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關於職業院校應充分發揮隱性課程的積極作用論文

關於職業院校應充分發揮隱性課程的積極作用論文

論文摘要:隱性課程在職業院校學生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通過物質情境、文化情境和人際情境三方面開發隱性課程,提高學生素質。

關於職業院校應充分發揮隱性課程的積極作用論文

論文關鍵詞:職業院校;隱性課程;積極性的發揮

課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領導下所獲得的經驗。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為實現其一定的教育目的,並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接受能力,在各級各類學校所規定的教育內容的總和及其進程的安排,課程包括的內容豐富多彩,然而在學校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人們往往只將規定到課程表上的各項教學活動及教學科目稱為課程,而將課表中的自習或空白誤認為不是課程,由學生自行安排,甚至作為睡大覺或洗衣服的藉口。對於課表以外的有形或無形的教育影響更是不屑一顧。個別領導也不太重視。其實課程表中出現的只是課程的一部分,此部分被稱為顯性課程或正式課程。由此而來就有相對的隱性課程的出現。

一、隱性課程的含義及特點

隱性課程又被稱為潛在課程、隱蔽課程、非正式課程或非顯性課程等。早在1968年由美國學者傑克遜在其《教室生活》一書中首次提出來。在此之前,美國的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以及《經驗與教育》中談到課程概念時提出的“同時學習”(或附帶學習)。其學生克伯屈提出的“伴隨學習”都可以看做是隱性課程的前身。杜威認為“同時學習”在某種程度上比語文、歷史、地理等正式學科的學習更加重要,對未來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價值。克伯屈認為“附帶學習”獲得的思想、態度及道德習慣可將持久保持下去,影響人的一生。他們對隱性課程有着很高的評價。布魯姆在《教育學的無知》(1972年)一書中使用了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這對概念,並説歷來的課程研究忽視了隱性課程。在長期從事如何提高學習者學習效果的研究時發現學習者的動機、態度、價值理念比正式課程更重要。將隱性課程看做是學校整體課程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並與正式課程互補。

隱性課程相對於顯型課程而言,雖概念各異,但有共同的含義:不在課程規劃中反映,不通過正式教學進行,不直接而公開地向學生施教,而是以隱蔽的方式對學生的知識、情感、信念、意志、行為和價值觀等方面起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或干擾教育目的的實現。通常體現在學校和班級的情景之中,包括物質情景、文化情景和人際情景三大塊。追溯更早,“孟母三遷”即是典型的隱性課程,

(一)隱性課程具有以下特性

1.暗示性。隱性課程的資源深藏於學校文化之中,它不是直接公開地向學生施教,而是以隱蔽的方式,在暗示中把有關道德、審美、知識等經驗滲透到具體的人、事、物及各種各樣的活動之中,影響學生。

2.形象性。是受教育者無意識地接受的學習行為。要求課程的顯示物必須生動、形象、可感、有趣,在愉悦中,在不經意之中給受教育者的視覺、聽覺等感覺器官以比較深刻的印象,達到教育的目的'。

3.靈活多樣性。學生從事的活動不同,受到潛在的影響不同。因參與隱性課程的因數是多方面的,顯示物的設置是非形式化,非結構化的,可因地制宜、因校而異。可隨時隨機地設置。

4.無意識性。在隱性課程中,學生進入角色的過程是自然而然地實現的,沒有人發出指令,

5.長期性、間接性。隱性課程主要以間接、潛在等不明顯的方式,通過無意識心理反映機制來對學生產生影響,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之感,其影響效果是長久的,穩定的。乃至終生。

二、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

職業院校的學生包括高職和中職兩種:高職大專生、國中後的五年制高職教育和國中後的三年中職教育的所有學生。這些學生尤其是後兩種,在接受高一級教育過程中多數存在着以下特點:

(一)學習方面。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學習動力不足;文化基礎較差,學習困難大:學習習慣與方法欠佳,有厭學心理;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感到迷茫等。

(二)行為方面。自卑心理較重,但自尊心又極強;具有不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問題:自我控制力較差,意志薄弱;生活自理能力弱,集體觀念、組織紀律性差(請假、曠課現象極為嚴重):青春期的迷茫導致異性交往偏差(出現早戀,且經常因爭風吃醋打羣架);具有特殊的社會化傾向,衣着怪異,打扮另類,吸煙、喝酒、、上網壞習慣成癮難以改變:輕德育、輕奉獻、輕集體、輕奮鬥,重索取、重個人、重享樂等;逆反心理(不受教、不聽話常與教育者頂牛,對着幹)等。但他們較重視參與校園科技和學術性的文化活動,對各類科技競賽、專題講座、社會熱點、網絡文化等有一定的興趣,加上職業學生文化課按排量較輕,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年輕有朝氣,思維敏捷,也極易受各種因數的影響。故應充分挖掘院校的隱性課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職業院校隱性課程的開發

