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清明節記敍文(彙編15篇)

清明節記敍文(彙編15篇)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尤其是記敍文,記敍文是一種以記敍為主要表達方法的寫人、記事、繪景、狀物的文體。優秀的記敍文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記敍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節記敍文(彙編15篇)

清明節記敍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清明詩句我很小就會背了,清明節是悼念已逝世親人的節日。

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全家回老家萬寧掃墓,這天早上爸爸媽媽攜帶紙錢、紅蠟燭、鞭炮等祭拜的物品,扛着鋤頭,糞箕、鏟和刀來到墓地。

我們先祭拜曾祖父,爸爸媽媽在曾祖父的墓碑前點上蠟燭,接着拿着刀清理周邊的小樹枝,我們幾個小孩把墳墓上的雜草拔掉,我們也學大人拿着鋤頭去挖土,這裏沙土可鬆弛,因為我老家住在海邊,所以我們幾個小孩挖得特別輕鬆,不用幾分鐘的時間我們就挖了好幾糞箕土,然後把土倒在墳墓上。後來,我找不到鋤頭,我用我的雙手捧起沙土撒在墳墓上,我們有的挖土,有的撒土,有的描紅墓碑。掃完墓爸爸就在墓碑前燒紙錢,放鞭炮,我們還請求曾祖父保佑我們平安呢!

下一個地點,我們來到了外公的墳前,祭拜外公的時候我很積極,因為我特別懷念我的外公,我用我的雙手捧起沙土撒在墳墓上,不一會功夫,我們把墳墓清理完,描紅完墓碑上的字後,我對着外公的墳墓説:“外公,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學習進步,開心快樂。”説完我跪了下去,對着外公的墳墓磕了三個響頭。爸爸媽媽給外公磕拜之後,就在外公的墓碑前面燒紙錢。我拿起一大把紙錢默默地往火堆裏丟去,漫天都是飛舞的紙絮,落在我的頭上、衣服上,燒完紙錢,爸爸媽媽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我和爸爸媽媽走出了墓地。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以添新土、燃香點蠟燭、燒紙錢的方式來表達對已逝世的親人的深深懷念。

清明節記敍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説着思念與哀傷。清明節就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就是掃墓和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清明節前後流傳着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遊、放風箏、盪鞦韆、鬥雞、拔河等,這些習俗隨着歲月交替和社會變遷,有些已經逐漸被遺忘,連一絲記憶都不復存在,有些仍遺留至今並賦予了新的內涵。

在舊時的青島,清明節也被看作就是一個大節氣。寒食節就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斷火,吃冷食。冬至後105天謂之寒食,從前的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人們在清明前兩天就開時斷火,即天不亮就把飯做好,直到落日後再燒火,以示對親人的懷念,由於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在清明節掃墓的風俗比較盛行,掃墓俗稱上墳。這一天要去祖墳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上香、燒紙,舉行祭禮。有的人家要利用這一機會修整墳墓,大多數就是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別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所以説,無論家裏多窮,清明節都就是要去上墳的。人們祭祀完畢,都要進行野餐,將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

清明節記敍文3

在清明節那天,學校組織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

一大早,太陽公公就用燦爛的笑臉來迎接我們這些即將要掃墓取得少先隊員。

雖説路途遙遠,我們也已經筋疲力盡了,但是對於那些拋頭顱,灑熱血,英勇犧牲的戰士們來説又算些什麼?過了大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我們的隊伍就浩浩蕩蕩地進了西管頭烈士陵園。

到了這個莊嚴神聖的地方,平時愛開玩笑的同學表情也都變得極其嚴肅,活像一個士兵,我們唱起了《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背誦了革命詩《囚歌》,此時此刻,我的眼前也浮現了一幕幕悲壯的場面;烈士們在牢獄裏受着敵人的嚴刑拷打,卻忠貞不屈,和敵人鬥爭到底,為人民的解放進行殊死拼搏。我對烈士們肅然起敬,我來到陳輝烈士高大的墓碑旁,敬獻了我親手製作的一朵白牡丹花,雖然它不是很出色,但它卻代表了我那顆赤誠的新,讓它伴隨着長眠於地下的陳輝戰士吧,我心想:烈士們,你們為新中國的解放犧牲了自己的血肉之軀,用熱血染紅了這片土地,你們是鋼鐵的戰士,我們這些後輩人更該發揚光大這種革命精神,你們不必為我們擔心,戰士們,安歇吧。我會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做個有用之才的總之,我想了很多很多。

