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精選端午節作文彙編九篇

精選端午節作文彙編九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端午節作文彙編九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到了,懷着激動的心情掛起了大紅葫蘆,雖不會包粽子,但也在外買了些回來,

也吃了雞蛋,以這樣的紀念的方式來紀念屈死的偉人【屈原】。

今早和婆家的父母哥哥妹妹等坐車去了水庫和山邊,一起釣魚和爬山,在這山水一色的地方,感到大自然的清新,放眼望去,都是滿目的`綠色,心曠神怡。空氣是那樣的清香;景色是那樣的迷人,在離開宣泄的城裏,在這裏感到了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好輕鬆啊。、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來飄去無影蹤;爸爸媽媽給我一把小傘,讓我在無盡的天地裏飄蕩。

當看到滿地的蒲公英,摘下一朵,用力的一吹,白色的花像一個個小雨傘飄向天空,突然想起兒時唱起的歌謠

想起兒時的情景,自己有些呆了,歲月催人老,可還催不沒曾有的回憶和童心。彷彿又回到了兒時。

中午,不會喝酒的我,主動的喝上了酒,雖很辣,但心裏熱乎乎的,環境渲染了我,暫時的忘記煩惱。

其實還是掩不去內心的痛,想念過世的父母,想念遠方的妹妹,想念遠方的--軍。用那無用的酒精來掩飾內心的世界。

在今天的節日裏,祝福我的親人、朋友、有緣的朋友們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作文 篇2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我在網上查閲了很多,以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説法最為廣泛。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在這天,家家户户都熱熱鬧鬧的,人們都會把艾草插在門窗上,艾草具有象徵意義,它預示着家人一年中身體健康,好運隨身。而且艾草的葉子能散發一種獨特的香氣,可以有效地驅趕蚊子,使蚊子、蒼蠅等毒蟲不敢靠近。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裏,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便不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

每到端午節這天,奶奶都會給我們包種類很多的粽子,有素的,也有肉的。當然,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為了學包粽子,我和爸爸媽媽特地早早的來到了奶奶家。奶奶知道我要學包粽子可開心了,兩眼都眯成了一條縫。奶奶從廚房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粽葉,還有蜜棗、花生、蛋黃、臘肉和板栗等等。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先把粽葉捲成一個漏斗形,再加入一半糯米,然後放上一顆慄仁和臘肉,稍微的用力把它們壓緊實,最後把剩餘的空間用糯米塞得滿滿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包粽子這麼簡單根本難不住我。可當我捆線的時候,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窩上的螞蟻團團轉。奶奶看到我焦急的樣子連忙上前幫我把一些糯米弄出了一點。“包粽子不能裝太滿了,但要包嚴實才好吃。”奶奶邊説邊把線遞給了我。我接過奶奶手中的線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樣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一口氣包了好幾個,而且一個比一個好,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心裏有説不出的喜悦。奶奶看着我包的粽子,也直誇我心靈手巧。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一出鍋,一股粽香味就撲鼻而來,解開粽葉,那晶瑩剔透的小東西就讓人饞涎欲滴,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到了晩上,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嚐着香噴噴的粽子,欣賞着電視裏的精彩龍舟比賽,那滋味在我看來比得上山珍海味,用人間美味來形容也不足為過,因為它飽含了家人之間的親情。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僅吃上了美味的粽子,而且還學會了包粽子,也看到了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啊!

端午節作文 篇3

也許我們老是在抱怨着韓國的無私,將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申請成為自己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在自己的身上尋找錯誤。有沒有想過:對於我們自己的節日我們還記得什麼?

當你種下鮮豔的聖誕樹虔誠的許下明年的心願的時候,是否記得再過幾天就是元旦

當你手捧鮮花與女友浪漫的度過情人節的時候,是否還記得七月七日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而我們自己的'呢?

説到國慶節想到的是七天的假期,卻又有誰能想想幾十年前革命的勝利;

説到端午節想到的是吃鮮豔的粽子,卻又有誰能想想屈原的滿腹愛國情操;

説到中秋節想到的是吃可口的月餅,卻又有誰能想想閤家團圓的滿家歡樂。

......

就是這樣,我們對於自己的節日僅僅記得那些能令自己高興的事情卻忘了它的意義。

而韓國呢?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端午是那麼的豐富,那麼的有趣。

想想我們自己吧,讓我們在我們自己的身上找到失去的原因,讓我們一起攜手,將我們自己的獨特在世界中展示,萬不可在開放中迷失自己,重新上演“邯鄲學步”的歷史啊!

