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清明節習俗的演講稿(9篇)

清明節習俗的演講稿(9篇)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習俗的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清明節習俗的演講稿(9篇)

清明節習俗的演講稿 篇1

同學們,老師們:

上午好!“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踏着春天的節奏,4月4日我們又將迎來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的得名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xxxx天就是清明節氣。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為了弘揚民族的文化,清明節和中秋節、元宵節等傳統的節日已被定為我國的法定節日。每當這個時候,我們總是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陵墓,獻上一束鮮花,灑下一壺熱酒,表達對先人的感激之情,目的是在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

每一所學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就在上週五,我們七年級全體同學去橫山烈士陵園祭掃革命烈士,緬懷革命先輩。祖國危難之時,無數愛國志士挺身而出,為了祖國的獨立統一和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在危難時刻體現國家和民族的巨大凝聚力。有了他們的崇高,有了他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緬懷先輩,大家的方式或許不同,但是我想,不管用什麼樣的方式,都有一個最樸素的思想,就是要永遠記住他們,讓我們這些當代中國人,能夠永遠地烙印着愛國主義情懷。

如今,時代的列車已經進入到21世紀,新的世紀早已給清明節注入新的內涵,清明節不單單是掃墓祭祖,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活動來傳承感恩的精神,學會在生的世界感謝我們的父母以及所有愛我們的人。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勞動、尊重創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能體會到自己的職責;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以一種寬宏的心態積極勇敢的面對人生。

梁啟超曾説:“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同學們,就讓我們以先烈為榜樣,繼往開來,用自己的熱情、自己的血汗、自己的才智,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個瞬間。

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順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同學;在社區我們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呼喚祖國美好的明天!謝謝!

清明節習俗的演講稿 篇2

同學們:

“人間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每年的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迄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清明時節,也是人們春遊、踏青的好時機。

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成了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祭祖和掃墓是清明節中的重要儀式,歷代沿襲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這個特殊的時候,人們都會倍加思念已經死去的親人,心情難免傷感。在清明節前後的十幾天內,每家每户的孩子,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既是為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也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每所學校也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鬥英雄。無論是小家還是大家,在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樸素的思想,就是不忘歷史,不忘先輩。

可是如今,很多地方的清明節紀念活動缺少了文明的色彩和莊重的味道。有的把紙錢隨地撒以至污染了環境,有的放鞭炮不注意引發山火,還有的充斥着封建迷信思想。

紀念已逝親人,重在表達情感。我們不妨採用網上掃墓、音樂祭掃、鮮花悼念、植樹寄哀思等更多既經濟又文明的方式。在先人的墓碑前,放一段親人生前喜愛的音樂,獻上一束束或潔白或金黃的菊花,植上一株綠油油的常青樹木……傳遞給先人的是追憶和思念,留給我們晚輩的是文明與簡約。

讓我們號召家長、號召全社會,過文明而有意義的清明節!

清明節習俗的演講稿 篇3

敬愛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哀思,在清明凝聚;信仰,在此刻點燃”。

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了。泉河已經融化,叮咚作響的泉水,如同梵家的那闋《大悲咒》,而我愈覺得岑寂和蕭廖,悲涼的心情就像墳上的凍土僵卧在那裏。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懷着無比沉重和敬仰的心情緬懷革命先烈。

小時候的清明,與己無關,只是像看稀罕似的,看着年長的哥哥姐姐胸前佩戴着紅領巾,手中拿着花圈,浩浩蕩蕩地朝橫山烈士陵園走去,頓時曠野裏一陣陣沉重的腳步聲……現在長大了,才明白他們的上空寫滿了哀思。