最後,我們參觀了圖片展,知道了更多烈士的英雄事蹟。

清明節記敍文4

透過綿柔的雨絲織就的如煙的春紗,我望着那些打着傘、匆匆避雨的行人,不由得想到:為什麼要躲藏呢?讓我們的身心一起來感受這春雨帶來的清涼吧。於是,我收起傘,走進雨中,細小的雨滴打在身上,一點也不覺得冷,只有一種親切、清新的感覺……

可那種“萬般愁緒湧上心頭”的感覺,卻在四處蔓延。這是自然。有誰會在清明的時候大肆祝賀些什麼呢。即使真有,大家也會覺得比往日少了寫什麼,又多了些什麼。

抬頭望着天空,不禁朦朧了雙眼。曾經那麼疼我的曾祖父現在可還好?他,也有在想我們嗎?記得小時候大人們會説,人走後,會化作深邃夜幕裏繁星中的一顆。星,總在不停地閃爍着,感覺,離我們越來越近,越來越亮。讓你睜不開眼睛。可是,那種感覺,很親切,如同離去的人重新又回到自己身邊一般。

望着夕陽的最後一抹餘輝沉了下去。空氣異常的凝重,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悽清、幽暗。微風在樹枝上纏繞着,像是淘氣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抖。一切都是濕漉漉的,擁擠的街道,門前的自行車,懸掛的條幅,還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們。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裏説的那樣:“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雨,斷斷續續地下着,回過神來,才發現臉龐不知何時已留下兩道淺淺的淚痕……

清明節國小生記敍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外公,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裏很久很久了。外孫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外孫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以前是他村的村長。他為人忠厚老實,從不貪圖小利,一直為村默默的工作着,直至他死去。有人説,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但是我想,我對於外公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外公的音容笑貌時,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哪怕是五年、十年,這種感覺還是沒有減弱、消失,反而更加強烈。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今天,又一次站在外公的墳前,淚光朦朧了雙眼。透過蒙蒙的雨絲,只發現遠處的青山,近處的田野,漸漸變得模糊起來了。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的熟悉,好像剛剛祖父還在給村裏人寫着春聯,還在告誡村裏年輕人別把垃圾往清澈的小溪裏倒,還在為村裏修繕祠堂用心操勞……一轉眼之間,祖父就已駕鶴西去,消失得無影無蹤,像雨中的水汽,無論我怎麼抓,都已經抓他不住了,空留下一片潮濕在掌心。這時我才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但外公卻再也回不來了,而陪我度過的也只能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那是一楨新陳代謝的生機景象,紛紛雨、滴滴淚交織在一起,滋養着我。

清明節記敍文5

下週就是清明節了!學校要放假了,真期待啊。

我期待清明節的到來是因為清明節時可以家族團聚,七大姑八大姨都會來,我們四家人先匯合,再去接姥姥、姥爺……他們老人家都住在偏僻的山村,所以我們會“兵”分兩路,乘兩輛車接他們。之後把車停在院子裏,我們一來,他們就會拿出香甜可口的清明團招待我們。吃了早餐,按照慣例,我們會帶上早已準備好的香、紙,就上山咯!

我們每次都走一樣的路線,那山路早已被我們每年20多人踩出形了。那山路雖然崎嶇,但一路上漫山遍野的桃花、梨花發出來的幽幽清香可謂沁人心脾啊。我們有時會摘些果子,小孩子都在一旁追蜻蜓,我和姐姐則喜歡把油菜花插在頭繩上,舅舅、爸爸、姨夫等人都在鋤草、清理,好了就叫我們過去,媽媽、姨媽、奶奶他們喜歡坐在石頭塊上吃吃瓜子,拉拉家常。

去山上最得小心的就是蟲子,在石頭上會時不時冒出來一隻毛毛蟲,墳上會有很多蜈蚣,爸爸有一次還創過輝煌戰記呢——抓了兩隻蜻蜓、一隻蟋蟀、兩隻螞蚱。我平生最怕蟲子了,到了山上更是過五分鐘就傳來一聲尖叫,大家都以習為常了,但還有沒防備的時候,比如説上次走到一個十分兇險的地方,一隻黑白相間的蟲子跳到我的手背上,我“啊”地叫了一下,連忙揮手把蟲子吹下來,可其他人正專注於腳下,聽到我的尖叫,一哆嗦,差點掉下山谷去了。

