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運輸 >

導流和混凝土運輸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

導流和混凝土運輸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

水利工程在發電、灌溉、水產養殖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與人民利益及國家經濟密切相關,在當前越來越受重視。受諸多因素限制,加上對工程安全質量要求不斷提高,使得施工更加困難。所以要做好每一項工作,尤其是施工導流和混凝土運輸,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的地位非常關鍵,直接關乎施工的安全、質量和經濟性。因此,在施工中必須採取穩定可靠的技術,確保這兩個環節能夠順利完成,從而提高工程質量。

導流和混凝土運輸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

1、 水利施工中的導流技術

1. 1 簡述

水利工程多依河流而建,施工時需保證現場的乾燥,若在濕地或直接在河流中施工,極易引起安全事故。為提供有利條件,常用圍堰來維護施工基坑,將河道水流導向預期地點。導流方法主要有全段圍堰和分段圍堰法,如果導流不合理,必將破壞建築物的質量安全,延長工期、增加成本,所以必須科學設計導流方案。

1. 2 導流方案設計

導流施工包括導、截、攔、蓄、泄一系列環節,需遵循一定的流程。

施工前通常要設計導流方案,在接到工程建設通知後,先綜合經濟技術指標加以考慮,對比多種方案,選出最佳的一種。若是進行一次性攔截導流,需涉及明渠、涵管等施工方式。所有工作結束後,還要對基坑進行全面檢查,以確保基坑沒有質量問題; 若是採用分期導流的方式,需要考慮如何劃分工期、如何分段,以及各段的施工順序等問題,並制定應急方案以解決突發問題。包括導流之後的建設方法也是考慮的重點。確定大致方案後,需結合實際條件、工程要求加以優化,做更深一步地考慮。主要包括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施工所用設備、人力物力資源、建設成本、社會經濟效益等。如果有必要,還需根據方案建立起相應的模型,經多次論證後給出最終方案。

1. 3 導流條件分析

導流工作對水利施工非常重要,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加以考慮。首先是地形地質,施工現場可能是平原、也可能在山區或丘陵,地形不同,導流方式也有所差異。平原地帶多選擇明渠或分期導流的方式,如鬆嫩平原等地; 山區施工則應根據地形具體考慮,如秦嶺使用隧洞導流比較合適。其次是水文條件,導流主要是對河流進行攔截引導,所以水流量、水流速度、泥沙含量及混合液等都應納入考慮範圍。夏季多數地方都是雨季,降水豐富,會使得河流水量增加,在河道較狹窄處,極易出現河水淹沒基坑的情況。泥沙含量較大又容易使基坑變淺,進而影響到施工進度。此時排水較為關鍵,多選擇河牀、明渠等排水方式,儘量不要選擇涵管或隧洞排水; 此外還要考慮樞紐因素,不同的樞紐類型,相對應的導流方式也不同。一般而言,混凝土樞紐多選擇分期導流,但在土壩施工中不太適用,土壩在水流的衝擊下容易被毀,所以多選擇攔截導流方式。如果是高水頭水利樞紐,儘量分區分段進行導流,先採用隧洞倒流的方式,然後利用泄水孔,最終促進工程順利完成。

2、 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運輸

混凝土是水利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隨着對水利工程要求的提升,對混凝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施工多經過攪拌配置、運輸、施工幾個環節,運輸則是指從配置點將混凝土運至倉面。

2. 1 運輸條件

混凝土在攪拌後通常需要立刻運至施工現場,若在途中發生質變、分離等情況,必將會影響到施工質量。所以要重視混凝土的運輸,以保證混凝土質量。在運輸中須確保容器的嚴密性,內壁要光滑平整,不能粘附太多的混凝土,應方便清洗; 運輸要具有連續性,儘量不要中斷,否則可能會錯過施工的最佳時機; 運輸道路要平坦,如果顛簸太過嚴重,極易出現離析現象。另外還需注意一些事項,攪拌後待混凝土完全凝固方可運輸,到達現場卸載時,高度不得超過 2m,否則易破壞混凝土的穩定性。而且在卸載時,應保持出口通地面的垂直狀。

2. 2 運輸方式

混凝土攪拌好後運往施工現場多為水平運輸,包括混凝土泵、汽車、皮帶機、攪拌運輸車等。在運至現場後還需利用纜機、塔機等將混凝土運至指定地點,多為垂直運輸。運輸類型和運輸方式不同,在工具選擇方面有所差異,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汽車運輸和機車運輸較為常見,前者比較靈活,為避免出現分離現象,對運輸距離和坍落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運輸距離不超過 1. 5Km、坍落度不超過 5cm 時。工程量較大時,要考慮經濟性,可選用機車運輸,無需過多的設備,作業效率較高,而且成本低、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在實際中有着廣泛應用。

3、 實例分析導流和混凝土運輸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

3. 1 工程實例

某工程為庫內取水工程,壩址附近地貌屬典型的河谷地貌,斷面呈“U”形,河牀底寬 116m,開口寬 335m,右岸有殘存一級堆積階地發育,地形總體較平坦,微向河牀傾斜。本流域的洪水是由暴雨形成的,暴雨多發生 6 月 ~9 月,而 7 月中上旬到 8 月下旬一般是暴雨最為活躍的多發季節。本地區暴雨特點是面積小、強度大、歷時短。由於本流域下墊面為沙土丘陵區,遇到小雨時基本不產流,遇到大暴雨時,匯流速度快,歷時短,洪水陡漲陡落,一次洪水歷時最多不超過 24h。

3. 2 施工導流

結合實際情況,從水庫抽水下排的方式為: 將離心泵站設在壩肩一側,從水庫內抽水翻越壩頂排至下游河道; 離心泵站由兩台 IS150 -125- 250 型單極單吸式離心泵組成。

關於擋水建築物的設計,根據地勘所進行的區域地質調查,勘察區及與其相近外圍區均無符合壩體防滲要求的天然土料,因此設計採用編織袋內裝粉細沙土來填築堰體,防滲土工膜做防滲心牆的形式; 上下游邊坡為 1∶ 1. 5,考慮交通及搶險,圍堰頂寬取 7. 0m。經計算,考慮波浪爬高和安全超高後的圍堰頂高程為 1029. 3m。

