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冬至節 >

關於冬至習俗各地

關於冬至習俗各地

關於冬至習俗各地1

冬至節,山東相當大的一部分地區要吃水餃或者餛飩,有的還要喝酒。據説喝酒是為了暖身子,吃餃子是怕凍掉耳朵,因為“餃兒”諧音“膠耳”。山東一些地區普遍有學生拜老師和晚輩拜長輩的習俗,農家有祭祖的習俗。

關於冬至習俗各地

臨沂、鄒城、新泰等地有蒸冬的習俗。臨沂用五穀雜糧面蒸窩頭,鄒城蒸餑餑,傳説蒸冬是為了祈禱來年揚場時有風。民謠説:“蒸冬蒸冬,揚場有風”。古代蒸冬是為了慶賀陽至,冬至以後陽生,正如杜甫詩中所寫“冬至陽生春又來”。

山東有些地區,人們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團圓子或冬至團,即“湯圓”,以象徵團圓。餑餑和蒸窩頭其實是團圓子的演變。

山東民間有關冬至日的習俗內容豐富,形式各樣。

古代濟南、濟陽等地,官府慶賀如同春節讀書人也相互贈送賀卡。

莒縣的士大夫階層舉行酒會,叫做“消寒會”,畫“消寒圖”。鄒城則畫九九圖,同時親朋之間互相贈送禦寒用具,農家兒童則做“拿寨”、“打瓦”的遊戲,少年開始學武術,叫做“看冬”,但是沒有拜賀的習慣。據説孟子死於冬至日,鄉人非常悲痛,於是廢除慶賀冬至的儀式。

臨沂民間認為,冬至是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用火紙剪製衣服,焚於墓前,而後添土。莒縣則祀祖於祠堂,儀式十分隆重。

嶗山舊俗,冬至分兩天過節,第一天叫“鬼冬”,擺供祭祖,吃水餃;第二天叫“人冬”,吃包子。

臨沂、歷城、臨朐等地的婦女,習慣回孃家。慶雲、無棣從這天開始窖菜,婦女開始做針線。曲阜的婦女節前就做好布鞋,於冬至日贈送舅姑。鄒城開始築地窖、織蓆和紡線。

日照民間傳説冬至日如果雲迎日出、雲迎日落,則來年大吉。

即墨民間根據冬至日期在當月的月初、中旬或下旬來預測當年冬天的寒暖,民謠説:“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兗州市冬至修燧灶以祈求長壽。

山東話的幽默:分明蒜泥香

山東人見了面,開口:“咱爹咱媽好嗎?”這個“咱爹媽”,不是我的爹媽,只是你的爹媽。但套用了“咱”,好像也兼容我的爹媽,瞬間將我們倆捆綁成同胞兄弟了,親切地融為一體了,然後就沒有距離了,甚至兩肋插刀。而上海人説“儂姆媽”,則不兼容我姆媽,路歸路、橋歸橋,一碼歸一碼。

作為商業城市,上海人的習慣就是交易習慣:“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指示精確,涇渭分明。“咱爹咱媽”反映了北方的人情社會,含蓄、含糊,甚至可以不分彼此。在山東,託人辦事,剛想説聲謝,對方就會拍着你的肩膀:“嗨,咱是誰啊!”此處的“咱”是複數,包含你與我,咱,就是“被窩裏伸腿——沒外人”,相當於上海人的“兄弟道理!”但上海人“親兄弟、明算賬”。

在人情社會的山東,做人要“憨”,肯吃虧,在小縣城裏,低頭不見抬頭見,到處是熟人,這次吃虧,下次可能獲得超值回報,“朋友朋友,有來有去”。在上海這個商業大都市,到處都是“似曾相識”的陌生人,今天見面,可能終身不見,這次吃虧,未必有下次回報,所以做上海人,做人做事講究“筆筆清”,甚至朋友間聚餐,也是AA制。我不欠你,你也不欠我。環境不同,為人處世的標準也不同,“憨”到了上海,就是戇。

二十多年前,鄙人落魄江湖,在泰山腳下、火車站旁經商,每次押貨,晚上上海起運,早上到泰山,分配妥當後,我就坐在店堂口看書,等返滬火車,隔壁櫃枱是本地人,遞上一支煙,再遞上一句歇後語:“李老闆,你這是騎着牆頭看報紙——夾牆(加強)學習啊!”倘若換成上海話,就是“朋友,儂老用功格”,表達無誤,趣味則無。

“吃光、用光、當光”的月光族,毛病出在“開銷大於收入”,上海人斥之為“脱底棺材”,山東人則還原出他們的消費方式:“蹲着茅坑嗑瓜子——入項不如出項大”,褒貶都在其中!不僅形象,而且生動。

