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清明節主題徵文(15篇)

清明節主題徵文(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徵文了吧,徵文一般都具有意味深長的結尾。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徵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主題徵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清明節主題徵文(15篇)

清明節主題徵文1

還下着如絲如毛的細雨,新生的葉上像抹了層油,使葉片晶瑩透亮。

又是清明,又是小雨,看着那雨,從天而降。嚐嚐,好像還略帶鹹味,難道這是先人們的感動之淚?

我帶着疑惑跟隨着長輩們走着,不久就來到了奶奶的墳前。新生的樹木圍繞在她身邊,那又是年輕的一代。四周靜靜的,只剩下細雨的沙沙。

帶着思念,我們與長眠於地下的先人進行心靈對話數秒,隨後伯伯説話了:“我們都來看您了,給您掃墓來了!”伯伯很激動,好像真見到了奶奶,又聽到了那曾經最動聽的聲音——母親的呼喚。

他慢慢地蹲下,眼角露出了一滴濁淚。他點燃了三炷香,輕輕的,緩緩地插進了泥土。無言的淚無聲地劃過他的臉頰,它送去了思念,祝福,折射着曾經的一幕幕普通的回影。

撿完了春天的殘葉,我們匯在一起點燃了火種。爺爺,伯伯、姑姑、爸爸,我們拿着天國的鈔票,捎進火裏,捎去祝福與思念。

那一份份糊包上的名字,曾經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人生苦短,生死之別。那曾經歲月中的一幕幕被我們看的太過平常,不懂得體會其中的真情,待到失去才懊悔。

望望上面的樹葉,再過些日子也會長大、成熟、飄落;人也經過童年、青年、壯年、老年。人一代代的延續,最後化作的只是一把泥土。走過一生,平凡一生,錯過一生。但人僅此一生,似乎該為這世界留下些什麼。是得,不僅是為世間留下一塊墓碑,更該留下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火滅了,人散了,又只留下一塊冰冷的墓碑。而墓裏的靈魂卻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我知道,日後我也會化為一把泥土,一塊墓碑。而我的靈魂,我的思想,我的品質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那麼,這一生!我就不枉走過!

清明節主題徵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在這個節日裏有人踏青,有人掃墓,而對於我來説,清明是又酸又甜的。

讓我覺得甜的事情是放風箏、戴柳與盪鞦韆。

每到這個節日,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會來到郊外,把一隻五光十色的喜羊羊風箏,在晨光中放飛,我們用雙眼護送到遠方,它帶着我的美好心願越飛越高,飛向遠方,我心裏像喝了蜜一樣甜。

來到小溪邊,媽媽總會從柳樹上折下兩根枝條編成柳條帽戴在她和我的頭上,她告訴我戴柳可以“避鬼”、“明眼”、“免毒”,其實我早就知道戴柳的“用處”是讓自己變美,我大聲説出之後,一家人都甜甜地笑了。

盪鞦韆是我最愛的了。鞦韆上的我像飛人一樣起伏飛翔,只要我用腳用力地蹬地,鞦韆便又高高蕩起,讓我遊弋在這春光之中,如同超人在飛行。這份甜,無法用語言形容。

清明節的酸,就是心酸,每到清明,我會和父母去為奶奶掃墓,那時我的心情有一些沉重。在我出生前奶奶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她從沒見過我,我也從來沒有見過她,我多麼想她能在我身邊看看我,像別人的奶奶那樣抱抱我,親親我,陪伴我長大,那該多好啊!

