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臘八節 >

精選臘八節作文彙編六篇

精選臘八節作文彙編六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臘八節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臘八節作文彙編六篇

臘八節作文 篇1

伸了個懶腰,與太陽遲到地打了招呼後,一如既往的刷牙,吃早餐,那是十一點的特殊早餐,看起來像是吃剩下的麪包渣和半杯失去温度的涼白開,拿起手機,顯而易見的是"臘八節快樂"的祝福。“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童謠在腦子裏閃了一下,我忽而蠻有興致的期待起今天的民間美食臘八粥。

晚上我們來到姨母家,姨母端上一盤江米制成的臘八粥,冒着騰騰熱氣,淡淡的米香瀰漫開來。我看到那一粒粒米都飽滿圓潤的擠靠在一起,頓時垂延欲滴,其上還綴有蜜棗和些許紅豆,葡萄乾。便瞬間打開了味蕾,將白砂糖均勻撒在上面,忍不住滿滿塞了一嘴,細細品來,江米的黏黏甜甜,越嚼越有滋味,再配上輔料的酸甜融入口中,滿有餘音繞樑之感縈繞八方,口感醇厚綿延,使人不捨下嚥,樂以忘憂,在大家共同分享後,我不由感歎着中國民間風俗的魅力。

後來,姨母為我們把臘八粥裝到盒中帶回家吃,不知是誰提議要放到美團網上賣,於是大家興致勃勃地裝到一個個盒子中外帶一小包白砂糖。還貼有節日祝語希望買家用餐愉快,或許是下班族回家後,也都沒忘記這傳統節日,紛紛在網上購買,於是我們的臘八粥被外賣小哥一次次送走,我們收到的,是如潮的好評,在自己享受快樂的同時也為手機對面的買家提供便利,此時我才意識到,或許人們只是因為繁忙而無暇為某個節日做出什麼,但其實那份傳統依舊存在於心中。

中華上下五千年,傳統佳餚千里傳,在鄉音的繚繞中,中華美食之道一定越走越遠。今年的臘八節別樣而又使人記憶深刻。

臘八節作文 篇2

大凡北方人都愛喝粥,炒上三兩個菜,熬上一鍋粥,再吃些鏝頭、花捲、大餅之類的主食,這樣的一頓飯,對剛從外面出差的人來説,最是能找到家的感覺。

説到粥,便不能不提藥粥。春夏秋冬,季節變幻,人的身體也會隨着天氣變化而有所不適,你儘可隨着時光流轉去吃各種時令粥。

春季陽氣生髮,萬物萌生,你可以今天吃紅棗粥,明天吃首烏粥,後天吃山藥粥,再後天吃蘿蔔粳米粥,只要你不嫌麻煩;炎炎夏日,暑熱悶濕,用梨、冬瓜、絲瓜、西瓜皮、薏苡仁等做粥,自會讓你食慾大增,暑氣盡消;秋季燥邪侵襲,在煮粥時,適當加入梨、蘿蔔、粟子、芝麻等藥食,起到和胃健脾、潤肺生津、養陰清燥之功效;冬季麼,還有點遠呢,你先備下些枸杞、龍眼、胡桃便是了。

當然,吃粥還是不加帶味的中藥為妙,假如天天吃飯如吃藥,還不如等病了將罪集中起來受幾天,好在上面提到的入粥皆好吃,你儘可敞開胃吃。

鮮花也可入粥。南方多梅花,不妨將梅花花瓣與粳米同煮,保你神清氣爽;三月桃花爛漫,五月月季吐香,六月百合盛開,七月荷花亭亭,九月菊花清麗,當是入食的好時節,或曬乾研末,或切開成條,加蜂蜜或白糖與米同煮,那味道,嬉,不説了。一年吃下來,四大美女看見你也要學阿拉伯女子,拿塊布遮面了。

