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清明節感悟作文集合八篇

清明節感悟作文集合八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感悟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感悟作文集合八篇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1

清明,我初次接觸和的時候,是在很小的時候。那年的清明節的前幾天,我的同桌她沒來上課,班主任在點名時説一句,清明節到,她去給媽媽過清明,那一週前後,總有同學請假過清明。當時的我就怎麼也不理解,什麼是“清明”,怎樣過“清明節”。為什麼沒見家家包餃子,也不見誰添置新衣服和新鞋子,為什麼我家沒有過“清明”,一連串的問題裝在心裏。偶爾有一天又想起。問的同桌傷心的哭個不停,還挨老師一頓訓,我是一頭霧水。但從同桌的淚水裏,隱隱約約感到“清明”的感傷。“清明”就這樣存入我的記憶。

“清明”,我再次接觸的時候,我已經九歲。我們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後才能融化完,那年清明在泥濘的小路上,總是看到路邊一小堆燒過的紙灰,還有殘留的半片圓紙,有的被風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進低凹處,有一天吹在我放學的路上,我忍不住拾起來,拿在手上琢磨,到家後還細細地尋問祖母,才知道清明與死亡緊緊相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發現老祖母的憂傷。我摟着祖母天真地説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遠也不要過清明,老祖母笑。

我第三次感悟的時候,是給祖母過的第一個清明。清明節沒到,父母就開始計劃。當時物資非常緊缺,有孝心的母親教我們用薄薄的白紙,做成朵朵各種各樣白色的菊花,放在祖母的墓碑旁。那個清明,要數祖母的那塊園地最鮮亮,惹眼。在做花時,想起祖母給我講清明時的語氣和流露出的哀傷,一種隱隱的痛,鹹鹹的傷堵在心裏。從那以後,每到清明前後,就有許多人到我家討要紙做的花,也讓我體悟到清明與思念,清明與孝道,清明與感恩,清明與生命的種種聯繫。

20xx年,母親突然去世,當我再次感悟“清明”時,體會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過親人在世時,那持之以恆的小小關愛作。在悲痛之餘,考慮最多得是怎樣讓老父親健康、幸福地生活,讓我們再無遺憾。每每清明,我總以老父親過的很幸福,我們過得開心,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這也是母親辛勞一生的目標,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感悟到母親的微笑。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2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裏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濛濛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着。還有那無人採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女孩握着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着。哪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女孩跟着爺爺乖乖地採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着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當這首家喻户曉的詩在我們耳邊迴盪時,清明節已悄然向我們走來......

學校在清明節的時候要組織我們到野外踏青,也就是學生最盼望也是最喜歡的春遊活動了。在野外,我們觀賞春景,感受春意,放鬆心情,那可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們今年踏青是去野炊,不僅感受了春天,還感受了生活。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節日,是我們祭祀死去的家人和為國家做出極大貢獻的人的節日。空氣中難免會飄着悲傷的氣氛,但對於我們學生,也會有許多興奮。

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掃墓。人們來到陵園,有為死去的親人打掃墳墓,在墓碑前為他燒香,以寄託親人對他們的懷念之情;或是在烈士墓碑前默哀,以寄託對他們的敬意之情。

我們現在這些孩子不覺得什麼,但那些老紅軍和革命者可是深知的,也時常在我們耳邊唸叨不要忘記那些先烈。

清明節還有許多遊樂項目。有盪鞦韆,蹴鞠,放風箏等......我當然喜歡放風箏了

清明節也是個節氣,還是農民播種的時間。四月是春日中旬,就像古人説“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種莫遲延”,這時正是種麥子時候,田間地頭總看見農民。

不管怎樣,不管清明節是傷心的還是快樂的,我們都應該應積極面對生活。俗話説嗎“一年之計在於春”,學生就應該好好學習,大人就應該好好工作,農民就應該好好幹活,為以後的生活打好基礎。春天是最好的時候抓緊時間,努力去做,美好時光在等待着我們!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4

又到了清明節,這次我沒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公墳前祭拜他,我後悔莫及。

晚上我躲到被窩裏翻開了我的相冊,外公的照片映入我的眼簾,勾起了我對外公的懷念,我的'眼淚落了下來。

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都不在家,讓我住到外公家。外公是個和藹可親的人,對誰都是那麼友好。每次放學,我總會看到外公的身影,沒有一次是例外的。聽外婆説,外公就好像一頭倔脾氣的老牛一樣,不許任何一個人去接我,一定要自己去。外公疼愛我,不免讓哥哥們有些吃醋,每當外公那零食給我時,哥哥們就好像鬼魂一樣,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時的外公就好像魔術師一樣,也會“變出”同樣的零食給他們,因此外公在我們心裏,就有了一種神祕感。

外公疼愛我和哥哥們,一刻也沒停過,哪怕在他生病期間。

但是人固有一死,沒有誰會例外。就在一次放學的時候,我和哥哥一起去舅舅家,在路上有一些人對我們説:“你外公走了。”那時我們還不瞭解這個“走了”是什麼意思,還以為外公去了哪裏。我們連忙向舅舅家跑去,可結果我們誰也沒料到。剛踏進大門,我們幾個人幾乎癱了,都忘記了該怎麼哭,眼淚卻不止的往下掉,就這樣,外公離開了我們!

