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的日記

文化的日記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化的日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文化的日記

文化的日記1

下午。我們班選出25名學生去參加張家港市文化中心,我有幸被選上了。

我們坐着校車,來到目的地。下了車,老師帶領我們來到城市展示館,一位嚮導阿姨已早早地等待着我們了。

這位阿姨帶領我們轉向一面牆,阿姨向我們介紹:“同學們,請看這面牆,它是一面榮譽牆,上面掛着許多我們張家港獲得的獎項,這些獎項只是一部分,我們這座城市一共獲得180多個獎項!”我聽完後看了一下這面牆,上面有“全國生態城市”“全國環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民獎”......看完這些獎項不禁我敬佩起張家港,更讓我敬佩生活在這座城市上的沒一人。

接下來,我們就走進了城市歷史展示廳與建設成就展廳。我們第一眼就看到的是一幅用紫砂泥製成的圖,上面的村莊、大樹、人、河流雕刻地栩栩如生。聽這位阿姨介紹:“這就是古時候的張家港,那時候,張家港叫暨陽,距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了。”我聽了不禁嘖嘖讚歎。

不一會兒,城市展示館參觀完了,我們來到下一個展廳——綜合展示館,這裏面東西並不多,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工廠,這個工廠在我們張家港非常有名,那就是家喻户曉的——張家港沙鋼集團。

最後一個展區——檔案館,這裏讓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十六個字: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這十六個字弘揚的是張家港精神,身為一個張家港人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這次參觀,讓我知道了許多張家港的文化,悠久的古蹟,我會銘記張家港的精神。

文化的日記2

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等;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鬧花燈等……但是,我對民族藝術國畫情有獨鍾。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水墨畫,也是一幅名揚中外的國畫,是北宋時期畫家張擇端畫的。這幅畫很長,有528釐米呢。它寬24。8釐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清明上河圖》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安然無恙地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裏呢。

張擇端畫這幅畫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撐着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擺小攤的攤販,有留着長鬍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畫上了。

那裏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着各種各樣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裏面熱鬧極了。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着馬,有的趕着小毛驢,有的小孩在歡快地放風箏,有的挑着擔子,有的推着那時的獨輪車,有的悠閒地街頭溜達……畫面上的人有的還不到一寸,但我們能看清楚人們都在幹什麼。

我國的民族藝術真是有趣。我們中國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哦,我忘記了,我們可不要只觀看不發揚呀,我們要把祖國流傳下來的東西發揚光大哦。

文化的日記3

暑假裏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北京的雙秀園,那裏風景秀麗,景色宜人。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雙秀園”的牌匾,緊接着我們就隨着川流不息的遊客來到了公園裏面。我們順着林蔭道往前走,只見對面有一座假山,假山上寫着“翠屏落影”四個紅色的大字。泉水清澈見底,平靜得像一面鏡子,當微風吹來時,水面上波光粼粼。隨後我們來到六角亭上,俯視山腳,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在這裏一縷縷柔和的陽光透過濃蔭向山腳射過來,形成了五顏六色的光環。

該回家了,我卻依然陶醉在這美景之中,心想:回去一定告訴我的同學,讓他們也來參觀一下雙秀園這美麗的自然風光。

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

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隻小老鼠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爬到燈台上去頭油吃。它的眼睛滴溜溜地四處張望,害怕人們發現呢,等它把燈油裝到葫蘆裏的時候,葫蘆卻有個窟窿,燈油一滴一滴地流到地上去了。小老鼠急得直跺腳,連忙跳下燈台趴在地上用舌頭去舔,那貪婪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剪紙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

文化的日記4

每年的正月七年級是春節,俗稱“過年”。它是我國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個辭舊迎新的日子,它意味着漫長而嚴寒的冬天“回”家去了,而春暖花開的春天迴歸大地,多麼令人高興呀。人們自然要載歌載舞地迎接春節。