有專門賣粥的,名曰粥屋。簡單幹淨,種類達十多種。放着音樂,一碗粥,一份小鹹菜,經濟又爽口。

以前天天盼着臘八。上大學時一到那天如果不早起,便吃不上飯。如果趕巧在家,母親會早早起來熬,那香味,讓貪睡的我會一咕嚕爬起來。現在為人母了,雖常有早上來不及做,去外面吃的舉動,但到那天,可是一定要早起做臘八粥的。

據説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呵,吃了這麼多年的臘八粥,管它保佑不保佑,反正臘八吃粥的習慣是改不掉的。

昨晚睡前本是想着泡上豆子的,睡到早上5點半,忽然醒來想起忘泡了,趕緊起來洗豆下鍋,又眯了會,然後洗漱,炒菜。

我這一鍋粥,放了小米、大米、薏米、綠豆、蓮子、紅棗、麥仁、花生仁、黑豆、姜豆等十來種,還沒打開鍋,那香味已經溢滿了我的小屋。

臘八節作文 篇3

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説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裏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

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臘八節作文 篇4

進入臘月,也就是進入了年終歲末的時候了。臘月是農家人最喜悦,也是最忙碌的時候。臘月初八的早晨,家鄉人有喝臘八粥的風俗習慣。臘八粥是有黃豆、麥仁、大棗、花生、玉米麪等五穀雜糧彙集在一起熬成的粥。“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往往臘八節這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了,所以早晨的這碗臘八粥,禦寒的功能是最強的,喝了臘八粥出門就不覺得特別的冷了。臘八處於秋收後的一段農閒時期,粥料的多種多樣,象徵着豐收的喜悦。臘八粥對來年充滿了憧憬和希望。臘八的到來,預示着春節離我們不遠了。臘八醃蒜是我們這裏的習俗,據説臘八這天早晨起來,在太陽還沒升起來的時候,醃製的蒜,顏色翠綠,吃在嘴裏酸酸的,很是招人喜愛。做法也是極其簡單,醃蒜的材料主要是米醋和大蒜。每年的這個時候,臘月初七娘買下2斤米醋,剝下很多白白的蒜瓣。臘八的早晨,用我家那個大罐子醃製好,把它們放到院子的陰涼處,等到過年的時候拿出來招待家人親戚朋友蘸餃子吃。打開罐子,一股誘人的蒜香撲鼻而來,滿屋子空氣裏瀰漫着蒜味。你再看那泡在醋裏的蒜已經由白變綠,通體碧綠碧綠的,像一顆顆翡翠躺在那裏。用筷子加上幾個,放在餃子上,那蒜如同那翡翠碧玉襯托在餃子上,甚是好看,讓人看了垂涎三尺,使人食慾大增。故臘八蒜又被稱為“翡翠碧玉臘八蒜”,你聽這名字,多美呀。冬天經常吃些臘八蒜,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的,既殺菌,還解毒。對治療高血壓、降血糖、降血脂、軟化血管也有一定療效,總之,多吃一些臘八蒜對人體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年將至,在外漂泊的遊子歸家團聚,體味着家的温暖,享受着親情的甜蜜。家,永遠是在外漂泊的遊子停靠休憩的港灣。今天就是臘八節了,在外勞作的人們已經盤算着回家過年了吧。因為家永遠是温馨的,家裏有至親至愛的爹孃,把在外漂泊一年的收穫和喜悦帶給爹孃。温馨的家,這裏擁有着親情,無論走多遠的人,過年過節的'時候永遠忘懷不了的總是家。

臘八節作文 篇5

媽媽經常説我是屬貓的,小饞貓的“貓”。只要是和吃有關的節日,我總會記得很牢。比如很多小朋友不太熟悉的臘八節,我就記得很清,因為我特別喜歡那香香甜甜的八寶粥。

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吃臘八粥,是在一年級。臘月初七晚上,媽媽帶我去鄉下奶奶家。到家時,奶奶正準備熬粥。她把糯米、綠豆、紅豆、花生、蓮子、大棗和核桃仁一一擺出來。我跟在後面數,數了幾遍,只有七樣。有了,我的書包裏還有放學時買的炒板栗,正好剝幾顆板栗仁放進去,湊成八樣。

