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精選清明節日記彙編六篇

精選清明節日記彙編六篇

一天終於結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日記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清明節日記彙編六篇

清明節日記 篇1

今天是星期五,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在家長的指導下登入“未成年人——中國文明網”,在網上進行祭拜英烈,撰寫感言體會,表達對英烈的感恩和敬仰,並且寫下自己的感悟。

我一回家,便告訴爸爸媽媽今天的作業,讓他們在旁邊指導幫助我寫下感悟。我在下面的發言框裏看到,別的哥哥姐姐們寫的感言體會真的是太棒了。我也忍不住要在發言框裏寫下我的感言體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之所以要祭拜英烈,一是因為初夏草木茂盛,雜草容易長在先祖的墳墓上,人們覺得這樣是對先祖的不敬。二是傳統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於是人們紛紛在清明這天祭拜先祖。

傳統清明節已有2500多年曆史,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植樹節、鬼節等。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七年級的寒衣節,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傳統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傳統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傳統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傳統清明節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傳統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

關於清明詩詞眾多,如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清明》 (唐)杜牧 等,説明古時候的清明頗有名氣。

又是一個傳統清明節,我們一起祭拜英烈們,是你們用你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會更加努力的學習,將來回報祖國,讓你們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激勵着我們!您們人雖然犧牲了,但是依然活在我們心中,我向您們致敬。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為建設祖國出一份力。

清明節日記 篇2

清明節到了,學校組織咱們去南山公園掃墓。

來到南山公園後,咱們去了烈士紀念廣場,舉行了各方面活動,並且獻上了自己做的小白花。活動舉行完後,咱們開始品嚐野餐。

烈士們為了咱們的祖國與建設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大地,染紅了國旗,染紅了戴在咱們身上的紅領巾。他們是那麼的勇敢,那麼的堅強,那麼的偉大。他們為了美麗的祖國付出了生命,為了咱們的美好生活付出了青春年華。

他們的心是閃亮發光的,他們的血是鮮紅髮亮的,他們付出的'愛是永遠也不會改變的。

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就沒有咱們美麗的祖國,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就沒有咱們幸福美好的今天。

我心中升起一個念頭:咱們要繼承先烈遺志,好好學習,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

清明節日記 篇3

由於清明節要連放三天假的原因,所以這個週末就不休息了,也就是説今天依舊要去上學。

今天上的是週一的課。第一節是數學,老師前半節課讓我們做昨天沒做完的考試卷子,後半節課讓我們看並讀《河北教育》上所寫的知識點。

第二節課是語文,是一節很沒有意思的課。我總感覺時間過得特別慢。

今天還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原本應在第二節課後就做的眼保健操不知是什麼原因沒有音樂了,結果拖了5分鐘。然後應該吹五分鐘的口琴,但由於時間後錯,應該直接下課,但老師又讓我們吹了一邊口琴,我們都很不高興。

接下來是音樂課,老師從一級開始讓我們一首一首吹,之後就讓我們在教室裏玩,我十分高興!

第四節是英語課,老師又講了一些課文。由於是第四節課,所以我們班一大羣女生都心不在焉,有的畫畫,有的看書。唉,真搞不懂她們……

中午,舅舅和舅媽來了。我們一起吃了一頓餃子。餃子是韭菜肉餡的,很好吃,很香,有好多油水。

下午科學課還是原先那樣。隊會課,我們六年級進行了一次疏散演習,意思是説一個歹徒裝作學生家長混進了學校,然後進入了某間教室。有一個學生報了案,所以老師們就來疏散我們。

這就是今天的經過。

清明節日記 篇4

清明時節前夕,作為大隊委的我很榮幸帶領一、二年級同學為鄧仲銘烈士掃墓。

我穿着校服,戴着紅領巾,莊重地來到鄧仲銘烈士墓前。另一位大隊委先向同學們介紹了鄧仲銘烈士並宣誓。鄧仲銘,江西省興國縣人,1943年8月3日,鄧仲銘隨新四軍四十六團宿營在江寧祿口馮潭莊,忽然遇到敵情,在轉移中渡秦淮河時不幸犧牲在高橋渡口,時年39歲。講完後,我們來到仲銘亭,我把抬着的花圈放在亭子前。這是一個六邊形的小亭子,亭子正中有一個墓碑,墓碑正面寫有“鄧仲銘烈士之墓”七個大字,墓碑側面是一行行碑文。我們全體同學向鄧仲銘致敬,一、二年級的同學們把自己折的小白花放在了墓碑旁,以表敬意······