大人們全忙着祭祖,而我們小孩都在一邊樂着玩耍,雖有嚇人蟲子,也很快樂,還可以玩蜻蜓、把花蚊子翻來翻去……下了山之後等待我們的就是一桌桌的山珍海味了,我也不細説了。

真期待清明節快快到來,讓我放鬆放鬆吧。

清明節記敍文6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人要去祭祖,在祭祖之前,我們家準備了好多吃的。

今天的天氣是陰陰的,爸爸説今天我們回鄉下掃墓。一大早,我們就準備好了祭品,早早地吃完了早飯去給太婆掃墓,也就是給我爸爸的奶奶掃墓。我們從老家出發大約走了一公里路來到一個小山坡,半山坡太婆的墓地旁邊,只看見墓地上和四周都是小樹木和雜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開始用柴刀、鐮刀、清除小樹木,雜草,不久墓地上和四周被清除得乾乾淨淨。爺爺在墓碑前擺上祭品,祭品有:酒、蘋果、豬肉、粑粑等。爺爺擺好後向太婆三鞠躬,也要我和姐姐鞠躬,爸爸開始放炮,媽媽開始燒紙錢,掃好墓後我們就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問爸爸清明節掃墓為什麼要擺上祭品,向墓鞠躬,放炮,燒紙錢呢?我聽了爸爸的回答後知道了,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都去給去世的親人掃墓。掃墓時,用以上的各種方式,寄託對已故親人的哀思。這可不是迷信活動咯,清明節真有意義啊!

清明節,真是有意義的節日啊!

清明節記敍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從何時起,清明節已經離我們與我們越來越近了。清明節又俗稱踏青節,在清明節那一天,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也可以出外踏青遊玩。並舉辦一系列體育活動。

我的家鄉是潛江,在清明節那天,街道上沒有多少人,在某些地方可以看見,門前有擺放白色以及其他顏色的花圈以表示對死者的紀念,在一些大樹下也可以看見已經燃放了的香。

清明這天,我早早的起了牀,跟着爸爸媽媽來到墓園。我懷着一顆對姥爺無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姥爺骨灰盒的櫃子前,慢慢打開櫃子,一張黑白照片印入眼簾。照片上的姥爺安詳的笑着,彷彿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他似乎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緊。沉默了一會兒。我輕聲的對着姥爺的相片説:“姥爺,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學。”説完我跪了下去,對姥爺的相片磕了三個響頭。爸爸媽媽給姥爺請過安之後,就和我來到了燒紙錢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紙錢默默地往火堆裏丟去,漫天都是飛舞的紙絮,落在我的頭上,衣服上,前方滾滾而來的熱浪也讓人受不了,可我還是堅持把紙錢燒完,好讓姥爺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燒完紙錢,爸爸媽媽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我和媽媽走出了墓園迷途中還看到幾個人在自己的親人的墳前上墳。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它用掃墓,燒錢等一些活動表達對親人對祖先的一種深深的懷念。

清明節記敍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大家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大家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大家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大家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大家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大家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大家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我的眼簾,鳥兒唱着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大家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大家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讓自己遺憾,並且對得起他人。

清明節記敍文9

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先祖、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就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這天,我們爺爺、爸爸、媽媽、舅公、大伯等十幾個人來到了齊賢金白山公墓去掃墓。那裏真是人多車雜呀!雖不是車水馬龍,但也堵得夠嗆了!看來來掃墓的人還真多。

來到了奶奶的墳墓前,大夥兒便開始忙了起來:大伯公拿了一把掃把,將墳墓四周掃得乾乾淨淨,不一會兒,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便是一座乾淨、典雅的墳墓了;爸爸則麻利地拿出了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肉等食物;我拿出了水果、蠟燭等東西。這時,我們便點燃了蠟燭,倒了酒,而媽媽拿出了一根我們家種的松樹枝插在了奶奶墳前的土堆上。既可以向世人表示家人已經來過了,又表示讓已經入土的奶奶回家來看看後代。

緊接着,爸爸和大伯公拿出了鞭炮、紙元寶和紙錢,一邊放燒起了祭奠物一邊放起了鞭炮。等到6筒鞭炮放完後,在燃燒的祭奠物前,我們便一個個輪流來拜奶奶,向她“訴説”自己的心事和今年的打算,在升騰的煙霧中,我們便結束了今年的掃墓活動。

我們滿懷悲哀地回家了,我想:清明節真是個偉大的日子,是緬懷去世親人的節日。沒有先人怎麼會有後人呢?