《尋夢環遊記》裏説過,被親人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奶奶一直活在我們心裏,她永遠不會被我們遺忘。

又酸又甜的清明節,甜蜜和悲傷都是那麼記憶深刻。

清明節主題徵文3

今天是清明節,另外興趣班都停課了,只有早上的一節語文課。也就是説,上完語文課,我必須馬上趕往老家吼山。

心不在焉地上完語文課出來,媽媽已經帶着菲菲在下面等我了。汽車像離線的箭一樣衝了出去,由於心急,開錯了好幾次。不過路上的風景美得讓人驚歎,一開出城外,就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灰濛濛的天配上山路上的行人,不禁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這首詩。

汽車行得很快,一會兒就到老家。拉上了偉偉哥哥後,我們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墓地。由於偉偉的指點,這次總算沒有開錯。到了墓地,一打開車門,一股新鮮的空氣夾着泥土特有的芬芳撲面而來,讓大家忍不住做了幾個深呼吸。走上泥土地,就看見一片片茂盛的叢林,裏面不時傳出幾聲清脆的鳥叫。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抹鮮豔的紅色——映山紅!鳥聲開始密集,樹反而越來越少了。到了,到了!媽媽把堆在墳前的荊棘和樹枝掃到了一旁。這時大大姐帶着一家人也來了,我們一起燃放了煙花,又在墳頭插了一支松樹枝,便離開了。

回去的路上,我們看到了一片竹林,裏面長着不少筍,經得主人同意後,我們挑了幾支剛探出頭來的嫩筍挖回了家。

下午,我們還去了吼山,吼山風景還是一層不變。但是,我拍了很多張照片。

清明節的一天過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晚上。我收穫的不僅僅是照片,還是愉快的心情和放鬆的心態。

清明節主題徵文4

4月5日,每年陽曆4月5日就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和祭奠先輩的節日。今年清明節我和家人—起去祭奠了祖先。

首先,爺爺和爸爸給墳上挖了兩個墳帽,我和我的媽媽負責燒紙錢,奶奶的任務是墳四周的雜草都砍掉,然後,爸爸我的媽媽把清明紙標起來,我的媽媽告訴我用清明紙插起來或者放在上面用石頭壓上,就表示家人已經來過了。最後,我們大家站成一排站在先輩的墳墓前默默祈禱。

我覺得今天真好!一邊上墳,一邊還可以郊遊。明年的清明節,我還要再來!

清明節主題徵文5

我的家鄉地處長江邊,氣候四季宜人。家鄉人一直沿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都重視過節,而且每個節都有不同的講究和過法,但,清明節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節日,因為清明,總是帶着些許淡淡的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

今年的清明節照樣是在海門鄉下度過的。但它又和以往有所不同,更令我記憶猶新。清明節一大早,我和媽媽就來到了鄉下親婆家,爸爸因為遠在南美洲圭亞那進行援外醫療,沒有與我們同行。相比較往年去墓地掃墓不同的是這次我們首先在鄉下家中進行了祭祀活動。因為今年是第一次為剛去世的親公祭祀。在我的記憶中,親公是個比較嚴肅、不苟言笑的人,他脾氣很火爆,喜歡和親婆吵架,而且每次吵得都特別兇。但他對我説話從來都是輕聲細語,和藹可親。每次我一去鄉下,他總是放下手上的農活,把手洗了不知道多少遍後,輕輕地把我抱起來,親了又親,在空中拋了又拋,直到聽到我“咯咯”大聲的笑聲,他才鬆手放我下來。然後帶我到他的屋裏,從他藏着的“百寶箱”中拿出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來,什麼花生呀,桂圓呀,香蕉呀,蘋果呀等等。看着我吃了個飽,他就高興地帶我到鄉下各處去玩,領我看小羊歡快地吃草,小雞艱難地下蛋,小鴨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嬉……每到一户農家玩耍,他都驕傲地介紹説:“這是我孫子!”“小寶,來磕個頭!”親婆的喊聲打斷了我的回憶,我連忙拿出媽媽事先給親公買的紙衣服、紙手機、紙燒酒等,這些都是親公的最愛,把它們放在香爐中,隨後看着一縷縷青煙緩緩升起,點點火光在閃爍,我彷彿又看到了親公,最後我對着親公的照片恭敬地磕了三個頭。

祭祀親公小屋旁邊的就是一條小河,小河的水清清的,河裏一條條歡快的魚兒就是親公生前餵養的,如今它們都已經長大了。我撿起一塊石頭,往河裏扔,河水馬上濺起一朵美麗的水花,彷彿是親公的笑臉,他好像在笑着説:“小寶,你又長高了,好好學習呀。”這時我的眼睛有些濕潤了。

