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合集】《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合集】《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合集】《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夏季暴雨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一時澆滅,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藴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圍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裏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摸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着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開頭,簡單有序的描寫,卻沒有任何蒼白無力的表現。一步一步走近,滿載敦煌文化的車隊留下深深的車轍,道士塔旁悽豔的晚霞印入我的眼簾。剎那間,原本乏力癱軟的身軀隨着靈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台上找到了我專屬的味道。這是我耳熟能詳的交響樂,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鳴。這無盡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獲了我那顆即將熱血沸騰的心。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閲,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淨土,啜飲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幹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着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着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着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併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緻幽深的蘇州園林。

山重水複,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

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

聽着花鳥蟲魚的歌聲小憩一會,心中卻泛起一陣不可名狀的惆悵。或許我也感受到了歷史氣壓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誘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讀到發人深省的句子,思緒就不經意間地遊離開去,整個人便癱軟下來,腦中一片空白,無力再讀。總要反反覆覆地從開頭連到結尾,然後繼續讓某句話引發的聯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經中游蕩。慢慢地迷戀上這種感覺,這是歷史文化悠久的魅力薰陶着我,感染着我。彷彿是旅程中的“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親也曾踏上過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而今天,我要拋棄所有的憂傷和疑慮,踏着文化的腳印,去追逐無盡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雲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我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慮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因為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召喚我他正沿着這條路這來。摘自《採果集》。人總會不斷地尋家又棄家做着永恆的異鄉人再從無奈中尋找出路重新出發。老師向我推薦《文化苦旅》讀了感慨良深。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他越野歷險萬公里實地考察了中華文化在內的人類各大文明的興衰脈絡沿途寫下了《文苦旅》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找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和《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象感歎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髮蘇州》和《江南小鎮》等卻是柔麗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風雨天一閣》《青雲譜墮想》等直接把筆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 還有文化走想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餘秋雨先生憑藉着淵博的文化和學史學的功底他寫下的'文章有着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同時也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文化苦旅》在作者有限的文字空間裏無論是大漠荒蕪的陽關古道還是秀麗悽美的江南小鎮;無論是多年叢立的牌坊默無聲息的廢墟還是病房外那株幽香撲鼻的臘梅風雨飄搖中的天一閣濃厚的文化氣氛自然升騰出來。

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歷史社會和人生等因素交融在一起作者筆下全是文化感悟的對應物讀來總能記人有所思悟無端地感動。《文化苦旅》的內在魅力是在山水風物之間尋找文化靈魂和人生的奧祕探索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它的藝術風格磅礴大氣典雅而富於激情靈性的語言敍事描寫抒情議論自然交付的手法共同鑄成了餘秋雨"文化散文"的厚重感和形式的新穎性。因此無論是讚美者還是批評者都不能不承認這樣的文章無疑是美的健康多美。在惡俗之作普天蓋地的今天我寧願選擇這樣的。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既無宮庭軼聞氣功祕傳又無算命學和厚黑學更無慾蓋彌彰的色88aa情描寫是極為嚴肅的純文學他開創了散文創作的新路。這種將"學者文化"特色溶於自然山水之中寄託自己獨有的情思才使他的散文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共鳴。無數的捧閲不正證明了我們的社會多麼需要這種辭旨兼勝的作品麼?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文化苦旅》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使我看到了作者的文化底藴,妙筆生花,給我心靈的“震撼”是巨大的。

有人評價過餘秋雨: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美麗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餘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戲劇思想發展的史論著作。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流之於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

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

《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着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

靜聽風聲鳥聲

大地默默無語

我似乎看到

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

從作者的文筆下

嘩嘩的奔瀉

盡情的釋放

...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

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安閒,那般享受。

帶着虔誠去尊敬餘秋雨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來仰望這位大文豪,“報紙上説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肅,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重。”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及人羣,每每、處處無不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的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後感4