開始熬粥了。奶奶把所有食材清洗乾淨以後,放到鍋裏,然後往土灶裏添加木柴。我着急地問,什麼時候才能吃?奶奶笑眯眯地對我説:“莫急,這臘八粥要慢慢熬才好吃,等臘八早上起來就能吃了。”

臘月初八的早上,我是被一陣撲鼻的香味薰醒的。怎麼形容哪種香呢?它不像普通的白米粥,只有米香。它的香味是一種混合的香味,糯米的香,花生的香,大棗的香,各種香味纏繞在一起,霸道地往我鼻子裏鑽。那香味,饞得我口水直流。我開始狼吞虎嚥,一口氣吃了兩大碗。

今年臘八節又快來臨,到時,我還要纏着媽媽帶我去奶奶家。奶奶家的土灶,能熬出最好吃的臘八粥。

臘八節作文 篇6

十二月八日為臘八節。古代臘日沒有定期,到了晉代以後,都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為臘八。傳説佛祖釋迦牟尼於這天成道。為了紀念釋迦牟尼,北宋東京(開封)各大寺廟都在這天舉行浴佛會,做七寶五味粥,這種粥叫臘八粥,又叫佛粥。

後來民間也做臘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臘八粥,以贈百官。山東各地臘八日吃臘八粥極為普遍。德州的臘八粥用八種糧食和果品製作,其中必定有棗,象徵吉祥。臘八粥的棗是“早“,慄是“力”,就是早下力氣,爭取明年五穀豐收。要把臘八粥做得稠一些,粘糊糊的,粘是“連”的諧音,意味着連年豐收。黃河口墾荒人家,家有新婦,臘八日用黃米、紅棗制糕,名為“吃碗糕”。即墨把臘八節作為農家的節日,據説取自“七人八谷”,是對谷的紀念。

臘八節正是隆冬季節,天氣寒冷,俗話説:“臘八臘八,凍死叫化。”舊時,鄒平等地的地主為了表示對長工的仁慈,過了臘八節才行辭退,臨走時,贈送幾個臘八糕。國人什麼時候開始喝臘八粥,現在無稽可考,敢肯定沒有兩千年曆史。

距今兩千五百五十五年,佛誕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衞國。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自己是太子。感於人類對生老病死的苦惱,二十九歲出家,隱居雪山修道。起初每日食一麻麥,瘦得前心貼到後背。由於如如不動,鳥兒在蓬亂的頭上築巢。越六年,未得道。起身到尼連禪河洗去了身上多年的塵垢。遇到牧牛女蘇耶妲,牧女以牛奶和腐爛粥供養。不久太子面色紅潤,身體康健。於是跌坐菩提樹下發願,若不成佛,將不起此座。是夜,清風和煦,繁星閃爍。黎明時分,太子仰頭剎那,望啟明星豁然開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腐爛粥,就是雜糧放在一塊熬的粥。東漢永平年間佛教自阿富汗傳入中國後,逐漸國內也興起了“臘八粥”的風俗。喝臘八粥,一來紀念佛的成道,二來也祈求自己未來成佛的願望,或者説希望得到佛的哀佑。

我的母親沒上過學,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認識,每年的臘八粥總會按時熬就的。那時家裏窮,無非用的是大米小米蘿蔔白菜之類。熬一大鍋。弟兄姐姐好幾個,吃的很香。母親説臘八粥是團圓飯,全家人都應該吃。有年二哥不在家,母親把粥盛一大碗珍藏起來,春節時哥哥回來了,母親看着哥哥把粥吃了。

母親去世多年了,哥哥姐姐都相繼成家,全家人再也沒機會圍着鍋喝香噴噴的粥了。身處江南,這裏家家户户都喝臘八粥。單位的食堂也給職工煮粥喝。明天早晨我端碗時候,碗裏盛的不僅是古老的傳統文化,而且也是久久懷戀漸行漸遠的親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laba/31yy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