清明節主題徵文6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介紹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説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户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説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於此期間掃墓。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主題徵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到了清明節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着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

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我們一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讓自己遺憾,並且對得起他人。

清明節主題徵文8

“淅瀝瀝,淅瀝瀝……”

第一場春雨來了,點綴着華爾茲舞步跳來了。春天踩踏着淡淡的節奏,伴隨着潺潺綿綿的雨滴悄然降臨併為我們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人們自然而然的會平添幾分憂傷,特別是在細雨霏霏的時節,我們更是難解憂。

可我們一家不捨得這麼美好的春光,便一家去公園,尋找春的足跡。

春天的公園顯得格外清爽。天湛藍湛藍的,像是一枚藍寶石,剛剛被水洗過一般。周邊的山是那樣青,水是那樣綠,如同步入“神話”的境界。小草也是剛剛甦醒過來的,總覺得剛剛渲染的綠似乎綠得出奇,青翠剔透,宛如翡翠一般,近出的小花一朵兩朵,或濃或淡,或紅或粉,彷彿是春姑娘不久前才塗上去的。那樣的天籠罩着那樣的山,那樣的山圍繞着那樣的水,那樣的水映襯着那樣的花花草草。如詩如夢的境界,難道不像步入畫一樣的聖地嗎?這裏的一切都是那樣誘人,一切都令人感到十分愜意!

這天,公園裏似乎來了很多人,大概都因為天氣好的原因吧,還不到中午,車位都過半了。

人們都脱下了厚厚的棉襖,奔向草地間,嗅着春地氣息,與春撞個滿懷。我們聽到的是春,看到的是春,聞到的是春,觸到的是春。一個個都神采奕奕,滿面紅光,嘴角邊也都洋溢着春的微笑。

我躺綠色的草地上,頭枕着美麗的紅帆,伴隨着舞動的絲絲春風,愜意無比!偶然仰望天空,幾隻風箏在空中自由飛翔。它們在與白雲嬉戲,與小鳥比賽,自在快樂得令人羨慕不已。我也按捺不住了,要爸爸買了一隻“鳳凰”風箏便在空地上玩了起來。

開始,我的動作還不太熟練,剛剛展翅起飛沒多久,便跌跌撞撞的“摔”下去了,經過幾次的魔鬼訓練,我終於會放風箏了!我用手持起線拐,把線放短些,有風時邊放邊跑,手中的線繩也不斷的拉動。那隻“鳳凰”便抖起雙翅,翩翩起舞。我仰望那縷縷白雲,注視着那隻在風中盤旋飛翔的“鳳凰”,在藍天之上自由飛翔。

哦,那是寫給天空的信!

春天,我們已到公園。你呢?

清明節主題徵文9

欲清明,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笑還顰,最斷腸。

——題記

淡粉色的紫葉李開滿了墳墓周圍。遠望,如同大片紫雲在微風中搖曳着,有一種説不出的冷美,清新脱俗。

我與家人來到墳前,望着周圍被風吹出的紫葉李花雨,我拾起一瓣,端詳良久,驀地想起獨愛紫葉李的太奶奶。不覺想問一句,您在天堂過得還好嗎?

是有多久沒有再見到您了呢?距離上一次啊……我驚異,竟快五年了,五年足以改變一個人,我已不似當年的幼稚。而您呢,您可安好?

俯身,親吻一瓣馨香,憶起那年,您牽着我的小手,在麥地邊放風箏,風箏線斷了,落在了那棵紫葉李上。我急了,不停地跺腳,您淺笑,搬來了梯子,替我將風箏取下來。我欣喜地拿着風箏,卻忘卻了您因為年老而摔倒的場景。您的愛我感受到了,卻不知如何報答。您如春雨,而我恰似紫葉李,沒有您的滋潤,我怎能成長?

