集體是一個熔爐,能把生鐵煉成鋼,也可能是個染缸,給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響。學生在集體中,思想行為容易受到集體輿論的制約和同化,心理學上稱之為“從眾心理”。因此,學校要重視輿論文化的建設,真正做到“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要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強政治思想學習,注重養成教育。其次,要加強“愛校”教育,培養母校意識。第三,確定共同的奮鬥目標。學校應根據社會發展趨勢及自己的實際情況、辦學特點,提出校訓和奮鬥目標。第四,強化學校“三風”建設。學校“三風”即領導的作風、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教師要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學生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勤奮攻讀,立志成才,讓整個校園充滿一種濃厚的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以優美的環境陶冶學生,以嚴格的要求規範學生,以優良的校風影響學生,以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以崇高的典範激勵學生,以紮實的課程發展學生,以豐富的活動提高學生,讓校園文化成為學校發展的靈魂。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10

通過深入學習實踐,是我認識到指導發展的理論,也是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的根本指南。實現學校的和諧發展,必須以科學貫穿於構建和諧校園的全過程,落實到構建和諧校園的各個方面。

只有堅持發展的可持續性,才能使和諧校園建設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和諧文化建設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基本保障,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結果,人的全面發展是和諧文化建設的最重要的終極目標。努力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徵和具有特色的和諧文化,對於構建和諧校園,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必須堅持堅持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堅持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統一。堅持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統一。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必須突出重點,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人心,把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誠信教育貫穿始終。

對學生和教職工進行理想教育,要堅持崇高理想與現實理想的統一,因為缺失了崇高性的理想是庸俗的理想,離開了現實性的理想是空想,失去二者就失去了理想本身的價值。要堅持個人理想和社會共同理想的統一,因為社會理想指導和制約着個人理想的形成,個人理想體現着社會理想,要用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指導教師學生確立正確的個人理想。

進行弘揚傳統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思想的教育。要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與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做到古為今用。中華民族在創造文明中形成的博大精深、極具生命力的傳統文化,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和優良網道德。尤其是愛國主義,是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熱愛祖國、忠於人民的思想行為和情感,表現為對自己祖國和人民的深情和眷戀、為國家貢獻力量的責任感和為民族命運不惜犧牲一切的獻身精神。

要加強誠信教育,不斷提高師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學生成才的根本。把誠信教育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有針對性地解決好誠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引導學生追求理想的誠信道德人格。

和諧校園不但包括師生個體自身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學校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還包括學校與社會的和諧等。所以,在構建和諧校園的進程中,一定要以尊重人、激勵人、關愛人、發展人為前提,營造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和文化氛圍,為每一位師生員工的智慧和才能的發揮創造機會和條件。

要強化品牌意識,不斷提高學校在社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讓師生能夠感受到生活在這所學校的快樂、自信、幸福和自豪。事實上,只有學校快速發展了,才能為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與服務,體現教育的魅力和價值。要強化羣眾意識,這也是加快學校發展的基礎和動力。

要把師生員工對工作、學習、生活的滿意與不滿意、贊成與不贊成、高興與不高興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為師生員工辦實事,辦好事,解決大家的後顧之憂,使教師能夠安心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最充分地調動廣大師生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學校發展的步伐。

要強化政治意識,堅持德育為先,為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教育的歷史使命,也是建設先進的和諧文化之需要。面對社會變革給教育工作帶來的大量複雜的新情況、新問題,面對西方敵對勢力思想文化滲透的新挑戰,面對改革給師生員工思想觀念和利益帶來的新問題,我們必須強化政治意識,切實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探索和諧視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點,把握新規律,探索新途徑,創造新思路、新方法,營造新環境,構建新機制,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11

學校課程基地建設正在進行收尾,幾處文化牆終於見到廬山真面目了,可是從已出現的情況來看,確實有設計者的思想:

迤美長廊分為五個部分:對話偉人,對話古典、對話現代、對話國內、對話國外。從內容上看,確實體現了與這五個部分很得體的對應,在尚美大道東側,是一面牆,在牆上也增加了相應的文化內容,但是現在看到的,只有校訓與三分,還有就是一排古今中外的畫家。

好像從看到的情況來説,設計者對古今中外的藝術有着準確的瞭解與把握,這對宣傳學校藝術教育有着很大的幫助。

問題是:一個農村美術課程基礎,這樣的高大上的設計與學校的藝術教育真的.有關係嗎?我們做了什麼?有哪些資源?憑什麼作為課程基地的?就是因為中國的藝術成就就能讓我們的學校成為課程基地嗎?

