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評課稿

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評課稿

今天聽了王老師《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的這節課,令我印象尤為深刻的主要特點我認為是:自主探究合作互動

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評課稿

  一、 精心設計,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老師在氫氧化鈉溶液滴入鹽酸無現象的情況下,提出問題:氫氧化鈉與鹽酸是否反應?猜想以下用什麼方法證明?讓學生設計實驗證明。在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以及溶液酸鹼度的表示方法——PH老師沒有泛泛地講,而是讓學生快速閲讀課本,自學完成相關的題目通過這種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呆板受教的狀況,一開始就拉近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書本的距離,學生帶着渴求知識的狀態自主學習

  二、別具一格的引導過程,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傳統課堂教學,喜歡逐條講深講透,把自己所知道的內容一字不漏地傳給學生,使學生學得被動、枯燥,這正是過去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灌輸知識,導致教學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們當前所進行的化學課改必須摒棄的。XXX老師的這節課,突出體現了新課標所提出的一個新的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過程,實驗結論的得出,都由學生完成。在氫氧化鈉與鹽酸是否反應,由學生説出實驗方案後,由學生實驗,出現的現象由學生分析解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鹽和中和反應定義的得出都大膽放給學生,這樣做,給了學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間,學生在課堂上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參與學習,讓他們在“過程”中學會了學習,學會了知識。,

  三、師生、生生互動,較好地處理了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

教師的課堂教學不單是讓學生學習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這節課問題的設計較好地體現出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如:在學完中和反應後,讓學生討論:做完化學實驗後形成的酸性或鹼性的廢液,是否直接倒入下水道中,應怎樣處理?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自然地將中和反應知識遷移為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再如在學生自學完溶液PH的`測定方法後,由學生測定了十幾種溶液PH。以及,在學完本節課內容後,讓學生總結這節課學到的知識,這樣同學們興趣高漲,整堂課學生處於積極的思維活動中,組內相互合作,同學們從團結合作中學會了知識,學會了交流。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了,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的適時,適當的點撥和評價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體現出重過程和方法教育。

我認為:本節課在開始時,實驗氫氧化銅、氫氧化鐵跟酸的反應,有點不妥。因為學生對氫氧化銅、氫氧化鐵這兩種鹼不是很熟悉。若將該實驗在探究完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正確後完成,用它明顯的實驗現象,來鞏固所學知識,在此基礎上,得出鹽和中和反應的定義,就更加完美了。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不成熟的幾點看法,不對之處,敬請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標籤: 評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rvm2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