端午節作文 篇4

以前的端午節都是和父母在公園度過的,但是今年的端午節卻是在農村度過的。而且,這次端午節我也過得與眾不同。

早上兩點多鐘時,我起牀穿好衣服後走出門去。一般在這個時候,人們都會起牀去踏青。但是我想:一到端午節就踏青未免太沒意思了。所以我突發奇想——去放羊。

我拿起鞭子,大舅在前面領着羊,很像一隻“頭羊”帶着羊羣。我在後面揮動着鞭子,趕着羊羣。不一會兒,就到草地了。羊們一頭扎進草地裏吃着那些綠油油的草;大舅則坐在一旁聽着收音機。我望着那大片的草地,那綠色美得讓人無法形容。這種綠色在城裏是看不到的,在城裏甚至連草也看不見幾顆。我看的如醉如痴,禁不住躺在了草地上睡着了。

早上五點多時,我回到了大舅家,早餐是粽子和煮的自家雞下的雞蛋。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時拿雞蛋和小朋友們比賽的情形:上國小時,班級裏舉行了敲雞蛋的比賽,拿雞蛋小的那一頭互相敲擊,贏得那個雞蛋會被我們稱為“雞蛋王”,然後,“雞蛋王”會在我們的注視下被他的.主人吃光。想罷,我拿起雞蛋互相敲擊,然後,我將剩下的那個贏了的雞蛋吃得一乾二淨。

傍晚時我和大舅一起去接舅媽。舅媽在温室大棚裏摘了一天的豆角。一到了那兒,我就鑽進了大棚,那豆角秧已經頂到了棚頂,豆角也已經長得很長了。大舅把豆角都裝上車後,沒有了我坐的地方,我也就只好坐在了“豆角車”裏。可是我覺得還是躺着比較舒服,便躺了下來。一路上的顛簸就猶如坐過座山車一樣刺激,像要掉下去一樣。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火炕上,圍着飯桌,吃着餃子,感到非常開心。

今年的端午節給我留下了許多快樂而又很美好的回憶,他已經刻在了我的腦海裏,永遠也忘不掉。我很希望明年的端午還能在農村度過,它雖然不像南方一樣熱鬧,卻使我無法忘記。

端午節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描寫端午節的兒歌,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節的來歷有很多,其中一個來歷是這樣説的:相傳古代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自己卻無能為力,心如刀割。於是,在五月初五那天,屈原寫下了絕筆《懷沙》,跳進了汨羅河自盡。當地人民駕舟營救,便有了今天的競渡。人們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江喂蛟龍以保全屈原的肉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個習俗,在這一天裏,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都會舉行龍舟大賽,來悼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有一個習俗是吃粽子,但我更好奇的是粽子是怎麼包出來的。這不,媽媽又開始忙碌了,這次,我緊跟在媽媽的身後,誓要弄清楚包粽子的過程。原來,包粽子前先要做好準備工作:洗粽葉,泡糯米。我問:“今天包粽子嗎?”“是啊!下午包。”媽媽説。“為什麼要這個時候泡呢?”我説,媽媽説:“因為提前泡四個小時,容易熟,口感好。”很快就到了下午,媽媽開始包粽子了。首先,她取出三片葉子,粽葉在媽媽的手裏像施過魔法一樣,一眨眼就變成了一個精緻的“小漏斗”;然後,媽媽將白花花的糯米和甜蜜蜜的棗裝進了“小漏斗”裏。最後,媽媽用白線將這個似方非方,似圓非圓的粽子綁起來,一個綠瑩瑩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粽子包好後把它們放進鍋裏煮四十分鐘,再泡三四個小時,讓它們入味兒。香噴噴的粽子會讓你食慾大開。

我吃着香香糯糯的粽子,眼前忽然浮現出了屈原投江的畫面,以前我以為粽子是一種美食,現在才知道五月初五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作為國小生的我,一定要學習屈原愛祖國,愛人民的精神。

端午節作文 篇6

“寶貝,起牀了!寶貝,起牀了!”還在睡夢中的我被媽媽輕輕地喚醒,迷迷糊糊中,媽媽在我的手腕上繫上了五彩絲線,快樂的端午節。這時,我突然意識到今天是端午節。我趕緊起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好衣服,和媽媽一起興致勃勃地向江邊走去。

江邊的空氣清新宜人,我用雙手捧起江水,洗了洗眼睛,感覺眼睛一下子特別明亮。我們隨着熙熙攘攘的人羣來到了江北公園,只見一條長長的條幅上寫着:吉林省松原市伯都訥首屆藝術節,兩條充滿氫氣的金色巨龍在江面盤旋,準備參加龍舟比賽的隊員們個個精神飽滿,隨時準備出發。

只聽“呯”的一聲槍響,一條條龍船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而出,岸邊上的吶喊聲,助威聲,加油聲,龍船上的.鑼鼓聲,響聲震天,使得船員們拼盡全勁奮力向前劃,快樂的端午節。每個人的神情都那麼凝重,汗水從頭上止不住地留下來。賽龍舟的場景既激烈又刺激。