春節前,人們絡繹不絕地到市場去。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人們去人山人海的`市場辦年貨。每個人的籃子裝得滿滿的,有開心果、泡泡糖、花生、瓜子、糖等食品,有鴨、雞、鵝、魚、肉等菜,有煙、酒、巧克力等禮物。雖然籃子沉甸甸的,但是每人卻樂得合不攏嘴。在家裏,我們七手八腳地忙個不停。爸爸手拿掃把,腳踩凳子,把天花板上的蜘蛛網上上下下掃得乾乾淨淨。媽媽把抹布打濕,使勁擦着窗户。窗户像明亮的大鏡子。我忙着貼春聯。紅紅的紙上寫着“閤家歡樂”、“財源滾滾”等金光閃閃的大字。有的家門口還掛着大大的紅燈籠,顯得喜氣洋洋。大年三十,爸爸媽媽在廚房裏忙個不停,不一會兒,一桌香噴噴的飯菜就擺在面前。雞鴨魚肉,應有盡有。叔叔拿起一杯酒,説:“讓我們為明年的日子更紅火而乾杯。”“好好……”飯桌上飄蕩着一陣陣笑聲。

團圓飯過後,大家圍坐在一起看一年一度的春節晚會。裏面有滑稽的小品,風趣的相聲,優美的歌舞等,一個個精彩的節目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鐺--鐺--”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各家各户噼裏啪啦地放起了鞭炮,鞭炮聲震耳欲聾。最快樂的要算孩子們了。孩子對着引火線一點,“砰,”“小子彈”逃到自己家去了,又“砰”,花穗散開了,有的像小鳥飛向天空。就這樣,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

啊,多麼喜氣的春節。

文化的日記5

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清明節。七夕節。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又稱為“過年”和“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貼對聯,可熱鬧了。每個小朋友都可以拿

利是,小朋友還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個個喜氣洋洋。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開開心心的吃水果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

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有一首重陽節的古詩是李白創作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寫得非常好。又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稱為“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湯圓。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節日。

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美好的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

文化的日記6

下晝。我們班選出25邏輯學生去參加張家港市文化中心,我有幸被選上了。

我們坐着校車,來到目標地。下了車,師長教師帶領我們來到城市展示館,一位引導阿姨已早早地等待着我們了。

這位阿姨帶領我們轉向一面牆,阿姨向我們介紹:“同窗們,請看這面牆,它是一面榮譽牆,上面掛着很多我們張家港獲得的獎項,這些獎項只是一部分,我們這座城市一共獲得180多個獎項!”我聽完後看了一下這面牆,上面有“全國生態城市”“全國情況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結合國人平易近獎”。看完這些獎項不禁我敬佩起張家港,更讓我敬佩生活在這座城市上的沒一人。

接下來,我們就走進了城市汗青展示廳與培養成就展廳。我們第一眼就看到的是一幅用紫砂泥製成的圖,上面的村、大年夜大年夜樹、人、河道雕刻地維妙維肖。聽這位阿姨介紹:“這就是古時刻的張家港,那時刻,張家港叫暨陽,距今已有1700年的汗青了。”我聽了不禁嘖嘖讚歎。

不一會兒,城市展示館參不雅不雅完了,我們來到下一個展廳——綜合展示館,這裏面器械並不多,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工廠,這個工廠在我們張家港異常有名,那就是家喻户曉的——張家港沙鋼集團。

最後一個展區——檔案館,這裏讓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十六個字:聯絡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搶先。這十六個字弘揚的是張家港精力,身為一個張家港人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此次參不雅不雅,讓我知道了很多張家港的文化,悠長的事蹟,我會銘記張家港的精力。

文化的日記7

傳統文化有很多,我最喜歡春節。

傳説,從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經常到村子裏危害人類,吃牛和羊。所以,人們一心想除掉它。可是,無論人們用什麼辦法,都無法趕走“年”。最後,一個小孩無意之中點燃了竹子,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音,“年”被嚇跑了。人們都很高興。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格高興的日子,就在每年的這一天放鞭炮,家家户户張燈結綵。以後,又逐漸演變成了“春節”這個節日。

