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重陽節 >

重陽節登高望遠隨筆5篇

重陽節登高望遠隨筆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登高望遠隨筆,歡迎閲讀與收藏。

重陽節登高望遠隨筆5篇

重陽節登高望遠隨筆1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每年的重陽節媽媽都要帶我去爬南山。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流傳很多年。重陽節的傳統風俗有五種,一是登高,那正是秋高氣爽、景色宜人,也是爬山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登高的人要佩戴茱萸,茱萸是一種帶有濃烈香味的植物,可以驅趕蚊蟲,茱萸還可以製作藥酒,養身祛病。三是飲酒賞菊。農曆九月正是菊花盛開的時候,觀賞千姿百態的秋菊,喝幾杯菊花酒,也是重陽節快樂事。四是吃重陽糕。人們把糧食做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所以吃重陽糕就可以步步升高。五是開展尊敬老人的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為什麼重陽節有這麼多風俗習慣呢?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河南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折磨。有一個青年叫恆景,他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不畏艱險找到法力無邊的仙長,經過勤學苦練,終於練出一身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對恆景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並且教他避邪的用法,讓恆景趕快回家去。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杯菊花酒,做好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不敢往前,臉色大變,這時恆景揮着降妖寶劍追下山來,一下就把瘟魔刺死。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插茱萸、飲菊花酒的風俗就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現在的重陽節也是“老人節”,這一天我在家還給外公外婆盛飯、講笑話、彈琴給他們聽,做很多敬老愛老的事情,大人們都很開心。重陽節不僅讓我們登高望遠,身心愉快,還讓我們懂得要關心老人,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重陽節登高望遠隨筆2

我最喜歡在家鄉過重陽節了。重陽節前一天,孩子們都會鬧着父母親或奶奶做桐葉粑吃。從山上摘來新鮮的梧桐樹葉,洗淨備用,把花生米、臘肉、香腸等各種配料炒得香噴噴的,搗碎後和上一點野菜、紅糖,裹上面粉,捏成餈粑形狀,放入桐葉中包好,捆實,或蒸或煮,即可使用,滋味甜糯綿軟,香氣撲鼻,叫人難忘

過去我的家鄉很窮,桐葉粑要在過節過年時才能吃上一回兩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如果哪個小孩運氣好吃到了包肉的桐葉粑,別的小孩準得羨慕死。記得有一次過重陽節,奶奶用野菜活着一點麪粉做了些桐葉粑,特意把其中一個裹有雞蛋的桐葉粑留給了我。我捧在手中,儘管心裏饞得要命,卻捨不得一口吃完,生怕這次吃完了,下次就沒有了,想留着慢慢品嚐。誰知就在這時,家裏的狗竄出來一口就把桐葉粑叼了去。奶奶安慰我説再給我包一個有雞蛋的桐葉粑,可翻遍了家裏的角角落落,也沒能再找出一個雞蛋來。那一年的重陽節,我眼淚汪汪地坐在桌邊,和大人們一起吃着粗糙而難以下嚥的野菜粑,心裏説不出是什麼滋味。

可現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幾年,家鄉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電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晝;修路了,家鄉不再貧窮閉塞。為通電通路這事,鄉親們可樂壞了!專門在寬敞的柏油馬路上敲鑼打鼓地慶賀了一天。現在過重陽節,桌上不但有雞鴨魚肉,連“百事可樂”等時髦的飲料也上了桌。桐葉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現在的桐葉粑不再只有難嚼的野菜,而是各種裏餡,各種樣子應有盡有,味道好的不得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為了讀書求學,我已離開家鄉來到了吉首。可每當我吟到王維寫的這首詩,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家鄉的重陽節,想到重陽節那令人回味的桐葉粑。

重陽節登高望遠隨筆3

今天是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叫老人節和登高節。我和爸爸、媽媽早已買好了豐盛的食物和水,準備一大早就去爬南山。

我們兵分兩路。媽媽騎單車帶着我,爸爸坐公共汽車,很快就到達了蛇口明華中心的南山腳下。在那裏我們會師了。然後我們開始往上走。走着走着我們看見那裏有許多人在一堆小草旁邊圍觀。我也走過去看了看,發現一條小青蛇隱藏在小草裏面。有人用打草驚蛇的辦法驚動了那條小青蛇。可它依然不動。我想,那也許是一條假蛇或死蛇吧!接着,我們又繼續往前走,我看到兩邊環繞的樹木,風景是多麼的優美。讓我想起了第六課的爬山虎。於是,我們開始尋找爬山虎的足跡,我仔細的搜索着周圍的植物。我在巖石上找,在草叢中找,還是沒有找到爬山虎的足跡。唉!真遺憾。

不知不覺的我們已經到了山頂了。山頂上人山人海,忽然我看見一家賣熱狗的小賣部,熱狗香噴噴的氣味讓我饞得直流口水。於是,就向爸爸要了兩元錢,買了一條熱狗,熱狗真好吃!我感覺到了勝利的果實總是甜蜜的。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成語,名叫“先苦後甜”。

接着我們開始下山了。下山時,我們踏着凹凸不平的山路,一步一步地往下走。終於又回到了山腳下。在山腳下我驚奇的發現了爬山虎。我仔細的觀察着爬山虎,我順着葉子和莖的方向一直看下去。果然發現有幾個小圓片,他緊緊地巴住了路邊的石牆。真神奇!