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激烈的龍舟表演,欣賞着江邊的宜人風景,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7

每年,我們要經歷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其中農曆五月初五是端陽節,還叫五月節、端午節等,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流傳至今也留下了很多傳統習慣,説起來還挺有趣的。

我記得在這天有很多活動要參加,清早,天才矇矇亮,我還在夢中就被媽媽叫起來,睡眼朦朧地去河邊洗臉,傳聞説可以耳聰目明。早晨的河水很涼,洗到臉上一下就精神了很多,好像真有治病的神奇功效似的。洗完了臉,還要去野地裏或山坡上採集艾蒿,回到家插到屋檐下或門框邊,據説有驅邪避災,以保家人平安的寓意。吃飯時媽媽把一盆煮熟的雞蛋端上桌,雞蛋要紅皮的。雪白的蛋清,金黃色的蛋黃看着就喜慶。茶餘飯後開始吃最我喜歡的'粽子,據説吃粽子還是古人為了紀念詩人屈原流傳下來的習俗。一團糯米和小紅棗被竹葉包裹着,最外面還用一根紅色細線捆着,解開那條細線,一層層地剝開竹葉,糯米那種黏黏的感覺和香甜的味道愈加濃厚,真是讓你垂涎欲滴,急不可耐。這些活動,聽着好像都在悄無聲息地進行,不像有些地方在端午節這天舉行龍舟賽,龍舟上的人狠命地地划水,岸上的人扯破喉嚨齊聲吶喊,可謂驚天動地,氣氛熱鬧非凡,恨不得把地球鬧翻過來。

民俗讓生活有了期盼,讓我們有家的滋味。

端午節作文 篇8

在五月三十日我們去了國小,慶祝了六一,有好多節目,我們一步一步在太陽底下走過去,有一步一步在太陽下走回去,在這烈日炎炎中聽不到,小鳥的叫聲,只能聽到:“唉,熱死了,還不讓騎車子,我們累死了。”同學們在那裏抱怨,到了最後一節課,老師宣佈,六一放假三天,同學們大聲歡呼,因為同學們終於能睡懶覺了,可是作業有點稍多,我到了家,趕緊寫作業,寫完我可以玩了,到了下午作業終於寫完了,想想,六一就能玩了,老師説過,這是我們國中最後一個兒童節,到明年我們就不能去國小過兒童節了,同學好好地珍惜這次機會。

到了星期一,已經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真的很好玩,還有奶奶,我們包了好多粽子,到了晚上,姑姑一家來了,我和弟弟比賽吃粽子,我吃了7個,弟弟吃了6個,弟弟不服氣,又吃,一共吃了8個,我實在不行了,撐死了,回到學校,我遇到同學們打招呼時,基本上總是一句話:“當情人節遇上元宵節,當端午節遇上兒童節。”我們笑了,這次真好。

端午節作文 篇9

端午,中國人都知道的。其實他還有其它的稱呼如:端陽,重五……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一早起來,站在院裏活動身骨,接着在耳邊掛上一脈不知名的植物,那個植物有一種攝人的清香,睡意不知不覺都被捲走,腦中只有一股清風在環繞。

那時候還小,不知道那植物有什麼用處,但聽爺爺奶奶説過,那是一種可以避邪的草藥,端午那天是必不可少的。你也千萬別不信。我羰午那天出門,看到家家户户上掛着的都是那種植物,在門窗上,在小屋中,整個小城迷漫着這種清香的'氣味,令人心曠神怡。

中午的時候,我們孩子們可高興了,因為我們可以吃鴨蛋了。你別認為鴨蛋沒什麼,你得記住,那一天是端午。沒錯,端午的鴨蛋是很特別的。這些鴨蛋是以我上文説的藥草煮出來的,那藥香再加上鴨蛋本身的香味,別提多誘人了,而且,鴨蛋也因為藥草的浸泡,全變成了青黃色,看着都讓人眼讒。

兒時手比較小,想多拿鴨蛋卻拿不了幾個,所以總是用毛線織成一個絡子,接着用一個個裝在裏面,掛在胸前,這當然不好看!但當時卻是我們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掛久了,我們一高興,便掏出絡子裏的鴨蛋,吃了。

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頭,其它都不碰破。吃光裏面的蛋黃蛋白後,便用清水洗淨。晚上一到,便鑽進竹林中,抓幾隻螢火蟲,放在蛋殼中,在上面蓋一層薄羅,封好。螢火蟲便在裏面一閃閃地亮,很是燦爛!

現在長大了,竹林也消失了,大概不會再有兒時的端午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uanwu/ld5j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