3. 3 混凝土運輸

該工程所需混凝土總量為 0. 94 萬立方米,主要集中在岸邊泵站。運輸時選擇的是機車運輸,確保混凝土在攪拌凝結後及時運至現場,路面平坦乾燥,沒有大幅的顛簸。最終混凝土在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及時運到現場,使得施工工作順利完成。

4、 結束語

水利施工水平直接決定着整個工程的質量,作為施工中的關鍵環節,導流意義重大,必須綜合考慮施工現場以及工程要求等多項因素,然後選擇適應的導流方式。混凝土是導流建築或其它建築物所需的必要材料,運輸是否及時、運輸中是否存在離析現象對混凝土的質量和工程進度都有着重要影響。所以必須加強對混凝土運輸的重視,採取適宜的運輸方式。

參考文獻:

[1]孫妙元. 淺析水利施工中的導流和混凝土運輸技術問題[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4(19) : 142 -144.

[2]呂建中. 水利施工中的導流和混凝土運輸技術問題探討[J]. 河南科技,2014,22(1) : 150 -152.

[3]劉斌. 水利施工中的導流和混凝土運輸技術[J]. 商品與質量,2014,22(5) : 132 - 134.

[4]張大勇,張桅,鄧勇,餘啟俊. 關於水利施工中的導流和混凝土運輸技術問題探討[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8(21) : 170 -172.

水利水電施工中混凝土技術應用

前言: 混凝土施工技術包括自密實、噴射、泵送、輕集料、纖維、鋼管、型鋼、高性能等多項技術,近年來隨着高層、超高層、大跨度結構工程項目的增多,混凝土施工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而且效果非常突出,水利水電工程作為我國主要的發電項目,其可靠性、實用性、安全性等更是得到廣泛關注,所以將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於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並不斷完善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

1 水利水電施工中混凝土的澆築原則

為避免水利水電施工中已完成的相鄰淺基坑在施工中再次受影響而破壞,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施工,其首先必須遵循深基礎澆築原則; 其次為規避建築施工過程中自重大的建築結構受重力影響牽動其臨近自重相對輕的結構,使建築某部分發生變形甚至受損,使基礎物的沉實效果更理想,要遵循自重大結構先澆築的原則; 再次,在建築澆注混凝土的過程中不同高度建築結構其受力作用、施工條件等方面都存在差異,為儘量避免施工過程相互干擾,要遵循高建築結構先澆築的原則; 最後,為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整體特別是關鍵部位的澆築質量,將多種澆築方法在施工過程中靈活使用,應遵循重點結構先澆築的原則,將小結構或分散零星結構放緩[1].

2 水利水電施工中混凝土技術應用概述

水利水電施工中混凝土技術應用主要由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澆築和混凝土養護四個環節組成,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技術問題都會直接影響施工質量,給整體工程埋下隱患,在混凝土攪拌方面,要求在混凝土施工之前依據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對混凝土中所包含的所有混合材料進行均勻的攪拌,我國傳統混凝土攪拌幾乎完全依靠人力,攪拌的質量和工期都並不理想,而現階段隨着機械化水平的逐漸提升,我國已經實現大範圍的機械自動攪拌,不僅極大地節省了人力,而且使混凝土攪拌的質量和功效都明顯提升,混凝土攪拌機已經成為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攪拌工具,極大地推動了混凝土攪拌環節的發展; 在混凝土運輸方面,由於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位置普遍較偏遠,而且混凝土攪拌和混凝土使用通常在不同地域完成,對混凝土運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何實現重量沉、體積大的混凝土在運輸的過程中避免發生分層、離析問題成為困擾混凝土運輸的主要問題,現階段主要通過縮短混凝土運輸距離,調整混凝土運輸量和加強運輸設備嚴密程度的方式來緩解,但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所以混凝土的運輸問題仍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 在混凝土澆築方面,澆築順序、澆築方式、以及混凝土的振搗情況都會直接影響到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澆築順序應以自重大結構、高度大結構、關鍵結構為先,澆築方式應結合施工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振搗過程應使用專業的振搗器完成,保證其振實不會出現空洞問題; 在混凝土保養方面,應結合水利水電工程的實際使用情況和動態的整體質量為依據,長期伴隨其使用過程中,不能盲目也不可一蹴而就,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 水利水電施工中水閘施工的相關混凝土技術

水閘施工包括上游防衝槽、放坡等連接段、中游底板、閘門等閘室結構和下游消力池等連接段部分,是一個工序複雜的施工環節,水閘施工特別是水閘底板和水閘閘墩施工中混凝土技術尤為重要,在水閘底板澆築施工前,要在施工地域軟土地基的表面鋪設 8 釐米至 10 釐米的素混凝土,以達到保護地基和找平地面的作用,設立模型環節要將側模板設置於水閘周圍,並利用地龍木將其固定於起支撐作用的木樁上,由於水閘底板在澆築的過程中受重力等外力影響會發生變形,所以混凝土強度應與底板澆築部分持平,通過表面的麻面增加兩者的摩擦力,並在其冷死狀態下穿插鋼筋,利用鉛絲綁和腳手架控制混凝土減料口面層的鋼筋因受力而變形,混凝土的澆築厚度、鋼筋分佈情況等應嚴格按照水利水電工程相關設計圖紙進行操作,使混凝土的強度不會出現冷縫等問題,保證施工質量[2].