許是看我出神已久,表姐不禁喊我,這才回過神來。大家做着簡單而又不可缺少的準備工作,清除墓旁雜草,把老人生前愛吃的點心供在墳前,燒着紙幣,排除鞠躬,輪到我時,淚水已溢出眼眶。

仰頭,沐浴着花瓣雨,腦海裏全是您的笑臉。無論何時何地、何年何月,您都是淺笑着的,您就像長不大的孩童。達.芬奇為蒙娜麗莎的微笑而傾倒,而您,則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不禁轉過頭,苦笑的對錶姐説:““思念是會呼吸的病”這話好對啊,這思念已在我心中深深地紮了根。”

回眸,望着墓碑。我淺笑,忍着悲傷、忍着不捨,重重地磕了頭,離開了。

紫葉李紛芳,渲染着春天。春風如歌,唱盡春愁。清明,這時節,永留心中。

清明節主題徵文10

再過兩天,就是清明瞭,我遠在異鄉的伯父回來了。因為工作繁忙,他已有幾年沒有回來過,今年是爺爺去世十週年,他特地告了假回鄉來給爺爺掃墓。正趕上學校放假,我便陪同伯父一起去爺爺的墓地。

伯父是個大學教授,他高高瘦瘦的,戴着眼鏡,温文爾雅,很有學識的樣子。我提着東西跟在伯父身邊,聽他講述他小時候和爺爺之間的故事。他深情的講述將我又帶回到爺爺身邊。到了爺爺的墳前,他將準備好的鮮花放在爺爺墳前。伯父在墳前幾度落淚,我們大家也都沉浸在悲傷中。

回家的路上,我們慢慢從悲傷的氛圍中解脱出來。伯父給我講了很多關於清明的知識。他説:“清明是我國節日體系中,唯一把節日和節氣相結合的日子,如果追本溯源,就會發現,清明其實既是個悲傷的日子,又是個歡樂的日子。

“清明時節萬物復甦,進入耕種時節。在宋代,清明把比它早幾天的寒食節裏的祭奠內容收納進來,人們開始祭奠先祖。同時,清明還將農曆三月的春嬉等習俗收納進來,發展了郊遊踏青、户外體育娛樂等活動,成為一個綜合性節日。”

“大伯,後天才是清明,我們天前兩天上墳唉,為什麼不在清明這一天呢?”我忽然想起這個問題,問道。

“祭奠先人是清明節的主題之一,掃墓則是人們緬懷先人的重要形式。不過,清明節掃墓本來就不該在清明當天進行。掃墓的時間,最好是在節前10天或節後10天農曆的單日進行。中國文化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單日掃墓寄託了親人的吉祥祝願。而清明當天,則是僧人掃墓的時間,僧人在這一天表達自己不能夠為祖先傳宗接代的歉意。”還有這一説,我可是聞所未聞。

“很多人在清明節掃墓時習慣燒紙,其實這種做法既不安全也不文明,而且,也並非傳統的祭奠形式。”伯父接着説:“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最原始的祭掃辦法是‘掛壓灑’。就如話劇《茶館》最後一幕那樣,將紙錢向空中揚去,或者在先人墓前用磚頭壓住一張紙錢,表示後繼有人。現在較好的辦法是買一束鮮花祭奠先人,祭拜過後將花瓣撒在墓前。”

伯父滔滔不絕的講述,讓我受益匪淺。我不知道一個節日還有這麼精深的知識,以前只知道清明節掃墓,我們可以放假罷了。今天我體驗了一個不一樣的清明節,我不禁對祖國的文化產生了崇敬之情,。祖國還有那麼多高深的傳統文化,我們真應該繼承和發揚呀!

清明節主題徵文11

四月_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日——清明。

成都的天,温暖而濕潤,淅淅瀝瀝地灑着點點小雨,落在人們的身上,也彷彿落在人們的心頭,這不難讓人們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情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記憶彷彿被拉回到若干年以前。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那一文人騷客的形象似杜郎而又彷彿不是他,站在泥濘路口,文質彬彬地詢問杏花村的通口,牧童遙指,聲音稚幼,帶着甜甜的孩童氣息。可今非昔比,牧童早已成長了吧,而那文人騷客也不知了去向。他們的故事只留下了一首詩,讓人在這悲的日子裏吟誦、欣賞。