前幾日,讀了餘秋雨先生的作品《文化苦旅》,其中文字有的不是太懂,但在其中我感受到了中國從古到今巨大的文化內涵。

其中講述的是中國各地的特色山水風景,和無數中國文人的文學底藴和人格,還有作者兒時,年輕時的無限珍貴回憶,作者寄情山水錶現情思和感悟,我也在江南,蘇州,蘭州,陽關,上海……經歷了一番神遊,欣賞了纏綿孤悽的夜雨,生意盎然的臘梅,還有和作者一同祭奠了美好的毛筆文化,華語文化,體會到了中國從古至今風雨中天一閣藏書的艱難,但是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作者的那一篇《臘梅》

臘梅這篇文章主要記述的.是,在一家住滿病人的醫院中,病人總是心情不穩,導致言語過激,遷怒於醫院中的醫生和護士,而一次偶然發現,在院子裏有一枝臘梅,嫩黃的花瓣,高雅淡潔的清香,從此病人的脆弱心情都因這支花而改變,風雪中護士們去探望臘梅甚至為臘梅架傘,就是這支臘梅陪伴着所有的病人們直到冬天陸續出院。

在這段文章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話就是“枝幹只在這裏伸展着一個悲愴的歷史造型,實在難於想象,就在這樣的枝幹頂端,猛地一下湧出那麼多鮮活的生命。”就是這句話讓我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歷史那樣乾枯的,悲愴的枝幹,不論他是怎樣的醜陋在他的頂端都會長出那一朵朵為病人調節情緒的美麗的鮮活的臘梅,無數個有着獨特意義的美麗的生命。這枝臘梅讓無數病人披星戴月的輕點花數,這支臘梅讓無數病人不顧病痛和風雨在夜晚為它着急,為它掉下幾片花瓣而惋惜,並要冒雨為它架傘,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有那麼一個小點,可是對某些人來説卻是一道亮麗的,甚至改變其一生的風景線。

一枝臘梅有怎樣的魔力能讓餘秋雨先生單獨為他寫一篇文章,我想,作者或許作者是在日夜奔波中在這朵臘梅身上找到了一份來自心靈的寧靜,是看到了病人們因為這朵臘梅找到了精神支撐,從而有了繼續向前走的信心與勇氣。

春天來了,臘梅凋謝了,會開出一朵朵更美更多的花朵,但是病人們會用永遠記住在那個大雪紛飛的冬天,一朵鮮活而美麗的臘梅曾陪伴他們鼓舞他們走向更美的明天。

合上書,這篇文章感動我的原因無非兩點,第一,悲慘的歷史過後一樣可以塑造出美好的,可愛的未來,就像醜陋的枝幹頂着嫩黃的梅花,散發出一陣陣高雅聖潔的清香,讓過路的人為之振奮。第二,梅花開在寒冷的冬日,在風雪中,開放的更加茂盛。會讓病人有了前進的決心,減輕疾病的陰影。

這一支餘秋雨先生塑造出來的臘梅會一直刻在我的心中。

《文化苦旅》讀後感5

作為一個外國人,馬可波羅用"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的城市。"來形容杭州;而在中國,人們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表達對杭州的讚美,她的美,早已被歷代文人傾注了太多的描寫詞彙。

作者所言極是,一個淺淺的小海灣,被潮汐和長江帶來的泥沙淤積,導致其將會"與世隔絕"在水的蒸發下慢慢成為一片沼澤地,鹽鹼地......這一切由自然定下的道路,若是沒有那堪稱奇偉的力量和恆久的.堅持是無法改變的,然而,中國曆代人民卻以人力真真正正地做到了這一點。