在水閘閘墩施工過程中,受到水閘門槽鋼筋分佈密集、預埋結構複雜,閘墩厚度小、高度大、平面窄等因素的制約,混凝土技術難度較大,混凝土澆築要嚴格按照其施工縫的傾斜度進行,以免因局部存在縫隙造成施工隱患,當閘墩中部存在沉陷縫時,要通過混凝土澆築完成止水作業; 當閘墩與底板需要連接時,為避免兩者分別進行沉降要利用混凝土澆築技術將兩者充分連接; 當對閘槽進行澆築時,通常採用預留二期混凝土一次澆築的固定模板施工方式,以達到最大程度縮減閘墩厚度和垂直度誤差,考慮到對拉螺栓加套固定方式後期可能會使閘墩表面平整度受影響,現階段將硬質橡膠墊片與其有機結合,效果明顯。

4 水利水電施工中水大壩施工的相關混凝土技術

為提升大壩整體強度現階段混凝土澆築方式得到普遍應用,但受到施工量和混凝土澆築特點決定其要將大壩整體施工進行分塊,現階段以壩段作為依據,捨去預埋冷卻水管和縱縫的通倉分塊澆築,以高度和方向差異而產生的豎縫作為依據的錯縫分塊技術,和以大壩整體上的縫隙為依據的縱縫分塊澆築三種方式最為常見,通倉分塊澆築受澆築長度的影響,為避免出現裂縫,在澆築的過程中對温度必須嚴格把控,由於其符合機械化操作的條件,所以施工速度快,穩定性好; 錯縫分塊技術同樣會受到温度裂縫的威脅,但其整體施工對温度、接縫灌漿等因素的依賴性小,易操作; 縱縫分塊澆築要在大壩完整的前提下作業,澆築過程雖工藝簡單但過程複雜[3].

大壩混凝土澆築除要考慮分塊外,還應注意接縫灌漿工藝,以達到大壩完整性的需求,在接縫灌漿管路系統常規佈置方面,重複式、盒式和騎縫式灌漿現階段都較常用,重複式對管道並不造成直接堵塞,所以滿足接縫灌漿的重複多次進行,而盒式憑藉其進漿和回漿對管道並不構成堵塞,而且灌漿質量較好,對縱縫灌漿作用明顯,現階段被廣泛應用,但對管材的大量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推廣,騎縫式通過擴散使灌漿管道不宜堵塞,所以也得到廣泛使用。大壩接縫壓力通常以0. 2MPa 為標準,頂區接縫相對於遞呈接縫更重要,而且接縫的張開度應在水泥最大顆粒的三倍以上,通常在 1 毫米至 3 毫米之間,以免混凝土接縫過程中水泥含量過大而導致幹縮性增強,除特殊情況外要先對橫縫進行澆築接縫,後對縱縫進行,任何情況都應避免兩種縫隙同時進行。

在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混凝土技術的管理,使工程整體的施工質量和施工進程得到保證,混凝土技術的實現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實際操作經驗有很強的依賴,所以在應用的過程中應注重對施工人員職業技能和素養的培訓,使其遵循混凝土施工原則、全面掌握混凝土技術,並在水利水電工程具體施工過程中全面把握水閘施工和大壩施工工藝,避免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技術為整個工程埋下隱患。

5 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於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對工程質量提升具有重大意義,可是受到外界因素或混凝土技術的影響,水利水電工程質量仍存在諸多隱患,所以全面瞭解混凝土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並針對性的完善是現階段其發展的必然途徑。

參考文獻

[1]連新強。 淺析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J]. 中華民居( 下旬刊) ,2013,12( 12) : 356 -358.

[2]劉玉新。 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1( 12) : 180 -183.

[3]任旭冉。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橋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 鄭州:河南工業大學,2014.

全段圍堰導流技術的施工概述與原則

隨着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也越來越快。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全段圍堰倒流技術佔據重要地位,能夠提高施工效率,保證工程質量。

1 全段圍堰導流技術的概述

所謂的全段圍堰導流技術指的是在河牀主體工程建設時,在上游以及下游都進行攔河圍堰。保證河水能夠通過臨時水流路線,在主體工程完工時,再讓河水從原來的河牀經過,這種方式稱之為全段圍堰導流技術。採用這種方式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施工,例如: 在一些較大的湖泊出口進行建設時,一般情況只需要將湖泊上游進行圍堰,把施工期間的水流攔截在湖泊中; 如果在坡度較大的地方進行施工時,出口水位低於河牀水位高度時,也只需修築上游圍堰。全段圍堰導流一共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1 隧洞導流法

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時,首先對河牀修築上下圍堰,然後在河牀中間挖隧道,讓水流通過隧洞。在進行隧洞開挖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地形環境來挖。其技術要點是為了保證水流的速度,應該減小洞涇,同時還要注意洞口水流條件,隧洞的進出口應該同上下水流進行連接,一般來説,跟河道的主流進行銜接。隧洞一般都佈置成直線,這樣能夠保證良好的水流。隧洞的進出口和上下圍堰間要保持一個適當距離,能夠有效防止隧洞進出口的水流對上下圍堰的迎水面進行沖刷。通常來説,在導流隧洞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不用進行單獨的襯砌。我們能夠通過降低粗糙效率,要加強光面爆破,能夠有效提高水流效率,還能夠降低成本。如果施工的地方是山區,這樣的地質環境採用隧洞導流的方式最為合適。但隧洞的排水能力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在山區汛期時,隧洞不能滿足大流量的排水需求。所以,在進行臨時隧洞建設時應該將其和永久隧洞進行連接,採取統一規劃設計。再導流完成以後,要及時將隧洞路口進行封閉,已保證隧洞的永久使用。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下,應該對臨時隧洞進行掩埋。

1. 2 明渠導流

明渠導流指的是,在河岸上進行明渠水道的挖掘,在施工河牀上下建築圍堰,讓河水通過水渠進行流通。在進行明渠導流建設地址選擇時,要遵循施工簡潔方便,軸線短小,能夠有效減少施工量; 還要保證水流過程中不會受到較大的阻力,保證施工安全,努力避免明渠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明渠的出口也應該合理對上下水流進行有效銜接,另外,明渠進出口與上下圍堰之間距離應該保持在 50 -100m 之間,這樣能夠保證明渠出口水流不會對圍堰迎水面進行沖刷。明渠導流的修築一般在坡度相對平緩的河道上。

