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端午節的作文[合集10篇]

端午節的作文[合集1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的作文[合集10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唱着這首歌謠,不知不覺又一年端午節到了。

端午又稱五重。這天兒童們手上、腳踝上都戴着紅、黃、藍、緊、綠五色絲線,脖子上掛着草綠的鴨蛋。家門口插艾葉、插菖蒲。傳説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為了不讓河裏的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所以包粽子投進汩羅江餵魚。

粽子的形狀既不是方形,也不是圓形。奶奶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她拿出兩片長長的蘆葉,雙手用食指和中指夾着蘆葉,輕輕繞成一個圓錐形,接着用左手扺着蘆葉底部,右手盛兩勺糯米倒入裏面,然後用多餘的蘆葉封住口,最後用竹套絲紮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的味道美味極了。有香腸味,有蜜棗味,有紅豆味……我最喜歡吃香腸味,蘆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餡兒肥而不膩。

吃着奶奶包的粽子,心裏裝滿了甜甜的`幸福。又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五月初五,汨羅江邊,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是多麼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於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着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湧着向東流去,你的心隨着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歎,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麼晶瑩,發出多麼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歎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心情;表達了你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是不管你如何大聲,可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夠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歎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汨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湧,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

你,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端午節。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後,有多少人為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讚歎不已,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粽子”一起成為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起成為中國的傳説。為了什麼呢?為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國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許在你投江之前,你為自己無法救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但我想你現在知道你為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麼多事,一定會感到很欣慰。

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啊!

今天,我們仍然過着這耐人尋味的端午節,為的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隨着太陽的東昇西落,隨着月亮的陰晴圓缺,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轉眼間端午節就要到了。現在,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端午節帶給我的記憶吧。

印象一:包粽子

記得在小時候,每逢端午節,媽媽總會給我包粽子。而我這隻小饞貓最愛吃媽媽做的紅棗粽子。她總是先將糯米清洗乾淨後在水中浸泡3個小時,然後將粽葉用熱水燙過洗淨瀝乾,之後將棗子用温水泡好去籽剪成黃豆大的顆粒,然後將其與濾幹水的糯米攪拌均勻,母親會用纖細的手指將粽葉折成漏斗狀,將做好的餡料慢慢放進去,最後用細細的粽繩將填滿餡料的粽葉緊緊的綁紮起來,這樣紅棗粽子就完成了。每到這時,我總急切催媽媽燒水煮粽子。媽媽的粽子,不但外形好看,而且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鹹甜適中,香嫩鮮美,讓人吃了還想吃。這便是粽子在我童年時給我留下的深刻記憶。

印象二:吃屈連饃

姥姥的屈連饃可謂是人間的珍品,有着各種的形狀,屈連饃最主要的形狀是圓環狀的,外圈有一圈齒輪狀的掐花,造型挺別緻也很漂亮,因為屈連饃是圓環狀的,所以小孩子可以把屈連饃像手鐲一樣戴在手腕上。姥姥做屈連饃的技藝也是十分厲害,姥姥和麪時會加入一些調料,然後把它搓成一個個小圓環狀,用剪刀將圓環的外圈剪出花紋,最後用電餅鐺烙熟。有時姥姥還會做一些其他形狀的,有點像縮小的肚兜,上面有牙籤扎的花紋,挺好看的。每次姥姥做屈連饃時,我和表姐表弟都會跟着學,我們玩的不亦樂乎。屈連饃不僅樣子好看,也是我童年的印象最深的“玩具”。

印象三:掛艾草

端午節時家家户户會給家門口掛艾草,我們家過端午節時,爺爺總會從老家帶來一大捆艾草為我們家掛艾草,爺爺把凳子放到家門口,然後站到凳子上,取出一小捆艾草,用膠帶粘到門框上方,在後面的日子裏總會看見家門口粘着幾捆艾草。那時,我們家住的.那一個單元,每一户人家的門口都掛着艾草,整個樓裏都散發着艾草的清香,好聞極了。那時候艾草香便是我幼時記憶中最好聞的味道。

印象四:做長命縷

記得在國小時,奶奶總會給我做長命縷,五顏六色的細繩在奶奶靈巧的手裏被編成一條條長命縷,散發着淡淡的香味,有時候奶奶還會給長命縷上面串着許多小珠子或小鈴鐺。那時候每次戴着奶奶的長命縷,我總會感到一股股暖意湧上心頭,戴着這些五彩斑斕的長命縷,我總會向同學們炫耀一番,與同學們比誰的長命縷更好看。雖然現在大街上也有賣長命縷的,即使它們比奶奶做的好看一千倍一萬倍,它們也比不上奶奶給我親手做的長命縷,因為奶奶的長命縷裏有她對幼小孫女最深的愛。

