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優選)端午節作文

(優選)端午節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優選)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踏着節日的歡聲笑語,來臨啦!往年的端午節我們都是在家包些粽子意思意思,今年的端午節大有趣味!我和小朋友們一起過了個與“粽”不同的端午節——“粽尋味。念安康”。

在活動中,我們瞭解端午的來由,體驗從未體驗過的傳統習俗。比如點硃砂,佩戴五色繩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做香囊的環節。這是我第一次做香囊,幸好有媽媽的慷慨相助,不然真是束手無策!在媽媽的巧手下,一會功夫,一個精緻小巧的香囊就佩戴在我的身上了。回頭看看其他小記者,他們大概從沒用過針線,小小針頭拿在手裏像有千斤重。他們的爸爸媽媽也不太會用針線,一會兒扎到自己的手,一會兒把線繞在一起,但是他們沒有放棄,還是堅持着做出了各種形狀、稀奇古怪的香囊。做完香囊,老師告訴我們,端午節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是從古時流傳下的傳統習俗。

端午節我最最期待的就是包粽子啦!等了好久終於到包粽子環節了,嘻嘻,我在這方面可是高手!不等老師講完包粽子的'方法,我迅速拿出兩片粽葉將它們背對背放好,再將它們折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往裏面先放了一大勺糯米,再塞進去兩三顆紅棗,再加一大勺糯米,接着把上面的粽葉蓋下來,兩邊壓好,最後用繩子將它牢牢的捆起來,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我得意地環顧四周的人們,有的家長正在手把手地教孩子怎樣包粽子;有的家長臨時抱佛腳,請教起了度娘,現學現包;還有的孩子乾脆把粽葉拿過來讓媽媽教她包,周圍一片熱鬧,各出手段,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

最後,我們和菲菲老師一起唱一曲《離騷》別愁,憶一世報國春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從這首歌中學習到不畏艱難險阻,勇於探索的精神!

這次活動有聲有色,讓我印象深刻,原來傳統的節日也可以過得與“粽”不同。

端午節作文2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傳統的端午節,是詩人屈原的紀念日,這本來是個嚴肅而又悲傷的日子,而我家卻在這種情況下冒出了三大趣事。

第一件事:按照習俗,每家每户都要買來粽葉,加工糯米,親自制作美味的粽子,本來我也想自己親自包一個,可是大人們説:“沒有老人在家,我們又做不好,還是買些速凍的吧!”,於是我們採購了速凍粽子在家煮着吃,粽子煮熟以後,爸爸對我説:“格格,你把粽葉剝去以後再包上,感覺一下包粽子的方法,這樣不也是自己包的粽子?”,我心想:“是呀,把問題反過來之後,不就是他的形成過程嗎?”,説幹就幹,我把粽子先剝開,然後再包上,這樣,反反覆覆幾次,包的粽子還真像回事,我也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感到了樂趣,學到了知識。

第二件事:我崇拜屈原的'愛國精神,有時總想看看這位偉大的詩人長什麼樣子,傳説中詩人屈原葬身於河中,如果向河中投入好吃的食物,就能看到屈原的影子,於是我就讓爸爸帶着我到河邊玩,並向河裏投放我喜愛的零食,等了好久詩人屈原也沒現身,嗨,真煩,不過也挺好玩。

第三件事:聽説這天在家門口上插上艾葉會保佑全家平安,可我不知道去那裏弄這些東西,聽説市場上有賣的,可大人又不讓買,正當我無計可施時,看到院子裏有位老奶奶拿了一大把,我急忙下樓向這位老奶奶要了一支插在牆上,咋一看很像植物標本,喲!有意思吧!

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説一説這三件事是不是很有趣兒,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充實、有趣、又有收穫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3

