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醫療 >

充分發揮醫療保險中的健康扶貧作用的論文

充分發揮醫療保險中的健康扶貧作用的論文

摘要:本文結合固原市醫療保險工作現狀,重點分析了固原市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形成原因,以及如何發揮醫療保險在脱貧攻堅中的作用,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及建議。

充分發揮醫療保險中的健康扶貧作用的論文

關鍵詞:社會保障;醫療保險;扶貧;建議

2011年,我市在全區率先整合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制度,建立城鄉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通過擴大參保率、關注重點人羣和重大疾病,協調推進各項管理措施,充分發揮醫療保險在精準扶貧、精準脱貧中的保障功能,有效化解了困難羣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風險。

一、醫療保險在扶貧攻堅中的作用

(一)改善幹羣關係,鞏固執政地位

醫療保險從本世紀初始階段政策覆蓋幾千萬城鎮職工到實現覆蓋超過13億的全民醫保,僅用了十餘年時間,不但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而且報銷水平不斷提高,很好地實現了國人“病有所醫”的心願,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二)防止因病致貧,提高健康水平

醫療保險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障基本醫療需求,醫療保險通過對重大疾病的集中治療和慢性病的控制及病後恢復性、康復性治療支付,解除了危害羣眾健康的禍患,“大病扛、小病託”的現象不復存在,為實現“健康中國”提供了堅強後盾。

(三)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結構調整

全國近幾年公共財政投向衞生健康事業的支出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遠高於GDP的增速。醫保制度的建立,釋放了廣大羣眾的醫療需求,刺激了醫療消費,帶動了經濟增長,助推了醫療、醫藥市場,同時,人們不再向以往那樣“存錢防病”,將更多的流動資金投向生產領域,促進了經濟結構的調整。

(四)提高治理水平,維護社會穩定

醫療保險支付制度改革對醫療服務、藥品價格有平抑作用,可助推醫改目標的實現;通過“差別報銷”促進分級診療,均衡醫療資源;協調平衡醫患權益,發揮好社會穩定器的作用;通過參保、就醫信息和大數據的挖掘,採取雲計算手段,有效利用附加在參保就醫大數據成果,進一步提高了社會治理水平。

二、醫療保險參保基本情況

2003年,新農合制度在隆德縣試點,2006年在全市實現制度全覆蓋。2008年2月,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在我市試點,同年7月啟動實施,率先在全區建立了基金統收統支的市級統籌制度。2010年10月,我市建立統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打破户籍界線,實行一制多檔,城鄉居民自主選擇繳費檔次。2017年度全市共參保121.42萬人,其中農村居民106.49萬人,城市居民14.37萬人,參保率為98%。

三、醫療保險存在的問題

(1)門診保障能力較弱。普通門診受藥品數量、設備設施、診治能力的影響,羣眾就醫的意願不高。門診大病雖在縣以上醫療機構實施,但目前病種共28種,有部分病種發病原因明確,治療手段和用藥明晰,需長期依賴門診治療,如肺結核、塵肺病、血友病、關節病、包蟲病等還未納入門診大病範圍,患者負擔重。住院前門診費用未納入醫保監管,部分醫療機構為規避違規行為,將可納入住院報銷的.費用轉嫁到門診費用中,加重了患者負擔。(2)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還不完善。大病保險所需資金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劃撥,籌資渠道單一。相對於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藥品目錄增加了僅209個品種,基本醫療保險不報銷的費用,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基金也基本不報銷,重特大疾病和罕見病如器官移植、重型再障、白血病等發生的鉅額醫療費用,多屬高收費醫療技術和高值耗材,且大部分為自費項目,大病的防風險能力大打折扣。統一的起付線仍是部分困難人員就醫難以逾越的門檻,享受大病保險待遇的人員保障水平低於居民平均醫療費報銷水平。(3)建檔立卡户沒有差異化政策。我市有建檔立卡户26.7萬人,除特殊人羣和學生兒童外,一般人員約15.2萬人。因經濟條件所限和認識不足基本上為一檔繳費,大部分個人自付難以達到大病起付線,也不屬民政醫療救助對象,影響脱貧和鞏固。(4)部分因禍因災的費用無解決渠道。醫療保險政策規定打架鬥毆、自殺自殘、醫療事故、交通事故、美容保健、不孕不育及有第三方責任等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報銷。個別家庭因災因禍大額醫療費用支出極易導致貧困,如個別罕見病治療、農用車交通事故等引發的費用,能使一個家庭短期內陷入貧困狀態。

四、醫療保險工作建議

(1)以建檔立卡户為重點對象,解決醫療費報銷針對性不強的問題。要爭取自治區支持,將個人繳費補助範圍擴大到建檔立卡户的所有人員,實行先繳後補,讓他們都能享受二檔及以上繳費醫療報銷待遇。所需資金由各級財政、民政部門承擔。為解決異地就醫“三項目錄”差異及交通、食宿等就醫連帶費用造成的區外就醫負擔過重問題,還可繼續爭取保留我市保底報銷政策。(2)以慢性病患者為重點對象,解決基層醫療保障不力問題。下沉藥品供應,完善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合併二、三級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目錄。下沉醫療資源,暢通雙向轉診渠道,推進分級診療和縣鄉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使原在城市就醫的門診患者能下得去,基層能接得住。沉監管重心,在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中將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門診費用納入監管範圍,防止住院費用向門診轉移。建議自治區擴大醫保門診大病病種,將肺結核、塵肺病、血友病、關節病、包蟲病等納入醫保門診大病保障範圍。(3)以喪失勞動能力患者為對象,解決無力脱貧的問題。根據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工作要求,衞生、民政、人社、扶貧四部門組織開展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情況調查,按照醫療方案要求,提供醫保基金支持,做好複診確診、集中治療和定期回訪工作,打好攻堅戰。(4)以重大疾病患者為對象,解決保障水平偏低的問題。建立財政補助、個人繳費、結餘基金劃撥、社會組織捐贈等多渠道籌集機制,提高抵禦風險能力。改進基金運營方式,通過投資增值放大保險效應,提高保障能力。保險公司應堅持社會效益優先,藉此出台補充保險,防止鉅額醫療支出和極端情況出現。(5)以特大病患者為對象,解決醫療報銷無門的問題。廣開融資門路,多渠道籌集基金,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瞄準重特大病、罕見病和災難性醫療支出,堅持保障能力和水平先易後難,由低到高,堅持個人申報、專家評審、社會公示、一事一議的工作程序,對難以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和民政醫療救助制度覆蓋範圍的疾病和費用予以保障,防止個別患者跌入因病致貧深淵,堅決兜住社會保障底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yiliao/gnqw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