印象五:戴荷包

還記得在三四歲時,姥姥總會給我做荷包,那個荷包上掛着許多其他的小飾品,有的是五彩的“粽子”,還有紅色的“雞腰子”,還有許多各種各樣的五顏六色的小物品在上面,中間還有隻黑色的大老虎,裏面好像還加了香粉,香味沁人心脾,那個大荷包現在還被我保管着,因為它充滿了姥姥對我的愛。

印象六:看龍舟比賽

每當端午節時,爸爸總會陪着我在電視上看龍舟比賽。在比賽前,我們總會先選自己喜歡的隊伍,然後打賭哪一隊會贏,輸的人要將他的那一枚粽子給贏了的人。看龍舟比賽時,我彷彿身臨其境,一些人們在現場加油,我和爸爸在電視前加油,別人贏了,我們也跟着歡呼雀躍。雖然我有時打賭輸了,爸爸還是“自覺”將他的粽子給我,雖然只是一枚很小的粽子,但這應該就是父愛吧。

印象七:講由來

在國小時的一次端午節,爺爺來看我,於是爺爺就給我講起了端午節的由來。他説:“在戰國末期,有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為國家盡心盡力,可是後來受到壞人的迫害,他選擇了為國捐軀,就在同年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自殺了。人們都在這一天紀念他,因此有了端午節。兩千多年來,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就把粽子投入江中,據説是拿粽子去餵魚,以免屈原的屍體被魚吃掉。這也是每年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爺爺給我講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故事,我至今記憶猶新。

這就是我印象中的端午節,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包粽子,吃屈連饃,掛艾草,做長命縷,戴荷包,看龍舟比賽,講端午由來等一系列事情陪伴着我的成長,讓我終生難忘,我很期待今年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在節日中,我們一早就起來。忽然我聞到了一陣清香,我跑過去一看,啊!好大的一盆粽子呀!真香呀!饞死我啦!再看看旁邊的`盆裏,哇!還有一大盆雪白的鴨蛋和蒜頭看上去真可愛,好想吃呀!媽媽説:“趕快去洗臉刷牙來吃呀。”我洗完後,趕緊圍着桌子坐了下來,爸爸將粽子、鴨蛋、雞蛋、蒜頭端到桌子上;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吃完了早飯。

然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黃鱔、莧菜,我問媽媽為什麼要買這些東西呢?媽媽説:“這是端午節的習俗”,我還是不明白只好點點頭,後來,媽媽又帶我去買一些綠油油地艾草回家了。媽媽又用艾草泡水給我洗澡,我問媽媽為什麼要用艾草洗澡?媽媽説:“因為這樣蚊子就不叮你了”。媽媽又用剩下來的插在門上,我又問媽媽為什麼要把艾草插在門上?媽媽説:“因為這樣蚊子就不會飛到我們家了”。

洗完澡以後,媽媽又告訴我端午節還有一個名字叫娃娃節。最後,媽媽又把五顏六色絨線戴在我的手上,今天我知道了許多端五節的知識,真開心!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葉,包粽子。

臨近端午節,人們開始忙着採摘新鮮的蘆葉,他們在蘆葦叢中邊採蘆葉邊唱歌。清清的河水緩緩地流着,歡快的歌聲在河面上盪漾。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一大清早就忙開了。先把曬乾的蘆葉煮透,再把蘆葉折成一個漏斗狀,舀一大勺洗乾淨的糯米放進去,中間加入一兩顆紅棗或一些花生,最後把“漏斗”的口蓋住,沿着“漏斗”的邊把剩餘的蘆葉緊緊地纏繞上去,用線一捆,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樂呵呵地在旁邊幫忙,可蘆葉在我手裏彷彿個調皮的精靈,一點兒也不聽使喚,不是這頭鬆了就是那裏散了。

這一個時候我就驚歎於阿姨婆婆們心靈手巧的手藝了:她們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有香包粽子、枕頭粽子、小腳粽子……口味五花八門,有香甜的棗粽子、鹹鮮的肉粽子、香辣的火腿粽子……田野裏,小路上,到處都瀰漫着粽子的清香,人們的臉上放射出興奮的`的光芒。他們提着粽子,你送給我,我送給你。把幸福與甜蜜相互傳遞,把勞動的果實與同伴分享。

端午節豐富多彩的活動還有許多,動人心絃的賽龍舟,富有創意的畫彩蛋,喝驅邪防蟲的雄黃酒……人們沉浸在歡樂的節日中。遠方的客人,歡迎你們來做客哦!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又能吃到我最愛的粽子了。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粽子,拿起奶奶包的粽子,聞到了那濃濃的粽子香味,口水直冒,狠狠咬上一口,嚼在嘴裏甜甜的、香香的,心情特別愉快。除了這愛吃的粽子,我也從大人們的談話中知道了關於端午節的悠遠的文化和動人的傳説故事。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和古代一位楚國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之間流傳着一個感人的故事。據説屈原是楚國的'大夫,他善於處理國家事務,也因此受到的別人的妒忌、陷害,而憂憤難過。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盡了。人們聽説了這事,用粽子投入水中,餵飽魚蝦,保護屈原的屍體,並划船打撈,但沒撈到。從此以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在端午節這天家家户户會包粽子吃,在水上舉行龍舟競賽。