我每年都回老家過年,每年都很熱鬧。過年的前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也叫除夕。家家户户都貼上了春聯,貼上了“福”字。有的人心靈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貼在窗户上,像降落的雪花。還有的人把燈籠掛在大門上,張燈結綵,非常美麗。

這天晚上,一聲聲花炮聲,像打雷一樣,此起彼伏,接連不斷。李華映紅了整個天空,像一朵朵美麗的花。放完了鞭炮,人們又抱起了又香又大的餃子,吃上了團圓飯。兒女們也都和父母團聚。人們一邊吃着熱騰騰的餃子,一邊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一直持續到晚上十二點,新年的鐘聲敲響。第二天早上,人們都起得很早,無論大人小孩都喘着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笑容,嘴裏説着吉祥的話。作文

這種歡樂的氣氛一直持續到農曆正月十五。

文化的日記8

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擁有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

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唐、西夏、元等歷代興建。洞內的規模十分巨大。光洞內的洞窟就有735個,裏面的壁畫共有45萬平方米,就相當於一百個籃球場那麼大,目前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莫高窟的外觀從頭到尾都透着一股復古的氣息,放眼望去,這歷經滄桑的“東方盧浮宮”使人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懷古的憂思。

比起歲月滄桑的外觀,我還是更喜歡石窟中的壁畫,莫高窟中的壁畫主要記錄了從中國歷史上兩漢以後長期分裂割據,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統一;再從大唐由鼎盛到巔峯而式微的重要發展時期,在此之間,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們將佛教美術藝術帶入了中國美術藝術的門類。石窟中的壁畫畫藝精湛,絢麗多彩,細膩獨到。壁畫上面主要以音樂、舞蹈、建築史這三個題材為主。幅幅色彩鮮明,可以説是藝術領域的一道盛宴。

然而,這樣充滿生機的壁畫,卻經不住沙塵暴和雨水的攻擊。20xx年一羣工作人員來到了這裏,他們與敦煌研究所一起秉承“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十六字“莫高窟精神”。為中國歷史寶貴的敦煌文化,付出了太多太多。

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不畏艱苦、刻苦鑽研,守護着莫高窟。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敦煌人從沒有抱怨過一句話,在他們的眼裏,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血脈暢通、呼吸均勻,這是一種何等的壯闊……

莫高窟是很美,但更閃閃發光的是中華民族這一千年來的文化瑰寶。它見證着人民的智慧,見證着民族之間感情的昇華。

這就是敦煌莫高窟,一個值得人們去堅守的文化盛地!

文化的日記9

陽光灑落在幽靜的花園裏,梧桐葉斑駁的影子落在我身上。

我席地而坐,膝上攤開一本厚厚的《論語》,不停地讀着、揹着,一股清新、淡雅、古樸的墨香沁入心脾。身旁,一隻又一隻小鳥兒飛來飛去,美麗的歌聲時而婉轉動人、時而清脆動聽。“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國學教我們學習方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國學教我們為人處事;“百善孝為先”國學教我們孝敬之道。中國文化,就是風雨中堅忍不拔的大樹,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無法將他打敗;就是風雨時同舟共濟的努力,團結一心用愛温暖每一個人;就是風雨後七色的彩虹,只有在與困難搏擊之後才會顯現。5.12,我要愛。在5.12特大地震中,我們淚流滿面,在巨大困難面前,所有同胞眾志成城;20xx,中國北京。在聖火遭遇困難的時刻,中華兒女不惜一切代價,在08奧運之風吹遍世界的時候,炎黃子孫熱情歡迎各國各族人民。