雖然外公已離開了我們,但是外公依然活在我們的記憶中!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對於清明節有感而發的詩句。

今年清明節前幾天,爸爸和媽媽就買來”燒紙“自己在家裏折起了”金元寶“,我雖然覺得應該”文明祭祖“,但是還是不能説服爸爸媽媽的傳統觀念,沒辦法,閒下來的時候我也只好幫助折了一些”金元寶“。

4月5日清晨,爸爸媽媽和我早早就起牀,我們和大伯二伯一起約定好在奶奶那兒集合,然後集體去公墓祭掃。

我們8:30就到達了公墓,可現場還是”人山人海“我們在爺爺的墓前靜觀了好久,爸爸清理一下墓地周圍,二伯把很多”紙錢“擺放好了,大伯還點上了一根香煙放在了”案頭“我想他是想給爺爺也抽上一支。看得出來,奶奶和爸爸還有伯伯們都有點傷心。我雖然沒有親眼見過爺爺,但覺得自己生下來就沒有爺爺了,還是覺得很遺憾……今年的公墓祭祖我還是發現了很多不文明的行為。

事例一:一路上,我發現有許多掉落的紙元寶在地上。樹中間還有許多垃圾堆在一起,顯得很髒。

事例二:我們把元寶燒成灰燼。風一吹,灰燼全部飄在空中。不但會污染空氣,而且很不美觀。還有許多乞討的人們在別人傷心時來要錢,不給錢就不走,這明顯是”趁人之危“呀!

我提倡大家用鮮花代替紙錢,這樣就既環保,又讓公墓更加美麗了!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6

清明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祀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習俗,這天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在古代的時候,清明這一傳統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現在的人們已經沒有古時候的習慣了,我看見有人在十字路口燒紙。爺爺和奶奶回老家去給太爺、太婆們燒紙去了,沒有帶上我。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7

現在就是清明節了,每逢清明節我就會想起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大家是否去掃過墓呢?當然我也不例外!

我們現在回老家拜山,這只是第一次而已,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忙,所以好不容易才有了這一次機會。我們回到老家,吃完午飯,便向山出發了。

火辣的太陽曬的我們又增加了一點疲倦,好不容易我們來到山頂,我就拿起掃帚掃起了墓前的垃圾和落葉,看着墓碑,我不禁想起不在世的親人和我一起度過的時光,不禁潸然淚下。但是我不一會我就掃好了,每次祭祖時,我們都會想起為他們燒一些紙錢、放置一束鮮花。説着我就拿了夥計少了一炷香插在了墓前,而爸爸媽媽卻有點難過的為他少了一些紙錢。外公把一些雞肉、美酒和水果擺在墓前,祝願他們能在天堂的那一邊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為了我祝福他們,我們便跪了下來,好想在為祖宗守靈,願他們能保佑我們幸福平安、生體健康。祭拜完後,爸爸小心翼翼地拿着火機點燃鞭炮,放完後就走了。

我臨走時,再次瞄了一下祖宗的墳墓,擦乾了眼眶的淚水,隨着下山了。心裏怎麼感覺在百爪心撓?但我也許願祖宗能在天堂過上和我一樣的生活——快樂。通過這次祭祖,我感受到了原來祖宗在天堂的那一邊也應該有一個舒適而又温暖的“家”。所以我們應該要珍惜生命的點點滴滴,生命不是遊戲,那麼大家在清明節有木有拜過山呢?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像是預言般,我印象中的每個清明節總是伴隨着斜風細雨。

清明萬物復甦,清潔而明淨,猶如畫師筆下的潑墨山水,總給人以醉情與山水的淋漓暢快。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作為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節有着悠長的歷史,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年曆史。原本,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後,由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節又個祭拜先人的日子,可為何要在這天去祭拜呢?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於是在清明節到來之際,總有人來組織緬懷先祖為主題的活動,通過敬獻花圈,鞠躬,默哀等方式表達對先人的尊重和緬懷。從而喚起人們對這個節日的情感。

古代的清明節莊重而又繁瑣,除了祭祖,還有踏青,植樹,插柳,吃菁餅,放風箏等。《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縱是這樣莊重的節日,難免會有放鬆的時光,黃髮垂髫都拿着紙鳶,在祭祖之後的娛樂活動中,顯得更加生機勃勃。

而現在的清明節,為了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諸多繁文縟節已經被人們簡化,但對先祖的緬懷與祭奠,一直被人們保留着,中華兒女的心中一直留着對先輩們的孝意。有言:百善孝為先。這也正是中華的立足之本。

思緒隨着時間的長河逆流而上,彷彿置身於千年之前。遠處山頂有個白衣老者,臨風而立,我想他也在思念先人罷!否則,我又怎麼會依稀聽得: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這麼悲慼的絕唱。

標籤: 八篇 感悟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o6pnpj.html