上海是個商業社會,上海人愛用數字,罵人也是數字:“十三點”,從字面上看,不知所云。談到這些年的變化,也喜歡用數字説話,動輒多少個億,對月開銷幾千元的升斗百姓來講,萬元還有感覺,上千萬頭就暈——抬頭滿眼都是五角星,上億就不知所云,每次聽這樣的描述,就像國中生補課,卻是博導來輔導,如聽天書。每次聽這類經濟講座,上面説得天花亂墜,下面聽得不知所云,老闆就會“嚯”地站起來:“朋友,勿要講得介大好口伐?”。山東人則不同,喜歡從老百姓“看得見、摸得着”的身邊事説開去。泰山地區下面有個肥城縣,現在也是擁有高樓、大賣場的城市了,回顧當初撤縣建市時的簡陋,老百姓是這樣描繪的:“一個市長,兩條馬路,三個警察”,也是數字,卻是生活中的數字,簡單得讓你發笑的數字。

同樣談城鄉進步,學者們滿紙統計數字,不貼肉,無痛癢。山東老鄉則用段子描繪:“我們剛吃上肉,他們改吃菜了;我們剛吃飽肚子,他們開始減肥了;我們剛進城,他們下鄉了;我們剛捨得用手紙擦屁股,他們用手紙擦嘴了。”

不僅有圖像,而且有故事,有情節,有差異,有規律,詼諧而具體,還捎帶些善意的挫人,罵人呢,還不帶髒字!讓你過目不忘,誰都聽得懂。我的山東老侉子唉!誰貶大葱味,分明蒜泥香,朋友,儂懂口伐!

山東人的行酒令淺顯易懂又快樂温馨

酒,一個頗具爭議的名詞,千百年來傳承着一種獨特的文化。不同的國家、民族、地區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理解與闡釋,沉澱了獨具風味的酒中文化。

酒令,中國獨有的一種酒文化,起源於儒家的“禮”,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一般説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在罰酒的過程中活躍了飲酒時的氣氛。

中國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無論是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猜拳,幾乎都能使當局者盡興,旁觀者養眼。

山東,古之魯國勝地,它的酒文化理所當然地滲透出當地獨特的風土民情。提起山東人飲酒,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曾經十八碗烈酒下肚,繼而打死老虎的酒中豪傑武松。無奈當時武松只是一人在獨飲,如若他與朋友對飲,區區十八碗的數字怎能盡興。

與山東人同桌共飲的人士深有體會,山東人那種豪爽、憨厚、倔直的性格在飲酒過程中得到了淋漓致盡的展示,甚至有時會讓某些遠方朋友招架不住。那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觸,似乎在這方齊魯大地更能獲得人們的共鳴。

也許是與山東人的性格有關,此地飲酒助興的行酒令趨於淺顯易懂,最普遍最常見的是“划拳”,也稱“猜拳”。這在一般正式的宴會上頗少見,如若有幸被邀參加朋友宴或親人宴,屆時你就會大開眼界。

酒桌上倆人一組,或父子或兄弟,桌前擺着各自的酒杯,面對面用手與嘴開始了吆喝與比劃。兩人各用自己一隻手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出手後的手指數字相加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字,如果父親所説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兒子就得喝酒。如果父子兩人説的數相同,不計勝負,則重新再來一次。

也許是山東人獨有的高嗓門,或是他們要在聲勢上壓倒對方,總之,每個人的吆喝聲都特別洪亮,再伴有划拳的手勢,嘈雜中帶有一種快樂與温馨,而且這種快樂情緒很容易感染周圍其他的人,塑造出“普席同樂”的氛圍。

當然,山東人粗中帶細,在划拳中也有自己的“友誼規則”。開局第一把划拳,兩人都只伸一根手指,齊聲喊“哥倆好!”從而表達“比賽第二,友誼第一”的友好精神。然後,才進入正式比賽划拳,負者罰酒的局面。

山東女子的罰酒方式則比較優雅,一般不使用划拳的吆喝手法,而是採用一種比較淑女的形式,即擊鼓傳花。

這是一種既熱鬧,又緊張,而且男女老幼皆宜的罰酒方式。賓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擊鼓,擊鼓的地方與傳花的地方是分開的,有時擊鼓的人還要矇眼或背對賓客,以示公正。

開始擊鼓時,花束就開始依次傳遞,鼓聲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則該人就得罰酒。因此花束的傳遞很快,每個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擊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時緊,有時慢,造成一種捉摸不定的氣氛,更加劇了場上的緊張程度,一旦鼓聲停止,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時大家一鬨而笑,緊張的氣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飲酒。如果花束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其它方式決定負者。

現在這種擊鼓傳花也多被用於茶話會或聯誼會,而且懲罰娛樂的手段也不僅用於酒類,可以罰人表演節目以示助興。

如若有人恰逢在山東,且又厭倦了無聊的正式宴會,那不妨拿起電話,跟山東朋友預約一下,去參加他們的家庭聚會或朋友聚會,那您就會有身臨其境的獨特感受。

關於冬至習俗各地2

冬至習俗: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在中華大地上,更是流傳下了豐富多彩的冬至飲食習俗,各地冬至飲食習俗也是很有趣的。例如,北方吃餃子,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而南方則吃湯圓、年糕、赤豆粥、黍米糕等。