現在,已然長大了的我們怎能忘記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我們又怎能忘記那一張張曾經鮮活的面容?每當想起,曾經的他們在戰場上拋頭顱撒熱血,曾經的他們在監牢裏堅貞不屈,曾經的他們在刑場上大義凜然……無數烈士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英雄可以長眠,然而歷史卻無法定格,此時此刻,我們仍然能觸摸到先烈們奔湧跳躍的脈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們疾聲高呼的吶喊。我們胸前佩戴的紅領巾和我們祖國的.國旗一樣的鮮豔,因為它是用革命先烈的青春和熱血染成的`;我們的國歌嘹亮,因為它是用革命先烈的偉大生命奏響的。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無限的崇敬;看今朝,説不盡我們對明天美好的憧憬;望未來,我們要讓先烈們鮮血染成的旗幟永遠飄揚在祖國的藍天。

如今,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深深思考這樣的問題:今天我們為什麼祭奠先烈?明天我們怎麼做?我們祭掃烈士,決不是為了完成一種簡單的儀式,而是為了喚回我們不該失去的記憶,找到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

同學們,清明祭掃先烈沒有地域阻礙,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對於我們而言,除了祭掃烈士陵園,瞭解某些特定年代下,有那麼一羣偉大的人把信仰看得比生命重要之外,其實在我們自己的學生崗位上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刻苦學習,對於那些為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犧牲的烈士而言,也是一種緬懷。當許多同齡人都陷於時代的車輪下,那些能倖免的人,不僅因為堅強,更因為信仰。不用害怕圓滑的人説你不夠成熟,不用在意聰明的人説你不夠明智,不要照原樣接受別人推薦給你的生活,選擇堅守、選擇理想,選擇傾聽內心的呼喚,才能擁有最飽滿的人生。我想將一位學者的話送給大家——無論中國怎樣,請記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

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革命先烈,浩氣長存,永垂不朽!哀思,在清明凝聚;信仰,在此刻點燃。

清明節習俗的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本週我們即將迎來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今天我講話的題目就是《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關於它的由來,有許多動人的傳説。

下面就挑一個來講講: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為躲避追殺,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到了國外。他們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繫百姓,這感動了介子推,他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塊肉,烤熟了遞給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後,終於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惟獨忘了介子推。經人提醒,他非常過意不去,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誰知道介子推早就帶着老母親躲到綿山裏去了,重耳帶人搜山,也沒能找到他們。有人提議放火燒山,重耳採納了這個建議,結果適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重耳非常後悔,把他們葬在柳樹下,為忌煙火,他命令全國百姓每個的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領羣臣去綿山祭奠,發現柳樹復活了,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禁火,在清明節插柳,代代相傳,成了全國性的大節日。

我們知道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大廈奠基,先烈們的豐功佳績是不朽的,他們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兒童更不忘記他們!

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不管我們將來從事什麼職業,我們祖國的兒女,肩負着先烈們沒有完成的事業,肩負着建設經濟發達、文明富強、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偉大祖國的歷史重任,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呼喚文明春風,告慰烈士忠魂!

謝謝大家。

清明節習俗的演講稿 篇5

小朋友們、老師們:

早上好!你們知道這周要過一個什麼重要的節日嗎?(清明節)清明節是幾月幾日呢?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500多年曆史。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清明一到,天氣會越來越好,是春天播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沒過清明”的農諺。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即成為清明的別稱。按照舊的`習俗,掃墓的時候,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

清明節習俗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祭祀,從我做起。

清明節期間有許多不文明的現象出現,我們應該讓文明祭祀成為一種習慣,變成一種美德。

墳前燒紙錢、蠟燭、香火、放鞭炮等極易引起山林火災,每年各地都有慘痛的教訓。為了切實加強當前森林防火工作,確保森林資源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此學校向你們發出倡議,大家行動起來,共同制止燒紙錢、點香燭、放鞭炮上墳祭祖的舊陋習,提倡植樹獻花文明祭祖新風尚,進入林區不攜帶火種,不野外用火,杜絕一切火災隱患,讓青山常綠,讓綠水長流。