清明節記敍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關於清明的詩。也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的清明。

説起這個清明節呀,那真有意思。掃墓的那一天,我早早地就起牀了,我們一家人和往常一樣做好了準備工作,向早已約好地見面的點出發了。到了那裏,人到齊了,一大家人有説有笑地向墓地出發了。我才爬了一小會兒,就被山上的景色迷住了,松樹葉向綠色的針一樣要縫補天上的白雲。地上樹葉和小草,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到達墓地,大家就幹起了活,有鋤草的,有擺放鮮花、供品的……而我這兒摘片樹葉,那兒採棵小草,四處閒遊着,真無聊啊。這時媽媽叫我幫她遞東西,我可高興了,我以飛快的速度幫媽媽遞着東西……終於,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幹完了所有的活兒。這時,我的肚子咕咕直叫,比老虎叫得還兇呢。大家才想起來該吃飯了。大家圍坐在一起,打開各自帶的食物一邊聊天,一邊分享着午餐,午餐真豐盛呀,有汽水,有雞腿,有窩窩頭,有蛋黃派和許許多多的食物。

吃完了飯,一家人扶老攜幼,又唱又笑的下山了。

清明節是個拜祭祖先的日子,也是個家人團圓的日子。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節記敍文11

清明節的那天。早晨,我們一起牀,看天正下雨在我眼前晃動,時間大概在六點十三分左右,爸爸問我要不要和他一起去掃墓,我爽快的答應了。在路上我突然發現爸爸手裏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呦!是少了鞭炮,我大聲説:“爸爸你好像少帶了鞭炮啦!”

爸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親切的對我説:“是啊!爸爸今天確實沒有帶鞭炮,”爸爸的話音剛落,我立刻接上來説:“為什麼不帶呢?”我帶着疑問看着爸爸,爸爸摸着我的頭,温和的對我説:“那是因為今年的火災太多了,所以不準放鞭炮,難道你不知道嗎?”聽了爸爸的話,我腦海中浮現出張告示牌:上面確實有“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那幾個大字。

沒想到爸爸聽遵紀守法的呢!

在掃墓的時候我看到許多來掃墓的人,他們好像沒有把高是放在眼裏,在墓前噼裏啪啦炮竹放個不停,他們跟我爸爸比起來,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此時的情景,我心裏想到社會上有許多不遵紀守法的人,雖然這只是件小事,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要是人人都能遵守法律的話,我們這個文明的社會就會更加文明。

清明節記敍文12

每到清明節這一天,我們就要去我的老家--雁山那邊去祭祖。

我的老家有二十多個姓“鄧”的人,一到祭祖的前一天,他們就買了好多的“天地靈通錢”。只有我們一家毫無準備,一到那裏就開始要很多的“錢”去燒去祭祖,以後我們應該自己帶“錢”去祭祖。

我們祭祖都要將一座山走一大圈,再沿着田地的軟泥走大約兩公里,然後祭五六個祖宗,當然,這些祖宗得的“錢”總是最多的,因為“百元大鈔”在前面用完了,只好用“百萬元大鈔”的鈔票了,所以,後面祭的祖宗要比前面的幸福。

我非常喜歡過清明節,因為我第一次去祭祖時,叔叔告訴我説:“這座山的這個巖石下面有一個金礦!”所以我一直想買一把電鋸將石頭鋸開,拿一大袋的金子回家,那時,我到商店裏買東西,不夠錢就去那兒走一趟,弄一點錢回來,買什麼我都不用擔心了,真爽。

每當我到雁山那兒準備祭祖時,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清明節記敍文13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全家商量好了一塊去祭奠爺爺。大姑媽在專心致志地剪紙錢,碩大的白紙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紙錢,送給遠方的爺爺。奶奶和我媽媽在包餃子,把我們對親人的的思念一起包進去。爸爸和大伯在準備貢品:蘋果,香蕉,還有爺爺最愛喝的.白酒。