我們要感謝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他們不屈不饒的可貴精神,永遠留在世人的心中。

清明節日記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聽過,不過,清明還有一個重要的傳統習俗——掃墓。

今天是3月31日,我和我的家人提前來到了公墓掃墓。所謂掃墓,就是把墓地上的一些雜草給拔掉,並清理一下墳墓。來到墓地,黃沙滾滾,塵土飛揚,紙片飛舞,煙霧瀰漫,悽悽慘慘慼戚,一切都顯得那麼的荒蕪,荒涼。我與家人們默默地站在我家的墓碑前,神情莊重,臉色嚴肅,心裏還在默默地為先人哀悼。哀悼完畢後,我們又緩緩地將紙錢與一些物品一起放入了熊熊大火中,燒過的紙錢伴着黃沙,像一片落葉一般,悠悠地向空中飛舞,又緩緩地墜落,寄託着我們的思念,去帶給先祖們……燒過紙錢後,我們又把碑前的,已經微微凋零的花給換了下來,換上了另一束活力充沛的花,就像我們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我們還把一些彩紙,用幾塊小石頭貼在墓前,表示我們的思念。下雨了,也許是老天爺也被感動的流淚了吧,而且它並不是小規模地啼哭,而是傾盆大雨似的放聲大哭。我們只好在老天爺的大哭聲中,腳步沉重地離開了墓地……

掃墓,是為了寄託我們對先祖們的熱愛、讚頌與懷念。如果不是革命先祖們,我們會有這樣光榮的社會嗎?不會;如果不是他們,我們會有這樣美麗的環境嗎?不會;如果他們不為祖國而奮鬥,我們會有今天這樣美好的生活嗎?不會。革命先祖們,是他們,為我們創造了光榮的社會;是他們,為我們創造了美麗的環境;是他們,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是他們,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未來!清明節,這個有些淒涼的節日,大多數人都不會喜歡它,因為它有點“晦氣”,但正是這個“晦氣”,才能讓我們撿起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的其中之一——緬懷英烈。正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不能忘本,不能忘記那些為革命、為中國解放做過貢獻的人,他們是民族的英雄,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英雄!他們,為解放做了多少貢獻?為祖國獨立又做了多少貢獻?為祖國自由還做了多少貢獻?!簡直是數不清了,就像中國所有的河流聚集在一起,每一條河流相當於一點貢獻,聚在一起,融成了中國第一長河,也是世界上的第二長河——長江。也許有些人認為掃墓很好玩,一點也不重視,可是他們錯了,掃墓,是僅次於升國旗的神聖。掃墓的意義重大,那是為了緬懷英烈,為了讓每一個人記起他們,記起這些民族的英雄!

掃墓其實應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緬懷烈士時更應嚴肅,他們是民族的英雄,我們永遠也不能忘了他們。“吃水不忘挖井人”,做人,不能忘本!

清明節日記 篇6

清明節前夕,我們全校師生來到岱山公園門前,開展了“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清明節主題大隊會活動。

主題大隊會開始了,經過出旗之後,一位大哥哥向我們講述了陳岱山同志的事蹟。大家都知道,清明節是一個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親人所設立的節日,而我們來到岱山公園,也正是為了紀念在熊熊烈火中為搶救國家財產而英勇犧牲的青年陳岱山。聽了這位大哥哥的介紹,更讓我們懂得了岱山公園的紀念意義和汽車工業對人類的重要性。聽着大哥哥的訴説,眼前彷彿呈現出了一片火海,隆隆的聲音在耳邊轟鳴,火光在眼前跳動,年僅二十幾歲的陳岱山同志拎着油桶在火海中倒下了………想着想着,一種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也為國家少了這麼一位好同志而感到惋惜。

接着同學們表演了各種各樣的節目,如:跳舞、詩朗誦………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一、二年級小同學們跳的舞蹈。看得出來,那些小同學跳得特別賣力,舞姿是那麼優美。她們的一顰一笑,都是那麼可愛,那麼的富有童真,而又不乏成熟的氣息。接着,就輪到一年級入隊儀式了,他們是繼我們之後的又一代,承接着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應了大隊會的標題“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

最後,我們遊覽了岱山公園,祭奠了陳岱山烈士,天空是那麼蒼涼,彷彿也在悼念陳岱山烈士,崇敬之情再一次湧上我的心頭……

這次清明祭掃,給我的心靈留下了莫名的震憾。我們是汽車城的下一代,我們要“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5v93w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