傳統的清明節裏,祭祖掃墓、追念先人是極為重要的內容,它表達了人們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盡孝的'感情,體現了中國人重視孝道、重視感恩的道德情懷。但祭掃追念的最終目的在於踐行美德併發揚光大,這正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道德根基。然而在以往清明期間,總有些不文明掃墓現象出現,所到之處,垃圾遍地、紙屑紛飛,草坪上燒紙留下的一塊塊黑跡令人心痛,更有掃墓引發火災的報道,諸此種種,不僅污染了空氣,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也背離了清明祭奠的本來意義。

自中央出台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八項規定”和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六項禁令”以來,全社會厲行勤儉節約已蔚然成風。以往清明時節燒紙焚香、放鞭炮、花樣繁多的奢侈祭品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越來越多的人響應勤儉節約的新風尚,鮮花祭掃、植樹祭故人等“低碳”文明祭掃方式,為傳統的清明節增添了時代的氣息。與往年相比,今年清明正向着“低碳出行,文明祭祀”常態化方向發展。

一、摒棄陳規陋習,實行文明祭奠。

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樹立現代祭掃觀念。自覺摒棄焚燒紙錢、擺放祭品、燃放鞭炮等鋪張浪費、奢侈揮霍的祭拜陋俗,倡導採用集體公祭、家庭追思、鮮花祭奠等新型文明祭掃方式寄託哀思,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

二、發揚傳統美德,倡導厚養薄葬。

懷念故人,珍惜生者。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老人在世時,應多盡孝道,對老人多一份關心,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去後,要從儉辦喪、文明祭奠。

三、嚴防事故發生,確保節日安全。

合理安排祭掃時間,儘量避開祭掃高峯期,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從點滴做起,用文明祭掃的實際行動,破除迷信,移風易俗,保護環境,倡樹新風,共度平安清明,為美麗城市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清明節習俗的演講稿 篇7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中國傳統佳節——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自來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也是重要的掃墓與祭祖的日子。清明亦有很悠遠的歷史,距今可有二千五百多年。相傳清明與春秋時期的歷史人物介子推有關。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臣子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大大封賞了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忘記了介子推,事後經人提起,重耳才記起那位對他有恩的人來。但介子推拒絕接受重耳的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重耳數次派人請介子推下山,但屢屢受挫,無計可施之下,他聽從了手下的建議,放火燒山,以此逼介子推下山。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便在介子推身旁發現了一封血書,上面寫了“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後來為了紀念介子推,重耳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也是清明節的由來。後因寒食與清明日期相近,於是合併為了現在的清明節。

在經這麼多年的歷史積澱下,清明的習俗可謂是豐富多彩,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不僅如此,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先前提到的祭祖和掃墓更是清明節中的重儀式。每當這個特殊的時候,人們都會倍加思念已經死去的親人,心情難免傷感。在清明節前後的十幾天內,每家每户的孩子,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既是為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也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每所學校也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鬥英雄。無論是小家還是大家,在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樸素的思想,就是不忘歷史,不忘先輩。

可是如今,很多地方的清明節紀念活動缺少了文明的色彩和莊重的味道。有的把紙錢隨地撒以至污染了環境,有的放鞭炮不注意引發山火,還有的充斥着封建迷信思想。

紀念已逝親人,重在表達情感。我們不妨採用網上掃墓、音樂祭掃、鮮花悼念、植樹寄哀思等更多既經濟又文明的方式。在先人的墓碑前,放一段親人生前喜愛的音樂,獻上一束束或潔白或金黃的菊花,植上一株綠油油的常青樹木……傳遞給先人的是追憶和思念,留給我們晚輩的是文明與簡約。

讓我們號召家長、號召全社會,過文明而有意義的清明節!

清明節習俗的演講稿 篇8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憶革命先烈過文化清明!

同學們,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清明節了!