1. 3 涵管導流發

涵管導流法是利用混凝土在固定的地方進行施工,一般都是在沙灘上進行涵管導流法,在位置選好以後有,然後在進行圍堰的建設,在圍堰建好以後,水就會從涵管流出。涵管材質的選擇是根據地形條件來選擇的,例如: 在巖石地方,一般就採取在巖石上開挖溝槽,進行封蓋,這樣就形成了涵管。同時也能夠減少施工量,提高工作效率。在進行涵管的使用時,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水流外滲,這樣會對施工造成影響。對於這一種情況,我們可以採取在涵管外圍對滲水進行攔截,能夠有效減少滲水對施工的影響,能夠有效提高工程效率以及質量。隨着科技的發展,要達到良好防滲效果可以採取對防滲材料進行壓緊,能夠起到了良好的防滲效果。在實際的水利工程中,由於施工環境、條件、形式等不同,在進行防滲時要靈活多變,才能把影響減到最低。

除了這三種水利工程施工方式,還有一些其他的施工方式,本文就不一一列舉了。此外,以上三種施工方式是最為常見的,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它們進行交替使用,才能發揮出巨大的效果。

2 全段圍堰導流技術的施工原則

全段圍堰導流技術在實際應用中要遵循以下原則。

2. 1 嚴格執行當代水利工程改造技術的標準

施工技術的不斷髮展,能夠有效改善工程質量。在實際的水利工程建設中,及時更新相關設備以及相應的施工技術能夠調高工程建設效率,保證工程質量。傳統的施工技術根深蒂固,不是説改就能改的,要按部就班的進行改變。在具體的施工技術變更時要做好以下幾點:

( 1) 在技術和設備進行變更之前,應該先對施工方案進行相關調整,只有滿足了施工方案的要求,才能進一步對新技術以及設備進行引進;( 2) 對於設計好的方案要具有明確的指導意義,能夠促進施工順利進行,這樣才能發揮出新技術以及新設備的作用。

2. 2 把水利工程的整體結構進行優化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水利工程的建設要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只有不斷吸收先進的設計理念,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對新技術新設備進行利用。對於水利工程整體結構的優化不單單是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它所要求的是在對於施工現場以及施工方案瞭解的情況下,依據施工單位的經濟基礎進行相應的調整。保證了在進行新方案設計時能夠採用最新科技以設備,還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監督,保證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效率。

2. 3 以全局觀念制定總的施工計劃

對於工程建設來説,提高施工效率,保證施工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水利工程建設也不例外。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不但要引進新技術以及新設備、施工整體結構優化,而且還要制定總體的施工計劃,才能有效對整個工程建設進行全局掌控,有效保證施工質量。在進行規劃時,不僅僅是通過簡單的測量,然後對數據進行分析,也不是通過相關資料的查找來實現的,除了以上所説,還要對施工環境進行勘察,包括水質環境、水流速度、地形特徵以及其他因素等,才能夠做好對於全局的規劃。另外,在進行勘察結束以後,還多分析國內外一些優秀的水利工程建設,對它們成功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吸收長處,然後在進行融合,這樣才能夠設計出完美的水利工程方案。只有做到了以上所説,才能夠保證水利工程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

3 總結

綜上所述,全段圍堰導流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促進我國水利工程的發展。科學合理的利用全段圍堰技術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具有很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全段圍堰導流技術中幾種常用的方法,在實際的施工中,還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利用。隨着科技的發展,要與時俱進,不斷的採用新技術以及新設備,促進我國水利工程建設高效、高質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文傑。 水利施工中全段圍堰導流技術的應用[J]. 江西建材,2014( 24) : 139.

[2]陰福軍。 水利施工中全段圍堰法導流技術[J]. 吉林農業,2013( 09) : 92.

[3]何麗榮。 全段圍堰導流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J]. 吉林農業,2014( 03) : 41.

[4]劉龍彬。 全段圍堰導流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 03) : 131.

水利施工中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

引言

1設的時候,規定壩體應該有較高的強度,而且能夠很好的防水。作為建設過程中常用的兩種技術,混凝土施工技術和土石壩施工技術的工藝非常複雜,而且它們對於技術規定非常嚴格。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採用的大壩碾壓混凝土技術,指的是採用乾硬性混凝土進行鋪設,進而結合振動碾開展碾壓活動。通過使用此類工藝能夠明顯的提升混凝土穩定性,而且對於壩體中存在的問題有着較高的抵抗水平。

1 水利施工中對各項材料的質量檢測

1.1 原材料

(1)對於技術應用到的所有的原料,必須出具品質證明材料,而且在使用之前要測試性能,具體的測試工作由實驗室進行。(2)碾壓混凝土的原材料現場檢測項目和檢測頻率,按規範執行。(3)掌控好骨料的水分比例。砂子細度模數允許偏差為 0.2,超過時應調整碾壓混凝土的配合比。(4)嚴格控制各級骨料含量。(5)嚴格按照種類以及生產時間放置添加劑,而且要保證放置區域的通風性良好,濕度正常。

1.2 拌和

(1)拌合好以後要稱量,如果稱量的時候出現了誤差,誤差大於偶然的波動區間的話,此時工作者要自行添加或是去除。(2)碾壓混凝土拌和質量檢測,在拌和樓出機口進行取樣。(3)混凝土強度檢測。a.混凝土質量檢驗以抗壓強度為主,同一強度等級 28d 齡期試件數,每 300-500m3成型試件一組,設計齡期試件數每 1000m3成型試件一組。b.混凝土質量檢查齡期,取用混凝土抗壓強度的齡期與設計齡期相一致。(4)混凝土抗拉、抗滲、抗凍及其他性能檢測頻率按規範及技術要求取樣檢驗。

1.3 外加劑

外加劑的添加需要根據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配比,其主要作用是使混凝土機構施工條件特殊情況下調節混凝土性質,在混凝土裏面燒放置一些添加劑的話,可以確保結構的強度能夠有所增加。在工作中我們必須認真控制外加劑,如果外在環境不一樣的話,我們就要結合環境特點合理的添加,而且要確保計量精準。