首先,她迎來了一個〝亦正亦昏 〞的君王——隋煬帝。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使得她頓時熱鬧起來,成為重要城市,居民愈來愈多。為杭州的〝美〞刻下關鍵的一道痕跡。就這樣繁榮延續至九世紀二十年代,擁有《長恨歌》,《琵琶行》......作品的巨匠白居易帶着水力學家和城建學家的風姿款款而至。雖年過半百,卻不顧身體,整日忙忙碌碌地指揮湖中的的改造升級工作;雖已成為文學巨匠,卻無絲毫傲慢,每日奮鬥在工作現場......為杭州的"美"留下濃濃文氣的第二筆。

江山易改,在中國的歷史上這是讓人習以為常的。當時光流入十世紀,吳越王錢鏐 帶着他獨有的民生.環境保護意識,在杭州的歷史洪流中沉浮。他大修海堤,以竹築填巨石為塘,以九重巨木為柱......造下"捍海塘",甚至成立專門的部隊,對太湖就行清理打掃......並以所謂“小國”的智慧為我們保留下了杭州這一美麗的奇景城市。

“杭州實在是太幸運了”,作者用一句通俗之言道出了關鍵。蘇東坡——一個我們熟知的偉大詩人。他的詩總是充盈着難言的氣息;作為一個詩人,他本性愛好作詩。然而,令人驚異的是,杭州的“魔力”使他也化身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水利工程師——甚至,比白居易還要徹底,他有廣闊寬宏的志,也有細緻入微的心,正是他的這“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性格,他發現了西湖逐漸被葑草埋填這不起眼之事;他制定周密的行為方案,上奏朝廷,將西湖大刀闊斧地改造。當然,古時沒有電動機械,只有靠人力。那一擔擔的石頭、一把把淤泥......我們可以想象那場面的複雜與浩大。

先有生態而後有文化,歷代文人、君王到平民百姓都在有意識或潛意識中做着生態改善與保護這件事。我想,或許是這成就了杭州的詩意盎然與美麗。

《文化苦旅》讀後感6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跟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跟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

譬如説,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歎。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衞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跟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跟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跟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7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裏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共235萬字,有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着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為感觸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説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裏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醖釀着新世紀的突破。

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裏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

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着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裏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裏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説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説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我一直不明白餘秋雨先生為什麼要把他的旅途稱為苦旅,直到我把目光投向窗外那縱橫的土地,我才明白,用身體去丈量土地,用心智去打磨文明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餘秋雨要做的不是頓悟、揭祕,而是體驗,僅僅如此,足以讓他名留史冊。

因為存在的本身比他的衍生更有意義。

秋雨先生無法做到重建,因為散文不是小説,《文化苦旅》更不是《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歷史已實實在在地發生了,存在了,即使再巧的筆已無法更改歷史的選擇,再靈的口也辯不贏已成的事實。餘秋雨只是用自己的巧手給厚重的歷史添加了一縷清幽,僅僅如此,就足以讓《文化苦旅》傳遍大江南北。

因為歷史的本身比任何浮華的餘綴都更為厚重。

餘秋雨的文才並不突兀,也不虛浮,是一種淡然的雅。他深知天賦不過是一種巧合與上蒼的遺棄,所以他不張狂,不恃才。他把一切文才與天賦都化作了一句句對古人的追問與一卷卷對山河的摩挲。因為他已見過太多從山峯到谷底的摔落,所以他深知救贖之路固然如朝聖般潔淨,但除非墮到谷底,誰也不想走這條不能回頭的路,所以他選擇把自我之才徹底熔化,鑄成一把利刃,插進中華的大地中,深深地聽着大地的脈搏。

苦旅是艱辛的,他到了莫高窟,對神祕的深窟投向了一束同樣神祕的目光,向躲在暗處竊喜的蔣孝琬投去一個祖國的蔑視。他到寧古塔,看着中原名士與南國佳人流徙在塞北遼陽。他到了杭州,看到了水龍王錢鏐,看到了白居易和蘇軾,他看到了一切,卻又像什麼也沒看到一樣走了,把所有胸中的感歎都寄託給了一枝枝瘦削的筆和一張張單薄的紙。