(一)物質情景中隱性課程的開發和利用

院校的物質環境是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涉及建築佈局、教學設施、生活設施、校園環境、校園美化、校舍條件等,都會對學生思想品行的養成產生影響。

1.學校建築應體現教育學、衞生學、工藝學、經濟學要求,有利於健康人格的塑造,應是社會文化的象徵,應是時代精神的表達,應以學生為對象考慮教育的實際需要,使融洽的人際關係、嚴肅的學習氛圍融為一體,為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提供最好的空間。陶行知説過:“學校生活的外部環境和學校生活的內部環境都是影響人的巨大力量”。好的環境能陶冶人的情操,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和對大自然的熱愛。能調動人的情緒更好得學習。學校應精心購置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圖書資料。圖書館和閲覽室要向學生開放,設立讀書廊、讀書角。劉向曾説“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歌德讚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2.讓校園充滿自然地生機美。綠化是校園環境的一個重要因數。綠色是一種安靜的顏色,能使人安詳,減輕學習緊張、大腦疲勞和心情煩躁。種植樹木花卉,配以水池,噴泉等,增加空間的動態美。既打破環境的寧靜又增加幽靜美。利於學生身心發展。

3.營造一個優雅潔淨的校園環境,力爭把校園的一草一木都視為知識的載體,把人文資源,文化知識融進每一個角落,讓學生親自參加校園的綠化、美化、淨化工作,加深學生對學校的情感,增強愛校意識。將校園的每日清掃工作分班包乾,職責分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整潔的環境能倍加珍惜,養成衞生習慣,增強集體意識。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用環境,用學生自己創造的周圍環境,用豐富的集體精神生活的一切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更能理解“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含義,真正體會馬克思“體力勞動是制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消毒劑。”

4.讓校園展示現代的文化美。環境美不僅體現建築美、綠化美也體現在個性美上。注重用牆壁文化約束人,用禮儀文化美化人,用櫥窗文化薰陶人,用視聽文化感染人,用行為文化規範人。重視校園環境,有目的地“優化”、“美化”、“人化”物質環境,開發人文資源,挖掘其內在的教育因數,“讓每一面牆壁説話”。

通過建築、色彩、人文等因數,校園環境達到佈局的自然美,建築的古典美,植被的綠化美,校園氛圍的寧靜美,精心打造文化底藴厚,藝術氛圍濃,環境美如畫的校園,給學生的感官乃至心靈以強烈的薰陶同化力和行為約束力。院校應本着“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積極開展校園人文環境建設,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營造育人氛圍,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讓每一株草、每一棵樹都説話,每塊地、每寸土都育人。讓校園本身成為一個“德育大課堂”。 (二)文化情景中隱性課程的開發和利用

1.充分加強學校的傳統、規章、儀式等制度文化建設。制度文化作為職業院校的一種“法文化”,通過相當的制度規定來詮釋文化的內涵,包括各種規章制度、道德規範、行為規範、工作守則等。對師生行為起到必要的導向和約束作用,成為維持學校正常教學、生活、工作健康穩定發展的保證。(1)建立一套既符合院校、社會需要,又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規章制度。職業院校要不斷完善各種管理制度,還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給學生自主設計的機會,促進學生對院校制度的認同,增進主客體間的相互理解,使“權力化”的制度變得“人性化”,創造穩中求變的制度氛圍,促進學生身心愉悦發展目;(2)充分利用院校的傳統和儀式。傳統是一所學校區別於另一學校的文化特質,是該學校在辦學方針、辦學理念、領導作風、學校風氣方面的綜合反映。通過積極向上的班風、校風。引起學生巨大的心理感染氛圍,使學生產生積極地情感體驗,激發強烈的學習氛圍。儀式是學校制度文化的重要標誌,主要有學業儀式,如開學、畢業典禮等,運動儀式和常規儀式。應抓住時機,精心組織各項活動。充分發揮各種儀式潛在積極性。