除了春節,最有趣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在那天,我們可以吃到粽子,看到賽龍舟,十分有趣,一大早,媽媽買來了一堆粽葉,還泡了一大盆糯米,準備包粽子。我也興致勃勃地參與。我先向媽媽學習怎樣包,只見媽媽把幾個長條的粽葉疊放在一起,左折右折,圍成了一個三角狀的漏斗,然後把白白的大米裝進去,再放一兩顆大紅棗,然後將頂上的'粽葉裹下去,包裹在漏斗上,再包到左邊,又折到右邊,最後又取了一兩片粽葉裹了一層,用繩子捆上,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一展身手,於是拿了一個小葉子,像媽媽一樣圍成了漏斗,可我折的不好,細小的米從底端的縫裏漏了出來。好不容易包結實了,手鬆了一下,滑滑的粽葉又翹了起來,手忙腳亂的。我毫不氣餒,繼續努力,終於包成了一個完美的漏斗,米裝進去服服帖帖的,最後封口時,我手小包不住,媽媽幫我按住,終於包出了一個粽子!漸漸,我熟練多了,於是我乾脆把一片葉子撕成兩半,所以,包出的粽子只有小石頭那麼大,小巧玲瓏。後來,我想出一個主意—粽子裏放別的原料。我在米上澆上蜂蜜,粽子會變的甜甜的;我還在上面放咖啡粉,這個粽子一定比較苦;我還在粽子裏放我的糖果,還偷偷放了蘿蔔。最後沒有足夠的米了,我就包了個空的。吃粽子時,家人都搶我的“迷你”搞怪粽子,大家都覺得有趣,一片開心的笑聲。

下午,我和家人一起看賽龍舟。湖邊人山人海。那些龍船十分精緻,雕刻和繪畫了各種圖案,讓人覺得栩栩如生。五六個人一條船,等待比賽。發令員一聲令下:“開始!”幾條船快速前進,你追我趕,一會紅船超過綠船,一會黃船越過紅船,一起爭當冠軍,真是羣雄逐鹿啊!觀眾在岸上又喊又跳,為比賽吶喊。最總,黃船奪得了冠軍的寶座。端午節有這麼多激動人心的風俗,真是有趣的節日啊!

端午節作文4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説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粽子比賽的活動,我老媽幫李奶奶報了名。我們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老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比賽現場。

好傢伙,參加比賽的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的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的.奶奶包了十一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頭型的粽子,比賽非常激烈。終於輪到李奶奶上場了,我們懷着緊張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粽葉捲成了一個喇叭形狀之後,左手拿着卷好的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後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着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我們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了過來。比賽結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粽子的,可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粽子。最後評獎的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一個端午節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5

端午是太陽的節日,端午節是在中午過,是驅邪的節日。太陽可以驅邪。在屈原投江前,中國就有了這個節日,這是一種戰鬥的圖騰,是向邪惡進軍的,艾草代替的是劍。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中國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黃酒。這是一個很悠遠的民族的節日。屈原選擇在端午節殉國,把端午節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本來這是一個伸張正義的節日,表現的是對龍的圖騰崇拜,是出於人們對自然的恐懼;而屈原,賦予了這個節日新的意義,《離騷》是千秋絕妙詞,“若無澤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絕妙詞”。這個古老的民族的習慣,因為屈原,得到了新的意義。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節食,稱為“龜”也只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聲匿跡。只有《風土記》中稱為“角黍”的粽子,因為附會在屈原的傳説上,千百年來,成為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端午節作文6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説:“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汨羅江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後把粽子投入汨羅江,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説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着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説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行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説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説我會包粽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説邊包地説:“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7

我愛家鄉村路兩旁的草叢,我愛家鄉山頂的果園,可我更愛家鄉的節日。每逢節日,媽媽總要抽出時間,給我講這個節日的傳説和故事,奶奶總會給我過她小時候那樣的節日,而在眾多的節日裏,我最愛端午節了。

記得今年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人早早起牀,我揉着睡眼弄明白了,這是按家鄉習俗要去趟露水,山上涼風兮兮,小露珠在草葉間,調聲的滾着、鬧着,我邊聽着媽媽講這天,耕牛吃了帶露水的草,可以更健壯,人的眼睛抹了露水可以變亮的傳説,一邊學着大人把露水往眼上抹,清清涼涼的,頓時,我的睡意全無,真感到眼睛變亮了許多。

這時,我碰到了趟露水的小夥伴,我們全然不顧露水把褲角、鞋子打濕,在草叢中蹦着跳着、笑着鬧着……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滴露珠,在草葉間,聽螞蚱將他們的端午,聽螞蟻講它們走南闖北的端午趣聞……

“樂樂,過來!”奶奶在叫我乳名呢!奶奶把一根草枝夾在我的`耳後,我不解的問:“這是什麼呀?為什麼夾?”奶奶和藹的説:“是艾葉,為了驅邪!”什麼是驅邪?我不懂不過我聞到了艾葉濃濃的中草藥味。

回家的途中,我看見家家户户門頭插上了艾枝。回到家爺爺、奶奶忙着給我擦雄黃酒,帶五色線,還有一個小香囊。奶奶説,這叫“牛心錘”,只見它花花綠綠的,還不時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奶奶,裏邊裝什麼呀?”