苦旅更是心靈之旅。

先生的感悟都埋在心底,祕不示人。歷史的`虛妄與蒼桑都是引子而已,心中的靈感一旦爆發就如黃河氾濫一發而不可收。黃州於蘇軾,琵琶女之於白居易,苦旅之於餘秋雨,都是產生偉大藝術前的鳴奏,通往陡峭山峯上的台階。

苦旅不是為了弄清楚什麼,而是為了探索的過程,有些東西並非人類一朝一夕間可以明曉,但過程可以在瞬息間積累。換句話説,探索是為了安撫自己的內心,因為一切你未經探索深究就深信不疑的事情,一定受到了主觀喜好的影響,一切你未經深思熟慮就極力排斥的事情,一定受到了內心恐懼的左右。

先生顯然不想在歷史中摻雜太多的個人情感,他想要的是真實的歷史,哪怕在此基礎上再加以評判。

餘秋雨先生在“巴金百年”中説過:“憂鬱,是巴金對社會的審視,對未來的疑慮,對人性的質問。”那樣,苦旅,是餘秋雨對文明的融入,對歷史的敬畏,對自我的剖析。

苦旅絕非是一條實實在在的道路,即使是,它也不會有盡頭。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有的書像一杯濃茶,越品越苦,越品也越有味道。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是這樣的一杯茶,我品了很久,終於把它品完,覺得餘味無窮。

這本書是一本散文集,裏面大部分都是餘秋雨走遍大江南北的遊記,還有一小部分則是他的回憶性散文。書中的遊記和我們寫的非常不一樣,餘秋雨除了景色描寫,更注重的是對當地文化的細細瞭解和深深思考。每到一處景點,餘秋雨總會以他獨特的視野,寫出許多對景點包涵的文化的感悟,或愛或惡,或喜或悲,讓人看了總是收穫頗多,感慨萬千。這點是我們寫遊記想不到,做不到的。我很想向餘秋雨學習,以後儘量在遊記中加入更深層次的文化內容,把自己更多的思考融入其中,這樣的遊記才是精彩的。

這本書中一共有37篇文章,我最喜歡其中《信客》這一篇。這篇文章生動而又深刻,把以前信客們的歡喜憂愁寫的淋漓精緻,我其實挺敬佩信客這個職業的人們的。他們風裏來,雨裏去,東奔西走,千里迢迢地為人們傳送各種東西,辛辛苦苦地工作,賺的錢也只能勉強餬口。我很喜歡文中的那個小夥子信客,他有一顆善良並附有責任感的心,是個很不錯的人。書中還有一篇文章是描寫我的故鄉——蘇州的,名字叫《白髮蘇州》,寫出了蘇州悠悠2500年的歷史和蘇州文化的獨特魅力,把這裏的風土人情描寫的很是細膩,讓我越發為自己的家鄉自豪了。

看完後我還在思考一個問題:書的名字為什麼叫“文化苦旅”,苦在何處呢?我認為在餘秋雨的眼裏,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充滿了苦味,因為這些輝煌的文明常常會遭到各種破壞、流放、毀滅的命運,就像《道士塔》裏的莫高窟文獻、《風雨天一閣》中的藏書、《柳侯祠》中的.柳宗元、《廢墟》中的廢墟,都讓人發出深深的歎息,感歎中國文化成長的艱難。

我又想起另外一個問題,平常人到一個景點,總是興高采烈,為什麼他能品出苦味來呢?在這本書的序言裏,餘秋雨這樣寫道:

“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着,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

餘秋雨能夠品出苦味來,正是因為他熟讀歷史,精通文化,所以才能品出山水背後的苦味。我想,這樣的“苦”,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像讀餘的書一樣,老師總是把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引導讀者去理解和思考問題。老師寫的很有邏輯,很獨特,很深刻。每次看完都會被深深震撼。