汪國真先生曾寫過這樣的一句話: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於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儘管天氣温暖,春風和煦,但由於這日意義較之平日而言大不相同,人們的心情也就有些鬱鬱寡歡了。

清明時節,我,去掃墓了。

因為正值清明,前來祭祀的人們很多,但環境卻顯得寂寥,人們也沉默寡言。我也隨着長龍般的隊伍,一步一步向上走着,或許是由於台階過高、人羣太多,又或許源於內心情感的作祟,我走得極慢,一步一級台階,舉足抬步也顯得堅實而沉重。

大樹下,墳頭前,有一些人會面對墓碑呆立好一會,半晌才開口對那些亡故的人説出在他生前沒來得及聽見的話,心平氣和,少了從前的紛紛吵吵,看了倒讓人想落淚。風吹着樹木“沙沙”作響,似安息靈魂悠長而遠久的.歎息。

我的曾祖父就在這裏沉睡着,沒有一絲聲響,寧靜而安詳。

他是在_年離開我的,當時的自己年幼且不懂事,當我的母親告訴我曾祖父去世時,我並不懂得其中的含義,只是呆呆地點點頭,也沒有看到他最後一眼。如今,長大了,終於對死亡有些一知半解了,其實死亡就是一門學問,深奧而難懂,讓人痛苦又捉摸不透。

德國諺語裏説,“當你來到時,你在哭,你周圍的人在笑;當你離開時,你在笑,你周圍的人在哭。”若事實真的如此,那該有多好。人的一生若活得洋洋灑灑,精精彩彩,也不枉走一遭,只是人被七情六慾所束縛,離開分別時,往往是內心的痛苦放不下,放不下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

曾祖父一生與人為善。年輕時投筆從戎,奮鬥於抗日的第一戰場,年老後,在家鄉的教堂裏主持牧師工作。還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精通英語的曾祖父便和藹地教我學習英文,手把手地帶着我寫着一個又一個英文字母,當我略顯生澀地念着音標時,他會極耐心地糾正我的發音,把自己的嘴巴張大,讓我看清舌頭的運動。一老一少團坐在桌邊學習的背影至今仍浮現在我眼前,只是我人生中最早的啟蒙老師,教會了我英文,卻不能教會我世事無常,而他,如今也和我陰陽相隔。

我在曾祖父的碑前行跪拜禮,顫抖着手為他上着香。我似乎就能感覺他的氣息還是那般温暖的圍繞在我的周圍,他也在遠遠的地方注視着我,注視着我的一言一行。

或許我們因為羞澀和懶惰而留下的無法彌補的遺憾太多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人慾報而親不待。”這是我從曾祖父身上悟出的道理。經過三年五載,當我真正懂事後想要回報他時,枉然發現他已不在了。望着他生前最後一張照片,我在思索自己究竟可以如何作為?心中有的是不知所措;有的是悵然若失。

天空仍然下着雨,漸漸大了起來,熄滅那墳頭燃盡後化成一撮灰的香屑,濡濕了碑上厚厚的灰塵。

回程的途中,看着絡繹不絕,前來掃墓的人們,看見他們在墳前表達內心真正的情感時,腦中仍然是杜牧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是在這春天裏,唯一一個把人心揉得粉碎的日子。

有那麼一小粒晶瑩透亮的液體掛在眼角,像雨水,也像眼淚。到底是什麼,連我自己也分不清了。

清明節主題徵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幾天,天氣時晴時陰,還會下起小雨來,時小時大,因為清明節到了,剛好是在這個週末的星期六。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的心既激動,又沉重,因為星期天我們要回老家去上墳。

到了星期天,我們一家人一大早趕去老家。在路上,東山已經見到了,這時的山,有些淒涼,灰濛濛的一片,路邊的田地裏沒有農作物,只有一些乾枯的枝葉,有些是一片亂土,有些很有規律,一溝一溝的,可以看出,已灑了種子,農民叔叔正等待種子發芽呢!