2 水利施工中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

2.1 模板施工技術

要想確保混凝土一直提升的話,就要控制好模板的品質。一般來説,碾壓模板都是採用普定拱壩上下交替懸臂鋼模板進行製作的,這兩個面板能夠分隔,也可交替升高,此時就使得建設速率變快。當我們開展水利項目建設工作的時候,必須要不斷的優化施工工藝,在確保混凝土連續升高的時候,確保模板連續上升,確保溢流台階能夠一次成型。當我們建設索營項目的時候,使用的是分塊持續升高工藝,它的設計符合連續澆築特徵,能夠確保模板上升持續,利用分塊平層連續上升的方式對大壩碾壓混凝土進行相關的澆築,實現了主體大壩連續上升 31m 的記錄。如果壩體的形態比較複雜,曲率變動較為明顯的話,我們可以通過收縫措施來調節模板,確保施工速率提升的同時,還能夠保證項目的品質優良。

2.2 碾壓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的抗滲處理

(1)通常在碾壓混凝土壩體與壩基之間澆築一層常態混凝土墊層,在壩體上下游面設 1.5-3.5m 厚的常態混凝土作為防滲體,上下游防滲體常態混凝土與壩體碾壓混凝土同步搭接澆築上升。(2)混合物質的.滲透指數不大,而且會伴隨水頭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它的縫隙能夠自行癒合,能夠很好的應對變形問題。不過目前仍舊面對一個不利現象,即材料嚴重老化。該問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得到合理的處理。(3)預製混凝土塊座漿勾深縫防滲,用水泥砂漿進行橫縫座漿,縱縫填漿勾縫,它的好處是能夠替代模板,活動速率較快,而且工藝不復雜。

2.3 碾壓工藝

具體包括:(1)每個鋪築層攤平後,按 2+8+2 及時碾壓,從混凝土拌和到碾壓完畢的最長允許歷時小於等於 1.5h.(2)大壩上下游二級配碾壓混凝土防滲區碾壓方向應垂直水流方向,其餘部位也宜垂直水流方向。(3)平倉後由一台振動碾及時跟進無振碾壓 2 遍,其後數台振動碾按要求的有振碾壓 6-8 遍平行錯距碾壓,碾壓條帶間的搭接寬度應大於等於 20cm,接頭部位重疊碾壓 2m,最後由一台振動碾無振碾壓 1-2 遍。(4)振動碾的行走速度控制在 1-1.5km/h.

(5)碾壓混凝土允許層間間隔時間應小於 4h,碾壓混凝土和變態混凝土接頭處,待變態混凝土振搗完畢後,應使用小震動碾進行復碾12-16 遍。

2.4 掌控初凝用時

對於實驗工作來講,我們必須結合當時的狀態來合理的測試材料的初凝用時。在具體的測試的時候我們會面對很多的干擾要素,此時就要依靠工作者結合本身的工作實踐以及當時的具體狀態合理判別。當氣温較高的時候,我們要儘快進行攤鋪以及碾壓之類的工作,而且要對其表層噴灑水霧,目的是為了保證濕度。此時初凝用時要相對長一些,通常會增加大約兩個小時。

2.5 墊層混凝土施工技術

在之前的時候,我們在開展混凝土壩墊層碾壓工作的時候,使用的是普通的混凝土,而且搭配對應的輸送裝置。通過分析我們得知,目前澆築工作大多數是在基巖面上直接進行的,使用的是碾壓混凝土,此舉不但能夠使得建設的速度加快,而且還能夠更好的掌控壩體的温度。

3 提高我國水利施工質量的措施

在我們國家,碾壓混凝土壩的應用非常廣。在開始建設的時候,它們的體積受限,這種問題的形成主要和技術本身的侷限性有關。

最近幾年,該項技術不斷髮展,此時很多高壩得以完工,這不但能夠體現出時代發展的特色,還能夠從中得知拱壩的比例不斷提升。自從使用了這種技術之後,我們國家的拱壩在總壩體中佔據的比例高達六分之一,其中還有一些雙曲薄拱壩、100m 級高拱壩。

3.1 掌控好原料的品質

通常來講,碾壓混凝土由水泥、水、粉煤灰以及添加劑組成。要想確保它的品質良好,首先就要保證這些原料的品質較高,必須保證它們符合相關的規定。在具體的開展工作的時候,相關機構要認真測試原料的品質,做好取樣活動,如果發現了品質較差的原料,必須堅決棄用,而且要追究相關方的責任。

3.2 其他細節

在工作中我們必須注意以下問題:在碾壓之前,確定其稠度是不是符合規定;材料的出機氣温以及澆築氣温是不是合乎規定,假如不超過 4℃或大於 32℃的話,就要制定應對策略;藉助壓實設備提升其密度,假如密度還是不達標的話,就要多次碾壓一直到達標為止,而且還要明確問題出現的原因。

4 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得知,由於科技不斷髮展,此時碾壓混凝土工藝獲取了顯着的發展,正被大範圍的應用到水利項目之中。當我們開展水利建設工作的時候,通過使用該項施工工藝,能夠獲知場地的具體狀態,進而明確施工要素,最終獲取利潤。

參考文獻:

[1]韓可林。碾壓混凝土大壩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

[2]宮凌傑。碾壓混凝土施工綜述[J].東北水利水電,2009(1):17-19.

[3]艾偉,付飛熊。水利水電工程中碾壓混凝土大壩的施工技術[J].北京農業,2013(21):117-118.