2.開展行為文化建設。(1)學校應積極組織開展“兩節”活動,即大學生科技節和文化節。舉行講座、演講、討論、心理諮詢、學術報告、文化調查等活動。辦校報,組織相應的專業學會,邀請院士、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交流,利用內部資源或外聘教師為學生舉辦各種培訓班等。同時利用校慶紀念日、團支部活動節、校園歌手評選、班際辯論比賽、優秀校友事蹟報告會等形式,深入開展校園文化建設;(2)分類組建學生社團,滿足學生個體發展需要,發揮社團作用。組建合唱隊、舞蹈隊、禮儀隊等特色團隊,成立青年志願者協會、文學社、家教協會等多種社團。活動中做到有專業教師定期定時輔導,有階段性、長期性結合的目標要求,有校內外實踐成績和學分制考核的評價標準。把社團的活動延伸到社會,讓大學生在校期間儘可能多地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積累社會閲歷,鍛鍊各種技能,縮小校園和社會的距離,使學生畢業後儘快適應社會,用行為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文化內涵:(3)可以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的作用。建立“大學生黨員積極分子示範制”。逐漸形成“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的局面,促進黨員思想更先進、學習上更努力、工作上樹榜樣、生活上做表率、身心更健康的校園文化;(4)利用學校廣播、電影、電視、學報、院報、網絡文化等載體,不斷充實校園文化內容,影響學生的行為。尤其是認識信息化對校園文化的影響,以包容的心態賦予信息化技術更為積極的文化涵義。有選擇的吸收網絡文化,充實校園文化的內容。使它和校園文化和諧共生髮展,從而正確把握和引導校園文化方向;(5)搞好教室文化建設,形成良好的教室文化。通過對教室進行科學設計和合理佈置,使教室的每一面牆壁,每個角落都藴含着教育意義,使教室本身成為名副其實的育人之室。其具體做法:充分發揮“黑板報”、“班級生活”、“學習園地”三大板塊班級宣傳陣地作用,,“黑板報”主要進行重大時事報道、熱點追蹤,體現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傳統教育宗旨。“班級生活”主要涉及“班風、班訓”、“學期奮鬥目標”、“學習園地”、“衞生保健”、“青春風采”等。“學習園地”是學生們的大作一文藝習作、書法、繪畫、手工、趣味遊戲及學習方法介紹等。通過以上渠道達到開闊眼界、豐富知識、鍛鍊能力、調節生活節奏、自我教育、規範行為、淨化心靈、陶冶情操目的。利用名人名言的教育作用。在教室的牆壁上掛上名人的肖像或張貼名人言語,以期“近朱者赤”“赤化”學生。創建適合自己班級的“班歌”、“班訓”,激發學生的熱情。

(三)人際情境中隱形課程的開發和利用

人際交往有着巨大的教育潛力,建立學校師生間、同學問和諧的人際關係是隱性課程的重要內容。建設和諧校園,關鍵在於堅持以人為本,努力促進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全面提高師生整體素質。應注意正確處理學校各種人際關係:

1.處理好師生間的關係。建立起“以師生相互在人格上的尊重與關愛,在認識上的理解與溝通,在行為上的自主與協同以及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學生的主動發展相結合等為特徵的富有教育性的民主、平等、合作、發展的師生關係”。要在實踐中構建起教師關心、尊重、愛護學生,學生尊重教師,師生協調互動,教學相長的和諧關係。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認為“師生之間是一種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諧關係,這將有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故他有“親其師,信其道”的名言。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2.引導形成融洽的同學關係。相信有緣千里來相會。珍惜學友的情緣。尤其要重視引導和處理好強勢羣體和弱勢羣體學生間的關係。(1)要搞好思想政治工作,鼓勵處於強勢羣體的學生寬容、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弱勢羣體的學生,使他們感受到同學問的平等和友互幫互助,團結奮進。共同進步。要積極引導處於弱勢羣體學生轉變因家庭經濟困難、心理障礙、生理缺陷及自身能力等因素造成的自卑心理,減輕心理負擔。重點關注經濟和心理貧困的學生,切實做好在經濟和心理上“雙解困”的工作。重點關注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幫助他們提高心理素質;(2)組建良好的班集體,創建良好的班風、學風,形成正確的輿論氛圍。利用班會學習學校的規章制度,討論辯解有關道德問題,開展公益活動,提高認識,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班主任要適時對學生進行表揚或批評。讓學生辨別是非,揚善避惡,形成人人要求進步,爭作好人好事的風氣,把班級引向正確方向。班內要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如學習、值日生、考勤、獎懲等,使班級在學習、工作、娛樂、生活等方面有章可循,久而久之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總之,針對職業院校教育的特殊性,注重隱性課程特點的運用。根據現代人才素質培養的綜合性要求,使這三個方面有機統一、有機結合,真正實現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實效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1476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