談到清明節,總會讓人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肆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着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就是今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讓人難忘的清明時節,不知您此時是否忘記了曾為民族獨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是否忘記了為祖國解放事業而獻身的英烈們?我們不能忘記!今天我們要帶着40多位優秀的少先隊員到少年英雄張高謙的`故里——大韓高謙國小,走近張高謙烈士陵園,瞻仰高謙烈士陵園,緬懷英雄,追尋"紅色少年"的英雄足跡,學習少年英雄的精神。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延續了2500多年的傳統節日。我們要在清明節這一天祭祀先祖、學習感恩。不過,每年清明節前後,人們總是扶老攜幼集中出行,大量人流、車流致使交通擁堵現象嚴重。在市區,一些羣眾在馬路邊、廣場、花園、小區隨意燒紙放炮,不僅污染環境衞生,而且給市民的生活帶來影響;在農村,田間地頭、山岡山坡上燒紙放鞭,煙霧繚繞,引發森林火災的事件時有發生。

同學們,清明節只有掃墓、祭祀未免太單調了。我們不妨學學古人,過個豐富多彩的清明文化節,放假期間我們可以到郊外踏青賞花與親近自然保護環境、到空曠場地放風箏,過一個明淨清爽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唯有繼承先烈遺志,發憤圖強,以優異的成績告慰青松下長眠的烈士,過個文明安全的清明節,過個祥和快樂的清明節,過個清澈明亮的清明節。

清明節習俗的演講稿 篇9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清明節裏説孝道。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春陽照臨,清明風至。萬物清潔,萬方明淨。又是清明日,又是踏青時。清明是冬至之後第108天,和冬至一樣,清明節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清明祭拜祖先。所謂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到了清明節,遠在千里之外的人都要儘量趕回家,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清明又近卻天涯為客,是多麼讓人傷感無奈啊。

中國有幾千年以孝治天下的歷史,而祭祖又是履行孝道的最高儀式,不能不慎重。孔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人從祖先處來,又在子孫處止。生生不息的不僅是物種的繁衍,更是孝道的`傳承。子奉父以孝,孫事子以敬,才是完滿人生。有人將祭祖掃墓説成是封建迷信,更把孝道斥之為封建糟粕,這樣的人,怎堪為人子?一個不孝之人,必是一個不善之人。一個不孝之人,也是一個不忠之人,因為孝就是對父母祖輩的忠。孝,近在善事父母,遠在忠誠國家,這才是孝的本質。

孝道孝道,行之才為道。孝需要行動。李密為了奉養祖母,幾次拒絕朝廷的徵召,寫下動人的《陳情表》,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這一份孝心,使懷疑他有異心的皇上也不得不大力褒獎這個前朝臣子,可見盡孝的力量多麼強大。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一跪一哺,説的是牲畜的孝道。畜猶如此,何況常人?同學們,孝不只在心中,孝更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之中。對爸媽説一聲我愛你謝謝你是最基本的孝;分別時説再見,回家後打招呼是最簡單的孝;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打電話是最必須的孝;常回家看看是最温馨的孝等等。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墳頭草青青,先祖念子孫。先祖以墳頭青草昭示了他們對子孫的思念與盼望,有人説,清明不是來踏青的嗎?清明節確實也叫踏青節,清明踏青指的是到郊外上墳,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裏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祭祖的哀傷與踏青的歡娛統一在清明這個節日裏,正是古人生活的無上智慧。清明時節,陪父母給死去的親人上墳,既是孝敬父母,又是和父母一起給先祖盡孝,還能領悟古老文化的智慧,你為什麼不試試呢?

不要小看小小的孝道,一人的孝道固然是一滴之微,眾人的孝道必將是萬頃之匯。同學們,行動起來,在這個清明的日子裏,懷想先祖,踐行孝道,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人吧!

古人説,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既然是播種的季節,也必將是收穫的開始。因為古人還説,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今天你踏上一條孝道,明天你將收穫一份孝心!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正在盡孝和準備盡孝的你們,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9rmow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