今天的爬山可讓我收穫不少,不僅讓我鍛鍊了身體,而且讓我親眼看見了爬山虎,還讓我看到了大自然許許多多美麗的'風景。以後我要經常來爬山,盡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麗。

重陽節登高望遠隨筆4

金秋送爽,又逢重陽。傲然綻開的菊花,芳香入鼻的陳酒,閒庭信步老年人的歡笑聲——邁步在街邊巷間,體會這濃濃秋意,心中湧起的是那份深深地的想念。

想到恰逢傍晚時光的雙親,從記憶裏冉冉升起日常生活往景,那温暖的絮叨,那家常的飯食,那縫紉的衣褲……這時,我的心裏滿是掛念,她們那時光浸染的雙鬢,是不是多添了幾根白頭髮?鋪滿老繭的兩手,是不是還那般強有力?以前為我擋風遮雨的人體,又往前彎折了幾度?每念及此,心裏不由自主慼慼。重陽季節,誰又能不感懷養育之恩、表達想念之情?

偕老登高賞景,飲菊花佳釀,享天倫之樂!古代人的美文優秀作品傳送了重陽節藴涵的温暖真情。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牧的“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自古以來只這般,牛山何苦獨沾衣。”沁人心脾。

現如今,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這一天列入老人節,很多人明白重陽節不但是一份詩酒情結的景色,也是一份真心實意心懷感恩的孝心。一句温暖的問好,一個傳統節日的團圓,一段親厚的家常話,為老年人送去歡笑,送去關懷,送去祝願。

“最美麗是重陽。”美麗的便是這一份孝心,美麗的便是這一份温暖。這一份美,在與家人的團圓中得到薰染和提升,放射出最真正、最質樸的幸福快樂和光輝。

重陽節登高望遠隨筆5

九九重陽是個登高望遠的節日,也是老年人的節日。週末,爸爸、媽媽和我一同去了姥姥家。

次日清晨,我們一家就開始爬雲龍山。剛到一半,姥姥姥爺就累得直喘氣,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歇息。我是不安分的,聽着耳畔松濤陣陣,看漫山紅葉繽紛,還不忘在林中搜尋一閃而過的小松鼠。最吸引我的是路邊的野花。話説“路邊的野花你別採”,怎麼能不採呢?山花爛漫,鮮豔奪目,點綴在綠草叢中,那麼招人喜愛。我像鳥兒一樣,追着蝴蝶雀躍,一不留神,就採了一大把。分了送給姥姥和媽媽,她們都很高興,抱在懷裏愛不釋手。

我們繼續向上攀登,途中遇到不少登山的人。我突然記起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些風俗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體現。

“哇!好美的山哦!”從小我就隨家人爬了無數次,但每次爬山都是姥姥姥爺揹我爬的。現在姥姥姥爺腿腳不利落了,不再是可以揹着我上山的體魄了,媽媽爸爸的額頭也爬上了皺紋。我的成長凝聚着他們的心血。在愛的氛圍中成長,我好幸福。成長是個過程,我願我的成長如爬山一樣,有時可以停下腳步,陪伴家人歇息片刻,欣賞路邊無限風景,採擷鮮花裝點他們的容顏,他們的夢。

山景無限,秋景旖旎,九月九日重陽節去登山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重陽節登高望遠隨筆3

今天是農曆九月九,傳統的重陽節,老人節,也是登高節。媽媽單位裏就組織了一場規模浩大的登小斗山、大斗山活動,參加人數有700多人。我和媽媽作為登山老隊員,擔當了開路先鋒,帶着幾位叔叔率先攀登。

伴着泉水叮叮咚咚的歌聲,我們上山了。沿着寬闊的水泥路筆直向前走,就能看到一個岔路口,一條是狹窄的山路,一條依舊是寬闊的水泥路。小路通向小斗山,大路通向大斗山。雖然名字這麼叫,但小斗山比大斗山更陡。

趁着大人們貼指示牌的時間,我環顧四周,發現這裏簡直是綠的海洋:竹子是綠的,野草是綠的,石頭上的青苔也是綠的……這些美麗的綠色,映得我腳印也泛着綠色的光芒,輕鬆極了。

牌子上寫着,接下來的路有些挑戰,我心想:對我這個爬山健將來説,還不是小菜一碟嘛。

山路彎曲陡峭,並且因為前幾天菲特的影響,有很多碎石塊被衝到路面上,幾個叔叔正在修路。我感受到了他們工作的艱辛,我們輕裝上陣都有些氣喘,他們更加累了,我們走在石頭路上,也是走在他們的汗水之上啊。

正想着,我也累得出汗了。回頭看看,已經登得很高,但抬着向上看,哇,還有這麼多台階啊,一眼都望不到頭,真像是通到天上一樣。確實好累啊,但我不能停下來,我要保證第一個到達峯頂。“前面這點走完,就會到了。”我給自己鼓鼓勁。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攀登,我們終於到了小斗山頂,完成了1/3的路程,再往大斗山去的路就平坦多了,我們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比起之前的持續登高,算是輕鬆多啦,我一鼓作氣,到達了鑑遠亭,之後就全部都是下山路啦。

爬山可以登高望遠,欣賞美景,還可以鍛鍊自己的毅力,呼吸新鮮的空氣。我喜歡登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ongyang/nn7o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