這本書介紹了一個迷人的景點和歷史遺蹟。但你千萬不要以為看了餘的書就會覺得輕鬆愉快。在我讀完整本書之前,我已經被民族意識覺醒後的沉重和悲哀淹沒了。當我們欣賞到歷史留下的有形的“書”——古蹟?誰會專心探索這個古蹟背後隱藏着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老師就是這麼做的。他用他的妙筆寫下了“震撼”我們心靈的話語。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評論:餘虞丘以他的歷史和文化散文而聞名。餘以其豐富的文史知識和優美的`文字,引領讀者在千年文化中泛舟。是的,他的書《文化苦旅》也深深的印在了每一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繁星璀璨,《文化苦旅》是一條水系,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令人神往、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説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散文大師,也是第一位開創新散文風格的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之所以要寫出來和大家分享,是為了表達我深深的敬意。餘在《文化苦旅》中向我們展示了遺址背後的辛酸與痛苦,喚醒了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我們記住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不僅告訴了我們中國古代的歷史,也告訴了我們更深刻的道理。

跟着作者到書上,因為歷史文化我們要往前走,——前面莫高窟有個山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依舊。壁畫依舊寂靜。跟着作者靜靜的看着投射在懸崖上的光影變化,就像他們靜靜的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一樣。千年前的刀割,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輝煌。它遭受了災難。多年後的今天,這個神祕而又意味深長的山洞能吸引人們的目光,不是因為它耀眼的外表,而是因為它的人性。沉積很深。

“報紙上説我寫得輕鬆瀟灑,其實根本不是這樣。這是一種我自己都過不去的辛苦。當我寫鋼筆的時候,我感覺我在變老。無論是春天的温暖,還是秋天的涼爽,都是巨大的喜悦和巨大的悲痛。最後總要閉上眼睛,平復心跳,迴歸歷史。莫莫,理智而嚴厲。”這是餘教授在《文化苦旅》的序言。

幾千年前的災難不能就這麼過去了。我們應該吸取教訓,永遠保持中國的文化精神!

合上書,走到窗前,看着川流不息的車流和人羣。往往一種文化不是到處發泄,而是深埋在千年文化的故土?

我們真的應該去廣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嚼嚼,體驗一下.釋放我們澎湃的心。滿眼。充滿渴望。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文化苦旅”,望文生義,自然是一個“旅”字貫穿全書。但這部書又不是簡單的山水遊記。“原因是,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深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心底的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我想,這便是文化二字的分量。而一個“苦”字應該説可是全書的主旨。作者並不在乎旅途勞累之苦。這個“苦”乃是對全民族意識的苦苦思索,對人生至高理想的苦苦追尋,讀中華民族文明覆興的苦苦祈盼。“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我以為,最能體現作者一個“苦”字的文章是《道士塔》在作者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為了蠅頭小利就可以把大車大車的經書、繪畫運往兩方的土道士。也看到了一羣眼睜睜看着國寶流失卻不聞不問的道台,藩台。“偌大的中國,竟存在不下幾卷經文。”“我好恨”。作者恨的不是王道士,也不是哪個藩台,在中國,這樣愚昧、麻木的國民又何止千萬?王道士不賣,李道士照樣要賣,張藩台不管,趙藩台更不會管。“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面對如此國民,作者怎能不苦?百年之後,王道士早已化為灰燼,莫高窟的歷史文獻也在大英博物館的玻璃窗裏沉睡了多年。儘管我們再也不會讓一個矇昧的道士去看管我們祖先的遺產,可他們似乎還活在我們身邊,盲日庸俗的國人似乎也還不少,也許文明離我們還很遠哪!我們期待着中華民族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再談到“文化”二字,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書中的一篇文章《柳侯祠》。柳宗元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巨匠,但他命運多劫,兩次遭貶,又客死他鄉。然而正是由於他官運不濟,被貶永州,才使中國文化史擁有了《永州八記》和其他篇什,華夏文學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峯性的構建。“可此時的柳宗元仍時皇宮內的`青磚綠瓦一片痴情,因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已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卻又迷惘着自己的價值。永州歸還給他一顆比較完事的靈魂,但靈魂的薄殼外還隱伏着無數誘惑。”而此時,命運和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公滿心歡喜的返回京城,而等待他的卻是更加荒涼,更為邊遠的柳州。這不能不説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又想起了批評餘秋雨的文章,説它的詞藻華而不實,説他的文章軟弱無力。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也沒有必要去探個究竟。因為文學本身就有它的兩面性。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餘秋雨的書,在他的書中看到了文化,看到了歷史,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我想,這就夠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打開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可以隨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説,我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閲輕鬆詼諧的書,我們可以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像餘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佈於歷史的古蹟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説:“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打開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薰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為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為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眾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己超凡脱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裏的鬱結,面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裏,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快樂地生活着。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努力;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歎人生百態。我只願心情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己的學識,開闊自己的眼界,聆受文化的薰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裏,最好莫過於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濃茶,擺上餘秋雨的遊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靜中求定,這便是讀書的境界。書打開了,一瞬間眼前多了個餘秋雨,似乎正與我品茗論文。漸漸,我身不由己的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彷彿整個旅行中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象一個導遊影子,摸不着,卻處處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牽動着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我愛喝茶,尤其是濃茶——碧綠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一定回叫苦不迭。茶,只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許會感到苦,但細細噙入,彷彿一股細流淌過,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衝腦門,那舒服愜意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到。越咀嚼越有味,讀書也是如此。