“去年帶露水的艾葉、菖蒲、香料。”

“為什麼要帶這些呀?”

“可保身體健康呀!”……

我不解,怎麼一個小香囊就有這麼大的作用?我便去問媽媽,媽媽笑着説:“艾葉、菖蒲,可以驅蚊蟲,你不是最怕蚊子叮咬嗎?”噢!這個就是保健康呀!

家鄉的端午節沒有賽龍舟,但有噴香的粽子,有媽媽講的傳説和故事,有奶奶對我的呵護……家鄉的端午喲,留給我的是無盡的喜悦和歡樂。

端午節作文8

今天,外面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放眼望去一片霧濛濛的,彷彿人間仙境一般。今天也是我期待已久的端午節。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我還在慢慢地念着張耒的《和端午》。詩中的離騷正是屈原寫的詩。屈原是我國偉大的.詩人,他在5月5日跳入汨羅江中,因此,當地的人們把做好的飯糰、食物丟入江中,希望江裏的魚不要把屈原的肉身吃掉。一位老爺爺把飯糰和食物用粽葉包在了一起,就變成了粽子。

説到粽子,我突然聞到一股清香,我連忙跑到廚房,一看原來是媽媽和奶奶在包粽子,我趕快也加入這包粽子的隊伍中。首先,媽媽把粽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奶奶再從冰箱裏拿出紅棗、肉、蛋黃等做餡,把自己喜歡的餡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粽葉疊成一個窩,那個窩像一個漏斗,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餡,再包出稜角,最後把粽葉往上一蓋,用繩子把粽葉綁住,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媽媽和我足足包了八十個粽子。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我聽到加油的聲音,我趕忙從廚房跑到客廳,一看,原來是爸爸和爺爺在看賽龍舟節目。電視上有六條龍船,每條龍舟上都有屬於自己的顏色,漂亮極了。每條龍舟上都有14位划船手和一位鼓手。划船選手大家都知道,就是划船的,可鼓手呢?其實鼓手是龍舟的“靈魂”,比賽中一切行動聽從鼓手鼓點的引導,鼓手的臨戰經驗和綜合素質是一條龍舟取勝的關鍵。“加油、加油……”江邊的居民大聲地喊,爸爸和爺爺也不甘示弱,一起大聲喊着。

“吃粽子囉!”廚房裏傳來媽媽的吆喝聲。我拿起了一個香噴噴的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哇!原來是肉餡粽子。我最喜歡吃肉餡的粽子了,我開開心心地吃完粽子,就繼續跟爸爸一起去看賽龍舟了。

這就是我期待已久的端午節,我度過了快樂的一天。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為我國農曆五月五日。聽大人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據説,他投河後,人們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湖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老百姓又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回家拿米團投入江中,後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端午節這一天有許多風俗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我們這裏的習俗是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插艾草,聽説是驅邪的。粽子分兩種形狀:一種是牛頭粽,一種是尖尾粽。媽媽是我們家包粽子的'能手。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説:“用蘆葦的葉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葉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葉子放在温水裏泡一泡,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花生分別洗完後伴在一起。等蘆葦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粒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間再夾幾片棗肉,包好後再將草繩捆綁好大功告成了。媽媽包的粽子又大又結實,像一個個包袱,又像一個個秤砣。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裏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香味撲鼻,讓我直流口水,有時一口氣竟能吃上好幾個然後腆着大肚子那憨態惹人笑。吃過粽子之後在門上插艾草,然後全家出動去廟裏燒香,為全家人祈禱,祝福。

晚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玩龍燈。小孩子們每人手裏都拿着個小燈籠,在街上跑鬧。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啊!