轉眼間就到了二大爹家門口,準備了一下,便急匆匆地上了墳山,山上的樹,沒有一點綠色,只有乾枯的樹枝,有些樹上有了一些嫩綠色,不是太多,只有一絲絲,大地上沒了草,顯得格外悽慘,我不禁想:“清明節到了,連大自然都不敢調皮了,一切都像是死了一樣,多麼安靜,連春姐姐來了都都不敢大聲張揚,多麼莊重,清明,清明,好清靜啊!”

到了墳山,我便收起了想象,二大爹突然問:“雞呢?”我們這裏要現殺雞,把雞血淋在山神上,這麼一個重要的角色可少不了呀!我説了一句:“雞沒帶來,放在家裏了。”大家才急急忙忙地打電話給姑爹,叫姑爹把雞送來,過了一會兒,姑爹來了,大家才開始自己做自己的事,爸爸和二大爹殺雞,把雞清理乾淨;媽媽去燒水;姑媽去放冥幣、金子、銀子、草紙等東西,我和小坤放草紙、香。

大家開始完成自己的任務了,我細細看,這山上的墳參差不齊地排列着,有的墳高大而嶄新,有的墳連石碑石碑上的字都看不清了,這便是風的傑作,有的墳成為了一片亂石,仔細看還能看清它的摸樣,我懷着尊敬又莊重的心情認認真真地把一張張草紙放在墳前,把一根根香插在了石縫中,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任務,很快他們的雞也煮熟了,奶奶把雞放在一個碗裏,用筷子把雞頭立起來,用碗,把飯盛了進去,倒了一杯茶一杯酒,裝在一個大鐵盤裏,要給逝去的親人們“吃”,我們到了一個墳前,作為主持的奶奶,説了幾句話,點燃了草紙,把各種東西拿去燒,燒完了奶奶就把酒、茶倒進火堆裏,接着按輩分算,輩分大的人就先磕頭,磕三下,拜三拜,這樣輪着下去。我們拜完了所有墳,放了鞭炮,便回家了。

這一個週末讓我過得十分有意義,因為讓我緬懷了一下已故的親人,並且讓我去了一趟農村,讓我欣賞了清明時期的鄉村景色。

清明節主題徵文13

上星期六,我們一家很早就起牀了,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全家人便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我們今天要去掃墓,由於距離清明節還有兩天,所以高速公路上的車子並不多,我們很快的下了高速公路,接着開上蜿蜒的山路,好不容易才到達了目的地。走進墓園,一片寂靜,我們走到奶奶的墳前,清掃之後,媽媽叫我們幫忙把一些彩色的紙壓在石頭下,我問媽媽為什麼要把紙條壓在石頭下呢?媽媽説這叫做掛紙,墳上壓了掛紙,就代表祖先的墳已掃過。接着我們把要祭拜奶奶的貢品放在墳前準備祭拜。我們每個人手拿一柱香,虔心的向奶奶祭拜。祭拜完之後,也差不多是中午了,這時的我們,肚子已經餓得咕嚕咕嚕叫,於是我們就收拾收拾後下山,準備去飽餐一頓了!

下了山,我們來到碧瑤山莊。點好菜沒多久,菜就上桌了,飯菜香撲鼻而來,讓飢腸轆轆的我食指大動,好想立刻大快朵頤一番!佳餚一道道的上桌,每道菜我都很喜歡吃。吃完中餐,旁邊的空地上能夠打陀螺,讓我們體驗過去的童玩。一開始我們還不會玩,但慢慢的,熟能生巧,我們打得越來越好了。玩了許久,直到夕陽西沉,我們才拖着疲累的身軀,準備回家了。

這次掃墓行不但讓我吃到了美食,玩到了童玩,更讓我瞭解了掃墓的意義。清明掃墓是中國人慎終追遠的傳統習俗,我們要把這習俗傳承下來,讓我們的後代子孫能繼續保存這個習俗,慎終追遠、不忘本。

清明節主題徵文14

在清明節的那一天,我們往往都會祭拜我們的祖先,緬懷逝去的親人。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我們一家人早早地起牀。爸爸在做開車前的例行“安檢”,媽媽和姐姐在準備花籃,我則凝視着外公的遺像。外公滿面笑容,一如生前那樣慈祥。七點鐘,我們出發準備去外公的墓前祭拜老人家。