湯圓

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對於有着“好吃不如餃子”習俗的其他北方人來説,也普遍有冬至吃餃子和餛飩的風俗。

在超市銷售冷凍製品專區可以看到,冷櫃裏擺滿了狀元、哈好妹、灣仔碼頭等各種品牌的速凍餃子和餛飩。不同地方的人們對餛飩的'稱呼還不一樣,比如廣東人把餛飩稱為雲吞,湖北人則稱之為包面,江西人稱其清湯,四川人稱抄手。河南人在冬至這天,要吃“捏凍耳朵”。原來,吃“捏凍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餃子的俗稱,據説是吃了餃子後,可以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裏,不會被凍掉耳朵。

江南一帶吃湯圓

古詩有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江南的超市裏,思念、海霸王等各種品牌的大大小小的速凍湯圓被擺在了顯眼位置,每個品牌的廠家促銷員都擺上一個電磁爐,將煮好的湯圓送給消費者品嚐,以此吸引大家購買。

據瞭解,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之一。廣東潮汕人把冬至稱為冬節。冬至的時候,他們也有吃湯圓的習俗,而且有“吃過冬節圓,就算大一年(歲)”的説法,意思是説,吃了冬至的湯圓,便又長了一歲。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在江南一帶尤為盛行。江南百姓在冬至前,常用糯米粉做成麪糰,包上精肉、蘋果、豆沙、蘿蔔絲等餡料,製成湯圓。對於江南人來説,“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因為“圓”有“團圓”、“圓滿”之意,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以此寄寓對來年閤家團圓的祈福。此外,江南水鄉還有在冬至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廣東人吃冬至肉

對廣東人來説,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所以,廣東人有句話叫“冬至大過年”。

據介紹,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其中,燒臘就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餘,準備一桌大魚大肉、臘肉臘腸,談笑風生地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大吉大利。有些廣東人還有在冬至這天向親朋好友送臘肉的習俗。為此,各家超市精心設置了紅紅火火的臘味坊,裏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臘肉、臘腸、臘鴨、火腿、鹹肉、燻肉等,不僅有散裝的,還有袋裝的,讓市民各取所需。為了吸引市民購買,有的超市還派出工作人員,在超市外面擺起臘味品攤檔,向過路的市民銷售臘肉製品。

泉州人“冬節不回家無祖”

泉州俗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説,故出門在外者,都會盡可能回家過節謁祖。冬節早晨,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後閤家以甜丸湯為早餐。有的人家還於餐後留下幾粒米丸,粘於門上,稱“敬門神”。泉州人吃丸,稱元宵丸為“頭丸(圓)”,冬節為“尾丸(圓)”,這樣頭尾都圓,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從頭到尾一切圓滿。但清嘉慶《惠安縣誌.風俗志》對冬節吃丸是這樣解釋的:“十一月,冬至,陽氣始萌,食米丸,乃粘丸於門。凡陽尚圓,陰尚方,五月陽始生,黍先谷而熟,而為角黍,以象陰,角,方也。冬至陽始生,則為米丸,以象陽,丸、圓也;各以其類象之。夏至不以為節,抑陰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葷素五味,入夜,又舉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餅菜。泉俗過年,一年中只有冬節、除夕和清明節要備辦嫩餅菜,據説都寓有“包金包銀”之意,旨在祈望家庭興旺發達。舊時如屬大宗望族者,還於是日開宗廟詞堂大門,舉行祭祖儀式,與清明節的那次祭祖,合稱春冬二祭。祭儀十分嚴格,參加者虔敬至誠。

在惠安,冬節除祭祖外,還有一些清明節同樣的習俗,如可於是日前後十大內上山掃墓獻錢,修墳遷地也百無忌諱。

寧夏銀川冬至這一天“頭腦”也能吃!

銀川有個習俗,冬至這一天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老百姓冬至這一天給羊肉粉湯叫了個古怪的名字“頭腦”。

五更天當家的早早地忙活起來,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淨、熬湯,熬好後將蘑菇撈出;羊肉丁下鍋烹炒,水汽炒幹後放姜、葱、蒜、辣椒麪翻炒,入味後將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後用醋一醃(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調和麪、精鹽、醬油;肉爛以後放木耳、金針(黃花菜)略炒,將清好的蘑菇湯加入,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就做好一鍋羊肉粉湯了。這鍋湯紅有辣椒,黃有黃花菜,綠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塊、粉條,黑有蘑菇、木耳,紅黃綠白黑五色俱全,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節,粉湯餃子做好後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餃子,就買吊爐三尖餅子、茴香餅子泡着粉湯吃。羊肉粉湯黃蘿蔔餡餃子,對銀川人來説是司空見慣的飯食,外地人一吃卻讚不絕口。在外地很少見這樣香辣可口的餃子,這也算是銀川的一種特色風味小吃吧。

上海:家家户户做湯圓

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説。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

標籤: 冬至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ongzhi/qv41o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