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與澆築養護技術

1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意義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應用極為廣泛的材料。混凝土的造價低廉、性能穩定、質量良好,滿足了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的需要,在工程施工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實際上,施工實踐表明,做好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嚴格遵循施工技術,重視澆築和養護施工,不僅能夠促進水利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還能夠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對降低水利工程成本,提高水利工程建設效益和質量有着重要作用。

2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嚴格遵循施工技術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須重視的內容,在施工中只有嚴格遵循施工技術,才能確保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在拌和、運輸、振搗過程中都應該遵循規範要求,從而確保水利工程質量。

2.1 水利工程混凝土拌合技術

首先根據施工規範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做好水泥、砂石、外加劑的選擇工作,確保材料質量合格。當合理確定混凝土各種材料後,對材料進行取樣試驗,交給由有資質的實驗室進行配合比設計,以確保試驗的準確性,方式混凝土配合比出現錯誤,確保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在混凝土適配試驗完成後,檢測混凝土性能,從而保證混凝土滿足水利工程施工要求,接下來進行大規模的混凝土拌合施工。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該根據施工的具體需要,經常檢驗其骨料的含水量,並根據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確保含水量滿足規範要求。投料時應該根據攪拌機的需求量合理控制投料數量,注意不能超過攪拌機的額定容量,避免出現堵塞現象。混凝土攪拌過程中還需要隨時監測拌料的坍落度,保證坍落度滿足要求,防止出現離析現象,提高拌和質量,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做好準備。

2.2 水利工程混凝土運輸技術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運輸也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內容,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能忽視該項工作。一般應該根據水利工程施工的具體需要,採取不同的運輸方式和運輸設備。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採用的是垂直運輸方式,一般選用提升架、起重機等設備。而如果採用的是現場攪拌的混凝土,一般運用手推車、小型翻斗車運輸。另外,為了確保混凝土的質量符合要求,在整個運輸過程中應該確保混凝土的勻質性,要防止出現離析現象的發生,避免降低混凝土的流動性,從而更好適應水利工程施工的需要。還需要重視的是,為了減少混凝土運輸時間,提高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效率,使得混凝土能夠在施工之前就澆築完成,應該儘可能減少混凝土運輸的週轉次數,節約時間,促進施工任務順利完成。

2.3 水利工程混凝土振搗技術

振搗是不可忽視的內容,對保證整個水利工程混凝土質量具有重要作用。為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澆築後要及時進行混凝土振搗,使混凝土充滿模板的每個角落,提高混凝土均勻性和密實性,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在施工中,混凝土振搗有機械振搗和人工振搗兩種方式,一般採用機械振搗方式,如果工程量小或使用塑性混凝土時,往往運用人工振搗方式。振搗過程中要注意快插慢撥,均勻選擇插點位置,避免出現漏振現象。

插入振搗棒時應該使其進入下層混凝土當中,防止混凝土中間出現縫隙現象。對於每個插點應該持續振搗 20-30s,確保振搗效果。表面無下沉、無氣泡、無泛漿,出現水平面的時候,可以停止振搗。

3 水利工程混凝土澆築養護

澆築和養護是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重要內容,施工中為了提高質量,必須做好這兩項工作,按照以下流程進行施工。

3.1 水利工程混凝土澆築

混凝土澆築前要檢查鋼筋和模板,確保滿足混凝土澆築要求,同時還要根據施工的具體需要,採取適當的澆築方法。在合理確定澆築方法之後,確保混凝土下落高度小於 3m.假如分層分塊澆築混凝土,確定每層澆築厚度的時候應該考慮鋼筋的密集程度和結構特點等情況。通常每層澆築厚度不大於 200mm,為保證施工質量,混凝土澆築要連續進行,即使要間隔施工也應該儘可能縮小間隔的時間。水利工程澆築混凝土過程中,對鋼筋、模塊等出現的變動,要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整改和應對。

如果澆築面積較大,混凝土可以進行單獨澆築。如果是無法連續澆築的地方,應該預留施工縫,為澆築創造有利條件,保證整個水利工程混凝土澆築效果。

3.2 水利工程混凝土養護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完成後,要及時進行養護,一般在表面進行灑水養護,從而保證表面的濕潤,還要覆蓋草簾,確保養護效果。養護時間一般不少於 14d,避免出現裂縫的情況,提高整個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

4 結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具有質量穩定、價格低廉等多方面的優勢,滿足水利工程施工的需要。今後在施工中應該嚴格遵循施工工藝流程,做好拌和、運輸、振搗施工,並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澆築,加強混凝土養護,從而確保整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

水電水利工程中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

1 前言

水電水利工程對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有很大的影響,同時水電水利工程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有很高的地位,近年來,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我國水電水利工程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在進行水電水利工程施工時,施工單位經常會用到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這種技術能極大的提高水電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下面就水電水利工程中預應力混凝土施工進行分析。

2 預應力混凝土的特點

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是指將預應力施加在普通的混凝土上面,這樣就能有效地防止普通混凝土出現裂縫的現象,就能充分發揮出鋼筋的作用,達到夯實基礎,提高水電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目的。預應力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原理是:在混凝土結構的受拉區域,或者在構件的受拉區域,張拉鋼筋,然後將鋼筋張拉的回彈力施加到混凝土上面,這樣混凝土會在預壓應力的作用下,產生一定的壓縮變形,當受拉結構的受拉區混凝土發生拉伸變形時,其拉伸變形會與之前受到的壓縮變形相互抵消,混凝土結構只有受到持續不斷的外界作用力,才可能發生拉伸現象,這樣就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發生。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能有效地提高鋼筋混凝土的使用壽命,提高鋼筋混凝土的抗裂性和強度,因此,在水電水利工程中有十分廣泛的應用。

3 水電水利工程中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

3.1 先張法施工技術

3.1.1 先張法施工

先張法施工技術是在混凝土澆築前,先張拉預應力筋,然後將張拉好的預應力筋臨時固定好,進行混凝土澆築,當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 75%後,即混凝土和預應力筋的黏結力滿足相關要求,將預應力筋端部放鬆,這樣就能對混凝土產生一個預壓應力。一般情況下,先張法施工主要以機組流水法、台座法為主,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採用機組流水法時,會在鋼模中生產構件,由鋼模承受預應力筋拉力,構件會以流水的方式連接鋼模,然後通過固定機組完成張拉、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養護等施工環節。採用機組流水方式施工時,需要利用大量的鋼模,同時施工過程對機械化程度要求比較高,施工結束後,還需要進行蒸汽養護,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要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確定是否採用該施工方式。