汽車駛上盤山公路,我們無心欣賞車窗外的景色。爸媽都很沉默,我和姐姐自然也不敢開玩笑。就在快到外公的墳墓的時候,沒想到幾塊大石頭堵住了路。我們只好步行上山。那兩隻大花籃可不好扛了,弄不好裏面的水都會漏出來。於是爸爸宣佈:我和媽媽、姐姐和爸爸,四人分成兩組把花籃抬上去。媽媽説,這才能讓外公“看”到我們的孝心哩。來到外公長眠的地方,那是一個向陽的山坡。金燦燦的油菜花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正在怒放,墓四周的松柏越發顯得蒼翠。我們放下花籃,擺上外公愛喝的酒,向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鞠躬。媽媽的眼睛濕潤了,我們的心情也很沉重。記憶中,外公很疼愛我,總是抱着我,還用他的鬍子“扎”我,逗我玩。但我卻沒能回報外公的愛。我學着爸爸的樣子掃墓,讓外公的“家”變得更加潔淨。老人家生前就愛乾淨,我們現在能做的似乎也只有這些了。爸爸輕聲提醒我們該離開了。我又向外公三鞠躬,這才三步一回頭地離開外公。

下山的路上,前來掃墓祭祖的人們越來越多。空氣中瀰漫着刺鼻的煙花燃放的氣味,鞭炮聲不絕於耳。看着這一切,我不禁想到老師説過的,現在有的地方還試行“樹葬”。這是一種以植樹代替造墓和骨灰存放,把骨灰埋葬在樹下,不形成墳頭的新的骨灰處理方式。我覺得這種做法很有人情味,讓生命與大樹千古。站到樹下,可以感覺到回到了親人的身旁。

“阿威,到家了。在想什麼呢?”媽媽的話把我的思緒從遐想中拉回來。我靦腆地笑了笑:“媽媽,沒什麼。”回到卧室,坐在書桌前,我筆尖一動,記下了清明節的感悟。

清明節主題徵文15

俗話説:“清明時節雨紛紛。”可這次清明節不但一絲雨都沒下,而且老天爺彷彿故意跟我們作對似得,天氣格外悶熱,鄉下的麥苗似乎蔫了許多。原本的生機勃勃,原本的嫩綠,青綠,漸漸打了黃,這是極其缺水的階段。

恰巧,放了一天的清明假,再加上原本的兩天星期天,有了拯救麥苗的時間,爸爸帶着我踏上了回老家的旅程。

中午終於抵達了目的地,下了車看見媽媽來接我們了,她鞋子上有點幹泥巴,褲子上濕透了。顯然,媽媽正在給麥苗澆水,知道我們回來,來不及換衣服,就來接我們了。媽媽説:“現在正是給麥苗澆水的時候,非常緊,一口井被三四家佔着,”爸爸也加快了速度,回到家換了身舊衣服,就和媽媽直奔麥地了。

姐姐和我呆在家裏,一看錶十點了,再往外瞅瞅,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在等待中,我們漸漸入睡了。不知到了什麼時候,爸媽回來了,早上天剛亮,他們又出去了。

……

眼到了中午,爸爸和媽媽回來了,他們又是一身泥,這次上下衣都濕了,鞋子更是濕的厲害,我和姐姐急忙幫爸爸脱下鞋子,呀!濕鞋子可真難脱,我一下子坐在了地上,我們都笑了起來。爸爸的襪子也濕了,我去把爸爸的濕襪子洗了洗,濕鞋子重新刷了刷。媽媽也是累極了,為了讓媽媽歇會兒,姐姐去做了飯。媽媽説:“有兩個女兒真好,幫我們洗衣服、做飯。”聽了,我心裏頓時温暖起來,那時可真幸福,真希望時間在那一刻定格,我們的家永遠幸福下去。爸爸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原本沉寂的清明節,這次格外温馨。

標籤: 徵文 清明節 主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6vq5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