一切準備停當以後,我們全家都去墓地。在那裏,逝去的人們安睡在那裏。爸爸和大伯用鐵鍬把墳上的荒草盡力鏟去,又添上許多新土。大伯幹得汗流浹背,我還是看得出他的心情很沉重。北風呼呼的吹,彷彿蒼天也跟我們一起嗚咽;時而捲起陣陣黃沙,為爺爺遠行墊路。我們把帶來的水果、水餃等貢品恭敬地擺放在那裏,虔誠的蹲下;從大口袋裏捧出剪好的紙錢;一張、一張,慢慢地引燃。火苗歡快地跳動,把我們的思念帶給遠方的爺爺。大姑媽嘴裏低聲祈禱,祈求親人保佑我們平安。燒完紙錢,我們又鞠了四個躬,大家的眼圈都紅紅的。我輕聲地告訴爺爺:“爺爺,我想您,好想好想的……您也一定想我們了吧。您放心吧,我已經長大了,我會照顧自己也會照顧奶奶的。明年清明我們還會來。”其實,我們應該經常來才是。

到家以後,我總圍着奶奶轉,跟奶奶説話,給奶奶唱歌;奶奶別提多開心了。爸爸媽媽都誇我懂事了。今年的清明節讓我懂得了活着的意義。我想,我要熱愛生活,尊敬家人,孝敬父母,爺爺才會在九泉之下安息的。

清明節記敍文14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這幾天的天氣很就是不錯,不明白,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就是否會如期而至。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就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就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就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着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着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遙遙指着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就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裏,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少年無憂的時光總就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漸漸地,清明對於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個性就是外公離去後,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就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個性的好,可能就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外公走後,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説,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就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就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又就是清明瞭。“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託清明的細雨了,期望她如期而至,就算就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

清明節記敍文15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着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到了。只是今年我們家沒時間去掃墓。

還記得,我六年級那年,學校組織了一次清明掃墓,目的地是雁蕩烈士墓。

一路上,我不停地張望。三月的春日,田野裏麥子正在吐綠。一畦畦一方方的麥田,如綠色的翠玉,鋪排着伸向遠方。遠方是閃耀着淡藍色光暈的太行山,層層疊疊的山峯相互交錯,映入你眼簾的是起伏蜿蜒的輪廓。犬牙參互,氣象崢嶸。讓我遙想到六七十年以前的抗日戰爭,晉察冀軍區的將士們在崇山峻嶺間與敵人周旋着,號稱“名將之花”的阿布規秀,就被八路軍擊斃在黃土嶺上。田野裏還有樹木,土路邊的楊樹筆直挺拔,這時已吐出了億萬條芳香的花穗。路邊,可以看到杏園,成排的杏樹上開滿了雪白的花,這些白色薄絹做成的花朵,會讓你想起一首浪漫的詩。一副古雅的畫,田間有幹活的人,他們沐浴在暖陽和風之中,有的翻地鬆土,有的澆水施肥,各忙着各的事情。

清明時節,田野間的土路上,時而會遇到走向親人墳墓的人,他們有的步行,有的騎車,有的還開着小汽車從遙遠的異鄉顛簸而來,為的是在親人的墳頭,擺上聊表心意的供饗,燃起冥幣。然後深深地長跪,磕幾個響頭,隨着紙煙的飄蕩,訴説對親人的思念。

跟隨着整齊的隊伍,不知不覺中,我們就到了雁蕩烈士墓。

望着眼前的烈士雕像,我思緒萬千,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染紅了國旗,董存瑞、楊靖宇……,烈士的風采讓我心潮澎湃。

這時,大隊輔導員那高昂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隨後,我們開始了祭掃活動。隨着音樂,我們緩緩的唱起了隊歌。我們唱出了激昂,唱出了革命烈士那種堅貞不屈的精神。歌聲緩緩而去,但我依然沉浸在那高昂的'樂曲裏。

這時,輔導員為我們講起了革命故事。那一幕幕往事讓我感到震撼,一位位革命先驅捨己救國,我怎能不為此感動呢?

隨後,我們有懷着無比莊重的心情,為革命烈士獻花。我把自己精心做的小白花彎腰放到地上,十分莊嚴肅穆。踏上了回學校的路,同學們也沒有來時的興奮。一切,有些沉寂。

清明時節,雜花生樹,羣鶯亂飛,一隻無名小鳥掠過鬆柏,叫聲陣陣:

好好生活,好好生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7o2o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