施工單位採用台座法進行施工時,先在固定的台座上,將構件生產好,然後向台座施加預應力筋的張拉力,在施工過程中,預應力筋的張拉、錨固、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養護、預應力筋放張等都是在台座上完成的。採用台座法進行施工時,施工單位不需要採用過多的施工機械設備,在進行混凝土養護時,可以自然養護,也可以濕熱養護,因此,台座法在預應力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有比較廣泛的應用。

3.1.2 混凝土澆築及養護

在進行混凝土澆築前,必須要對混凝土的坍落度進行檢查,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一次性完成澆築,不能在澆築過程中發生中斷,也不能留下施工縫,一般情況下,施工單位要保證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低於 C30,在施工過程中,為有效地降低混凝土收縮引起的預應力損失,施工單位要在配置混凝土混合物之前,通過試驗確定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並最大限度的降低水灰比,從而為混凝土澆築質量提供保障。在製作混凝土構件時,施工人員要將其振搗密實,確保混凝土的黏結力和強度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澆築、振搗結束後,施工人員要做好混凝土養護工作,混凝土的養護時間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般情況下,混凝土養護時間不能低於 7d.

3.2 後張法施工技術

3.2.1 孔道留設

採用後張法進行施工時,不需要利用台座,施工人員可以直接構件上張拉預應力鋼筋,後張法的靈活性很高,在預應力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在後張法施工過程中,孔道留設是十分重要的一道施工環節,常用的孔道留設方法有抽芯法和預埋管法,其中抽芯法的使用時間比較長,技術相對比較成熟,同時造價也比較低,但這種施工方法的侷限性比較強,例如在大型結構、多跨連續結構、特種結構中抽芯法無法實現密集的孔。

一般情況下,抽芯法可以分為鋼管抽芯法和膠管抽芯法兩種情況,其中鋼管抽芯法的應用比較廣泛,在施工過程中,首先將鋼管埋設在模板孔道位置,並保持鋼管表面光滑、平順,鋼管的長度要控制在 15cm,如果構件的過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兩根鋼管,兩根鋼管用套管連接在一起。在進行混凝土澆築時,施工人員要注意轉動鋼管,同時要在混凝土終凝前,將鋼管抽出來。膠管抽芯法可以應用在曲線孔道留設,也可以應用在直線孔道留設,膠管的彈性比較好,在拉力作用下,能有效地縮短斷面,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在混凝土初凝後,將膠管抽出來。

3.2.2 預應力鋼筋張拉

對於後張法預應力張拉,其控制應力值要小於先張法,採用後張法進行鋼筋張拉時,由於混凝土在此之前已經受到彈性壓縮,張拉力能得到一定的彌補。後張法預應力張拉有一端張拉和兩端張拉兩種情況,對於比較短的直線預應力鋼筋,要儘量選擇一端張拉法,在張拉過程中,要保證孔道中心線與鋼筋張拉力作用下重合;對於曲線預應力鋼筋,要儘量選擇兩端張拉法,在張拉過程中,要保證孔道中心線末端與鋼筋張拉力作用線重合。

4 預應力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4.1 加強施工材料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為確保預應力混凝土施工質量,施工單位要加強施工材料管理,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單位要對配製混凝土拌合物的水泥、集料等進行認真的檢查,保證水泥沒有出現受潮、變質等現象,保證集料的粒徑符合相關規定。在配製混凝土拌合物時,施工人員要對水泥的用量進行嚴格的管控,確保混凝土拌合物的綜合性能符合設計要求。

4.2 加強施工過程管理

在水電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任務比較重,施工質量要求比較高,因此,施工單位必須加強施工過程管理,注重機械化施工管理,合理的劃分施工區域,科學的組織施工,並協調好預應力混凝土施工與其他工序的關係,從而為預應力混凝土施工質量提供保障,確保水電水利工程的順利進行。

5 結語

水電水利工程建設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水電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不斷提高水電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是提高水電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措施,加強水電水利工程中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慶東 . 水電水利工程中預應力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探討 [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2(32):284.

水閘工程混凝土防滲牆施工工藝與質量管理

混凝土防滲牆是水利工程中比較常用的防滲漏工程,近年來國家對於水利工程的重點發展,比如三峽大壩等大型水利工程等有效地調配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工程,相應的防滲漏問題也成為了國家水利部門比較關注的課題之一。目前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如水庫、水閘和堤壩的修建等項目中都能得到運用且發揮出了顯著的防滲作用。

1 工程概況

1.1 水閘的具體情況該水閘工程為4孔*4m的排水閘,其最大的排水量為104m3/s,閘室總長為18.5m,淨寬為16.4m.其底板厚1.0m,閘底檻高程為-2.3m,邊墩和中墩厚度分別為1.2m、1.4m,頂高程為12.0m,胸牆底高程為2.4m.1.2 防滲牆施工的特點經過該工程現場的情況以及地層的特點等進行分析,總結出其主要包括以下四個特點:(1)若與閘基振衝碎石樁等同時施工,那麼會互相出現干擾情況;(2)汛期施工時,其河牀的水位變化較大,防滲牆的槽孔穩定性受到威脅;(3)該地區的地質條件相對複雜,即地層結構的變化非常大,還存在架空塊和鬆散石層,造孔漏漿的問題十分嚴重;(4)在水下地基中淤泥非常厚,在一期施工階段和二期施工階段會受到接頭處的水滲漏的影響等。

2 施工工藝流程

本工程的防滲牆的槽孔的施工分為兩個階段,在進行對槽孔的施工時一般採用“鑽劈法”進行,即先使用衝擊鑽機將主孔鑽好,然後再使用“劈”的方法進行副孔的施工,槽孔施工完成之後再使用泥漿將防滲牆壁進行固定,然後使用抽砂桶將槽孔中的渣子進行清理。其具體的施工程序詳見圖2所示:【1】

3 混凝土施工技術和其質量控制

3.1 地層條件比較特殊的條件下造孔技術的措施

3.1.1 孔斜的預防和處理措施。本次研究的水閘所處的地層環境十分複雜,一些地層中含有處於鬆散狀態的塊石,這就導致在鑽孔的過程中會出現孔斜的情況發生,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鑽孔時則要選用勤提鑽,使用輕打的方式進行成孔處理;若該種成孔方法不好需要對該地區回填高強度的碎石,然後再行衝擊孔段,將原有的碎石和回填的碎石均在衝擊的作用下鑽碎,取得好的效果。