端午節作文10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啦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説這樣做,是為啦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裏除啦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啦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為了紀念投江而死的愛國大臣屈原,人們把屈原跳江的這一天---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掛艾草,戴香袋,吃“五紅菜“,吃粽子,賽龍舟和美麗的鴨蛋烙子。無處不透露出濃濃的端午節味兒。

今天就是我盼望已久的端午節,我問爸爸要錢買艾草,小氣的爸爸一聽到“買”這個字就五官錯位,我忍住笑説:“哎呀,今天是端午節,人家早就掛艾草了,我們家也不應該例外,對不對?”爸爸笑了,大手一揮,説:“哪,前我早給你準備好了,買兩把去。”我高興地拿着錢,拉着婆婆蹦跳着去了菜市場。哇,買艾草的人還在還真多呀!排成一台哦長龍了。我仗着自己個兒小,“違規”鑽進人羣,選了束最綠的艾草,像報喜一樣舉到婆婆面前。婆婆看了看,嗅一嗅,笑彎了眉:“好香呀,選得好!”還對我豎起了大拇指。

回到家,我又像獻寶一樣將香噴噴的艾草伸到爸爸面前,請爸爸把它掛在了大門的`兩邊,頓時就感到香氣四溢。我興奮地問:“爸爸,您知道人們為什麼在端午節掛艾草嗎?”爸爸皺着眉頭為難地説:“我不知道哎,為什麼?”就知道會這樣,我喜上眉梢,決定顯擺一下我剛剛惡補來的知識。“據書上説,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草藥,把它插在門口,可以保一家身體健康。早在古代,我國的勞動人民就知道艾草是藥用植物,鍼灸裏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把它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治病。現在你知道了吧,爸爸?”我得意地説。“想不到艾草有這麼大的用處啊,怪不得家家户户都掛上了呢。還是我女兒聰明!”爸爸打趣着説。

“哈哈哈哈……”

就這樣,在艾草的馨香裏,我們吃着粽子,度過了一個香甜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12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於盼來了端午節。又是粽子飄香時。

中午放學回家,我看見媽媽正忙着包粽子,連忙跑過去,站在媽媽身邊。我看見媽媽拿起兩片粽葉,熟練地捲成喇叭形,用勺子舀了兩勺糯米裝進“喇叭”裏,再放上一顆紅棗,扣上一塊五花肉,壓緊,左一包,右一裹,用細繩紮緊,一個錐形粽子就包好了。

我的手癢癢的,學着媽媽的樣子,也拿起兩片粽葉,但小小的'粽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才捲成一個喇叭形。我心中暗暗歡喜。我舀了兩勺糯米放進棕葉裏,準備拿其它餡料。哪知顧此失彼,放進的糯米居然都不見了,原來“喇叭底”是漏的,還好我有預感,在盆子上包,減少了損失。媽媽看到了我的熊樣,哈哈大笑起來。她意味深長地説:“孩子,粽子好吃,包起來不容易。要記住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聽了,羞愧地點了點頭。

“吃一塹,長一智。”我再次認真地看了媽媽的示範,然後挑了一大一小兩張粽葉疊在一起,用手捏住葉子的兩端,小心翼翼地捲成一個漏斗形,放入米和棗,再放上一塊五花肉,在肉上再放一些米,用食指和中指把米摁緊,接着用右手去折粽葉,把粽葉蓋在口子上,最後,挑一根麻繩,一頭用嘴巴咬住,另一頭用右手把粽子紮緊,打上結,好像捆犯人一樣,把粽子綁得緊緊的,看上去像個“醜八怪”,擺在媽媽包的粽子中間,“鶴”立雞羣,顯得那麼扎眼。但是我心裏還是樂滋滋的,因為我畢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了一個奇形怪狀的粽子。

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拿去蒸煮。不一會兒,廚房裏飄來一陣陣糯米和粽葉散發出的清香。我早已垂涎三尺。

幾十分鐘後,粽子總算開鍋了。媽媽將粽子端了上來,我連忙挑了那個自己親手包的“醜八怪”,迫不及待地剝開一個看,淡黃色的肉呈現在我的眼前,一口咬下去,一股濃香縈繞於心。我吃着自己第一次包的粽子,心裏好開心呀。

端午節作文13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有很多,如:熱熱鬧鬧的春節,思念親人的清明節,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我最愛吃粽子。

記得去年端午節,媽媽説:“今天我們一起包粽子吃吧。”我聽後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爸爸先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在戰國時期,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有一天,他聽説自己的國家要滅亡,很傷心便跳河了。老百姓知道了,都紛紛來到河邊找屈原的屍體,可是找了好幾天也沒有找到。老百姓們怕小魚把屈原的屍體吃掉,就把家家户户做的粽子扔到了河裏,讓小魚吃飽。這樣小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爸爸還給我講了端午節其他習俗:賽龍舟、插艾草、飲雄黃酒等。