這,不就是中國文化所倡導的嗎?這,不就體現出了中國文化經久不衰嗎?其實,中國文化就在我們細小的舉動中流露。在早上,媽媽耐心的叫我們起牀;上學路上,不隨便攀折樹木;學校裏,見到師長禮貌問好;上課時,謙虛認真地傾聽;課間,朋友互相幫助,不恥下問……國學並不是一定多麼深奧的哲學,而是在最細微中體現的。人們常説“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確如此,但是腹有詩書卻不能夠真正做到書中所講,豈不是變成了書呆子?。現在的人,大多都是一肚子學問,卻顯得特別膚淺,是他們學問少嗎?不,是他們做不好。在如此發達的21世紀,我們需要的是高素質的知識型人才,之所以把“高素質”放在前面,是為了強調文明、禮儀、幫助、關愛、感恩等素質的重要性。而這些素質就是直接或間接的來自中國文化,這些中國文化,就是大家所説的國學。

中華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21世紀中國文化,就在我們手中。讓我們共同傳承,讓我們發揚光大。

文化的日記10

咱們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最喜歡的佳節要屬春節了。

劈哩啪啦,家家户户都放起了煙花,門上貼了對聯又掛了年花,到處一片喜氣洋洋。那煙花在天空爆開了,看起來像一朵美麗的花在空中展示燦爛的笑臉,又像一顆明亮的流星從空中越過,美麗極了!啪!啪!鞭炮也在這個時候不甘人後,於是,它在天空跳起快樂的舞蹈,播放出動人的音樂,和煙花真是不分上下啊!煙花、鞭炮及人們的歡樂聲組成了優美的旋律,真動聽!

奶奶告訴我,春節是一年的開始,所以大家會開開心心的來迎接這天的到來;特別是小朋友,在街上又蹦又跳,彷佛在説:"我長大了,我又長大了一歲,真快樂!"

其實春節有個傳説,就是在很久以前,有隻叫”年”的怪獸,每到現在的春節就會跑來吃當地的居民,居民受盡了折磨,人們想到了辦法,如果年獸再來的話,他們就敲鑼打鼓,這招果然有用,趕走了年獸,村子又恢復寧靜了。所以,每到春節,人們就會敲鑼打鼓,放鞭炮來慶祝這個重要的節日。

我們中國文化有很多精美的民間藝術,如剪紙、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戲劇、書法、國畫;我們還有特殊的風俗習慣如端午節、中秋節等。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中國及全世界的寶貴遺產,更吸引很多中外遊客到中國旅遊及學習。我們更要好好的珍惜併發揚光大。

文化的日記1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清明節被定為法定節日,放一天假。媽媽趁放假的大好時機帶我出去掃墓,祭拜祖先。

出了家門,就看到街上的車子來回穿梭,指揮交通的交警們忙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真是辛苦。看來今天出門掃墓的人可真不少啊!

來到了小蜀山陵園,只見門口雜亂地放了許多冥紙和鞭炮。我想:“這裏難道就是賣冥紙和鞭炮的地方?”走近一看,其實不是。原來,小蜀山陵園已經改掉了老規矩,冥紙和鞭炮不允許帶入陵園,一束束鮮花取而代之,成為今年祭拜祖先的新時尚。我和媽媽也買了一束鮮花,就進了門。進門後,就看到幾張桌子並在一起,上面放了一條好幾米長的橫幅,上面有着很多人的簽名,一問才知道,原來,這裏正在舉行“萬人簽名”的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積極響應文明掃墓的號召,我也興奮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因為我覺得這種方式既美觀又不污染空氣。繼續往前走,又看到有一些人在放風箏,走上前去,仔細一瞧,原來他們把一些寫着祝福語的紙條,掛在風箏上,放到藍天上,用來寄託對親人的懷戀。

今年把清明節定為法定節日有着深刻的意義,因為它弘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大家共同投入文明掃墓的隊伍中去吧,廢除迷信活動,移風易俗,把文明精神傳遍全世界!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prwow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