其實在其他學校的文化建設中,我也看到過他們的設計,看上去大氣磅礴,其實內容空洞,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作為農村高中美術課程基地的文化建設,設計的思路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首先要關注農村,既然是農村高中,就得發揮地理優勢,挖掘農村藝術的瑰寶,當然這也應該是從本地具有的資源取材。

其次要關注藝術,農村藝術有時並不是只有美術資源,好像只有書法、繪畫、雕刻之類,其實農村藝術特別是地方特色藝術還是有很多題材可以利用的。當然這可能需要時間與人力與查找。

第三,學校的資源不容忽視。不管你怎麼説,如果學校缺少這份資源,就沒有資格開辦課程基地,所以我們一定要展示學校課程基地的貢獻,有哪些資源具備課程基地的開發能力。

第四、我們採取了哪些措施,開展了哪些活動,取得了哪些成果。這些才是課程基地應該具備的鞋料,沒有這些作為支撐,我感覺再美的設計只是一張畫,對學校的基地建設並不能產生太大的作用。

當然,整個學校文化建設還沒有全部展示出來,也許我的推測是多餘的,只是不知道會展示在哪裏?難道我的路燈文化才是真正要展示的內容?

在學校文化設計全部完成效果圖時,我被安排製作學校23盞路燈的燈杆文化。我當時覺得應該是文化設計小組來設計,好全面佈局,整體設計和分佈,但是校長固執的把這項工作安排給了我,也許是我平時説的太多了吧,通過這個設計看看我的設計思路吧。

現在已初步完成設計思路是這樣的:內容分為五個部分:課堂教學改革、陽光體育活動、藝術創作風采、藝術活動和素質教育。這些內容都是平時學校實實在在搞的活動,通過圖片與文字介紹展示給每一位觀眾,只要看完了路燈文化,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幾乎一覽無餘。只是還是設想,等待進一步完善。關鍵是完成46塊路燈牌的設計,這些內容在哪裏?設計與製作間的差距真的很大。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12

5月20日,聆聽了金華市環城國小俞正強校長關於校園文化建設的講座,思路新穎,獨闢蹊徑,給人啟迪。

近年來,石嘴山市第十五國小通過講述“愛心與人,愛滿校園”故事,以其獨特的文化建設蹊徑,引領師生、學校共同發展。一是講身邊優秀孩子事蹟,弘揚動人故事。辦學十年間,學校湧現出了李昊晨、王馥荔等20餘名美德少年、五好兒童,他們都有着愛心助人、自強不息的故事。為此,學校組織“優秀少年足跡尋”活動,邀請他們來介紹學習經驗,同時以他們為典範,開闢了“好習慣之星”月月評選,“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激勵着在校的學生勤奮學習,快樂成長。二是尋找最美教師,傳播感人故事。

“學校有一羣優秀的班主任,無私的`播灑汗水與愛心,收穫着快樂與希望。有一羣朝氣蓬勃的青年教師,傳遞着“敢拼敢闖,積極進取,開拓創新,事爭一流”的實幹故事。還有一羣“老”教師,痴迷三尺講台,傳遞着“老當益壯、誨人不倦、甘為人梯”的感人故事。

學校每年都舉行優秀教師交流會、“感動十五小優秀教師”評選、愛心育人故事徵集,通過《向日葵》校報等渠道從而播撒“做儒雅教師,塑文雅學生”的感人故事。三是尋找學習榜樣,傳遞學生美麗故事。學校利用節假日、藝術節、運動會等,拿起表揚的武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設立“博雅展示廳”,“尋找身邊星級榜樣”,利用班會、廣播、演講、每週一星評選、十佳評選、先進事蹟報告等,傳遞他們“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美麗故事。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使學校的文化價值得以薪火相傳,不絕如縷,傳之久遠。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13

一次偶然的機會走進了一所國中學校,發現學校的校園文化基本上都是用錢“買來”的。無論是主要的公共場所還是活動場室的佈置都是清一色的偉人頭像或是一些名人名言,根本看不到有任何代表校本特色的文化。給人家的感覺顯得特別單調、蒼白,既不接地氣,也不夠底氣,更沒有人文氣。

相反,一些名校卻很少見到用錢“買來”的文化,而是源於校本的特色文化。眾所周知,校園文化是學校精神建設與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載體,更是學校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的重要體現。衡量一所學校是否優秀,校園文化往往就是一個重要的窗口。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問題上,必須體現以下“五性”:

1、校本性:校園文化必須突出以校為本,源於學校,服務學校。

2、生本性:校園文化的最大受益者應該是學生,所以,學生應該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校園文化要源於學生,服務學生,影響學生。具體來説,就是要讓學生來直接參與校園文化的`建設。在學校團委、學生會以及班幹部的帶動下,組織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創建活動,讓所有學生都成為校園文化的創設者。

3、傳承性與創新性:校園文化既要體現傳承性,更要體現創新性。在傳承的基礎上要不斷與時俱進,與時代吻合,與國際接軌。

4、多元性:作為校園文化必須體現多元性:如:人文思想、文明禮儀、傳統美德、藝術、語言、體育等方面。

5、獨特性:校園文化必須體現自己的獨特性。獨特性體現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這就要求學校要充分了解本校的校情,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一是要考慮學校的辦學歷史,二是要考慮學校的辦學理念,三是要體現學校的育人目標。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發一些具有校本特色課程,打造有校本特色的社團、俱樂部或宿舍文化,創設有校本特色的牆壁文化、長廊文化、課室文化和班牌文化。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14