爸爸講完故事,媽媽就把做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了。桌子上有一盆清水、一些芭蕉葉、紅豆、糯米和繩子。媽媽先把芭蕉葉放在水裏,泡成翠綠翠綠的。再把芭蕉葉捲成尖尖的。然後媽媽在裏面先放了一些糯米,再放了一些紅豆,接着再用糯米把剩下的部分填滿。最後媽媽用繩子緊緊的繫上,紅豆粽子就做好了。

我按照媽媽的'做法也想做一個粽子,我先把芭蕉葉捲成尖尖的,再放入一些紅豆。可是糯米總是調皮地從芭蕉葉裏跑出來,我弄了半天糯米終於不掉出來了,可是粽子又包不上了,急得我滿頭大汗。媽媽説:“你不要放太多的糯米,不然就包不上了。”於是,我倒出了一些糯米,果然就包上了。一個圓鼓鼓的粽子就做好了,我高興地大喊一聲:“我會包粽子了。”

媽媽把粽子放在水裏煮上20分鐘,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一個個圓鼓鼓的粽子就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娃娃。我感覺今天的粽子比以前好吃多了,因為這裏面有我的一份汗水。

粽子和端午節是一對好朋友。我愛粽子!更愛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14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關於端午節,老師跟我們説過很多,包括端午節的由來、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的習俗等等。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傳説,端午節的是源於一個詩人,他叫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於是遭讒去職,還被流放。後來,秦國攻破楚國京都,他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汩羅江,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篇章。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家家户户熱熱鬧鬧,忙得不亦樂乎。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了,我先學着媽媽的樣子將粽葉洗淨,然後取出三張粽葉,毛面相對,,再在上面放入1/3的糯米,加入蜜棗和少許葡萄乾,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粽子根本難不倒聰明的我。可是當我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接二連三的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媽媽“出手相救”,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我這才舒了一口氣,心裏一塊沉重的大石頭總算放了下來。經過了一些挫折,終於到了最後的步驟—-扎棕繩,我把粽子捆了好幾圈,這才放心地交給了媽媽,不一會,粽子就煮熟了,一股清香鑽進我的鼻孔,再一品嚐,啊,粘甜有勁,回味無窮。

除了吃粽子這一習俗,小孩還要掛香囊。端午節小孩配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絃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文化還有很多,各個地方也略有不同。從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端午節作文15

“五月五,是端陽,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天,家家户户把買來的艾葉掛在門上,人們還會吃五黃。

一大早,我和媽媽準備了一些粽葉、蜜棗、五色線和糯米要包粽子。媽媽在做包粽子前的準備工作,她把幹粽葉放進鍋裏煮了一會兒,又燜了十幾分鍾,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要把粽葉煮一下呢?”媽媽對我説:“這樣可以使粽葉很快變軟。”然後又把粽葉撈出來,放在清水裏一張一張地洗乾淨待用,接着又把糯米淘乾淨。準備工作做好了,就開始包粽子了,我也跟着媽媽一起學學包粽子。

媽媽最拿手的是包長粽,她包的粽子個個大小均勻樣子好看。媽媽先拿了三張粽葉頭尾相向重疊在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型,再舀一勺米放進漏斗裏,然後塞進去一顆大大的'蜜棗,又在上面用米填滿,接着只見媽媽左折折右折折三兩下就把粽子包得嚴嚴實實,最後用線把粽子緊緊地纏繞起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媽媽包起來很容易似的,也拿了幾片粽葉有模有樣地包了起來。一開始還是蠻順利的,當我把漏斗做好,米和蜜棗都放好準備包起來的時候,米就從兩邊不停地往下掉,怎麼都弄不好。媽媽對我説:“包粽子也是有技巧的。”説完,就手把手地一步一步教我做,可是我包的不是米會漏出來,就是鬆鬆垮垮的,不像粽子,一綁線就全散架了,看來包粽子真的是一個技術活呀!最後我以失敗告終,想着還是等着吃現成的吧!很快,媽媽把粽子全包完了,然後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裏煮,大約過了三四個小時,粽子熟了,滿屋子的粽子香味一串串都帶着水汽,香噴噴的,我迫不及待地就抓起一個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端午節,吃着美味的粽子,聽着媽媽講這些習俗背後的故事,我覺得特別快樂!

標籤: 端午節 優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uanwu/q3k5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