在這裏,我的思想顯得多麼蒼白無力。如錢塘江大潮,細細密密的文字卻有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每一個跳躍的字符是最完美的組合,平實而感人。

我走過敦皇,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這兒,我完全被“歷史的洪流消融”。“這裏沒有重複,真正的歡樂從不重複。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這裏什麼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是的在這千年文化的積累面前,我又是什麼呢?在這朝聖者眾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不也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何其的悲哀!

“歷史,從來不給附庸以地位。”“歷史,從不給弱者以憐憫。”上海人就是有一種精神,他們要證明他們是強者。“真正的強者,永遠佔據一席之地。‘這不正是中華民族所需要的嗎?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人生,其實也是一種苦難旅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翻開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永遠興趣濃濃。近日停留在《牌坊》一文,竟然思緒神遊。

這篇回憶散文,透過孩子的目光,借孩子的口吻,敍述鄉間的牌坊、村裏的尼姑庵,着重寫了幾個從外地來的女教師的命運。用國小校(尼姑庵)裏的花圃、藏在樑上的繡品,隱喻女性青春、女性生命的美麗燦爛,以一位女教師的自盡結束回憶。文中多見“看不懂”、“顛三倒四”、“很渾”、“思緒混亂”等詞句,不露聲色地深刻揭露、批判了中國封建禮教的殘忍。“婦道”是中國傳統道德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被血淚浸染最多的`一頁。

從地圖上看,餘秋雨先生的家鄉浙北餘姚與安徽黃山在同一條緯線上,兩地直線距離300多公里。黃山一帶古稱徽州,徽州一帶古建築聞名遐邇,聽説過徽派古建築就一定知道徽州牌坊,徽州牌坊中貞女坊佔了六成多。徽州最後一座貞女坊建於20xx年,距今103年。

從古徽州的大山裏走出無數商人、讀書人,當然都是男人。女人呢?小小年紀的女孩由父母做主嫁於小小年紀的男孩,男孩大了,離家遠行,讀書求功名,徽商遍天下。女孩大了,開始等待,開始期盼:遠行的丈夫何日歸?

男人有的回了,幾天後又走了,直至暮年才回;有的再也不回了,或死了,或不知去向了——外面的世界比大山裏的精彩。女人呢?白日刺繡,夜晚孤燈,從豆蔻年華到白髮蒼蒼。守着、盼着,希望着、失望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青春、熱血、生命、歲月,換來一座又一座高大的貞節牌坊。餘先生描述:“……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誰敢説、誰忍心説,牌坊是石頭做的啊!?