一所學校,只有和諧才能發展,只有和諧才能不斷創新,才能培養出符合未來社會要求的和諧發展的新型人才。那麼,我們應當如何構建和諧校園呢?有如下三點:一是構建和諧的學校人際關係。二是構建和諧優化的教育體系。三是構建和諧優美的校園環境。

校園和諧最為關鍵的因素是人,人的和諧與否,決定了校園和諧的成敗。

一個校園是不是和諧,除了要看領導班子的和諧、看幹羣關係的和諧、看師生關係的和諧以外,還要看是不是抓事業,樹正氣。事業發展興旺,師生心氣很足,正氣蔚然成風,這極有利於構建和諧校園,否則就是相反的結果,學校,肯定是無和諧可言的。

只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校園,才能稱得上是和諧的校園。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師生關係融洽的前提。教師只有真誠地愛着學生,真切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學生才能在和諧的校園裏健康成長。有人把教師比作學生的第一盞燈,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教師自身應該做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優美的校園環境是和諧的根本。首先,校園的自然環境應是和諧優美的。如果孩子跨進校園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觸的一切,處處是俯拾不完的美麗,身心自會有言説不盡的愉悦,思想也會無止境地翱翔。在綠草如茵、鳥語花香的校園環境裏,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薰陶,放飛美的心靈。我們一小校園雖然不大,但各種花草樹木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校園風景線。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綠意,不僅能給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給人以智慧的啟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無窮的希望和力量。

當然,校園環境不僅包括自然環境,還應當包括師生創造的人文環境。你瞧,教學樓前櫥窗裏一幀幀醒目的優秀教師照片可以融入校園環境的建設。尤其當校園環境浸透着每個師生的汗水,就更能激發每顆心靈的自豪感和對學校的熱愛之情。一個淨化了的環境,會使人的心靈美化,並激起一種奮發向上的自尊自愛的意識。所以,一個和諧的校園首先應該擁有優美和諧的環境。

一個和諧的校園,還應有千姿百態、意藴豐富的校園文化。沒有豐富的`校園文化,學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虛的,毫無生氣的。學生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學生不是學習的機器,考試成績不應成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新課程標準提倡多元化評價,我們就應該看到每個學生的長處,讓學生的個性自由地發展。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們一小處處為學生創造展現個性和特長的舞台。和諧的校園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無聲的力量,它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進入學生的心靈深處併產生深遠影響。

同學們、老師們,構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們將持之以恆。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奏響和諧校園的樂章,願我們的學校越來越好!

校園文化心得體會通用15

為學習全國知名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開闊視野,更新觀念,上週(12月14日——12月17日),由縣教育局組織各學校部分副校長、政教主任、總務主任前往上海省xx市為期四天的考察學習。全縣29名教師不畏嚴寒參觀學習了xx市復興路國小、xx國小、xx中學、xx國小、xx學五所學校。

在考察中發現,xx市的校園文化建設特別注重xx歷史文化與當地名人相融合,大力推行學生的興趣培養、陶冶情操、展示學生綜合素質,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做法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考察學習期間,大家聽取了五所學校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經驗介紹。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該市按照注重建設、循序漸進、入腦入心的原則,積極開展以校園綠化、美化、淨化和師生作品上牆為主要內容的“三化一上牆”活動;以提升自信,增強愛校、愛班、愛教研團隊的凝聚力為目的,積極推動每所學校創建校徽、校旗、校歌、校訓、校刊的“五個一”工程;以增強“我是學校一成員”的幸福感為宗旨,將校園文化課程化,文化目標教學化,達到了文化立校、文化立班、文化樹人的.目的;以社團活動為推手,推動校園文化由外到內輻射、滲透,形成了“一校一品位、一校一特色”的發展格局。這五所學校分別以名校文化、書香文化、傳統禮儀文化、國學經典文化為特色,學校和每個年級、班級均設計有相互聯繫的文化主題,育人功能鮮明,管理精細,內涵豐富。各校每一級台階、每一面牆體、每一根廊柱,都成了教書育人的載體,花木有靈性,石頭會説話。其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典型做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次外出考察學習感慨萬千:為自己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相差甚遠感到着急;為社會各界對教育的重視感到擔憂;更為城市教育與農村教育不均衡而發愁。但這都是大氣候,目前客觀存在的,相信在以後城鄉教育會慢慢的達到均衡,會讓每個孩子享受到同樣的待遇和教育。

總而言之,本次學習深切感受到xx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帶來的震撼,不僅學習了先進的經驗,更看到了各自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差距。決定在以後的校園文化建設上一定要創新思想,全面整合資源,更新理念、改進做法,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真正讓校園文化起到浸潤育人的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71mw3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