3.1.2 塊石密集層和架空層的處理。該地層中有一部分分佈有大量的孤石和大塊石,對於大塊石採用鑽孔預爆措施進行分解,對於難以處理的部位則可以採用水下鑽孔技術進行處理。

3.1.3 漏失地層的處理。在一期的防滲牆施工過程中會經常遇到漏漿的事故出現,出現漏漿的主要原因是該區域的地層比較鬆散、空隙比較大且為架空層等。

為了避免更多的泥漿發生流失,要在施工之前準備足量的黏土、鋸末或者水泥等,一旦出現漏漿現象立即進行處理。在防滲牆施工過程中漏漿的處理方法非常多,如:(1)如果在造孔的地層出現漏漿現象則立即向孔內投入黏土,通過這種方式提升泥漿的黏稠度,另外還要時刻注意漿面的變化情況,適時地進行泥漿的補充;(2)堵漏必須儘早和及時,如果在施工的過程中突然發現槽孔內的漿面飛速下降,那麼就表明是漏漿情況發生,此時應該立即停止鑽孔,並及時地進行處理,避免造成更多的漿液滲漏;(3)捨棄不符合泥漿指標的泥漿,嚴格控制泥漿的質量,務必要確保槽孔內泥漿質量符合工藝要求;(4)若需要在槽孔的上部再行開孔,施工技術人員一定要控制鑽孔的速度,儘量使鑽頭的速度緩慢地進入且不會對下方的槽孔壁產生擠壓。

3.1.4 塌孔的處理。由於本次研究的水閘其地質條件比較複雜,如果堅持使用衝擊鑽孔技術一定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在成孔施工中塌孔現象發生頻率非常高,部分槽孔在成孔完成之後也會出現塌孔的情況,直接影響設計孔深和測量孔深之間的數據差異。鑑於此,如果在成孔施工的過程中發生塌孔則可以通過回填黏土的方式再重新鑽進施工,在成槽之後的第一時間澆築混凝土處理,從而確保成孔質量避免塌孔現象的發生。另外在造孔時和成孔後都要觀察其孔槽內泥漿液麪情況,如果有氣泡生成那麼表明很有可能出現塌孔現象,則立即停止或進行回填黏料重新鑽孔,有效地預防重大事故的發生。

3.2 清孔和空地淤積控制

槽孔在鑽進完畢之後,其在鑽進過程中產生的渣子等都會沉澱在槽底,如果不予以清理那麼將會直接影響到其解除部位的防滲效果;若在高水頭的作用下很有可能產生集中滲流的情況。孔槽底部的沉渣沉積較多也會導致整個防滲牆發生沉陷甚至是變形,沉渣在泥漿中將會不斷地沉積在混凝土表面,也有可能直接包裹在混凝土中,從而成為整個防滲牆中最不穩定的結構,另外沉積的沉渣也會阻礙混凝土的流動使得底部混凝土的厚度達不到要求。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對於清渣的操作主要採用的是抽筒抽砂的方法,該種抽砂的方法操作相對比較簡單,其缺點是施工效率低,對於泥漿的損耗非常大,在施工操作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上下提動抽筒,不斷地攪動孔槽底部的沉渣直至所有的沉沙完全抽乾。由於該種抽砂的方式具有明顯的侷限性,所以我們一般使用的是反循環清孔法。在清孔完成之後可以在距離槽底不遠的位置進行取樣檢查,來判斷抽砂的效果。

3.3 接頭孔的處理

單元牆段之間都是利用一個個接頭將其連接成一個整體,所以其最為薄弱的部位就是接頭位置,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接頭位置的施工嚴格要求,這樣才能夠避免後期使用過程中滲漏的發生。該水閘在施工時其接頭位置採用鑽槽法進行連接,該種工藝的優點是操作比較簡單,施工過程中不需要專業性非常強的設備,接頭的接縫非常穩定和牢固,但是在施工過程中比較耗費人工,同時還會佔用較多的牆體(一般佔用牆體材料≥10%)。

鑽槽法的施工質量是受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一是接頭孔在成孔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在接頭孔的鑽進前一定要精確其位置;其二是在二期施工過程中,清孔泥漿對於一期槽孔端面的刷洗質量,倘若泥漿的含沙量較大,相應的其黏度也會降低,而沉積的泥沙會擠到端頭接縫部位,所以在施工中採用質量優良的泥漿,同時保證足夠的刷洗次數才能形成連續狀態的牆體壁。

3.4 澆築混凝土及其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澆築開始前需要了解槽段長度、各個槽孔的孔深以及渣子沉積情況,在混凝土澆築開始時向澆築槽內先注入少量的砂漿,其目的是將沉積在槽底部的渣子衝散等;澆築時必須對各個導管中混凝土入孔的速度進行控制,在澆築時一定要間隔30min或者更短的時間內檢測混凝土面的深度,每隔1h對各個導管內的混凝土面的深度進行檢測,將每一個澆築導管內的混凝土面高差保持在小於50cm,這樣能有效地防止牆體夾泥的情況發生。

4 結語

在現如今的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防滲牆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技術也越來越成熟,在世界範圍的水利工程發展過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凝土防滲牆技術還具有工程造價低、施工速度快、防滲漏效果顯著等特點,從而顯著地緩解了河壩或者水庫等滲漏問題,相信在以後水利工程的發展中,防滲牆的應用會更加廣泛,造福更多的人民。

參考文獻

[1] 武海峯,朱傳雲。西南水閘混凝土防滲牆施工技術[J].廣東水利水電,2013,(30)。

[2] 高安仕,鍾恆昌,秦峯。淺析水閘防滲與排水體系設計[J].治淮,2013,(6)。

[3] 王華南。青草沙水庫下游水閘圍堰工程中旋噴樁防滲牆的優化及應用[J].江西建材,2014,(3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yunshu/pw7n2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