從屈原的故事中我知道了屈原是一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幹、十分愛國的人,我也為他受人陷害的悲慘生活感到不平和同情。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駕駛着時空飛船,來到了楚國,在江邊找到了屈原,我跑過去勸他不要跳江,並請他吃我最喜歡的粽子……,在媽媽的呼喚聲中,我醒來了,我真希望這不是夢,是現實。於是我在心裏不斷默默地希望屈原能和我一樣過着開心的生活。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端午節是一個有着悠久文化歷史的民俗節日,距今已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相傳是專門紀念屈原的。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皇上聽信了*臣所言,把屈原投到了汨羅江裏。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會划着龍舟往江裏仍粽子,意在:讓江裏的魚蝦吃粽子,而不要傷害屈原。

在北方,端午節還有綁花繩、戴香包的習俗呢!瞧!媽媽把幾根彩顯捻在一起,就出現了彩虹的顏色,然後,把這些繩輕輕地、鬆鬆地綁在我的脖子上、手腕上和腳腕上,這些喜慶的繩立刻給我增添了幾分神氣和英俊,就像三頭六臂的小哪吒。

另外,端午節還有一個插艾的習俗,這個習俗來原於一個古老的傳説:在唐朝末期,黃巢帶領着起義大軍,浩浩蕩蕩、南征北戰,一路上殺富濟貧,可是,由於當時通訊條件落後,,農民根本無法和黃巢、起義軍取得聯繫,最後,黃巢想出了一個辦法,在起義那天,讓農民家家户户以艾為信號,插在門上。後來慢慢地,插艾就有了“驅魔辟邪”的説法。

其實,經過千百年的演變,這些風俗雖然流傳了下來,但與它本來的'意思已有了出入:粽子變成了人間的一道美食;賽龍舟變成了娛樂活動,它既鍛鍊了人的身體,陶冶人的情操,又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和交流;你看!高高插在家家户户的門沒處的艾,不正告訴我們,家家友愛、處處有愛。讓我們一下子想到:愛國、愛家、愛護、愛心、關愛、友愛、喜愛、鍾愛等等這些美好的詞語。

端午節是一個愛(艾)的節日!讓我們生活在愛(艾)的氣氛中,讓世界充滿愛(艾)吧!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一年中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有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我的家鄉,在端午節的前幾天,人們都迫不及待的忙開了,收大蒜﹑割艾葉﹑採粽葉﹑做香包……村中的老人也説不清這一個節日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了,只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而特定的節日。各種美麗的傳説為這個節日添加了神祕的色彩。

到了端午節的那天早上,人們會早早起牀,在太陽沒有出升之前,去河邊用河水洗臉﹑洗澡。洗完澡,人們採來各種各樣綠油油的樹葉,用來煮雞蛋﹑大蒜。大人們為小孩戴上香包﹑又給他們的手腕與腳腕綁上了五色線。老人們説:“這是用來驅邪護身的`”。

形態各異的香包,五顏六色的五色線,香味撲鼻的艾葉,雪白香甜的粽子,美麗的傳説……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是誰敲響了端午的鐘聲,是誰讓河邊的女孩們一邊拿着用蓮蓬葉做的.熱騰騰的粽子,一邊看着男孩們划龍舟時威武的樣子?女孩手中的粽子聞起來可香了!可別小看它們哦!粽子可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哦!

粽子的外表並不漂亮,可以説是其貌不揚,厚厚的蓮蓬葉包着,像一個披着綠衣服的娃娃,用箬葉線包起來,嘿!又加了條腰帶!裏面的米粒挨在一起,就像一個個排着隊的軍人,每逢農曆五月初五,這些“軍人”就粉墨登場啦!我看見這鮮嫩的粽子,迫不及待拿了一個,咬了一口,哇!又香又甜,真好吃!

粽子的品種五花八門,有鮮肉、蛋黃、紅棗,應有盡有,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躍躍欲“吃”。

粽子好吃極了!它伴隨着一個傳説,落入口中……

端午節的作文 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説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現在國家已將端午調整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這樣有利於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因為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歷史背景,是中華民族出色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將這些傳統節日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有利於弘揚和傳承我國出色傳統文化,發掘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擴大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增強全世界華人的凝聚力;有利於人民羣眾開展各種與節日主題內容相符的活動,如清明節掃墓、祭祀祖先,端午節的賽龍舟、嘗粽子,中秋節人相聚、賞明月、品月餅等。

希望大家也能牢記傳統節日,勿忘中國傳統文化,讓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得到發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uanwu/ldw59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