從徽商我想到了晉商,餘秋雨散文集《山居筆記》中的《抱愧山西》一文,讓山西祁縣的喬家大院名揚天下。山西的男人要離家,戀人送他,唱着《走西口》。有的一走,走出了一個喬家大院、走出了一個包頭、走出了一個“日升昌”……但也有沒走好的,無顏回家,於是,兒子長大再接着走,大兒子走了,小兒子又走……這些男人背後的女人呢?那首《走西口》唱了一生: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頭。這一走要多少時候,盼你也要白了頭!

在那通訊極其落後、信息極其閉塞的年頭,一個女人把自己的一生交給漫漫無期的等待,這等待中交織着多少情愫:有希望,一定也有失望;有冷靜,一定也有衝動;有決定,一定也有動搖、有矛盾、有鬥爭。只是最後都是人性敗與“道德”,活人不及貞節牌坊的石頭,生命承受不起“失節”二字。

生為女人,同為女人,我真為自己吁了一口氣。女人在世,如何生活,理應是女人自己的事,在100年前竟然還這麼難!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書籍真的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它被人無數次的閲讀,卻從未有人敢宣稱自己讀透了哪一本經典。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處於人生不同階段的我們又可以算作是不同的讀者。

由於種種原因,初讀《文化苦旅》時,誤以為“文化苦旅”四字意指作者探求文化遺址的艱難旅程,重讀一次,才發覺其含意遠不是如此簡單,作者並非提醒讀者自己行程過程中所受之“苦”,他更想強調的是文化產生,發展,消亡的歷程,是一代代文化人創造,培育,守護文化的“苦”,當然,文意不盡如此。

書中寫到:“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羣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後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悽怨靈魂”。文化人或許身體羸弱,或許手無縛雞之力,他們很難阻止大多數不願見到的事情發生。他們所能做到的,不過是用文字戰鬥在思想的戰場,以手中筆,以詩歌文章,最後以生命捍衞文化。

幾千年來,多少文明沉沒在歷史長河之中,而中華文明卻未曾斷了傳承,這固然與中國地理位置等客觀原因有關,但我相信,更多的是一代代知識分子心中的執着與堅守。

現代科技發展,社會進步,文明日新月異,人人都只顧着朝前看,不停地加快腳步,卻很少甚至沒有人回過頭來看看當初無數人為之奉獻的文化。沒有文化,哪來的文明,哪來的社會進步?“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是推動人類前進的精神動力”,我們應當珍惜文化,領會祖祖輩輩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並不斷將其發展壯大。

餘秋雨先生用漫長的足跡,追尋文明的盛衰,借歷史的痕跡溝通蒼茫的山河。他告訴我們,文化始於自然,興於自然,離開了自然的'文化如無根之浮萍,難以長久,中華文化要想長久,就必須始終立足山河,立足這方天地,立足自然,要學會尊重自然,感受自然,順應自然,“卸去種種重負,誠懇而輕鬆地去面對自然,聆聽自然的聲音,哪怕這些重負中包含着歷史的榮耀,文明的光澤”。

“路,就是書”,餘秋雨踏過許多山河,古蹟,走過了很多很多路。無人問津的路,旅者雲集的路,他都走過。在學會了尋路,走路之後,也就學會了讀書。這書,是山河之書,是古今之書,是自然之書,他學會了腳踏實地遠望星空,與腳下的大地緊緊相連,與頭頂的天空遙相呼應。他看到了很多人看不到的,想到了很多人想不到的,在山河文化中,找到了歸宿。

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股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使受“快餐文化”影響而急躁的心變得沉穩下來,少了一些迷茫,多了一些思考。合上書本,我不由得生出一種周遊天下古蹟,品味歷史百態的慾望。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9o3k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